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题总结1
《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题总结第一章导论
1.道德的概念和本质
答: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伦理是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而道德是“应当”的法则,所以伦理包含着道德而又大于道德。(2)道德对人们这种“应该”如何的人际行为还有着特殊的限定:首先,道德行为必须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不具有社会效用的应该如何的行为不具有道德性。其次,道德行为还包括人们利害人己的行为。最后,道德行为是人们应该而非必须的行为,而法律行为,政治行为等则是应该而必须的。道德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非强制力量执行。
道德的本质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包括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1)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另外,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又是辨证的,我们在承认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的同时,也要承认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2)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3)道德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道德不过是人类为达到利己目的(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创造的害己(限制某些欲望和自由)手段。因而是一种必要的恶。是净余额为善的恶。
2.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答: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不同的职业其对应的职业道德不同,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的职业行为要与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从而保证行业的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的整体效益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职业道德有着许多共同的规范。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2)尽职尽责,服务社会。(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1.教育劳动的特点
答:教育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性的培养人,塑造人的高级劳动。教育劳动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为直接生产某种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另外,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教育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会对社会的各方面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二)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的对象是年龄特征不同,个性特点各异的一代青少年。它具有复杂性。另外,劳动对象还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另外,劳动对象还具有主客体双重性: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三)教育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1)教育劳动工具具有特殊性:教育劳动工具除了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工具之外,主要是教师的个性,即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2)教育劳动方式具有创造性,其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3)教育劳动过程具有复杂性,教育劳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复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过程。(4)教育劳动效果具有特殊性,生产教育劳动的产品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而且教师劳动效果以一种潜在形式表现出来。(四)教育劳动人际关系具有特殊性,他关系众多,组成复杂。网络教育还产生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2.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否合理。
答: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合理的。原因如下:1、教育劳动同其他的生产劳动相比,具有很多的特殊性,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加工出来的“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他们对社会的各方面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其作用面之广,影响度之深是社会上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产品无法相提并论的。2、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3、教师的职能是传授知识,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社会的优秀人才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这种特殊责任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具有比其他职业更高尚的道德水准。因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不仅体现为个人,而且影响着社会的下一代,影响着社会的未来。所以,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阶级,对教师道德要求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较高的水准之上。综上所述,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合理的。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1、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在我国,教书育人也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就要做到(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2、为人师表的原则: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贯彻为人师表的原则就是要做到(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2)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3)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3、教育公正原则:坚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贯彻教育公正就要做到(1)坚持真理(2)办事公道(3)一视同仁。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教育人道主义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关系着教育善恶好坏的重要领域,其基本内容一是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二是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要做到:(1)尊重学生(2)关心学生(3)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四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1.师生道德调节的四个方面
答:师生关系是高等学校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师生关系道德调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3)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尊重学生的另一重要方面。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对教育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则: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第五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1.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开展有益竞争
答:从根本目的指向和最终意义上而言,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但是着并不等于各个教师在利益的获取上没有时间的先后之分,也灭有量的多寡之分。教师之间是存在旨在利益实现的相互竞争。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也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师应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虽然从最终意义而言,教师集体竞争的结果是各个成员的共同提高,教师集体整体价值的提升,但就个人而言,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最终结果上强于他人。这一点在道德价值上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如何去达到强于他人的这一结果,其所采用的手段必须是符合道德的。因此在显示中,我们不能为了使自己在教学上强于别人而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诋毁其他任课教师。不能为了使自己在科研上强于别人,而去剽窃,项目申报中无中生有地中伤其他申报任。总之,通过不道德的手段来达到使自己最终强于别人的目的,应该受到唾弃和彻底否定。(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师集体的活力,发展的动力以及总体价值的实现固然首先在于竞争机制激励下各个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离不开教师集体良好的协作氛围。良好的协作氛围是开展良好竞争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对学生素质的塑造,科研工作都是一定数量老师形成群体进行集体攻关的。因此,在实际中我们不能以自我为核心,事事考虑个人得失。不能为了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同事搞资料封锁;不能在处于竞争劣势时,讽刺挖苦先进教师,扩大他们的缺点,抹杀他们的成绩。总之,对广大教师提出应该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不仅是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充满凝聚力的教师集体所必需的,也是目前高校教师集体中的协作道德现状所决定的。(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因为当前高等教育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一样,正处在改革的进程之中,随之社会的变化发展,当今大学生也具有和以往的大学生许多不同的特点,要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高校是科研的重要基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应是高校教师必须履行的道德使命。
第七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1.高校科研道德意义及其具体要求
答:高校科研道德的意义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科研动机的功能: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师树立为人民谋福利的目标,主动创造新文化,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贡献,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科学研究的道路傻瓜,不计个人得失,执着追求,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2)科学活动的调节功能:良好的科研道德有助于科学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调节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科研道德,科研工作者就可能会做出破坏人与自然,为个人利益而损坏集体和国家的行为。(3)促进功能: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首要功能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师必须向学生介绍学科最前沿的知识,降科研成功运用于教学,就会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有深度并具有前瞻性。同时,科研道德也使教师不断开拓,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科研是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4)科研活动的育人功能:教学工作有育人功能,科研活动也有育人功能,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有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同事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加强科研道德教育。以上四个功能中前两个是高校的科研活动和其他研究院所的科研活动所共有的功能,而后两个则是高校的科研活动所特有的功能。
科研中具体道德要求是(1)献身科学,追求真理(2)破除迷信,勇于创新(3)实事求是,治学严谨(4)配合协作,优势互补(5)学术民主,提携后辈。2.导致学分不正,出现学术腐败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答:目前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表现在科研中不能实事求是,弄虚作假,治学不严谨,学风和研究风浮夸,出现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当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伪造或拼凑,浮夸等。
学术腐败产生原因相当复杂,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有影响;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系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对研究人员而言,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诱惑。要解决腐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学风、学术道德建设,借鉴中国古代的优秀成果。在中国古代,考证时必须有3条以上的证据,不能是孤证,要言之有据。同时,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功,在国外,论文中别人的观点和引证的材料均要一一交代。2、发扬学术民主:不发扬学术民主,就无法去伪存真。发扬学术民主,就要防止学术垄断。学术垄断会促使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学术垄断会产生所谓学术寡头的现象,他们可以在学术界自说自话,漠视别人的研究成果,对于自己的学术缺陷则极尽文过饰非之能事。所以,发扬学术民主,有助于防止学术腐败。3、建立学术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要重视学风建设,真正树立正气,一维护学校学术声誉,促进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那种宽容长期弄虚作假的作法,只会助长这种恶习的蔓延,进而危机科学的正常发展。4、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考核机制:目前经济领域内的考核大多采用量化的方式,但是学术领域内的东西不能简单量化的。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奖励制度采用简单的量化的方式,势必会造成一些老师急功近利,导致学术腐败。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对于防止学术腐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总之,仿真学术腐败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
第八章高校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1.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道德要求
答: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道德要求表现在处理好以下5个方面的关系:1、要正确处理享受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关系。高下三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就是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教师在从事正当的社会服务后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应有的权利。同时,在社会服务中,高校教师还必须履行一定的使命和职责。2、处理好无私奉献与如何索取的关系:我们要提倡无私奉献,又要坚持按劳分配,反对不劳而获,防止违法犯罪。3、正确处理职业范围内主次的关系:高校教师应该以教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4、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应该认识到学术无禁区,所以应解放思想,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争鸣和讨论,但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传播则应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宣传对象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对那些学术界有争议话题的宣传要慎重。5、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性期望的关系:高校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追求真理。而在服务社会过程中,高校学术机构可能接受一些公司财团的支助,这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期望的关系,可能为了一些功利性的东西,而说出有悖事实和科学道理的言论,从而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展。因此,学术不独立,就无法取得学术成果,追求真理。
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答:1、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可以说,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只有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从而高质量,高水平地从事此职业。2、一个人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要求,是完善自我的需要。由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不可避免受到种种限制,包括时代、阶级局限性,知识,能力的局限性等。这些局限性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来弥补。我们应该着重以思想,政治道德为主轴,在文化,知识,精神方面全面修养,达到完善自我的境界。3、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是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已经到来。只有通过加强全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才能使人们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关系到全社会全人类生存和发展。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会通过影响学生,影响千家万户,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师德修养的方法
答:师德修养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和实践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注意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积极投身教育实践,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开展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2、他律和自律的结合。我们要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和自律关系的意义,在师德修养过程中,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在师德修养中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3、品质修炼和仪表修饰的结合:大学教师的服饰要做到整洁高雅,大方得体。大学教师的语言要健康文明而富有思辩性,规范简洁而富有逻辑性,准确生动而富有幽默感。另外,大学教师的仪容应当端庄潇洒,和蔼可亲。仪态应当沉稳大方,行为得体。
扩展阅读:《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题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题总结
第一章导论
1.道德的概念和本质答: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伦理是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而道德是“应当”的法则,所以伦理包含着道德而又大于道德。(2)道德对人们这种“应该”如何的人际行为还有着特殊的限定:首先,道德行为必须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不具有社会效用的应该如何的行为不具有道德性。其次,道德行为还包括人们利害人己的行为。最后,道德行为是人们应该而非必须的行为,而法律行为,政治行为等则是应该而必须的。道德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非强制力量执行。
道德的本质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包括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1)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另外,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又是辨证的,我们在承认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的同时,也要承认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2)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3)道德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道德不过是人类为达到利己目的(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创造的害己(限制某些欲望和自由)手段。因而是一种必要的恶。是净余额为善的恶。
2.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答: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不同的职业其对应的职业道德不同,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的职业行为要与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从而保证行业的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的整体效益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职业道德有着许多共同的规范。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2)尽职尽责,服务社会。(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1.教育劳动的特点
答:教育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性的培养人,塑造人的高级劳动。教育劳动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为直接生产某种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另外,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教育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会对社会的各方面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二)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的对象是年龄特征不同,个性特点各异的一代青少年。它具有复杂性。另外,劳动对象还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另外,劳动对象还具有主客体双重性: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三)教育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1)教育劳动工具具有特殊性:教育劳动工具除了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工具之外,主要是教师的个性,即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2)教育劳动方式具有创造性,其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3)教育劳动过程具有复杂性,教育劳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复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过程。(4)教育劳动效果具有特殊性,生产教育劳动的产品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而且教师劳动效果以一种潜在形式表现出来。(四)教育劳动人际关系具有特殊性,他关系众多,组成复杂。网络教育还产生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2.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否合理。
答: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合理的。原因如下:1、教育劳动同其他的生产劳动相比,具有很多的特殊性,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加工出来的“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他们对社会的各方面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其作用面之广,影响度之深是社会上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产品无法相提并论的。2、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3、教师的职能是传授知识,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社会的优秀人才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这种特殊责任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具有比其他职业更高尚的道德水准。因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不仅体现为个人,而且影响着社会的下一代,影响着社会的未来。所以,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阶级,对教师道德要求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较高的水准之上。综上所述,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合理的。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1、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在我国,教书育人也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就要做到(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2、为人师表的原则: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贯彻为人师表的原则就是要做到(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2)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3)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3、教育公正原则:坚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贯彻教育公正就要做到(1)坚持真理(2)办事公道(3)一视同仁。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教育人道主义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关系着教育善恶好坏的重要领域,其基本内容一是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二是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要做到:(1)尊重学生(2)关心学生(3)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四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1.师生道德调节的四个方面答:师生关系是高等学校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师生关系道德调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3)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尊重学生的另一重要方面。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对教育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则: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第五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1.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开展有益竞争
答:从根本目的指向和最终意义上而言,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但是着并不等于各个教师在利益的获取上没有时间的先后之分,也灭有量的多寡之分。教师之间是存在旨在利益实现的相互竞争。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也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师应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虽然从最终意义而言,教师集体竞争的结果是各个成员的共同提高,教师集体整体价值的提升,但就个人而言,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最终结果上强于他人。这一点在道德价值上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如何去达到强于他人的这一结果,其所采用的手段必须是符合道德的。因此在显示中,我们不能为了使自己在教学上强于别人而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诋毁其他任课教师。不能为了使自己在科研上强于别人,而去剽窃,项目申报中无中生有地中伤其他申报任。总之,通过不道德的手段来达到使自己最终强于别人的目的,应该受到唾弃和彻底否定。(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师集体的活力,发展的动力以及总体价值的实现固然首先在于竞争机制激励下各个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离不开教师集体良好的协作氛围。良好的协作氛围是开展良好竞争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对学生素质的塑造,科研工作都是一定数量老师形成群体进行集体攻关的。因此,在实际中我们不能以自我为核心,事事考虑个人得失。不能为了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同事搞资料封锁;不能在处于竞争劣势时,讽刺挖苦先进教师,扩大他们的缺点,抹杀他们的成绩。总之,对广大教师提出应该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不仅是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充满凝聚力的教师集体所必需的,也是目前高校教师集体中的协作道德现状所决定的。(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因为当前高等教育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一样,正处在改革的进程之中,随之社会的变化发展,当今大学生也具有和以往的大学生许多不同的特点,要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高校是科研的重要基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应是高校教师必须履行的道德使命。
第七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1.高校科研道德意义及其具体要求
答:高校科研道德的意义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科研动机的功能: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师树立为人民谋福利的目标,主动创造新文化,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贡献,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科学研究的道路傻瓜,不计个人得失,执着追求,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2)科学活动的调节功能:良好的科研道德有助于科学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调节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科研道德,科研工作者就可能会做出破坏人与自然,为个人利益而损坏集体和国家的行为。(3)促进功能: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首要功能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师必须向学生介绍学科最前沿的知识,降科研成功运用于教学,就会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有深度并具有前瞻性。同时,科研道德也使教师不断开拓,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科研是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4)科研活动的育人功能:教学工作有育人功能,科研活动也有育人功能,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有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同事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加强科研道德教育。以上四个功能中前两个是高校的科研活动和其他研究院所的科研活动所共有的功能,而后两个则是高校的科研活动所特有的功能。
科研中具体道德要求是(1)献身科学,追求真理(2)破除迷信,勇于创新(3)实事求是,治学严谨(4)配合协作,优势互补(5)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2.导致学分不正,出现学术腐败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答:目前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表现在科研中不能实事求是,弄虚作假,治学不严谨,学风和研究风浮夸,出现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当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伪造或拼凑,浮夸等。
学术腐败产生原因相当复杂,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有影响;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系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对研究人员而言,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诱惑。
要解决腐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学风、学术道德建设,借鉴中国古代的优秀成果。在中国古代,考证时必须有3条以上的证据,不能是孤证,要言之有据。同时,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功,在国外,论文中别人的观点和引证的材料均要一一交代。2、发扬学术民主:不发扬学术民主,就无法去伪存真。发扬学术民主,就要防止学术垄断。学术垄断会促使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学术垄断会产生所谓学术寡头的现象,他们可以在学术界自说自话,漠视别人的研究成果,对于自己的学术缺陷则极尽文过饰非之能事。所以,发扬学术民主,有助于防止学术腐败。3、建立学术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要重视学风建设,真正树立正气,一维护学校学术声誉,促进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那种宽容长期弄虚作假的作法,只会助长这种恶习的蔓延,进而危机科学的正常发展。4、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考核机制:目前经济领域内的考核大多采用量化的方式,但是学术领域内的东西不能简单量化的。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奖励制度采用简单的量化的方式,势必会造成一些老师急功近利,导致学术腐败。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对于防止学术腐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总之,仿真学术腐败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
第八章高校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1.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道德要求
答: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道德要求表现在处理好以下5个方面的关系:1、要正确处理享受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关系。高下三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就是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教师在从事正当的社会服务后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应有的权利。同时,在社会服务中,高校教师还必须履行一定的使命和职责。2、处理好无私奉献与如何索取的关系:我们要提倡无私奉献,又要坚持按劳分配,反对不劳而获,防止违法犯罪。3、正确处理职业范围内主次的关系:高校教师应该以教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4、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应该认识到学术无禁区,所以应解放思想,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争鸣和讨论,但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传播则应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宣传对象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对那些学术界有争议话题的宣传要慎重。5、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性期望的关系:高校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追求真理。而在服务社会过程中,高校学术机构可能接受一些公司财团的支助,这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期望的关系,可能为了一些功利性的东西,而说出有悖事实和科学道理的言论,从而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展。因此,学术不独立,就无法取得学术成果,追求真理。
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答:1、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可以说,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只有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从而高质量,高水平地从事此职业。2、一个人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要求,是完善自我的需要。由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不可避免受到种种限制,包括时代、阶级局限性,知识,能力的局限性等。这些局限性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来弥补。我们应该着重以思想,政治道德为主轴,在文化,知识,精神方面全面修养,达到完善自我的境界。3、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是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已经到来。只有通过加强全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才能使人们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关系到全社会全人类生存和发展。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会通过影响学生,影响千家万户,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师德修养的方法
答:师德修养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和实践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注意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积极投身教育实践,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开展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2、他律和自律的结合。我们要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和自律关系的意义,在师德修养过程中,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在师德修养中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3、品质修炼和仪表修饰的结合:大学教师的服饰要做到整洁高雅,大方得体。大学教师的语言要健康文明而富有思辩性,规范简洁而富有逻辑性,准确生动而富有幽默感。另外,大学教师的仪容应当端庄潇洒,和蔼可亲。仪态应当沉稳大方,行为得体。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题总结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题总结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