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一、村基本情况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太原市“菜篮子”目标工程建设,建强东庄营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温室大棚的更新建设。补助款用于温室大棚建设及建材购置:一是温室建设需雇用挖掘机等机械进行土方挖掘堆砌墙体、平改坡工程等,该项使用资金12万元;二是购置温室钢架、防露滴塑料薄膜、PC阳光板、耐力板、卷帘机等温室所需建材,该项所用资金8万元。
我村支农惠农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周密安排部署,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日光节能温室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平台,整合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资金。按照晋源区温室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集中连片打建和零星打建相结合,新建和改建相结合,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相结合,扩大温室农业规模和精品菜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温室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东庄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温室150栋,其中有60栋已经产出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上真正实现农民不出门就能有工作,农民不投资就能有股份,农民不入股就
能有红利,带领农民走上新农村小康生活水平。
设施农业的快速兴起,日光温室的建设,使我村温室产业向高科技、现代化方向迈进了新的一步,并形成了特色鲜明、效益突出和具有典型示范带动的新型产业化集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一年十二月
二
扩展阅读:宿迁市201*年度财政支农工作总结
宿迁市201*年度财政支农工作总结
市财政局农业处(201*年1月9日)
201*年,我市财政支农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关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管理,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成效明显。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政支农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01*年全市财政共投入支农资金9.2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增长19.48%。其中省以上财政补助5亿元,比上年增加0.6亿元,增长13.6%。全市财政支农当年预算安排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88%,高于当年财政一般预算近4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支农当年预算安排增量9517万元,比上年增量6161万元增加3356万元;全市财政支农支出进度达到98.21%,高于省“两高于一确保”的要求。
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经济
发展基础。
一是支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年我市继续实施新沂河整治、淮北大堤加固工程、洋河滩闸改造工程、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船行灌区改造、来龙灌区改造、泗洪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泗洪县小郭洼水库大坝加固等工程。以上各类水利重点工程年度总投资22515万元,其中市以上财政补助资金达16221万元(中央财政补助6905万元、省财政补助9116万元、市财政补助200万元)。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市河道沿线和灌区、水库灌溉区域内的灌排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
二是加大县乡河道疏浚力度,改善农村灌排条件和水环境。201*年全市共投资3361.4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3216万元,市财政配套30万元,共疏浚县乡河道255条,疏浚长度997公里,总土方量2188.7万方,更新改造配套建筑物309座。其中疏浚县级河道21条221.7公里,疏浚土方量993.2万方;乡级河道234条775.3公里,疏浚土方量1195.5万方。有效改善灌溉面积27万亩、除涝面积71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31万亩,增加土地复垦面积3200亩,增加粮食产量201*万公斤,为农民增收约2500万元。结合河道疏浚,全市新增植树造林190万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了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村水环境。特别是在今年7、8月份的集中降雨期间,疏浚后的河道发挥了明显的除涝降渍作用。
三是加大农村桥梁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条件。201*
年全市共筹集农桥建设资金2866.2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2272万元,市财政配套185.6万元,县区财政配套408.6万元,修建高标准的T型板梁农桥276座,大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我市农桥建设质量高、效果好,年终省财政一次性奖励我市农桥建设经费390万元,此项经费我们将再201*年增建一部分农桥。
四是继续实施扶贫“整村推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千村万户帮护工程”,投入3960万元在99个省级经济薄弱村实施财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修筑村组道路、修建村级桥梁、电灌站,实施部分农业产业化项目,改善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条件,并通过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民增收。
2、着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201*年,我市财政通过项目支持、贷款贴息、定额补助等方式,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高效外向农业,取得显著成效。
201*年,省财政共补助我市6872.74万元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项目、高效农业项目、设施农业项目、外向型农业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等五大类高效外向农业项目。
一是着力扶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201*年省财政补助我市780万元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通过贷款贴息195万元支持宿迁鸿运丝绸有限公司、沭阳银河米业、
市龙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定额补助205万元扶持春绿粮油、大北农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沭阳县绿苑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扩建;通过以奖代补下达380万元,支持宿迁市骆马湖生态奶业发展有限公司、宿迁梦田园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宿迁金源龙头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等16家苏南、苏中及本地投资者在我市新办的企业引进新技术、扩大规模。
二是支持发展高效农业。201*年省财政共补助我市784万元(扣除打包试点县),支持高智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宿豫区蔬菜精品园等5个项目。
三是支持发展设施农业。省财政补助我市612万元,支持宿城区罗圩永康优质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宿城区高效设施瓜菜基地建设、泗洪西南岗地区高效农业发展资金、全市优质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等4个项目。
四是支持发展外向型农业。省财政补助120万元,支持我市淡水小龙虾产业开发、优质青刀豆出口基地建设、出口切花菊基地建设等3个项目。
五是加大三项工程投入,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省财政共补助我市400万元,实施优质蚕种产业化基地建设,生猪“高热病”综合防控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引进与试验示范、淡水小龙虾养殖与推广、良种苦楝容器育苗技术示范与推广等11个农业、林业、农机、水产三项工程项目。
六是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省财政补助88万元,
支持宿迁市革新稻米生产合作社、宿城区郑楼镇禽业合作社、宿迁市荣达疏菜专业合作社等5家协会、合作社实施无公害稻米仓储扩容及分吸包装加工,家禽宰杀、保鲜,分级包装及保鲜运输等5个项目。
3、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动农村旧貌变新颜。根据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我市对有关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的村庄河塘疏浚整治、“一池三改”等项目实行有机整合,配套实施,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201*年在全市341个行政村(场、居)实施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完成土方904万方。该项工程全市共投入2059万元,其中省财政按照1.32万元/村的标准补助我市1966万元,市财政配套22万元,县(区)财政配套71万元。同时,选择部分村实施“一池三改”项目,对村庄里的生活垃圾按“村收集、乡(镇)运转、县(区)处理”的程序实行集中处理,实现对农村环境全方位、多方面的综合整治,建立起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力促农民增收,充分发挥惠农政策的导向作用
1、确保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一是良种补贴。201*年全市共发放水稻良种补贴资金752万元,补贴水稻良种种植面积94万亩;共发放小麦良种补贴资金1150万元,补贴小麦良种种植面积115万亩。
二是农机购置补贴。201*年全市共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
金2210.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1021.2万元,省财政补贴911.03万元,市财政补贴49.74万元,共推广各类农机具9860台(套),其中:推广步进式水稻插秧机829台,新
推广三麦精少量播种机6394台、稻麦秸秆还田机580台、拖拉机965台,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得到广泛推广,充分发挥了财政补贴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据统计,我市201*年全年新增加农机总动力38万千瓦,达到339万千瓦。新增小型拖拉机10000台套,总数达到18.9万台;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含变拖)7407台、总数达到17634台;新增联合收割机978台、总数达到6269台。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当年实现机耕面积639万亩,机收面积达626万亩,机收达到86%;机播面积达298万亩。
2、支持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水平。
一是支持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201*年省按照农村贫困劳动力500元/人(其中省补400元/人,地方补100元/人)、一般农村劳动力300元/人(其中省补250元/人,地方补50元/人)补助标准下达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省级补助资金1085万元,培训任务3.5万人,其中: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券省级补助560万元,培训任务1.3万人。
二是支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省补助资金561.6万元,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3万人,农民创业培训7635人。
3、支持财政扶贫工作。省财政下达我市担保资金519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额度达1.557亿元,向我市254个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四、完善和创新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
效益
一是整合优化农业项目资金。为进一步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加大支农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我们积极研究、探索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新思路、好办法,研究制订并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关于整合优化农业项目资金的实施意见》(宿政办发[201*]82号)。以财政支农项目进行整合优化,切实加快了高效农业的规模化,进一步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大增效。
二是完善高效外向农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我市是农业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以高效外向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的突破口,为此201*年市本级财政单独安排了1000万元的高效外向农业补助资金。为了规范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研究制订并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宿迁市市级财政支持高效外向农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宿政办发[201*]9号印发),《办法》的出台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加快了我市高效外向农业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进一步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研究制订出台了《宿迁市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宿财农[201*]114号)。
此外,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中,我们一贯坚持项目公开、政策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纪检监察、审计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强化监管,确保支农资金规范使用
一是改进监管方式。由原来的重资金使用、轻项目建设监管向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并重转变,实现对支农项目的全过程监管。201*年我们针对支农项目监管环节中存在的漏洞,有意识地将监管工作重心前移,积极与相关农口部门沟通,主动参与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配合进行督查,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如201*年实施的新沂河整治、洋河滩闸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我们坚决做到事前审核工程预算和实施方案、招标文件,并主动参与招投标工作,确保招投标工作操作规范,并要求水务部门做到用款有申请或说明,报帐有资料,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和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并预留一定的项目质量保证金,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予以拨付。
二是强化监督督查。为确保支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资金的规范使用,结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的工作安排,我们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力度,对201*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201*年的部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了检查,如: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程检查,农桥项目和财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进展情况检查等,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纠正,限期处理。
201*年工作思路:
201*年,我们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
(一)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切实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新沂河整治、淮北大堤加固等水利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加大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力度,加大农桥、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建好“乡间彩虹”,继续推进“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加快经济薄弱村脱贫步伐,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
(三)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扩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运用好农业产业化、高效农业发展等项目资金,依托我市花卉、木业、水产、畜禽、奶业等主导产业,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的能力。
(四)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良种、农机等惠农补贴政策能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五)继续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方式,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强化学习,抓好廉政建设,提高农财干部队伍素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