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0:01:19 | 移动端: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总结

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分类1、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2、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孝文帝改革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原因归纳1、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2、改革成败的原因1、成功的改革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2、失败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阿里改革3、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

(1)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2)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3)改革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

4、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

(1)改革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改革者本身的局限(3)反对势力的强大5、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6、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

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

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

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三、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简要回顾:改革背景措施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改革国家政权机构影响保护债务人、平民的财产和人身利益;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维护富裕工商业者的利益;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为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雅典贵族制取代君主梭伦制;贵族与平民改革矛盾激化第1页共3页秦国秦国经济政治文商鞅化落后;变法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宣传变法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军事:军功爵制;什伍组织经济:废井田;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废分封设县制;什伍连坐制轻罪重刑思想文化:焚烧诗书军: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保证兵源。经:确立土地私有制;提高生产积极性;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政:强化中央集权;控制人民;保证变法执行。文: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北魏崛起并统一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治;增加财政收入,恢复北方经济;加强中央北方;社会危机;迁都洛阳;集权;改善吏治;使改革深入,利于民族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融合;促进鲜卑族封建化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三冗”、“两积”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业生产。易法。军事:保甲法、保马法、军事:加强军事实力。将兵法。教育:改革科举;选官教育:培养、选拔人才制度;整顿教育理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欧洲欧洲资本主义的发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形成因信称义宗教展;改革和各国王权的加强;加尔文改革天主教会的腐朽先定论、瑞士神权共和国英国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克里农奴本主义的发展;制改木战争的失败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忧:埃及政治局面颁布“解放”法令:农民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农民可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司法改革;地方自治改革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天主教和欧洲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促进了宗教宽容和天主教自身的改革进步性: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近代化道路)。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促进经济发展;出现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壮大军事力量,摆脱了民族危机,获得了民族独立。进步性: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世界强国。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爱国政治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最大的功绩在于促进思想启蒙。经济:创办近代工厂;的混乱;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外患:英、法殖民势军事:发展军事力量,进行力的侵略和威胁军事改革日本幕府统治危机政治上:废藩置县明治(内忧外患);武经济上:置产兴业维新装倒幕成功;明文教上:文明开化治政府建立;维新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经戊戌思潮兴起;变法济的初步发展政治、经济、文教和军事方面。见课本P128页四、重大改革比较(一)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

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2、不同点

背景不同: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不同: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不同: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不同:商:成功

王:失败

(四)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1、相同点: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方式: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都采取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措施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a、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2、不同点:

领导: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五)中日近代改革比较1、相同之处:

背景: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严重动因:资本主义发展,富国强兵要求

舆论准备: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创办报刊,创办团体组织宣传变法,特别运用西方的启蒙思

想为武器

内部条件:经济形态落后,政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但新的经济力量和阶级力量有所发展外部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外来侵略同时带进西方文化

领导力量:都是受西方影响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来的改革派

主要内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本国政治体制有所改革,注意振兴工商业和发展新式教育2、原因:

君主专制政体、封建自然经济、闭关锁国政策等影响,传统文化思想作用等

第2页共3页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人民的反抗;新兴地主、商人不满;统(1)封建危机严重(2)中外势力相互勾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结,封建势力较强大。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资产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大。上,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具体措施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强变法诏书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制大力推行。国际环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国狂潮思想文化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传统化,西方学说普及早事物有日本在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成功。

(3)影响:

中国的洋务运动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未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命运,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没能在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母体中开花、结果,但洋务运动毕竟在许多方面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俄国的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有利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一直影响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成。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4、有人把19世纪中期在相似的国际战略机遇面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比作“中日洋务运动竞赛”。试通过比较“中日洋务运动竞赛”的不同点说明中国错过这一次机遇的原因。

“竞赛”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超过中国;中国还未出现资产阶级政治力量,地主阶

五、典型问题解答

1、纵观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新王朝建立之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二是王朝中后期的变法改革。从结局上看,前者多成功,后者多失败。为什么?

级成为洋务运动的当然领导者,而明治维新则是由较先进的政治力量领导的;洋务运动根本就未触及封建制度,而日本则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背离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而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洋务运动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前提,而明治维新则是在推翻了幕府统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后进行的改革。

其原因是:第一,新王朝的建立者多是雄才大略者,他们亲历了新旧王朝更替的血与火的变革,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个人权威强,调整政策的阻力小。而后者改革的推行者,其改革多是被动的,其进取性相对差,皇权保障作用相对小。第二,新王朝多是在农民战争推翻旧王朝以后建立的,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冲击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改革的阻力相应小。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多没有经过农民战争的调整,封建统治所受到的冲击小,统治阶级派系复杂,保守顽固派势力强大。第三,新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相对广泛地符合社会各阶级及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而中后期的改革和调整,必然损害统治阶级中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势必引起这部分人的反对,因而改革多归于失败。

2、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封建国家掀起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

(1)三大改革运动分别是指: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的1861年改革。(2)背景:①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及完成,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已发展成为世界潮流。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封建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3)结果: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的失败就是证明;俄国的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而只

第3页共3页

扩展阅读:【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

梭伦改革1、背景:

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确立。贵族政治上垄断国家政权、占据首席执政官、把持长老会议,使得公民大会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盘剥平民。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国内形势更为紧张;麦加拉占领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前594年,梭伦实行改革。2、改革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土地收入的多寡享受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基础,为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

(4)进行民主化改革,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5)组建公民法庭(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3、基本特点:

梭伦充当了“调停者”的角色,走中间路线。他站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立场上,为维护雅典的长久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削弱保守的氏族贵族势力,又不使其受到不当损失;另一方面扶持平民阶层,但又不使其过分强大。

4、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采用了可行的措施;梭伦既是全权的立法者,又严格遵循法治精神,为法律制度的推行树立了尊贵守法的典范。5、历史影响: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a物质基础:经济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B社会基础:采取措施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C制度保障: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1、经济:(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2)魏楚等国进行变法。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社会动荡。4、文化:(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中心:“农战”与“法治”内容:

前期: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后期:a废井田,开阡陌。B推广县制。C统一度量衡。D“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历史作用:1、政治上:(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2)秦国基本上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安定,经济恢复;(2)民族矛盾: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广大农民徭役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目的: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内容:

(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2)设立三长制,制定俸禄制度,不许官吏自筹,整顿吏治;(3)迁都洛阳,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4)革除旧习: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作用:

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大城市,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大统一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背景

(1)社会危机:a北宋统治者集中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形成积弱积贫局面;b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c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2)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内容

经济上富国之法:目的-改变积贫局面

(1)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2)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3)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4)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5)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6)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收取赋税。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军事上强兵之法:目的-改变积弱局面

(1)将兵法: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提高军队战斗力。(2)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训练。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3)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4)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政治上育才之法:目的-培养变法人才

(1)改革科举:以经义取士。(2)改革学校制度。

使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

历史作用和教训作用:

改变了积贫局面:原因:各项措施取得成效,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西部边境得到巩固和开发。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扰,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3)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欧洲宗教改革

1、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核危机

(1)根本原因: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在欧洲社会处于支配地位,实行大一统神权统治;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西欧民族国家兴起;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直接原因:由于四分五裂的国家状况,德国成为天主教国家中手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矛盾最为尖锐,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因此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发生。(3)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2)主张:反对赎罪券;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认为教徒的就不靠教皇、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即信仰即可得救;认为普通教徒和教士没有区别,全体教徒皆教士;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妻;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3)成果: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产生的新教派称“路德宗”,在德国和北欧传播;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3、加尔文改革

(1)主张:许多主张与路德相似,如反对盲从天主教会、《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圣礼等。但是他的主张更加激进,更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把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思想;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节制、忍耐等美德;神职人员有选举产生,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主张把日内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等。(2)成果:产生的新教派称“加尔文宗”,在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地传播。4、英国宗教改革

(1)内容:颁布“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断绝英国交汇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2)影响:由国王自上而下进行,目的是强化王权,建立附属于国王的民教教会。推行者是国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保留了天主教的残余,后来又兴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徒运动。5、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与影响

(1)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影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反封建斗争不彻底,仍存在教派纷争和宗教迫害。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背景

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但掌握实权的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内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阶级关系:捐税名目繁多,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政策:闭关自守,极力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乱世”崛起:穆罕默德阿里在复杂的形势下登上埃及的政治舞台并控制了统治实权。

国际关系:英法的争夺曾使埃及民族矛盾尖锐,但英法最终被赶出埃及,然而西方国家的威胁仍然存在。二、改革的性质、内容、影响

1、性质: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2、内容:经济:(1)实行土地国有,废除各种杂税;(2)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3)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建立近代企业;政治:(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并设立各级地方行政机构;(2)铲除马木鲁克势力;军事:(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2)改变旧军队,建立新军队;(3)学习西方技术,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文教:(1)创办各类学校,邀请外国专家讲学;(2)选派埃及青年出国留学;(3)翻译欧洲各种专著。3、影响:

(1)积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军事力量增强,获得民族独立;推动埃及文化事业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2)消极:阿里很快走向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并最终削弱了国力。4、失败的原因

(1)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和残暴性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是地主阶级图强自救的改革,并未能改变封建制度。

(2)改革未获得人民支持。改革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对外进行战争,阿里向人民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使改革失去广大人民的支持,激起他们和其他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3)改革本身面临许多困难。a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多少利润,资金匮乏,使工厂难以扩大再生产;b管理不善,阿里实行中央集权,工厂的原料、机器和燃料的供给、人力的配备、计划的制定等均由政府负责。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或退役军官,营私舞弊,常常克扣工人工资和编造假账等,这是腐败的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4)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老式的、残缺不全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消极怠工,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处心积虑破坏生产。

(5)外部因素干扰改革。改革遭到欧洲一些列强的嫉妒,他们绝不容许地处要冲、物产丰富的埃及通过阿里改革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英国对横亘在通往印度道路上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为此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1、形势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生产水平远低于西欧。

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A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b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c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远东霸权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2、主要内容:

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A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b农民在获得

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c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即“村社”。3、评价

改革具有两面性:(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改革,具有进步性:a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b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地主经济也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2)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俄国未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跟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分别设立地方自治狐疑和城市杜马和自治局;(2)贯彻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对司法机关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3)在军事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对军事管理系统等进行一系列改革;(4)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农奴制的废除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2)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4、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使许多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历史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明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基本内容:

(1)政治:彻底废除旧政治体制a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c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显示大力发展官营企业,后又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a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b培养高级军事人才;c建立近代化海军;d扶植军事工业;e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4)教育: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a整顿旧的教育机构;b创办各类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历史影响:积极:(1)使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2)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消极:(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2)杰里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巨大损失。

戊戌变法历史背景

1、政治基础: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

2、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1)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理论。(2)康梁的维新思想a主张内容: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b宣传方式: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发动“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

4、直接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激起举国愤慨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3、主要内容:

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汰闲散衙门和冗员;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军队;

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4、结果: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原因:a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强大;b维新派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5、历史影响:

(1)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2)促成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3)其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更大。戊戌变法的历史特点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的弱小;

4、从性质上看,及时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6、从推行的过程上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

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的认识

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具体表现为:(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美国、法国等。(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因素是本国的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必然不同;(4)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可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7559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