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初中生物小组探究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初中生物小组探究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0:55:43 | 移动端:初中生物小组探究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初中生物小组探究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互动教学的探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初步成效

(一)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以一种讲授或演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课堂结束也就意味着教学结束,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学生往往并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只是一味被动地跟随教师行动,毫无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发展。所以,新课改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

新型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1、结合本校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改教学的实践中,曾经历了这样一段小插曲: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突然飘来一阵让人很不好受的气味,同学们纷纷捂着鼻子,班上一个同学感叹道:“如果锌品厂不在我们附近就好了。”这原本是学生的一句无意中感慨的话语,教师觉得这是学生很有亲身体验的感受,这方面的知识必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有利的因素,于是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后来大家发现了一则锌品厂将要整体搬迁的新闻报道。在给学生看过报道后他们纷纷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要搬迁锌品厂?”“锌品厂是生产什么的,为什么好好的在市里不行,要搬到县里去?”“那股难闻的气味是不是就是搬迁的原因?”等等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使问题来源于生活,更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原动力动机,问题的提出来自于他们的心声,可以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所以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们为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想尽办法,调查、访问、收集和处理信息、实验探究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能感受到被尊重的氛围,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尽情表现自己、肯定自己,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赞赏,所以无形中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学会积极吸收别人的经验,在相互碰撞中,知识与经验得以进一步生成,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体,得出的结论就比较深刻,知识的掌握也比较

牢固。

2、在课堂上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情景的创设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好的场景可以促使学生更为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如老师在上到《生态系统》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加好的理解生态平衡,设置了这样一个小游戏:一张网,人坐在网中央,其余十一人分别扮演阳光、空气、水分、真菌、草、老鼠、蛇、兔子、狐狸、老鹰,齐心

协力把人抬起。游戏规则:

仔细的倾听老师讲诉的故事,老师起个头,剩下的后续请同学们进行接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根据大家的描述,如果大量死亡或是减少就放下手中的绳

子。

情景描述:

同样是一片草原,人们在这里建起了工厂,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导致水体被

污染,草大面积枯死再也长不出草来……

当到了扮演人的同学快要从网上掉下来时,采访他的感受。

学生:我当时非常的害怕,害怕我回掉下来。

教师:为什么你回掉下来呢?

学生:因为那些动植物相继死亡以后,最后失去生命的就回是我自己。

教师:其他同学有怎样的感受?

C: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不能进行自我调节,各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就产

生变化,就回引起环境的改变。

D:我们要保护好周围的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处理好费旧电池,否则就会象今天的例子一样,使动植物大量死亡,最后自己也死掉。……

最后,共同得出结论: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打破生态平衡,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最终会威胁到将会是人类自己!(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

出现。

1、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注重“教”,更加注重“导”,千方百计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提出问题,在“无疑---有疑---无疑”的循环往复中学习,让学生自学、自思、自练。教师十分注重创设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如老师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生物》一文中写到: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去发问。在上《探究蚂蚁的行为》一节时,我没有拘泥课本教材,在课前开放地让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而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可具体去操作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问题:蚂蚁怎样找食物?能看到较远的食物吗?蚂蚁怎样搬食物?蚂蚁的寿命有多长?蚂蚁怎样分食物?蚂蚁为什么下雨要搬家?蚂蚁怎样繁殖?蚂蚁怎样防御?蚂蚁怎样睡觉?……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探索空间。接着,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各种蚂蚁的行为。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出现在校园的操场边、墙角边、草地上……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一切都那么真实具体而又鲜活生动。孩子们观察到的是真真切切的场景,而不是老师灌输的书本知识。有了以上的铺垫,自然的,孩子们就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一个实验小组在研究蚂蚁的行走方式的时候,一开始想直接观察,发现观察有困难,后来想到了用透明的玻璃板从下面拿放大镜观察的办法。另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喜欢什么样的食物这一问题时,刚开始没有考虑到设置等距离的环节,后来在其他组同学的提醒下才注意到这一关键细节。……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曲折、艰难、充满创造火花的实验探究过程,你说孩子们能不喜欢这样

的学习方式吗?

2、采取适时的、多元化的鼓励和评价,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课题组的老师曾对《让考试也快乐》一文开展讨论:认为新形势下考试如何变革在具体实施上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像老师所做的尝试,(过三关。第一关,由老师命题,占总分的40%,包括一些基础性的、课标要求掌握的学科知识。全班每人都必须参加,闭卷考试;第二关,由各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命题;第三关,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选择考试的方式,也占30%)学生喜欢,效果也不错,但耗时过长、老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生物教师一般承担的教学班比较多,如何解决效率和效果之间的矛盾?其次,期末市里进行统测,如何在传统教学考试的模式和此类新型考试模式找到切合点,使二者的优点能有机结合?而且这样的考试是不是受到学科的局限,只能在生物学科进行?它对其他学科有无借鉴意义?总之,大家觉得在如何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激励功能上还有很多可深入思考和探讨的空间。尽管有不足,但这样的尝试还是让老师和孩子们都有很大收获,至少它让我们意识到改进评价的方式,会充分发挥孩子们内在的潜能,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评价的意识,让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乐趣,让考试不是

压力,而是动力,引导学生真正好学、乐学。

3、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能获得探究的机会。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本节内容的资料,在上课前展示或者课中展示,或者是给予学生一定的问题引导来自学课文,都能达到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效果。如在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花的结构”时,有一些结构如果学生没有注意解剖的方法是不能观察到的,这时,教师就设置一个“比一比”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结构最完善、表示得最清晰。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又引导学生意识到本次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会学”,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到的知识融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自己的东

西,主动求得发展。(三)学生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1、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通过研究,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语言表达,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和谐的发展。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相异的观点,基本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解释,有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如在《家居环境与健康》一课,教师在“给家居环境打分”的活动中不限制测评项目,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调整测评项目,留给学生宽松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补充了“换洗的衣物是否及时清洗”、“家里有无蟑螂、老鼠出没”、“蚊烟香”、“宠物的卫生情况”等多种影响健康的家居环

境因素。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我们的自我学习、小组讨论、班级汇总的一般步骤,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为完成某一任务,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有所提升。3、学习方式有了初步改观。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实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改观,在授课前进行信息收集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涉猎的知识面大大扩展,能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式。如在《家居环境与健康》一课,学生收集自己所喜欢的家居环境的图片、拍摄自己家居环境的实景照片、以及查阅家居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充分反映学生主动地获

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4、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断高涨,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就像一位学生在学习体会中深切的写到:“通过学习生物,我对动植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渐渐喜欢一些小动物,并且寻找一些独特的植物作为标本,……,而且还能学会一些观察、实验、探究生命现象的方法,学会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或学习中,发现并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学会寻找问题答案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这种能力将使我们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新的科学问题,更有效地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更全面地提高科学素养,使我们能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学习,他们学会了制作酸奶,历经失败却不气馁、不放弃;也能够通过制作生态瓶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自

己所在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献计献策……

二、问题与思考:

1、实施过程的推进较为困难。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层次不同,原来水平和能力不同,语言表达和归纳整理的能力较弱,再加上生物学新教材本身的知识内容增加,而课时未变,因而课堂进度受到严重阻碍。我们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整理归纳具有研究性质的问题,预先发给学生供学生利用其他时间做准备,

以确保课堂进度。

2、如何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并进行挖掘、创造,开发研究性课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进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这些

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实验与探索。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很到的冲击与改变,在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的同时我们意识到:课堂不再是唯一的交流平台,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教育,我们希望尽可能的利用课内、课外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引领学生去质疑,去观察,去探究,去思考…这无疑是一个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更能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与情感体验。为学生形成

主动学习的习下础。

扩展阅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题研究

阶段总结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校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教育研究实践的经验,大力进行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及经验,下面作简要的总结。

一、学习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

为使课题研究中学生主动地在课内和课外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把学语文和学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理论的学习:

1、自主学习的理论。《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

2、合作学习的理论。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沙塔洛夫等人认为:通过创造性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建立相互合作、信任理解的关系,活泼多样地发展学生多样化的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

3、探究学习的理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同样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二、研究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了以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课题预期目标,为教学特色建设提供教育资源保障和有力的支撑,我们积极整合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的方式和一般流程,构建了“导入激趣→自主创造→合作互动→引探释疑→迁移实践”的自主、合作、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框架。1、导入激趣

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使抽象的内涵转化成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理解,营造一个语文教学的互动新空间,有如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天上的街市》、《背影》、《皇帝的新装》、《咏雪》、《化石吟》等课件的制作,让学生真的有如进入作品的真实情景中。比如《化石吟》中下下载大量动植物的化石图片,及影片《侏罗纪》的图片,就可以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形象的直观感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以这些真切生动的情景既可以启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同时还可以培养提升个人的情操,养成真善美的体验,造就独立的人格。这无疑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2、自主创造

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给予学生上网,根据自己的喜好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独立网上学习。如初一的两个信息班进行的“四个一”的活动比赛,先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模仿学习,进行更新创造。整个比赛大力提倡一个口号:“像学者一样认真阅读,像作者一样创新写作,像书法家一样端正书写,像工程师一样灵活运用……”,加强自主独立性的培养,增添学习的成功感。如在创作“励志格言”电子书签、创作一个寓言的过程中,同学们先在网上搜索学习名人伟人的励志格言、网上研读《伊索寓言》后,再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创作,并配以精美的文字、插图处理,自创励志格言、寓言故事。其效果很好。

3、合作互动

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力主“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学生与学生合作互动”,目的在于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及网上资源,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争论、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及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碰撞,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通常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组与组之间的挑战竞赛,由此增强竞争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授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时,可以即时上网阅览这些寓言的VCD片,看图模仿角色进行讲故事比赛。又如下载的《皇帝的新装》的10幅忍俊不禁、妙趣横生的连环图片引来学生阵阵的笑声,给这些连环图片配上动情的音乐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复述故事比赛,这样的效果当然是难以言喻的。这不仅改变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只是录音机播放示范朗读录音的固有形式,还积极力求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对“说”的能力切实地加强了训练,务求做到“促学生想说,教学生会说”。4、引探释疑

引探释疑的过程是以问答思考题为教学主线,学生先学先探,教师后讲后帮,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教《诗两首》时,要求学生第一遍自读,感悟探究:诗歌写了什么内容?第二遍自读,感悟探究:抒发了什么情感?第三遍自读,感悟探究:借纸船和金色花来抒情有什么好处?每一遍自读,老师都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老师让学生在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齐读、范读。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有话可说,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指导,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主或流于形式或自主不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探究的成果和收获,逐步消除有些学生的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5、迁移实践

书上的知识只是一个例子,能学得更多的知识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语文课上我们尤其重视学生的迁移阅读能力与实践能力。像有的学生善于文字处理,有的学生善于绘画,有的学生擅长网页制作。如根据实验班的实际,已经循序渐进式地开展了以下的“多个一活动比赛”:设计一张“励志格言”电子书签比赛;设计一次自由命题的电子手抄报比赛;创作一个电子寓言;以爱护我们的母亲河为题设计一则广告词;……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比赛的过程中,让学习的语文知识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公平竞争、谦虚好学、乐于助人、求新求精、超越自我的好品质。我们构建这样一个模式,并不是说课堂上一定要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和怎么讲。模式中提到的各个环节粮是相辅相成的,并非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在教学实际中灵活把握,才能使教学有声有色。三、探索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据此我们在实验中进行优化教学策略的选择研究,探索出常规可行的教学策略优选法。如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策略优选法是:“一读了解作者,了解背景;二读把握基调,感情朗读;三读理清重点,梳理结构;四读品味词语,挖掘内涵;五读概括主旨,领会中心;六读联系现实,提高认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间的“小组读”、“集体读”、“听读”、“赏大河高山画”等形式,选择配备“文、声、画、像”等媒体信息,教学效果良好。如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精选教学策略是:1.图片激情导入;2.简介作品选集;3.速度感知内容;4.概述寓言要旨;5.研读剖析难点;6.小结文体特点;7.口头创新寓言;8.课外自选阅读。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策略的选择必须要把握的宗旨。

如诗歌《天上的街市》的优化教学策略是:1.观卡通夜空星光灿烂图课文激趣引出诗文(听);2.观万家灯火图,配乐朗读把握基调,感情朗读(读);3.观“郭沫若”相关图片了解作者,了解背景(说);4.网上找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复述故事,理解主题(说、读);5.观“牛郎织女”图,配乐朗读品味特色,再现意境(说、读)。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实验,经历了酝酿准备、尝试运行、持续发展的三个研究阶段,试验班从开始的1个语文教学班扩展到现在一年级所有的语文教学班。通过师生的相互学习,把学文、作文与做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明显地增强。学校于本学期初又装备了近三十台有较高配置的新电脑,在完善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语文,学生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学生创作的作品有些具教学示范作用,如以“保卫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PPT广告语制作、电子励志格言等。参加研究实验的老师而言,精诚团结、合作互动。继续探索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语文的科学教学模式,继续研究相关的语文的优化教学策略,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我校多次举行的语文公开课获得市教研室,其他兄弟学校的好评。其中我校参与该实验的年轻老师在市教研室举办的“三新”优质课比赛与教案评比中分获一等奖。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撰写多篇教学教育论文,其中获得市级一等奖、二等奖各一篇。所辅导的学生也有多篇作品公开发表或获奖。五、研究反思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发现现实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五大重点,以此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1、要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并以此为统领,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实于课堂教学。

2、要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情感态度,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的能力。

3、要不断变换“合作”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更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4、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5、要广泛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在实践中自主合作,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自主发展。

6、要再次完善评价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使教学特色建设更加卓有成效。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不负众望,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特色建设的新篇章。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生物小组探究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生物小组探究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生物小组探究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8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