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2:33:28 | 移动端: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

师徒结队心得

青浦区育才办民小学

杜莎

通过这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体会较深的是:这是一个师徒相

长的过程。大家都知道“教学相长”,就是在于师徒共同教研中,师父与徒弟共同获得大提高。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收获:大家都知道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

1.就我个人而言,有人听课势必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要高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孩子的感染力就更大。

2.因为要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以终为始,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3.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某个教具或场地的使用,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该用,但并不知效果会怎样,但师傅可以从听讲人的角度体会到,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4.听师傅的课要学什么?

说到听师傅的课,其实,我基本上没有听过师傅的课,那是源于师傅教的课程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我未曾真正的听过师傅的一堂体育课。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也有很大的收获。陈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思路清晰。他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就像一个大的集体,让人特别容易进参与其中。在我师傅的课中,体现的不仅仅是学习、锻炼,还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去锻炼。每每看到我师傅在上课,就像让他也回到了童年时代的快乐时光,他与学生一起玩,一起笑,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学习。但在玩与欢笑之余,他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师傅了解我所需求的是实用的,他说他的课堂在我上课是不是很实用,因此,师傅让我听学校那些元老级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过程:

首先,师傅让我看那些教师的导入,我记得师傅说过“一堂课的好坏决定于其课堂的导入”所以师傅让学会如何导入,如何才能够由一个导入将整个课堂气氛带动起来,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我还记得师傅因我课堂气氛太过枯燥,故,师傅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让我看着一个茶杯说出二十种导入的方法,当时我被吓懵了,我只是笑着看着师傅一名话也没说,但由于师傅的表情看起来真的很严肃,所以我只能硬说了几个导入。想了想,我当时也只说出了五个导入。想起当时的情况,真想现在跑到师傅跟前,跟他说声对不起,我当时以为师傅是为了为难我才出一道那样的题目的,但是…….

其次,就是师傅让我注意一堂给予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要以学生为主体,而老师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引导的作用。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起学生对我的这些课程的产生兴趣。正如我师傅所言,只有让学生有了一个好的起点,以后的课堂方能有效有趣。

最后,师傅让我在这几个方面完善自已:

1、在备课方面,他要求我①认真参加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②认真编写教案,要有规范,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有详细的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过渡、教学方法的设计、板书设计,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③每一节课后,要在教案上写好反思,认真总结该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把重要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的重要信息记录下来。

师傅给我定下备课模版,给我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让我去揣摩和学习,并会督促、检查我的备课情况,在每次听完我的课后要求我根据她的建议和自己的感觉对教案进一步的修改。而我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学校要求的新教师提前一周的备课量,在实际的上课过程后再做不断地修改和调整。

2、在上课方面,师傅要求我做到:

①明确目标,并使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既符合大纲精神,又切合学生实际;

②教学内容正确,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③渗透德育教育;

④充分发挥学校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作用;

⑤严格上课常规: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无故离开课堂等。而师傅对我的上课的指导也是尽心劲力,每次听课后都会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方法,指出我的一些不足之处,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而我最感动的是,师傅为了让我在以后的公开课中不会手足无的措,他就每次在听课前不会告诉我要听我的课,哪节课不听我的课,他让我知道我现在的每一堂都必需以上公开课的形式上,让我随时都得做好准备。

“有效作业,有效课堂”正如我师傅对我的忠告。我师傅曾再三叮嘱我说:“不要以为你是上副课的就以为可以蒙混过送,你要对得起学样,对得起家长和学生”。听了这一翻话,我不禁低下了头,觉得自愧不如。中师傅让我真正认识到:“认真准备一节轮流课和大家听课评课的过程会给讲课人带来很大收获,那么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必定会带来更大收获。”我感到师徒结对象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而我每周听那巩老师和陈老师的课也有很大的收获,巩老师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而陈老师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有序,特别清晰。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锻炼,将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在一起。

每次有听完课后我师傅都会让我在办公室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讨论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大家都有体会,综上所述,让我深深体会到我是师徒结对活动中的受益者,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对于一名一线的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从师素质,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扩展阅读:师徒结对徒弟小结

师徒结对徒弟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在师傅冯健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下,我与新课改共同成长起来。作为徒弟,我成为了师徒结对活动的一名受益者。冯老师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以及教科研方面都给了我许多指导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收获:

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在陆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坚持课课写教学反思,平时及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每天都生活在紧张与充实之中,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的教学水平不断地进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遇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与师傅共同钻研教材和备课;主动让师傅检查教案,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更好的吃透教材。

二、互相听课、评课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也成为了徒弟们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正确对待开课。很多年轻老师都惧怕被听课,怕出丑。其实听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并能及时地改正。因为要在开课前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仔细。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久而久之,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2、善于利用评课。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学环节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看出了许多不足之处,这种感受陆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一堂该如何真正达到有效。

3、多向师傅取经。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冯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我们常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他的教学风格,并且准确地把握住他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这使我受益匪浅。

有了师傅的陪伴,我少走了许多弯路,从她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教育教学经验,同时也看到了他那务实的工作态度,这深深地影响着我,而他对我生活上的关心更让我倍感温暖。

作为徒弟,我诚挚地感谢师傅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成长的基地,将师徒结对这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们师徒之间,为我们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在这里还得要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我会继续努力,更加主动地、虚心地向大家多学习,多请教,积极创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师傅和老教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转化为教育教学上的动力,虚心请教师傅和其他老师,真心诚意地接受师傅的指导和督促,争取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第83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5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95

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9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二、教学例2。

5

1、出示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女运动员

9有多少人?

(1)比较复习题与例2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5

(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

955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哪个量?99(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5

板书:45-45×9

5

说说45×的含义,独立解答。

9(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5

板书:45×(1-)

95

说说(1-)的含义,独立解答。

9(6)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3、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思路。4、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

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六的第2、4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1)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2)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学生交流、汇报。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1、指导完成“练一练”。

(1)出示问题,让学生逢主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把2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个就是几个小盒?你还想到些什么?(4)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5)让学生自主进行检验。

(6)反思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七第1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95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1、联系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师:你们玩过猜硬币的游戏吗?(教师简单示范)同桌两人进行,每人猜5次看谁猜对的多。

师: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知识。二、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吗?回想一下,你们打乒乓球时,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谁先发球?2、出示例1图,

(1)问:你知道图中两名运动员在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吗?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后小结:由于乒乓球可能在裁判员的左手,也可能在裁判员的右手,所以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追问: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2的?

3、提出要求:在小组里讨论并回答例1后面“试一试”中的问题。

学生完成后,追问:如果右边口袋里再放一个蓝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或相应的6张扑克牌),让学生说说这6张牌各是什么牌,注意帮助学生区分“红桃”与“黑桃”。

提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讨论后明确:

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继续提问:

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其他每张牌的可能性呢?学生讨论后小结:

从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6。2、提出问题:从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启发:

这6张牌中有几张是红桃?每张红桃被摸到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3个1/6合起来是几分之几?进一步启发:

还可以怎样想?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听。追问:

这6张牌中,“3”有几张?任意摸一张,摸到“3”的可能性是多少?3、指导完成例2后面的“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相应的答案;再指名口答,并要求说明思考的过程。4、做“练一练”中的题。先让学生口答第(1)题中的几个问题,再组织讨论第(2)题: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讨论中相机明确:

由于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8,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1/8,也就是10次。追问:

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10次吗?小结:

上面算出的结果,仅仅是根据可能性所作的一种预测,而实际操作的结果仍然是不确定的,可能正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引导学生继续回答第(2)题中的其他问题。四、组织练习

1、做练习十八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连一连,再指导名说说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2、做练习十八第2题。

学生完成第(1)题后,组织比较:正方体都是6个面,为什么抛红色正方体,落下

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抛绿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学生完成第(2)题后,组织比较:抛蓝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为什么都不一样?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的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教学资源: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李星明张小华吴力军

252030

1613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1、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2、引入百分数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3、揭示百分数意义

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65/100、60/100呢?

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教师示范64%的读写方法,再让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后面的两个百分数。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1、指导完成“试一试”。

2、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先让学生读出题中百分数,再说说百分数的具体意义。4、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写出百分数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百分数后自己的想法。5、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让学生说说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6、说说自己的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学习例2,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十第1-3题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归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教学资源: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1、出示例2,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王红同学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5倍,李芳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0%,谁完成的多?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需要比较什么?(1.15与110%的大小)3、揭示课题:百分数与小数互化。二、教学例2

1、独立思考:你想怎么比较?

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3、汇报交流,优化比较的方法(1)先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再比较。1.15=115/100=115%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思考:将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是什么?(2)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再比较。110%=110/100=1.1

因为1.15>1.1,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思考: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是什么?4、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

第1题:练习后比较:把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怎样将小数直接改写成小数?有怎样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呢?第2题: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得数。2、完成“练一练”: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3、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独自练习后交流。四、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第2、3题。

应用广角

教学内容:第119页的应用广角,第27~31题,及自我评价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应用广角

1、问: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数学问题吗?

你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吗?2、完成第27题

(1)课前预先布置学生按要求去调查(2)课上,让学生分组汇报调查得到的数据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完成填空(3)分析:从这些信息中,你们知道了什么?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相关的信息有什么好处?3、完成第28题

收集一些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4、完成第29题

根据本校一年级的班级数,让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让每个小组调查一个班级的数据。

全班交流,统计分别知道三个应急电话号码的人数,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5、完成第30题

(1)每位学生带一张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读题,思考:

剪去的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几厘米?(2)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找一找:这个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3)算一算:

制作这个纸盒用了多少硬纸板?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完成第31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二、自我评价

1、回顾自己本学期学习的表现,对照书上的几个要求,给自己评一评,看看分别能得几颗星。

2、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别成功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获和进步?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进和努力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9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