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跟岗学习总结

跟岗学习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0:08:08 | 移动端:跟岗学习总结

跟岗学习总结

跟岗学习心得体会

周杏花

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学习生活即将划上句号。在这跟岗学习的一个月里,我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学习到了更多的教学技能及方法。现将这个月来的收获与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一、生活方面

在中华路小学跟岗学习的这一个月里,我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充分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不尽的关怀。还记得来到中华路小学的第一天,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指导老师的热情招待,教师们亲切的话语,消除了我原本紧张的心情,让我完全没有了在异地生活的陌生感。特别是我的我的指导老师徐丽萍老师,她对我的生活十分关心。在圣诞节前夕,她怕我在宿舍里会孤单,特意邀请我去吃饭看电影,感觉她很像一位大姐姐,每时每刻都给予我关爱。另外,学校的其他老师对我们也很热情,每次去食堂打饭,他们都会谦让,让我们先打。老师们像一位位贴心的朋友,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二、教学方面

在一个月的跟岗学习中,我听评了30节课,上了3节教研课。能有那么多的学习机会,首先得感谢指导老师徐丽萍老师。她为人亲切热情,她在教学工作方面提供给我的指导非常多,我非常感谢她!她不仅给我详细地讲解他们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水平,还告诉我上课应该注意的事情。此外,徐老师还告诉我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帮助,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徐老师说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觉得数学这门学科有用,对数学产生兴趣。

在跟学习期间,徐老师让我不仅听了她的课,而且她也鼓励我积极听数学组的其他数学老师的课。在听课中,我个人体会很深。在这听课过程中我懂得了不仅要去学习授课老师怎么样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控制课堂气氛,如何把握授课时间,怎样驾驭整个班级教学等,还要注意授课老师讲解过程中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授课老师的优点。每个老师各有特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通过学习数学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由于中华路小学每个星期二的上午是学校数学教研组活动,所以每个星期的这个时间,指导老师都会带着我参加数学教研组活动,即听各个老师的课,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连续几个星期听了数学老师的课,这几位老师都是学校的优秀教师,他们的经验都是非常丰富的,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在每次听课后,数学教研组老师们都会进行评课,这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因为老师们的评课和我们的评课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往往仅从表观上看问题,而中华路小学的老师们却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如他们会从是否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是否上升到方法论的教育,是否符合学生特点等方面出发等等。我深深地被这里浓浓的教研氛围所熏陶,他们的评课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这里,我懂得了教研的真谛。此外,中华路小学每周都会有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我基本上每节公开课都会去听,语文课也经常去听。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位老师的教学方式都有特色。特别是语文老师程红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很多听过程红老师课的人都会赞不绝口,她上课充满激情,感染力强,她的语调抑扬顿挫,充满童趣,十分吸引人。另外,在跟岗学习期间刚好遇上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组织的数学教学教研活动,徐老师安排我去参加听课以及评课,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些将是我以后教师生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上汇报课期间,我先备好课,再让徐老师看。徐老师看过以后,很认真地为我指出教案的问题,还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对我的课件给以了很高的评价,这让我很欣慰。徐老师对我的教学很重视,每节课她都会去听我的课,评我的课,她给了不少宝贵意见。徐老师还鼓励我不断地在尝试中找到一种较有效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另外,她对我的工作是高度重视的,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和信任。

总之,在中华路小学我学到了很多,体验到了很多,感悟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中华路小学跟岗学习的这一个月将是我教育生涯中最难忘最珍贵的一段记忆,真的很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淳淳教诲和悉心指教。我决定在今后学习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充实、进取,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扩展阅读:跟岗学习总结

跟岗学习总结

201*年6月至今,我非常荣幸能参入茂名市初中英语丁汉玲名师工作室第一期跟岗学习。在培训期间,我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观摩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和耐心讲解,使本来枯燥无趣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通过评课、座谈,我更多的吸取各种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达到自我提高。本次培训使我在思想上、教育的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感悟: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可见,教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什么”更重要.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抛弃那种“从题海中提升高分数”的做法,这是一种短期的表面效应,时间一长又忘得干干净净,既磨体力又不能获得长久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必须尽可能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把握核心思想,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学生学习的知识获得切合实际的背景材料的支撑及实际的应用,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反思。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观”1.教师是课堂的“辅线”,不是“主线”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有实质收获才是最重要的。课堂观察的“主线”是学生的状态、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指导是“辅线”。有些人对一堂好课的评价过多关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当一切沿着教师预设的路线展开,没有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就认为是一堂好课;当不能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时,就一票否定其为好课;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就认为是教师上得不好。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忽视了学生课前的投入及课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2.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不是控制者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一个发展中的有生命灵动的完整的学习个体,他需要的不是老师“手把手”的“教”,而是适当“指一指”的“引”,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在对话与思考中求异、求新,让学生个性张扬,从而使学生充满生命灵动.在学海中,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把学生培养为一名只需要听从指挥的“舵手”,而是把学生培养为一名能独立掌控的“船长”.

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情感观”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教师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经常手中握有多把鼓励的尺子,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他们。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阶段性地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奖励,并且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产生“惊讶”之感,形成新的探究反射,诱发新的兴趣或强化加深原来的兴趣,保持他们的上进心。而对于一些学困生,他们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可尝试提出较低的目标,注意从各方面的表现来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激励,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课堂上教师应该真诚,恰如其分地给学生激励,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给犯错的学生一个台阶,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过去,教师们往往重教学、轻教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深深意识到只有教师重视个人的专业成长,才能有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1.时时充电

我觉得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感,刻苦学习,合作创新,时时充电,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2.时时反思

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助推器。3.走科研路

新课程要求教学目地是为了让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需有创新意识,才能有效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搞科研,是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着“问题即是课题”的思想积极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一方面推动教师们在立足课堂积极参与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炼反思自已的教学体验。逐渐由“教书匠”转成“科研型教师”,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师生齐发展的“双赢”的局面。

这次培训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我非常感谢茂名市初中英语丁汉玲名师工作室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希望我们今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不断丰富自己,提高了业务素质,为我们挚爱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2.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跟岗学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跟岗学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跟岗学习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0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