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八年级生物考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考点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0:54:56 | 移动端:八年级生物考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考点总结

第十四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

1、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管、心脏和血液2、血管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和废物的通道

3、血管的跳动叫脉搏,手臂上的青筋是动脉,人体只有动脉才有脉搏,中医切脉是桡动脉。4、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血液从心脏到全身,静脉是血液由全身回到心脏,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5、动脉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血液流速快;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液流速慢;毛细血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便于物质的交换

6、心脏的功能就像泵一样。正常人心率每分钟75次,与脉搏是一样的。儿童,女孩,老人,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要快些,成人,男子要慢些。

7、心脏的位置在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当。

8、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心脏的左右辨别的方法是捏心室的心壁肌肉,左边厚。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瓣膜的作用,是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由静脉流向心房,由心室流向动脉。

9、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为体重的78%,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血液量为45L。

10、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加入抗凝剂后,上层约占55%的血浆,中间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是红细胞。不加抗凝剂的上层少量的是血清,下面是血块(血液结块)。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血浆中有纤维蛋白原。血浆中有大量的水,还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

11、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无细胞核,圆饼状,含有含铁的蛋白叫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红色,血液也呈红色。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低于正常含量叫贫血,需要补充铁。

12、白细胞大,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多于正常叫发炎,或有炎症,或白血病。

13、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14、人体血型,A、B、0、AB型,同型血相授。人体献血每次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ml,一般在201*00ml对人体无影响。15、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动脉血的血管:肺静脉,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静脉血的血管: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病人静脉注射或静脉挂水,药物都是先回到右心房。

16、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收缩压在1218.7,低于12叫低血压,舒张压在812,高于12叫高血压。

17、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叫排泄。与消化垃圾粪便的排出不同。主要有呼吸系统,汗液通过皮肤排出,绝大多数的水,尿素,无机盐由泌尿系统排出。18、泌尿系统的组成,最主要的是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由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进出都是动脉。

19、尿液的形成是肾小囊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如果肾小囊出问题,则是肾炎,尿液中有蛋白质;如果尿液中有葡萄糖,则是糖尿病,肾小管的问题。

20、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是排尿是间歇的,是因为膀胱的储存尿液的作用。人一昼夜尿液量约为1.5L,每天多喝水,可以使体内的垃圾及时随尿液排出。21、汗液通过汗腺细长的管道排出体外。十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2、神经元的结构特点是,细胞体,细胞核,突起(树突与轴突),髓鞘,神经末梢。

3、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

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形成周围神经系统。

4、脑是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构成。大脑分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层是灰质,

也叫大脑皮质,分布着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分别主管运动,感觉,视觉,语言等。

5、小脑作用协调全身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走路不稳,失去平衡说明是小脑受损。6、脑干也叫生命中枢,控制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

7、脊髓中的灰质在中央,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人体的排尿排便的神经在脊髓

里,脊髓受损,排尿排便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活动

的基本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缺少一个就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9、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例如,婴儿允吸,碰到烫的东西缩手。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例如,望梅止渴,听到上课铃声学生返回教室。10、人类大脑的语言中枢能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区别于

其他动物的标志。11、眼是人体观察事物获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12、眼是由眼球和眼球的附属结构组成;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脸,睫毛,结膜,泪器,

眼肌等,功能保护眼球,红眼病,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发病部位在结膜。

13、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有关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外界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进眼球的内部,在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终极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4、假如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会增加晶状体的负担,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5、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耳廓和外耳道属于外耳,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平衡有关,人的晕车与晕船就与之相关。耳蜗与形成听觉有关。

16、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7、遇到巨大的声音,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是防止鼓膜震破;鼻咽部的炎症会应咽鼓管而导致中耳炎。

18、听神经如果损坏,则会永久性失聪。19、人体内激素的调节主要是内分泌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睾丸。

20、内分泌和外分泌的区别在于,内分泌没有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血液,由血液循环到全身,而外分泌腺有导管。

21、糖尿病与胰岛素有关,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幼年时期不足是侏儒症,过多,巨人症;甲状腺幼年时期不足会患呆小症。缺碘导致甲状腺分泌不足,是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成年时期分泌过多,甲亢。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人猝死。

22、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体内各种生命活动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十六单元运动与行为

1、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骨和骨连结组成了人体的骨骼。人体的骨有206块,包括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2、骨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各骨的形态固然差异较大,但是结构却很相近,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体发生骨折,成骨细胞能使骨愈合、再生;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之分,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骨髓腔内有骨髓,人年幼时骨髓为红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会转变为黄骨髓。

3、人体的运动系统具有支撑身体、支持运动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

4、骨连结有3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脑颅骨)、半活动的连结(脊椎骨)和活动的连结(髋关节等)。其中活动的连结又叫做关节。5、进行运动时假如用力过猛,就可能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6、人体大约有600块骨骼肌,骨骼肌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肌腹在中间,呈红褐色,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莫,里面有很多血管和神经。7、骨骼肌受到刺激,就会收缩、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各种运动。8、骨骼肌群在运动中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9、动物的行为有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

10、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也叫学习行为,动物等级越高学习能力越强。第十七单元生态系统的稳定

1、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发生器官是叶。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2、蒸腾作用除了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外,还能吸收更多的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同时蒸腾作用使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3、植物吸收水分的90%用来蒸腾作用,新载的树木去叶目的是防止蒸腾作用过大。4、蒸腾作用维持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5、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是地球大气中氧气的根本来源。地球上各种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开释出的二氧化碳进进大气。同时细菌等各种微生物也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开释出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消耗。6、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条件是光。

7、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同一整体。如:草原、森林、农田、湿地等都是常见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生命的生物因素以及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非生物因素,如水、温度、光等

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但是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物种和数目上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活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第十八单元人的生殖和发育

1、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在睾丸中产生;女性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在卵巢中产生。2、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叫受精,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诞生。

3、受精卵进入子宫,逐渐发育成胚胎,到第八周末,露出人的雏形,形成胎儿,胎儿通过

胎盘从母体吸收营养,胎盘通过脐带与胎儿相连。4、胚胎在子宫内发育280左右,从母体排出,叫分娩。

5、人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从受精卵到胎儿出生,叫胚胎发育;

出生后叫胚后发育。6、人体的发育分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7、青春期最明显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8、青春期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生殖器官能产生生殖细胞,分泌

激素。9、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第一性征,性器官分泌激素使男女出现性别上的其他差异,如,

男性胡须,喉结的出现,女性乳房的发育叫第二性征。10、

青春期心理的变化,积极的参与活动,活泼开朗,等等。

第十九单元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卵生动物指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鸟类,昆虫,鱼类,蛙类都是卵生;像人一

样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形成发育叫胎生动物,哺乳类动物都是,狗,猫,马牛等。2、鸟卵就是一个完整的受精卵。3、克隆是无性繁殖方式。4、鸟类的发育,

5、两栖类的发育,蝌蚪用腮呼吸,成蛙用肺和皮肤呼吸,适应在陆地生存。属于变态发育。6、昆虫的发育,家蚕的发育,受精卵→幼虫→幼虫→蛹→成虫(蛾子),完全变态发育。7、蝗虫,不完全变态发育。第二十单元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开花→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

2、成熟的绿色开花植物,开花,露出花蕊,花粉从花药里散发,通过自花传粉或依靠昆虫、

风力等异花传粉,花粉到了雌蕊的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雌蕊的柱头,花柱,到达子房,花粉管里面的精子释放出来完成受精(注意,两个精子)。3、子房是形成果实的主要部位。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的极核→胚乳,子房壁→果皮,珠被→种皮。桃、李只有一个种子,西瓜,番茄,蚕豆等有多个种子。4、植物的营养繁殖也叫植物的克隆,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草莓的匍匐茎,落地生

根的叶。另外扦插,嫁接,压条是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5、植物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花卉的养殖上应用广泛。6、种子的发育条件,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

7、所有的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可以发育成植物体,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是种子的主要

部分。8、胚分为,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9、种子萌发过程,胚根先长出,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出土的载

浅,不出土的载深点。10、植物的茎、叶、花都是由芽发育来的。茎的主干通常是胚芽发育,侧枝是由侧面的

芽发育成的。11、

叶芽发育成茎,叶原基发育成幼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叶芽最后发育成枝条。

扩展阅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起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气室储存气体,由内外两层卵壳膜构成。

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生物种类生殖方式发育方式昆虫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卵生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第二卵生章生

鸟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物的遗

卵生没有变态发育传和变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2)实验材料:选择的是具有明显相对性状且闭花受粉的豌豆。(豌豆的相对性状:植株的高和矮,种子的黄和绿,种皮的光滑和皱缩。)(3)实验方法: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

(4)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高矮之比为31)。用图表示如下:(5)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为:

a.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b.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c.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形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原因: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1.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种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后来,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体细胞中的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2.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3.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女:44条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原因:精子有两种类型,X或Y,卵细胞有一种类型X,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诱变育种)。4.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3.生物进化的历程:

(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4.在生物学研究中,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5.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7.掌握P55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1.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2.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4.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6.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7.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8.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9.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4.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2.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

抗原进入体内促进篱笆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免疫的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感染)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

6.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7.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8.计划免疫、意义: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简称为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4.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5.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6.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7.有效期为201*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201*年7月31日。失效期为201*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201*年6月30日。

8.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倒和溺水等情况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但必须符合病情或伤情。

9.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以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看课本84页。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操作看课本85页。10.出血和止血:

(1)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2)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a.毛细血管出血最常见,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b.静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c.动脉出血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3)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在伤口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对于大静脉(远心端)或动脉出血(近心端),用手指或绷带压迫止血。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身体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况。

4.调节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烦恼、自我安慰。宣泄时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生活习性,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

2.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3.探究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提出问题: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3)制定计划:

A.供选择的材料: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烟草浸出液、吸管、载玻片、显微镜、计时器。

B.设计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a.如何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例如: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500ml体积分数为10%的酒精的方法是:b.如何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c.供实验用的水蚤共需要多少只?(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

A.水蚤的正常心率为:100350次。

B.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有烟碱(如尼古丁)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4.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5.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6.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学习并没有结束

生物新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器、仿生学、生物防治、组织培养等

生物学方面的变化:基因治疗、粮食的工业化生产、科隆人体器官、智能计算机、人造物种等。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八年级生物考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八年级生物考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年级生物考点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8170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