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记游 本文简介:
古镇记游江南不乏古镇,但能完整保全下来的着实不易。甭说岁月流逝造成的自然风化,就是人类自己的折腾也使古镇够受的了。想想那新旧社会的更替、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文革十年的扫”四旧”,多少座古镇遭受破坏。而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虽然整个神州换了新颜,新城如雨后春笋,但带古的镇却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古镇在淡
古镇记游 本文内容:
古镇记游
江南不乏古镇,但能完整保全下来的着实不易。甭说岁月流逝造成的自然风化,就是人类自己的折腾也使古镇够受的了。想想那新旧社会的更替、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文革十年的扫”四旧”,多少座古镇遭受破坏。而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虽然整个神州换了新颜,新城如雨后春笋,但带古的镇却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古镇在淡出历史。
南翔古镇:
去南翔古镇,纯出偶然。嘉定离上海市区不是很远,八站地铁即可到达,地产大鳄金地集团正在那里开发。下午从工地出来,回上海尚早,于是就有了逛南翔古镇的机缘。
据史料记载,南翔古名槎溪,梁武帝建国的时候,南翔还只是一个荒凉的乡村。一天,当地农民在耕作时挖到一块一丈多长的大石块,石块一露地面。有一对丹顶鹤在石块上空盘旋,落到石块上歇脚。一个叫德齐和尚的认为这里是一块佛地,决定在此建造一座佛寺。说来也怪,每天白鹤飞往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有人来献款,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不久就筹集到一大笔钱,破土动工建造寺院。505年(梁天监四年)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成镇,便取名南翔。
南翔镇历史悠久,这可凭古镇上矗立的两座七层砖塔作证。砖塔旁还有一个历代在南翔镇修建时遗留下的古城砖陈列及一口古井遗址。
时近年三十的下午了,古镇上有好多店家都打烊了,行人顾客并不多。行走在古镇的老街上,狭窄的街面并不显得拥挤,街上空悠悠的。忙碌了一年的镇上人们,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聊天,还有几个老人安逸地在阳光底下打盹。最开心的可能要数三五成群的小孩了,买玩具,点鞭炮,穿梭于人群中,孩子的天性仿佛在这时得以体现。
可能是要过年了,古街上的店面以经营吃的为多。有卖熟食的,有卖糕点的,还有一些小玩具。走了一圈,也没看到自己想买的地方特产。
南翔古镇临近河道,沿河而建的廊道很有特色。供人坐的长条板凳还有靠背,不仅供人休息,即便行人坐下来看看河边的风景也不错。我们去时就看见七八个、十来个一群的老年人在聊家常。阳光斜照在河面上,河水泛着幽幽的绿光,这里的水通外面的湖滨的,属活水,还算清澈。镇上的卫生整洁。
在镇北约一里处,有一土山名鹤槎山,相传为宋朝抗金名将韩世忠所筑的烽火墩,但我们没去。而不远处的古猗园倒花了十二元的门票进去兜了一圈。古猗园十来亩大吧,里面有小桥流水,古木亭院,明代建筑,古朴、素雅,独具清淡风格。
周庄
周庄位于上海与昆山之间。虽毗邻上海,但从行政区域归属而言应隶属于江苏苏州吧。周庄可谓是一个岛中泽国。四面环水、港汊纷歧,湖河相系。整个镇成“井”字形。镇内的河道四通八达,民宅临河而建,河上石桥相联。最古的桥为建于元代的富安桥,最有名的桥为双桥。古宅、河道、石桥、河边的垂柳构成周庄特有的古镇神韵。
周庄古宅数张厅、沈厅最为宏大。张厅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和徐孟清所建,前后五进,有河道穿屋而过。厅内的一幅对联正是这种独特建筑的生动写照:“轿从前,船从家中过。”当年的主人外出买菜购物都是乘小木船穿屋而过的。当你身置其境不得不为主人的巧思妙想所折服。沈厅为明代江南富豪沈万三的住宅。其规模之大令人惊讶,据说有百余间之多。沈万三是做南洋生意发家的,据说他最后一次从南洋回竟带回了十一船洋货和财宝,富到连朱无璋也敲他的竹杠。现在周庄上盛名的几道大菜都是以万山命名的,如“万三”蹄、“万三”糕等。
周庄的景点很多,如杭州的西湖十景,周庄也有周庄八景:全福晓钟、指归春望、蚬江渔唱、南湖秋月、庄田落雁、急水扬帆、东庄积雪、周庄永庆庵。即使你没有赏到八景,就是听听这些名称也足以让人产生遐想。但是我以为周庄的美不在于点上,周庄的美在于整体格调的和谐。从庄的整体布局而言,非常有序。民宅临河而建,河与河以桥相连,从庄内的河道出去,外与湖滨相通。交通不能不说便捷。
但置身于周庄让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周庄太喧哗了。我们去的是正月初三,天气好,游人也多,大家都趁着春节长假出来逛逛。周庄临河的街又窄,人挤处真有点摩肩接踵之感。
周庄的商业气太重,店铺林立。尤其以沈万山命名的猪蹄子专卖店不下几十家,从进周庄的那一刻起,沿路沈万山蹄子专卖店、正宗沈万山蹄子等店铺随处可见。粘乎乎的蹄子多了,让人生厌。
游周庄最好是春季梅雨时节,下着点儿雨,与三二知己撑着油布伞,慢慢地踱步于青石板路上,累了就坐在二楼临窗的八仙桌旁,要一壶黄酒,一盆花生米,最多再来一个“万三”蹄子。但此种情调只能在想象中,我们也只能与其他游客一样,匆匆到此一游罢了。
乌镇
乌镇的格局虽与周庄似有相似之处,但氛围不同。乌镇犹如一位恬静的处子漂在水上。两岸临河的古宅、街坊绵延数千米。镇内河道纵横交叉,似乎比周庄要开阔些。我们去时已晚上七点多,白天的游人已退去,乌镇显得格外的宁静。一盏盏的灯笼散发出朦胧的光,更增添了几分神秘。
这次去的是乌镇的西栅(乌镇的格局主要由东西两栅构成,东栅开发得早,西栅是近几年刚开发的),我第一次去的是六七年前,这时的西栅还没有开放,现在想来大概就是东栅的了。所以进入西栅景区似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
买好门票匆匆让里赶,还以为进去就可参观古街坊了呢。殊不知与对面的古镇街坊还隔着一条开阔的河道,要进西栅得乘渡船。正不知如何过河时,渡船上的梢公已在召唤了,大家以为是梢公在兜揽生意,还迟疑着不敢上,怕被骗了。经解说,原来门票内已含了摆渡费,这才放心地上了船。
石板路,老宅子,小桥,流水,这些就足以已让人怀古的了。通条老街沿路还有许多的小作坊:酿酒的、制酱的、锻刀的、铸锅的。行走在大街上,让人仿佛回到了农耕时代。这里的屋子有一大特色,屋子有一半是挑在水上的,整块的条石作屋子的底柱,从屋子的窗口往外眺,下面就是静静的河水,人住在屋里如同乘在船上。这似乎又与周庄的房子建造不同。周庄的河是流进屋里的,出入用船即可;而乌镇是沿河而建,屋是漂在水上的。只要闭上眼睛想想,小桥、流水、木屋、还有清清的河水,当年的人家住在里面,有没有似在画中之感。
乌镇是个水乡古镇,其之所以扬名并不仅仅是这些物质的。乌镇更是文从荟萃,人才辈出之地。孔子的后裔曾居于此。自宋至清出过多名进士、举人,文化底蕴浓厚。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居就在这里,只是我们去的不是时候,茅盾先生的纪念馆晚上不对外开放。
从乌镇那头折返,乘小木船回来,船娘是个中年女子,撑船技术娴熟,请她唱几句小调助兴却羞于开口。你想想,一弯新月从柳梢探出,淡淡的灯光里,一只小船挨乃一声从桥洞撑出,你坐在船头,此情此景是不是令人陶醉。
只是乌镇修缮得太完美了,挑不出还有哪些不足,让人倒觉得有点失真,乌镇还是纯朴点好,我以为。
前童古镇:
这次若不是单位安排工会活动,根本不会想到去前童古镇走走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日游,到也领略了古镇的古朴纯厚之美。
前童古镇位于宁海县城西南角,是一座很具农村风韵的小镇。古镇大概为童姓家属的聚居地,故古镇取名曰“前童”(可能还有“后童”镇吧,不得而知)。
据镇内的石碑记载,童姓的始祖从南宋就定居于此,因此古镇也该有千年的历史了。明初童姓属人童伯礼曾聘当时大儒方孝孺来此为后辈讲学授课。故前童古镇有很厚的文化传承,这从古镇的建筑格局及保留下来的生活用具就得以证实。前童人基本承袭了我国传统的诗礼传家的风俗,勤耕好读,训育后人,历代有人才辈出。
前童古镇的看点,我以为她保留了较多的原汁原味的东西,不像周庄、乌镇被修缮得那么唯美,以至美得有点失真。前童的美在于古朴、自然。那从村里流过的白溪水,混浊的就是混浊的;村内除了保存完好的老宅,也有已倒坍的败屋,木屋都是本色的,没有太多的油漆;连接村落的卵石曲径还保持着古朴的风貌,只是地面扫得干净些;更难得一见的村内还有一户做箍桶活的,那个箍桶匠六十开外了吧,正在制作木制茶盘。还有篾竹匠在编竹篮子的,小时候常见的工匠在这里得以重现。这里的人生活是如此的安逸、淡定。若不是为了开发旅游,他们肯定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只可惜现在大都被迁出了村,住进了冷冰冰的水泥屋了。是幸还是不幸?
前童古镇还保留了浙东民俗的一些传统文化,如行会,这从陈列的大轿、狮龙等道具不难看出,那场面是何等的热闹。据说这里的人每逢农历正月十一以后,前童的大街小巷就会热闹起来,四邻的农户都从四面八方集拢来,锣声鼓声,响彻云霄。浩浩荡荡的队伍绕村走街,其场面之大,若不亲临,很难猜想。我们没能赶上这热闹的场面,所有的行头都束之高阁。我想前童人单凭此项就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
前童古镇值得一游。
古镇记游 本文关键词:古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