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香茗山游记

香茗山游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4-22 13:32:29 | 移动端:香茗山游记

香茗山游记 本文简介:

香茗山游记中秋之后,大家相约去茗山踏青。八点多就动身了,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彼此天天见面,路上说说笑笑,无话不谈,一路颠簸倒也没当回事,出门玩图的大概就是开心吧。习惯了一尘不变的生活模式,偶尔的走近山水,拥抱自然,放松心情,的确不是什么坏事。车停在山脚下,一弘秋水,宛如明镜,塘岸斗

香茗山游记 本文内容:

香茗山游记

中秋之后,大家相约去茗山踏青。八点多就动身了,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彼此天天见面,路上说说笑笑,无话不谈,一路颠簸倒也没当回事,出门玩图的大概就是开心吧。习惯了一尘不变的生活模式,偶尔的走近山水,拥抱自然,放松心情,的确不是什么坏事。

车停在山脚下,一弘秋水,宛如明镜,塘岸斗折蛇行,水位不很高,几个类似洗衣埠的土丘伸向潭中,有长虹饮涧之美,莫名的我想起了蓝莹莹的青海湖,梦幻般的美。小山小水,我无意去打听叫什么名字,一切随心就很好。如果能看到飞溅的悬泉直泻而下就更好了,可惜没有。远远的传来一阵阵悠扬的钟磬之声,“万赖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意境不错,沿着声音抬头上望,一座古朴的寺庙映入眼帘,庙门前矗立着一个高大的香炉,状似宝塔,高约三米,亭角翘起,缀有风铃和十八条飞龙,葫芦式的尖顶直刺苍穹,因为无遮无拦,在岁月风雨的磨洗下,早已锈迹斑斑,炉堂内积了厚厚的香灰,显示着山庙森严气象。庙的楼宇还是很气派,飞檐斗拱,饰以琉璃,典型的徽式造型,朱红是它的主色调,正中间挂一匾“茗山禅寺”,左右还镌刻着对联。透过红色的围墙,里面院落树木依稀可见。

习惯了登山拾级而上,今天可不行,小山名气小,人为的东西少,真正纯天然的土山路,不开阔,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难怪鲁迅一直呐喊着路是人走出来的呢。我们小心的迈着步子,尽量不踩枯黄的松毛和润湿的青苔。刚开始的路不算陡,放眼左右,满山矮松居多,碗口粗细,杂以其他的树、荆棘。像黄山黑虎松那样合抱不了的苍天古木,这里是看不到的。我们在浓荫中穿行,我试图寻找野生的茶树,据说此山的得名就和茶花的香有关系。古时候在山崖石隙长着很多的野茶树,到了清明谷雨时节,满山散发着茶叶浓郁的清香。这大概就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吧,所以才会有汉梅福、唐罗隐、明解缙、清翁浦这些文人雅士慕名而来,或赋诗或隐而不仕,久居不去,与香茗为伴,相看两不厌,唯有香茗山。他们行走在羊肠小道上,一路浅吟低唱,口渴了,拘一捧山泉,儡而茗,腹饥了,撷几枚野果,与世无争的独享着大山的沉默与恬淡。

渐往上,路渐陡,我们的队伍中有年纪近五十的女士体力消耗过大,于是就依着弯曲的山路,找一个向荫透风的地方,坐下来稍做休息。身上也有些细汗,山风一吹,很凉快。这才留意起山间的精灵黄蝴蝶,一路上它们就一直在我们身边飞个不停。在深山看彩蝶翩翩而舞,和在海边看彩云伴海鸥,我以为是同样很惬意的事。有顽皮的孩童试图去抓它,几个回合下来,黄蝴蝶总是飞入茂林无处寻,比平原蝴蝶精明的多,我倒落得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闲,人啊,你喜欢的东西,为什么偏要把它紧紧地攥在手里呢?不知不觉的我们已经来到半山腰,地势开阔平坦,不知道谁在这里搭了个简易的蓬子,蓬子过于破旧和低矮,没人愿意进去坐,大家把目光往下看,有人惊呼山下的水库好美,再定睛细细观瞧,是山间云雾升起来了,雾霭不是很浓,被漫山的树分隔开来,乍一看还真像星罗棋布的湖泊,我们戏称这是小黄山的云海,其实我有过两次看云海的经历,一次是在黄山,一次是在飞机的玄窗边,都有置身蓬莱仙阁之感,但是算这次看的最认真。我不知道当年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是否就在我们的脚下驻扎过大军,这里如果不翻开尘封的历史,你很难把它和兵家必争之地联系起来,满山都是无言的翠绿,历史的烟云在这里消失殆尽。

最让人神往的应该是山顶,人都有征服自然的欲望,只有到了山顶,把山踩在脚下,你才会有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壮烈与豪迈,仿佛你一下子就实现了自我,洞明了人间万象。尽管步伐有些沉重,拼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我们向山顶进发。路陡起来,感觉左边就是一堵厚重的石墙,右边是深深的沟壑,有恐高的人眼睛根本不敢上看和下看,好在这里有石头修砌的云阶,有一级嵌入了碎瓷片拼就的“九七回归”字样,攀爬倒不是很难,“最危险的地方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是我们在其他的地方所体会不到的一种乐趣。接近山顶了,有一个凉亭,平台不足七八个平方,站在这里可以俯看群山,的确有“一览众山小”的兴奋和快乐。林立的小山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真像一座座绿色的金字塔,水库像耀眼的宝石散落其间,此时阳光正盛,林中雾气不见了,人们最神往的清山、绿水、蓝天、白云都俱备了,大家脸上个个笑得像花一样。放目远望,大大小小的山连绵不断,宛如一条缓缓移动的青龙,伸向遥远的地方。凉台的斜上方,踏着逼陡的细碎台阶,我们进入了一个狭小的石洞,仅容一人通过,洞不长,阳光照射不下来,慢慢的透过窄窄的石缝,可以看到一线阳光,再往前走几步,又是一个福地洞天,也是一个洞,里面供着一尊佛,慈眉善目,洞朝东,佛也朝东,里面可以站四五个香客,香火不断,烟雾缭绕。洞即一座寺,寺即一个洞,真正的天造地设,名曰“洞佛寺”。这里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是那么的渺小。

想象中,我们应该在夕阳染红山林的时刻,踏着落日的余辉,留下一个长长的背影,和茗山挥手作别。

我想那一刻的景色一定很美。我们最终选择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原路返回。下山的时候,大家采摘了一些野生的板栗和山楂,吃惯了城里铁锅炒的糖炒板栗,忽然要把带刺的板栗球放到地上,用脚慢慢的把它捻开,再用手抓起来,去皮,然后塞进嘴里,对我们来说难是难了点,可是大家一个个都干的很带劲。

茗山,再见了,我会记住你给我们带来的那份快乐,那份恬淡,那份从容……

香茗山游记 本文关键词:香茗,游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香茗山游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0950.html
推荐专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