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

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3:21:44 | 移动端: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

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

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添加时间:201*-7-27点击量:112次

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

由白鹤社区居委会全体成员组成创建“巾帼文明岗共有14人,其中女性10人,女性占71%。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通过这项创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在创建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示范岗组织管理机制齐全、岗内成员加强自身素养

1、创建巾帼文明岗由党支部统一部署,确定了“一个明确四个抓”的工作思想,即明确巾帼文明岗的指导思想,抓领导、抓组织、抓计划、抓落实。居委会干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创建巾帼文明岗以来,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全体文明岗成员努力学习“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熟练掌握本职工作必要的知识,爱岗敬业,发扬刻苦、无私奉献精神。在工作运行上,我们首先把巾帼文明岗列入社区居委会各年度的工作总体规划中,再通过支部工作、妇女工作、计生、教育、综治及其它各项工作中落实。做到了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部署、分头落实、统一检查。

巾帼文明岗做到制度上墙,示范岗全体成员用十字文明用语:“您好、请坐、请讲、谢谢、慢走”。由于我们落实了组织管理措施,从而保证了创建岗活动的正常深入地发展。

我们社区的巾帼文明岗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五位考取了社会工作助师职称,今年我们社区在上年的基础上,6月底有5名社工参加了社会工作师考试,3名社工参加社会工作助工考试,2名社区工作人员报名参加201*宁波党校本科函授学习,去年已有4名获得了党校本科函授文凭。这样通过巾帼文明岗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在开展社区工作中有了质的飞跃。

、在开展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就

1、做好维权调解工作:我社区属于80年代的老社区,重新家装现象普遍存在,装修过程中邻里之间矛盾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巾帼维权工作者及时上门做好调解工作,做邻居是一种缘分,和为贵,使双方居民都感到满意。

2、为建设美好家园洒汗水:围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和谐城市的创建,做文明市民,建设美好家园”活动,我们全体居干,不分早晚,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加班加点搞好社区的环境卫生。为创建和谐城市做出了贡献。

3、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我社区是一个老社区相对来说困难群体较多,社区党委、居委会始终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稳定人心的中心工作来抓。做到该报的不漏一户,在第一时间及时解决困难家庭,目前社区共有低保家庭97户,领取扶助证的家庭17户。另外,社区通过一年一次的慈善一日捐活动所募集的善款资助了11户因突发性事件导致临时困难的居民,累计金额达到11500元,小区内有一住户,列年来都是我们社区牵挂的对象,他家有一10岁的小孩几年前得了股骨坏死,二夫妻又没有固定的职业,小孩要看病,家庭负担较重,我们居委会每年一到二次从慈善一日捐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助,另外还千方百计争取社会上的各类助医,与此同时,社区针对失业人员多,就业困难人员多的情况,不推不靠,自减压力,把促进再就业作为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办起了岗位奉献窗,累计为下岗职工提供用工信息100多条。为失业职工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长期的招聘、就业双向需求的平台,给失业职工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今年社区推荐、介绍岗位40多个,解决失业下岗职工30多个。

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社区从201*年9月开始在白鹤小学内开办了一个“四点钟学校”,从行动上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可以安心的工作。

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我们为社区内怀孕妇女发放了优生优育爱心卡,定期为她们提高计划生育咨询服务。对社区内的育龄妇女做好避孕具发放和上门随访,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和意外怀孕补救措施,按规定定期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情、环情检查,做好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工作。定期为她们提供为她们提高计划生育咨询服务。

在教育青少年上:。精心制订寒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

在开展社区文体活动上:社区的“齐学共健社”文体队伍,她

们在上年的基础再接再厉把我们社区的文体活动上了一个台阶,现在我们社区内的白鹤公园每天早上6点至7时,晚上7时至8时都可以看到我们齐学共健的成员们在这里随着音乐跳着欢快的健身操,成为我们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现在齐学共健社的成员不断在扩大,好多成员过去晚饭后叉麻将现在参加了此活动后基本上不去叉麻将而改为来健身了,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提升。目前社区有太极拳队、木兰拳队、腰鼓队、双扇队、健身球队、排舞队、好时光戏曲队等文艺团队。我们还不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文化培训班,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投入到健身、学习中来。

三、取得一些荣誉和成绩

通过几年来开展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丰富了社区创建工作载体,从总体上提高了岗位妇女的素质,进一步发挥了妇女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又有力地促进了创建人文社区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获取了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社区,区第二届“十大助老志愿之星”,区民主法制社区,区老龄工作先进社区,年度先进基层工会,07年度江东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集体先进,07年度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社区等。

我们在创建“巾帼文明岗”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将在总结以往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的更好。

.白鹤社区居委会

201*年7月

扩展阅读:丹顶鹤文化

丹顶鹤文化

丹顶鹤是著名的文化鸟类,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吉祥、长寿、幸福、忠贞”的象征。

丹顶鹤以其典雅的神韵、秀逸的体态和优美的舞姿激励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真善美的创造,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作出了特有的贡献。长久以来,鹤的艺术形象,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已经广泛渗透于我国乃至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远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乐、体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内涵极为丰富的鹤文化。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迅速增长,湿地不断被开发利用,鹤的栖息地受到很大的干扰和破坏,加之历史上人为的猎捕,使丹顶鹤成为濒危动物。因而,我国将它列为一级保护鸟类,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也将其列入了附录中,予以严格保护。

为使更多的人了解丹顶鹤,感知丹顶鹤,保护丹顶鹤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普及鹤文化知识,吕卫华同志到铁锋区工作后,对“鹤文化”情有独钟,经常深入“鹤乡”扎龙观鹤赏鹤,利用业余时间到图书馆、书店相阅大量资料,并遍访有关专家学者,历经近两年时间编著出《鹤文化知识一百问》以飨读者。我认为齐齐哈尔市作为遐迩闻名的“鹤城”,应该有一本这样的读物,向广大市民、向国内外游客宣传“鹤城”,宣传“鹤文化”。让人们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丹顶鹤,从美学的角度欣赏丹顶鹤,从哲学的角度感知丹顶鹤。科学认知一

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种鹤吗?

据史料记载,世界上原有鹤类27种,并且在英国国家生物博物馆都存有标本。但到目前为止,已有12种鹤灭绝。现有的15种鹤是:黑冠鹤、灰冠鹤、丹顶鹤、黑颈鹤、灰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蓑羽鹤、赤颈鹤、澳洲鹤、美洲鹤、沙丘鹤、蓝鹤、吐绶鹤。其中丹顶鹤、美洲鹤、吐绶鹤、白鹤、黑颈鹤、白枕鹤、白头鹤等7种鹤被列为濒危种类,受到严格保护。

我国有9种鹤,即丹顶鹤、灰鹤、蓑羽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颈鹤、赤颈鹤、沙丘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丹顶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灰鹤,个体最大的是黑颈鹤,最小的是蓑羽鹤,最少见的是沙丘鹤。沙丘鹤又叫加拿大鹤,主要产在美洲。科学认知二

你能科学准确地说出丹顶鹤的外貌特征吗?

丹顶鹤因“丹顶赤目”(《群芳谱》)而得名。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丹顶鹤身高1.21.7米,体重1215公斤。嘴呈灰绿色,头顶皮肤裸露,为朱红色。它身披洁白羽毛,黑腿,黑颈,额及眼圈周围有少量黑色纤羽。翅膀上的次级和三级羽毛为黑色,长而弯曲,收拢时呈弓状覆盖在白色尾羽上,酷似“黑尾”。丹顶鹤后脚趾短,居于芦苇、草塘丛中。

丹顶鹤集中了世界现存的15种鹤类全部的优点。外表,温文尔雅,亭亭玉立;行走,婀娜多姿,步履轻盈;飞翔,振翅助跑,直冲云宵;鸣叫,引颈高歌,声震四野。科学认知三

你见过丹顶鹤的卵吗?

丹顶鹤每年3月中下旬从越冬地江苏盐城等自然保护区迁回到扎龙自然保护区,4月上旬至5月中下旬开始发情交尾及坐窝孵化。

丹顶鹤每年只产一窝卵,并且多数为2枚卵,个别也有3至4枚的。

丹顶鹤的卵很大,重约250克左右。卵壳厚实,壳面灰白微透粉色,并密布紫色、茶褐色和暗褐色不规则的斑块。

科研人员发现,丹顶鹤具有自我控制生育的特性。丹顶鹤正常情况下每年只产2枚卵并进行孵化。在孵化初期卵被取走或巢穴被毁,丹顶鹤还有再繁殖的能力。如果取走一枚卵或全部取走放入空壳卵,雌鹤过几天后就可以继续产卵。据有关专家介绍,最多时一个繁殖期可产10枚卵。正是这一特性使科研人员进行人工孵化驯养,扩大丹顶鹤种群成为现实。科学认知四

你知道丹顶鹤的巢是什么样子的吗?

丹顶鹤的巢建在长有芦苇的浅水滩上,直径1米左右,裸露在外。

丹顶鹤的巢很简陋,筑巢的材料多是干枯的芦苇、苔草等水生植物的茎、叶和花絮等。科学认知五

你知道丹顶鹤是怎样生儿育女的吗?

丹顶鹤一般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在产卵之前数小时,它们要做些准备工作,就是将巢进行维修,垫些厚草、绒毛等材料。

巢修理完毕,雌鹤就开始产卵孵化,雄鹤左右不离,待在附近担任警戒。丹顶鹤孵化和其他禽类不同,一般禽类都是雌性孵化,而丹顶鹤却是雌雄轮流孵化,一般每天轮流4次,换孵的时间十分规律和准确。到第31天,雏鹤开始啄壳,雌雄双鹤在一旁守候等待。小鹤相继破壳而出,才出壳的雏鹤形如小鸭,20多小时后就能蹒跚行走,还会游水,觅食时紧随双亲左右,3个月后就能自由飞翔。科学认知六

为什么丹顶鹤的幼雏没有丹顶?

丹顶鹤的幼雏是没有丹顶的,只有达到性成熟后,丹顶才会出现。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素作用于生殖腺,促其分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丹顶鹤两周后性成熟并显露出红色肉冠。当丹顶鹤死亡后,其丹顶会渐渐褪去红色。科学认知七

为什么说“黄鹤一去不复返”?

丹顶鹤幼雏每年6月孵化出来,在父母的精心哺育下,迅速成长,到7月中旬身体就高达1米左右,8月开始跟随父母练习飞行,9月上旬就可以随父母做较远的飞行。

丹顶鹤幼雏的体羽呈棕色,背部和两翼颜色略深,近乎褐色,腹部呈乳黄色。人们习惯上将幼鹤称之为“黄鹤”,以区别于成年丹顶鹤。

每年10月上旬,幼鹤跟随父母千里迢迢飞往南方和沿海滩涂地带越冬,到翌年3月中旬与父母一起回迁北方。此时的幼鹤已近一周岁,完全褪去棕黄色的羽毛,新换生出的羽毛黑白分明,除尚无红色肉冠外,与成年丹顶鹤没有差异,已无任何“黄鹤”的影迹。

所以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写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绝句,既写出仙人子安驾鹤凌空遨游令人油然而生追慕之情,也对丹顶鹤生理习性做了最好的注解。科学认知八

你了解丹顶鹤的食谱吗?丹顶鹤是大型涉禽,主要栖息在沼泽、湿地、湖泊、海滨滩涂等浅水区域地带,喜欢在水中边走边食。丹顶鹤属于杂食性鸟类。春秋主要以草籽和农作物种子、果实为食。夏季食性较杂,动物性食物较多。主要是小型鱼类、虾蟹等甲壳类、软体动物中的螺类以及昆虫、蛙类和小型鼠类等。植物性食物有芦苇和其它水草的根茎、种子和嫩芽等。冬季则以杂鱼和谷类果实为主要食物。科学认知九

你知道丹顶鹤怎样飞翔吗?

丹顶鹤有着阔而长的翅膀,它的体长150厘米左右,而翼展最长可达250厘米,多于身长100厘米。由于丹顶鹤身体较重,飞行前必须逆风助跑510米才能腾空而起。

丹顶鹤飞翔时,展开黑白相见的长翅,伸直头颈和双腿,“十”字般的身体造型显露出秀逸、潇洒,给人一种直冲云霄,奋发向上的感受。

丹顶鹤在空中飞翔时,边飞边叫,往往未见其身形,就已听到它的叫声。

丹顶鹤飞翔能力很强,常常数只排成“人”字形飘然随风而逝。它们飞行时的“人”字夹角永远是110°,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个夹角的一半恰好是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丹顶鹤飞行高度1800英尺左右,飞行速度35-40公里/小时。正如古人心目中神鸟气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秋词》诗中赞颂蓝天翱翔白鹤的诗句已成为千古绝唱。科学认知十

为什么丹顶鹤鸣叫的声音要比其它鸟类响亮得多?

丹顶鹤的叫声高亢而嘹亮,在数千米之外都能听得见。《诗经》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之说。宋朱熹在《诗义疏》中也说“(鹤)常夜半高鸣,闻八九里。”丹顶鹤鸣声为什么如此之大呢?

原来,丹顶鹤的发音器官极为奇特。它的左右两条支气管已全部转化为鸣管,呈前宽后窄的梯形,内侧壁全为薄膜,鸣管后端直接进入肺部。加之鹤的颈项长,故气管也长,长达一米多。特别是气管又在胸腔里蟠曲成多个圈,象喇叭管子一样加强共鸣作用。因此,鸣叫起来,声音就显得格外高亢嘹亮,深远而清响。

历代诗人咏叹鹤鸣的诗句有: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唐孟郊《晓鹤》)“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唐元稹《和乐天感鹤》)“清响彻云霄,万簌悉以屏”(明于谦《夜闻鹤唳有感》)。科学认知十一

你知道丹顶鹤休息时为什么用一只脚站立吗?

鸟类学家认为,丹顶鹤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它们在觅食间隙休息时用一只脚站立,扭颈回首把头放在背上,或将尖嘴插入羽内,并把另一只脚收拢到翅膀底下,而且通常它们会交替使用两只脚“独立”。鹤的这种行为很象人在长时间站立时,调整身体重心让两条腿轮流受力。鹤无法改变身体重心,只能从一只脚换到另一只脚。它们这样做还是一种节省能量消耗的好办法,有利于调节体温。简单地说,鹤收起的那只脚,由于有温暖的羽毛覆盖,它的热量散失会更小。

除了鹤,还有许多脚长的鸟也会在休息时一只脚站立。例如鹭类,但是当这些鸟感觉危险或准备飞行时,它们都会两只脚着地,然后展开翅膀飞向高空。科学认知十二

丹顶鹤的红冠血是毒药“鹤顶红”吗?

自古以来,人们就常常把丹顶鹤头上的丹顶看成是一种剧毒物质,称为“鹤顶红”或“丹毒”,人如果吃下,就会马上气绝身亡。

据说古代的皇帝赐大臣自尽,用的就是“鹤顶红”。在武侠小说中,武林中人常用这种剧毒之物来施展其下毒的高超本领。

其实,这种把“鹤顶红”与鹤的丹顶联系起来的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早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就明确记载“鹤血气味咸平无毒”。科学的化验也证明,鹤的红冠及里面的血都没有毒。

那么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其实这东西就是砒霜,化学名称是三氧化二砷,呈红色,又叫红矾,有剧毒。“鹤顶红”不过是古人因砒霜颜色鲜红如鹤顶而对其隐晦称呼而已。科学认知十三

你知道丹顶鹤在什么时候南迁北归吗?

丹顶鹤是随季节迁徙的候鸟。由于丹顶鹤的迁徙以气候变化为前提,因而导致每年迁徙的时间略有差异。

丹顶鹤主要在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日本北海道的浅水湖泊及沼泽地栖息繁殖,冬季在我国江苏、江西、湖南、安徽等地的自然保护区越冬。其中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是主要越冬地。每年早春又从南方迁回北方栖息地进行繁殖,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繁殖的主要大本营。每年从10月上旬,齐齐哈尔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直到翌年3月中旬,月平均气温均在零下4度以下。而盐城这段时间月平均温度都在零上3度以上。可见丹顶鹤南北迁徙与季风气候变化相吻合。据专家介绍,丹顶鹤南北迁徙的时间及条件是以当地气温正负3度为条件,当齐齐哈尔地区气温下降到零下3度至零下10度时,丹顶鹤向南方迁徙。当盐城气温上升到零上3度至零上10度时,丹顶鹤向北方迁徙。据科研人员长期观察,丹顶鹤南北迁徙的原因,不是因为怕冷,耐寒力差,而是因为北方冬季冰封雪盖使丹顶鹤失去了觅食条件,无法生存而被迫迁徙。科学认知十四

你知道丹顶鹤在哪里越冬栖息吗?

丹顶鹤每年深秋从北国繁殖地迁徙到南方越冬,栖息地主要选择在湖泊、沼泽、洼地,还有广阔的海滨滩涂。从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迁飞的丹顶鹤,冬季栖息地是盐城保护区。

盐城保护区全称是“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是亚洲最大的海滨滩涂湿地型保护区。该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2月,1992年9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江苏省沿海中部,以射阳县沿海滩涂为核心,还包括有响水县、滨海县、大丰市、东台市部分滩涂。海岸线全长582公里,总面积接近50万公顷,核心区面积达1.73万公顷。

保护区所在的这片滩涂受海洋气候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滩涂上河道港汊纵横交错成网,多沼泽。历史上古长江和黄河长期在该保护区的南北两端入海,形成了现在20多万公顷的沙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蕴育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及莎草科、禾木科植物。每年都有数百只丹顶鹤飞到这里越冬。最多时有1000多只,最少年份也有300多只,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群集结地。科学认知十五

为什么说丹顶鹤是忠贞爱情的楷模?

丹顶鹤可以说是现实中的“比翼鸟”,是忠贞爱情的楷模。幼鹤成年(2周岁以上)后,雄鹤便占有自己的领地,雌鹤受雄鹤鸣叫吸引来到雄鹤领地,双双鸣叫、漫步、对舞,情投意合就结成配偶。恋爱是自由自在的。在丹顶鹤中很少见到象其他动物那种因争夺雌性而发生的雄性之间的恶战。一旦结成配偶,筑巢、孵卵、哺雏都由雌雄双方共同承担,真有点“男女平等”的意思。丹顶鹤属于单配型候鸟,也就是大家传说的一夫一妻制。一雌一雄终生为伴并排斥其他个体。野生鹤的配偶多数终生不渝,相伴一生。一鹤亡去,另一鹤则成为孤鹤。这种情形被人们加以渲染升华,使丹顶鹤成为爱情忠贞的象征。《渚宫故事》记述南朝宋明帝修建竹林堂,新阳太守郑裒献雌鹤于堂,留雄鹤于府邸。雄鹤失侣,昼夜鸣叫,闻者为之泪下。雄鹤又常赴堂中,与雌鹤交颈共舞,宫人驱之,不肯离去。晋干宝所著《搜神记》中也讲了一个故事:兰若山里有一对学道夫妻,化作一对仙鹤,“日夕偶影翔集”。一只不幸为人所害,另一只常年发出哀鸣,“至今响动岩谷”。这些动人的爱情赞歌,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科学认知十六

你欣赏过丹顶鹤的舞蹈吗?

丹顶鹤能鸣善舞,它舞蹈时先把长长的脖颈曲向脊背,尖嘴朝天,接着双翅展开向前扇动,双腿跳跃。有时抖动双翅,两脚移动、旋转。更为有趣的是两只鹤会面对面地对歌对舞。看上去无一不姿态优美,气度不凡。

丹顶鹤的舞蹈真是众变繁姿,气象万千。表达“爱情”时舞,相互嬉戏时舞,驱赶入侵者时舞。时而跳跃,时而展翅,时而昂首,时而翘尾,时而独舞,时而对舞,真是美不胜收。

据鹤类专家介绍,丹顶鹤的舞蹈有数百个动作的连续变化,无论是伸躯弯腰,跳跃抬头、亮翅行走、展翅衔物、跳踢追逐、鞠躬曲背、原地旋转,舞步都非常的灵动,动作迅捷变幻,妙不可言。科学认知十七

你知道鹤与白鹳、白鹭有什么不同吗?

白鹳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候鸟,它的身体长大约1米,腿、喙细长呈朱红色,除翼的后半部分是黑色外,全身都呈纯白色。它们经常在溪流、池塘边漫游,也会在草地或稻田里寻找食物。白鹳的翅膀长而且宽大。它们飞翔缓慢,偶尔会伸展腿和颈滑翔。白鹳没有发声器官,上下喙间的叩击可发出响声,以呼唤其它个体或幼鸟,喜食鱼、蛙、蜥蜴及鼠等小型动物。

白鹳居住在林木的树梢上,也有的在人们的屋顶上安家。

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而瘦削,体形较鹤小。它有着细长的腿、脖子和嘴,脚趾也比较细长。白鹭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可谓名副其实。繁殖期间,脑后便会长出两根10余厘米长的羽毛,看上去好象小姑娘的两条辫子。胸部和背部会出现丝状的长羽毛,就如同用草叶编织成的蓑衣,随风起舞的时候显得尤为美丽。

平时,白鹭一只脚缩在腰部下面,另外一只脚则站在水里一动也不动,神态高贵而优雅。鱼、蛙等游到它身边时,它靠灵活的脖子和鱼叉一样的尖嘴,迅速而准确地把猎物抓住。白鹭在树上筑巢,飞翔时颈缩成”S”型。

从前有的画家,把空中飞翔的丹顶鹤绘成脖子或双腿弯曲的模样,是由于误把白鹭作为鹤或对鹤类的飞行姿态不了解的缘故。科学认知十八

你了解丹顶鹤的驯养史吗?

鹤的饲养历史已很久远,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这个故事一直成为只知娱乐,忘却国家大计的鉴戒。吴王好鹤也名闻千古。《吴地记》载:“鹤舞桥,夫差女胜玉,出葬日,仙鹤舞引,群鸣于市,因号桥曰鹤舞”。《吴越春秋》有吴王阖闾葬女滕玉于阊门外,“乃舞白鹤于吴市中”的记载。自东汉以来,道教盛行,鹤与神仙相伴,成为仙鹤,号“蓬莱羽士”,身价显赫。皇家园林、王侯苑囿、寺庙道观皆养鹤。从曹植、王粲的《白鹤赋》,鲍照的《舞鹤赋》、陶弘景的《瘗鹤铭》等大量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养鹤、驯鹤、观鹤、咏鹤成为士大夫的雅趣之一。

唐代是鹤的鼎盛时期,文人雅士争相擅宠,以至“家家皆养鹤,鸡鸣鹤亦鸣。”唐代苏州商市已经开始有鹤出售。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悼鹤》诗引言中写道:“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殆经岁。”养鹤的人有多少无从统计,但从写《失鹤》诗、《忆鹤》诗的人数来看,就为数不少。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古人养鹤还注意训练它振翼徘徊,回旋舞蹈,叫做鹤舞。南朝林洪写的《山家清事》叙述了鹤舞训练的方法:“欲教之舞,俟其馁而置食于阔远处,拊掌诱之,则奋翼而唳,若舞状。久之,则闻拊掌而必起,此食化也。”

古人在养鹤驯鹤的过程中,也提出了重视鹤的生存环境问题。如清代人陈子所著《花镜》一书中说:“畜鹤,须近竹池沼,方能存久。”要求养鹤必须适应它野生时栖息沼泽间的习性。科学认知十九

你了解扎龙自然保护区吗?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等珍贵、稀有水禽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的野生动物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始建成于1979年,1987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中国政府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等6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扎龙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7"124°37",北纬46°52"47°32",南北长65千米,东西宽37千米。地处黑龙江省西部乌裕尔河下游,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昂昂溪区、富裕县、泰来县及大庆市林甸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交界地域,总面积21万公顷。

乌裕尔河流在该区分散漫溢,形成广阔的芦苇沼泽。这里湖泊泡沼密布,溪流河道蜿蜒迂回,构成原始独特的湿地风貌。从世界动物地理来看,该地区位于东北亚内陆,成为很多在南方及沿海越冬而在北方内陆繁殖鸟类的繁殖地与迁徙停歇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该区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现有鸟类26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5种,尤其以鹤的种类多、数量大而举世瞩目。目前,全世界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而扎龙自然保护区即分布有6种,其中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在本区繁殖,白鹤、白头鹤、灰鹤为迁徙停歇鸟。全世界现有野生丹顶鹤201*只左右,本区即有346只的繁殖种群,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17.3%。其它珍禽还有白鹳、黑鹳、天鹅以及众多的鸥类、鹭类、雁鸭类等等,成为驰名中外的“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科学认知二十

你知道到目前为止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多少只丹顶鹤被认养?

201*年6月28日,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私立学校的2名教师和7名学生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认养了一对丹顶鹤。这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首次被外国游客认养。

据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介绍,保护区每年提供丹顶鹤供社会各界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士认养。截止201*年4月底,已有24只丹顶鹤被认养。科学认知二十一

你知道作为鹤城友好使者丹顶鹤“明星”有哪些出色的表演?

经过20多年的科研实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功地建立了我国唯一的丹顶鹤散放驯养不迁徙种群。扎龙实验区目前有人工驯养的丹顶鹤60多只,它们已经改变了迁徙的习性,冬季也留在扎龙。经过驯化,这支鹤群可以为游人表演整体放飞、集群飞翔、定点降落及鹤舞表演。每年要有几十万人次观赏到它们的精彩表演。特别是冬季,雪中观鹤已成为鹤城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明星丹顶鹤不仅把美好和快乐带给各位游客,而且“触电”,参加了《飞来的仙鹤》、《鹤童》、《鹤乡情》等影视剧的拍摄。特别是近年来,它们作为友好使者,“飞”出鹤城,先后参加了武汉“千年鹤归”201*大型黄鹤楼文化风情艺术展、长沙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澳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魅力城市”评选推介等重大活动,展示了丹顶鹤迷人的风采,提高了齐齐哈尔市“鹤城”的知名度。文学品味一

为什么说《诗经》中《鹤鸣》这首诗是最早的“招隐诗”?

形成于2500多年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载诗305篇,分成《风》、《雅》、《颂》三类。《小雅》中的诗多用在朝会及贵族社会的各种典礼和宴会之上,共74篇,其中有一部分是士大夫和贵族下层写的一些讽谏怨刺之作。收录于《小雅》中的《鹤鸣》一诗就表现出这一特点。诗作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已成为耳熟成详的名言警句。

那么,这首最早的咏鹤诗有什么深刻的涵义呢?后人解析纷纷。秦汉间人毛亨和毛苌所著的《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东汉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南宋朱熹撰《诗集传》肯定地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词。”据考证,这首诗应该是写成于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在位期间。这是周王朝的中兴时期,正需要广求人才来扶持朝廷。因此,可以认为此诗通篇采用借喻的手法,把在幽深沼泽地里鸣叫的鹤比作民间未仕的贤人,劝周宣王招纳这些人为国所用。因此,可以确定《诗经小雅鹤鸣》这首诗是最早的“招隐诗”。此后,历朝历代皇帝招聘贤能之士的诏书都被称为“鹤板”,鹤板上的字体被称为“鹤书”,宣读此类诏书被称为“鹤唱”。《易经》也予以佐证。在《周易中孚》中有“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后人因此把注重自身修养高洁志远的人叫做“鹤鸣之士”。文学品味二

你知道“鹤冲天”词牌的来历吗?

《鹤冲天》,词牌名,双调八十四字,或八十六字、八十八字,仄韵。

“鹤冲天”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末词人韦庄《花间集》的《喜迁莺》中,原词如下: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问。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这首词的内容是恭贺举子登第。古代知识分子为猎取功名利禄,流落他乡,寒窗苦读,一旦科举录取,人生命运即刻改变,苦尽甘来。但也有一些人一事无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却又不甘心被埋没。于是便出现了“柳永现象”。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1005年他来到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直到景佑元年(1034年)才中进士。其中也多次有录用可能,但机遇总是与他擦肩而过。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人。他制作慢词,是用变旧声为新曲或依新声填新词的方法。他经常出入歌楼舞榭,常与乐工合作。据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为词,始行于世”。他的词很适合一部分市民的胃口,流传很广,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在屡次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他创写了《鹤冲天》一词,发泄了怀才不遇的牢骚。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传说宋仁宗赵祯看了很不满,说:“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他就由此自称“奉旨填词”。文学品味三

你知道古典诗歌理论“声病说”中“蜂腰鹤膝”的指代内容吗?

中国古典诗歌,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民间歌谣,以及春秋时的《诗经》,都有明显的节奏韵律。后来由于辞赋的发展,五言诗的兴起,诗歌创作上语言的运用,字音的高低轻重、抑扬顿挫,就越来越讲究,它作为诗歌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渐被更多的诗人、理论家所重视与注意。

南朝沈约、王融等人总结前人在理论上的贡献,总结诗歌创作的经验,接受音韵学的研究成果,于是创立四声调名,即用平、上、去、入四字标四声。并把它运用到诗文创作中。沈约还进一步把在诗歌创作上运用四声出现的弊病加以总结,提出使音韵不和谐的病犯,称作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后来辗转附益成声病说,还包括大韵、小韵、旁钮、正钮,共八种,人称八病。

对八病具体涵义的解释,极不一致。影响较大、解释较祥细者,是日本学者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他解释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间粗,有似鹤膝

声病说的提出,推进了律诗形成的进程,对于诗歌艺术效果的提高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八病说的内容过于烦琐严格,反而束缚了诗歌创作,而且在客观上也容易助长形式主义文风的发展。文学品味四

为什么说“骑鹤上扬州”是人们理想中的理想?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最早出自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说》一文:“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用今天的话说,几个人在一起畅谈自己的志向。有的人想当扬州刺史;有的人想发财;有的人却幻想能够骑着仙鹤到太空遨游。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则说,他希望自己腰包里装上十万贯钱,然后骑着仙鹤到扬州去当官。即众人提出的那些愿望能够全部在他身上实现。实际上,这只能是他个人的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用来讽刺人的贪婪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这里有个提示,就是不要把“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与“烟花三月下扬州”混淆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李白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因为送别地是武汉,在扬州的上游,因此称“下扬州”。而“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是要骑鹤上升到扬州,故为“上扬州”。不过,扬州人现在引用此典,已不再局限于本义,更多地是要说明扬州的繁盛。今天的扬州市在秦汉六朝时,隶属广陵郡(今扬州市西北蜀冈上),直到隋开皇九年才改为扬州,治所在江都县(今扬州市)。后来唐、宋时期的扬州,是全国最繁华和奢靡的地方,“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为时尚,“骑鹤上扬州”也就成了人们理想中的理想了。文学品味五

为什么古人祝寿时会说“鹤寿松龄”呢?

健康长寿、颐养天年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因而自然界的长寿之物便被用来作为表达这种愿望的标志。丹顶鹤的寿命可长达5060年,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鹤视为长寿仙禽。《相鹤经》中说鹤“寿不可量”。《淮南子》中说:“鹤寿千年,以极其游”。东晋葛洪也在《抱朴子》中说“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寿。”《养生要》也确信“鹤寿有千百之数。”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我国的一句老话。在唐诗中始见于杜甫的《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白居易在他的《感秋咏意》诗也有类似的诗句:“旧话相传聊自慰,世间七十老人稀。”

古人由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医疗、卫生等诸种原因,一般人的寿命均较短,有学者在唐代的著名诗人中,摘录了三十六个自然死亡,有具体生卒年代可考者,就他们的寿命作了一个统计。其中寿命最长者为贺知章,85岁,最短者为李贺,仅26岁。三十六人中,70岁以上的只有八人,包括白居易、刘禹锡、李绅等,而杜甫、孟浩然、王之涣、高适、岑参、韩愈、元稹等都没有活到60岁。全部三十六人的平均寿命为58.8岁。因此,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渴盼象龟、象鹤一样长命百岁,象松、象柏一样四季长青。于是人们常以“鹤寿”、“鹤龄”作为祝寿之词。在祝寿的画中,让丹顶鹤站在松树上祈愿“松鹤延年”、“鹤寿松龄”,把鹤和龟画在一起名为“龟鹤齐龄”、“龟龄鹤算”。文学品味六

你知道“梅妻鹤子”的故事吗?

北宋初年才华出众的文人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他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但他发愤读书,好学上进。

林逋性情恬淡好古,不趋荣利。初游历于江、淮之间,而后归居杭州,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他终生不仕、不商、不娶,过着“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林逋《小隐自题》的隐居生活。他在草庐周围种了大片的梅树,养了两只鹤,与梅鹤形影相随,用一种细碎小巧的笔法来写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就是他的咏梅名句。据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养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到逋所居,则一童子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人们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即“梅妻鹤子”。

林逋写了许多赞颂鹤的诗,如“种莎池馆久淹留,品格堪怜绝比俦。春静棋边窥野客,雨寒廊底梦沧州。”用鹤的清雅孤傲来比喻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他在临终前,来到梅林与梅树告别,又亲手放飞了相依为命的双鹤,并遗诗后人,其中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不封禅书”之句,以汉朝司马相如的故事作对照,自喜一生不为天命君权所苦,隐居生活飘逸自乐。死后,谥和靖先生。

林逋亲鹤如父子,命与鹤随,这种人与鹤相处中的相悦相亲情结,令人击节而叹,自始鹤就与隐逸之士不可分隔了。文学品味七

你知道苏轼在诗文中喜欢用鹤比喻哪些事物吗?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很喜欢鹤。不仅在《后赤壁赋》中写下“鹤化道人”引人遐思的故事,而且在任徐州郡守时还记述了隐士云龙山人放鹤招鹤的《放鹤亭记》。在《鹤叹》诗中代鹤作语“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俯啄少许便有馀,何至以身为子娱。”廖廖数语,写出孤鹤即诗人本人不肯寄人篱下,不食嗟来之食,清高孤傲的个性。

苏轼还喜欢并善于用鹤来比喻形容其他事物:(一)书法艺术造诣极高。苏轼在《仇池笔记》卷上“晋人书”中记载“有谢尚、谢鲲、王衍等字皆奇,夷甫(王衍字)独超然若群鹤,耸翅欲飞而未起也。”

(二)声音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苏轼在《东坡志林》卷二“朱氏子出家”中记载“朱氏子出家,小名照僧。照僧九岁,举止如成人,诵《赤壁赋》,铿然鸾鹤声也。”

(三)瀑布飞流直下,水雾飞腾缭绕。苏轼在《东坡志林》卷四“陈氏草堂”中记载“慈湖陈氏草堂,瀑布出两山间,落于堂后,如悬布崩雪,如风中絮,如群鹤舞。”

(四)暮夜苦吟如独鹤唳鸣。苏轼在《次韵刘景文见寄》诗中写道:“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五)形容画中马的状态。苏轼在《韩干马十四匹》诗中写道:“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诗人以画中的马比鹤,用“出林鹤”的姿态形容已经过河的马,用低头啄食的鹤的神情来形容将要涉水的马。

(六)形容人被环境所限,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苏轼在《僧惠勤初罢僧职》中写道:“轩轩青田鹤,郁郁在樊笼,既为物所縻,遂与吾辈同。”

特别是熙宁五年末,诗人过嘉兴时与同乡报文禅院文长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后不久,再过那里,写下《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文长老已“病不开堂”,但真情不减,“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文学品味八

为什么苏轼在夜游赤壁后会梦到孤鹤化为道士?

“时夜将半,四顾寂寞。适有孤鹤,横江东来。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这段文字载之于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后赤壁赋》中。

为什么一只孤鹤掠舟而过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江上夜景,会让作者长久注目并引之入梦呢?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其独特的内心感受。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到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慰藉同样感受的苏轼。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轼对它注意极深。道士前来入梦,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

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后赤壁赋》中的孤鹤形象,特别是鹤化道士之梦,说明了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之于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黑暗。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很容易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苏轼在逆境中能够依然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文学品味九

你怎样赏析苏轼的《放鹤亭记》?

《放鹤亭记》是苏轼的小品文代表作,写于元丰元年,是作者自请外任期间留下的作品,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崇尚隐逸的思想情绪。文章记亭述鹤,借酒发感,叙议结合,亦文亦歌,抒发了个人清闲放旷、超脱尘俗的隐居之乐。苏轼以大家手笔,轻描淡写,点化议论,为我们构铸了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千百年来,盛读不衰。其文特色有三,兹述如下:

(一)叙亭记鹤头绪纷繁而错落有致,铺陈敷衍而重点突出。在简单交待了建亭的原因、时间、地点之后,作者对亭四周的环境和四季景色的变幻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绘。说明了建亭位置的得天独厚之奇和山亭景色的“俯仰百变”之奇。这样的环境应该是高人隐士修心养性,娱情怡志,避世离俗,颐养天年的绝妙之所。山人张君就是这样一位隐士,他驯养了两只仙鹤,朝出暮归,随心所欲,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活脱脱一派闲云野鹤清远闲放的风致。作者借鹤写人,描绘了一种如鹤独立,如鹤高飞的自由人格。(二)议鹤说酒妙用对比而主旨显豁,借题发挥而情理兼备。一是对鹤说史,对比言志。鹤,在中国传统文学乃至文化中,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它代表着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云游世外的风神与情趣,是清闲洒脱,自由自在的隐士形象的写照。古人把鹤比作贤人君子,而贤人君子亦都“狎而玩之”,以娱遣兴,怡情冶性。但南面之君却永远不能享受这种乐趣,不但如此,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可见南面为君之乐不及隐遁山林之乐。二是就酒说史,对比言志。与鹤一样,酒是隐士的好朋友,纵酒狂歌向来是隐士的一大嗜好,而周公、卫武公等人都认为好酒贪杯浪费时间,迷惑心意,败坏名誉,扰乱事务,罪莫大焉。可是风流名士狂歌纵饮,逃避现实而全身远祸,守真成性而名扬后世。可见,南面之君之乐确实无以易隐世之乐。三是以酒衬鹤,推理言志。文章列举史实,通过对比、引用、对偶等方法,把文章主旨推进一层,越来越鲜明地揭示中心。

(三)亦文亦歌浑然一体而情韵悠长,一唱三叹而荡气回肠。作者别具匠心地安排了结尾“歌以咏志”一节。“歌”决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水到渠成。不论是歌人还是歌鹤,实际上,人鹤一体,鹤是人的精神化身,人是鹤的同伴知音。借助于歌咏形式,作者的出世隐逸之情被挥洒得淋漓尽致,也就是在读之咏之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走近苏轼,也走近了丹顶鹤。文学品味十

你怎样理解楹联中“鹤踏霜田竹叶三”之句?

楹联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语言形式。人们从鹤得到启发联想,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楹联。比较有名的如:“虎行雪地梅花五,鹤踏霜田竹叶三”。比喻得非常形象。虎在雪地上行走后爪印留下如同五瓣梅花的图案,而鹤因为后趾已经退化,很短,所以只有三趾着地,印在霜地上便呈现为一根竹枝上的三片竹叶形状。这充分反映了楹联作者对鹤的形态特征观察得细致入微。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说以“松鹤延年”为主题的画,画鹤站在松树上是不真实的。因为鹤后趾退化,不能起到支点作用,因此鹤无法在树上站立。咏鹤的名联很多。如杭州西湖孤山放鹤亭有“水清石出鱼可数;人去楼空鹤不归”。在简短的联语中,动词几乎占去了一半,但用得极巧,不因重动而使联语有雕琢之感,令人读之生情,意境洞出,给人一种缠绵、空旷、沧桑变化之感,余味无穷。广东南海白云寺有“曲水长流,跨鹤旧寻三洞古;白云犹在,与梅同住一山幽。”四川青城山驻鹤庄有“松桧隐栖三岛鹤,楼台闭锁九霄云。”还有“海是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坐将琴作伴,行有鹤相随”;“闲扶藜杖随云鹤,青拂蒲团卧白云”等,很值得细细品味。文学品味十一

为什么曹植诗赋中的白鹤“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曹植,三国时魏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曹植自幼颖慧,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魏王位,不久称帝。曹植便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为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曹丕两次制造口实,给他以贬爵削邑的处分。在此期间,曹植虽然苟全性命,内心却是十分痛苦。特别是黄初四年(223年),曹植和曹彪、曹彰一同进京朝见曹丕。结果曹彰在京城不明不白地死了,只剩下曹植和曹彪一同回封地。在路上又被限制不许同住,他非常气愤,写下了著名诗篇《赠白马王彪》。同时又写了一首《失题》:“双鹤俱远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以双鹤相失喻兄弟分离。前六句都是说离别的痛苦,末两句说一别万里也算不得可悲痛的事了,能够不陷入天网就好了。表现了对于压迫者的愤恨和要求解放的感情。他在《白鹤赋》中写鹤“嗟皓白之素鸟兮,含奇气之淑祥”,来象征自己善良的气质和品德的端正。但残酷的现实是“伤本规之违忤,怅离群而独处。恒窜伏以穷栖,独哀鸣而羽。”他期望着、渴盼着“冀大网之解结,得奋翅而远游”。诗中的情绪虽然很凄惋,但并不陷于颓丧,他始终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如黄鹄白鹤“逍遥八外,游目历遐荒。”(曹植《五游》诗)文学品味十二

为什么古代诗词曲赋中称鹤为“辽鹤“或“辽东老令威”?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池鹤》诗中写到“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在《点绛唇》词中叹息“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元代词人唐桂芳在《水调歌头前题次和》中也感慨“莫问尘生沧海,休叹鹤归华表,好景且容探”。

那么“辽鹤”和“辽东老令威”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寻找华表落脚栖息呢?原来这个故事出自于晋代文人陶潜所著的《搜神后记》中,据《搜神后记》卷一记载:传说辽东城门有华表柱,忽然有一天,一只白鹤飞来歇在上面,左顾右盼,好象在寻找什么。这时有一个少年举起了箭想射杀白鹤,于是这只白鹤高高飞起,在空中盘旋良久,口吐人言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去,空见冢累累。”言毕一飞冲天,不见踪迹。原来这只白鹤是西汉时期在灵虚山学道成仙的丁令威所化。

由此,历代文人认为鹤与仙人为伍,只有驾鹤神游,方能达到清虚廖廓,神物来集,飘摇恍惚,冰心玉质的天上境界。文学品味十三

你知道丹顶鹤为什么被称为“华亭鹤”吗?

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从春秋至唐代均以产鹤闻名。它地处太湖流域,吴淞江入海口(当时海岸尚未东移,上海还没有成陆),万顷沙渚,一望尽是芊芊碧草、茫茫青芦,生长繁殖着各种鱼和水生软体动物。为鹤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成为鹤类理想的栖息地。

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就是华亭人。他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陆机很年轻就担任了吴国的牙门将。二十岁那年吴国被晋国灭亡后,他和弟弟陆云(字士龙)退隐故乡华亭,寒窗苦读十一年,闲暇时兄弟俩欣赏鸟鸣鹤舞,饮酒赋诗,相互激励。太康末年,兄弟同至洛阳,不久便以文采倾动一时,时称“二陆”,“龙驹凤雏”。陆机诗重藻绘排偶,且多拟古之作。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著。他还著有《毛诗草木鸟兽虫疏》,是我国最早记述丹顶鹤形态特征的学者。曾官平原内史,史称陆平原。

在诸侯王内讧过程中,陆机被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兵二十万讨伐长沙王司马义,战败后因被宦官孟玖所谗,与其弟陆云同时被司马颖杀害。临刑前,陆机对陆云叹息说:“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兄弟俩在生离死别之际,共同回忆起故乡无边的苇荡、游鱼历历可数的湖水还有那“声闻于野”的鹤鸣。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眷恋之情令人凄然。许多诗人都咏叹此事:“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李白《行路难其三》);“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李商隐《曲江》)文学品味十四

为什么古代诗文中说鹤是“胎化之仙禽”?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之九记载,刘渊材迂阔好怪,尝畜两鹤,客至,指以夸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而此胎生。”语未卒,园丁报曰:“此鹤夜产一卵,大如梨”。渊材面发赤,诃曰:“敢谤鹤也。”卒去,鹤辄两展其胫伏地,渊材讶之,以杖惊使起,忽诞一卵。渊材嗟咨曰:“鹤亦败道,吾乃为刘禹锡《佳话》所误。”

诗僧惠洪给我们讲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书呆子”的故事。刘渊材过于相信书本知识,自己本来养有双鹤,却不去认真观察,因此闹出了大笑话。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因为丹顶鹤自东汉以后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被道家神化,成为“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这一观点在文人作品中也屡有表现。如王粲的《白鹤赋》中说丹顶鹤“白翎秉灵龟之修寿,资仪凤之纯精。”鲍照的《舞鹤赋》更是称颂“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并说鹤“朝饮于芝田,夕饮于瑶池”。“芝田”是传说中神仙种灵芝草的地方,“瑶池”是古代神话中西王母的居住地。由此历朝历代的文人多认为鹤是仙禽。包括长期养鹤的白居易、刘禹锡、苏轼等大诗人,对丹顶鹤的形态生理特征、生态与行为都很了解熟知,但在他们的诗作中和内心世界里丹顶鹤“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白居易《感鹤》);“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正如宋吕祖谦在《左氏博议卫懿公好鹤》中所概括的“鹤之为禽,载于《易》,播于《诗》,杂出于骚人墨客之咏,其为人之所贵重,非凡禽匹也。”既然不同于凡禽,就不应与凡禽一样卵生。鹤由此被崇拜者定格为“胎化之仙禽”,由此以讹传讹,贻笑大方。文学品味十五

为什么说白居易一生爱鹤?

白居易一生爱鹤,他把鹤看作自身人格的外在体现:淡薄捐介,洁身自好。在他分别担任杭州和苏州刺史时,对鹤非常痴迷,留下了众多咏鹤诗篇。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822年-824年)的三年间,时常与鹤相伴。他在《求分司东都,寄牛相公十韵》中说:“三年伴是谁?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这是他爱鹤的开端,可谓一见钟情。在他调任苏州刺史后(825年-826年),依然与鹤形影不离。他初上任时,公务繁忙,无暇娱乐游玩,于是他就在郡斋中与鹤相看作伴,“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郡西亭偶咏))那年冬季的一个下雪天,他的“鹤伴”突然高飞远走,他哀伤地作《失鹤》诗:“失为庭前雪,飞因海上风郡斋从此后,谁伴白头翁?”日夜祈盼失鹤归来。后来,他重新在吴市觅到一对雏鹤,聊偿失鹤的孤寂。次年,因久患眼病不愈,他自请免职。于是在返回洛阳时载鹤同归。他在《自喜》诗中说:“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迁居洛阳,为给爱鹤寻一个理想住处,他不惜“且脱双骖易”,卖了两匹马抵房钱,终于“东南得幽境”(《洛下卜居》)。心满意足地安顿焉。

白居易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奔波,但爱鹤之心始终依然。发生在他身上的“裴相乞鹤”和“刘禹锡寄鹤”都成为千古佳话。

闭居期间,诗人“晴引双鹤舞”(《晚夏闲居》),“闲遣鹤看船”(《洛下卜居》)“枕前看鹤浴“(《府西池北新葺小斋》),”薄暮引鹤归“(《西风》)睡则“伴宿双栖鹤”(《自题小草亭》),病则(《鹤伴归池立”(《病疮》)只须与鹤相伴,便可数旬闭门不出。而鹤似乎也适应了家居生活,成了可亲可近的家禽,“何以家禽双白鹤,闲行一步亦随身”。(《家园三绝》)人与鹤彼此依靠,相亲相爱。由此鹤到了白居易的笔下也有了解情之心。文学品味十六

你如何理解白居易咏鹤诗的独特意象?

白居易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咏鹤诗句。其诗集中有26篇以鹤为题,106首对鹤有所涉及。不仅为数颇丰,而且笔下之鹤形象不同,寓意各异,大大超出前人吟咏范围,寄托着诗人繁富的情感,成为有着多重内蕴的独特意象。

超凡去尘,耿介不群,是鹤一贯的文学形象。白居易也写不群之鹤,而能别有发明:“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貌是天与高,色非曰浴白”(《代鹤》);“松际雪相映,鸡群尘不侵”(《刘苏州以华亭一鹤远寄,以诗谢之》);“惭愧稻梁终不饱,未曾回眼向鸡群”(《题笼鹤》)。鹤冰清玉洁,傲然独立,纵然不得饱餐,也不屑与鸡鹜争食,颇有君子之风。在写鹤之介然不群时,诗人常以青松衬托其雅洁,以尘鸡衬托其清傲。

身处无人赏、功名难成就的境地,诗人采取了远离纷争的态度:“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尽日踏冰翘一足,不鸣不动意如何”(《问鹤》);“鹰爪攫鸡鸡肋折,鹘拳蹴雁雁头垂。何如敛翅水边立,飞上云松栖稳枝(《代鹤答》)。乌鸢鹰雀,喻指争权夺利的群党;不鸣不动稳栖松之鹤,喻指处于党争之外的诗人自己。随着年事增高,诗人渐渐失去了早年抗争之勇,但仍然不蹈泥淖,不群奸小,甘与野鹤共淡泊,实属难能可贵。

诗人喜爱鹤的高洁不群,自由独立,但有时也让鹤以无可奈何的被囚者形象出现:“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虎丘惭客问,娃馆妒人过。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题笼鹤》)。很明显,笼鹤即是指时任苏州刺史的诗人自己。一方面是公务繁忙,再无风情之乐;另一方面只是治理地方,难成大功。这正如笼中之鹤,徒有劲翮而不得翱翔于青天。

总之,白居易丰富了鹤的情感世界,深化了鹤意象的内涵,咏鹤诗在这里柳暗花明,于是情趣更浓,韵味更长。文学品味十七

你知道贤相裴度向白居易乞鹤引得众诗人诗兴大发的故事吗?

“中兴”贤相裴度是唐宪宗到文宗朝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以平贼为己任”,先后率军平定淮西,淄青等藩镇的叛乱,使“河北割据跋扈之风,消尽无余”,无怪乎封建史臣赞叹其:“诚社稷之良臣,股肱之贤相”。

作为儒雅之士,裴度时常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当代名士吟诗作赋,保持着高尚的情趣。当他听说白居易从苏州携来双鹤,不胜羡慕,于是他寄诗乐天以乞鹤。其诗引:“白二十二侍郎有双鹤留在洛下,予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闻君有双鹤,羁旅洛城东。未放归仙去,何如乞老翁。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好是长鸣处,西园松径中。”诗人张籍听说此事后,也赋诗一首《和裴司空以诗请邢部白侍郎双鹤》,赞叹双鹤仙风雅韵“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白居易开始时“爱而不舍”,后来也就忍痛割爱,并作诗酬答:“白首劳为伴,朱门(指裴家)幸见呼。不知疏野性,解爱凤池无?”刘禹锡得知后,也作诗唱和《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双鹤》:“皎皎华亭鹤,来随太守船(自注:君罢吴郡太守,携双鹤来)沧海别经年,留滞清洛苑何如凤池上,双舞入祥烟。”乐天将鹤送与裴度,并临别作诗《送鹤与裴相公,临别赠诗》:“司空爱尔尔须知,不信听吟送鹤诗稳上青云勿回顾,的应胜在白家时”。“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先”,俨然慈父叮咛离家儿郎的口吻。经年之后仍念念不忘。“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问江南物》),再三提醒双鹤。刘禹锡亦作诗《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应和“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

一双仙鹤的去留,牵动数名当朝名士的目光,鹤已成为他们情感的纽带,倾述衷肠的引题,裴相乞鹤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文学品味十八

你知道“林公放鹤”的故事吗?

在魏晋轶事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二”中记载:晋代高僧支遁(字道林,亦称支公、林公)非常喜爱鹤,有人送给他一对鹤雏。鹤的翅膀长成后想飞走,支遁舍不得,就剪断了鹤翅的硬羽。鹤屡屡振动翅膀但无法飞起来。于是“顾翅垂头,如有懊丧之意“。支遁说:“既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于是“养其翮成,置使飞去”。

这两只鹤非常幸运,因为支遁虽在方外,是一名僧人,但多与当时的名士往来,实亦为文苑胜流。并且在魏晋时代,适应天性,听其自然,不愿屈物以就己,老庄与儒释之说,初无异同。佛教主张慈悲为怀,多放生,不杀生。佛经中多次讲到放生的利益:《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云:“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其放鹤之举更显示其高尚的思想境界。文学品味十九

为什么星悟和尚筑鹤冢并立碑云“世之不义愧此禽”?

鹤冢位于扬州市大明寺西园康熙御碑亭东侧黄石相垒的竹坛之上,依墙而筑,有长方形石碑立其中,上嵌草书“鹤冢”二字。其旁有一石碑,阴刻介绍鹤冢的碑文。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大明寺住持星悟和尚。在平山堂前鹤池内放养白鹤一对。后雌鹤因足疾死亡,雄鹤见状昼夜哀鸣,绝粒而死。星悟感其情,葬鹤于此,并立碑云:“世之不义,愧此禽”。鹤冢周边植有淡竹、桑树、木半夏、麦冬等。清光绪乙未年(1895年)十月,湘南李郁华撰颜体《双鹤铭并序》,并勒长方形石碑,嵌于大明寺大雄宝殿东廊西南的墙壁之上。文学品味二十

你知道为什么用“一琴一鹤”来表示官清政简吗?

北宋年间有个殿中侍御史名叫赵卞,为官清廉正直,在朝中弹劾不避权势,京师人称“铁面御史”。后来赵卞被派到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载“赵阅道(赵卞的字)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当朝皇帝宋神宗对此非常赏识。据《宋史赵卞传》记载:“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誉其为政简易,如其行装。

后人由此便用“一琴一鹤”来比喻官清政简,颂祝品德高尚之人。据史载,赵卞告老还乡时仍携一琴一鹤,并告诫子侄辈:琴虽木制,却能知人意,抚心曲;鹤虽鸟禽,却善解人情,辩是非。

在赵氏宗祠楹联中,有“古为帝王华胄;今有琴鹤世家”。“风高琴鹤;图绘麒麟”等句,称颂其嘉德遗风后人。革命家赵世炎故居中堂门匾“琴鹤世家”四字,即本于此。文学品味二十一

为什么古典文学中把遭遇挫折的君子称作“雨中鹤”?

在古代诗文中,经常会看到某文人雅士、高僧道师遭遇挫折时,形容其状态如“雨中鹤”、“雨淋鹤”。如在宋惠洪所撰《冷斋夜话》卷之六中记载,靓禅师,有道老宿也,尝赴供民家,渡溪涨,为溪流所陷。童子掖至岸,坐沙石间,垂头如雨中鹤。童子意必怒,且遭斥逐,不敢仰视。靓忽指溪作诗曰:“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

《词林纪事》卷二十二也记载了一个故事:张仲举每以文自负众素闻其名,争延致之。仲举肢体昂藏,行则偏耸一肩,韩介玉以诗嘲之曰“先生掉臂长街上,十里朱楼尽下帘。”坐中皆失笑。或曰:“仲举病鹤形也。”时有相士在坐,曰:“不然!此雨淋鹤耳!雨霁则冲宵矣。”

《冷斋夜话》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大德高僧渡河时被急流冲倒后的不俗表现。如果是世俗之人,恐怕正如童子预料的“必怒,且遭斥逐”。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位象“落汤鸡”一样的老者正在破口大骂仆童的场面。但是靓禅师却“忽指溪作诗”,赞许夜雨让“溪流意气多。”其超凡脱俗之貌跃然纸上,令人肃然起敬。这是因为靓禅师是“有道老僧”,在困难挫折面前是“雨中鹤”,只等太阳出来晾干翅膀便振翅翱翔。而《词林纪事》则为我们塑造出一位气度轩昂、超群出众(即“昂藏”)的隐士形象。张仲举才华出众,只因有“偏耸一肩”的生理缺陷屡屡遭人耻笑,不被人重视。但瑕不掩瑜,正如相士所说,这是只被雨淋湿的鹤,待雨停翅干后就要一飞冲天了。果如其言,据史载“(仲举)后入大都,致位贵显。”

在历代文人的内心世界里,气宇轩昂、超凡脱俗的鹤是正人君子的化身,在遭遇挫折打击时始终矢志不渝,不气馁,不颓废,韬光养晦。待机遇一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们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文学品味二十二

为什么古人将夫妻分离称为“别鹤离鸾”?

晋陶潜《拟古》诗之五:“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京别鹤,下弦操孤鸾。”元卢挚《喋恋花前度归因菘下住》词:“忽听梨园新乐府,离鸾别鹤清如许。”

别鹤、孤鸾(也写作离鸾)在古诗文中,频繁出现,用以比喻夫妻离散。其实,《别鹤操》是乐府琴曲名。晋崔豹在《古今注》卷中记载:“《别鹤操》,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乃援琴而歌曰:‘将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远兮路漫漫,揽衣不寐兮食忘餐。’后人因为乐章焉。”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终生爱鹤,特别是对孤鹤、别鹤的凄迷状态常常掬一捧同情之泪。他在听了著名诗人元稹为妻子弹奏《别鹤操》而作的一首诗后,感慨万分,写了一首诗《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诗中写到“义重莫若妻,生离不如死;誓将死同穴,其奈生无子。商陵迫礼教,妇出不能止。舅姑明旦辞,夫妻中夜起。起闻双鹤别,若与人相似;听其悲唳声,亦如不得已。青田八九月,辽城一万里;徘徊去住云,呜咽东西水。写之在琴曲,听者酸心髓。况当秋月弹,先入忧人耳。怨抑掩朱弦,沉吟停玉指。一闻无儿叹,相念两如此。无儿虽薄命,有妻偕老矣。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氏。”白居易老年得子,舔犊情深,但其爱子不幸夭折,令其痛心苦楚。但他没有自怨自艾,没有象商陵牧之父兄“为之改娶”的念头,他把《别鹤操》中的人物故事与自己的经历对比后思想得到了解脱,因为“有妻偕老”并“幸免生别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的内心情感世界,感受到乐天夫妇的伉俪情深。文学品味二十三

你知道典故“闲云孤鹤”的出处吗?据《唐才子传》卷十记载,僧人贯休,俗家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生活在唐末。七岁出家,一生游历过不少地方,他到哪里都要求见当地显贵人物。钱自称吴越王后,他想去吴越一带游历,于是给吴越王写了一首贺诗,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早有称帝之心,他派人告诉贯休,如果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就可以到吴越游历并予以接见。贯休根本不接受这一条件要求,他对吴越王使者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孤鹤,何天而不飞!”意思是,州数我一个也不能多添,诗句也不想改一个字,我是闲散云,没有拘束的野鹤,哪里都能飞翔飘荡。并且“遂入蜀”。立即离开吴越这个是非之地,去了巴蜀天府之国。后来也作“闲云野鹤”,比喻人超然脱俗,悠闲自在。

文学品味二十四

为什么人们习惯上称吊丧为“鹤吊”?

《晋书吴隐之传》记述吴隐之丧父时,痛哭流涕,路过的人都被感动得落泪。后来他母亲去世,隐之更是悲伤不已,正当他号泣的时候,忽然有双鹤从空中飞落大声鸣叫,时人都认为是孝行感致。《晋书陶侃传》也载有此类故事,而且还多了一些神秘色彩。陶侃因母亲病逝,辞官在家守丧。一天,有两个客人来吊丧,没有哭便走了。陶侃觉得奇怪,于是跟在他们后面,只见那两个客人变为双鹤,冲天而去,后世因此称吊丧为“鹤吊”。

从以上两则故事内容得知,古人认为鹤与孝行有密切关系,鹤的出现,正是孝行所致,这大概就是古人一再推崇的“孝感动天”的一种文学表现。文学品味二十五

你怎样理解咏鹤诗中的“另类”篇《鹤媒歌》?

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高洁、清雅的象征,千百年来始终被文人墨客称颂赞叹。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历代的诗作中,也塑造了一些不称君子之名的鹤意象。如白居易《秦吉子》诗中有自恃清高,对鸢乌残害鸡燕的惨剧视若无睹的鹤;在其《感鹤》诗中更描绘了鹤因生欲念而变节落俗之事。

但更令人椎心泣血的是“鹤媒”,即捕鹤者用来诱捕野鹤的鹤。野鹤的警惕性是非常高的,连秋露水滴落的声音它都发出警报,即所谓“鹤警露”。但它对同类却缺乏防范意识,正如唐代陆龟蒙《鹤媒歌》中写到的“媒闲静立如无事,清唳时时入遥吹”,给人一种自由、平和、安全的感觉时,“盘空野鹤忽然下,背翳见媒心不疑”。特别是鹤媒的“热情”更让它感动“梳翎宛若相逢起”,其结果是“窥鳞啄萍乍低昂,立定当胸流一矢”。明代高启在《鹤媒歌》中也写到“鹤媒独步荒陂水,仰望云间飞不起。远看过鸟下南汀,鼓翼直相似相喜”,而从此处飞过的野鹤也因思想观念中“共为羽族生水乡,暂从饮啄无猜防”,其疏忽大意的尾声是“草盾俄开中潜弩,弋师欢笑媒矜舞”。

为什么高洁、清雅的鹤,被描绘成靠为得到施舍而去干诱杀同类勾当的可耻可悲形象。这是因为鹤的生命时空较长而宽广,有如人的一生,经历着沉浮、聚散、苦乐、衰荣。因此,古代许多在“兼善”和“独善”之间摇摆的文人,在抗争无果的情况下,寻找表达悲愤心情的寄托。《鹤媒歌》就是一篇篇讨伐黑暗现实的檄文,它所揭露的就是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而况世间有名利,外头笑语中猜忌”(陆龟蒙《鹤媒歌》),“世间几人号君子,得利相倾意如此”(高启《鹤媒歌》),鞭挞了“见利忘义”的丑恶行径,但是可惜破坏了鹤的美好形象。宋代陆游因此在《古意》诗中大声疾呼“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文学品味二十六你知道鹤报恩故事吗?

中国古典文学里常有对鹤知恩图报的描述。最早记载鹤报恩的,是西汉焦延寿《易林》中的“白鹤衔珠”。其后唐徐坚《初学记》卷十六引《韩非子》说:“师旷鼓琴,有玄鹤衔珠于中庭舞”。东晋以后,记载鹤报恩的故事更多,其中记载最为详尽的是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哙参,养母至孝。曾有玄鹤,为弋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疗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焉。”南朝梁兴嗣的《白鹤羽扇赋》也是开篇即说“衔明珠以报德。”可见中国文学中始终是把仙鹤与宝珠连在一起的。有时鹤也会以其他方式报恩,如西汉路乔如《鹤舞》“赖君王之广爱,虽禽鸟兮报恩。方腾骧而鸣舞,凭朱槛而为欢。”说鹤知道自己备受宠爱,于是很高兴地在笼里鸣叫起舞。《格致镜原》记述李卫公因救仙鹤而得相位。灵鹤报恩的故事在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文学品味二十七

你知道“鹤立鸡群”这个成语典故的由来吗?

这个成语出在《晋书稽绍列传》,原文为“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比喻嵇康之子嵇绍超乎众人之上的不凡气概。

嵇绍字延祖,是魏国中散大夫嵇康的儿子。他十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因为父亲的关系自己也有了罪,安静地呆在家里。山涛负责选用人才,对晋武帝说:“《康诰》上说:‘父亲或儿子犯了罪不相连累。’嵇绍的贤明可以和缺相比,应该加以表扬并重用,请任命他做秘书郎。”晋武帝对山涛说:“如果象你说的,就可以任命做秘书丞,哪里只是一个秘书郎呢。”于是便发布诏令聘嵇绍,由家居而为秘书丞。

嵇绍刚刚到京城洛阳,有人对王戎说:“昨天我在大庭广众中见到了嵇绍,他气宇轩昂,就象一只野鹤立在鸡群里一样。”王戎说:“你还没有见过他的父亲呢。”嵇绍屡次升迁做了汝阳太守。尚书左仆身裴也很器重嵇绍,常说:“如果让嵇延祖担任吏部尚书,那就可以使天下再没有被遗漏的人才了。”后来简化为“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出众。文学品味二十八

为什么古人认为焚琴煮鹤最煞风景?

琴和鹤都是古时文人心爱之物。“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随只有琴”(白居易《郡西亭偶咏》)。然而却有人把琴当檗柴烧了去煮仙鹤,在清冽甘甜的泉水里洗脚,在盛开的鲜花上晾晒内衣。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其所著文章《杂篡》中谈到“煞风景”之事时所举出的例子。“清泉濯足,花上晒,背山起楼,焚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这些随意糟蹋美好事物的行为确实是大煞风景。但这样大煞风景的事还有人作画,你信吗?历史上还真有其事。明朝著名画家沈周居住在苏州。有一年,一位苏州新太守到任不久,他本来不懂得绘画艺术,但却装作爱好绘画,便用传票把城内知名的画家都传召去,当场为其作画。沈周很气愤,给这位太守画了一幅《焚琴煮鹤图》。讥讽太守不懂养鹤、弹琴、给画本属文人雅事,用传票拘画家作画就如同焚琴煮鹤,暴殄天物,庸俗不堪。太守根本觉察不到此画是在嘲讽自己,还赞叹说:“非常好,非常好。”文学品味二十九

你知道养有“不舞之鹤”的羊祜为晋武帝统一全国做出哪些贡献?

在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排调”篇中记载羊祜养的一只鹤会舞蹈,一次客人要求表演,那鹤却一直不肯起舞。因此,后人用“不舞之鹤”讥讽嘲笑人无能也用“羊公鹤”一词喻指某人名不副实。由于有人不知这个典故的出处,便认为羊公本人是“不舞之鹤”,这就大错特错了。羊祜是西晋名将,在晋武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

在晋武帝坚决主张伐吴,但没有更好的措施弥补自身弱点时,羊祜一一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如何时出兵问题、长江天险如何克服问题等等,特别是当经营好荆州成为克服长江天险的重要环节时,晋武帝就调羊祜为荆州都督。羊祜在荆州从军事上、经济上为伐吴作了充分准备。“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军队也增至八万人。特别是羊祜还实行优待俘虏的政策,瓦解吴国军心,后来甚至争取到吴西陵督步阐投降。晋武帝非常信任羊祜,羊祜因病回洛阳后,晋武帝还亲自听取其“伐吴之计“,凡祜推荐的人如杜预、王等皆加以重用。由于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晋武帝态度坚决,前后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太康元年(280)3月,全国便统一了。

据《晋书。羊祜传》:“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学校),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史载,羊祜出镇襄阳十年,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有儒将之风。闲暇时从附近的江陵泽(洪湖)取鹤来养,后人为了纪念他,把江陵泽称为鹤泽,“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文学品味三十

为什么古人称人去世为“驾鹤西归”?传统观念认为人死归天,或上天堂,或赴瑶池,鹤既是仙鸟,又为仙人所乘,所以旧时常称死为“化鹤”、“驾鹤西归”等,挽联、挽幛中多有此类辞令,如:鹤梦归何处;猿啼在此间。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云覆巫山人不见;月明仙岭鹤归来。香消夜月梅花寂;韵冷苍天鹤梦寒。骑虬夜冷湖边月;驾鹤朝栖岭上云。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化鹤来。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音鹤梦凉。三更月冷鹃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骖鸾腾飞驾鹤上汉;飞霜迎节高风送秋。绮阁风寒伤心鹤唳;兰阶月冷泣血萱花。

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文学品味三十一

为什么说《鹤联句》导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名言?

宋王朝继混乱的五代后立国,干戈不息。到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与北方的辽订立屈辱的澶渊和议,以换取一时之苟安。朝迁本应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可是文恬武嬉,谄谀成风,粉饰太平,政治日趋腐败。正是由于宋王朝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危机日迫,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不改变政治上的积弊,不足以图存,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主张。在这股改革声浪的推动下,促成了仁宗庆历三年(1943年)的一次政治革新由范仲淹主持的“新政”。范仲淹认为,要改变“夷狄骄盛,盗寇横炽”的严重局面。首先必须改革腐朽的官僚制度。欧阳修是新政的积极鼓吹者,他在《原弊》、《准诏言事上书》、《本论》等文中所提出的各种建议,与范仲淹的十项主张是相一致的。因为损害了贵族官僚集团的特权,范仲淹的十项建策遭到宋朝廷内部强大的因循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在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与以吕夷简为首的守旧派针锋相对的斗争中,欧阳修、滕宗谅等正直之士坚决站在范仲淹一边,积极地投入了向守旧派的进攻。他们互相激励,豪情冲天,先后写下了著名的《剑联句》和《鹤联句》,希望“新政”的长剑能刺破黑暗的天空。面对强大的敌对势力,他们以鹤自喻,“上霄降灵气,钟此千年禽。幽闲靖节性,孤高伯夷心”。表示自己既是高洁脱俗的仙鹤,又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也是“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作为正人君子,始终保持气节,“风流超缟素,雅淡绝规箴”;作为贤臣良相,必须为国尽忠,“端如方直臣,处群良足钦“。他们渴望得到仁宗的支持和重用,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愿下八佾庭,鼓舞薰风琴”。然而,反对者构陷朋党专权,使仁宗对范仲淹等人猜忌,只一年左右时间,庆历新政遂宣告完全失败。新政主要支持者范仲淹等相继被罢免。欧阳修“不避群邪切齿之祸,敢冒一人难犯之颜”,上书朝廷,抨击的对象包括了优柔寡断、为守旧势力所左右的仁宗,在庆历五年由河北都转运使贬知滁州。滕宗谅也被诬告“费公钱十六万贯”,由知庆州降官知岳州。他们虽然屡遭贬谪打击,但忧国忧民的初衷不改。不论官任何地,都本着“节用以爱农”的主张,实行“宽简”的政治,企图与民休息,缓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滕宗谅(字子京)谪守进陵郡后,“正通人和,百废俱和”,范仲淹前去探望,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表达了《联鹤句》作者们的共同心声,“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由于他们“洁白不我恃,腥膻非所任”,因此,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世之句。哲学思考一为什么说丹顶鹤是道教的“图腾”?汉统一中国后,道家借黄帝、老子的名义,吸收阴阳家的思想,形成了新道家学派,即黄老道家。到东汉时,黄老道家已演变成偏重个人养生成仙的学说。黄老道学逐渐兴盛起来,由道家发展成为道教,成为教团组织,创始人是张道陵。他说太上道君(即老子)降临,授他“天师”称号,创立了五斗米道。他学道的地方就是鹤鸣山,道教著作《云笈七签》中说张道陵可骑鹤往来。道教认为人经过修炼,灵魂和肉体可以升天,长生不死,从而达到神仙的境界,“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道教抓住鹤的长寿和高飞这两个特性,加以引申,认为鹤既是仙人的坐骑,又是仙人的化身,因此,称之为仙禽、仙骥、仙客、仙子、仙羽、蓬莱羽士。《相鹤经》里说鹤“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

流传甚广的“王乔乘鹤”、“丁令威化鹤”等道教传说都与鹤有关。道教各种著述中都说许多道士成仙时,都有群鹤在空中飞翔,如晋王嘉《拾遗记》称,昆仑山上“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鹤称为“仙鹤”,就是因为人们始终认为鹤与仙人为伍,这在道教信徒中犹为信笃。如道观供奉神仙的帐子上绣着飞翔的鹤,名为“云龙鹤幡”;法师做法时穿的法衣上都绣有丹顶鹤;道士做法与鹤的行走姿态相似;道士称为羽士;道士的服装称为“鹤氅”,道士得道成仙称为“羽化”;人们称赞道士为“仙风鹤骨”。古代道观养鹤成为“时尚”,古典文学作品中凡涉及道观,往往用“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唯见一青松”来形容。人们把羽人升天的神往倾住到鹤的身上,丹顶鹤飘然飞去,引领着人们的目光,也摄取了人们的魂魄,使人产生了飘飘欲仙的感觉。这种精神上的追求,使丹顶鹤成了道教的图腾。哲学思考二

你知道庄子讲述的“断鹤续凫”的故事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什么观念?

庄子为了重现“素朴而民性得”的“至德之世”,一再倡导顺任自然,“无为”而治,并反复强调不可“残生损性”。否则,就要给世间万物招致痛苦和灾难。在《庄子骈拇》中,他曾比喻说:“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意思是:野鸭的腿虽然短,接上一段就会造成累赘和痛苦;野鹤的腿虽然长,锯掉一段又会造成不便和哀伤。后来人们就用“断鹤续凫”这个成语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哲学思考三

为什么明朝和清朝一品文官的补服上绣着丹顶鹤?

所谓补服,是指明、清两朝凡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补服,也称为补褂。

补服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是比褂还要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又名“外褂”、“外套”,在清朝官服中是穿用场合最多、时间最长的一种。而表示官阶差异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文官绣有文禽、武官绣有猛兽纹饰的“补子”。

明朝和清朝“补子”的差别,除了部分动物不同外,就是明朝的“补子”前后都一样,而清朝的“补子”前面的部分是将其图案分成两半。

尽管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文官“补子”所绣的文禽有所不同,但两朝一品文官的“补子”都是绣的丹顶鹤。这是因为明、清两朝的最高统治者给丹顶鹤赋予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丹顶鹤成为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的重要标识。

实际上,中国历朝历代的朝臣们都认为鹤可以代表有气节的忠臣。他们认为鹤“秉天地之正气”而生;“端如方直臣,处群良足钦”;“幽闲清节性,孤高伯夷心”;与圣贤君子的精神相响应。

由于一品文官“补子”绣丹顶鹤,因而人们称鹤为“一品鸟”,也把鹤作为高官的象征。一幅鹤立在潮头岩石上的吉祥纹图,取“潮”与“朝”的谐音,象征如宰相一样“一品当朝”;仙鹤在云中飞翔的纹图,象征“一品高升”;日出时仙鹤飞翔的纹图,象征“指日高升”。哲学思考四

为什么说人们对鹤的敬重中包涵有对明君、清官和太平盛世的希冀?

我国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特别长的国家,儒家思想始终处于领导地位,其代表人物孔子以“仁”为思想依据、为言论中心、为行动准则,把所有精力用于“救人”“救世”之中。其孜孜不倦说教的结果,便是我国几千年始终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人民只能把幸福生活美好愿望寄托在明君贤相的德行仁政之上。于是作为中国祥瑞符号的鹤便会在明君的朝廷“延颈而鸣”,在清官的身旁“舒翼而舞”了。

《韩非子十过》篇记载,平公雅好音乐,问音乐家师旷,何种音乐最为动人?师旷说最好的音乐是清徵。平公很想欣赏一下,而师旷断然拒绝,他解释:”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在平公的再三恳求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春秋是一个无战时代,人们也盼“德义之君”,正是这一普遍的社会心态较早而明确的表露。

这种心态愈处乱世就愈发迫切。以后在《汉书武帝纪》中记述了武帝言曾见白鹤的诏书;《汉书郊祀志》和《东观汉记》中分别记载宣帝祭祀宗庙、章帝祭岱宗泰山时,都有白鹤来仪的事。这些官修史书的明文详载,无非表明这些帝王是具有圣德能体察民心的明君,从而也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的希望。宋张君房撰《云笈七签》和明王圻撰《三才图会》中,都有皇帝习乐、玄鹤来舞的美好之说。《相鹤经》中也说鹤“圣人在位,则与凤凰翔于甸。”总之,在古人的认识里,鹤是灵秀之物,秉天地王气而生,与圣贤、君子精神互感,情愫相通。连宋徵宗在大宋王朝面临亡之危时,也称仙鹤降临,绘《瑞鹤图》,祈福平安。晋羊祜帮助晋武帝统一全国,在其镇守襄阳时,养鹤娱志,为民造福,死后百姓立碑纪念,见之堕泪;晋陶侃爱兵如子,与民同甘共苦,其母去世,二鹤来吊;宋赵卞到四川成都上任,所带行装唯一琴一鹤,可鉴清廉。更有在宋庆宗继位时,大臣谢方叔唯献一琴、一鹤、一金丹。这些故事、传说,成为反映人民意愿的历史折光,它呼唤明君、贤相、清官,希翼他们掌管乾坤,带来太平盛世。哲学思考五

你知道清代瓷器“五伦图”中的鹤象征什么?

清代康熙朝以后,在瓷器上开始出现了“五伦图”绘画,即在器身上用五采料绘凤凰、仙鹤、鸳鸯、及莺各一对,用来象征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这种比喻是有理论根据的,《孟子滕文公》篇对封建社会的人际伦理关系做了归纳,认为主要有五种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谓为“五伦”,亦称“五常”。并且认为这五种关系应当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凤凰喻君臣之道,源于晋张华《禽经》“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为之长,飞则群鸟从,出则王政平、国有道。”仙鹤喻父子之道,源于《易经》“鸣鹤在阴,其子和之”。鸳鸯喻夫妻之道,源于晋张华《禽经》“鸳鸯匹鸟也,朝倚而暮偶,爱其类也。”喻兄弟之道,源于《诗经》“在原,兄弟急难。”莺喻朋友之道,也源于《诗经》“莺其鸣矣,求其友声。”哲学思考六

为什么古人认为“燕颔鹤步”是贵人的骨相呢?

古代骨相学认为人的下巴颏如燕颏,走路象鹤,是贵人的骨相。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非常宠爱他的儿子,写了一首长诗《骄儿诗》赞赏其子衮师。诗中写道“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他先夸他的儿子是凤凰(《山海经》上说丹穴山产凤凰,,丹穴物即指凤凰)。然后又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矜尚门阀,特别注重人的仪貌风度、言谈举止,作为品评人物等级优劣的标准。所以朋友们认为衮师如果生在注重器宇相貌的六朝,那将会被评为第一流的人物。因为衮师在骨相学家的眼里,要么是神仙的姿容,要么就是贵人的骨相。爱子之情溢于诗外。

为什么说“鹤步”是贵人的表象呢?因为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瞻前顾后,而是轻行而沉稳,徐缓而强劲,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一股阳刚之气。刘禹锡在《鹤叹》诗中赞道“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即是叹赏丹顶鹤漫步时表现出的仙风雅韵。注重修身养性的人,如同丹顶鹤一样“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沉稳儒雅,堪当重任。哲学思考七

为什么古代隐士出山入仕后会“猿惊鹤怨”?猿和鹤俱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是君子在山野中的化身和伴侣。晋代葛洪所著的《抱朴子》说: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唐朝韩愈在为柳侯(柳宗元)撰写的《柳州罗池庙碑》中赞叹“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说柳侯之神和猿鹤同游,如春风秋月清远飘逸。“猿惊鹤怨”一词最早见于南朝齐孔稚圭所著《北山移文》中。据《文选六臣注》吕向解释说,时人周彦伦先隐于钟山,以后应诏出海盐令,欲再经钟山,孔稚圭乃作此文,假借山灵口气,阻止周彦伦,不许再至。文中写到“世有周子,俊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意谓,周彦伦本是世俗中的英俊之士,博闻强记,通晓老庄之道和史学。他刚到钟山隐居时,认为自己超凡脱俗,比尧时的高士巢父、许由还清高,对诸子百家和王侯将相更是极其蔑视。但当朝廷派人到山里来征召隐士时,他立刻带着卑鄙庸俗的神气,奔向世俗的名利场中。于是“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昔日山林中一同游玩的猿、鹤,因为被周彦伦所欺骗,对其人品甄别判断失误而感到无限羞愧;过去盛情款待过他的山林、溪涧也对周中途易志,隐居不终极为鄙弃。

封建社会以隐居为出仕捷径的知识分子历朝历代都有典型人物,如唐朝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益处”的卢藏用等。但这些人物往往要遭到世人特别是正统思想观念的文人的鄙视。为婉转表达人们对这些投机钻营分子的唾弃厌恶心情,在文学作品中便开始有“猿惊鹤怨”之辞不断出现。用拟人化手法,揭露他们表面清高而骨子里却是庸俗不堪的思想,极富嘲讽意味。哲学思考八

为什么王安石被召入仕后会说“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自不知”?

《石林诗话》云:王介,字中甫,衢洲人。博学善讥谑。尝举制科不中,与荆公(王安石)游,甚款然,未尝降意相下。熙宁初,荆公翰林学士被召。前此屡召不起至是始受命。介以诗寄云:“草庐三顾动春蛰,蕙帐一空生晓寒。”盖有所讥。荆公得之大笑,他日作诗,有“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自不知”之句,盖为介发也。

南朝齐孔稚圭所著《北山移文》对于封建社会以隐居为出仕捷径的知识分子的揭露,确实相当深刻,生动的描绘出他们表面清高而骨子里却是庸俗不堪的那种思想。王介赋诗讥讽王安石应招翰林学士,也是此意。王安石没有直接回答“前此屡召不起,至是始受命”的原由,而是大笑后写诗应答“野人休诵北山移”,因为“丈夫出处非无意”。中国古代的隐士,也就是潜居避世之人,或处山林,或在草野,或寓朝市,俱以不求闻达,不入仕途为其特征。《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清刘宝楠《正义》云:“隐者,即此隐居求志之谓,非如隐而果于忘世也”。这段话把孔子的原意阐发得非常透彻,可见儒家所谓“隐居”,本非“忘世”,乃是“养志”待时,遇到能施展抱负,以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并不排斥出仕。也可以说这时的“养志”,正是为将来的出仕作准备。王安石入仕后,于嘉佑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主张变法。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加政事,前后两度拜相。在其执政期间,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豪强的特权,以期缓和阶级矛盾,富国强兵。这正说明王安石的隐居乃是“养志”,并不是“忘世”,所以他应召不应该让“猿惊鹤怨”,何况“猿鹤从来自不知”。哲学思考九

你知道“鹤氅”与“貂裘”这两种服饰代表着封建知识分子两种人生态度吗?

鹤氅,亦称“鹤氅裘”,古代一种御寒长外衣。最初是用鹤等鸟类羽毛织成的披肩,后来为士大夫所接受后,改制为直领、大袖、宽衣,披之于外,中间以带子相系。既可避风雪保暖,又有飘逸潇洒之风。“鹤氅”服饰,晋已有之。《晋书谢万传》有简要介绍“着白纶衣,鹤氅裘”。《世说新语》“企羡”篇中说,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晋、南北朝、隋唐之际,鹤氅是风流名士的服装。着此服装是很有讲究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诗中有“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北宋初期倡导文学革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王禹贬官黄州时,在其所著《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写道“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着鹤氅之人,必须是超凡脱俗之人,这也说明了“鹤氅”为什么又被称为“神仙道士衣”的原由。李白在《江上答崔定城》诗中有“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之句。季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字。《战国策赵策》载,苏秦曾穿着人家送的黑貂裘去秦国游说,貂弊金尽,后终挂六国相印。由此,经文人演绎,鹤氅即为隐逸避世的象征,貂裘成为成就功名事业的标志。如南宋陆游在《八月九日晚赋》诗中写他闲适生活:“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而当他回忆从军戍边生活的《诉衷情》词中则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水调歌头舟次扬州》词中,回忆起自己在山东举义抗金后被派往南宋联络军事的英姿时,也慨叹“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美学感受一

你怎样去感知丹顶鹤的色彩美?

丹顶鹤的色彩构成非常独特,整个身躯以白色为基调,二、三级飞羽和颈部为黑色,头冠鲜红凝重。这种白、黑、红的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白色固有的一尘不染的品貌特质,常使人们从中体会到纯洁、神圣、光明、洁净、正直、坦率的思想启迪。黑色常呈现出力量。永恒、刚正、神秘、高贵、坚强的意味。在全部色彩中,黑色与白色是反差效果最强烈的色彩对比,黑白两极色集中在丹顶鹤的身上,会使人联想到太极图中阴阳鱼黑白色彩对比所昭示的阴阳、虚实、有无、正负的对立意念,给人以神秘感和强烈锐利的美的冲击力。红色对人眼刺激效用最显著,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最容易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常向人们传递出热烈、吉祥、兴奋、激情、绝艳、长寿的心理信息。丹顶鹤头冠上的这一点红,使它身上的整个色彩活跃起来,给人以鲜活的美感。丹顶鹤站立时,黑翅梢垂于尾部,从头部到尾部呈现出红、白、黑起伏的节奏感。美学感受二

丹顶鹤的造型体现出”S”型的曲线美。“S”型曲线是最富魅力的曲线。丹顶鹤线条柔和流畅的身体,长嘴、长颈、长头、长腿,给人以优雅、高贵的感觉。

从现代审美观点上看,丹顶鹤的形态可与青春少女的形体相媲美:即身体各部分匀称,整体观望无粗笨、虚胖或过分纤细的感觉。胸廓宽厚,双肩对称,重心平衡,比例协调,下肢修长挺拔,肌肉强劲健美,充满青春活力,给人视觉冲击力和舒适感,让人即刻感知到丹顶鹤如青春美少女这种清纯美的感染力并难以忘怀。美学感受三

你知道中国的音乐史从一支鹤骨笛写起吗?

鹤骨笛是一种古老乐器,据考古发现,鹤骨笛发明于我国新石器时代,距今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在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曾出土了轰动考古界的七音阶鹤骨笛。这是世界上已出土的距今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乐器实物。与贾湖遗址大致处于同时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曾出土鹤骨笛。由此可见,鹤骨笛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元老级乐器,也是笛类乐器的鼻祖。

鹤骨笛制作工艺复杂,以著名的贾湖鹤骨笛为例,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去掉两端关节钻孔而成。制笛之前贾湖人曾经认真计算,笛子制成后还运用打小孔的方法调整个别孔的音差,制作方法和过程反映出远古时代的贾湖人已经有了音阶之间距离差别的基本概念。贾湖遗址鹤骨笛的发现,将人类的音乐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多年。美学感受四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已知时代最早的女将军和她最珍爱的玉鹤吗?

1976年冬,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商王朝后期都城的遗址发掘了一座商代墓葬,墓中发现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其中许多青铜器上都铭有“妇好”二字,显然这是墓主的名字。

妇好生活的时代距今3200年。她是商代中后期著名的国王武丁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武丁在位59年,死后被尊为高宗。从卜辞和考古材料反映的情况看,武丁时期的商朝是一个文化发达、武力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当时商王朝周围有许多被称为“某方”的部族,这些部族有的臣属于商或与商结成同盟,有的则与商敌对。武丁一朝,征伐不断,在一连串的对外战争中,妇好担任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她多次作为远征军的统帅,率领商王朝的千军万马驰骋于沙场。据《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率一万三千人的商王朝大军与西北方的游牧民族羌方作战,大获全胜。从目前发现的甲骨卜辞中可以了解到武丁对妇好非常关爱,每次妇好出征前都要祭祀问卜。妇好去世后,武丁为了便于祭奠,将她葬于王宫附近,并且在墓中放置了近201*件陪葬品。不仅有妇好生前使用过的青铜钺和铜戈、弓箭等兵器,还有妇好喜爱把玩的玉鹤等工艺品。

在妇好墓所有出土文物中,有两件玉雕的鹤最吸引人的目光,这两件玉鹤玲珑剔透,皎洁光润,神态逼真,安祥宁静,仿佛似解人意,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以鹤为题材的雕塑品。美学感受五

你知道我国现存最早的以鹤为造型的青铜工艺品是什么吗?

是莲鹤方壶。为国家级文物,青铜制,高122厘米,宽54厘米,作于春秋时期,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原为一对,现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青铜馆和河南省博物馆。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雕塑作品主要是随葬用的俑像和制作成人或动物形象的工艺美术品。其中的动物雕刻比人物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显得更为自由、生动。举世闻名的莲鹤方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壶为扁方体,壶身高大,结构严密,制作工艺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修颈斜肩,腹垂鼓,双耳,圈足。壶盖铸作莲花形,立雕双层莲瓣,花瓣上布满小镂孔。莲花的中央有一活动小盖,上立鹤,昂首振翅,似鸣似舞。壶腹遍饰蟠龙纹,龙角竖立,回首反顾,塌股卷尾,身雕鳞纹。圈足之下压两只怪虎,抬耳屈肢而伏。在神秘氛围中烘托出一丝清新的感觉。

整个壶的造型优美新颖,艺术构思巧妙,与商朝那些厚重而庄严的青铜器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艺术风格上反映出东周时期雕塑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清新气息,是当时社会变革的风貌在艺术上的真实体现。莲鹤方壶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是因为它造型巧异精妙,铸造亦很工巧。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最具特色的是壶盖上之莲鹤:莲花肥硕盛开,仙鹤站立花心,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巧妙。青铜匠对鹤的雕塑尤为成功,它形神俱佳,栩栩如生,似乎若有人猛喝一声,它就会振翅惊飞。美学感受六

你了解战国早期著名的铜器鹿角立鹤吗?

鹿角立鹤于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为青铜铸制,通高143.5厘米,宽41.4厘米,重38.4公斤,器形由底座、立鹤、鹿角以榫卯构连。鹤为长颈圆首,尖嘴上翘作钩状,硕腹拱背,翅展尾垂,高腿肩足,头两侧生有枝杈丛生、朝上内卷呈圆弧状的一双鹿角。鹤的头、颈及鹿角上饰错金涡云纹。三角云纹和圆圈纹;腹背饰羽毛纹;背上有凸脊,脊上及腹、翅、尾下部镶嵌绿松石;腿上饰涡云纹,爪上饰回纹。

作品采取了楚艺术中常用的夸张变形手法,生长于鹤头上的一对对称的鹿角呈圆弧形从两侧向中心合拢,完全改变了鹿角的自然形态,立鹤伸出的长颈也让人感到似乎有些比例失调。然而正是这些夸张变形,把一个神奇的巨鸟表现了出来。整个作品突出了线条的造型功能,弧形的鹿角,长长的鹤颈,拱起的鹤背以及立鹤有力的翅膀、双腿、双爪都由流畅的线条构成。弧线与直线的穿插运动,使整个作品具有了一种音乐的旋律美,是不可多得的独具风格的一件古代工艺品。

鹿角立鹤的出土,证明至战国时,鹤已显仙禽迹象。其造型似乎是在兆示死者亡去欲仙之意。美学感受七

你知道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关鹤的绘画吗?

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关鹤的绘画,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人物御龙帛画》。

据《文物》杂志1973年第七期刊发的文章介绍,这幅画系湖南省博物馆1973年5月在清理长沙市东南郊子弹库的一座楚墓时发现的。

《人物御龙帛画》以细绢为地,长37.5厘米,宽28厘米,顶边横裹一根细竹条,系有棕色丝绳,可供张挂。画面正中,画一位危冠长袍、侧身向左、神情潇洒、蓄有胡须的中年男子,他左手拥剑、右手握缰,驾御一舟形巨龙,正向天国飞升。龙尾站立一只昂首长鸣、一腿优雅跷起的鸟。这只鸟的体形、姿态都与鹤无异。因而存放这幅画的湖南省博物馆认定为仙鹤。如果以湖南省博物馆的认定为准,这是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仙鹤帛画。据楚文化研究专家考证,按古代的神仙思想,龙凤都是引魂升天的驾御物。屈原《九歌》云:“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离骚》云:“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凤皇翼其承兮,高翱翔之翼翼。”刘向《九叹远游》亦曰:“驾鸾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鹪明。”由此确定这幅画所画内容为墓主亡灵御龙升天的景象。只是传统楚墓帛画中展翅欲飞或挟摇直冲的凤已经被圆目长喙、昂首仰天的玄鹤所代替。说明在战国后期鹤已是天国之物了,更显引魂升天之痕。美学感受八

你知道世界最高级的茶器上也绘有飞翔的仙鹤吗?

在中国饮茶史上,唐代的饮茶方法已由粗放进入精工阶段,煮茶注重技艺,饮茶重在情趣。唐代钱起在《与赵莒茶宴》中就写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此外,在众多爱茶文人的诗文中,都记载了宾客相聚,品茶论理时的幽雅情景。那么,作为大唐宫庭茶道,其规格之高,场面之盛,以及茶具之美,茶艺之精是不言而喻的。

1987年,陕西扶风法风寺地宫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还有一套大唐系列茶具。从茶碾、茶罗子等茶器錾有的铭文看,这些茶器制作于唐咸通九年至十二年(868年-871年),又有“文思院造”字样,表明这些茶器是专门为宫庭制作的大唐宫庭茶器。同时在茶罗子、长柄勺等器物上,还有器成后留下用硬物刻划的“五哥”字样。据查,五哥是唐懿宗(860年-874年)进,皇室及重臣对唐僖宗(874年-888年)李环小时的爱称,表明这些茶器为宫庭专用饮器。

茶罗子,即茶筛。它是饼茶经茶碾碾成碎末后作筛茶用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通体呈长方形,由盖、罗、屉、罗架、器座组成,均系钣金成型,纹饰涂金。盖顶錾首尾相对的飞天,并衬以流云。罗架两侧饰执幡驾鹤仙人,另两侧为相对飞翔的仙鹤,四周饰莲瓣纹。罗和屉均为匣状,中夹罗网,屉面饰流云纹,有拉手。罗架下有台形座器,设镂空壶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银茶器,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时代最早的茶罗,也是世界上最高等级的茶器。茶罗子上的仙鹤展翅向上,非常生动,说明到唐朝后期鹤的工艺品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美学感受九

为什么书论家称《瘗鹤铭》是“南铭之冠”?

楷书《瘗鹤铭》,著名摩崖刻石,传为南朝梁陶弘景所书,天监十三年(514年),刻于丹徒(今江苏镇江市)焦山西麓摩崖上,书自左而右,碑高八尺,广七尺四寸,原楷书十二行,行二十三字或二十五字不等。后因山崩石堕江中,裂为五块。北宋熙宁(1068年1077年)年间找到一块;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又找到四块,原壁再现。今残存五尺,八十八字。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书法家。工草隶,行书尤妙。自号“华阳陶隐居”。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庭大事总向他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卒谥贞白先生。他的书法直追“钟王”(钟繇、王羲之)。《南史》说他“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善琴棋,工草隶”。

《瘗鹤铭》初在焦山断崖中,宋初出土,原题“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内容是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瘗鹤铭》用笔撑挺劲健,圆笔藏锋,全从篆隶中来。结体由中宫向外作辐射状,宽博舒展,宛转道逸,上下相衔,如仙鹤低舞,仪态大方,有飘然欲仙之概,与其隐逸身份相似,可谓陶氏之代表作。《瘗鹤铭》古来博得不少书家、诗人、词客、画师的赞美,被推为“大字之祖”。黄庭坚诗云“大字无过瘗鹤铭,小字无过遗教经”。黄庭坚曾从它获得笔法、体势,深受其惠。有书论家评论《瘗鹤铭》意会篆分,派兼南北,笔势开张,点画飞动,奇姿异态。可称“南铭之冠”。美学感受十

你知道写有“鹤有冲霄心”的《蜀素帖》书法有什么特色?

北宋时,蜀地生产一种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为蜀素。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个长卷,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只在卷尾写了几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诗,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一直到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米芾38岁时。米芾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他在上面题了自作五七言八首诗,其中一首《拟古》诗写道“龟鹤年齐寿,羽介所记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还说“鹤有冲天心”。这就是《蜀素帖》。此卷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并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总之,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蜀素帖》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美学感受十一

你听说过黄荃画的鹤让真鹤都当成了伙伴吗?

黄荃,字要叔,四川成都人,我国五代时期著名的绘画艺术大师。黄荃自幼就表现出超人的绘画天赋,在17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蜀中有名的画家。由于他勤奋好学,并能对各家兼收并蓄,采众家之长。因而学力由浅渐深,绘画技术得到全面发展。

关于他的高超技艺,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呢。

广政七年(944年),后蜀与吴国相互遣使修好。吴国的使者带来了许多礼物,其中有几只珍禽丹顶鹤。当时蜀中没有丹顶鹤,蜀主孟昶对这些鹤备加喜爱,遂命黄荃在偏殿的墙壁上将这些鹤的形态画下来。黄荃欣然举笔,以他超人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把仙鹤丰富多姿的形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他一共画了六只鹤,分别以唳天、警露、啄苔、梳翎、顾步这六种姿态展现,再衬以白露苍苔、蓝天白云。由于画上的仙鹤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常常使得那些真鹤将画中的鹤当做同伴,都跑去立在画的旁边,往往引得君臣相顾大笑,孟昶干脆就将该殿命名为“六鹤殿”。当时蜀中的画家大都不擅画鹤,只有画家薛稷以画鹤出名。自从黄荃画六鹤之后,朝野传颂。贵族豪门纷纷送厚礼请黄荃为他们画鹤,薛稷自此名声顿减,当时有俗谚云“黄荃画鹤,薛稷减价”。五代以后,画鹤的人大都师承六鹤的画法,影响十分深远。美学感受十二

你听说过一块有鹤图案的“破布”经装裱修复后价值上千万的故事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广州一家书店从河南收回一批线装书,请书画鉴定大师苏庚春先生前去鉴定。但是吸引他目光的不是线装书本身,而是包裹这批书的一块绢。最后他用人民币400元把这块“破布”买回,请人装裱修复,很快就发现画右上角有一行小字,显示是边景昭《雪梅双鹤图轴》,成为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行家保守估价,这幅画的市价在人民币一千万元以上。

边景昭,字文进,福建沙县人,明朝著名宫庭画家。他继承了南宋“院体”工笔重彩传统,画法工细,设色浓艳,富丽堂皇,被后世誉为”中国“花鸟画圣”。传世主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竹鹤图轴》、《竹鹤双清图轴》(与王绂合作),广东博物馆藏《雪梅双鹤图轴》,上海博物馆藏《春禽花木图轴》及藏于台湾的《三友百禽图》。

在其作品中,《竹鹤图轴》和《雪梅双鹤图轴》更多清雅格调,于精微中透出雍容浑朴的气象。主体双鹤均作近景特写,准确而细致地描绘了它们的体态、羽色,不遗细节。仙鹤或引颈翘首,自啄其羽;或低首俯身,觅食昆虫;或伸颈鸣叫,长啸太空,气宇轩昂又悠然自得。白鹤本身形成三色对比,加之画家悉心描绘,使之极富色彩装饰美。用翠竹或白梅作背景,更映衬出仙鹤幽旷出尘的品格。美学感受十三

你知道《西山放鹤图》的作者和其创作风格吗?

黄慎,字恭懋,一字恭寿,号瘿瓢、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擅长人物写意,间作花鸟、山水,笔姿荒率,设色大胆。为“扬州八怪”中全才画家之一。黄慎的写意人物,创造出将草书入画的独特风格。怀素草书到了黄慎那里,变为“破毫秃颖,化联绵不断为时断时续,”笔意更加跳荡粗狂,风格更加豪宕奇肆。以这样的狂草笔法入画,行笔“挥洒迅疾如风”,气象雄伟,点画如风卷落叶。

黄慎的人物画,多取神仙故事,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中樵夫渔翁、流民乞丐等平民生活的描绘,给清代人物画带来了新气息。黄慎的人物册页《赏花仕女图》刻画一美丽女子对花的沉迷。而《西山招鹤图》则取材于苏轼《放鹤亭记》,画面右侧立一白鹤,老叟似在仰望空中飞翔之鹤,童子手挽花篮,却自顾嘻嘻而乐。

“生平梦梦扬州路,来往空空白鹤归”(黄慎《题林逋驯鹤图》),黄慎两次寓居扬州,先后17年,十里扬州,成为他一生的依恋。美学感受十四

你知道吴作人画鹤的故事吗?

吴作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他作画极其认真,一丝不苟。长期以来,画家们都把丹顶鹤画成白羽黑尾的模样,无论是展翅,还是昂首傲立,它的尾巴总是黑色的,这似乎从未改变过,已成定论。但吴作人未随大流,追求真实。

1962年,他来到吉林省一处养鹤研究所体验生活。每天一早,他都要到禽场观察丹顶鹤的活动。经过细致观察,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丹顶鹤的尾巴不是黑色的,而是白色的。黑的是翅膀梢,因为翅膀梢比尾巴长,两只翅膀往后一并,黑翅膀梢就严严实实地盖住了白白的尾巴,所以人们往往误以为丹顶鹤是黑尾巴。不少画家却把张翅奋飞的丹顶鹤尾巴也画成了黑色,这就失真了。吴作人后来纠正了这个错误,他笔下的丹顶鹤形色活灵活现,极为逼真,令人爱不释手,成中画中的精品。美学感受十五

你知道颐和园长廊画中有哪些与鹤文化有关联吗?

风景秀丽的颐和园中,有一条彩色画廊,这就是名闻天下的“长廊”。长廊,临昆明湖,傍万寿山,蜿蜒曲折。它东起乐寿堂之邀月门,穿过排云门,直到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728米。长廊之上,雕梁画栋,一幅幅斑斓的彩画,更使它绚丽无比,风采迷人。长廊的衬梁上全都绘着丹顶鹤图像,有形态各异的丹顶鹤彩图550多幅。

在一幅幅构图生动、形态逼真、引人驻足玩味的人物故事画中,与鹤有关的故事很多,如林逋“梅妻鹤子”的故事;苏轼夜游赤壁,梦见一只孤鹤化为道士的故事;《红楼梦》中,史湘云和林黛玉联诗,见景生情,写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成了悲剧命运的写照等故事。

在颐和园长廊彩画中,有一幅取意于唐朝诗人李咸用诗作《独鹤吟》的彩画很值得我们细细欣赏。李咸用本是一个很有才气又颇重功名的人,但他一生很不得志,于是他对仕途心灰意冷。这样的心情和生活遭遇,使那种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的伤感情调常常成为他写诗的主题。《独鹤吟》就是这类诗的代表作。全诗如下:

碧玉喙长丹顶圆,亭亭危立风松间。啄萍吞鳞意已阑,举头咫尽轻重天。黑翎白本排云烟,离群脱侣孤如仙。披霜泪月惊婵娟,逍遥忘却还青田。鸢寒鸦晚空相喧,时时侧耳清冷泉。

你看,这是一个多么孤寂而高傲的形象。从这个具有高洁品性而不愿与尘世同流合污的仙鹤形象中,我们不难看到诗人的真实感情。美学感受十六

你了解黄鹤楼的历史和它的现在吗?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美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振。

至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末曾重修。

1981年月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高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型,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美学感受十七

你了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吗?

白鹤梁水下石铭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并且在出水期常有白鹤在此栖息而得名。

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

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白鹤梁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峡工程建成后,白鹤梁被淹没,国家已于1993年立项,拟将其建为大型水下博物馆。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世人所重视。它既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又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鹤梁上刻有“枯水季节,若石鱼出水面,则兆年丰千年如许”的石刻题记。美学感受十八

你知道全国各地有多少个“放鹤亭”、“招鹤亭”吗?

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渗透到各个领域。有关鹤的建筑,如黄鹤楼、放鹤亭、待鹤轩等遍及中国南北。山西晋祠有一座白鹤亭,明朝所建,由三亭相错组成,中间亭子似鹤身,两侧亭子似两翼,整个造型如鹤展翅飞翔。在这些建筑中,数放、招鹤亭数量最多,比较著名的有:⑴杭州孤山放鹤亭,是为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梅妻鹤子”林逋而建的。放鹤亭初建于元代,现亭为1915年重建,亭中有《舞鹤赋》刻石一块,字迹系清康熙帝临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放鹤亭旁还有林逋墓,墓畔有其生前所养“鹤皋”的鹤冢。这里曾被誉为“梅林归鹤”,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是赏梅胜地。

⑵苏州太湖西山来鹤亭,相传建亭时,有一群鹤从西子湖的放鹤亭飞来,见到青山绿水,便栖息宿夜,故名。亭柱上有“虹飞霞际落,鹤舞镜中回”楹联。亭后有古柏一株,苍劲挺拔。悬崖脚下有“鹤池”一方。

⑶无锡梅园招鹤亭,在浒山后坡,翠柏丛中,隐现着八角长亭,建于1915年。前立石刻“招鹤”二字,亭名与杭州孤山的放鹤亭呼应,一放一招,使人浮想联翩。⑷徐州云龙山放鹤亭,是北宋张天骥在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春建造成的。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寄情山水,不求闻达,在亭内养了两只鹤,以驯鹤为事,遂名。苏轼与他交往甚密,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并写《放鹤亭记》而使此亭有名于世。

其它还有长沙岳麓山、镇江金山、阳朔独秀峰、扬州个园、贵州桐梓、福州天台山、肇庆鼎湖山等多座放鹤亭、望鹤亭。美学感受十九

你知道白石老人的巨制《祖国颂》和《松鹤图》饱含怎样的希冀吗?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齐白石先生赢得来自社会各界的尊重,1950年,他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1953年被推选为全国美协主席,1954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毛泽东主席亲自写信向老人致意,并邀请他共进晚餐。周恩来总理对老人的生活作了许多非常细致入微的安排。老人在晚年得到了如此高的荣誉和尊重,这种不同以往的生活经历也将他的艺术引向一个新的阶段。

1954年新中国成立五周年,也是齐白石老人活动频繁的一年,创作颇丰的一年。东北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都为他举办个人画展,同年他还出席了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在这一年,九十岁高龄的白石老人精心绘制两幅巨制,一幅为十四平尺的《祖国颂》,另一幅是为毛泽东主席绘制的十八平尺的《松鹤图》。两画的构图、内容都十分接近,画面均为冉冉红日升出涛涛江水,一极目眺日的丹顶鹤立于苍松巨石之旁。松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味着绵延长久,而红日则是新中国最为人接受的象征之物,将它们组合起来,老人对祖国、对领袖所抱的蒸蒸日上的希冀就满溢于画了。环境保护一你知道山东诸城有一个“放鹤村”吗?

枳沟镇普庆村,位于潍河北岸,村前与孔明故里相邻,隔河就是诸邑城遗址,南望石屋山,西北有汉琅琊王陵,这里历史上是古道要冲。所以,自古就是风景秀丽、繁荣昌盛的地方。

据该村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潍阳公,原籍安徽凤阳,因避战乱元未到诸城。张氏初来时,只不过是勤于耕作的农家。自六世张泰始,才攻读诗书。据有关资料记载,张泰性豪迈,好田猎,与诸少年置罾潍滨,获一鹤,翅悬一银牌,上有文曰:“元至正二年再放。”泰乃一牌云“明正德十三年三放”,怆然释鹤,遂焚罾解剑,举酒谢少年曰:“鹤可以冥冥矣,愿与诸君无复陷于罗网也。”投身诗书中,并取南山片石为碣以志之,筑亭名“放鹤亭”,率子弟读书鹤亭中,风雨不辍。从此,张氏成为耕读人家,读书习礼成为张氏家风。越八世,邻溪公重修鹤亭扩大为园,称“放鹤园”,并称普庆为“放鹤村”。

明未清初,张氏的衍、侗、佳、素叔伯兄弟四人,是诸城的著名文士,号称“四逸”。张侗曾刻“放鹤亭记”,诗云“好古不得歇,千滋乃大深。罾焚清鸟道,鹤去见无心。小子服先德,游人指故村。何年一片石,留得到如今。”环境保护二

你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这首令人心弦颤抖、泪湿双眼的歌曲是电视剧《一个真实的故事》的主题歌。《一个真实的故事》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在生活中的原型就是原扎龙自然保护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环保英雄徐秀娟。

徐秀娟,1964年出生于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乡扎龙满族村的一个养鹤世家。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时起她就对丹顶鹤有一种特殊的情结。1981年不满17岁的徐秀娟便跟随父亲进入扎龙自然保护区做养鹤工作,并以她的爱心和勤奋在丹顶鹤人工培育繁殖、人工驯养等方面创造出优异的成绩。1986年在她完成东北林业大学进修学业后,被江苏省盐城市自然保护区作为骨干技术人才引进到盐城,从事保护区创建、珍禽保护及丹顶鹤人工孵化、驯养工作。1987年9月15日,徐秀娟为了寻找一只走失的白天鹅,不幸溺水以身殉职,牺牲时年仅23岁。

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孩,一群高雅灵秀的丹顶鹤,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永恒最华美的乐章。人们喜欢吟唱《一个真实的故事》,更加敬重为保护环境献出青春和生命的“鹤仙子”徐秀娟。环境保护三

为什么说保护丹顶鹤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为丹顶鹤主要生活在湿地,湿地是地球的肾,湿地与海洋、森林共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面积的扩大与缩小,湿地水质的洁净与污染,湿地生物的丰富与贫瘠,都直接影响到鹤的数量增加与减少,也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有的学者把丹顶鹤称为“湿地环境洁净安全、动态变化最敏感和最明显的生物指示者”,也称之为“湿地生物保护的关键种”、“旗舰种”。

中国古代曾经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但由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限,人中剧增,过度开发,以及后来的工业化,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丹顶鹤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数量急剧减少,已成为濒危物种。现代人爱鹤,除受传统文化影响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认识到了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人类不能与自然规律相对抗,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界包括野生动物必须和谐相处。以破坏自然来满足人类需要必将最终毁灭人类自己。因此说保护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环境保护四

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对丹顶鹤的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鸟类学家周本湘教授在鹤类联合保护会议上说:“我们可以从淝水之战的“风声鹤唳”,从苏东坡的《赤壁赋》,从《古文观止》中的《放鹤亭记》,从许多这类文字中,找到关于鹤的史料,从侧面探讨鹤类在古代的分布。”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大江南北的丹顶鹤,很早就引发了人们重视环境文化问题的思考。如唐玄宗朝有声誉的宰相之一张九龄在郡中见群鹤,赋诗吟咏“晓日东田去,烟雾北渚归。欢呼良自适,罗列如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岂烦仙子驭,何畏野人机。”意谓早晨群鹤迎着太阳飞向东边的田野,傍晚从霞空中飞回北边的沙洲;群鹤飞翔列行相伴,一路高声鸣叫自由自在;远处群鹤聚集沙洲,长江显得平静;高空群鹤翱翔,众鸟为之稀少。不须烦劳仙人的驾坐乘骑,不怕农人的机槛猎捕。这种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只是诗人的美好愿望,用以比兴,寄托讽喻,实际上,这样的生存环境,古代少有,现今更为鲜见。随着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森林、草原、沼泽受到砍伐、垦殖和破坏,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象鹤这样的大型鸟类,因为产卵少,繁殖率比较低,又因为身体大,目标也大,容易受到敌害攻击,也容易被人捕获。唐代苏州“吴市”售鹤就说明当时已有人以捕鹤为生了。一般说来,它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不利,数量也就逐渐减少下来。目前丹顶鹤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级物种,在中国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要强化对丹顶鹤保护工作的感紧迫感。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让它们以及其它的珍禽异兽能够很好的繁衍生息,如国家设立自然保护区,严禁捕杀等,包括我们进行的“鹤文化”知识普及都是很重要的工作。环境保护五

你知道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有多高吗?

“湿地”一词最早是1956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展湿地清查时开始使用的。1971年2月,由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给湿地进行了定义。按照这个定义,在我国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

1995年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我国单块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3620万公顷,库塘湿地228万公顷。湿地内分布有高等植物2276种,野生动物724种,鱼类1000多种。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许多自然湿地不但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为水禽提供了必需的栖息和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场所。例如丹顶鹤在从黑龙江扎龙迁至江苏盐城湿地的201*多公里的路途中,要花费约一个月的时间,要在沿途25块湿地停歇和觅食,如果这些湿地遭受破坏,将带给象丹顶鹤这样迁徙的濒危鸟类致命的威胁。二是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四是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五是防浪固岸作用。据国际权威自然资源保护组织测算,全球生态系统的总价值为33万亿美元,仅占陆地面积6%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就高达5万亿美元。中国的生态系统总价值7.8万亿人民币,占国土面积3.77%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达2.7万亿元人民币,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非常高。民族民俗一

你怎样从“珠牡与寄魂鸟仙鹤”故事中体会藏族的鹤文化?

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以其浩繁的卷帙、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多方面的价值,被称为了解藏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格萨尔》中记述了“珠牡与寄魂鸟仙鹤”的故事。珠牡是岭国雄狮大王格萨尔的王妃,她有3只寄魂鸟仙鹤。在霍岭大战中,霍尔国白帐王入侵岭国,用武力抢珠牡到霍尔国后,逼珠牡做他的王妃,珠牡宁死不从,招来3只仙鹤,血书格萨尔,遣使魔国,请雄狮大王前来相救。3只仙鹤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魔国并把格萨尔从噩梦中唤醒,向他陈述岭国的灾难、珠牡的不幸,完成了使命。

“长颈神鸟白仙鹤,长翅一展腾向空,秀腿点地立人间,长喙啄食神韵美。”这首在藏区妇孺皆知的《格萨尔》歌诗,所展现的仙鹤扶摇千里、出尘绝世一般闲雅高贵的姿态,包含的不仅仅是对仙鹤的赞美,更重要的是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反射于人的心理深层,即通过珠牡王妃对仙鹤的嘉许,完成了一种审美透视。这种透视具有动态美,使人感受到文化对于人的审美情趣的决定作用。珠牡王妃奉仙鹤为自己的寄魂鸟,与她相伴随、共患难。而藏族民众直到今天,仍称鹤为仙鹤,恭敬不亵,其意蕴之深,发人深思。民族民俗二

你了解锡伯族人为什么先敬日月星后敬丹顶鹤的吗?

锡伯族人把丹顶鹤视为长寿、吉祥、幸福的象征,他们对鹤也是非常敬重的。在齐齐哈尔市居住的锡伯族人,常常将一些祭祀祖先的地方神主绘上丹顶鹤的形象。例如有的锡伯族人供奉的神坛上,上部绘日、月、星和祥云,下部绘一锡伯族官员骑马出行状,后随一童子,中间绘一引颈高飞的丹顶鹤。据文献记载,锡伯族来源于大兴安岭北部嘎仙洞(今内蒙古阿里河鄂伦春自治旗)的拓拔鲜卑。当年他们在林海雪原过着“射猎为业”的生活。在射猎活动中,以天文现象来判定方位。在白天以太阳为目标来确定,晚上则以月亮的上弦和下弦来确定方位,若看不到月亮就以星辰来确定方位,很少迷失方向。久而久之对日、月、星越来越敬重。

清初锡伯归服后被编为满洲八旗,于康熙三十年(1692年)迁到齐齐哈尔驻防。锡伯族人神主上绘画丹顶鹤,是在他们迁居齐齐哈尔以后出现的。这个事实不但反映了锡伯族从大兴安岭林区逐渐向嫩江流域迁徙的趋向,也说明在清代中期以前,齐齐哈尔一带丹顶鹤很多,那时就是丹顶鹤的故乡。同时证明居住在齐齐哈尔的锡伯族人对丹顶鹤是非常敬重的,有着爱鹤、护鹤的良好传统。环境保护三

为什么形容朝鲜族舞蹈是“翩翩广袖如仙鹤东来”?

朝鲜民族自古以飞鸟为民族图腾。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他们把鹤视为天界与神仙相依的飞鸟而称作仙鹤。随着科学的进步,虽然人们的思想中宗教色彩逐渐淡化,但对仙鹤的喜爱与崇拜却始终留存。人们把仙鹤作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把仙鹤栖息之地认作是吉祥之地。据说,朝鲜族男子在一身素白衣裤外另罩一件黑色背心的传统服饰,是来源于对仙鹤白羽黑翅的仿照。而且,在出席正式场合时,还要特地戴上一顶犹如鹤冠的黑色纱帽,给人以高贵、素雅之感。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长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椰琴,象仙鹤一样翩翩起舞。朝鲜舞蹈的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201*年年初,朝鲜族传统舞蹈“鹤舞”,以其较高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舞主要通过模拟鹤的悠闲动作,如搭颈、啄鱼和摆臂等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朝鲜族人民崇敬仙鹤的精神信仰和对善与美的强烈追求。鹤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和整理得以广泛流传,并于1997年被收入由国家文化部主编的《中国朝鲜族舞蹈集成》一书中。民族民俗四你了解富阳民间习俗及文化活动“跳仙鹤”吗?“跳仙鹤”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浙江省富阳市场口徐姓宗族特有的艺术品种。据“跳仙鹤”发源地场口徐姓宗族的老人回忆,“跳仙鹤”是太祖徐世楹传下来的。那一年,徐世楹中了进士去四川上任,途中船只遇险,徐世楹跪在船头祈祷,求神护佑。突然飞来一只大鸟,停于桅杆之顶,说来也奇,江里大浪滔天,船身平安无事。到了任所,徐世楹便画了大白鸟图形,称为仙鹤供奉于堂。后在场口老家造了一座厅堂,逢年过节,画悬中堂,子孙必敬,并逐渐从供奉画像发展到了祝拜舞蹈。仙鹤以竹篾编绑为主体,外缝白布,布面排上白纸苏,扎成鹤形。舞者穿黑裤,黑色带趾高筒布袜连黑鞋,裤脚塞入布袜,以示鹤脚,人弯腰90度到120度,置道具于背,双手分别操纵鹤头、翅膀进行表演。“跳仙鹤”一般是单人演出,是一种节奏自由〈无规定的音乐节拍动作〉由表演者临场即兴表演的舞蹈。另伴以仪仗队和梅花锣鼓队。舞者两侧有四人各掌一盏油松灯或大灯笼。“跳仙鹤”的主要动作有行进、洗毛、啄食、展翅等,舞者须“背得牢”、“脚下稳”,有潇洒超群形态。因“仙鹤”有它特定的来历,故平时不轻易跳,只在每年正月十一上灯起到十八落灯即止,上元佳节即通宵达旦,形成高潮。1991年,“跳仙鹤”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民族民俗五

你知道民间舞蹈高跷与鹤的关系吗?高跷是舞蹈表演的一种形式,技艺性强,形式也活泼多样,而且演员踩在高跷上比一般人高,便于观赏,因此深受群众喜爱。高跷的起源与原始氏族崇拜鹤,以鹤为图腾有关。据历史学家考证,尧、舜时期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高跷似鹤跳舞。另外,考古学家还认为,在甲骨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也可成为佐证。现在的高跷,多是木质的,表演分单跷、双跷,双跷大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是用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有趣。高跷表演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相与扭、逗。“武跷”最强调个人的技巧与绝招。现代高跷表演中有些舞蹈动作也还是与丹顶鹤的形态有相似相近之处。民族民俗六

你怎样从日本人樱花崇拜看评选丹顶鹤为国鸟?前一时期,有关部门在网上发起了评选“国鸟”活动,广大网民纷纷将赞成票投给丹顶鹤,认为丹顶鹤是高雅飘逸的形态美与富有灵性的神态美的统一体,具有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但是有的专家认为丹顶鹤是迁徙鸟类,不适合做国鸟。对此问题,我们不妨从日本人的樱花崇拜中拓展一下思路,引发一些思考。在日本人眼里,樱花为日本固有,如同千古耸立的富士山。然而,事实却是樱花原产喜马拉雅,经中国四川东渡而来,很快在日本落地生根。对这个基本事实,日本人向来讳莫如深。其实,樱花是否为日本固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樱花移植东瀛后与那里的地理气候、文化风土天衣无缝地契合,最终被奉为“圣树”,成为“大和魂”的象征。日本属于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加上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东瀛列岛始终处在一种动荡不居的氛围里,容易产生“无常”之感。同时,日本又是一个崇拜自然神、信奉神道的国度,“无常”的背后又有这个“有常”垫底,它使日本人临死不惧,活得很有底气。对于日本人来说,肉体的死亡意味着精魂的返回神国,就象樱花飘落返回自然一样。可见,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内涵已经远远超出樱花本身,变成一种信仰。千百年来,国人总是把鹤比做吉祥、长寿、忠诚、高雅和健美的象征,这种情感是这么一致,这么和谐,这么真挚,是其它可爱的动物难以比拟的。正是这种人类与鹤类在精神上的联系,以及鹤类本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激发我们加倍地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希望它们永远与人类相聚相知在蓝天白云下。评选“国鸟”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民族民俗七

你知道日本人民也很珍爱丹顶鹤吗?中国的丹顶鹤文化现象与亚洲很多国家相通,成为东方文化的一颗明珠。很久以来,日本人民就极珍爱丹顶鹤,把丹顶鹤称为长寿鸟、吉祥鸟、智慧鸟。在公元7世纪至8世纪的日本诗歌中,有46首短诗描写了鹤。日本著名歌剧《夕鹤》,描写了一只鹤中箭受伤,被农民与平救起并治好创伤,鹤为了报恩,变作美丽的姑娘阿通嫁给与平,并用自己的羽毛织成光彩夺目的锦缎让与平去卖。后因受奸商教唆,与平逼阿通多织彩锦且偷窥她拔自己身上的羽毛织布的情景。阿通无法留下,腾空飞去,与平追悔莫及。在日本有折千纸鹤祈福的习俗,以鹤为题材的明信片、贺年卡、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更是琳琅满目。在日本的邮票、千元纸币都印有鹤的优美图案,日本全日航空公司采用仙鹤展翅的形象比拟飞行和祥瑞。阿伊努人是日本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过着原始的农渔生活,人口仅有2万人左右,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海道的日高、十胜、川上等地区,这些地区正是日本丹顶鹤种群的传统栖息地。阿伊努人把栖息在湿地生态环境中的丹顶鹤视为高于其他一切湿地生物的神鸟,不但不去伤害,而且自觉地加以保护。这个传统不仅在阿伊努人中保留到今天,而且对日本其他民族影响很大,爱鹤护鹤已成为日本各民族的传统,这使丹顶鹤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日本不但没有灭绝,而且繁衍昌盛起来。现在已发展到400多只,约占世界丹顶鹤总数的五分之一。民族民俗八

你知道日本富士山下有一座徐福的“鹤冢”吗?

日本的徐福祠(宫)可谓遍布沿海各地。其中,富士山麓就座落着较为著名的两个。一个是富士吉田徐福祠,另一个是浅间徐福祠。相传,古时这里的山林茂盛,景色宜人。徐福一行在这里教当地百姓植桑养蚕,传授织绢技术,之后这里成了日本有名的产丝之地。这里民众对徐福感情深厚,当作“纺织之神”奉祀。

据日本《富士吉田市史志》记载:二千多年前,徐福访求长生不老药来到富士山,虽未得仙药,但对灵山富士一带世外桃源非常留恋,于是祈愿“死后愿化作灵鹤,千年万年,为乡民造福。”徐福死后,当地民众到衙门请愿,于1798年在富士吉田市下吉田的福源寺内,建造了鹤冢及鹤冢碑。于是徐福在日本又多了一座坟茔和墓碑。

鹤冢为一不规则的坟丘型巨石,上镌“鹤冢”两个隶字。不远处立一石碑,上镌楷书“鹤冢碑”,铭文为楷书汉字。每年8月25日,当地从事纺织业的业主来此做佛事,缅怀祖师徐福。目前,富士山麓还有很多自称是徐福一行后代子代聚集的村庄,有的姓羽田,有的姓波多。在这里,羽田是大姓,仅富士吉田市就有400余户。近郊的居民中,有半数以上的户姓羽田。每年的2月8日,相传是徐福的忌日,富士山麓的乡民们聚集在徐福祠,举行祭祀活动。古往今来,二千余从未间断。民族民俗九

你怎样赏析日本作家江口涣的散文《鹤群》?日本作家江口涣的散文《鹤群》是一篇展示“鹤之美”的美文,文章从多方面展示了鹤的美丽与高贵。首先是鹤姿美。作者写鹤,不是对鹤的体形、外貌、形态等外在特征作静态的描写,而是把笔墨集中放在鹤的飞行过程中,努力去展示鹤姿的动态美。成百成千的鹤,从南方飞来,由远而近,由模糊的、浮游着的“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逐渐变得“清晰可辨”,映入眼帘时,是“一字形”横排,“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壮观绮丽,美不可言。“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这样精心细致地描写鹤群飞行姿态的地方在文章中随处可见。尤其是鹤与鹰的那一场较量中,更是写得十分精彩,值得读者仔细玩味。其次是鹤魂美。鹤群始终保持着优美的队形和优美的奋飞的姿态,除了使人得到一种美的愉悦之外,还让人深刻地领悟到鹤的内在的精神之美、灵魂之美。那优美的姿态是鹤魂美的外化。从这里,我们分明感到,鹤有一种高贵的气节和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在鹤与鹰的交战中,作者以细致的描写,十分生动直观地告诉我们,鹤群是一个友爱、团结的集体,极具团队合作精神,它们懂得同情和怜悯、关爱和保护;在遭遇外敌入侵时它们会齐心协力,同生死,共存亡,有一种扶贫济困、关爱同类、保护弱者的美德。

你看,在那场鹤与鹰的决战中,鹤群的配合是多么的默契。“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鹤群的精诚合作终于打败了苍鹰的袭击,拯救了遇难的同伴。交战结束后,其中一只鹤,可能是因为受了伤而掉队了,“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接着,就有两只健壮的大鹤从队伍中抽身返回,“好象为伙伴加油打气”。在受伤的鹤仍然力不从心地向下坠落之时,“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这是多么动人心弦的一幕啊。鹤的团结、友爱、富有牺牲精神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本文最为感人,最能牵动人情思的地方,就在此处。作者之爱鹤,不仅在鹤的外形美,更主要在于鹤的性格美、灵魂美,爱鹤的平和、友爱,富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而其实,这也正是《鹤群》作者追求和平,反抗暴力和战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渴望人间充满真情和爱与美的美好愿望的曲折表现。民族民俗十

你怎样从歌曲《鹤群》中感受俄罗斯的鹤文化?在俄罗斯,鹤是高贵、自由和忠贞的幻化标志。每年特定的时候,战死沙场的烈士灵魂就会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在天空泣唳,思念祝福家人。著名歌曲《鹤群》就是表达这样的情感:有时候我总觉得那些军人,没有归来,从流血的战场,他们并不是埋在我们的大地,他们已变成白鹤飞翔。他们从遥远战争年代飞来,把声声叫唤送来耳旁。因为这样,我们才常常仰望,默默地思念,望着远方。疲倦的鹤群飞呀飞在天上,飞翔在黄昏,暮蔼苍茫,在那队列中有个小小空档,也许是为我留的地方。也许总有一天我将随着鹤群,也飞翔在这黄昏时光。我在云端象鹤一样长鸣,呼唤你们,那往事不能忘。《鹤群》是一曲阵亡将士的安魂曲,但却不是庄严肃穆的,而是婉转抒情的,其中渗透着人民的感恩之情和永恒的记念,以及民间对待死亡的态度。这首歌曲,俄罗斯著名民族诗人和作家拉苏尔卡姆扎托夫作词,扬弗连凯尔作曲。《鹤群》第一次演唱是在《共青团真理报》举办的战场老兵的传统见面会上,当时科涅夫元帅和其他苏军高官都在。一曲终了,场内久久一片寂静,而后科涅夫元帅含着眼泪紧紧拥抱演唱者别尔涅斯,连声说:“谢谢!谢谢!”吟唱这首歌曲让人浮想联翩,最大的感动一定是来自反法西斯战场上那场灭绝生命和拯救人类的苏德两军空前的大血战!从保卫列宁格勒到兵临莫斯科城下再进入斯大林格勒战略反攻,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那种泣血的悲壮足以让天地惊鬼神泣。用什么语言来赞美他们都是苍白无力的,最大的赞美就是永远怀着巨大的悲情记念他们。就象俄罗斯人民常常哼唱起《鹤群》的旋律。本土故事一

你知道哪一年丹顶鹤被确定为齐齐哈尔市的市鸟吗?丹顶鹤体态优美、气质高雅、鸣声嘹亮、舞姿悠扬,深受齐齐哈尔市广大市民的珍爱。为充分表达全市人民对丹顶鹤的衷情,1984年5月8日,齐齐哈尔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九届八次会议,会议讨论并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即确定丹顶鹤为齐齐哈尔市市鸟。本土故事二

你知道齐齐哈尔市为什么被称为“鹤城”吗?

齐齐哈尔市位于嫩江中下游,大小湿地和湖泊泡沼密布,野生动物植物繁多。“喜恬静、逐水草而居”的丹顶鹤将这里作为夏季生息繁衍的主要领地。特别是扎龙地区水清草茂,鱼虾肥美,人类干扰较少,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丹顶鹤在此嬉戏觅食,求偶育雏。人们便习惯成自然地称呼扎龙为“鹤乡”。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随着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游客艺人到扎龙观鸟赏鹤、进行学术研讨以及影视剧外景拍摄等活动的大量开展,扎龙乃至齐齐哈尔市在国内外的名气越来越大。

1985年8月26日,中国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授予齐齐哈尔市“鹤乡之城”荣誉称号。从此,齐齐哈尔市的别称从“鹤乡”演变成为“鹤乡之城”,简称“鹤城”。本土故事三

你知道齐齐哈尔市的城市主题广告语是什么?齐齐哈尔市自201*年第四届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观鹤节发布了“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城市主题广告语。几年来,通过各种媒体的广泛传播,目前,这一广告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知和认可,从而使“鹤城”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攀升。本土故事四

为什么齐齐哈尔市要抢注“鹤城”商标?

作为“鹤城”,鹤与鹤文化成为齐齐哈尔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在齐齐哈尔市连续多年举办的观鹤节、绿色食品博览会及关东文化节上,鹤文化在宣传齐齐哈尔、开展招商引资和文化交流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1*年中国魅力城市评选中,“飞翔成就梦想”成为鹤城展示魅力的主题。在参评展示中,现场放飞丹顶鹤成为获胜的重要环节。鹤文化成为保护环境、对外宣传、推介齐齐哈尔的平台和窗口。鹤城的品牌在齐齐哈尔市的品牌经济建设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年底,在齐齐哈尔市注册、登记有效企业名称中含有鹤字样的有400余家,有200多个商标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其中,飞鹤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飞鹤牌乳粉、华鹤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华鹤牌实木家俱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为进一步把“鹤城”品牌做大、做强、做响,201*年8月,受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委托,齐齐哈尔市鹤文化研究会围绕齐市地域特色、产业布局和齐市市场主体行业结构优势特点,分别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35类商品或服务项目上的“鹤城”商标。商标权(即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归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此次防御性注册“鹤城”商标,将推动齐市打造品牌城市、品牌经济、品牌企业,改变制造大市品牌小市形象,提升城市和企业的知名度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本土故事五

为什么说“观鹤节”提高了鹤城的知名度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齐齐哈尔观鹤节是在城市三百周年的基础上创办的,首届始于1992年,至今已举办14届。它是集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产品展销、文化活动、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

观鹤节以鹤为媒,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文体搭台、经贸唱戏”和“团结、友谊、合作、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为目标,使齐齐哈尔扩大了对外交往,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鹤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每年8月12日,以大型文艺表演拉开观鹤节的序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展示了鹤城的精神风貌;国内外著名文艺团体和艺术家的加盟,又为节日增光添彩。节日期间招商洽谈踊跃,人流如织,车水马龙,购销两旺,成果十分喜人。而翩翩起舞、仙姿高雅的丹顶鹤更令游人流连忘返。自201*年以来,观鹤节又同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同时举办,使观鹤节在原有基础上又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取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了解一

你知道我国曾发行过丹顶鹤主题纪念币吗?为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6月2日发行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系列的第五个品种《丹顶鹤》特种流通纪念币。

该纪念币全套1枚,重量13.50克,直径32毫米,厚度2.2毫米,材质为紫色铜合金,质量普制。该币由沈阳造币厂铸造,发行量600万枚。

该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和“1997”字样的年号。它的背面图案为一只丹顶鹤站在水草地中,“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丹顶鹤”的主题文字和“5元”字样的面值。相关了解二

你知道八0版伍元人民币装饰的是什么花鸟图案吗?花鸟画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璀璨奇葩,受到我国人民普遍而持久的欢迎,细心的使用者也许会发现,我国1980年版的人民币上便装饰着花鸟图案。如一元人民币装饰的是“燕子桃花”图案;贰元人民币装饰的是“寿带翠竹”图案;伍元人民币装饰的是“仙鹤苍松”图案;拾元人民币装饰的是“凤凰牡丹”图案。

花鸟图案有着美好的象征和寓意。以伍元人民币装饰的“仙鹤苍松”图案来说,丹顶鹤文雅优美,常引颈高歌,展翅飞舞,其寿命可达60余年,民间流传丹顶鹤常与仙人为伴,故有仙鹤之称。苍松是不畏严寒的长青树。画面中,仙鹤衔着灵芝仙草,展翅翱翔在苍松瑞云之中,显得潇洒而飘逸,它寓意人们青春永驻,延年益寿。相关了解三

你知道我国发行过几次丹顶鹤邮票吗?我国发行的邮票先后四次出现丹顶鹤形象。

1962年,为了宣传保护珍禽的意义,我国发行了一套《丹顶鹤》特种邮票,全套三枚,采用的是著名花鸟画家陈之佛的原画。第一枚以竹林为背景,描绘了一对丹顶鹤优美潇洒的体态:雌鹤似翩然舞罢,倾身曲项,正唱着愉悦的情歌;雄鹤则仰颈低首,左脚微提,恬然休息,享受着爱情的甜美。第二枚以碧空和祥云为背景,两只丹顶鹤凌空飞翔,使人感受到“盘云双鹤下”、“松风伴鹤飞”的美好意象。第三枚以古松为背景,取“松鹤延年”之意,一只丹顶鹤独立岩石,它那修长的身材亭亭玉立,有仙风道骨般的神韵。

1984年,为反映我国悠久灿烂的绘画艺术,邮电部发行《唐簪花仕女图》特种邮票一套。其画面是一只丹顶鹤在贵妇人间曲颈漫步,表现出一种闲适之美。表明中国古代即以饲养丹顶鹤为时尚。1992年,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我国发行了纪念邮票,因为中日两国人民都把丹顶鹤视为瑞鸟,故其中一枚选择了丹顶鹤作为主图案,邮票红色底衬上一对丹顶鹤空中嬉戏,相向盘旋,与其背景万里长城、富士山和谐地融为一体,既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气氛,又寓意了中日两国人民地久天长的情谊。

我国201*年发行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邮票中选取的丹顶鹤图案,则对其迁飞的姿态进行了客观地展示。领头的丹顶鹤边飞边鸣,左右两侧各有一只伙伴,与之成“人”字形排列,比翼齐飞。飞鹤头颈与双脚直伸,前后相称,在蔚蓝色的天空中翱翔,姿态极其秀逸。仿佛是三只丹顶鹤从南方渡过寒冷的冬季,现在飞归故乡,亲切、喜悦、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白鹤社区居委会“巾帼文明岗”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9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