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历史备课组总结

历史备课组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18:56:15 | 移动端:历史备课组总结

历史备课组总结

构建高效课堂落实复习备考

秦市中学历史备课组

在新一届校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校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本届历史教学的任务,201*年的中考,无论是高分率、及格率,还是平均分都名列榜首。捷报传来,我们感慨万千:“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成功的背后泪多少!”。那么秦中的历史教学又是如何问鼎江陵的呢?下面就是我校历史备课组的几点做法。

一、向课堂、要效益

“向课堂要效益”说到底就是要上好高效课。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在我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文科综合科的教师是不能随便占用课外时间的,另外所有的中考内容也是由初三一年来授完的。这些“疑难”就像山一样压在我们头上,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好每一节课,如何上好呢?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因此,课前的充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集体备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我们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定出教材的考点、重点和难点,分工协作,写出教案,共同分享。我们最大的亮点就是把讨论的结果直接写进课本,在课本上下眉批,注案语,划基础,解疑难,书上到处都是圈圈点点,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备课方式,它节省时间,不会让老师左看又翻,又能集中注意力,可以这样说,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本节课该怎么做已经烂熟于心了。另外学生也要做好课前准备,预备铃声一响,学生的读书声就会响起来。以此迎接老师的到来。我们每本书的每一课都编写了学案学习提纲,用来给学生进行课中预习,这也是增效重要的一环。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上课的时候,学生就有事可做,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根据学案找出知识点,提出疑问,阐释见解,使学生真正由被动变为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充满自信中有所收获。快速检测,是每节课的最后一环,也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检测方式,我们常把题目写在小黑板上,这些题少而精,只要写上题号和答案即可,我们视时间的长短灵活处理,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由于课堂上环环相扣,往往效益很高。二、爱学生、激情趣

关爱学生,很多人都认为是班主任的事,其实不然,虽然我们文综老师在课外有所限制,但我们也会钻空子,挤时间,我们常利用中午值班,晚上查寝这些空档时间走近学生,与他们谈历史、谈方法、谈生活、谈理想,谈人生,师生之间的感情日益加深,距离也越来越近,学生也由陌生老师到敬爱老师,最后到喜爱上老师的课。这样,他们上课的兴趣浓厚了,准备充分了,回答问题更积极,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展现创新能力,我们对学生的闪光点更多的是鼓励,决不轻易否定,虽然我们历史分数在中考中的比例较小,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却有增无减,这令我们历史组感到无比的欣慰。三、重教研、学经验

“走出去、请进来”是我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一项传统做法,我校与监利、石首的一些学校有长期的往来,历史组经常派出得力干将到兄弟学校去取经,还利用暑假进行理论培训,回来后,除了把新成果汇报之外,还准备好示范课,我们还常把市县教研员请入我校,传经送宝。过去经常开展“推门课”教研。如今“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教学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推门课”就显得更有特色,我们不定时、不定人的随时走入历史课堂,这样的教研活动,既是对任教老师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听课老师的一种经验积累,更是对所有历史老师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这种做法使得每位历史老师不得马虎。必须认真对待。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不但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

四、紧合作、显力量俗话说:“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按照学校的考评细则,各学科老师之间是竞争对手,但我们不为一人一已一班所想,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在全县夺冠,中年教师覃杰家住农村,但他并没有降低自己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业务十分精练,所制试卷经常命中目标,被称为“曾道人”。我们充分发挥“众人划浆开大船”的力量,“同行是冤家”、“单打独拼”的工作作风被抛到九霄云外,由于思想上的统一,认识上的一致,力量发挥起便会无穷无尽。五、细复习、实结账

新课的结束,标志着中考复习的来临,为此,我们又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教学:1.周密计划、分段复习

我们认真学习课标和荆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后,集体制定出复习计划,分四个阶段走。我们复习,几乎计划到第一天每一节所要讲的内容。四个阶段是单元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综合复习阶段和模拟考试阶段。2.分工协作,整体出击。

基础知识训练时,我们将每课知识点题目化,分工编写,共同使用;专题训练时,我们特别重视市“四月质检”的考试内容和市教研员的质量分析报告,我们认真地品味,仔细地分析,反复筛选。力图从中挖掘出更多的考试信息来,最后确定出8~10个专题;综合复习时,我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但决非拿来主义,对于每个被选中的题目,我们会仔细地研究,精心地剪辑,制卷的老师有时还将个人的心得,独到的见解常以题目的形式见于考卷,以此展示历史老师的智慧。发扬创新精神。由于集中了教师的优势资源,所以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模拟训练时,我们则又抛开各种资料,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历史与现实、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找当今世界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周年纪念大事等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彰显历史学科的现实特点进行出题。尽可能地揣摩市教研员的出题意图,每人编写两套,概率还蛮高呢!3.考试讲评,及时落实

学生考了,老师改了,上课也评了,我们说:万事大吉了。有这种思想的人大有人在。其实不然,评讲试卷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找出学生失分的原因,大体来讲,学生失分主要有知识欠缺(答不出);能力欠缺(分析不透,表述不清);审题失误(张冠李戴);技术错误(写错字、别字)。评讲时应抓住点型,有代表性的问题讲。我们将评讲过的试卷收上来,再改,如果做错了的,我们就个别谈话,个别指导,由于针对性强,效果很好,最后还要求学生将试卷的正确答案全部背诵下来。真正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巩固巩固再巩固;积累积累再积累。

以上就是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仅供大家参考。我们也愿与同仁多交流,多了解,我们的历史教学共同推向更高的境界。

扩展阅读: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岁月无声,时光无痕,一个学期在紧张、忙碌而又有序的工作中转瞬而逝。回顾这个学期以来,高一历史备课组的几位教师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深研究入课程,集体备课,共同提升,收获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基本历史概念,构建章节、单元历史知识体系,探索历史发展规律;提高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以史为鉴,培养当代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二、教育教学的过程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了集体备课,认真做好教学常规。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首先,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备课组成员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其次、强调每个老师就每一课内容备个案,各抒己见,百花齐放,而且就各个班学生不同的特点,备教法和学法。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一丝不苟地抓好新课教学工作

在新课教学时,基本以单元特征、单元线索、单元知识结构、思考并解答、课堂训练为模式进行,采用教学一体化的方式,从落实基础知识开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单元训练,及时反馈信息。

(三)关爱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对学生付出一分情,学生将以泉涌相报。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灵,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给以鼓励而不是歧视,加倍地给以学习方法上的点拔、心理上的开导、学习信心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经常与学生沟通,明确学生需要什么,听取学生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总之,历史教学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实际上并没有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教学的有效性又受限于大班教学的弊端。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关注了学生的不同智力类型?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而这恰恰是最实际最难的。在课堂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关注把问题答得好的同学,而忽略了“弱势”群体。在评价方式单一的情况下,这些同学就不幸地成为了“落后面”。所以,我们总要信心百倍的去寻找,去实践,以期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201*

高一历史备课组

年1月4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历史备课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历史备课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历史备课组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6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