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19:34:48 | 移动端: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模式特点分布举例利弊

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过渡模式过渡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土耳其、阿根廷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3、特点国际: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16亿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点

中心商务区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一般位于市中心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①市中心②CB外侧③街道两侧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同类工厂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区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①环境不好②商品房,环境好行政中心区行政机构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郊区卫星城、农业区、住宅城市外围为城市服务

①占有空间最大的是住宅区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面积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2、形成原因(1)历史因素,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通达性高低(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

(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心地理论: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②嵌套包围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⑤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3倍

⑥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不能说: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游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强,其服务区域可达全国)

第二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

三个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当今世界城市化两大突出特点: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更突出)世界大城市化趋势一个突出表现为:形成了城市群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人口少多

现代发展速度慢快

与经济关系相适应(与工业化相伴成长)不适应(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现代新动向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为主,大城市过度膨胀

原因郊区环境质量好、乡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质量不好市中心“产业空心化”,经济萧条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工矿企业燃煤、居民燃煤水污染污染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体垃圾污染:污染大气、水和土壤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物种减少地面沉降:原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挖煤其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多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建筑结构

围墙,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西方:很少有围墙

园林,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内向、封闭;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外向、开放建筑风格

中国:宫廷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突出皇权的地位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热带:橡胶、椰子、菠萝、甘蔗亚热带: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温带:梨、桃、苹果、甜菜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种水稻;水少,种小麦。

光照: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短日照植物,塑料大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

地形: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三江平原机械化水平最高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易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可以保持水土)水源: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棉花生产、河套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社会市场因素(决定性作用,决定类型、规模)

交通,一般运输距离越远,单位运费越低;保鲜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政策,政府补贴,提供技术支持等在自然和社会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多变,所以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二、农业地域类型

1、按发展阶段原始农业(贫穷、落后的热带雨林地区):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桑基鱼塘)、地中海式农业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种植园、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农业地带、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美国、中国海南岛橡胶园

2、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3、按投入多少:粗放农业:投入少,靠扩大土地面积增产

集约农业(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单产增产4、按产品用途: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下表)

农业类型特点原始、粗放、自给传统、劳动密集、自给现代、资金技术密集、商品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劳动力多,精耕细作据市场变化灵活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轮作耕地状况不断迁移变换耕地、房屋稳定,持续耕种耕地、房屋稳定、调整经营生产动力人力人力、畜力机械生产技术靠自然凭经验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孙流域、太平洋岛屿)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中国三北、东南半岛、印度、尼罗河、两河等文明起源地)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分布地区状况贫穷落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

环境问题无生态失衡、物种少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三、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地理景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对资源的影响:对森林态度,原始社会:采集、狩猎(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农业阶段:障碍、资源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第二节工业区位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原材料、市场、运输条件、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能源、环境条件、其它因素工业类型区位选择原则部门举例工业特点

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市场指向型接近消费市场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运输指向型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铁路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区美国东海岸的钢铁工业、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加拿大炼铝工业、上海宝钢影响一个地区资源的开发程度;高效率运输系统使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技术指向型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须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动力指向型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环境指向型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感光器材、电子厂、电影工业、慕尼黑好的环境会吸引某些特定的工业二、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生产上的联系:总厂与分厂的联系:汽车生产

“上下游”的联系:上游工厂的产品一般是下游工厂的原料:钢铁工业、服装生产

非生产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等;意义: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处理环境污染工业集聚

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我国沿海地区多层建筑的标准厂房内,有服装、雨伞、鞋帽等工业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宝钢所在工业区、日本港口附近的工业区

共同利用资源: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炼铝厂和砂轮厂都靠近铝土矿产地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玛依石油城、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工业地域

工业点:工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小城镇和乡镇的经济主体,例:济钢

工业区:工业地域类型的中心环节,中等城市经济主体,例济南东部济钢和炼油厂工业区工业枢纽:一般对应工业城市,例:济南、天津

工业地区:多个工业城市,在经济协作区或全国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例:沪宁杭等工业点、区、枢纽、地区在内外联系、经济作用强弱、工业部门多少、综合性大小方面逐级增强补充

世界主要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北美工业区: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国工业区: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劳动力丰富、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加强国际合作大气污染企业: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企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大气污染、水污染企业:化工厂、炼油厂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企业:发电厂、钢铁厂无污染企业:服装厂、印刷厂、玩具厂

第三节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一、交通运输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水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大航空: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2、五种方式排序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3、选择最好的运输方式:“多快好省”原则运距,近:公路、铁路;远:航空、水运运量,大:铁路、水运;小:航空运费,高:铁路;低:水运二、邮电通信分类方式任务

邮政通信交通运输工具实物(信函、文件、包裹)

电信通信电磁系统信息(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三、商业环节:收购存储、调运、销售

国际贸易:商品贸易、资本投入、劳动力和技术流动,贸易比商业范围广四、交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影响城市区位和形态区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汇处武汉、宜宾、重庆

形态外部:沿河呈带状、团块状西安:泾、渭河交汇;内部:棋盘状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综合发展,集中式团块状、分散状、多方向沿轴放射状木船时代:沿河发展轮船时代:沿江海发展

铁路、公路使城市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单一形式:沿交通轴发展,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庄、株洲(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湘黔、浙赣)、郑州(京广、陇海兰新)

受交通线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运河淤塞,海运、铁路、公路发展,扬州、济宁运河城市发展缓慢五、交通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公、铁路时代:公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

2、商业网点区位变化①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原因: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②商业网点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发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车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区快速道路网;城市郊区化

扩展阅读: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10/31);中国13亿人口(201*/1/6)。[记忆]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变化特点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原因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条件改善,寿命提高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快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后快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保持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发达国家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增长模式特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生产力水平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高高低”模式高高极低极为缓慢高高较低过渡模式高低高快速增长“三低”模式低低低零增长或负增长点自然增长率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亚、非、拉等洲的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1

不断增长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记忆]迁移原因特点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二战前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迁移路线1.洲人到美洲、非洲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3.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开发地区洲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国家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西亚打工工人增加(外籍工人)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迁移原因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迁移方向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1.内地到沿海2.山区到平原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类型分布地区举例团块状平原地区成都、合肥、华盛顿条带状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组团状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重庆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记忆]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逆城市化

后期阶段:一慢一高(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

中期阶段:一快一慢(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变化大)郊区城市化初期阶段:两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低)

郊区城市化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来源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危害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8、城市环境的改善措施(1)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2)建立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2、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的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水源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7、农业地域的含义: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位置:澳大利亚的西南端、东南端(墨累-达令盆地)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优点: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③灵活的生产选择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口诀:“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就美国而言的部分典型区位优势:如位于五大湖区及密西西比河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且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农业地域类型人均耕地主要农作物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科技水平商品率经营方式主要分布地区季风水田农业人多地少水稻小低低低家庭经营,规模很小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所在国多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小麦、玉米大高高高家庭经营的大农场温带大陆性气候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牛、羊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地价低(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如修建铁路)(2)合理利用草场(如围栏放牧、划区轮牧)(3)种植饲料(4)开辟水源(如打机井)(5)培养良种牛、防病害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

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温带海洋性气候)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五种农业地域对比表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地域分布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季风水田农业)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采取的措施(以阿根廷为例):培育良非等地具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人稀;距海港近的优势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罗斯、乌克兰等地具有优越的自然条农业的基本特征。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等优势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混合农业亚、新西兰等地,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2)分类:按生产对象:采掘业、加工工业

按产品性质:重工业(主要为生产服务)轻工业(主要为生活服务)

2、主要的区位因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目的:低投入、高产出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

工业类型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部门举例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电解铝、冶金、化学等重工业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

(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

共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

区别: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宝钢接近消费市场

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

(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第二种时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

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B部门A部门C部门D部门

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3)信息上的工业联系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分类:专业化生产的工业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1.发展的区位特点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如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如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使用)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提示:德国鲁尔优化环境的措施:A、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

B、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C、植树造林

4.辽中南工业区的特征

(1)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衰落原因):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等。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③发达的信贷体系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⑤政府的大力支持2.发展特点

工业区生产规模主要工业部门生产过程资本集中程度工业分布口诀:“小、轻、散、低、散”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4.对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启示

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五、美国“硅谷”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2)产品:研发费用高;(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2.崛起原因

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③世界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④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⑤稳定的市场(军事订货);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3.我国中关村科技园发展

(1)与美国硅谷的相同之处:①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③交通便捷。不同之处: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完善和健全。

国内条件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分散低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传统工业区以大型企业为主重工业集中生产高集中布局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和方式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特点

方式优点铁路量大,快速,连续性好。公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航空速度快,效率高。交通方式的选择:缺点造价高,占地广。适合运输的货物大宗、笨重、长途运输。运量小,成本高,运费贵。短程、量小的货物。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连续性差。管道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五种主要现代化交通工具对比表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①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

②连云港鹿特丹)、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1.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④有科学技术作保证;⑤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⑥有稳定的客货源;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①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②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3.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5.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

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

高一地理必修2重点知识总结

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如株洲市城市沿铁路发展,日本筑波科学城呈南北狭长的带状;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我国清末大运河淤塞,加之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地区。

商业网点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1)环境问题产生: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2、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1)中国走可持续之路原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酸雨的主要分布区我国南方,我国华北的水资源短缺。(2)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带来了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经济效益: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7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