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总结 apple
新课改总结
第一章新课改的概述一、课程地位
课程在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二、课程结构、要素、类型
1、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2、课程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要
素3、课程类型:
(1)根据课程内容的属性: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3)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4)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5)根据课程任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三、新旧课程理论
(一)经验主义理论(杜威)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布鲁纳和施瓦布)
(三)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国家民族共同利益为首要考虑(四)永恒主义课程论(赫钦斯)
(五)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六)存在主义课程论(泰勒)(七)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第二章新课改的具体实施
第一节课程目标改革一、课程目标及新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二)课程目标的类型
1、行为取向性目标:是学习事先规定的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具有操作性,适合技能课和
训练课。泰勒、布鲁姆
2、生成性取向目标:不是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随着学习活动展开自然生成的目标。3、表现性取向目标: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表现,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
程(三)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学科体系的需要二、新课程目标
(一)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为的课堂。(二)我国新课程六项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转变: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主动学习
2、课程结构的转变: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实现课程结果的选择
性、均衡性、综合性。
3、课程内容的转变:从“难、繁、偏、旧”注重基础、简化内容,反映新的研究成
果,紧密联系现实。4、课程管理方式的转变:国家集中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5、学习方式的转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主动参与、探索学习6、评价和考试功能的转变:甄别、选拔激励、促进发展第二节课程结构改革一、课程结构的类型
横向结构:在一定的课程结构内部各门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及其关系。纵向结构:讨论单独一个课程安排方式,包括:直线型、螺旋形二、新课程结构
1、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
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掌握基础的同时要求个性发展,开设选修课,
2、从小学到高中把实践活动设置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
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3、农村课程设置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特点: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第三节课程内容改革一、课程内容
(一)有关课程内容的三种观点
夸美纽斯:课程=教材杜威:课程=活动泰勒:课程=学习经验
(二)课程内容具体表现形式(课程的三结构)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二、新课改内容1、主要特点:
(1)素质教育理念。全面体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突破学科中心。从“难繁偏旧”到注重基础。简化内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紧密
联系现实。
(3)课程功能的转变: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主动学习2、课程内容选择
(1)原则:尊重儿童、联系实际(2)新课程内容选择
第一、走进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文化,强调直接经验的积累,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
相联系
第二、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注重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
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第四节课程改革实施一、理念改革
(一)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学生
人们常用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教育价值追求要求人们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看待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师主导对学生客体的教育与改造,只是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外因。学生的主体活动才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内因。
(1)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在于建构学生主体。4、学生是责权主体(二)现代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欣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三)现代创新观
(1)破除知识中心观念(2)破除教师权威观念(3)培养问题意识(四)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五)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二、方式改革(一)教学方式改革
1、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知
识。
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综合教学模式3、由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社会知识。4、教材中的只是由脱离生活的知识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知识。(一)学习方式的改革
1、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探求知识
2、只注重学习教材中的理性知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良好人格的获得。3、只注重与书本结论一致知识的获得忽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主动探究知
识的过程。
(二)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主动、合作与独立,问题与探究性
三、新课程实施策略
(一)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
(二)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的实施。转变学校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新课程在个性发展上的实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
的发展具有独特性。
(四)新课程在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实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
学效率。
第五节课程评价改革
一、课程评价及课程评价的类型
(一)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1)按照目的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主体分为:内部评价、外部评价
(3)根据评价方法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二、课程评价改革
(一)现代教育哦评价概述1、理念:发展性评价
2、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1、发展性评价的几种典型方法
(1)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兴评价方式。(2)表现性评价法。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
(3)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
时间内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的变化的全过程
2.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发展功能
(2)评价主体和内容多元化。提倡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去,对学生所做的评价为全面素质评价。
(3)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评价方式多样化。重视教育评价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5)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3、新课程改革下的考试的宗旨
(1)目的:发现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2)内容:涉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的知识,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方法:形式多样。笔试考试和实际操作测验相结合
(4)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甚至不设总分而改各项评定,而且必须遵循不公布成绩和成绩排队的规定。
扩展阅读:新课改工作总结
市一高“关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总结”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教(201*)17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1*)4号]精神的要求,按照河南省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自201*年秋季,我校全面开始了高中起始阶段的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本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无疑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难得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高中新课改给我校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因此我校以此为契机,健全组织,加强学习,狠抓落实,大胆改革,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根据课改精神,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了课改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建立组织
此次新课程改革深受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早在10-11学年之末学校领导就在大会小会上吹风,使大家对新课改有初步的认识,紧接着学校相继成立了以校领导为首的组织机构。在我校201*年10月召开的七届五次教代会上,张校长做了关于“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讲话;在201*年2月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张校长以“实施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为题对我校的广大师生做了工作和学习指导。刘书记也在全校和全体党员会上多次强调新课程革的重要性,并亲自带领大家外出学习。特别是主抓教学的冯松治校长,他首先仔细研究新课改的各种文件和精神,虚心向有经验的学校请教,亲自实践课改的内容,亲手制订了多种制度和办法,为我校的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课程改革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政策性强,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才能保障课程改革实验顺利实施。为了全面推进学校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我校成立了以张校长为“课改委员会主任”以及由刘书记等领导为副主任的“新密一高新课程改革委员会”,下设由冯校长任组长的一高课程改革试验小组,全面负责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实验工作。根据我校对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我校又成立了第一阶段课改工作组、新课程实施方案督查组、一高新课程指导委员会、在学分认定方面我校成立了学分认定工作委员会,下设学分认定工作小组和学分认定仲裁小组,分别负责对实施学分的认定、评定和指导工作,以及负责接收学分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调查、核实、纠正等工作。在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中,我们成立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心,成员有各学科的教研员、班主任及相关年级的组长,由教学处牵头,负责全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规划、业务指导、考核、培训、课题研究、活动管理等工作。为了确保各项活动的扎实开展和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各项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又成立了以冯松治副校长为总责任人的三个工作小组,分别为以李XX副主任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刘刚副书记为组长的社会实践组和社区服务组、以张成主任为组长的总活动评价组。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校实时地开展了选修课,并建立了一高选修课指导领导小组,此项工作由我校的教学校长为组长,由教学处、教育处、办公室各级领导及校团委书记、教研组组长等组成,负责对教师的培训、课程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管理,带领全体教师最大程度地参与高中新课程实验,组织好对实验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的研究,对课程实施进行评价,撰写工作方案、计划和总结。各项组织机构的成立足以证明我校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视,正是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才使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有了坚强的后盾,不会使我校的新课改流于形式,而能真正地做到务实、高效。
二、建章立制、逐步推进
制度是工作的保证,为了让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迈得更为扎实,根据上级部门对新课改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对此次的新课程改革制订了三年整体规划,并将我校的课改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均有各自的任务、目标和具体的工作安排,在每项工作的开展中都先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或方案,再实施培训或工作过程,探索实践,不断改进。在工作中我校逐步形成并制订了以下各项活动的实施办法或方案:
1、《一高新课改整体规划》2、《一高第一阶段新课程实验方案》3、《一高新课程实验校本培训方案》
4、《一高新课程实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实施方案》5、《一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6、《一高学分认定办法》7、《一高选修课指导手册》8、《一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9、《一高学生学习过程记录手册》10、《一高学生成长档案袋》以及有关活动的通知、指导意见、说明和要求等等。如:关于成立一高新课程指导委员会的通知、一高普通高中新课改对师生的评价办法、一高关于做好学分认定的补充要求、一高开展综合实践课活动的指导意见、一高选修课指南、一高关于选修科目自荐申报的要求、一高高中一年级关于“开展我为学校花木写标签”调查实践活动的通知、一高关于建立学生学业成长过各评价档案袋的要求、一高关于学业过程记录考核表的填表说明等等。
这些方案、指导意见的出台使我校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根据我校的新课改的三年规划,我校第一阶段的实验时间是201*年2月---201*年7月,第二阶段的实验时间是201*年9月---201*年12月,第三阶段的实验时间是201*年2月---201*年7月,任务是:制订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制定阶段性的课改计划,完成岗前教师的通识培训,学习了解并熟知各科新课程标准,顺利进行新课标解读,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质疑探究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目前看来,我校三个阶段的课改工作已顺利完成,尤其是对于岗前教师的新课程理念的培训,根据一高新课程暑假期间培训安排,我校除按照上级组织的高中新课程培训以外,我校早在201*年7月分两个阶段对201*级上岗的所有教师实行了新课程试验培训。我校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省市关于高中新课程的文件精神(张校长和冯校长分别做了相关的辅导讲座)。
2、一高教科研总第104期《新课程必读》。3、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4、我校新课程实验方案等。
另外我们的新课程培训做到了边实践,边培训,并将培训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如201*年10月由我校的业务校长对全体教师做了“高中新课改下‘三级教学目标’的实施讲座、“高中课改中树立怎样的学生观”讲座、201*年2月做了“在课改实践中怎样汇集我们教育智慧的‘金点子’等系列讲座。
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年级的教育教学方案和相关学科的教学设计,尤其是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一些制度的要求。并进行了新课程教育理论测试,所有培训的教师已全部通过了培训,拿到了合格证,真正做了“持证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岗前培训工作的完成也使得我校的新课改工作得到了逐步推进。三、突破难点、彰显特色
高中新课程在观念、目标、结构、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新课程实验的主力军,没有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课程实验就难以顺利实施。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高中新课程实验也就失去了灵魂。因此高中新课程实验,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和教师将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困惑,这对习惯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管理模式和教学行为的学校和教师说来,与其说是机遇,不如说是挑战,因此,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初期,我校就加强了教师们对于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认识。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学习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主动适应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加强新课程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到强力推进,人人过关,全员培训,持证上岗。通过培训教师们认识到了高中课改的必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能比较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了高中新课程标准,同时也降低了老师们对新课程的误解和抵制情绪。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产生思想、观念、情感上的认同感,提高了投身新课程实践的积极性,教师们的理解、支持、配合、参与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更加浓厚了新课改的氛围,为我校在国家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201*年郑州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做了“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能力,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讲话。他的讲话中详细地解释了新课程“新”在哪里的六个体现,首先就是改革了培养模式,对于学生的培养应该从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当然我校也是这样做的。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校首先倡导的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比如在201*年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张校长对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指导,要求学生要坚持“五个观点”,遵循“三条规律”,提出了“三点希望”,并要求深入开展“五比五看”活动,在活动中要培养六种能力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我校“尊重个性,挖掘潜能,对学生发展负责,对祖国振兴负责,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全面、特长发展”的办学理念,这与新课必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校提出了“质疑探究式”教学模式,并把这一模式作为我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推广出去。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倡导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式。更是遵循了坚持学生多元发展,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而这正体现了新教改的教育理念,符合了新课程改革中的“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这些观念。
新课程改革中二是改革了课程目标,三是改革了课程结构,四是改革了课程内容,五是改革了课程管理,六是改革了课程评价。另外上级文件中还要求我们要扎实做好两项工作:1、要扎实推进校本教研;2、要认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我校对于上面的要求在第二阶段的工作中做了如下工作:
201*2年9月出台了:一高普通高中新课改师生评价办法。201*年9月出台了:一高普通高新课改学分认定方案。201*年9月出台了:一高普通高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1*年10月建立了:一高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201*年4月出台了:一高选修课指南。
201*年4、5月在校内开展了:“我为学校花木写标签”实践调查活动。201*年6月在校内开展了:“我为班级设计班徽”的爱校活动。201*年9月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的征文活动。
201*年10月进行了:国防教育。201*年35月进行了:爱校系列教育。
201*年7、8月进行了:社会实践,主题: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201*年9月进行了:教师节尊师教育活动。201*年10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年3月进行了:学雷锋活动。
201*年5月进行了:“亲情教育”主题活动。四、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课程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新课程实施以来,困惑于广大教师最直接的问题是一方面感到教材容量大,任务重,一方面又感到课时少,不足以完成教材所给定的任务。有时师生互动激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对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时间有时很难控制。
2、目前考试与评价改革还不到位,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不是以学校素质教育搞的怎样,新课程改革怎样来评价,他们还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评价学校,再加上高考、综合评估等因素,我们教师们还是被分数所困扰,课改的深入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3、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经历用于实验记录、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工作,工作量较大,工作压力大。
4、对于一些活动课的开展还需要一些更专业的教师资源,另外受经济、场地等的限制某些活动的开展受限。
5、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机会还需要增加。五、今后新课改工作的整改措施和方向
1、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纲要的学习和解读,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特别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的分解与确定,精细研究质疑探究式教学模式,修订并完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适合课程改革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2、以评价方式的创新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构建学生各学科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搭建更加充实的平台,并更加真实反映学生在学校发展的历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优良的基础。
3、研究和制定新的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学校在充分发挥原有综合实践课程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形成具有求精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频道。
4、以课程改革校本培训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外部和内部之间教师课程改革的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近来的方法,加强中小学课程改革衔接的研究,加强与课程改革先进区县的交往与合作,加速我校课程改革的步伐,跟紧历史潮流。
5、走教学社会化之路。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多地向家长、社会开放,欢迎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活动,并向学校提建议或意见,以便学校改进工作,不断发展。
总之,我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处于摸索阶段,我校在课改中将以校本教研为平台,抓好教师成功捷径_坚持“教后想想,想后写写”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和教育案例等教学反思活动。同时作为课改领导小组,将尽可能多给同志们创造一些外出学习机会,切实做好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指导、引路、督促和激励的八字方针,力争在课程改革中不使一位教师掉队。为高中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创造一个宽松、融洽、具有勃勃生机的环境。
市一高课改委员会
201*-2-27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新课改总结 apple》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新课改总结 apple: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