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三医院201*年科教总结

三医院201*年科教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1:44:03 | 移动端:三医院201*年科教总结

三医院201*年科教总结

201*年科教科工作总结

201*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院长的具体指导下,科教工作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教学等方面工作,巩固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成果,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专科内涵建设,培树专科“品牌”。

重点专科建设,是我院“四专”建设之首。专科、专病建设是实施外向型医疗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抓好省、市专科、专病建设的同时,今年重点抓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专病项目---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方案的完善工作、课题申报、人才培养,“正脊手法配合针刀治疗环枢关节紊乱引起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中药载体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研究”两项课题申报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孙化强同志取得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学位;软伤科作为吉林省地市级专业中医药临床研究室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室,发挥中医的独特优势,挖掘中医治病新方法,并不断总结、整理形成规范的治疗方案;积极探索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应用,中药药浴、外敷、导入、熏蒸、膏药等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通过更新传统手法,对手法进行创新,充实“三步六法”治疗腰痛病的理论内容;研究、整理出具有实用、有效、科学的宜于推广应用的诊疗技术,使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诊疗方案中推拿部分内容纳入协作

组诊疗方案中。201*年10月22日成功通过吉林省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检查,并受到好评。

加强学科间学术交流,带动学科发展。鼓励重点专科(专病)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与兄弟医院联合开展科技创新,通过横向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引进新技术项目,更新知识,带动学科的发展建设。学科带头人外出学习引进新技术,使其医疗技术始终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二、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

抓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为“治有专家”提供人才保障。结合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需求,采取了定专业、定目标、定措施、定任务的“四定”原则。与上级医院建立人才培养和业务联系,为人才的深造、培养创造更广阔的空间,选派16名业务骨干到北京301医院、天津肿瘤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学习和学术会议63人。

加强对青年教师能力的全面培养,储备医院后备人才,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组织14名中青年教师进行教师业务培训,并进行试讲。

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的总体安排,结合我院年初田院长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读中医经典”的要求,医院决定在全体中医、中西医结合及西学中人员中,开展以“读经典,继师承,”为主题的“读

中医经典,弘扬中医文化”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以调动全院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中医人员真爱中医、真学中医、真懂中医、真干中医,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全面培养,储备医院后备人才,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于10月12日组织全院36名中青年医生开展“”知识竞赛,并选拔12名成绩优异人员代表我院参加吉林地区“读中医经典”知识竞赛,取得了地区团体第一的好成绩,选拔10名成绩优秀人员代表地区参加全省竞赛。在全院各科室开展“读中医经典”晨读活动,利用早交班时间收听中医经典原文朗读,每周更换内容,使“读中医经典”活动常态运行。

举办全员性春季、夏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参加600余人次。滚动播放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光盘,参加700余人次。组织职工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答卷二次,参加1400余人次。

201*年承担吉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科教科克服院内没有场地的困难,租用场地,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4项;组织院内讲座9次。重点专科申报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5项,全院申报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30项。中医骨伤科、中医内分泌科、骨伤科、中医心病科、中医痹病科、神经外科、中医眼病学、中医脑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症医学)、中医养生学等十个科室申报吉林省第二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接受市卫生局继续教育检查及验印542人,合格率达99.6%。健康巡讲工作,我院在卫生局申请立项17个项目的社区健

康知识讲座,卢晔华主任、郝建莹主任分别在龙潭社区、新安社区进行健康讲座。

三、加强临床研究,提高科技水平。

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是“病有专治”的载体,提高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的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有针对性组织重点专科优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个重点专科的诊疗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评估、分析、优化,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二是积极组织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在巩固单病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专药的临床应用。以院内中药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为重点,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专病)的临床疗效为目的,深入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点和切入点,提高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的能力。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技创新。201*年,组织申报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9项,立项3项,待审批立项3项;申报市科技局科研课题13项,立项11项。加强了对在研项目的管理,督促、检查尚未完成的课题。对已获得科研成果的课题,申报吉林市科技进步奖课题5项;眼科“软坚散结法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研究”被吉林市科技局推荐参评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四、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相长。

1、作为临床教学医院,我们一直把实习管理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详细的毕业实习出科考核方案,针对实习生开展了临床技能讲座和培训;按照各科轮转,分段考核

的方法,根据我院现有条件,尽量合理安排各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全年共接收安排各层次学生实习228余人次,其中北华大学115人次,长春中医药大学40人次,吉林医药学院31人次,吉林卫校42人次。锻炼和培养了人才队伍,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学识水平。全年收取实习、培训费222138.00元,住宿费7780.00元。

2、作为吉林地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和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积极参与并承担吉林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学习。201*年8月16日收吉林市卫生局委托承办201*年全市城市社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培训学员30人。全年共接收来院进修生及短期参观学习人员39人,其中全科医师30人,进修学习9人。既为兄弟医院培养了人才,也扩大了医院的影响。

通过临床带教培养了师资队伍,锻炼了人才,增长了才干促进了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回顾全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造。

201*-11-10

扩展阅读:201*年医院科教工作总结

201*年医院科教工作总结

根据201*年医院“安全、创新、卓越、精细”的工作思路,以及“努力创建三甲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主题,结合卫生局“目标责任制”的具体要求和中管局“医院管理年”标准,201*年科教科以优势病种建设、学科规划、中医人才培养为工作重点,落实科研、教学、学术、继续教育管理,发挥服务、管理、研究、指导的职能,进一步提升了科研学术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绩效与目标偏差分析

科教方面的主要工作绩效:201*年厅局级科研立项11个,科研成果2个(评审中),科研奖项2项,超额完成目标责任制考核任务。发表论文113篇,超额达到目标责任制要求;其中一级杂志10篇,中华级2篇(另有目录外中华4篇),嘉兴医学发表10篇,基本达到目标责任制要求。举办省级I类学分继续教育项目2项,超额完成目标责任制任务。

主要偏差:中华级论文没有达到6篇的要求。原因:高水平科研课题较少,研究型、论著类论文少。

整改措施:抓好科研结题,促进高水平论文写作。

201*年所做主要工作一、科技管理

(一)目标完成情况

申报省部级课题1个,未立项;申报厅局级课题26个,立项11个;科研课题结题2项,成果鉴定2个;成果获奖2项;骨伤科获发明专利1项。

(二)存在问题重点科技攻关方面,特别是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申报策划需要加强。与中医药大学、上级医院合作未开展,没有有效利用科技平台。

(三)下一步措施

1.做好科研申报指导,改进科研管理机制,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创新能力,鼓励科研从临床中来、从实践中来,协助做好科研前瞻性设计。

2.设立院级科研专项,鼓励各科开展填补医院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3.完善现有立项课题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试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促进及时结题。

4.结合科技进社区工作,推广我院现有的中医适宜技术。

5.完善科技平台建设。建立与中医药大学或嘉兴学院共享的科技文献信息检索平台、实验动物研究平台。

6.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络,邀请省市专家指导,探索科研合作。7.抓住科研资金经费资助方式改革这一契机,争取获得更多经费资助,特别是争取优势病种、省部级重点专项的经费。

8.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中药重点实验室(制剂室)建设。

二、学科建设

(一)目标完成情况

1、优势病种建设初见成效。年初招标产生10个优势病种,除了一个病

种中途中止以外,其余各科均围绕优势病种建设作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儿科哮喘、针推神经科脑卒中、肛肠科痔科、妇科保胎、皮肤科痤疮等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诊疗规范,举办了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专病病人数同比大多有明显增长。

2、各级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顺利推进。已建成的3个市级重点学科(专科、专病)中,烧伤整形科举行省级继教项目1项,院级新技术获奖1项;糖尿病专病开展市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举行糖尿病专题活动6次,获得科研立项2项,成果获奖1项;现有在建的4个重点学科/专科中,眼科、儿科在201*年度省市级考评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妇科在人员培养进修、优势病种建设、科研立项方面均有较好发展,针灸科与神经科合并后业务增长较为显著。

3、制定并讨论完成院级学科近三年发展规划。配合院部全面调整学科发展规划,经过5次分科讨论,基本确定了扶持学科、品牌学科、推广学科和发展学科的不同定位、资源配置和规划。

4、新技术新项目采取了先申报学术委员会讨论立项的方法,避免了年终突击申报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1、部分优势病种建设进展迟缓。少数病种专病设备不能到位、人员不足而影响发展。颈椎病、腰腿痛专病分科治疗缺少合作。

2、已建成的市级重点学科缺乏考核激励机制。烧伤整形科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有欠缺;骨伤科在学科带头人培养、中医特色建设方面需要努力。在建的学科在目标管理方面需要理顺机制,使责、权、利进一步统一。

3、学科新技术新项目整体创新能力不足,追踪技术前沿的能力不够。(三)下一步措施

1.对发展好的优势病种增加人才、设备等支持力度;淘汰发展不理想的优势病种。配合医院做好针推骨伤中心建设,将颈椎病、腰腿痛两个专病整合成为颈肩腰腿痛专科。

2.依照省、市重点学科建设要求,指导各级学科的发展,争取责、权、利的进一步统一。在人才梯队建设、中医特色方面争取有新的突破。争取现有重点建设专科201*年顺利通过验收。

3.实施学科规划并定期考核。组织考察、学习国内其它医院重点学科,借鉴学科建设经验。

4.配合医院进行新技术新项目招标。

三、各级人才培训、培养工作(一)组织嘉兴市“西学中”班、“农村中医骨干班”;参与市“社区护士培训班”。

1.目标完成情况(1)“西学中”班已完成所有必修课的学习。(2)“农村中医骨干班”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首批学员即将结业,(3)参与卫生局组织的“社区护士培训班”,启动社区护士中医培训科研课题。

2.存在问题(1)“西学中”班出席率不高,管理难度较大。

(2)农村中医骨干班师资力量不足。3.下一步措施

与各医院及卫生局、省中医继教中心加强联络,“西学中”班争取201*

年上半年结业。农村中医骨干班争取201*年招第二批学员。

(二)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进修工作

1.目标完成情况(1)、按照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对70余位年轻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201*年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11人。全年外出进修23人,其中专科医师13人,均为历年最多。7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6人通过,合格率为嘉兴市前列。

(2)、上半年组织7项“三基”技能竞赛;下半年组织专业技能竞赛,许多年轻员工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3)、4月份承办市中医系统技能竞赛,选派我院5位选手参加,包揽三个组别的一等奖。另有三位选手参加红十字会急救讲课比赛,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2.存在问题(1)、因医院人员紧张,以及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规定即将出台,老的轮转规定不能适合实际要求,09年年轻医师的规范化轮转没有完全按要求实施。同时部分科室科内带教不够,使年轻医师的专业发展不均衡。

(2)对“三基”考试成绩差者缺乏有效的处罚措施,增加管理难度。“三基”病例分析竞赛中发现,许多年轻医师临床思维局限,对超出专科范围的病例诊断处理不够准确。本专科病例的鉴别诊断思路也不够清晰,存在大包围现象。

3.下一步措施

(1)按照新的“三甲”评审规定和新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年轻医师的规范化培养。

(2)将“三基”考试成绩与职称晋升挂钩,不参加或补考不合格者不能晋升。

(3)开展基于临床思维的电子病案科研课题开发,减轻书写工作量,同时利于年轻医师规范诊疗及临床思维培养。

(4)条件允许时,选送优秀专科医师出国进修。(三)继续医学教育、学术活动1.目标完成情况(1)、申报省级继教项目5项,通过1项;主办及合作举办2个省级继教项目,发放I类学分证188张,其中本院141张。

(2)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8次、院级学术活动33次,其中外请专家22人,为历年最多。出席听课4717人次。

(3)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239人次;其中初级57人次,中高级182人次;赴上海20人次,省内115人次,省外16人次,市内88人次;护理67人次,临床105人次,药剂11人次,医技37人次,其他专业19人次。总计费用19.6万,另进修费7.6万,西学中班费用4.8万,合计32万,费用控制合理。(201*年为30.8万)。

2.存在问题

(1)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主动性不强,业务学习出席率低。

(2)省级继教项目因省继教中心数量限制及申报材料不够完善,仅成功申报一项。

(3)继续教育覆盖面不够100%。部分药剂、医技科室院内学习、院外学习均较少。

3.下一步措施

(1)积极协助各专科申报各级继教项目。

(2)适当增加医技科室外出学习机会。每月组织一次院级业务学习,以外请教授讲课为主。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拟请国外教授讲课。

(3)提高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周期验证工作。

(4)发挥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作用,每季度开展专业学术活动,配合医院组织高层次学术讲座或论坛。

四、教学工作、附属医院建设1.目标完成情况

(1)201*年累计接受实习、见习生共250人,其中实习生147人(本科54人、大专61人、中专27人),见习生103人。上半年完成离院100余人。9月份举行了实习生中秋晚会,由学生自编自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2月组织了找工作经验介绍座谈会,邀请人事科长介绍招工情况及我院年轻医生、护士介绍应聘、考试经验。

(2)201*年接受外院进修23人(不含管理类)。2、存在问题

(1)部分科室未按要求安排实习生小讲课、个别老师带教意识不强。(2)实习后期个别学生为了找工作,未能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存在旷课现象。

(3)接受进修数量、覆盖面仍达不到要求(名院建设要求接受下级单位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进修每年不少于30名,名科每年接受进修),根据“三甲”评审标准的进修来源也达不到要求(三甲要求每年接受三级医院2人以上,二级医院4人以上)。

3、下一步措施

(1)科内制定教学计划要有小讲课的安排,科教科不定期检查并要求实习组长每月初统计本组学生所在科室小讲课情况。

(2)修改实习生请假制度,发现旷课一次,补实习一周。特别加强实习生后期管理,与科室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实习生的情况。

(3)加强与下级医院的协作,提升进修人员的数量与质量。(4)与中医药大学加强联络,提升教学水平。

五、其它工作

(一)病案室管理:三位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以较好的质量完成全年2万份病历的管理。

存在问题:病案库容量已满,急需增加一间,以保证5年内的病案上架。病案首页部分数据与HIS系统不衔接,需要手工输入,另外空号等问题尚未解决。病案数据的利用程度不高,没有有效利用于科研、教学和临床。

下一步计划:配合医院数字化建设,完善电子病案系统,实行电子签名,实现电子病案科内无纸化管理,病人出院24小时后自动归档到病案室。逐步实现病案统计分析月报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科研。

(二)图书馆管理:基本达到“三甲”标准。存在问题:图书信息的利用程度不够。

下一步计划:联系中医药大学,共享网络数字化资源,在期刊数据库的基础上,开通医学图书电子书库,更好地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三)配合医院做好中医药继承及发扬中医特色工作。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顺利开展。

存在问题:部分院级名老中医的继承人跟师时间较少。中医诊疗规范掌握不够、临床实施不规范。

下一步计划:根据“三甲”评审标准及医院管理年要求落实中医药继承及发扬中医特色工作。

科教科201*年1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三医院201*年科教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三医院201*年科教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三医院201*年科教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8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