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初中化学学科问题意识总结

初中化学学科问题意识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19:23:12 | 移动端:初中化学学科问题意识总结

初中化学学科问题意识总结

初中化学学科问题意识总结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这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而学生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创新。学生创造性学习主要指学生个体自我突破的范畴,在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体现目标意识、问题意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结果分析的意识。

那么,什么叫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对学生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下面,我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对近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第一,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利用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调整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问题意识。形式上可以通过播放与所授内容相关的录象,或给他们提供简短的阅读材料,或观看图文并茂的材料,甚至可以给学生提供材料和仪器完成一定的实验等各种形式;内容上可以是化学与生活、生产科研、环境、国民经济等各领域的密切联系,由浅入深,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化学的发展前景如何?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等等。如:在“溶液浓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观看录象)播放施用不同浓度的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情况,或生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氨水中出现的不同生理现象。

(演示实验)分别用浓硫酸和稀硫酸在白纸上写个“学”字,过相同时间观察现象,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摘取两片嫩树叶,分别同时浸入浓盐水中,经过相同时间后,取出树叶观察(浸入浓盐水中的树叶蔫了,而浸入稀盐水中的树叶不蔫)。由此,产生问题:什么叫浓度?进而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老师点评,得出溶液浓度的概念。

通过上述情景的教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知道学习溶液浓度的实际意义,而且能使学生明确所探讨的对象,即溶液的浓度。这样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唤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深深体会如何在提问中增长知识。

第二,老师要善于营造“提问题”的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老师按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往往忽视或简单否定学生提出的不在老师“圈内”的想法,一味地让学生站在老师划好的“圈内”,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不合老师想法的答案就认为是“瞎说”,学生哪还敢轻易提出问题,出现异端,只好“围着”老师转,安安静静地听,老师有“问”,学生才有“答”,而且答案最好跟老师的一致;老师不“问”,学生应乘乘地听,如此时间一长,学生就没了求异思维、求新思维,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被扼杀。

我曾听过某位初中化学教师的几节随堂课。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讲台下,鸦雀无声,等到概念或原理从头至尾由教师自问自答地讲完了,再来“听懂了吗?”“是这样吗?”之类的“问”,这样满堂灌的教学,给学生思维空间几乎不留任何余地,学生几乎成了填充知识的容器。可想而知,要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随后的办法只能是靠课后大量的练习,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成了一部解答练习的机器。

在我们平时教学当中,教师总希望学生在听完自己对知识的仔细解剖后,能够精确完整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才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总算没有白讲”,而往往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独立的个体。课堂上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也有权知道自己回答问题是“对”或“错”的理由,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释疑。尤其是当学生回答出“不合理”或“错误”的结论时,更应耐心解释和加以引导。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的能力,更严重的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对于不善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应鼓励他的勇气,对好问而又抓不住要点的学生,则要耐心引导。要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与可贵的表现,教师或以颀赏的眼光、或以赞赏的话语、或以满意的点头、或以会意的微笑、或以亲热的手势,呵护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更要把微笑、趣味、幽默和竞争第一带进课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整个课堂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种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思维反应比较快,比如,在老师刚提完问题时,他(她)就会不加思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干扰其他同学的思维,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当面指责这样的学生,我认为这样不好,因为有可能就此让某些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不再敢踊跃提问。,所以对这样的学生,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私下与之交流,既鼓励他(她)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带动部分不爱“吭声”的同学,又积极引导他(她)善于思维和提问。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保护学生的提问意识,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应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老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样有利于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究问题的热情更加高涨。

第三,教师要善于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来设置学生观念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引向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的主动创新的学习中去,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迈向成功的欢乐。比如,在进行“盐溶液与金属反应”教学时,按教材内容学完反应规律后,提出:“将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里,如何反应”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当然认为“2Na+CuSO4=Na2SO4+Cu”,但也有同学持怀疑态度。于是我因势利导,在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再投入一小粒金属钠。这时,奇迹发生了:钠在液面上快速地转动,反应非常激烈,同时产生蓝色(失有少量黑色)沉淀,并没有期待的红色铜。我及时提出:“纳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如何进行,怎样证明”的研究问题。这时学生原有认知与事实现象产生冲突处于“心求近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产生“愤”、“悱”的心理佳境。有了这种“愤”、“悱”的心理佳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进一步让学生“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规律--解决问题”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也不是光靠某个老师的努力就能独立完成,因为现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需要老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扩展阅读: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开题报告

合肥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用表)

课题系部学生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化学化工系专业指导教师化学师范学科化学装订线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来源:能否提出问题是判断一个人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依据,纵观科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教育也有其自己的特点。但是,我国多年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不出带有个人见解性的问题。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大力营造开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既是教育现实的需要,也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意义: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实施;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符合教育实际情况和教育体质改革的需要;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国外对于对于问题情景的教学研究是在研究情景认知、情景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问题教学模式已在国外理科教育中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宗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动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就其应用范围较广、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比较如下:⒈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⒉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⒊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⒋托马斯布鲁巴克探究式教学模式;⒌抛锚式教学国内:“问题意识”一词在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先生在《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文中明确给出的,另外,欧阳文先生在论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中,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了学生“无问题意识”的若干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策略。李宜勤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文中从化学教学实践层面论述了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内容:当前化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使自己得到很好的发展,造成的结果是学生问题意识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低。本文通过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分析总结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什么样的问题意识,并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可行性策略。方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和方法,其次采用与学生座谈、对教师访谈的研究方法,获得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然后结合现状原因和前人总结的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分析,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年12月初201*年1月末):问题的实际考察和材料收集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上网查阅图书典籍,对研究课题形成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第二阶段(201*年2月初201*年3月初):开题。该阶段主要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为该课题的进一步展开研究做好准备,以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第三阶段(201*年3月201*年4月末):论文形成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把前期的工作做一总结,通过详细的阐述对该课题进行深入剖析成文,并对论文进行多次修改定稿,使之以较好的面貌展现出来。第四阶段(201*年5月初201*年6月初):论文答辩阶段。参考文献:⒈李济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⒉吴洪明.试论问题情景式教学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J].学科教育,201*,(03):8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⒋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和问题意识的培养[J].湘潭大学学报,1999(1):128-131⒌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选题是否合适:是否课题能否实现:能不能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本表不够可增加空白页。

选题是否合适:是否课题能否实现:能不能指导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化学学科问题意识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化学学科问题意识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化学学科问题意识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7119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