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改培训总结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改培训总结
攀枝花市大河中学王欣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为期十天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训,受益非浅。特别是华东师大的胡教授和几位老师对新课程的独到见解让人耳目一新,现将我的学习感受总结如下:首先,要想实现高中新课改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如果固守旧的观念不放,总是认为新课改将会与高考、学校的利益、学生的利益相冲突,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考上好的学校,而忽视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的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纵观我们过去的体育教学,都是以前苏联的教学模式为蓝本,注重竞技体育的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教学,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实际需要,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那么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内容,采用有助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其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健康整体观的确立,力图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重视身体练习活动与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需动脑地进行模仿和机械练习。最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改变传统的灌输接受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的体育课程比较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学,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教师都很少关心。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跟多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学生样样学,样样都不精,难与形成运动专长和爱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有选择性的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打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这一仗。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培养“听话的好孩子”,而当今时代的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生存并参与竞争的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同生活和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传统教育的圈子跳出来,转变观念。一、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就要求教育不仅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而且在发展使人类掌握和利用这些知识的行为方面都应该发挥重大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自觉思考如何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善于“发现的”学习者。2、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前面和谐的发展。就实现课程的功能而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把教法和学法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元知识”能力,使他们成为“策略的学习者”。要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4、要尊重学生差异,因异施教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它要求课堂不在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内容也不在仅仅是教科书,这就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
变化。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探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面对新课改,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向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转变。从知识的传递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二)树立“教师发展为先”的新理念。1、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学应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视差异为一种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的“调试”的方法和“差异教学”的策略,因异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就是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
2、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局限教科书到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教师应懂得一般科研程序和方法,知道去哪里搜集相关资料,怎样做实验并进行统计和整理,并能指导学生有科学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新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教师在备课中的出发点已不再是教材,而是学生和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教师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学会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善于分享别人的经验,二、师应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是互教互学。传统的教学“教”与“学”脱节,教决定学,我怎么教,你怎么学,我教多少,你学多少,我不教,你不能学,教师对学生是支配、控制和管理,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所以,要改变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要敢于向学生学
习,教育改革最大的难点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生共同探究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师生的平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交往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传统教法只注重教师怎么教,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只满足于学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获取知识的。我们应该明确,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想”。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而如果向学生预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将有碍于学生积极的思维,有碍于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创新教育的同时,教师还要相应的改革教学的评价方法,要加强创新教育评价,以次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专长,鼓励拔尖,鼓励创新,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扩展阅读: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总结
今年暑假,本人参加了为期十天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训,受益非浅。特别是华东师大的胡教授和几位老师对新课程的独到见解让人耳目一新,现将我的学习感受总结如下:首先,要想实现高中新课改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如果固守旧的观念不放,总是认为新课改将会与高考、学校的利益、学生的利益相冲突,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考上好的学校,而忽视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的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纵观我们过去的体育教学,都是以前苏联的教学模式为蓝本,注重竞技体育的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教学,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实际需要,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那么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内容,采用有助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其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健康整体观的确立,力图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重视身体练习活动与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需动脑地进行模仿和机械练习。最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改变传统的灌输接受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的体育课程比较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学,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教师都很少关心。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跟多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学生样样学,样样都不精,难与形成运动专长和爱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有选择性的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打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这一仗。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培养“听话的好孩子”,而当今时代的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生存并参与竞争的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同生活和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传统教育的圈子跳出来,转变观念。一、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就要求教育不仅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而且在发展使人类掌握和利用这些知识的行为方面都应该发挥重大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自觉思考如何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善于“发现的”学习者。2、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前面和谐的发展。就实现课程的功能而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3、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把教法和学法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元知识”能力,使他们成为“策略的学习者”。要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4、要尊重学生差异,因异施教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它要求课堂不在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内容也不在仅仅是教科书,这就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探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面对新课改,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向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转变。从知识的传递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二)树立“教师发展为先”的新理念。1、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学应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视差异为一种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的“调试”的方法和“差异教学”的策略,因异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就是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2、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局限教科书到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教师应懂得一般科研程序和方法,知道去哪里搜集相关资料,怎样做实验并进行统计和整理,并能指导学生有科学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新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教师在备课中的出发点已不再是教材,而是学生和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教师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学会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善于分享别人的经验,二、师应改变教学方式。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是互教互学。传统的教学“教”与“学”脱节,教决定学,我怎么教,你怎么学,我教多少,你学多少,我不教,你不能学,教师对学生是支配、控制和管理,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所以,要改变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要敢于向学生学习,教育改革最大的难点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p#副标题#e#1、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生共同探究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师生的平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交往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传统教法只注重教师怎么教,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只满足于学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获取知识的。我们应该明确,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想”。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而如果向学生预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将有碍于学生积极的思维,有碍于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创新教育的同时,教师还要相应的改革教学的评价方法,要加强创新教育评价,以次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专长,鼓励拔尖,鼓励创新,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改培训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改培训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