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石长铁路测量年度工作总结(改)

石长铁路测量年度工作总结(改)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1:15:54 | 移动端:石长铁路测量年度工作总结(改)

石长铁路测量年度工作总结(改)

石长铁路第一项目部测量工作总结

项目简介:石长铁路增建二线1标第一项目部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和临澧县交界地段。正线DK0+000~DK39+718.9共39.719km,其中主要构造物隧道5个3681m;特大桥2座3067.44m;大中桥8座1405m,小桥2座37.07m,公跨铁桥10座800m,人行天桥2座130m;焦柳联络线长2.4km,主要构造物隧道1座900m,大桥1座361m。顶进桥涵471.4米/30座;路基30500m。合同工期30个月,合同金额为7.7亿。

201*年2月,我接通知调入石长铁路第一项目部负责42km线路测量工作。在项目测量管理精细化、高标准的环境下,从负责10km线路的测量工作转入到42km是一个大的挑战。经过不懈努力,目前项目测量工作都已步入正轨,现在我就项目测量精细化、高标准管控总结如下。

挑战过程中存在三大矛盾

一是项目急速扩大与测量技术骨干不足的矛盾,项目从3km、10km到面临42km,施工生产规模处于从未有过的高度,但是近几年真真成长起来的测量技术骨干较小,公司派遣过来的能胜任十几公里的测量班长没有,公司测量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在外部高待遇的诱惑下,部分测量人员流失,项目测量工作雪上加霜。

二是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储备不足的矛盾。既有线并行段线路测设、采空区量测、半径400m的曲线隧道测量都是新的知识点,特别是既有线并行段的线路测设知之甚少,只能边干边学,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技术储备缺口明显。

三是测量队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按照项目领导的前期规划项目部只设置一名测量队长,但是线路长,需要核对的内业资料、外业测量工作很多,还必须及时配合征地出资料,感觉工作强度大,项目测量工作管理难上加难。

在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面前,我不断调整思路来适应环境,只有艰苦奋斗,知难而上来破解现场存在的难题,才能保障项目测量管理有效受控,确保工程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并达到了预期效果。(一)多种培训,夯实基础。测量人员接收进来后,发现素质参差不齐,急需一种规范化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整齐划一的团队作风和能胜任既有线测量工作岗位。重点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局指统一组织集中培训,局指挥部结合项目情况,安排局指安全总监,邀请工务段的安全监督员,对即将上道的测量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试,提高测量人员的安全意识。二是组织业务培训,结合《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测量管理办法》组织培训,并及时进行考试,先进者给予资

金奖励,极大鼓舞了测量人员学习技术的热情;三是勤下工地,多了解,多指导,早发现,早解决。管段42km,许多测量主管碍于面子不会及时把问题反映到测量队,必须常下工地,加强对各架子队测量班的了解,每次下工地对前期放样内业资料进行认真检查核对,如现场放样过程是否有操作不准确地方,是否每步有相应的复核,并做好检查记录,督促进行改正,把培训送到现场,又不耽误现场正常工作。通过多形式的培训把测量主管训练行家里手,保证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制度,借力管理。架子队进场前项目部与架子队签订《架子队进场须知》明确架子队必须配置测量人员,借助架子队的资金外聘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测量人员,充实测量队伍;在指挥长和总工程师的指导下,迅速制定《项目测量管理办法》、《仪器保管协议》、《架子队测量班与作业队测量班分工管理办法》一系列制度,加强对各个层次测量班的管理,依据管理办法进行奖罚。

(三)综合考评,优胜劣汰。

加强与公司派遣测量班长沟通,熟悉每个人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对管理水平好,技术水平稍差的加强培训,勤教、多鼓励,为其提供发展的平台,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差的测量班长外调到其他班转为测量员。不拘文凭,为能胜任者提供好的舞台。

(四)及时沟通,加强监督。

为了方便和各作业队测量班与架子队测量班的信息沟通,使测量工作更加有序进行,测量队建立了QQ群,每个测量人员必须加入工作群,各测量班指定专人对群信息进行反馈,确保信息畅通;并要求各测量班把需复核的内业资料及时在群发布,组织人员进行核对,外业工作测量队长亲自下工地现场核对,对没按照要求进行内业资料核对的测量班长,没按照操作规程放样、转点、布设控制网的测量班长通报批评给予处罚,减少工作失误。

(五)细化管理,服务现场。

引进架子队测量班后,充实了测量队伍,提高了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但是也增加了管理难度。个别测量班长不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处理好与架子队测量班长的关系,需要测量队长勤于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多下工区为两者搭建一平台,把大家的目标统一到测量工作上去。

(六)跟进及时总结,落实理论施工。

通过不断地总结和研究测量技术,写出《坐标法测量既有线增建二线》、《隧道围岩量测数据分析法的应用》两篇实用的论文,丰富了我测量队的施工理论。

在肯定201*年好的做法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201*年各项任务任重道远:一是项目隧道总计4.581km,如何确保隧道安

全顺利贯通。二是桥梁14座,>1km的桥两座,如何确保桥墩身、垫石施工放样准确。三是既有线并行段路基施工,线路顺接。四是架子队测量班人员游动性大,因待遇低离开的技术熟练测量人员时有发生。五是架子队外聘的测量人员未经测量队考评就直接进入项目从事测量工作,给下步施工带来隐患。

四、201*年主要工作计划

目前,我测量队的各项工作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性阶段。项目部各领导对我们成绩的肯定更使我们看清了方向,坚定了信心。201*,我测量队将一鼓作气,继续以“目标不改,措施不变,力度不减”的原则,毫不犹豫地围绕项目部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推进各项工作。

扩展阅读:macro10

第十章ADAS分析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价格水平的决定理论;▲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宏观短期均衡的调整过程;▲财政政策对甜均衡变量的影响;▲财政政策在三大模型中的效力比较;▲货币政策对短期均衡变量的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均衡变量变化的比较;▲相机抉择的宏观稳定政策;▲财政、货和由政策谁优谁劣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组织;▲利用ADAS解释现实经济生活;▲ADAS模型的长期均衡;▲总需求变化对长期均衡的影响;▲短期总供给变化对长期均衡的影响。二、教学内容安排:

10.1ADAS模型的短期均衡一、价格水平的决定

ADAS模型的首要职能便是研究价格水平的决定。图10.1介绍了价格水平的形成过程。

宏观经济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定理就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价格总水平之上,如果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价格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在另一价格水平上,如果总供给量大于总需求量,价格水平有下降的压力,直至实现均衡价格。此时,总需求量等于总供给量。我们称之为“宏观价格定理”。

根据上述重要定理,当P=P0时,AD>AS,价格水平上升;当P=P1时,AS>AD,价格水平下降,只有当P=PE时,AD=AS,实现了宏观均衡。PE为均衡价格水平,YE为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参见图10.1。

二、宏观短期均衡

AD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均代表着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出清,而短期AS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并不一定代表着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均衡。确切地说,短期AS曲线只有一点才隐含着劳动力市场出清,这就是短期AS曲线与充分就业产量曲线的交点。在图10.2中,该交点为B点。

如果AD2曲线经过B点,那么,B点就代表了三重市场的(短期)均衡。第一,B点为AS和YF的交点,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第二,B点在AD2曲线之上,它代表了商品和货币两重市场的均衡。因此,三重市场均衡是指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均衡。

图10.2AS和充分就业

YF和YL分别代表充分就业量和极限产量,B点隐含了劳动力市场均衡,而在A点,劳动力市场出现失业,C点代表着劳动力过度就业。

如果AD1曲线与AS相交于A点,那么,A点代表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但它隐含着劳动力市场没有实现阶段充分就业均衡。准确地说,它隐含着失业的存在。因此,A点仅仅代表着两重市场的均衡,而非三重市场的均衡。

ADAS模型分析的就是研究三重市场的均衡问题,AD-AS曲线的交点就是宏观短期均衡。凯恩斯本人着重要解决的是失业问题,即是如何将图10.2中的A点移动到B点的问题。由此可知,凯恩斯的分析是“两重市场的宏观均衡”,而不是“三重市场的宏观均衡”。如果要把“宏观均衡”严格界定为“三重市场同时均衡”的话,那么,凯恩斯的分析就是“凯恩斯非均衡分析”。

再回到图10.2。如果AD3曲线与AS曲线相交于C点,那么,C点代表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同时隐含着劳动力超出充分就业的均衡,或者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过度的充分就业。

结论:从短期看,宏观均衡可能隐含着失业或超出充分就业的均衡。

三、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

图10.3有利于说明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

我们已知,给出图(a)的劳动力供需曲线,它决定了两个变量,均衡的实际工资(W/P)E和均衡的劳动力数量NE.

给定一个短期总生产函数,均衡的劳动力数量便会决定一个均衡的总产量YE。同时,也决定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AS,分别见图(b)、(c)和(d)。

图10.3宏观短期均衡变量

以上5个直接决定的均衡变量有:①NE;②(W/P)E;③YE;④PE;⑤Re;间接决定的变量有:①(M/P)E;②CE;③IE;④NXE;⑤L1E;⑥L2E

图(e)为IS-LM模型。从第三篇的分析中已知,它决定了以下变更:①均衡的利率rE;②均衡的产量YE;③均衡的实际货币数量(M/P)E;④均衡的消费量CE;⑤均衡的投资量IE;⑥均衡的国外净需求NXE;⑦均衡的货币交易需求LE;⑧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32。同时,它决定了AD曲线。

给定AS和AD曲线,它直接决定了两个变量,均衡的价格水平PE和均衡产量YE。同时,从劳动力市场所推导出的YE与ISLM模型中所推导的YE在数量上一定要相等。否则,就没有实现三重市场的同时均衡。

归纳起来说,图10.3所直接决定的变量有:①均衡的劳动力数量NE;②均衡的实际工资(W/P)E;③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YE;④均衡的价格水平PE;⑤均衡的实际利率rE;同时,它所间接决定的变量有:①均衡的实际货币数量(M/P)E;②均衡的消费费CE;③均衡的投资量IE;④均衡的国外净需求量NXE;⑤均衡的货币交易需求LE1;⑥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E2。

总之,从AENI模型拓展到ISLM模型,进而拓展到ADAS模型,它们共决定了以上11个变量。

10.2宏观经济政策与短期均衡的变动

10.2.1一般分析

我们已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导致AD曲线向右平行地移动。现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作为一般分析。

如果政府增加政府支出,那么,总需求曲线便从AD0平移至AD1。如果价格水平P0

不变,增加政府支出之后,使得经济从A点移到B点,即总需求量从Y0变化到Y1。从A点到B点,就是“收入支出调整过程”,其含义是收入如何对支出作出调整的过程。它度量的实质上就是AD曲线的平移的水平距离。

但是,在B点,在原有价格水平P0上,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价格水平有上升的趋势。由于价格调整,总需求量也会有所调整。在图10.4(a)中,由于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1,总需求量便从Y1下降到Y2。

这时,由于价格水平上升,短期总供给从Y0上升到Y2。在价格水平P1上,总需求量恰好等于总供给量。因此,C点为新的均衡点。经济从B移动到C点便是“收入价格调整过程”,其含义是收入如何对价格的变化作出调整的过程。它度量的实质就是新的总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参见图10.4(b)。AD1曲线势必经过B、C两点,并与AS曲线相交于C点。

总结上述讨论:经济初始均衡为A点,增加政府支出后,如果价格水平不变,该经济从A点到B点,这一调整过程就是“收入支出调整过程”;价格水平上升使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这一调整过程就是“收入价格调整过程”。

但是,经济不是像图中所描述的从A点到B点再到C点的调整过程,而是从A点“直接”到C点,因此,这是一个“收入支出”和“收入价格”的同时调整过程。

由于C点为最后的均衡点,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均衡产量从Y0上升到YE,均衡价格从P0上升到P1。

10.2.2财政政策和短期均衡的变化

一、在ISLM和ADAS两个模型中的讨论请参见图10.5,并注意以下分析步骤:

(1)由LM(P1)和IS1决定了ISLM模型中的初始均衡点E1,并可推导出一条总需求曲线AD1。

(2)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总生产函数可以推导出图(a)中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

(3)图(a)中的AD1与AS共同决定了以下变量,即:①均衡的实际产量Y1;②均衡的价格水平P1;③均衡的实际利率r1;④均衡的劳动力数量NE;⑤均衡的实际工资(W/P)

;⑦均衡的消费量CE;⑧均衡的投资量E或名义工资WE;⑥均衡的实际货币数量(M/P1)

IE;⑨均衡的国外净需求量NXE;⑩均衡的货币交易需求LE1;(11)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2LE。

图10.5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1)

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均衡产量、价格水平、利率均上升,但均衡的实际货币减少。

(4)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比如扩大政府购买),导致IS曲线由IS1平衡至IS2。它与LM(P1)相交于A点(参见图(a)),表明从ISLM模型来看,均衡利率上升至r2,均衡产量上升至Y3。请注意:这里产生了部分挤出效应,即利率上升导致投资需求下降。

(5)固定IS2和LM(P1),可以推导出一条经过A点(P1,Y3)总需求曲线AD2,见图(a)。

(6)图(a)中的AD2与AS曲线相交于E2点,即最后的均衡点为E2点,相对于初始均衡点E1而言,均衡价格水平上升至P2,均衡产量仅仅上升到Y2。

(7)ISLM模型的产量增量(Y1Y3)要大于ADAS模型的产量增量(Y1Y2),第一个模型考虑了“收入支出调整过程”,而第二个模型扣除了因价格上涨导致的总需求减少(Y3Y2),即扣除了“收入价格调整”因素。换言之,ADAS模型考虑了“价格效应”,而ISLM却没有。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ADAS模型要优越于ISLM模型。(8)由于价格水平上升,图(b)中的A点不再代表双重市场的均衡。现在,仅仅注意IS2和LM(P1),由于P2>P1,均衡的实际货币减少,LM曲线必须左移且相交于IS2于E21点,因而均衡利率再度攀高至r3,均衡产量从Y3下降到Y2。图(a)中的E2与图(b)中的E2点相互对应。

总结上述讨论:当增加政府支出后,从ADAS模型看:①均衡产量上升(但比ISLM模型中产量增加得少些);②均衡利率上升(比ISLM模型中的利率上升得要高些);③均衡价格水平上升;④均衡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名义货币供给量未变)。

图10.6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

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均衡价格水平上升,进而,劳动力需求曲线从ND(P1)右移到ND(P2),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的幅度要小一些。因此,均衡就业量上升,均衡名义工资也上升。

图10.6的纵轴为名义工资率。在初始均衡价格P0水平上,有两条劳动力需求曲线ND

(P1)和劳动力供给曲线NS(P1),其初始的均衡名义工资为W1,均衡的劳动力数量为N1。

增加政府开支导致均衡价格从P1上升为P2,相应地,劳动力的供需曲线也要发生变化。价格水平的上升,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的话,实际工资下降。因而,劳动力的需求量在每一个名义工资水平上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量,即劳动力需求曲线从ND(P1)右移至ND(P2)

同时,劳动力的供给者因为实际工资下降而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量,因而劳动力供给曲线从NS(P1)左移到NS(P2)。

请注意: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的幅度要小于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的幅度。为什么呢?从产品市场看,增加政府支出短期内导致均衡产量增加,那么,从劳动力市场看,在总生产函数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增加劳动力的使用量才能增加其产量。如果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等幅上升和下降,势必造成均衡就业量不变,因而均衡产量不变,均衡实际工资不变。

现对上述讨论作一小结:增加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导致均衡就业量上升,均衡名义工资亦上升,由于价格上涨的幅度要大于名义工资上涨的幅度,所以,均衡实际工资水平下降,正是因为均衡工资水平下降,才能导致劳动力需求增加,进而均衡产量上升。

我们花了相当长的篇幅讨论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现将上述全部讨论总结于表10.1。

表10.1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短期的影响财政政策扩张性(G↑)紧缩性(G↓)1.均衡产量YE2.均衡价格水平PE3.均衡利率水平rE4.均衡就业量NE↑↓5.均衡消费量CE6.均衡货币的交易需求LE7.均衡名义工资WE8.均衡的投资量IE9.均衡的货币数量(M/P)E↑↓210.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E11.均衡的国外净需求NXE不确定,或下降不确定,或上升二、三大模型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

整个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三大模型基础之上的,它们是AENI(总支出国民收入)模型、ISLM(投资储蓄货币供需)模型、ADAS(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每个模型中,我们都分别讨论了财政政策,现在,我们拟就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产出、价格、利率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

图10.7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

就产量而言,AENI模型增幅最大,ISLM模型次之,ADAS最小;就利率而言,ISLM模型增幅较小,ADAS模型增幅较大。

现假定宏观短期均衡为图(c)的标有“1”的点,现在开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图10.7(a)为AENI模型,该模型假定了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都不起作用。现增加G>0,导致AE曲线向上平移G个单位,均衡点为2。因此均衡国民收入的增量就是政府支出乘数。

图(b)为ISLM模型。其中,IS曲线收集了AENI模型的所有信息。增加政府支出使得IS向右平行移动Y1Y4个单位。给定LM1曲线,均衡点为3。因此利率从r1上升到r2,均衡产量增量为Y1Y3。请注意,Y3Y4为挤出效应。

图(c)为ADAS模型。其中,AD曲线汇集了ISLM模型的所有信息。给定AS曲线,由于产加政府支出G,使得AD曲线向右平移Y1Y3个单位。因此,均衡点为4,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为P2和Y2。Y2Y3为价格效应。

由于价格上涨至P2,这便反逼LM曲线从LM1左移至LM2,进而进一步拉动利率上升至r3,均衡产量只增加Y1Y2,这样,ISLM模型的结论就与ADAS模型的结论相互一致了。

现在我们来看图(a)中的AENI模型是如何变化的。

一开始增加政府支出G,使得AE曲线从AE1向上平移G个单位至AE2,新的均衡产量为Y4,新的均衡产量为Y4。但由于货币市场的利率一开始上升至r2(见图b),均衡产量只有Y3。这样,AE曲线相应地要从AE2下降为AE3。这到目前为止,与IS2和LM1交点的结论相互一致了。但在ADAS模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所以LM曲线还要左移,利率进一步上升为r3,总支出中对利率有反应的那一部分(如投资)要进一步下降,这便使得AE曲线进一步从AE3下降至AE4。最后,从三重市场综合作用的结果看,均衡产量为Y2,均衡利率为r3,均衡价格水平为P2。这样也和ADAS模型的结论相互一致了。

三大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模型产量增量价格水平变化利息变化就业量度变化AEMI最大不变不变最大ISLM中不变较小中ADAS最小上升较大最小

10.2.3货币政策和短期均衡的变化

现假定该经济一开始处于图10.8(b)中的初始均衡点E1。因此,根据IS和LM(M1/P1)两条曲线便可得到AD1(M1)。现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从M1增加到M2,LM曲线从LM1(M1/P1)移动到LM(M2/P1)。从图10.8(b)看,ISLM模型的新均衡点为A点,它对应着图10.8(a)中的A点。到此为止,我们曾在第9章讨论过。

但从ADAS模型看,A点并非为最后的均衡点。此时,在P1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量Y3要大于总产量Y1。因此,均衡价格从P1上升到P2,均衡点从E1上升为E2。

图(b)如何才能恢复到均衡点呢?由于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在假定M2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必须从LM(M2/P1)左移到LM(M2/P2)且经过E2点。这样,图(b)最后的均衡产量也为Y2,均衡利率为r2。这样,便知ADAS模型的结论相互一致了。

对上述讨论小结如下:从ISLM模型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从M1上升到M2),LM曲线从LM(M1/P1)右移到LM(M2/P1),均衡点为A点,均衡利率为r3,均衡产量为Y3。但是,从ADAS模型看,A点不是均衡点。在P1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价格上升。最后的均衡点为E2,此时,均衡价格为P2,均衡产量为Y2。这就反过来要求ISLM曲线再度移动。由于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必须从LM(M2/P1)左移至LM(M2/P2),且经过E2点,这样,最后的均衡利率为r2,均衡产量亦为Y2。

图10.8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上升,均衡利率下降。

总之,增加货币供给,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利率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要小于ISLM模型中的幅度),均衡产量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要小于ISLM模型中的幅度)。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影响财政政策扩张性(M↑)紧缩性(↓)1.均衡产量YE2.均衡价格水平PE3.均衡就业量NE4.均衡消费量CE5.均衡投资量IE↑↓6.均衡的货币数量(M/P)E7.均衡货币的交易需求LE8.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E29.均衡名义工资WE10.均衡利率rE↓↑11.均衡的国外净需求NXE不确定,或减少不确定,或增加10.2.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均衡变量变化的比较

一、宏观经济变量按重要性分类

一般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变量有3个:均衡产量、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就业量。这三个变量的决定理论,即ADAS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宏观经济波动,探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重大现实问题。第二个重要层次的变量应该包括均衡利率、均衡工资率,它们本身并不重要,但是,它们的变化会对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个重要层次就是均衡投资。其他几个变量可以放在最后一个层面上。当然,应该指出,这种分类仅仅是一种分类,而不是唯一的分类。把投资放在第一类重要变量也未尝不可,因为投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二、稳定经济政策的影响方向

表10.4是表10.1和表10.3的某种综合,以便使我们清晰地比较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几大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方向。

表10.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均衡变量扩张性财政政策(G)扩张性货币政策(M)1.国民生产总值2.价格水平↓↑3.就业量4.利率↓↑5.投资量↓↑三、相机抉择的稳定政策从上表可知,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影响的方向是不一致的,进而对投资影响的方向也是不一致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图10.9宏观经济政策的相机抉择

当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产量YF时,存在着失业均衡,应采取扩张性稳定经济政策,使AD曲线从AD1移至AD2直至目标充分就业均衡;当经济处于超出充分就业,即YF<YE≤YL(极限产量)应实施紧缩性稳定经济政策,使AD曲线从AD3移至AD2,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从上表我们还可以知道:当经济在短期内出现萧条缺口时,即失业为主要矛盾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缺口时,即通货膨胀为主要矛盾时应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换言之,当经济牌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即“经济过冷症”,应采取扩张性稳定经济政策;当经济处于超出充分就业均衡时,即“经济过热症”,应实施紧缩性稳定政策;当经济已经处于或接近于充分就业均衡这一理想目标时,暂且让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休息片刻。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政府并非时时刻刻都要干预经济!图10.9有利于我们理解上述讨论。

图中的YF为充分就业产量,YL代表着极限产量。当经济处于Y1与YF之间时,经济隐含着“失业均衡”,应采取扩张性政策;当经济处于YF与YL之时,经济隐含着超出充分就业均衡,应实施紧缩性政策。应记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一旦经济处于小于Y1时,说明该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失精彩取扩张性政策会导致产量增加,但价格水平不变,这便是极端的凯恩斯主义的结论及政策药方。因此,极端的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只有当经济处于严重萧条时方为适用。当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一般来说,经济是处于Y1和YL之间。

四、财政、货币政策谁优谁劣

要评断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谁是谁非、谁优谁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但这不是说,我们一点认识也没有,以下5个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分析问题的基础:(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所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商品市场、间接影响货币市场,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货币市场,通过利率的调整进而作用于商品市场。因此,财政政策对GDP的作用更直接、更快捷,而对通货膨胀的效应较间接、较缓慢;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更直接、更快捷,而对GDP的作用较间接、较缓慢。

(2)货币市场趋于均衡的速度一般要快于商品市场,这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一般来说速度更快一点。

(3)扩张性财政政策容易产生挤出效应挤走私人投资,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率来促进私人投资的。

(4)货币政策的效力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利率。(5)财政政策的效力取决于于LM和IS曲线的斜率。五、一些推论

根据以上基本认识以及对现实经济的实证分析,可以作出以下不很严格的推论,仅供读者思考:

(1)当经济出现比较严重的失业,扩大产量、增加就业成为当务之急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它会导致产量迅速上升,而通货膨胀不明显。如出现严重衰退,也可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但应坚持以松财政为主。

(2)如果通货膨胀大敌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首选,它可使通胀较为迅速降低;如果通货膨胀甚嚣尘上,也可辅之以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双紧”政策,但应坚决以紧货币为主。

(3)如果失业不是很严重,通胀随力尚可,可以采取稍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货币政策为主。

(4)如果经济过热不很严重,通胀承受力尚可,可以采取稍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货币政策为主。

(5)当LM曲线接近于一条垂线时(货币资产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不宜采取财政政策,因为会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

(6)为了避免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去向的重点应放在公共基础设施之上,以带动“挤进效应”扩大私人投资。

(7)当LM曲线接近于一条水平线时(货币资产需求对利率有较大的弹性),不宜采取货币政策,因为会出现“流动性陷阱”。此时,财政政策的作用较为充分。

(8)当IS曲线接近于一条水平线时(投资利率弹性较大),不宜采用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的效力很充分。

(9)当IS曲线接近于一条垂线时(投资利率弹性很小),不宜采取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的效力很充分。

(10)实施经济政策时,还应考虑经济自然增长率问题。当经济自然增长比较明显、强劲时,从绝对数意义上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就理在其中了。此时,更应考虑相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政策。比如,今年比去年经济增长8%,今年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扩张也是8%这是绝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政策,但不是相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性政策,而“维持性政策”;如果财政扩张仅为6%,这便是绝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政策,但从相对数意义上说,这便是一个紧缩性政策。如果希望明年经济增长更快一些,就应该采取相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政策,如如财政和货币都扩张10%。

(11)一个国家优先采哪一种政策工具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微观基础以及各种制度,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外的结论。比如,在美国,财政政策已不再是稳定经济原首先工具稳定经济的任务主要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去完成。其主要原因大概有:①制定财政政策,一般都是年度性的,尽管期间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要通过总统以国会修订预算是十分艰难的,因此,财政政策可能存在着很长的认识时滞、反应时滞和生效时滞,如果瓜在时滞如此之长,以至于财政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而言毫无疑义;②由于党派之争和国会审议程序等方面的原因,减税比增税容易,增加支出比缩减支出容易;③制定货币政策比较灵活、周期较短;④美联储云集了一大批专业经济学家,他们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出周期性的波动,并可以在必要时迅速采取行动;⑤美联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它用行动已经表明,在有必要采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政策以抑制通胀时,它可以承受作出这种决策的压力。

六、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在实施经济稳定政策时,有一个松紧的政策搭配问题,亦称政策组合。很显然,双松搭配的政策是一种完全的扩张性政策,而双紧搭配的政策则是一种完全的紧缩性政策。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国家政府都采取过松紧搭配,比如紧财政、松货币,或者松财政、紧货币。这两种搭配究竟在总体上属于扩张性还是紧缩性政策,要取决于两者松、紧的程度。这里容易产生一种误解,很多人容易认为:如果财政扩张3%,而货币紧缩4%就是一种总体上的紧缩政策;同理,如果财政紧缩3%,而货币扩张4%就是一种总体上的扩张政策。判断政策组合总体上是松是紧,不是看各自松与紧的百分比及其大小,而是看最终能否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凡是能导致GDP上升的紧财政、松货币组合以及松财政、紧货币的组合都是在总体上的扩张性政策;否则,就是紧缩性的。

10.4.1ADAS模型的长期均衡

我们假设一国经济一开始便处于长期均衡,图10.13便表示了处于长期均衡的一国经济。均衡产量YE和均衡价格PE是由总需求曲线AD和长期总供给LAS的交点E点所决定的。在E点上,均衡产量便是充分就业产量,说明该国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状态。

图10.13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是由LAS和AD的交点E点所决定的,它直接决定了均衡价格水平PE和均衡的产量YE。

应该强调,短期总供给曲线势必经过E点。这隐含着(名义)工资、价格和感觉都完全调整到了这和中长期均衡。也就是说,当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时,工资、价格以及感觉的调整必定使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曲线交点和总需求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完全相同。

还应指出,图10.13中的E点直接地决定了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产量YE,但它还隐含地、间接地决定了均衡就业量NE、均衡实际工作W/PE,均衡实际利率rE,以及以下几个带有结构的均衡量,如均衡货币交易需求L、资产需求L,均衡消费CE、均衡投资IE等等。

与短期模型相比,长期模型所产决定的均衡变量的多少以及在方法论上都是一致的,主要区别在于:长期均衡只能发生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而短期均衡有可能出现失业均衡或超出充分就业均衡。

10.4.2总需求变化与长期均衡

总需求变化是用总需求曲线的平移来表示的。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左移;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下面分别讨论总需求增加和减少对长期均衡的影响。

一、总需求增加

为了分析问题简便起见,我们假定经济一开始处于长期均衡点A点,参见图10.14(a)。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政府突然增加货币供给量,或者企业家突然对前途充满信心。这样一来,总需求曲线便多AD1右移到AD2,整个经济从短期和短期均衡点A点移动到另一个短期均衡点B点。

图10.14总需求增加和长期均衡

图(a)说明:一旦总需求增加,导致短期内价格水平上涨,产量增加,就业亦增加。图(b)说明:由于价格上涨而名义工资未变,使得短期总供给也减少。经过逐步调整,最后该经济会实现长期均衡点C点。此时,均衡价格上升,但产量仍然等于充分就业产量。在职短期均衡点B点上,重要的变化有三项:(1)均衡产量上升且超出充分就业均衡产量;(2)均衡价格上升;(3)尽管图(a)没有直接表明出来,我们依然可以理解到,该经济出现了超出充分就业的状况。总之,该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缺口”。

一国经济不可能永久性地停留在超出充分就业状态。为什么不可能呢?是什么力量使得实际GDP恢复到长期均衡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呢?

当然,一旦出现通胀缺口,政府可能采取“双紧”政策将通货膨胀打压下来,把均衡产量降下来,即使总需求曲线从AD2恢复到AD1。如果政府能够做到及时认清问题实质,及时采取准确的措施,从理论上讲,恢复到长期均衡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是,即便政府不采取任何行动,在长期依然存在着一种内在自发的因素使得经济能够恢复到长期均衡。

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结论:沿着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名义工资不会改变。这就是说,在图10.14(a)中从A点移动到B点说明,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了P2,但名义工资W却没有变化。

如果价格水平上涨而名久工资未变。经过一段时间,工人们就会知道他们工资的购买力在下降,即实际工资在下降;企业则面临着劳动力不从心实际成本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会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而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就业量和产量就会满足工人的要求。如果他们不提高工资,他们要么失去工人,要么使用效率更低的工人。

当名义工资上升时,短期总供给便开始减少,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开始从AS1左移至AS2,请参见图10.16(b)。名义工资上升以及短期总供给曲线逐步左移会产生一系列的新的均衡。在调整路径BC上的每一个点,产量下降、就业减少、价格上升。最后,工资上升的幅度要恰好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S1左移至AS2。这样,新的短期总需求曲线AD2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2相交于长期总供给曲线LAS于C点。C点便实现了长期均衡,其均衡产量依然为充分就业产量,均衡价格上升,并且均衡价格上升的幅度会恰好等于名义工资上升的幅度。因此,实际均衡工资相对于原长期均衡点而言,没有发生变化,均衡劳动力使用量也未变,并可生产出充分就业产量。

二、总需求减少

我们刚才讨论的是总需求增加的效应。如果总需求减少,其原理相似但方向相反,我们简要分析如下。

一旦总需求由于某种原因减少,导致总需求曲线左移,其短期效应就是:(1)价格水平下降;(2)产量减少;(3)出现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之,该经济出现了萧条缺口。

由于价格水平下降而名义工资不变,(名义)工资的货币购买力上升,同时企业的劳动力的实际成本相对于实际商品价格也在上升,随着经济萧条,名义工资逐步下降,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平衡,最后实现长期均衡。在新的均衡点上,价格水平下降,产量未变,就业未变,实际工资也未变。请参照图10.14(b)自行作图理解上述分析。

10.4.3短期总供给变化和长期均衡

短期总供给变化会导致短期均衡变化,它的长期调整如何呢?一、短期总供给减少和长期均衡

让我们现在来分析减少短期总供给对实际GDP、价格水平在长期有什么影响。

我们假定某国经济一开始牌充分就业均衡,如衅10.15(a)中的D点所示。总需求曲线为AD3,短期总供给曲线为AS3,长期总供给曲线为LAS,均衡产量为YF,均衡价格为P3。

现假定石油价格明显上升,就像美国1973-1974年以及1979-1980年那样,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他们会降低产量,这就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S3左移至AS4,这样,该国经济到达一个新的短期均衡点E。

在E点,均衡产量下降至Y1,价格水平上涨至P4,经济出现了滞胀。同时,它还隐含着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失业。在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过两次世界范围内的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所产生的滞胀。

图10.15短期总供给减少和长期均衡

图(a)说明,如果短期总供给减少,经济从D点到E点,出现滞胀,如果调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随着名义工资逐步下降而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到原有位置,经济恢复了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

图(b)说明,一旦出现滞胀,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AD曲线右移,重新恢复长期均衡产量未变,但价格上升。

面对滞胀,决策者应该如何处理呢?没有一种是容易的选择!一种可能性就是什么都不做。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短期内产生滞胀,但是,随着感觉、工资和价格依据更高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最终衰退会自行消失。例如,低产量和高失业有使工人的工资下降的压力。名义工资的下降会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逐步向右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说,让调整所需的时间足够长,当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S4重新AS3时,物价水平下降,产量恢复到自然率产量。因此,在长期中,经济回到D点。在该点上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请参见图10.17(a)。

另一种做法就是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们企图通过移动总需求曲线来抵消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某些影响。如图10.17(b)所示,他们采取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使得总需求曲线从AD3上升到AD4恰好足以防止总供给左移对产量的影响。这样均衡点为F点。产量依然为充分就业产量,而价格水平却从P4上升到P5。

以上分析说明:(1)短期总供给减少导致滞胀经济衰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与通货膨胀关存;(2)采取扩张性政策不能同时抵消这两种不利的影响以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为代价来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二、短期总供给增加和长期均衡

同样假定经济一开始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政府减少企业税收负担,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这样,均衡价格下跌,产量超出充分就业水平。随着价格水平下降,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有所上升,企业在长期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逐步回升到原短期供给曲线之上,经济再度出现长期均衡。均衡产量依然等于充分就业产量。请读者自行作图理解。

10.4.4政策含义

从以上两小节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含义:

(1)一旦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任何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产量上升(或下降)、价格水平上升(或下降),但最终,经济会自发地恢复到长期均衡充分就业的产量均衡。这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短期内有效,但在长期中,随着感觉、工资和价格的逐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对实际产量无效。

(2)当经济短期内出现萧条缺口时,采取扩张性政策会使得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但价格水平要上涨。(3)当经济短期内出现通胀缺口时,采取紧缩性政策会使得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产量,价格水平下跌。

本章小结

1.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宏观经济实现了短期均衡,它直接决定了两个变量: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水平。

2.宏观经济价格定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如果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价格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反之,有下降的趋势。

3.宏观短期均衡包括:(1)失业均衡(或低于充分就业均衡);(2)充分就业均衡;(3)超出充分就业均衡。4.宏观短期均衡直接地决定了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GDP;同时它又间接地决定了以下变量:(1)均衡劳动力数量;(2)均衡实际(名义)工资;(3)均衡实际(名义)利率;(4)均衡的实际货币量;(5)均衡消费;(6)均衡投资;(7)均衡净出口;(8)均衡的货币交易需求量;(9)均衡的货币资产。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石长铁路测量年度工作总结(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石长铁路测量年度工作总结(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石长铁路测量年度工作总结(改)》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8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