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最全面 校长工作总结 以德育人 以德促教

最全面 校长工作总结 以德育人 以德促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19:02:03 | 移动端:最全面 校长工作总结 以德育人 以德促教

最全面 校长工作总结 以德育人 以德促教

以德育人以德促教

我任蒋村学校的校长已经十年有余,多年来,我用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以身作则的行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规范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全校师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辉煌:蒋村中学中考成绩捷报频传,连续四年都在全县前一二三四名,受到教文体局的表彰。与此同时,荣获省文明校、定襄县管理规范化学校、定襄十佳德育学校、定襄县课改先进校、定襄县窗口学校、山西省德育基地……我本人也多次荣获省市县模范校长、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它是我们几年来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结晶;是我们以课改为契机,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成果的显现;是我们与时俱进、上下一心、不断创新、锐意改革的必然产物。

多年来,我们学校力于以德促教、以德育人。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动脑筋,在提高升学率上做文章,在提高教师素质上想办法。使我们形成了团结进取的校风,一切为了学生的教风,勤奋钻研的学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充满活力,现将我的一些粗浅作法汇报如下。

一、德为首,坚持养成教育。

德育是永恒的主题。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事,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的理念。

每周一,政教处举行“国旗下的讲话”,针对学生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爱国、爱校思想;周一各班召开主题班会,配合“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对自己一周内的行为做反省;学校提倡文明用语、张贴宣传牌、名人名言挂牌;由学生自编自写、图文并茂的黑板报更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室”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邀请铁路、公安的有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浓浓的道德文化氛围形成了。

政教处每学期伊始的德育工作计划、制度,学期末的德育工作总结,各种活动的活动记录归档保存。

二、师为本,加强教师修养。

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提高自身道德、文化修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毕生的追求。

学校注重对师德的培塑。利用周四的例会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其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责任感。端正教风,学校制订出台了“一帮一,新老促进”制度,要求年轻教师学习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老教师向年轻教师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每学期进行两次“新老促进”成果汇报。

教学研训是我校贯穿始终的重点工作,又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

我校遵照教文体局精神和工作要点,“人人有课题,个个有话说”,每周四进行校本研训活动。所有课题围绕备、讲、批、辅、查展开。比如张丽鱼老师的“教案的实用性”、张喜鱼老师的“走出作业布的误区”、刘晓平老师的“差生转换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增长点”等等。每次活动学校有记录、教师有笔记,校本研训活动踏踏实实、有声有色落到了实处。通过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促进了教学工作。

三、用严格的制度规范教师行为。

人常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管理学校必须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行,只有用制度管理人是最科学的。我在学校管理上有整套经验,对领导班子的管理是团结一致、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并拟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实行聘任制,学校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任课教师,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实行量化考核制,制定《教职工各项工作考核细则》、《奖惩暂行条例》、《班主任考核细则》、《中小学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办法》等,这些制度集中群众智慧、深入探讨研究,形成条文执行,所以执行起来大家都表示赞同,如《教职工各项工作考核细则》对教职工政治思想、任务完成、出勤、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学生评议、教学成绩七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对班主任实行《班主任考核细则》、从学

生纪律、学生成绩、大型活动、出勤、任务完成、公物保管、学生巩固率等方面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据。另外,对在教学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学校将依据《奖惩暂行条例》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学校实行领导值周和教师值周双轨制,领导检查教师上课、出勤情况,值周教师检查学生遵守纪律情况。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管理工作上,我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的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德育活动。正是依靠科学管理,学校工作才扎实稳步健康地发展。

四、用模范的行为影响着师生。

多少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或家人谋私利。例如,学校在职称评优、评选先进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按照资历和平时的考核分数累加排出名次,从高到低依次确定并进行张榜公布,这样一来,老师们都是心服口服,挽回了以往蒋村学校矛盾重重、团团伙伙的局面,我深深懂得:身为一校之长,就应该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以德报怨,并要从各方面关心、爱护每个教师,为他们排忧解难,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我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生活困难无法住院,我从家中拿出伍仟元,并为他办住院手续,使这个教师感动的热泪盈眶。某个寒冷冬天的深夜,一位教师发烧,我马上穿好

衣服带人把她送进医院,及时治疗。每当教师评职称或家中有红白喜事,我总是首当其冲,难怪老师们说:每当我们遇到事,校长比我们还急,我们只有在教学中认真完成校长交给的任务,来报答她的知遇之恩,正因如此,我在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

除此之外,对学生我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我总是会热情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我总会耐心教育。学校几位学生家庭十分困难,我给他们申请了困难补助,为这些学生的家长解决燃眉之急,使学生继续在校安心学习。

总之,我的这些行为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赢得了领导教育教学的主动权,使全校呈现出一派校风正、学风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跨越,从粗放管理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迈进。

扩展阅读:以德求师以德育人

以德求师以德育人

吉林大学教授邴正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对于高等教育界来说,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强师德建设,以德治校,以德求师,以德育人。这也是当前高等学校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新体系的迫切需要。一、以德求师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队伍的前提高等学校不但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而且对国家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学因之对教师当有较高的要求,既要有博大精深的学识,又要有德高望重的操行。

大学培养学生,应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教育过程,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社会交往技能、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面向学生的六大培养目标。其中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都直接涉及“德”的问题。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献身科学发现与创造的执著热情、实事求是的态度、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意志。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品德、操守、道德修养。学习知识的过程与学习做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合二而一的,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同样,教书与育人也必然是合而为一的,也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大学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的师德性质和内容,作为教师应该是追求知识、献身学术的模范,应该用自己的执著与献身精神感染学生,培养起学生对知识与科学的神圣感和崇敬感。一个不爱知识、贬损科学的人,怎么可能激起学生接受知识和献身科学的动机和热情呢?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一个弄虚作假、投机舞弊、不求甚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怎么能带出有着严格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学生呢?记得一位下海经商的学者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做教师与经商的区别就在于教师要去伪存真,而经商常常是真伪难辨,虚实兼营。”作为教师,应该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不屈从于权贵,不囿于舆论的偏见,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坚持真理、独立思考的正义感和人格魅力。作为教师,只有为人师表,品德高尚,才能训导学生遵纪守法,先公后私,助人为乐。所以,高校必须以德求师,欲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先有德才兼备的教师。二、市场经济的影响与当前的师德问题

随着社会转入市场经济,高校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总体说来,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转变了办学体制,更新了办学观念,拓宽了办学渠道,提高了办学经费,优化了高校人才。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毕竟对我们来说是新事物,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过程。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体制被冲破了,新的体制尚未健全,徘徊在新旧两个“世界”之间,不仅旧体制的一些弊端有待革除,而且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极易孳生、扩张。在这一背景下,当前高校师德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苗头和不良倾向。

市场经济强化了经济问题的社会地位,谋利成为既合法又热门的时尚。一旦成为时尚,不择手段与舞弊现象就成为谋利时尚的孪生子。体现在师德方面,则有种种不良表现:问题之一是学术舞弊。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评审学位点、研究基地等活动,都是学术性很强的活动。但是,有些人则把这一切理解成了“攻关”行为。弄虚作假,刺探情报,以请专家讲学、举办学术活动为由,请评审专家们游山玩水,厚礼馈赠,更有甚者则大把塞钱,把某些企业的不良经营之风带到教育的神圣殿堂。

问题之二是“导师经济”。随着在职人员大量攻读研究生,有权有势的学生便成为某些导师的经济资源。市场的行为往往是互利互惠的。导师为学生开绿灯,使一些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甚至外语近乎于零起点的官员,企业家居然以高分考取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然后便可以从不到校读书、上课,却都可以顺利获取学位。学生回报老师的则是厚礼、公款旅游,甚至为老师购房、装修、开办企业。

问题之三是炒作学问。的确,学术也需要宣传、广告,扩大影响,但学术不同于商品,更不同于流行音乐,学者也不同于影视明星、歌星、舞星。学术追求的是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但我们常见书评文论中,鲜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书评文论大多流于吹捧与互相吹捧,既不严肃,又充满了市侩习气。

问题之四是变相卖文凭,在高校的成人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命题、辅导、考试、评卷“一条龙”作业,有组织的“关照学生”。以提高考试及格率,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以收取更多的费用。

问题之五是学阀作风和学术群体宗派化。由于高校大多是近亲繁殖,老师留学生,学生留学孙,学术队伍中大有“家族”化倾向。个别学术带头人有如家长,君临天下,唯我独尊,干预行政,党同伐异,排斥异己,既败坏了学术形象,又不利于人才发展。

问题之六是学术商品化。个别学者受商业利益的诱惑,为伪科学张目,替假冒伪劣商品做广告宣传,甚至把学术讲座、普及科学知识混同于推销、传销,如名噪一时的“水变油”等事件。

问题之七是教师“老板化”,学生雇员化。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在不影响教师职业的前提下是允许的。但个别教师利用学校无形资产和实验条件,开办变相的个人企业,直接雇用自己的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同时利用自己的职权,在教学和考试方面为自己的雇员学生行方便、开绿灯,实际上荒废了学生的学业。

如此等等问题的存在,不能说很普遍,但有些也非个别现象。这些问题暴露出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师德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正常秩序、办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公平竞争和身心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注意研究和解决。

三、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师德体系

上述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在师德建设方面的表现,师德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努力探索并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教育体系。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以经济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高校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学生。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和承诺是市场经济存在、发展的主观条件。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投资、合作、分利的过程,这就要求人们要有商业信用。所以,以信用和职业道德为基础,形成了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同样,高校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准,因而师德建设必然首当其冲。

其次,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有密切联系,但作为社会的公益事业,教育的宗旨是育人,主要是一种准经济的、或间接经济化的行为,不必需也不应该完全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经济化。师德方面的一些问题,与高校领导及教师错误地理解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有关。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有偿教育,它还肩负着传播文明、树立公正、助人上进的社会公益职能,怎一个“钱”字了得?因此,它的行为规则应该与市场经济行为有一定区别。例如,是否允许教师与学生构成像企业雇员与老板的关系,教师收受学生的馈赠与酬劳,是否可以是无约束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具体规范。

再次,高校也要“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相结合。教师是特殊职业,有较高的操行要求,严重违犯师德规范的人,不配继续为人师表。因此,高校的教师选拔、培养、晋升、流动,应考虑师德因素。例如,许多高校对弄虚作假等问题做出了严肃的处理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种评审、检查过程中请客送礼、行贿、拉选票等行为亦做出了较严厉的处理规定。但是,目前在考试命题与管理监督、扩大招生与收费、师生关系的道德规范方面,特别是那些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在制度和执行方面还不很完善,许多问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合理规划。

对我国来说,教育进入市场经济是新事物,需要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渡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是确保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高等教育》201*年第11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最全面 校长工作总结 以德育人 以德促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最全面 校长工作总结 以德育人 以德促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全面 校长工作总结 以德育人 以德促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68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