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个性与特长,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但不善于动手;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学得一般,但动手能力较强。有益的课外活动能对前者起促进作用,对后者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以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学生在小制作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会经历失败的苦恼,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成功了,从中学生会得到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体会到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会尝到成功后的喜乐,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在小论文比赛中,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查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从中学生会领略到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使他们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凡能满足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的体验,如快乐、满足、热爱等。情感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如果把学习化学知识作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么他们对学习化学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感,而从这一点上看化学课外活动有优于课堂教学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能力得到提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化学课外小组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觉地参加一两项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发展兴趣,发挥其特长。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化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切忌只注意培养少数“尖子生”,必须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要通过富于吸引力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激发学生的欲望,使他们在活动中形成自己的兴趣,发展其特长。同时搞好化学课外小组的活动需要发挥化学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力量,每个老师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不同,就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各具特色的丰富的活动内容,拓宽同学们的视野,一个好的教师群体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保证,是搞好化学课外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课外活动只有一、二个教师去搞,势必带来力量不足,内容贫乏,形不成声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参加化学课外小组活动,辅导老师要精心安排好每次活动,不要让学生失望。为此,每次活动之前老师应布置好活动内容、要求。在开头的几次活动过程中,辅导老师要多费点心,及时解决学生碰到的困难,甚至连各种工具的使用都要手把手的教,要耐心细致,逐步放手。在各种小组的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活动着迷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方便,借给他们资料和有关杂志学习,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早出成果。
扩展阅读:化学课外活动计划、方案、总结08-09
西郊中心校东校区初中化学课外活动计划
201*-201*年度
一、指导思想:
1、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训练化学实验技巧
由于化学课程的紧迫并不容许节节都是实验课,因此学生对实验的技巧、仪器运用等方面都较为生疏,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就能给予他们很好的机会去练习、了解。
3、提高观察力及思考力
微型实验的过程、内容及仪器的配合都是由学生设计的,而设计之先,学生必须对实验有很好的认识,故需自发的参考其它书籍去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力,更加上有些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引起了学生对四周环境观察以及思考的兴趣。
4、课堂理论的实践
由于课程紧迫,并不能有太多时间给与学生们对所学的理论进行实验,故出现理论多而实践少的问题,而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就给予学生一个好机会在课余时间去进行更多的实验。
5、培养合作精神
除化学知识外,学生更能学习到怎样在群体中协力合作。因为每次实验均需要各个同学各自的构思,还需组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下,实验方能成功,因此培养到学生的合作精神。
6、培养表达能力
在每次进行实验之前,学生都集中起来,各组分别报告工作进度,因此能提高学生在人面前说话时的胆量及表达能力,对将来踏足社会有良好的影响。
7、提高组织能力
在每次实验之前学生都需要自己构思实验用的仪器、方法等,故亦能加强学生的思考及组织能力,更加上每次实验成功或活动之后学生都要提交报告,交代实验的过程、讨论等,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二、活动计划:
⒈、召开全体组员座谈会,师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三年规划和近期打算,指导教师与组员共同探讨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⒉、每3周集中一次,指导教师布置活动内容,师生一起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共同感兴趣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完成家庭小实验;4、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生活品中废旧品的处理;
5、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城区化工厂参观工厂生产。
活动方案
【污水的净化】
实验目的:练习利用简易方法净化天然水。
实验原理:利用沙石、活性炭具有吸附过滤杂质的功能对水进行除杂,另外利用漂白粉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对水进行消毒,从而达到水的净化。
实验用品:
1.药品:浑浊的天然水、明矾、新制的漂白粉。
2.仪器:小烧杯、试管、玻璃棒、铁架台、自制简易水过滤器、研钵、胶头滴管。
问题讨论:明矾为什么可用来使浑浊的水变澄清?
小结:浑浊的水中有泥土胶体,不易沉降。明矾加入,Al水解形成Al(OH)3胶体,由于Al(OH)3胶体吸附力强,且带电荷与泥土胶体相反,使得浑浊水中的杂质被吸附,胶体与Al(OH)3胶体发生电中和而沉降,得到澄清的水。
实验演示与步骤:
1.浑浊天然水的澄清在两个小烧杯中,各加入100ml浑浊的河水(或湖水、江水、井水等)。向一份水样中加入少量经磨的明矾粉末,搅拌,静置。观察现象,与另一份水样进行比较。
2.过滤将烧杯中上层澄清的天然水倒入自制的简易水过滤器中过滤,将滤液收集到小烧杯中。简易过滤器的制作,取一个塑料的空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住,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双层纱布、活性炭、双层纱布、石英沙、双层纱布、小卵石、四层纱布。
3.消毒向过滤后的水中滴加几滴新配制的漂白粉溶液。
活动总结
化学学科的活动,绝大多数是实验,要接触许多化学试剂,如果操作不当,会带来一定的危险。课堂实验教学一般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而课外活动是开放性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必不可少,要着力培育学生牢固的安全意识。
初步的探索实践证明,通过化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有了较大的拓展,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与探索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化学课程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化学的愿望,而且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在学习中乐于质疑和探究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