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磨课总结
群组磨课总结
在本次的课例打磨中我们钻研教材,了解编者意图,设计教案,我们认为备课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组的共同努力,共同备课。我们帮助宋春迎老师挖掘自己的潜力,探讨构思教案,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
设计教案的目的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感受整个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执教老师按照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形成磨课第一稿。
听课环节我们按要求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并在听课后写出自己的观课报告。
评课是磨课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艰苦的反复修正的一个过程。在评课时,大家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的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要施教的学生,这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让听课的教师感触颇多,更加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这些方面,对大家的课堂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本次课例打磨对参加磨课的老师都会有所收获,最重要地是通过磨课让老师们更清醒地知道要上一节好课是多么地不容易,而且磨课不能闭门造车,一个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要集合全体成员的力量,需要付出很多劳动、智慧与汗水,一次次地思考、尝试、反思、实践,一次次地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磨思路、磨重难点、磨方法、磨环节细节、磨学生,苦尽甘来,最终会品尝甜蜜地果实。
扩展阅读:群组总结
群组总结
随着远程研修的临近结束,回顾这一段忙碌而充实的时光,我们感觉自己都有了一些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发展。现将我组活动总结如下:一、理论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为磨课明确了方向。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对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晚上有时忙到半夜,QQ交流,手机短信息随时联系,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二、有效活动扎实开展
为保证磨课活动有序的开展,我们教研组按照研修组统一要求,周密安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施。
(一)步骤明确行动有效
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六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二次试教反思总结。我们组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群策群力,创新安排以确保行动有效。
(二)课堂引路指引方向
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为我们进行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三、领悟发展自我成长
本次磨课活动时间虽短,但整个磨课的过程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1、教研组的成长。整整两个月,团队成员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组的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2、教师的提升。执教的老师汲取组内老师的智慧结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每位老师,在磨课中都有了提升。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交流的时候,吴老师说“通过这次磨课,使我感到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
3、课堂的变化。经过备课团队的精心打造,集体研磨,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学,兴趣盎然地学,实现了师生的和谐统一。
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组教研氛围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培养了教师的成熟度,进而焕发了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也定会不断反思和总结及请教。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群组磨课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群组磨课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