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8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尹逊鲁

28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尹逊鲁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0:16:52 | 移动端:28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尹逊鲁

28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尹逊鲁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

拟稿人:安全工程04--1班尹逊鲁学号:28

摘要:

安全管理是实现人、机、物、环境协调统一的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安全生产涉及企业的每个员工、每个家庭、经济效益的提高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体现员工素质、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企业的文明程度.冶金行业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针对问题的提出给出了一些相应的改善措施,对安全管理的方法初步论述,以促进冶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希望可以有助于冶金行业的安全发展。管理标准是冶金企业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安全管理标准作为预防事故基本对策,将为冶金行业的安全生产运行发挥其重大的作用。今天,冶金行业安全管理面临新的挑战,研究如何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关键字:冶金安全管理措施标准

冶金行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演变

冶金行业是指以钢铁为主的金属加工制造业。上个世纪50年代,冶金工业部根据有关规定从上而下建立了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并建立了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982年,冶金工业部安全技术监察局与环境保护办公室合并成立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司;1993年,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司撤销,设立了归属于冶金部生产协调司的安全监督办公室;1998年,中央政府撤消冶金工业部,各级政府冶金行业安全的综合监督管理职能移交给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201*年,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撤销,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今天的总局),由该局的监管一司负责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

冶金行业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冶金行业的安全管理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一是涉及产业面广。冶金行业涉及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动力、机械加工、汽铁运输等众多环节,安全管理的面较大;二是生产工艺复杂。冶金工艺过程既有高温、高压、高粉尘的危害,又有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和冒顶、垮塌、透水、坠落、挤压等危害。特别是冶金生产中的高温液体运输、机炉的炉体爆炸、介质中毒窒息等危害性较大;三是设备门类众多。冶金行业生产需要特有的高炉、转炉、电炉、各类浇注设备、各类轧制设备、起重机械等,还需要机械加工、重物运输、基建作业所必须的各类机械。因其受设计、施工、维检等方面主客观因素影响,冶金设备存在各种危险;四是约束条件较多。冶金生产的主体生产设备及辅助系统受自然条件等约束较大,例如地震灾害可以造成钢铁企业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钢铁需求的强劲拉动,促使冶金行业超常规发展。近年来冶金行业安全管理体制几经演变,使得冶金行业安全管理存在一些显见和潜在的问题。主要为:一是超设计能力生产突出。不少冶金企业在生产场地、工业布局受限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采取强化冶炼的工艺技术措施,超设计能力生产。二是安全监控防护设施缺少。有的企业对在线主体生产设备仓促建设投产,没有安装必要的监控报警与防护设施。三是企业“三同时”管理弱化。我国部分冶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新建高炉没有按规定开展安全预评价工作,甚至存在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及无竣工验收等问题。四是民营企业问题严重。多数民营企业安全管理十分脆弱。五是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六是地方政府安全监督有待加强。

安全管理经验总结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给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和机遇.然而,国有企业经济的多元化、运营机制的变化,也给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要使安全管理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就要不断地调整思路,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研究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地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地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目前,我国各冶金企业大多设有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以鞍钢为代表的一部分企业,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划归企管部,下设生产运行协调处;一种是以宝钢为代表的多数企业,将安全管理机构升格为集团安全监管部门,负责集团安全监督管理,其下属的子公司还设有安全处或安环处直接行使安全管理职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现代安全管理模式

现代安全管理的任务在于,以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按现行法律、标准、技术规范等安全准则,预测、识别、消除或控制可能引起事故的隐患,或者进行安全设计的优化,以及改革安全系统管理工作。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应在普及安全系统工程知识,加强传统安全管理基础上,以控制工伤事故为主要目标,以危险源控制为中心,从经验系统化、工作科学化入手,逐步试点推广。现代安全管理模式采用的方法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半定量分析为辅。模式主要内容:系统危险辨识

系统危险辨识主要指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辅助系统危险性分析及周边环境分析。危险源辨识包括如下内容:(1)危险模式。是指潜在危险因素及其被诱发引起事故的触发条件,可能引起事故的类别及后果。其结论是进行人为失误控制和实施动态安全检查的重要信息来源。

(2)固有危险状况。含本质安全化状况,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作业环境危险状况等。本质安全化状况是指设备、设施先天所固有的(投入使用前已具备的)中断故障、降低危险,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能力。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是指设备、设施、工艺上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对安全有突出影响的重大问题。主要指:设备、设施有缺陷;工具、附件不合要求;安全装置不合要求;工艺上存在危险性;故障频繁;消防设施缺乏或有缺陷等。作业环境危险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对作业安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情况:温度、湿度、噪声不合要求;照明、能见度、视线不合要求;作业场地狭小;安全通道不合要求等。

(3)其它内容。主要有危险源名称、同类危险源个数、危险程度、管理级别等。

辅助系统危险性分析着重分析各有关子系统功能、危险部位、潜在危险因素及其对主体生产系统的影响,拟采取的措施(应急措施和改进措施)。

周边环境分析着重剖析本单位与相邻单位之间、本单位与用户间、本单位内各组成部分工业布局及自然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危险问题。

系统危险辨识工作应由企业有关领导负责,在安全部门主持下,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广泛发动职业发掘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班组辨识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本班组危险点;各危险点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本班组与相邻作业点接口部位的安全问题;过去事故情况;不安全条件;不安全行为;操作规程不当之处;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所参考的危险调查的内容主要有: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及设备性能;岗位日常维护范围;事故类别、危险等级,与友邻相互间的影响及措施;正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操作失误存在的危险,生产工具、附件存在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工艺布局是否合理;工人接触危险的频度;有无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安全通道是否符合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有何缺陷;危险场所有无安全标志;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使用有无安全措施;故障处理措施;事故处理应急方法;过去事故状况。

危险源管理级别应根据危险严重度和危险概率情况,同时考虑各级机构对各危险源实施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一般将危险源划分为A、B、C、D4级。安全检查改革及隐患整改安全检查改革

传统安全检查存在着局限性、重复性、重点不突出、检查不科学等问题。因此,作为安全管理重要手段的安全检查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检查网络,协调各层次检查内容、周期即危险控制点检查是各级检查的基础;人的不安全因素检查,以班组例行检查和巡查为主;环境、公共通道、能源管线等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的检查,以车间、公司例行检查为主;制订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检查表,制定岗位安全检查表应遵循:根据危险源辨识发现的问题,抓要害部位或部件以及

对友邻可能造成伤害的环节;与岗位设备点检结合,将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在表中列出;检查的项目应是岗位工人便于检查的,最好是1条1个内容,避免遗漏;建立危险控制点检查信息反馈网络,企业应在检查的基础上,及时建立信息反馈网络,这是落实的关键。对发现的问题应尽早上报,争取上级机构财力、物力及技术力量的支持,做到事故隐患早发现早处理。对于本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应邀请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协助处理。在所发现的问题彻底消除前,应制定有效的临时措施,以避免被触发引起伤亡事故;完善各级巡回安全检查内容,对一些需通过日常检查积累的信息,通过各级经常性的巡回检查获取;各级巡回检查结果应记入各自的巡回检查汇总表,作为例行检查中平常积累信息的依据;进一步加强例行检查,将例行检查分为班组级例行检查;工段级例行检查;车间级例行检查等。隐患整改

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所发现的固有危险状况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安全要求。根据隐患信息的来源和整改难易程度上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一般隐患整改和重大缺陷改造。一般隐患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危险控制点检查和巡回检查。此类整改的目的在于使失去作用的安全防护装置、常用的工具和附件、某些不良的作业环境恢复到完好状态。

重大缺陷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危险源辨识。此类整改的目的在于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或工艺过程管理,消除或降低作业中的固有危险因素。

标准化作业及危险预知活动

在作业系统调查基础上,对现行作业过程和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按有关技术及规章制度等科学准则,以安全、省力、优质、高效为目标,形成的一种优化作业方法。通过推行标准化作业,可控制程序性强和有关重要作业过程中的人为失误问题。危险预知活动包括危险预知训练和工前5分钟活动两方面的内容。危险预知训练利用安全活动日进行。其目的在于发掘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并制订控制措施。通过活动主要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作业现场状况;事故原因分析;潜在事故模式;危险控制措施。安全考评

通过考评获得车间、工段、班组3个层次安全管理状况和危险控制水平的动态信息,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约束机制。各级考评应以平常巡回检查及例行检查的结果为主要评分依据。考评由工段对班组,车间对工段,公司对车间等一级对一级。

安全管理改革

对现有安全管理系统的补充完善和优化。这是保障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得以推行的前提,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步骤。冶金行业当前安全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抓好以最小单元(班组)建设为基础的全员安全管理工作;抓好以危险源控制为中心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抓好安全信息管理工作。

我们曾在宝钢、武钢、攀钢、湘钢、太钢等冶金企业,选定了几个基础较好的子公司试行,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反复的现场调查和推敲,及对有关技术资料进行系统消化和分析,形成一整套安全管理模式。在试点企业中,凡按照此模式运行的企业,均未发生过严重事故。

当然,模式在试行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问题,如工艺、环境的改变导致危险源的变化,这时就应调整危险源点,将模式进行改变。同时,模式在建立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企业现有的情况结合,不能照搬,如检查表,可在原检查表的基础上改进,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完全照搬。

冶金行业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是安全专业人员经过长期探索,将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国内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的产物,该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产生符合国内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然后使之重新应用于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受了检验和补充完善的过程。

各企业都要有安全委员会或安全领导小组,都要建立和健全三级安全管理网络,有条件的还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真正做到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各司其责,尽可能提高管理效率.

切实理顺冶金监管体制、健全冶金安全执法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企业责任不清、管理与监督职能不分的问题。建立高效运作冶金安全机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冶金安全工作应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督协调机制、经济调控机制和安全技术支撑机制。经济调控机制是各级政府运用工伤保险等手段,通过预防、康复及赔偿等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经济预防机制,安全技术支撑机制是各级政府借助科研机构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帮助,使业主主动改善生产作业条件,控制事故风险达到本质安全化。修订完善冶金安全法规、健全冶金安全法规体系。有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及标准尚不完善。随着国家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急需建立科学规范的冶金安全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各冶金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行为。实现生产安全的受控管理安全物防是基础,安全技防是手段,安全人防是根本。发挥行业协会等安全中介组织作用,健全冶金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各级政府部门应因势利导,进一步支持发展各级各类冶金行业协会,并赋予行业协会作为安全中介组织协助政府抓好安全生产的职能,成为政府对冶金行业实施安全监管的支撑力量。建立和完善冶金行业安全监管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冶金

行业安全监管,督察冶金行业安全生产责任、隐患事故管理、应急救援工作等基础管理,使冶金安全受控管理;改建的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从源头上解决冶金企业建设项目本质安全问题;加强冶金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加强劳务用工安全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制订管理标准。

一些发达国家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有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受到国际劳工组织(ILO)的重视和肯定,在此基础上我国颁布了GB/T28001。通过实施这个管理标准,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并能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使企业找到了对安全问题体进行规范化控制的方法和完善系统的管理模式。

目前推崇的安全管理模式包括:

企业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三结合的管理体系企业ISO18000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范下,企业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努力,将实现全面防范来自于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意外事故与灾难,减轻来自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和危害,使冶金行业与企业消除不安全的隐患,达到安全高效地运行。

关于HSE管理体系

企业应加强管理力度,通过实施HSE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和两书一表,充分发挥体系本身的各项功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纠正不符合,以期进一步完善和贯彻HSE管理体系文件。应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程序,活动有资源,检查有标准,问题有处理。在HSE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当HSE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由最高管理者签发命令发布,HSE管理体系文件经相关领导批准实施后,应立即分层次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和贯彻执行,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新建立的HSE管理体系是对旧的管理模式的一场变革,是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使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要适应这场管理模式的创新,就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体系文件。不同层次的员工掌握的体系文件内容应有所不同。高层管理人员,应看重掌握HSE管理体系的原理、原则、功能及控制方法;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应掌握本部门体系要素的工作内容;执行层人员应着重掌握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中涉及各自岗位的操作标准、规定、程序。按照HSE管理体系设计的要求,对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人员的职责进行分配,明确隶属关系以及协调方式,形成有效运行机制。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员工应将实践中出现的偏离标准的现象及改进意见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另一方面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和解决问题。HSE管理体系阶段至少要保持3个月以上,并且必须进行两次系统的内部审核和一次管理评审,方可申请体系认证。内部审核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内部审核是检查与确认体系各要素的实施效果是否按照计划有效实现,并对体系的运行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所做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在外部审核发现不符合项之前便能采取纠正行为,将有助于企业顺利通过第三方认证,内部审核对任何企业和部门都具必要性,也是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在要求。对体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体系设计不周、项目不全等问题进行协调,加以改进。纠正措施是否落实、是否有效等问题应该指定有关部门进行跟踪、监督和验证。管理评审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的、对体系现状是否有效地适应企业承诺和方针要求,以及体系的运行环境出现变化后确定新目标是否继续适应等所作的综合评价。在式运行阶段,企业对其HSE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可以就体系内审结果、方针、目标贯彻落实情况,与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定,提出体系改进的措施。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监督是保证体系成功的必要手段。而HSE信息反馈系统的功能,就在于保证HSE监督落实,保证体系能持续正常地运行,通过信息反馈系统对异常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对体系运行进行动态控制。信息管理与HSE监督、组织监督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有与健康、安全环境活动有关的人员都要自觉地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做好HSE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反馈、处理和归档工作。文件的正式发布日期、开始日期应与第一版文件上所登记的日期相一致;文件和HSE管理手册除了受控文件外,还可以有非受控文件文件领取要履行登记手续,尤其是管理者、安全环保部门、贯标部门的文件,更要严格手续,文件废除后要有标识,收回的要登记。记录及其管理要按程序行事,对设计的记录要认真填写,如发现记录表格无用、不适用或缺项等问题时,可先进行适当的删减,不要将以前的记录全部废除,特别是在做内部审核时,发现的错误可在整改过程中加以整改,不要将记录重抄一遍。期间的首要工作就是培训,要按照培训程序的要求对全体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不同层次和岗位的培训内容应是不同的,凡是标准要求全体员工了解和参与的,如承诺、方针和目标,都应培训到位,经得起审核。培训计划、培训要求、考卷、培训内容等记录一致,培训要注意实效。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在期间宜进行两次以上的内部审

核,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有追踪,采取整改措施并予以记录,负责整改部门的职责要与程序中的一致要进行管理评审,重点检查承诺、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以及内审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要有监控。如果目标、指示和管理方案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时间进度。投资等定得不合理,则应交管理评审时修改,同时对文件中相应的内容进行修改。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为各类组织提供了结构化的运行机制:职业健康安全以帮助组织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和持续改进,并为第三方提供了评审或审核的依据。各类组织是否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否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审核都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不能以行政或其他方式要求或迫使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也不应改变组织原有的法律责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系统。OHSMS标准与ISO9000标准遵循着共同的管理体系原则,一些管理体系要素的要求与ISO9000标准较为相似,组织可选择与ISO9000、ISO14000相符的管理体系作为实施OHSMS的基础,各体系要素不必独立于现行的管理要求,可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调整,以适合本标准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凡具有下列愿望的任何组织均可实施本标准: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寻求外部组织对其OHSMS的认证注册;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该系列标准没有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标准,它们仅提供了系统地建立并管理行为承诺的方法。它们关心的是如何实现目标,而不注重目标应该是什么。标准把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标准的工作留给了组织自己,而仅要求组织在建立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突出强调了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的要求。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改善工作条件,消除事故隐患,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和方法贯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中。组织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一方面适应外部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也体现了组织对安全生产的实际贡献。结论

目前所采用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企业以人为中心开展并加强安全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自身的需要.采用先进、适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安全管理,是社会和人民赋予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和企业财产的损失,是企业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8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尹逊鲁》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8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尹逊鲁: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8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尹逊鲁》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0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