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镇环卫队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

镇环卫队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0:45:22 | 移动端:镇环卫队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

镇环卫队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

**镇环卫队201*年工作总结

及201*年工作计划

201*年,为全面推动我镇创建文明城市和“清洁家园、喜迎亚运”行动工作,促进我镇城区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不断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质量,我队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清洁家园、喜迎亚运”为契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队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全面推动我镇创建文明城市和“清洁家园、喜迎亚运”行动工作进一步扎实有效开展。

今年以来,环卫队始终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战略方针,认真管理,严格对照区创建办、爱卫办领导小组制定的保洁标准、区创建办创建文明城市的具体要求、区爱卫办农村卫生量化考评奖惩制度和“清洁家园、喜迎亚运”的具体要求。包片分工,积极组织保洁队员,对镇辖区内公共场所、主要道路、居民房前屋后卫生进行保洁,积极利用各种会议、各村的宣传栏及相关宣传材料,大力营造家园清洁行动的活动氛围。在全镇宣扬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努力发动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投入到

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了我镇农村环卫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城区创文工作取得了良好以上成绩。(二)我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稳步向前

今年是我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年,创建文明城市延伸到各街镇,环卫队坚定贯彻市、区、镇三级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努力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密切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周密安排,精密组织实施,特别在8月份开始,区创建办每月以暗检和明检对各街镇进行文明城市检查时,我队积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任务分解》,坚决贯彻镇党委、镇政府的创建意图,组织保洁队员大约200人次对镇辖区卫生进行拉网式排查,在文明城市和省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据统计,全镇清理土头垃圾上百吨、垃圾填埋上百吨,清理水沟多处,总计201*多米,牛皮癣近千处,张贴宣传标语条幅二百多条,镇党委、政府对这次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和“清洁家园、喜迎亚运”高度重视,共投入近10万元左右安装和补充城区主要干道的果皮箱,增加城区环卫工人,加强保洁力度,使创建工作持续、稳定、向前提升。(三)加强垃圾场日常填埋管理

近几年来,由于我镇经济腾飞发展,新落户企业增加,外来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日产生量每天高达300吨。我镇有着四面环山周边无人居住的天然场地作为垃圾填埋场,由于前几年资金投入不够,管理不到位,每年都至少发生2次以上垃圾火灾,道路维护也跟不上,造成垃圾车辆通行受阻,

有时出现瘫痪情况。为解决车辆正常通行和垃圾场防火问题,我队向镇委镇政府提出了垃圾场日常管理承包方案,每月以2.5万元承包日常的垃圾推填工作,政府也投入了20多万对垃圾场部分道路铺设了水泥路面。自今年三月份推出承包管理以来,在管理和资金投入到位的同时,到目前为止,未出现过火警信息,车辆正常通行、垃圾倒放有序并正常填埋,由此可见垃圾场日常管理和资金投入的重要性。(四)、卫生费收费工作

自今年来,我队加强对全镇城区企业、商铺和住户的收费工作,逐步改善收费方法,在收费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自并镇以来每年收取的40多万,每年逐步提高,09年总收入大约在90万元左右,201*提高到大约140万元。

二、工作中存在不足

(一)卫生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由于我队刚刚成立几年,管理经验还不足,农村环卫体系刚刚建立,许多工作还处在探索中,一些软硬件设施,如基础设施、人员管理配备、车辆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二)农村卫生管理和垃圾清运不到位。

由于目前我队日常卫生巡查和收费配备的车辆不足和日常其他工作任务较多,今年来农村卫生巡查力度相对不到位,农村卫生出现落差情况。承包商垃圾运输车辆不足,造成城区企业和农村垃圾经常出现未能日产日清,投诉较多。

三、明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收费工作。

(二)、由于环卫工人密度不够,继续扩招环卫工人到140人左右。

(三)、解决北兴垃圾中转站臭气扰民问题,搬迁该垃圾中转站。

(四)、加强和完善垃圾场投入和日常管理。

1、由于垃圾量大幅度增加,明年计划扩大容垃圾填埋容量。2、增加部分道路铺设水泥路。

3、目前垃圾场每月的推填垃圾承包费2.5万元,由于垃圾量大幅度增加,推填任务超出原来预计,目前承包方2台推土机每天至少推填8小时,处于亏本状态。承包方早已递交增加费用的申请给我队,申请从201*年1月份起每月增加到4万到4.5万元。

4、该垃圾场如果管理到位,逐步扩容,预计10年内填埋我镇垃圾不是问题,10年期间可为镇政府节约大约5000万至6000万的开支。如果管理和资金投入不到位而导致上级责令关闭该垃圾场,将垃圾运输到汾水填埋场,每年镇政府大约需要多支出500至600万元。由于目前垃圾场用的都是小型推土机,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维修费用高。故此,建议镇政府出资购置一台马

力相应的推土机由于日常推填垃圾和覆盖泥土,或者镇政府和承包方双方共同出资。

建议镇委镇政府继续加大对城区环卫设施的投入,加大镇垃圾填埋场日常管理、扩容、垃圾推填和农村环卫工作的财政支助力度,确保垃圾场正常填埋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这项工作得到长期坚持开展下去,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懈努力。

总之,我队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中心镇建设为契机,狠抓落实,开拓创新,真正把我们花东打造成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环境整洁的“开放、实力、特色、和谐”的新花东。

花东镇环境卫生管理队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扩展阅读:阿坝州20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安排

阿州城乡治办201*1号

阿坝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呈报《阿坝州20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

201*年,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列入重要的工作议程,与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阿坝州20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安排》呈报于后。

(代章)二○一一年一月四日

抄送: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州委办公室、

州政府办公室,州人大城环资委、州政协环资工委。

阿坝州20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及201*年工作安排

201*年,我州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五十百千”和“三百”示范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城乡风貌塑造,迅速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治理“五乱”和集中治理“三乱”、城乡结合部整治等工作,及时曝光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严格实施问责、落实整改,有效遏制了年初以来在一些地方存在的“五乱”回潮反弹,以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充分展示了我州灾后重建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展示了全州人民坚强奋进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全省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对我州汶川、茂县进行的实地考察,5月份我州积极组织各县参加全省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暨城镇风貌塑造优秀成果展”和8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九寨沟县召开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学习交流现场会上,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更增添了全州各级各部门和人民群众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整洁优美城乡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一、20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一)主要工作

一是狠抓春节期间环境治理工作。按照州治理办《关于组织开展“打造优美环境,喜迎新春佳节”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内容及工作职责,积极营造浓厚喜庆的节日氛围,加大环境整治督促检查力度,集中了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城镇美化靓化行动和城乡交通、市场秩序治理行动,确保了节日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二是扎实开展持续治理“五乱”。全州结合“持续治五乱、整洁迎五一”攻坚月活动,重点抓好城镇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和公路、河道沿线,以及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治理,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垃圾31902.75吨,县城和重点集镇道路保洁率达到100%;清除“牛皮癣”32081处,设方便群众的固定宣传栏451余个,清理更换不规范、不整洁的户外广告牌匾883个;加强对各类集贸市场秩序管理,全面落实占道经营户归市措施,规范摆摊设点3819处,市场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规划车辆停放区域,增设交通标志、标识2048个,严格规范车辆停放,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16169辆,并大力整治“酒后驾车”等违规违法行为,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建立城乡环境治理“三同时”制度,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垃圾存放、清运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清理和规范施工现场材料堆放30426吨,治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362处,查处抛洒建筑垃圾车辆748辆,全州施工现场管理得到规范,标准化管理得以落实。着力美化城乡环境,打造景观,在城镇以鲜花布景,促绿化“破墙”;在农村美化改造农家,使庭园更加美丽。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集中治理“三乱”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和中小学生的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开展系列主题实线活动,引导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自觉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使治理工作与讲文明、树新风相生相融、相互促进。

三是加快“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州委、州政府结合全州灾后恢复重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坚持典型引路,以特色鲜明、环境优美、

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为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精心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开展了一百个特色魅力乡镇、一百个精品旅游村寨和一百个幸福美丽村寨示范工程建设。全州以连点成片,以片促面,带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四注重、四提升”、“三打破、三提高”为原则,修订了治理规划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城乡风貌等专业规划,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建筑风貌塑造和棚户区改造、街道整治工作,完善村庄给水、排水系统,实现因地制宜净化处理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通过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方式。通过“三百”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出水磨、薛城、川主寺、漳扎镇等一批特色魅力城镇,汶川县水磨老人村、茂县牟托村、坪头村、理县木卡村、九寨沟县芝麻村、南岸村等一批精品旅游村寨,汶川县秉里村、理县箭山村、茂县木耳村等一批幸福美丽村寨。

四是加大“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川委办[201*]29号),狠抓我州列入“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争创范围的1个城市(马尔康县城)、1个县城(九寨沟县)、2个镇乡(松潘县川主寺镇、九寨沟县彰扎镇)和45个村庄的建设,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组织领导到位。健全了领导机构,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层层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的工作机制,采取“定岗、定人、定路段、定责任”的办法,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经费有保障,工作有措施,

管理有制度。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督查评价制度、巡查制度、曝光问责制度、社会投诉处理制度、环卫设施投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工作的常态化管理。参与“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的县、镇乡、村庄均建立了相关制度,同时,一些乡镇、村庄因地制宜,创新机制,不断开创治理工作新局面。宣传发动到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宣传“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卫生常识、治理工作动态及典型经验。公开曝光陋习和不文明现象,营造了良好氛围,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在经费和人员配备上给予保障,确保了示范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环境变化深刻。通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城乡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城镇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从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环境的优化中,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可喜变化,幸福感明显增强。

五是深入推进城乡风貌塑造。全州按照县城、乡镇总体规划,坚持把风貌塑造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长期的目标任务来落实,在体现民族特色、提升建筑水平上下功夫,将独特、浓郁的藏羌民俗风情融入城乡建设中,形成阿坝特色风貌。在去年开展全州示范村庄建设和今年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城乡风貌塑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提质,重点打造了从友谊隧道-映秀-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和汶川-理县-马尔康-金川两条藏羌民俗文化走廊和家园走廊。加快了特色魅力乡镇、旅游精品村寨、幸福美丽村寨建设和推进城乡风貌塑造工作。编制完成了城乡

风貌塑造专项规划。以城镇主要街道、历史文化区、出入口通道、主要旅游通道和滨河水岸、国省主要交通干道加油站等主要节点为工作重点,着力开展了建筑立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工作。充分发挥市场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入社会资金实施城乡风貌塑造,全州共清理整治建筑立面和开展风貌塑造1100多万平方米。

六是狠抓“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从4月中旬至12月底,全州分四个阶段实施“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由州直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实施10项活动。着力开展“十大社会陋习”评议活动、“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城乡环境共清洁、革除陋习我行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除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旅客”活动、“综合治理城乡环境、保护群众身体健康”活动、环保模范城镇及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开展“落实‘四化’标准,建设优美城乡市场”活动、“美化经营环境,文明礼貌服务”、“除陋习、树新风”等系列主题活动。各县、州直各牵头部门在专项行动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七是认真开展集中治理“三乱”。为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州广泛开展了集中治理“乱吐、乱扔、乱倒”的“三乱”工作。及时曝光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加强责任落实,强化工作措施,狠抓集中治理“三乱”工作,以整洁有序的环境充分展示了我州灾后重建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展示了全州人民坚强奋进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精神面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八是扎实开展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行动。12月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

行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奇葆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掀起以治理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突出问题为重点的新一轮治理工作热潮,突破薄弱环节,清除盲点死角,拓展延伸环境治理的范围和内容,坚持不懈地把治理工作引向深入。通过专项治理行动,解决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突出问题,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镇形象品位,为201*年深入推进治理工作奠定基础,以舒适整洁优美的环境迎接201*年元旦和新春佳节。

(二)主要措施

一是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党政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放在改善民生的高度来认识,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推动。全州各级各部门对照先进找差距,针对问题抓整改,加大力度促变化,在重引导,添设施,塑风貌,推示范,建机制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新局面,形成了比学赶超创示范的生动局面。

二是加大治理投入力度。全州统筹灾后恢复重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城乡风貌塑造、基础设施建设、购设备和保障治理工作运行等方面共投入资金4.4亿元,本年度州财政共投入327万元用于各县环卫设施购。

三是强化居民提升素质。全州认真组织实施了“除陋习、树新风”、集中治理“三乱”、城乡结合部整治等专项行动,大力实施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积极组织文明劝导队、志愿者服务队,劝导不文明、不卫生

行为,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是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既着力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注重长远把体制机制建设贯穿于环境治理全过程,有力保障了环境治理向常态推进。在完善问责机制方面,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人大政协领导配合抓、分管同志和各部门具体抓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机制,健全了督导检查考核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网络机制。全州共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机构1316个,配人员3324人。

五是严格督查问责制度。全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导督查,对推进不力的,责令整改;对行动迟缓、整改不到位的,实施问责。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暗访办法》,组织各县交叉暗防,对暗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典型事例予以“曝光”和问责。201*年4月,州考核督导检查组深入13县22个重点集镇、5个景区进行了检查考核。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文件和边查边促等形式,采用走村串户、深入背街小巷、与村民交谈等方式,抽查了69个乡镇、45个村庄、10个牧民定居点、6所学校、5个企业,对历次督查提出整改建议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对新查出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建议,达到了以查促改的目的。7月,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暗访办法》,组织各县进行交叉暗访和检查,对暗访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典型事例予以“曝光”和问责。9月,组织3个暗访组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除陋习、树新风”,集中治理乱吐、乱扔、乱倒等“三乱”行为的暗访督查工作,暗访督查了13个县城、部分乡镇和村庄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12月初,组织两个

工作组对201*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和全州列入省“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进行了验收考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州是集“老、少、边、穷、病”为一体的欠发达民族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全州城乡环境的整体质量和相关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仍然偏低,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脏乱差”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环境“脏乱差”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一是在城乡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工作方面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以及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加强管理力度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落实、不健全或不完善的情况;

二是部分涉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行业还存在着政策机制的创新问题,尤其是市政公用及其相关行业在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充分发挥现有设施作用上还面临着来自政策、资金、专业队伍素质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行业改革和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是不少地方还存在着规划设计水平不高、项目建设不规范、管理政策不配套、日常管理不到位、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力,或治理工作不彻底、治理成果不能保持的现象,部分城镇和村庄还存在着不重视城乡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城乡风貌和形象特征的保护与营造工作、对历史文化街区和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在治理工作中也往往缺乏整体和长远意识,持久开展和保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的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四是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河道沿线“脏乱差”的问题突出,公路沿线村庄老百姓杂物乱堆乱放严重,城乡房屋违规

乱搭建依然存在,农贸市场管理混乱,废旧物资回收点和加气补胎修车行环境差。

三、201*年治理工作安排

20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启之年,也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优化提高阶段。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治理涉及民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采用集中治理、配套设施和完善管理的工作思路,力争我州城乡环境面貌得到较为彻底的改善,建立起能够承载我州跨越式发展的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管理体系与长效工作机制。

(一)总体目标

推动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继续增强污水、垃圾等设施的处理能力和回收利用水平;深入推进城镇园林绿化、风貌特色与和藏羌民族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继续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和面源污染治理的力度,强化城乡绿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农村道路、交通、水利以及广播电视、商业设施和村级文化服务设施的配套,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创建一批环保模范城镇、文明城镇、园林城镇和园林式村庄。到201*年底,全州三年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要基本实现,县城的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立起能够长期保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的设施系统、管理机制和专业队伍,建立起保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的长效机制,为我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1、环境清理与卫生保洁

加强道路、街巷、绿地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与生活污水的有序排放工作,重点治理城镇街道、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城中村”及本辖区公路、河沟、堰塘、桥梁周边、公共厕所等卫生死角;开展已建集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和规范化管理活动,做到无垃圾积存、无污水溢流;大力发展城乡道路保洁作业机械化,逐步提高环卫道路清扫机械化水平和城乡垃圾转运机械化程度,力争201*年县城的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

规范城乡垃圾收运处理,指导人口密度较大的乡(镇)、村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和卫生填埋等形式,建立日常保洁、清运机制,配完善相应设施,集中收集、清运和处理各类生产生活垃圾,抓好卫生防疫和生活垃圾及灾区建筑废墟的资源再利用工作,努力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的程度。

推行文明施工,对建材运输与渣土运输车辆实施强制加盖密闭、严厉处随意撒漏和倾倒渣土行为等有效措施,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和标准化工地活动,强化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规范建筑工地管理,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及弃土污染城镇道路和环境的问题。

2、规划管理与秩序管制

加强城乡规划督察,强化规划管理,规范城镇和村庄的建筑布局与风貌秩序,清除违章搭建的各种建筑物与构筑物,治理违规建设、非法侵占和扰乱道路空间的“裙房卡口”问题。

坚持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加快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建设,发展乡村粮油超市与连锁店,合理设临时市场,提供规范、低门槛的经营条件,加强综合管理,引摊进场,杜绝乱摆摊点、跨门经营、占道经商等问题的出现。

实施“畅通工程”,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加强对城乡主要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交通管理,进一步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设车辆的停放区域,严格管理车辆的停放秩序;禁止在盲道和无障碍设施上停放车辆,为残疾人、老年人出行提供方便,治理车辆乱停乱放、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和危及安全的问题。

抓好公路、河道沿线的治理规划与配套设施建设,清理交通沿线的垃圾、绿化、建筑和其他设施,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村社道路硬化工作。

按照《广告法》、《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健全、完善户外广告审批制度和管理办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规范城乡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设,治理乱贴乱画顽症。

继续推广和规范城镇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积极探索“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和改造模式,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和社区化管理,改善“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活环境。

规范村庄和农村庭院环境秩序,治理村庄建设布局混乱和场地乱堆乱放问题。

(三)城乡建设与设施配套

坚持典型引路,在现有的基础上精心规划设计,科学布局,继续实施示范工程建设,以连点成片,以片促面,带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四注重、四提升”、“三打破、三提高”为原则,进一步修订治理规划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城乡风貌等专业规划,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狠抓街道整治工作,完善村庄给水、排水系统,实现因地制宜净化处理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

圾等废弃物。通过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方式。

加大对城镇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农村危旧房和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治理部分城乡居民出行难、居住环境差问题;按照路通、灯明、排水畅、环境整洁的要求,积极改造街巷道路、公厕、两侧建筑外观,配套基层教育、医疗设施,推进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新村建设工作,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提供物质条件。

常住人口1万以上的县城,原则上应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常住人口1万以下的,应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要加强已建成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严格实行相关规范和标准,污水处理厂要提高收集率,确保达标排放;加快在建设施的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建成投入使用;尚未建设的县,要按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规划,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落实相关建设条件,争取尽快启动实施;要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做好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镇(乡)和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技术可靠、经济适用原则,有序推进。

各县城的主要城区和主要街道管线要全部下地,县城的其他城区以及镇、乡和村庄的管线布应当规范有序。

城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要加快建设,确保各繁华地段建筑和住宅区的原有停车场按设计功能使用,并积极推进立体停车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实施环境保护民生工程,抓好城镇污水收集率达标工作,推进治污减排,完成治污减排目标任务。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做好世界遗产和国家遗产、省级遗产和其他景区的保护、监测和申报工作。

加强农村沼气化粪池和太阳能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普及沼气和太阳能利用技术,整治村庄和农村庭院环境卫生,引导农民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建设农业生态园区,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和白色污染,加强水源地的保护。

(四)城镇风貌和村落特色

按照“四注重、四提高”的要求,更新规划设计理念,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提升城镇文化品味,明确城镇风貌定位、完善风貌规划和实施风貌改造的方法提升城镇整体形象。采取编制详细规划与城镇设计、提升建筑单体的设计水平、控制建筑立面形态等方法打造城镇风貌形象,突出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构建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

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着力提高村落选址、布局和规划设计水平,强化村落规划实施,通过顺应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布局,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提高农房设计与建设的质量,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在优化建筑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

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工作,实施城乡生态工程,开展农村庭院绿化美化行动,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环保模范城镇”、“园林城镇”、“生态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等为载体,抓好城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屋顶添绿”与园林景观工作,着力解决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低的问题,提高城乡生态质量和绿化美化效果。

(五)教育宣传和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努力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及时调整、研究出台有利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将治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日常的工作范围,将工作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

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完善综合交通、管线布、城市风貌、绿地景观、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并严格执行,确保各种建设与管理行为的有序实施。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发动、引导城乡居民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养成讲文明、爱卫生、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同时以创建文明城镇、文明乡镇、文明村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较差的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环保、市政等行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减免行业发展的有关税费,鼓励行业加快发展;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金采用多种方式参与环保、市政行业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健全城镇生活污水与环卫处理及园林绿化基础设施运行与维护工作的市场运作机制,达到开放作业市场,实现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与处理、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的企业化运作,解决机制不活、行动乏力的问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镇环卫队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镇环卫队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镇环卫队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0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