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高中历史重要历史转型期总结

高中历史重要历史转型期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0:01:32 | 移动端:高中历史重要历史转型期总结

高中历史重要历史转型期总结

高三历史热点问题之中外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4、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现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5、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理学的发展。“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中西对比,中国已经明显落后于西方。

三、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近代化全面展开。具体而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

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历史影响。

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四、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具体而言:1、政治: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届人大召开和1954年宪法制定,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2、经济:经济恢复(19491952年);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

3、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4、思想文化: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制定人民教育方针,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艺术和学术)

五、20世纪70年代

1、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文革中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催动经济发展

2、政治:文革中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70年代外交方面开创了外交新局面。文革后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从僵化体制,强化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转向建立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思想:文革中极“左”思潮泛滥,“双百”方针被废除,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文革后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改革开放后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恢复高考是文革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六、20世纪80、90年代

1、经济:1990年开发和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1*年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年中国加入WTO。

2、政治: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3、思想文化: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1995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1416世纪

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具体而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

转型表现: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

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发生或加强,这都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4、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二、1718世纪

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1、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英法美通过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但由于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尚弱,还未能建立起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只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2、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3、思想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原则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5、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此时,中国仍在封建社会徘徊,中西对比,中国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

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继荷英法美之后,日德意等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国家;美国起步晚但速度快。

3、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由于欧美国家的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第一国际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个公开的群众性的国际组织;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此时,中国近代化刚刚起步,与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步履艰难,而且领导权始终未终未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重大转折表现:

1、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帝国主义阶段。2、从经济工业化角度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美表现十分明显。

3、从利用能源的角度看,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4、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从政治民主化角度看: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较健全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德俄日为典型,保留浓厚封建残余,专制色彩较浓。

6、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看,资本主义迎来第一次高速发展时期,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美德、英法、俄日三种类型)

7、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

8、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运动中心由德转移俄。具体表现:1903年俄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五、20世纪70年代

1、政治: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2、经济: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滞胀”时期。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六、20世纪90年代

1、政治: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2、经济: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扩展阅读:高考历史历史转型期总结

【历史转型期】

一、

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的轴心时代东西文明比较

世界自然地理环境:人多地少山多土地贫瘠海外贸易活动频繁工商业、商品经济发达(海洋文明)中国(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铁器使用,牛耕出现(战国),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纺织业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大河文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传统思想文化的奠基时期A.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道、儒、法、墨成为主要的流派;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项目经济政治思想二、

民主制(共和)小国寡民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摇篮人文主义的起源、民主意识智者运动: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斯多亚学派: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14、15世纪18世纪中期的东西方世界

世界14~15世纪意大利和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日渐繁荣,国际贸易日益加强,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原始积累加速;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①.16世纪后期发生的尼德兰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独立的荷兰成为17世纪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②.英、美、法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若干基本准则,资本主义制度在少数国家建立。①.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思想文化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天主教会和封建传统观念,欧美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封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精神枷锁。②.重商主义成为主要的经济思想。中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代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以及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外贸也逐渐萎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项目经济政治思想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儒家思想遭受批判,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否定君主专制,主张个性自由,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但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宋明理学),并进一步禁锢了思想;②.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出现了四大名著,更能适于市民生活需要。③.书法、绘画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④.戏剧繁荣,“国粹”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⑤.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⑥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色彩。国际关系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这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亚非地区的殖民扩张,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17世纪开始,后起的英法等国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肆进行殖民扩张,展开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殖民霸权的斗争,英国后先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三、

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中期的世界和中国

世界中国①、18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霸主、世界经济中心。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原料和市场的强烈需求,促使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积极地对外扩张。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确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将亚、非、美、澳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开始成为潮流,自由资本主义成为主流特征;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出现,列强倾销工业品和搜购廉价原料使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半殖民化开始。项目经济政治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英、法、美等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俄、德、意、日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开始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①、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经典科学体系正式形成;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亚当斯密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理论,因为适合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逐渐流行起来。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成为主要的经济思想。中国两次被外国打败,丧失一系列国家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开始学习西方,大规模近代化运动开始;民间出现人民群众救国运动。以林则徐、魏源,洪仁和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运用外国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制度等提出改造中国的新方案。思想国际关系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开展新式扩张,争夺世界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供应基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新式扩张和旧式扩张形成尖锐冲突,爆发局部战争;“东方”国家出现反抗“西方”国家新式扩张的高潮,即“亚洲革命风暴”。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同外国交往,两次鸦片战争后才展开主动外交,但清政府并未完全放弃“天朝上国”的外交思想。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

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力和技术革命,电气时代、大企业时代和科学时代到来。同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下降,美德两国后来居上,俄日两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进一步调整了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和议会民主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和政党政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②.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各国逐渐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③.经济基础的不平衡,也带来了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呈现出两种基本类型:以英、美、法为代表的国家,由于通过革命方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改造得比较彻底,这个时期形成了以比较健全的民主代议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以德、日、俄为代表的国家,由于其资本主义制度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建立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政治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专制色彩较为明显。④.一次世界大战爆发;⑤.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呈现新的特点,表现为欧美各国工人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并以合法斗争为主。①.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科技的进步,使艺术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变革,艺术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过渡;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发明和兴起、电视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③.20世纪初,列宁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形成了思想体系,列宁主义诞生。中国①.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越来越深,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近代化已经起步,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潮流,为中国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1.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侵略,清政府开始采取对外“和好”的政策,不断妥协,最终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使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中国开始出现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项目经济政治思想①.维新派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②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指导思想,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③.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④.十月革命将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中国的思想不断解放。国际关系

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输出也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殖民活动方式,并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帝国主义最终把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和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结果均因力量对比悬殊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失败。五、

1949-1956年的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世界①.1945年至50年代初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时期。②.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③.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以现代信息技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影响来说,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它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世界面貌,给各国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竞争对峙中共同发展。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呈现出新的不平衡,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②.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上欧亚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大多数国家(除南期拉夫)都仿照苏联,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①.(49-52年底)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②.(53-56年)实行“一化三改”,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项目经济政治①.巩固新政权,逐步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三大制度),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在外交上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奠定了共和国外交基础。思想国际关系二战以来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更加色彩纷呈,①.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影视艺术日新月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②.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科技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文学艺术界出现了一大批出色的作品。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全球性的特征更加突出,联合国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织。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这也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的对峙时期。两大阵营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崛起后的复杂斗争。六、

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和中国

世界①、1973年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滞胀”时期。②、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中国(6676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发展趋势持续下降。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纠正极“左”思潮,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某些领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7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催动经济发展(6676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外交方面开创了外交新局面。(7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①、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开始拨乱反正,③、加强法制建设;④、建立基层民主政治制度(6676年)极“左”思潮泛滥。“双百”方针被废除,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知识分子受到伤害,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78)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项目经济政治思想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和中国

世界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①、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向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②①世纪初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加入WTO,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①、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②、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项目经济政治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指导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由轻视人才转向尊重人才、知识;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国际关系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世界格局:一超多强,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历史重要历史转型期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历史重要历史转型期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历史重要历史转型期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7562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