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革命老区九镇乡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工作总结9.19

革命老区九镇乡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工作总结9.19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1:36:35 | 移动端:革命老区九镇乡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工作总结9.19

革命老区九镇乡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工作总结9.19

革命老区九镇乡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

工作总结

201*年,九镇乡钟山寨村、文镇村、大树坪村被区委、区政府确定为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试点村以来,我乡按照“强基础、兴产业、解贫困、促增收”的总体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从破解最核心的制约因素抓起,从扶持最贫困的人群做起,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综合实施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在区委、区政府和扶贫局等区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乡广大干群三年的共同努力,九镇乡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项目村贫困面貌

项目村覆盖钟山寨村、文镇村、大树坪村,1428户、5237人(其中贫困人口1320人),3个项目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社道路通行能力差,晴通雨阻,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水利设施不配套,村小学和村办公室条件差,村卫生站房屋简陋,医疗设备缺少。村民靠传统农业来维持生活,过着靠天吃饭,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201*年项目人均纯收入2308元。

二、工作成效

截止目前为止,项目共投入2546.5万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投入1324.7万元,硬化村道公路35.63公里,新建社道公路10公里,整治社道公路14.29公里,新修文明

路1.5公里,整治山坪塘10口,打机压井185口,新修集中供水点1处,新修蓄水池24口,新建灌溉渠8.54公里,整治灌溉渠6.8公里。支柱产业明显形成:投入804.2万元,种植优质核桃3000亩,立体种植中药材1500亩,优质蔬菜800亩,地膜花生500亩,发展畜牧小区1个,养殖生态土鸡4.5万只。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投入536万元,改建村小500平方米,改建村支部、村委办公阵地300平方米,建计生服务室150平方米、村卫生站180平方米、农家书屋2个、远程教育活动室2个、核桃专业合作社1个、互助社1个。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投入364万元,改厨180户,改厕90户,改圈1500平方米,农房改造130户,新建沼气池520口,农户风貌改造68户。整个项目区道路畅通、环境整洁,村部、学校、卫生站、农资连锁、互助社建设阵地完善、形象良好。农户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加强,脱贫致富并辐射周边区域加快发展。

三、具体做法

1、组织到位,责任到人。一是乡成立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王茂生同志任队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詹楚钊同志任常务副队长,枣林镇正科干部章元福同志、党委副书记、乡长谢方同志为副队长,乡其他副科级领导和区下派出驻村干部为成员,负责整个项目组织领导。二是科学制定项目村实施方案,与各项目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

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2、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项目村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项目村群众积极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

3、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区扶贫移民局、区农业局、区畜牧局组织农业专家来实地培训201*人次,改变以往“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4、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成立了乡人大副主席谢支宁为组长、乡纪委书记张廷远同志为副组长、财政、民政、安办、交管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监督小组,负责全乡的项目实施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项目村整改。其次发动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特别是项目工程发包、实施情况进行了及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项目办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目切实发挥成效,带动农民致富。

5、群策群力、发挥特色。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

展特色产业。我乡充分利用核桃园土地,套种川明参、花生,种植优质蔬菜,农民人均增加收入达1200元。二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区农业局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村进行技术指导,并给予物资帮扶;民政局给予资金8万元实地进行帮扶;教育局给予资金10万元实地进行帮扶;区林业局、畜牧局、住建局、国土局、组织部、卫生局、扶贫开发局、教育局、科文局、商务局、交通局等单位实地给予了相关帮扶。三是引进了核桃断带栽植管护业主,完成了500亩断带核桃栽植、管养,解决断带区域核桃管养技术缺乏、资金缺口问题。

四、存在问题

1、目前共投入资金2546.5万元,我乡到位资金仅525.75万元,资金缺口大,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

2、我乡距巴城较远,不属交通要道,且投资软环境相对薄弱,导致引进业主困难。

我乡的连片扶贫工作虽然略有成效,让项目村群切实享受到了扶贫效益,但离全面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路程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有上级的重视和关心,有全乡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怕困难,就一定能使全乡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扩展阅读:来宾市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问题初探

来宾市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问题初探

摘要:

来宾市是广西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所辖6个县(市、区)均是革命老区。长期以来,革命老区群众为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由于自然条件和扶持政策原因,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先进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存在亟待解决问题。笔者通过对来宾市革命老区的历史、扶贫开发现状进行了探索,对今后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革命老区历史经济扶贫开发正文:

一、来宾市革命老区概况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一)革命老区概况

来宾市是广西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所辖6个县(市、区)均是革命老区。其中一类老区县1个(武宣县)、二类老区县(市、区)3个(象州县、兴宾区和合山市)、三类老区县2个(忻城县和金秀县)。有52个老区乡(镇)、574个老区村,分别占全市乡镇、行政村总数的78.8%和77.2%;全市242个贫困村中,有186个属老区村,老区村占贫困村总数的76.86%。老区总面积9424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0.33%,老区总人口189.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68%,老区的区域面积和人口总量均占全市大部分。

(二)革命老区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

来宾市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来宾市革命老区有21661人参军参加革命斗争,1192人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宝贵生命,被反动派及日本鬼子杀害的群众达8372人;共有145545人参与支援前线,积极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筹粮、筹钱、筹枪,捐献枪支、弹药,共捐支前粮食11.22万担、捐钱726.34万元、捐衣物16.71万件,捐枪支997支、子弹1.67万发、炊具870件,捐食品、药品、布匹、鞋类等物资不计其数,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二、来宾市革命老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来宾市是一座建市才10年的新兴城市,基础差、底子薄,来宾发展百业待兴,当前该市革命老区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问题:

(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老区发展后劲不足

来宾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体现在:经济总量小、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支柱产业规模小、服务业发展滞后。201*年全市老区GDP为198.6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4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76亿元、62.5亿元和59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77.8%、32.5%和51.8%。加之来宾市市老区农业主导产业为粮食、甘蔗、桑蚕、

蔬菜、畜牧、中药材等,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效益都还处于较低层次,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加之抗御自然、市场、政策风险能力较弱,农民增收还比较难。来宾市工业经济转型还很艰难,现有的工矿企业大多为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经营企业,生产成本高、企业效益差。如来宾建市前后一直运营的八一铁合金厂、来宾冶炼厂、来宾电厂、合山电厂、合山煤矿等企业,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典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受到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制约,又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难,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

(二)政策扶持力度不同,致使老区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实行了专项扶持政策,每年均落实专项财政扶贫资金予以重点扶持。由于政策扶持力度不同,致使来宾市老区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列入贫困村的老区村由于得到国家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交通、电力、广播电视村村通,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桑蚕、甘蔗、茶叶、中药材等特色支柱产业的初步形成,有效地促进老区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如该市象州县象州镇培森村既是老区村又属贫困村,全村660户2264人,14个自然村分布在柳江河下游象州段西岸沿河地带,全村2442亩耕地有32%属低洼水泡田地。由于地势低洼,该村过去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连年遭受洪灾,种不保收,村民收入微薄、生活极为困难。201*年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后,政

府运用扶贫开发政策,引导和扶持该村趋利避害、调整产业结构,先是扶持改造沿河400亩“水泡田”连片种桑获得成功,后把桑蚕基地改造为原蚕(制蚕)基地,连片种桑达201*多亩,如今已成为来宾市最大的原蚕基地。目前全村单种桑养蚕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达1000多元。

另一方面:在新阶段扶贫开发当中,由于扶贫政策所限,来宾市的574个老区村中尚有388个因不属贫困村而没有得到国家扶贫政策扶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据统计,目前来宾市尚有2个老区行政村和838个自然屯未通公路,20个自然屯未通电,99个自然屯未通广播电视。如列不上贫困村的武宣县三里镇上江村地处金秀大瑶山南麓,是武宣县目前未通等级公路的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行政村,与外界的联系只能靠走水路或步行山路,从村委到镇政府15.6公里,走水路需3个小时,而步行山路也耗时3个小时,要修建上江村通村四级公路估算总投资需要近1000万元,今属区定贫困县的武宣县每年实际得到上级的基础设施财政扶贫资金仅在300-400万元左右,无法安排专项资金解决该村群众的行路难问题。由于交通不便,该村近2万亩竹木没能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群众生活仍十分贫穷。

(三)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相对滞后

一是屯级路硬化率低。由于资金补助标准较低,致使许多老区村屯道路无法修建或硬化。如目前修建1公里水泥路实际需要

资金30多万元,而上级所给的补助资金只有22万元,硬化每公里水泥路缺口资金达5万元以上,老区群众资金自筹能力有限,许多条件艰苦的老区村仍无法修建屯级路。如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雷山村已修通的屯级路80%为砂石路,因缺少资金而未能得到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难以改变。此外,该村尚有3个自然屯处于高山密林深处,这些自然屯不通电、不通路,如修通屯级路则需资金300多万元,因兴宾区财力和群众资金筹措所限,这些自然屯的通路问题无法解决,群众只能盼路兴叹!

二是老区饮水不安全问题仍较突出。据统计,目前来宾市老区仍有75.46万人饮水不安全,占老区人口的39.7%。

三是老区水利设施薄弱。来宾市许多水利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投入不足、维护不善,相当部分水利设施不能发挥作用。如象州县水晶乡龙团、马旦2个村委、13个自然屯共有6000多亩农田,过去全部依靠长村水库的水灌溉而耕作。由于资金缺乏,水利渠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造成水库的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减少。到1997年上述村屯的农田已得不到水库的水灌溉,6000多亩“保水田”变成了“望天田”,致使2个老区村委的群众饱受干旱之苦。

(四)老区民生保障工程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自然条件及贫困原因,来宾市老区目前尚有11.6万户、约40万人仍居住在危房及简陋房屋中。老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设备相对落后,人才缺乏,群众看病难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

决。留守老人、儿童较多,据统计,老区留守老人高达6.33万人,占全市老人数的27.3%,有些贫困老区如忻城县留守老人占全县本级老人数高达50%;而全市留守儿童也达6.63万人,占全市儿童人数的16%,留守老人普遍缺乏照顾,留守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由于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缺乏,没有获得系统的教育,与先进发达地区儿童相比无形中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四、促进来宾市扶贫开发的意见和建议(一)建议国家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议国家将老区建设与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一样,制定老区村整村推进规划,确定相应的建设年限、资金额度、建设标准等,把没列入贫困村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老区村作为整村推进的重点,在水利、道路、人畜饮水、沼气池及其他基础设施方面加大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以改善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加大对老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加大对老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力度,根据老区不同的地理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支持老区群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老区区域特色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和龙头企业培植等带动性项目及资金上的扶持,增强产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老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老区农户增收脱贫,以推动贫困老区减贫进程。

三是加大对老区社会事业的扶持力度。建议国家加大对老区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及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建议上级在安排社会事业项目和资金时,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老区倾斜扶持:在科技推广培训方面,增加科技投入和推进科技创新,建立培训网络,涵盖市、县、乡、村老区,利用各种培训项目、资金及培训场所,有计划、有组织的对老区群众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在教育事业方面,要健全老区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努力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注重老区学前教育,解决老区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将老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补助标准与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标准等同,推动老区职业教育发展;在卫生事业方面,完善老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老区农民参合率,优先扶持老区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建设,突出解决好老区乡镇卫生院的危房问题,老区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方面,完善城乡文化、体育阵地设施,丰富老区人民群众文体生活;在社会保障方面,全面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解决老区农村“养儿不能防老”问题,提高老区群众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扩大老区危房改造规模,进一步改善老区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条件。

(二)建议国家扶持老区发展红色旅游

一是制定特殊政策支持老区红色旅游。建议国家制定政策大力发展老区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庄园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根据来宾老区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建议国家扶持来宾打造老区红色旅游景区,使之基本形成“一城、两带、四区、

六品牌”旅游发展格局:“一城”即以来宾“桂中水城”建设为主题,把市区打造成广西南北轴线上的旅游节点城市,成为桂中地区旅游集散中心;“两带”即建设完善“金秀象州武宣”大瑶山生态民俗旅游带和“兴宾合山忻城”红水河壮乡风光旅游带;“四区”即打造金秀避暑休闲民俗体验旅游区、象州温泉康疗度假旅游区、忻城土司文化旅游区、武宣西江峡谷风光旅游区;“六品牌”即打造桂中水城、世界瑶都、象州温泉、壮乡故宫、武宣庄园、合山奇石。

二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议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的建设及保护投入,对中国革命做过重大历史贡献的老区,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体建议国家下拨资金在武宣东乡刘家祠堂即来宾市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在武宣东乡堡村即武宣县委旧址各建设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教育子孙后代饮水思源,勿忘老区,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区、支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打造武宣刘炳宇庄园、忻城莫老爷庄园等。加大对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交通干线和城镇连接线的建设,提高老区红色旅游的通达率,通过扶持发展老区红色旅游,拉动贫困老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建议国家建立老区相关扶持制度

一是建立对口帮扶制度。建议国家建立国家部委、中央企业以及大财团、大企业“一对一”帮扶老区的对口帮扶机制,把来宾市列为对口帮扶对象,对口帮扶要制定阶段性和长期性帮扶措施,并纳入目标考核,确保落到实处。帮扶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形成由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

会帮扶、人力资源开发等主要内容构成的工作格局,重点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经贸合作、劳务输出、人才培训与交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协作。

二是建立发达地区扶持贫困老区制度。建议国家从“十二五”期起,安排发达地区到贫困老区开展帮扶活动,把来宾市列为对口帮扶对象,发达地区要着力帮助贫困老区解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素质以及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瓶颈问题,提升贫困老区发展条件,增强贫困老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老区村容村貌,实现贫困老区产业发展、生态改善、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凸现贫困老区项目建设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推进贫困老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建立老区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建议国家及自治区建立老区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来宾市老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帮助解决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问题,促进来宾市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革命老区九镇乡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工作总结9.19》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革命老区九镇乡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工作总结9.19: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革命老区九镇乡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工作总结9.19》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8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