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导语】在数学题中,我们经常会总结出一些规律。它们可以帮助大家在考试中跟快速的解题,下面总结了十三个规律,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解答行测中的数量提。
一、当一列数中出现几个整数,而只有一两个分数而且是几分之一的时候,这列数往
往是负幂次数列。
【例】1,4,3,1,1/5,1/36,()
A.1/92B.1/124C.1/262D.1/343
解析:1=1的3次方,4=2的2次方,3=3的1次方,1=4的0次方,1/5=5的-1次方,1/36=6的-2次方,所以()=7的-3次方=1/343。答案是D
二、当一列数几乎都是分数时,它基本就是分式数列,我们要注意观察分式数列的分子、分母是一直递增、递减或者不变,并以此为依据找到突破口,通过“约分”、“反约分”实现分子、分母的各自成规律。
【例】1/16,2/13,2/5,8/7,4,()
A.19/3B.8C.39D.32
解析:答案是D。2/5=4/10,4=16/4,代转化可得有:分母为16,13,10,7,4,那所求项的分母应该是1;分子分别是1,2,4,8,16,所以所求项应该是32/1=32
三、当一列数比较长、数字大小比较接近、有时有两个括号时,往往是间隔数列或分组数列。
【例】33,32,34,31,35,30,36,29,()
A.33B.37C.39D.解析:错位数列,奇数项等于前面的奇数项加1,偶数项等于前面的偶数项减1。所以是B。
四、在数字推理中,当题干和选项都是个位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取尾数列。取尾数列一般具有相加取尾、相乘取尾两种形式。
【例】6,7,3,0,3,3,6,9,5,()
A.4B.3C.2D.1
解析:答案是A。6+7=13,舍去十位上的数,第三项是3;7+3=10,舍去十位上的数,第四项是0;同理,0+3=3,3+3=6,3+6=9,6+9=15,9+5=14。所以答案是A。
五、当一列数都是几十、几百或者几千的“清一色”整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与数位有关的数列。
【例】448,516,639,347,178,()
A.163B.134C.785D.896
解析:每个三位数的各个数字之间存在递推关系448,4+4=8,516,5+1=6,639,6+3=9,347,3+4=7,178,1+7=8。故答案选择B。
六、幂次数列的本质特征是:底数和指数各自成规律,然后再加减修正系数。对于幂次数列,考生要建立起足够的幂数敏感性,当数列中出现6?、12?、14?、21?、25?、34?、51?、312?,就优先考虑43、112(53)、122、63、44、73、83、55。
【例】0,9,26,65,124,()
A.165B.193C.217D.239
解析:此题是次方数列的变式,0等于1的立方减1,9等于2的立方加1,26等于3的立方减1,65等于4的立方加1,124等于5的立方减1,由此可以推知下一项应为6的立方加1,即63+1=217,故正确答案为D。七、在递推数列中,当数列选项没有明显特征时,考生要注意观察题干数字间的倍数关系,往往是一项推一项的倍数递推。
【例】118,60,32,20,()
A.10B.16C.18D.20
解析:答案是C。第二项60=(118+2)/2,第三项32=(60+4)/2,第四项20=(32+8)/2,第五项18=(20+16)/2。
八、如果数列的题干和选项都是整数且数字波动不大时,不存在其它明显特征时,优先考虑做差多级数列,其次是倍数递推数列,往往是两项推一项的倍数递推。
【例】0,6,24,60,120,()
A.180B.210C.220D.240
解析:答案是B。对数列进行“作差处理”
0,6,24,60,120,()原数列
6183660()二级数列
12182430三级数列(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三级数列是一个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由此推演,未知项为30+60+120=210。
九、当题干和选项都是整数,且数字大小波动很大时,往往是两项推一项的乘法或者乘方的递推数列。
【例】3,7,16,107,()A.1707B.1704C.1086D.1072
十、当数列选项中有两个整数、两个小数时,答案往往是小数,且一般是通过乘除来实现的。当然如果出现了两个正数、两个负数诸如此类的标准配置时,答案也是负数。
【例】2,13,40,61,()
A.46.75B.82C.88.25D.121
十一、数字推理如果没有任何线索的话,记得要选择相对其他比较特殊的选项,譬如:正负关系、整分关系等等。
【例】2,7,14,21,294,()
A.28B.35C.273D.315
十二、小数数列是整数与小数部分各自呈现规律,日期数列是年、月、日各自呈现规律,且注意临界点(月份的28、29、30或31天)。
【例】1.01,1.02,2.03,3.05,5.08,()
A.8.13B.8.013C.7.12D.7.012
十三、对于图形数列,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其运算法则:加、减、乘、除、倍数和乘方。三角形数列的规律主要是:中间=(左角+右角-上角)×N、中间=(左角-右角)×上角;圆圈推理和正方形推理的运算顺序是:先观察对角线成规律,然后再观察上下半部和左右半部成规律;九宫格则是每行或每列成规律。
总之,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要多做多练,在以上规律的基础上,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解题规律,这样才能在紧张的答题时间内,让自己得到高分。
扩展阅读:201*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之抓主要矛盾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之抓主要矛盾
【导语】行测考试中数字推理题是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就教大家一种解决
数字推理题的技巧“抓主要矛盾”。这里谈到的“主要矛盾”指的是引起一个事件发生的源头,简单点说就是要根据已知的结果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数字推理题考察的是大家对数字之间联系的推理,所以对考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不高。这类题目,只要大家平时做足了练习,这部分内容一定不会成为大家取得高分的绊脚石。
【例题】一块试验田,以前这块地所种植的是普通水稻。现在将该试验田的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水稻总产量是以前总产量的1.5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
A.5:2B.4:3C.3:1D.2:1
解题思路:“试验田水稻总产量是以前总产量的1.5倍”“试验田的1/3种上了超级水稻”。假设以前水稻的总产量是“1”,那么实验田水稻的总产量是“1.5”,增加了“1/2”.以前1/3的水稻的产量是“1/3”,试验田1/3的超级水稻产量为“1/3+1/2=5/6”,所以超级水稻的产量与普通水稻的产量之比为5/6:1/3=5:2,答案选择A。
【例题】某超市购进一批商品,按照能获得50%的利润定价,结果只销售了70%,为尽快将余下的商品销售出去,超市决定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能获得利润的82%,问余下的商品几折出售?()
A.6.5折B.7折C.7.5折D.8折
解题思路:“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能获得利润的82%”“30%的商品打折出售”。假设该商品的进价是10元,总量是10件,原定售价是15元,剩余3件打折销售,那么原计划获得的利润是10×(10×50%)=50元,最终的利润少了50×(1-82%)=9元,即每件少了9÷3=3元。所以打折后的售价是12元,所以折扣是12÷15=80%=8折。选择D。
【练习题】有一本畅销书,今年每册书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因此每册书的利润下降了20%,但是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增加了70%。则今年销售该畅销书的总利润比去年增加了()
A.36%B.25%C.20%D.15%解析:
设每本书成本为X,每本书的利润为Y,售价为Z,销量为M。则:X+Y=X(1+0.1)+Y0.8=1.1X+0.8Y∴0.2Y=0.1X=>2Y=X
注:由此可以看到,前面的运算步骤都没什么用,不过可以帮助理解去年利润:YM;今年利润:0.8Y1.7M。则利润增加为:(0.81.7MYMY)/MY=0.8×1.71=0.36
【例题】小王购进同一规格的玻璃1000块,但在运输途中碰裂了一些。卖出完整的玻璃可以获得40%的利润,而碰裂的玻璃职能降价出售,亏损30%。最后结算时小王发现此次生意共获得利润28.8%,那么碰裂了的玻璃共有()块。
A.150B.160C.280D.300
解题思路:“共获得利润28.8%,少了11.2%”“碰裂的玻璃职能降价出售,亏损30%。”假设原来每块玻璃的成本是10元,那么少赚了1000×10×11.2%=1120元,破裂一块玻璃少10×(40%+30%)=7元,所以破裂的玻璃共有1120÷7=160块。选择B
【练习题】某商店进了一批饼干,并以高出进货价40%的价格出售。当这批饼干还剩10%时,商店决定以定价打七折的优惠价促销。这样,实际所得纯利润比希望获得的纯利润少了15%。按规定,这批饼干不论按什么价格出售,都必须上缴营业税300元(税金与进货款一起作为成本)该商店进这批饼干用了()
A.1200元B.201*元C.2500元D.3000元
解析:这道题关键是要考虑把上缴营业税300元算进成本里边去,从而列出相应的方程,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设总量为Y,进价为X,则根据利润关系有:
0.4X×0.9Y+(1.4×0.7-1)X×0.1Y-300=(0.4XY-300)(1-0.15)解之得:XY=2500
总之,考生们一定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对做过的题目也要认真总结错误与正确的原因,找到属于自己的快速做题方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