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五年科协工作总结
二00五年科协工作总结
二00五年,综合服务公司科协工作在分公司党政、总厂科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学习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转变我公司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增强为生产服务的良好意识,充分发挥党政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崭新的精神注重科协工作的实际效果,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圆满地实现了二00五年的工作目标。现将二00五年的工作情况做下小结:
1、科协的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我们综合服务公司下属五个队,有会员53名,召开了全体会员大会,并按照总厂科协年初部署的工作,结合我们单位的工作实际,开展各项工作。今年我公司特别加强了科协会员的管理力度,对科协会员进行重新登记,并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去年我公司有2名同志被总厂科协评为科协工作优秀专兼职干部,有3名同志被总厂科协评为科协积极分子,这样一来大大增强了科协会员的荣誉感。
2、开展学术论文的征集活动
为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学习热情、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企业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努力实现企业最佳经济效益,达到科技兴企的目的。积极参加总厂科协组织的征集优秀论文活动,去年,我们共征集论文20篇,其中获得三等奖的论文4篇。
3、创建“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
创建“科技工作者之家”是科协的主体工作,贯穿全年。建家活动的质量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科协工作的质量,是科协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创新建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是科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履行好我们综合服务公司党政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职责。积极想办法、创新思路,为科技人员办好事、办实事。如关心科技人员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科技人员对科技工作以及对科协工作的建议;看望和慰问生病的科技人员;组织科技人员围绕全年经营目标开展技术攻关活动;等等。
一年来,我们综合服务公司科协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的
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科协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以良好的工作姿态和工作成绩赢得党政领导对科协工作的高度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许多不足。今后,我们将通全体科协会员的努力,尽量克服不足,把科协工作开展得更好。
综合服务公司
二00五年十月十三日
扩展阅读:江苏省科协学会学术工作201*年总结
江苏省科协学会学术工作201*年总结
和201*年安排
201*年,省科协及所属团体在省科协党组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科协“七大”精神和“三服务一加强”的总体要求,发挥大团体优势,强化大服务理念,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突出重点,奋力开拓,推动学会学术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全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发挥团体优势,繁荣学术交流
一年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技自主创新等重大主题,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学科优势,按照社会化、大协作的工作思路,主动整合内部资源,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学术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仅省级学会(109个学会的统计数据,下同)举办国内学术会议450次,4.7万人次参加,交流论文1.8万篇;编辑论文集147种,印刷5.5万册。
举办第六次江苏科技论坛。论坛以“科技自主创新与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题,由省科协和省科技厅主办,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环保厅、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联办,于10月3031日在南京成
功举办,全省各界400多位代表与会。论坛从组织形式到内容安排都有了新的拓展,除安排主题报告外,还举办了“科技自主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3个分论坛和江苏省产学研结合见面会,并首次在《新华日报》做专版、面向社会公众开设旁听席。会上,任彦申副书记、张桃林副省长先后作重要讲话,省内外15位知名专家和领导同志作了主题报告,报告的专家层次高、代表性强,既有国家科技部常务副部长李学勇、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等中央部门领导同志,也有中共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等地方主要领导和省科技厅厅长王永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魏然、省经贸委副主任顾瑜芳等省有关部门的领导;既有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黄伯云院士等著名科学家和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院士等高校领导,也有华为集团南京研究所所长王朝晖等创新型企业研发负责人;既有我国循环经济首席科技专家、清华大学金涌院士等科技专家,也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专家杨启先会长等社科专家。
由于本次论坛是在全省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十一五”规划、强调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主题热、层次高、影响大,特别是报告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又紧扣江苏实际,因而备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会前仅论文就征集到400多篇,会中主论坛座无虚席、分论坛则一席难寻,会后方方面面索要论坛资料应接不暇,省内外各大媒体进行了大量连续而深入的报道。
论坛也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李源潮书记在呈报的专家建议上两次批示:“很有价值。”“这些意见都很好,可在制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采纳。”任彦申副书记、张桃林副省长对论坛也给予很高评价,并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发展,使论坛成为凝聚省内外高层专家学者智慧、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载体,全省科技界出谋划策、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和社会各界了解前沿科技最新发展理念、开拓视野的重要窗口。论坛专家提出的“江苏自主创新应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等重大建议已被采纳。
联办江苏科技论坛分论坛,服务地方和行业科技进步。为推进我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省科协、省发展改革委、省信息产业厅、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测绘局联合举办了以“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主题的201*数字江苏论坛,测绘、土地、地理、水利等10多个相关学会参与协办。论坛邀请测绘、地理、气象等学科的王家耀、赵其国两位院士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陈军主任、省发展改革委钱志新主任等15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交流研讨了电子政务应用经验和发展方向、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及其深化应用前景等。论坛还就发展我省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信息化建设等提出专家建议。由省科协、无锡市政府主办,市科协等承办的江苏科技论坛无锡分论坛以“都市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于11月举办。中科院土壤所赵其国院士、省农林厅刘立仁厅长作了主题报告,与会科技人员就
无锡的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发表了专题演讲并进行座谈讨论,开展献计献策。江苏科技论坛南通分论坛由省科协和南通市政府主办,以“科技创新与跨越发展”为主题,并设“科技创新与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与创造性人才培养”四个专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院士、省经贸委副主任潘宪生博士等5位省内外专家教授应邀作了报告。论坛围绕该市科技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出谋划策。
组织以青年为主体的学术活动,为其施展才华、切磋学问搭建平台。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我省计算机领域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并逐步形成了一支计算机领域优秀青年专家团队,为促进计算机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七届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由省科协和常州市政府主办、微型电脑应用协会和计算机学会等协办、常州市科协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南京大学吕建教授、东南大学汤文成教授、南京敏捷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陆韧钢总经理等作了学术报告,他们还围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软件学科建设与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软件园区建设、服务方式的完善和提升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国际最新的企业信息化模式与国产软硬件技术集成应用等专题,与
高校、园区和企业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还聘请参加本次论坛的11名计算机专家为客座教授。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常州市信息技术领域科技人员与省内青年专家的联系与合作,激发了创新思想,活跃了学术气氛。各学会更为关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如力学会举办了“力学与工程”青年论坛,电机工程学会与电力公司联合召开了第二届电机工程青年科技论坛,微生物学会举办了青年学术报告会。
组织科技人员与省外同行开展交流。省科协积极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参加中国科协201*年学术年会,本次年会以“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在乌鲁木齐举行,经广泛发动,江苏代表团提交的论文数和与会代表人数均居全国各省市前列。长三角科技论坛是由浙、苏和沪科协创办的高层次、综合性、大规模的学术活动,第二次长三角科技论坛以“科技以人为本、共建人才高地”为主题在上海举办,设1个主论坛和12个分论坛。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院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澜教授出席主论坛并作主题报告。论坛前后历时近30天,围绕长三角地区经济、科技等方面共同关注的领域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在生态城市、水环境治理、气象科技等方面开展了研讨和交流,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我省各学会组织近300人参加论坛。
学会的区域性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地质学会举办了第五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了《地球科学与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声学会联合天津等地学会及中国声学会物理声学分会在南京召开了201*年津、鲁、浙、苏三省一市声学学术会议暨全国物理声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在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声学技术》上发表。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承办了苏鲁豫赣黑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年会,薛鸣球、张淑仪、郑有(火斗)等院士应邀作报告。计量测试学会组织举办了华东地区计量测试学术交流会。数学会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分形与动力系统学术研讨会。振动工程学会举办了华东五省市第七届振动工程学术交流会。计算机学会与上海、浙江相关学会建立了长三角战略联盟,计划在三地轮流举办科技论坛,组团参加对方的学术年会,联合开展培训。
学术活动的举办形式、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发展。除开展区域性交流外,近年来各学会在学术活动的形式以及合作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拓展了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会议质量,扩大了学会影响。一是建立学术年会制度。汽车工程、系统工程、植物生理、造纸、地理、航海、烟草等许多学会召开了学术年会,总结交流近年科研或教学中最新的突破性进展,切磋新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有些学会还向高校在读研究生以及企业代表开放,邀请列席会议,扩大了会议范围和社会影响。二是独立举办大型品牌活动。中医药学会隆重举行了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高级论坛暨学术大会,1000多名代表与会,会上评选表彰了优秀中药
工作者、优秀护理工作者、第二届优秀基层中医药工作者。畜牧兽医学会举办学术论坛以纪念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江苏畜牧兽医研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江苏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数学学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召开了代数、数论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会议,对推动江苏数学、通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组织指导专委会开展学术活动。医学会全年召开各类学术会议40个、近7000名代表参加,创历史新高,会议的主题和内容紧贴学科发展热点和政府部门的中心工作,既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又结合临床的实际应用。土木建筑学会积极开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多专业学术活动,全年各专委会举办了14次大型学术交流年会,近2500人次参会,对广大会员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四是会同全国性学会或其相关专业委员会举办学术会议。自动化学会与全国性学会等共同组织了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遗传学会与南林大、中国遗传学会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动植物数量遗传学术讨论会。植物学会与上级学会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江苏省植物学会201*年、全国植物化学分类学学术研讨会,扩大了我省植物学会在全国的影响。复合材料学会与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技发展与咨询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举办了南京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研讨会,国内外一大批行业内主要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领导、专家、代表出席会议。真空学会与中国真空学会场发射专业委员会共同主
办了第十届中国场致发射与真空微纳电子学术会议。五是与省内相关学会联办会议。水产学会、海洋湖沼学会在宿迁市联合召开了洪泽湖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就洪泽湖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水环境的污染与防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昆虫、植病学会举办了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防除技术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微型电脑应用协会与计算机学会协作,围绕多媒体应用和人工智能举办了两次活动,跟踪技术发展潮流,对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六是与挂靠单位、地方政府联合举办活动。农业工程学会与挂靠单位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共同举办了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学术报告会。汽车工程学会与丹阳市政府承办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省经贸委主办的中国(丹阳)汽车零部件发展论坛,以“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与国际竞争”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七是利用各种机会邀请国内外业内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颗粒学会举办了南京国际超细粉体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国际粉体工业展览会,邀请了美国国家粉体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国内10多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通信学会配合第四届国际信息通信技术展览会暨第三届手机博览会的召开,举办了电信未来发展及3G研讨会,400多名通信科技人员参会,来自信息产业部和北京邮电大学的资深专家精彩报告使他们深受启发。硅酸盐学会与南京水泥院杂志社联合举办了首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操作技术和生产管理专
题讲座,特邀了中国水泥协会会长和业内资深专家作专题报告和关键技术讲座。八是组织论文征集评比。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开展“企业改革与管理”征文评选活动,收到1800多篇论文,评审出600多篇由《现代管理科学》杂志专集发表。农业资源开发学会会同省农业资源开发局信息中心组织开展了“兴农杯”网络征文评比活动。纺织工程学会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进我省纺织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开展学术论文征集活动,组织会员和科技人员结合纺织行业的科技实践积极撰写论文。公路学会为检阅学会五届理事会以来的学术成果,宣传推广“十五”以来我省公路交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经验,在全省公路交通系统和会员中征集优秀论文,《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1*-201*)》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农业工程学会开展了“农业工程与循环经济”论文征集活动,入选论文以《农业装备技术》杂志增刊形式编辑出版。
二、拓宽民间渠道,开展对外交流
一年来,积极拓宽民间科技交流渠道,通过举办国际会议、海峡两岸学术会议、组织会员参加境外举办的学术会议、展览以及访问考察等活动,扩大了江苏科技工作者与国(境)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学会举办国际及与港澳台学术会议16次,2487人次参加,交流论文594篇;接待境外来访团组92个、454人次,派出团组62个、494人次。
举办第三届国际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学术论坛。会议由省科协主办,东大、南大等12个单位协办,以“基因组分析、蛋白组分析与生物纳米技术”为主题于4月下旬在桂林召开,国内15个省市及美、日、德等8个国家的1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重点围绕蛋白质组和基因表达等4个专题进行研讨。会议特邀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诺贝尔奖化学组评审专家MathiasUhlen教授,日本日立制作所首席科学家神原秀记教授,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TextorMarcus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StcvenGBoxer教授,加拿大BritishColumbia大学WilliamJia教授,浙江大学方肇伦院士,东南大学“长江学者”陆祖宏教授,南京大学黄乐群教授和“长江学者”高翔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李凌松教授等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30位著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另有50余位国内代表将论文制作成墙报形式进行交流。本次会议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专家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对促进我省后基因组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受到国内外生命科学界核心刊物的关注,《遗传》、《遗传学报》、生物通网站都报道了会议情况,美国《美中医学》、中国遗传网等刊登了本次论坛会议综述“技术进步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动力”全文。
积极参与和促进国际学术、技术交流。电工技术学会积极参与筹备了第八届国际电机与系统会议(ICEM201*),该会议是我国电工界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
电机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EEE北京分部、韩国电机工程师协会和日本电机工程师协会主办,学会充分广泛动员会员积极投稿、踊跃参会,并组织江苏电工专家对上千篇论文进行了评审。会议9月在南京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无论是投稿数量、录用论文数量、到会代表人数、外宾代表人数都创造了新的记录,会议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的好评,被认为是ICEMS办会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人力资源学会多年来连续协办了4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201*年围绕“转型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进行了研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出席。土木建筑学会为推广土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与加拿大镍协会共同召开了不锈钢在现代化建筑上的应用学术报告会。
加大开放力度,为会员单位开拓国外市场服务。复合材料学会组团赴法国参加了JEC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参展参观代表团,与近200家来访客户进行了交流,有20多国外厂商与我签订初步合作意向和合作项目。轻工协会组织了赴欧洲商务考察和赴香港参加“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推广日”活动,受到企业欢迎。纺织工程学会为进一步了解国际纺织业的发展趋势,促进对外技术经贸交流与合作,组团赴韩国进行了考察活动,参观了韩国纤维联合会在大邱举办的国际纺织展览会,还组织10多个会员单位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二届亚洲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与国际同行举
行了交流,展示了企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参加了201*中国无锡国际粮油产业交易暨研讨会筹备和具体组织工作,为粮食企业构建了粮食购销平台、企业与科技成果对接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测绘学会与省测绘行业协会合作组团到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交流访问。
对台、港民间科技交流更为活跃。在省科协主办,省医学会、苏州市科协承办201*年江苏海峡两岸医学学术会议上,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曹克将教授,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绍良教授,亚洲地区心脏内科权威专家、台湾长庚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长庚大学内科吴德朗教授,台湾长庚医院高雄分院心脏内科主任、长庚医院内科吴炯仁助理教授等两地11位知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两岸各医疗机构、单位与学术团体的300名代表与会、交流和探讨了有关心内科和妇产科学术发展新趋势、新理论与医疗技术的最新成果。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两岸的学术交流和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201*年力学会与香港力学学会在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了首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
学会与台、港同行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蚕桑学会应台湾中华蚕丝协会邀请,组织学术交流团对台湾地区进行了考察,就内地与台湾在蚕种、桑品种、蚕丝等的综合利用及蚕业科技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技术交流。消防协会应台湾中华警政消
防协会邀请,组团参加了201*海峡两岸公共安全论坛,进行学术交流,并考察台湾消防工作和消防企业。药学会接待了台湾西药商业同业联合会代表团,就执业药师、中药经营、连锁规模、经营范围等政策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照明学会组团赴台进行参观考察活动,在台湾地区照明灯具同业公会的安排下参观了照明电器行业企业。土地学会组织了江苏地政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考察团赴台湾学习考察。纺织学会组团赴台湾参加了台北纺织展览会暨海峡两岸纺织技术交流会。复合材料学会与广东复合材料学会应香港复合材料技术协会邀请,组团访问了香港。照明学会组团赴港参加了201*香港国际照明博览会,进行商务考察。电工技术学会接待了香港工程师学会代表团。
三、搭建合作平台,服务经济建设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中介的作用,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引导和组织学会广泛开展各类科技服务活动,有力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促进官产学研的合作交流工作中取得新突破。各学会全年提供无偿科技咨询995项;完成技术咨询合同77项,实现金额331.2万元、比上年增长74.9%,其中技术交易额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37.6%;完成委托项目49项。
组织江苏省产学研结合见面会。第六次江苏科技论坛期间组织了江苏省产学研结合见面会,张桃林副省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17个市县(区)政府、22所高校(科研院所)、22家企业等140多位代表与会,深入探讨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体制和政策等问题,各高校和企业还进行了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的发布。南通市政府与南京工业大学、连云港市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与江苏金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在会上签订了合作协议。见面会的成功举办,为地方政府、企业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需求见面、项目见面、观点见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和平台,受到各方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开创了科协组织直接服务经济建设的新形式。
开展“厂会协作”。一是按照中国科协部署,面向开展厂会协作的省级学会和各市科协,对1997201*年期间的厂会协作项目进行大规模的书面调查。据统计,我省共结协作对子512个,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其中完成7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二是根据中国科协要求,经过多次筛选,推荐“稻鸭共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等18个协作项目以及6个单位、6名个人,作为中国科协千厂千会协作行动总结表彰大会给予表彰奖励的优秀项目奖、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受表彰数也位居各省市之首。三是指导学会继续开展厂会协作。真空学会与华东电子集团光电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研制“真空排气台项目”并签订了协议。抗衰老学会在南京八卦洲政府支持下,与金洲芦蒿食品研发中心联办的绿色食品基地已正式获准为省、市
地方名牌产品及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植物学会在如皋艺术盆景有限公司建立了实验基地研究中心,为开展学术活动、成果转化等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积极探索搭建学会产业化平台,探索技术转让试点,组织多次专利项目向企业推荐,有的已草签协议。
参与“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活动。按照省科协总体部署,围绕“工程”内容,动员和组织畜牧兽医、园艺、林学、水产、茶叶、蚕桑、农学等农口学会开展了工作研究和前期调研,就建立相对稳定的技术服务基地并坚持数年以求实效达成了共识。落实张连珍副书记关于镇江市农科所赵亚夫等3人“科技入户、帮助老区农民实现小康”的批示精神,深入镇江句容、丹徒进行调研。镇江市科协发动该市区、县科协收集科技服务“三农”项目41项,学会部组织畜牧兽医、茶叶、蚕桑等7个学会进行了技术对接,并将以此为起点动员省级学会参与“工程”活动。
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各学会特别是农口学会始终把服务“三农”放在重要位,发挥学会在专家、科技上的优势,以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为重点,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普宣传、培训和成果推广工作,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作出重要贡献。全年组织科技下乡269次,1842人次参加,1530个乡镇、4.5万个农户受益;举办科技讲座105次,1.5万人次听讲;开展科技咨询121次,668人次工作人员参
与;举办实用技术培训58次,7559人次参训;发放宣传资料89种,5.3万份;制作展出科普展板356块;举办科普展览6次,2.6万人次参观。农学会针对近年来我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途径、新模式,与农科院信息中心合作推出了“农技001工作室”,开通热线电话,实行一头连专家、一头连农户的咨询服务,全年接受咨询1.2万人次,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畜牧兽医学会组织会员编写了“养殖生产技术速查”系列丛书,随着科技人员下乡到大江南北的12个县20多个乡村,指导示范养殖生产。农业资源开发学会会同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组织编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指南,免费发到项目区乡镇。水产学会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了渔业送科技下乡专家组多次赴高淳、宝应、赣榆水产重点县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共组织省级专家开展科技培训11次,培训2900人次,对60余户重点科技示范户进行了指导,促进了各县渔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园艺学会组织专家举办科技培训班16次听讲3200人次,科技下乡38次,受益农民近万人。老科协在“三农”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在全省建立农业技术示范点15个。
举办或组织参加各类技贸展览。全年学会单独或牵头举办的国内、国际技贸展览25个,比上年翻了一番。水产学会为普及观
赏鱼知识,提升我省金鱼的知名度,促进江苏乃至全国观赏鱼产业的发展,与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科协、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等共同举办了201*中国金鱼大赛暨江苏第三届观赏鱼大赛和展览会,来自各省市约300个品种、近千尾观赏鱼精品参加了比赛和展览,这一展览已逐渐成为全国的品牌。同时,学会制作了240块展板,详细地介绍了观赏鱼特别是金鱼的品种、饲养技术等,仅2天多的展期吸引了近2万市民参观。分析测试协会结合自身优势及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扩大服务领域,主办了第三届南京国际分析测试技术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通过连续举办专业展会,协会凝聚力得到提高,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机械工程学会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扬州)国际工具、模具技术暨第二届中国(扬州)国际锻压机床展览会。自动化学会在苏州举办了第五届苏州国际工业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展览会。航空航天学会尝试与兄弟学会联办了上海国际航空电子产品与设备展览会暨航空航天电子论坛,还与上海市航空学会、国际直升机协会共同主办了“直升机与201*上海世博会”论坛。仪器仪表学会多次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地方学会组织活动,与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了行业展览会。汽车工程学会统一组织我省有关企业单位共11个标准摊位组团参加了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制造技术展览会和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先进技术研讨会,展示了我省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实力,加深了国外采购商对江苏的印象。
开展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举办人才招聘活动,为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服务。医学会遵照卫生部、卫生厅的要求,201*年开始承担《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师资培训工作,完成了14个分册的师资培训工作,近千名各市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按照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技术考核上岗资格认可制度”的规定,继续做好培训考试工作,共有1800人报名参加培训,为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全国统考中成绩位列各省前茅;开展了面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与西安杨森制药公司联合举办“春风行动送教到基层”的大型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旨在借助社会力量实施基层医生继续教育,提高基层卫生医务人员医疗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全年共举办20次48场,覆盖了12个市(县)。护理学会举办了5期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学会完成了省中医药局交办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人员培训班。声学会针对我省电声行业总体发展势头迅猛而技术人员匮乏的特点,牵头举办了电声技术人才培训班,受训学员在企业技术革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设计学会与江南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系列国际工业设计高级研修班,国内多个省市人员参加了学习。计量测试学会通过社会办学培养专业人才,与南京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计量人才。铁道学会与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联合发文,共同举办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班,以为学会各团体会员实施人才战略提供服务。
越来越多的学会承担了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心理卫生协会自开办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以来,重视和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201*年开办4期培训班,最终鉴定合格80人,合格率达64%。营养学会在中国营养学会的部署下,申请成为中国营养学会第一批培训基地,正式启动了营养师培训工作。电子学会SMT专委会开展了SMT工程师资格评审工作,举办了首届SMT工程师资格培训班。老科协对所属江苏科技进修学院的体制和人员进行了调整,陆续开展心理保健师、营养保健师和建造师培训,共培训600多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消防协会经省劳动部门批准成立江苏板桥消防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合格人员由协会与省劳动部门联合颁发证书,经授权分三批对366名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事消防的专业人员进行了上岗资格培训。汽车工程学会积极参与、融入到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联合有关单位开办了汽车评估师培训,开办了宿迁汽车职业技工培训学校,为当地培训汽车维修技工;与省委党校联办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班,为全省汽车行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为适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和利用各类技术应用型及技术管理人才,省科协会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开展了江苏省首届科学技术热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招聘活动,许多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参加活动。机械工程学会与省劳动保
障厅职业介绍中心再次联办了机械行业专业人才专场招聘会,专业人才招聘活动,为求职者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约有4000多人次进场洽谈、咨询应聘。
举荐优秀人才、推荐优秀成果,扩大江苏科技界在全国的影响。造纸学会推荐的金东纸业技术员张明、南林大副教授金永灿、中国林科院林化所房桂干研究员等3名青年科技人员荣获中国造纸学会“蔡伦青年科技奖”。地理学会积极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开展的“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推荐评选活动,我省有10名中学教师获“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殊荣,在我省中学地理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航海学会推荐的《船闸运转件模拟磨损耐磨实验研究》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奖”二等奖。林学会向中国林学会申报的《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发展研究》获首届梁希科技一等奖。纺织学会组织推荐全国纺织行业“桑麻奖”获得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茶叶学会在中国茶叶学会组织的第六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动员会员单位积极参评,选送的93只茶样中有83只茶获奖,获奖率达89.2%,其中获特等奖的茶叶28只、一等奖的茶叶44只,受到全国茶叶界的好评。
四、组织课题研究,发挥智库作用
一年来,按照“努力担当党和政府科技智库”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科齐全、智力密集、地位超脱、客观公正的优势,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江苏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
的重大问题开展决策研究、提出科技建议,并通过资助、评奖等“硬”措施,推动软科学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
组织首届江苏省软科学成果奖评审。为表彰在软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激励我省各级科协组织及其会员积极开展软课题研究,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设立了江苏省软科学成果奖。该奖项是我省首次针对软科学研究设立的专门奖项,每两年评审一次,受到各界欢迎和好评。201*年度江苏省软科学成果奖经评奖委员会评审,共产生63个获奖项目,其中重大软科学成果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41项。本次获奖项目反映了近年来我省软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内容丰富,理论性和针对性强,在实践应用中产生了明显效益。获得重大软科学成果奖的“江苏农产品清洁生产创新研究与实施项目”,已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起到了积极引导和示范作用。“无锡市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估与发展研究”从无锡市实际出发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基本定位,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政府决策,提出的19条对策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已被无锡市政府全部采纳。
完成“江苏省农业清洁生产创新研究与实施”课题。201*年全面完成了该课题研究,其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月8日,省政府召开了农产品清洁生产创新研究与实施工作汇报会,黄莉新副省长、吴沛良副秘书长
听取了汇报。省科协徐耀新书记就课题工作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省农科院严少华院长和中科院赵其国院士就课题研究主要成果、推广应用及今后工作设想分别作了主题和补充汇报,并就提高江苏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战略与关键技术研究提出立项建议。黄副省长对课题研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农产品清洁生产课题及新课题立项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加大对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并尽早开展新课题研究工作。经过积极筹备和争取,黄副省长已原则同意省科协开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
编印《201*江苏省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绿皮书》。为加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保障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赵其国、伍荣生、薛禹群三位院士的指导下,上半年组织气象、水利、地质、地震、土壤、林业、植物病理、昆虫、畜牧兽医、水产、环境科学、测绘等领域专家编写完成了《201*年江苏省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绿皮书》。《绿皮书》通过对201*年我省主要自然灾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总结和201*年灾害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为我省各级党政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参考。该书编印成册后,印发至省级机关相关部门、各市县委及政府领导、各市科协及相关学会。
参与各级各类“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地理等学会组织专家参与了我省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农业资源开发学会配合主管部门从学会专家库中抽调了部分有影
响的科技专家深入黄河故道、丘陵山区、高沙土地区、龙头企业进行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制定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组织专家围绕“十一五”期间的农业发展,积极做好规划的制定工作,先后制定了全省农业以及种植业、园艺业、畜牧业、农业生态环境等“十一五”发展规划。测绘学会结合我省测绘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制定,开展了“江苏省测绘发展战略研究”,从测绘法规与管理体制、测绘事业单位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测绘科技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煤炭学会参与组织对全省煤炭资源“十一五”规划的研究,提出具体意见。电机工程学会承担了省电力公司“十一五”科技进步发展规划的编制任务。
组织开展软科学研究,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能源研究会积极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及其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软课题研究工作,为我省缓解能源短缺的形势献计献策;201*年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办公室、世界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下达的软课题项目,完成了“江苏省如东项目秸秆收购机制与收购价格研究总报告”,为制定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特别是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地质学会承担并完成了省科技厅下达的社会发展项目“快速高效去除淮北农村地下水中高氟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完成了省经贸委系统调研课题“江苏绿色制造研究”,构建了包括环境和能源两
类指标在内的“绿色度”评价体系,提出了推进江苏绿色制造的战略措施,这一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深度、较强的操作性,已提供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全省大中型企业决策参考。农机学会围绕我省农机化发展中的重点,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江苏省农机化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思路”、“江苏农业机械装备构成更新的研究”等软课题研究。环境科学学会完成了省环保厅下达的“江苏省循环经济政策研究”、“江苏省沿江开发生态环境管理技术研究”等课题工作。农学会开展了“提高江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途径和对策”软课题研究,并接受农业部委托开展了“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实施效果评价”的软课题研究。电工技术学会针对江苏近几年电力紧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矛盾,组织了“江苏省电力紧缺的对策研究”,着重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角度,就如何从技术上和管理上缓解近期的电力紧张状况提出了建议。土地学会、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完成了由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重点课题“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研究”。
组织会员积极开展建言献策。老科协把建言献策工作作为服务“两个率先”、实现老有所为、体现老科协特色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专门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的意见》;省委任彦申副书记对协会农业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对当前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专门作了批示,这篇调查建议在11月8日的《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环境与资源化专家委员会提出
的《关于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业列为生态省建设重要目标的建议》,省委张连珍副书记作了重要批示,黄莉新副省长批示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水利学会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围绕农村水利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共调查走访了8个县15个乡镇,从现代农村水利的角度,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写成调查报告、提出建议,引起行政领导的重视,并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召开学术论证会,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典型,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其整治乡村河道等建议被采纳,作为农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林学会针对林业建设中的重点问题组织考察调研,为绿色江苏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意见;开展生态公益林调研、杨树产业发展调研、林木种苗考察、湿地保护考察,为出台有关政策法规提建议、当参谋。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年初春及年底秋冬季节禽流感高发季节组织专家对我省候鸟的迁徙情况进行初步研究,为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有针对性地设候鸟监测站点提供了科学依据。煤炭学会会同煤炭工业协会针对全省煤炭工业发展实际,围绕解决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受到高度重视。蚕桑学会积极相应省科协号召,认真组织会员参加《江苏科技工作者建议》撰稿工作,针对我省蚕桑行业目前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先后投稿5篇,分别刊登在《江苏科协》和《江苏科技报》上。
五、开展科普宣传,营造科学氛围
一年来,省科协及所属学会一方面紧扣201*年世界物理年、“神六”航天、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等热点,组织高层次科普报告会,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和引导会员开展以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为重点的各类大型科普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各学会共举办科普讲座1133次、21.3万人次听讲;举办科普展览101次、18.1万人次参观;举办科普宣传426次;举办青少年科技竞赛26次、31.7万人次参与。
组织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系列活动。为缅怀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世界物理学作出的杰出贡献,联合国确定201*年为世界物理年。省科协组织物理、天文、自然辩证法等学会及省内部分高校举办图片展览、院士报告会、“物理照耀世界”网上传递、大学生物理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在学校、社会和科技界产生广泛影响。省科协于6月17日举行了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纪念大会暨院士报告会。省科协主席、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院士致辞,著名物理学家冯端院士作了“爱因斯坦对物理学贡献”的报告,原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物理学家陈佳洱院士作了“我国物理学发展历程”的报告。张桃林副省长在纪念大会前会见了陈佳洱、冯端、顾冠群院士。在宁部分院士、高校师生、有关科研院所和省级学会科技人员、中学教师、部分省级机关干部等近400人出席大会。多家媒体报道了本次活动。
参加全省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围绕“科
技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各学会在全国第五届科技活动周暨全省第十七届科普宣传周期间,共举办科普讲座275场、7.7万人次听讲;举办科普展览44次、5.7万人次参观;举办科普宣传179次、775人次参与组织活动。开幕当天,28个省级学会、高校科协的230余位专家在山西路广场开展了体能测试、义诊、救护演示、新产品展示、主题签名、现场咨询等活动,共接待市民1.6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4万份,实物展示60余件,展板230余块。各学会在科普周期间还组织了系列科普讲座、送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等多种活动。铁道学会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的科普周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120名科普活动宣传员队伍,在铁路沿线车站及地区开展医学和法律知识咨询、设科普宣传车厢、旅客科普答题等科普宣传活动;中医药学会在全省举行了第三届百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大型义诊活动,128名专家参加义诊活动,义诊人数达4000人次;畜牧兽医学会组织14位专家赴苏北、苏中等县乡开展养殖技术、防病技术推广,深受欢迎。环境科学等11个省级学会、陈克平等18人被评为本届科普宣传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学会还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组织观看由省科协和在宁有关高校共同举办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外科学名篇大型音乐朗诵晚会》。
组织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作品评
选。省科协、团省委、省学联共同对我省参赛作品进行组织评选。我会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审选拔并对其进行指导完善,使我省作品在全国评比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本届比赛中我省再创辉煌,取得3个“第一”:参赛作品总数第一,共有67件作品进入决赛,约占全国的1/10;捧杯学校数量第一,中国矿大、南大、南航、东大、苏大等5所高校捧得优胜杯;团体总分全国第一,其中特等奖2件、一等奖15件。省科协获第九届“挑战杯”优秀组织奖。
面向广大教师和大中学生的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学会针对教师开展各类科技活动,为其展示才华、提高技能搭建平台。物理学会为了提高在高校和中学任课的物理教师水平,举行了第四届江苏高校物理教师上好一堂课竞赛和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加强对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积极组织教师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了全省第九届中小学教师发明创新作品评审活动、青少年科技活动学术论文和方案设计评审活动,并推荐其中优秀作品参加国家级展评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
各学会以培养品德优良、素质全面、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一代江苏人为己任,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符合青少年科技教育规律和身心特点的科普活动。力学会经省教育厅同意举办了首届江苏省大学生材料力学实验竞赛,全省20所高校的1014名优秀本科生参赛,此举在国内属首创,对促进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等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物理学会举办了江苏省高校第三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还积极组织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化学化工学会认真组织高中化学竞赛工作,获得2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暨冬令营举办权。201*年全省有近4万名高中学生参加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3.6万名学生参加了全省数学奥林匹克预赛和决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组织开展了分别以“科技模型、电子百拼、航天火箭、七巧板、国际数棋”等为内容的科技活动,全年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达18万人次;结合“神州六号”飞天活动,协会配合中国宇航学会组织开展“全国少年宇航技师”活动,24所中小学校被批准为全国“少年宇航科技活动基地”、1150名中小学生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称号;与省数学会联合组织了首届小学生国际数棋竞赛活动,近3万名学生报名参赛。科普美协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航空航天学会联合组织了第五届青少年航空科学绘画展评审活动,共征集绘画作品500多幅,其中30幅报送全国评比获得较好成绩。电机、气象、地震、地质、科技教育等学会共组织夏(冬)令营活动23次、近万人次参加。气象学会组织青少年科技夏令营赴新加坡、香港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活动,首次组织青少年走出国门、境外,营员们开阔了视野,得到了锻炼。
面向全社会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工作。举办国内、国际纪念日主题科普活动。地质、心理卫生、护理、气象、动物、
野生动物、通信等学会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残疾人日”、“国际护士节”、“世界气象日”、“爱鸟周”、“世界电信日”等时机面向公众大力开展专题科普宣教活动。气象日期间,气象学会利用新落成的南京北极阁气象科技中心和北极阁气象科普基地全天向公众开放,进行气象科普,接待市民近2万人,发放各种科普资料1.5万份。航海学会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主题,主动开展了首届“航海日”知识答卷活动、协助省科协开展全省青少年开展知识竞赛活动,2万多中小学生参与。航空航天学会在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期间,组织专家先后为机关、部队、院校和会员单位作科普报告20多场,掀起了关注航天的热潮。
学会科普活动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医学会与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电台、电视台联合举办“健康家园”专栏150多期,根据季节和流行病特点,针对广大市民关心的健康话题,围绕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展了一系列讲座以及与观众的现场互动交流活动,专栏内容科学、生动、深入浅出,深受好评;学会还与南京市鼓楼区科协联合举办“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的服务;与省教育科技工会联合开展“健康教育进高校”活动,在南大等十多所高校轮流举办科普讲座和咨询义诊。营养学会开展了营养健康工程科普活动、铁强化酱油工程公益宣传、膳食革命大讨论、粗粮行动等科普活动,利用广场咨
询、社区讲座、媒体宣传、专家评点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科学的营养知识。心理学会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心理卫生专题讲座,切实把心理卫生科普宣教做进基层,还成立全市第一家教师心理援助机构“南京市秦淮教师心理援助中心”,为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服务。标准化协会把普及标准化知识作为重要工作之一,举办了《标准与生活》有奖知识竞赛,受到公众欢迎。
科普创作进一步加强。各学会共编著科技图书29种、7.7万册,其中科普图书12种、5.7万册;制作科技光盘28种、1.3万张。科普作协组织编写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教材》,涉及护理员等7个技能工种,对推动我省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起到积极的作用;还结合科普周主题组织编写了《绿色社区》等5本科普资料以及科普挂图;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时组织编绘了科普挂图并下发全省各地;组织编写的《养生治病一点通》已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组织编写了《公民安全知识读本》,作为安全生产科普读物;还会同有关部门在对化工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江苏重大危险源安全辨识培训教材》,作为全省安全干部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要培训教材;该学会化工专委会与化工出版社密切合作成立“化工出版社安全图书江苏创作中心”,组织江苏安全专家、安全科普作家和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制定了安全科学图书创作计划,开
展创作活动,目前,该中心由化工出版社出版了《焊工安全技术》、《起重工安全技术》、《电工安全技术》三本科技图书,对安全文化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科教影视协会根据省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制作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系列科教片,以光盘形式正式出版发行,发至全省乡镇一级的科普组织。抗癌协会组织撰写的《肿瘤药物治疗手册》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常见恶性肿瘤化疗临床指南》提出了恶性肿瘤化疗方案的规范化意见。免疫学会会员、南京医科大学王天宇教授主编科普书籍《增强免疫力140问》由金盾出版社出版。
六、规范学会管理,促进学会发展
按照强化服务、择优支持、规范管理的总体思路,一年来以信息化和项目化为抓手,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为目标,支持和促进学会发展,学会整体实力和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学会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为推动学会信息化建设,201*年学会部会同科协信息中心组织开发了学会通用网站模板,围绕网站建设先后举办3期培训班、召开3次秘书长座谈会,树立典型,总结经验,目前已有近20个学会使用该模板建立网站,另有近40个学会和学会专委会独立建立网站或依托挂靠单位网站建立网站(网页)。学会反映,网站平台的建立,对于扩大学会社会影响,加强学会与会员的沟通和联系,更好地为会员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年,中医药信息网在形式、内容和功能方面实现全面
升级,BBS论坛、申请入会、活动报名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方便了广大会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力学会网站提供大量的学术信息资源,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营养学会网站开通会员天地,利用网站与会员建立了广泛联系,建网时间虽不长,访问率已达8万人次。昆虫学会网站边建设边完善,增设了“科普学术论坛”互动板块,与各专委会对应开辟了十多个专题进行网上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江苏化学网和江苏化工网则在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方面独树一、领先一步。中医药、力学、电机工程、昆虫、能源等5个学会被省科协评为201*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继续资助学会重点项目。根据省科协所属学会重点学术活动、科普活动和软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经组织专家评选、讨论和审定,201*年度共资助学会重点学术交流项目58项、科普活动35项、软科学研究11项。
促进学会组织建设。按照省科协学会换届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学会换届工作的组织协调,全年有动物学会等22个省级学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地进行了学会理事会换届。为了加强学会组织基础,重点推动学会会员重新登记工作,目前约有60%学会完成了这项工作,并建立会员数据库,有些学会还建立了高级会员、学生会员制度。省级学会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经反复讨论已基本确定,配套网上评估系统也已建立,即将试行。按照社团管理要求顺利完成了学会年检工作。各学会进一步加强了制
度建设。造纸学会首次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方式制定了会员年度会费标准。烟草学会制定了常务理事会职责与议事规则、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团体会员会费收取标准和管理办法等,加强了工作规范,健全了管理。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对会员单位工作实行百分动态量化评估指标考核办法,使协会评估表彰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土地学会加强地方学会组织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尚未成立土地学会的4个省辖市建立学会,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建立土地学会。
实行学会会计制度转换。年初国家财政部颁发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从本年向民间组织会计制度进行转换。学会过去执行的是科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与原制度有较大差别。为了做好省级学会会计制度转换工作,4月举办了省级学会会计培训班,并对转换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在学会服务中心辅导下,省科协主管的学会会计工作已较顺利地完成了新制度的转换。
学会拓展社会职能工作稳步推进。经近几年工作推动与学会努力争取,学会社会职能有了一定的拓展。目前环科、通信、金属等学会承担了系统内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心理、心理卫生、老科协、营养、计算机、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地质、消防等学会承担了有关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纺织、土地、煤炭、力学、药学、地理等学会开展了社会设奖工作;医学会开展医疗事故鉴定及医口学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纺织、环科、昆虫等学会承担
了司法鉴定职能。这些社会职能的拓展,提升了学会的社会作用,也增强了学会发展能力。医学会自201*年9月1日起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组织工作,组建了1042名临床经验丰富、医德医风好、具有正高职称的各科专家组成的“省级医学会专家库”,截止201*年底,共受理再次鉴定256例,完成155例,鉴定为医疗事故62例,医疗事故率为40.1%。机械工程学会积极开展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目前全省通过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已有66人。纺织工程学会全年开展多起司法鉴定工作,涉案金额300多万。轻工、金属等学会接受委托开展了“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等行业评价评审工作,提高了协会在行业和企业中的威望。通信学会推进通信产品标准化工作,组织专家对通信产品标准进行审查把关,受理企业送审通信产品标准220个。茶叶学会“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江苏工作站”建立以来,已对我省23家茶叶企业进行了有机认证,大部分进行了复认证并拿到证书,促进了全省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发展。煤炭学会受政府委托组织江苏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的申报、评审工作。航海学会磁罗经技术服务部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服务,预计全年可校正船舶560艘、磁罗经570台,服务费收入23.6万元,比上年都有大幅提高。
201*年工作安排
201*年学会学术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按照省科协第七届委员会工作规划要求,坚持把“三服务一加强”贯穿学会学术工作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质量,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增强学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新贡献。
一、突出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强省核心任务,把学术交流活动推向新层次。
全省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年”的决策部署,积极投身自主创新的主战场,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中争当第一梯队。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各行各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别要组织有关学会和科技工作者主动参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瞄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装备制造、高效农业等领
域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和国际研发合作,努力创造一流的成果,打开全省自主创新的突破口,推动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
创办江苏青年科学家年会。按照省科协两年举办一次“江苏科技论坛”、一次“青年科学家年会”的规划,201*年围绕我省关于营造创新热土、培育创新团队的部署,在每年举办青年学术年会的基础上,创办江苏青年科学家论坛精品活动,要求学术层次更高,参与面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社会影响更大,为培养青年人才搭建学术舞台,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增强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活力。
发挥江苏科技论坛的品牌效应,根据地方提出的需求,继续与地方政府、科协联合举办分论坛,研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有关省级学会独立地或联合组织不同学科、技术或行业领域分论坛,扩大论坛规模和影响。认真组织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学术年会(台湾)、第八届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第三届长三角科技合作论坛等学术活动,为我省科技工作者开展跨区域的科技交流创造条件。
引导和支持省级学会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围绕学科发展前沿领域,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要求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加强创新内涵,明确创新导向,培育创
新文化,鼓励创新实践。要创新活动方式,提高组织水平,努力增强对广大科技人员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鼓励各学会加强大联合大协作,集成科技、行政和社会各类资源,做强做大学术活动,创建学术活动的品牌。加强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举办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会议,提高出国交流考察活动的效果,组织人才智力与技术的引进活动,促进我省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发展。择优对学会开展的重点学术活动给予资助。建立学会学术活动预报制度,定期通过媒体、网站发布。
二、发挥科技智库作用,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接受省政府委托,开展“江苏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重大软科学课题研究。依托农业高层专家,牵头组织我省农口有关职能部门、农科院、高校等科技部门开展综合性、全方位的研究,为在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下,江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战略决策依据。争取省减灾委员会的支持,组织有关学会、单位开展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活动,并编写《201*年江苏省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绿皮书》,为各级党政领导做好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采取措施做好软科学研究成果价值的开发利用,扩大应用面,提高其社会效益。完成《201*年江苏省科协科学决策研究报告书》的编印,反映科协系统软科学研究成果;对获重点资助的学会软科学研究项目,要通过媒体或报告、建议等形式和渠道及时予以反映。
动员省级学会积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积极为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做好省科协下达的软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的验收结题工作。继续择优支持学会开展软科学研究。
三、发挥人才优势和群体作用,努力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普工作。
按照省科协、省委农工办开展“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的部署和要求,动员和组织各学会特别是农口学会,抓好项目对接,建立服务基地,做好工作规划,提高工作成效。举办第二届产学研结合见面会,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搭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平台。广泛发动各学会特别是工科类学会深入开展“厂会协作”。继续会同省委组织部开展“333工程”科技行活动。
动员和支持学会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等各类科普活动,为提高我省城乡居民科技素质提供服务。对学会科普品牌项目给予重点资助。按照省科协统一部署,组织学会、高校科协参与第六届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以及全国科普日等活动。
四、规范学会管理,不断提高学会组织程度
按照国家有关社团管理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建立健全学会管理制度。坚持把指导搞好学会换届工作作为履行业
务主管部门职能、规范学会管理的一个关键控制点,作为推进学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切实按照换届管理规定,指导学会按章、民主、有序地做好理事会换届工作。继续督促学会做好学会会员重新登记工作,建立相应的会员数据库,完善会员管理制度。推进学会工作信息化进程,完善学会之窗、学会部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学会学术工作电子档案;抓好学会网络建设培训,指导更多的学会建立和完善学会网站(网页),开展学会网站建设评比。配合学会改革意见的出台,修改完善并试行省级学会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引导和促进学会建设和发展。实施财政部《民间组织会计制度》,加强培训与指导,做好衔接过度工作,并结合这一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对学会财务工作的管理。
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对省科协直管的学会事业编制使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符合形势要求和政策规定的学会干部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学会正常的人员招聘、流动、退休制度。
五、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规划部署学会改革。
“十一五”时期是江苏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是一个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时期。推进学会改革是形势的要求,也是学会自我发展的需要,201*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省科协推进新一轮学会改革启动年。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学会改革和发展课题研究”。提出
“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科协所属学会改革的意见”,对未来五年学会改革与发展作出工作部署,动员省级学会全面启动新一轮改革计划。推进学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学会改革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大力拓展社会职能,显著提升学会社会作用和地位;坚持以会员为本,增强凝聚力,建立新型的学会组织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学会功能发挥,有利于学会自主活动、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开辟学会活动经费筹措渠道,建立有利于学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运作机制;加强学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学会工作发展需要、符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要求的新型的学会工作人员队伍;积极为学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政策环境。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完成“江苏省工程师组织研究课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江苏工程师协会的筹备工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二00五年科协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二00五年科协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