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19:21:30 | 移动端: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近年来,北京大部分公共汽车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是()。

A、防止石油短缺B、降低成本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生石灰加水②SO2氧化成SO3③CO燃烧④炽热的碳和水蒸气反应⑤钠和氯气反应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⑤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Cl2+2KII2+2KCl②2FeCl3+2HII2+2FeCl2+2HCl③2FeCl2+Cl22FeCl3④I2+SO2+2H2O2HI+H2SO4

A.Cl2>I2>Fe3+>SO2B.Fe3+>Cl2>I2>SO2C.Cl2>Fe3+>I2>SO2D.Cl2>Fe3+>SO2>I24.某无色透明呈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u2+NO3ClB.K+NO3Na+Cl

2+2C.K+CO3NO3Ca2+D.K+NO3SO24Mg5.质量相同的两种气体A,B,在相同状况下,A的体积大于B,则()。

A.A的密度比B大B.A的分子数比B少C.A的物质的量比B多D.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氦气所含质子数相同B.9克Al转变成Al3+时,失电子的数目为NAC.11.2LHCl气体其物质的量为0.5molD.22.4L的某气体,在0℃时其物质的量为1mol

7.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下列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t-的还原性强于Br-的还原性B.NaAt属于离子化合物C.At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D.At不溶于水,易溶于CCl48.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硝酸与氨水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与氢氧化钡D.硫酸与氢氧化钙9.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变红又褪色的是()。①Cl2②盐酸③氯水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⑤木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⑤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CH3COONH4B.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H++OH=H2O

C.碳酸钡加入稀硫酸:BaCO3+2H+=Ba2++H2O+CO2↑

2D.碳酸钠与盐酸等物质的量反应:CO3+2H+=H2O+CO2↑11.在含有KBr、KI和K2C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然后蒸干溶液,再灼烧固体,最后剩余的物质为(A、KClB、KCl和KClOC、KBr和KClD、KCl、KClO、K2CO3和I212.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样品中含有少量Na2O杂质

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13.同温同压下某烧瓶充满氧气时,质量为116g,充满二氧化碳时质量为122g,充满某气体时质量为114g,则某

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8B.60C.32D.44

14.在一定体积的容器内,加入1.5mol氙气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

至25℃,容器内除得一种晶体外,还余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为(A.1:2B.1:3C.1:4D.1:6

15.将100mL0.6mol/L的盐酸和等体积0.4mol/L的Ba(OH)2溶液混合后,所得混合液的体积为二者之和,则混合

中OH-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

A.0.4mol/LB.0.2mol/LC.0.1mol/LD.0.05mol/L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若有两个答案只答对一个且只答一个的得2分,全对的3分,其余不得分。共15分。)

16.在物质A2SO4的饱和溶液VmL中,A+物质的量浓度为Pmol/L,密度为dg/mL,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质相对分子质量为M,溶解度为S,下列表式正确的是()。PMVdPMV200daPMVA、P=B、=C、Vda%=D、a%=100+S201*dM201*201*

17.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相互鉴别的是()。

A、NaCl溶液、盐酸、AgNO3溶液、稀HNO3B、氯水、NaBr溶液、盐酸、AgNO3溶液C、NaBr溶液、NaI溶液、氯水、苯D、淀粉溶液、KI溶液、KBr溶液、KCl溶液

18.向+1价金属的碘化物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已知生成的新溶液的质量与碘化物的溶

的质量相等,则原AgNO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54%B、72%C、28%D、14%

19.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

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A.肯定有KNO3,肯定没有Na2CO3B.肯定有KNO3,可能还有Na2CO3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20.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11.17固体,则原混合物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2:1B.1:2:3C.1:3:2D.2:3:1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三个小题,共16分。)

21.(6分)卤族元素包括,它们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个电子。卤素跟金属反应时容易____电子,因此都具有较强的(填“氧化”或“还原”)__性。卤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活动性逐渐___在卤化氢中,最稳定的是____。22.(6分)与16g氧气所含有分子数相同的氨气(NH3)是g,与16g氧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氨气是g;在相同条件下,在5.6g氮气中应添加g氨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与16g氧气所占的体积相等。23.(4分)用同浓度的AgNO3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反应时,所用AgNO3溶液的体比为。如用同浓度等体积的AgNO3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反应时,所用三种溶液的积比为。

四、实验题(共14分)24.(14分)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A少量漂白粉(这是放热反应),:

橡皮套管

橡皮套管B

消石灰CDNaOH溶液

(1)A仪器的名称是,所盛试剂是。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有同学建议两个橡皮套管内的玻璃管口应尽量紧靠,原因是。

(4)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是。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五、计算题(共10分)

25.(共10分)将25mL密度为1.1g/cm3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跟适量的铁屑完全反应。请回答:(计算最终结果

留两位小数)

(1)此硫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和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各是多少?

(2)向生成的FeSO4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将溶液中的Fe2+完全转化成Fe3+,反应完全后将溶液稀释到50mL。①写出FeSO4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计算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5分)题号12答案CC

二选择题(共15分)题号答案3C4B5C6B7C8B9101112131415BBABACC16CD17BC18B19B20A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三个小题,共16分。)

21.(6分)_氟、氯、溴、碘、砹__,__7___。__得_,__氧化_,_减弱_,_HF___。(每空1分)22.(6分)8.5,4.25;5.1。(每空2分)23.(4分)1:2:3;6:3:2。(每空2分)四、实验题(共14分)24.(每空2分,共14分。)(1)分液漏斗,浓盐酸。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可腐蚀橡胶管,可能造成Cl2的外漏而发生事故。(4)①将U形管置于冷水浴中。②Ca(OH)2+2HCl===CaCl2+2H2O。

在B和C之间连接一个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五、计算题(共10分)25.(共10分)

25mLx1.1g/cm3x15%

解:

98g/mol

(1)c(H2SO4)==1.68mol/L----2分0.025L25mLx1.1g/cm3x15%V(H2)=n(H2).Vm=n(H2SO4).Vm=x22.4L/mol98g/mol=0.042molx22.4L/mol

=0.94L————2分

(2)①6FeSO4+3Cl2====2Fe2(SO4)3+2FeCl3—————2分

②6FeSO4+3Cl2====2Fe2(SO4)3+2FeCl3

6220.042moln1n2n1=n2=0.014mol

c[Fe2(SO4)3]=c(FeCl3)=0.014mol/0.05L=0.28mol/L————4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5分)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号答CCCBCBCBBBABACC案

二选择题(共15分)题号答案16CD17BC18B19B20A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三个小题,共16分。)

21.(6分)_氟、氯、溴、碘、砹__,__7___。__得_,__氧化_,

_减弱_,_HF___。(每空1分)

22.(6分)8.5,4.25;5.1。(每空2分)23.(4分)1:2:3;6:3:2。(每空2分)四、实验题(共14分)24.(每空2分,共14分。)(1)分液漏斗,浓盐酸。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可腐蚀橡胶管,可能造成Cl2的外漏而发生事故。(4)①将U形管置于冷水浴中。

②Ca(OH)2+2HCl===CaCl2+2H2O。

在B和C之间连接一个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五、计算题(共10分)25.(共10分)

25mLx1.1g/cm3x15%

解:

98g/mol

(1)c(H2SO4)==1.68mol/L----2分0.025L25mLx1.1g/cm3x15%V(H2)=n(H2).Vm=n(H2SO4).Vm=

98g/molx22.4L/mol

=0.042molx22.4L/mol

=0.94L————

2分

(2)①6FeSO4+3Cl2====2Fe2(SO4)3+2FeCl3—————2分

②6FeSO4+3Cl2====2Fe2(SO4)3+2FeCl3

622

0.042moln1n2n1=n2=0.014mol

c[Fe2(SO4)3]=c(FeCl3)=0.014mol/0.05L=0.28mol/L

————

4分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01*学年上学期学科期末试卷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二、选择题6A14A7D15A8C16B9A17C10C18C11D19D12C20D13A2D3C4D5C三、填空题21.等于、大于

22.①Ca2+、2OH-②OH-、H2O③H+、H2O④MnO2+4H++2Cl-=Mn2++2H2O+Cl2↑⑤MgCO3+2H+=Mg2++H2O+CO2↑

23.NaHO3、CO2、Na2CO3、Na2O2、O2四、实验题24.(1)①酒精②热的浓盐酸③稀盐酸

(2)①加热②通Cl2后加CCl4,萃取③将Cl2通过饱和食盐水25.(1)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2)①④⑤(3)GABF五、计算题

26.①3mol/L②6.72L、1.5mol/L

27.①CO20.25mol,CO0.75mol②Na2CO3106g,O24g

扩展阅读: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3、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相互关系:(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5、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

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什么是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

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方法论意义:(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

3、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可以比较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加以理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理解推动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

3、比较并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同表现及解决方式

阶级社会:主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改革解决。

※4、了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

※5、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想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6、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7、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8、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9、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

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10、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

11、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7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