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高一下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19:21:23 | 移动端:高一下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总结人:全博恒

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I、氧族元素

①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②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C12H22O11===(浓H2SO4)12C+11H2O放热2H2SO4(浓)+C===CO2↑+2H2O+SO2↑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2H2SO4(浓)+Cu===CuSO4+2H2O+SO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II、氮族元素

①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②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4HNO3(浓)+Cu==Cu(NO3)2+2NO2↑+4H2O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N(+4)O2,HN(+3)O2,N(+2)O,N(+1)2O,N(0)2,N(-3)H3

△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

1-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总结人:全博恒

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③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NH4NO3+NaOH===Na2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III、元素周期表

①元素周期律

原子半径

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元素化合价

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所有单质都显零价单质的熔点

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

递减;

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

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

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2-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总结人:全博恒

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非金属性(氧化性)

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总体一样)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所以,总的说来

(1)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3)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②化学键

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c强碱(NaOH、KOH)

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

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3-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总结人:全博恒

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b化学键弱的多

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

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氢键

存在元素:O(H2O)、N(NH3)、F(HF)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碳元素(金刚石、石墨)氧元素(O2、O3)磷元素(白磷、红磷)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C4H10(正丁烷、异丁烷)C2H6(乙醇、二甲醚)三,晶体分类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排列离子化合物(KNO3、NaOH)作用力为离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共价化合物(CO2、H2O)

共价单质(H2、O2、S、I2、P4)稀有气体(He、Ne)

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

石英(SiO2)、金刚石、晶体硅(Si)

金属晶体:一切金属

总结:熔点、硬度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4-

扩展阅读: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如:ZRAn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二、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序数=质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

主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2、元素周期律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a.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2)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原子与原子

b.原子与其离子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1)“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2)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三、化学键

1、离子键:A.相关概念:

B.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AB,A2B,AB2,NaOH,Na2O2,NH4Cl,O2,NH4)

2、共价键:A.相关概念:

B.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2-+C.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NH3,CH4,CO2,HClO,H2O2)

D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4、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燃烧反应;B.中和反应;C.大多数化合反应;D.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物质的缓慢氧化5、常见的吸热反应:

A.大多数分解反应;

C.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A.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B、中和热测定实验。二、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

(1)概念:

(2)工作原理:a.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a.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b.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5)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c.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6)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a.负极反应:X-ne=X;

b.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a.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b.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n-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2)金属腐蚀的防护:

a.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

b.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

(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电化学保护法: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

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锌锰电池)a.负极:Zn-2e=Znb.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2)充电电池a.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

-2+

放电时电极反应:负极:Pb+SO4-2e=PbSO4

正极:PbO2+4H+SO4+2e=PbSO4+2H2O

b.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

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2H2+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三、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计算

a.简单计算v(B)----+

2--2--

c(B)tb.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d.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2)外因:

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e.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f.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3、化学反应的限度⑴、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⑵、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b.化学平衡的曲线: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e.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一下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一下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一下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7100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