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某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部201*年工作总结即201*年工作计划
佛山市xx区xx大道道路工程项目部201*年工作总结暨201*年工作计划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工程内容:
工程投资:合同开工日期:合同竣工日期:实际竣工日期:合同工期:
二0一0年十一月三十日
一、201*年工作总结
佛山市xx区xx大道道路工程项目部自开工以来,在公司的正佛山市xx区xx大道道路工程项目部201*年工作总结暨201*年工作计划
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公司各部门的极力配合下,项目部紧紧围绕公司下达的施工生产计划,协同奋战,克难攻坚,顺利完成了今年的年度施工生产任务。201*年我项目部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驻地建设
项目部按照公司企业文件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工地形象建设,包括施工现场的牌楼、宣传广告、宣传标语、彩旗以及工地的各类标牌、标识的制作、办公室、会议内的整体布置等。
2、征地拆迁工作
项目部年初即把征地拆迁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主动协调业主、政府主管部门与当地村镇、铁路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虽然由于业主征拆资金不到位的问题,未能打开全部工作面,但是在局部重点、关键问题上,项目部面对各种施工干扰和阻力,不等不靠,通过临时租用或临时征用等灵活方式,为下穿涵洞的施工打开了工作面。
3、201*年度完成施工产值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运用目标管理、系统分析及科学的预决策,紧紧围绕公司下达的201*年度施工生产计划安排重难点路段施工,主要完成施工任务及产值如下:
(1)201*年上半年,项目部督促xx院xx院在几经修改后完成了《西青大道连接线及锦江路下穿广茂铁路道路工程施工设计图》及《锦江路与西青线预算》,并及时完成了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及优化。7月初办理完成了铁路施工许可证。
(2)大棉涌北路及北路辅道工程(K1+920~K2+170段)完成路基挖土方5.2万方,产值68万元;完成袋装砂井297242m,产值357万元;砂垫层2261方,产值15万元;完成水泥搅拌桩53838m,产值266万元;土工布、土工格栅完成小计706万元。
(3)大棉涌南路及南路辅道工程
受业主征拆进度缓慢影响,本道路未安排施工。(4)西青大道连接线
完成Φ1.2m桩基础累计完成226根,产值281万元;机械挖土、石方16298方,产值21万元。小计302万元。
(5)锦江路下穿广茂铁路道路工程
预制完成2×10m下穿框架涵,1孔12.45m下穿框架涵,产值1518万元。
佛山市xx区xx大道道路工程项目部201*年工作总结暨201*年工作计划
综述,201*年本项目完成产值2526万元(截止11月30日),完成公司下达施工计划1000万元的253%,开累完成产值2593万元。
三、201*年工作计划
201*年我们在做好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抓好工程安全质量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把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结合我们今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201*年我们将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继续催促和配合业主把余下的征地拆迁工作早日落实,为结束项目工程扫平障碍。项目部抓紧时间,争取在雨季来临前完成下穿铁路框架涵的施工,并按规定恢复铁路设备。
2、大棉涌北路及北路辅道K1+060~K2+160段路基、路面全部完成;西青大道连接线道路路基、路面及构造物全部完成;锦江路下穿广茂铁路道路工程K0+000~K0+280段路基、路面及构造物全部完成;201*年计划完成产值4785万元。
3、赶工期、增产值、控成本、保上交
201*年我部将把“工期”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积极配合业主征拆工作,打开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增加施工产值。同时加强中间计量工作,为赶工期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项目部将加强与业主的配合,督促协作队伍加大人、劳、机的投入,加快工程进度。结合现场及工程实际,项目部将积极寻找作业面,对小型结构物工程、粉喷桩基、软基处理、框架涵顶进等控制性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实行节点控制。严格按照《承包合同》进行结算,把握好成本关、资金关,尤其是后期工程款的结算,确保公司开工初确定的上交管理费任务。
4、质量、安全管理
项目部编制了较为齐全的各项管理制度,201*年主要的是要把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使其针对性更强,真正起到作用,并关键要抓落实,不要让它仅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质量上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程序,采用标准化施工,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安全工作紧紧围绕“四无”、“一控制”、“一达标”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开展。
201*年项目部将继续加大安全投入,改善作业环境,促进了安
佛山市xx区xx大道道路工程项目部201*年工作总结暨201*年工作计划
全生产。重视安全质量工作,在安排工作计划时,把安全质量摆在第一位。通过讲课、讲事故案例等形式以及安装安全标识标牌、安全警标灯、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5、加强责任成本控制,提高责任成本管理水平
项目部按照公司文件要求,仔细研究项目部实际情况,重点解决项目责任中心划分细化、责任分解彻底、责权利相符、量化考核指标等。为了将劳务队伍的结算成本严格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我们重点加强对工程部、合同计量部的管理,从设计上挖掘潜力,加强合同计量,严格控制结算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全力以赴加强成本控制及单项工程核算。结合本工程公司与协作队伍的承包模式,有效的把好成本关、资金关。工程材料款、机械费、管理人员及民工工资统一由项目部财务室发放。
6、作好本项目的竣工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三、对公司生产经营的意见和建议
1、因国家大力加大基建投入,施工任务比较饱满。这些有利条件对公司走强走大是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希望公司在通过认真的市场分析后,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主材、设备,充实公司的“硬实力”。
2、目前,公司在铁路市场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但以地铁、轻轨、城市轨道交通和BRT专用线等市政公用工程为代表的市政市场前景广阔,希望公司在这方面通过自愿报名、公司挑选的形式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以待在该领域有所发展,为以后公司占有更大的市场奠定基础。
佛山市xx区xx大道道路工程项目部
二0一0年十一月三十日
扩展阅读:201*年市劳动就业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
201*年市劳动就业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
201*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襄樊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市劳动保障局正确领导和省就业局具体指导下,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稳定就业局势,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转移,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实现富民强市”的工作思路,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动力,全力推进创业就业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和超额完成
截止12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9219人(市直43833人),占年计划的105.6%(市直105.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655人(市直14338人),占年计划的130.8%(市直119.5%),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6764人(市直5593人),占年计划的122.8%(市直12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市直4.1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9363人,占年计划的115.1%,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41310人,占年计划的122.2%。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7918人,占年计划的126.3%,其他培训57091人,占年计划的112.3%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47513人(市区275536人),占年计划的101%(市区101%);失业保险费核定8598.07万元(市区7395.36万元),占年计划的113.2%(市区125.9%);征收失业保险费10362.39万元(市区7945.41万元),占年计划的151.5%(市区150.2%),其中清收往年欠费1996.97万元(市区1435.48万元);新增接纳失业人员7351人(市区5856人),发放失业保险金3489.62万元(市区2919.6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率达100%。
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317个,占年计划110.57%(市直1079个,占年计划107.9%)。
(二)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全市使用就业专项资金21665万元(市直7149万元),其中用于职业培训补贴1826万元(市直54),职业介绍补贴539万元(市直85),社会保险补贴8302万元(市直3695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5837万元(市直1713万元)。
全市为从事个体经营的22054人减免税费3044.95万元(市直15344人,2256万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744.13万元(市直440.1万元);为50户企业减免税费128.5万元(市直42户,103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采取“三项”措施,贯彻落实《条例》一是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三个保障”,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条例》;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咨询宣传、培训讲座、发放资料、专栏橱窗“五条渠道”,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条例》;三是采取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推进就业培训、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开展就业援助、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六大措施”,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条例》。
(二)做到“三个”确保,规范资金管理
一是按年度工作任务、按筹集资金、按重点中心工作,认真编制预算,确保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结构合理。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外部监管制度、项目化管理制度、专户管理制度等,确保就业专项资金规范管理。三是以年度资金预算为依据、资金使用为标准,衡量工作目标任务进展情况;以资金使用为依托,开展资金绩效评价,确保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三)突出“五个”重点,促进劳动者就业
1、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带动就业。印发了《襄樊市全民创业工作综合指标考核办法》(襄创业[201*]1号);成立了襄樊市市级创业导师团,引导城乡劳动者创业;认真落实和宣传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城乡劳动者创业;开展了“创业服务月”、《我的创业路》有奖征文、创业项目推介和创业讲座“四项活动”;创办了《襄樊创业》刊物;组织开展了“襄樊市十大创业明星”、“襄樊市十大创业女明星”和“第二届襄樊青年创业新锐”评选活动;谷城县开展了“第二轮培植百名返乡创业明星工程”活动。初步建立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创业服务网络和以就业训练中心为主导、各类院校为补充的创业培训网络;创建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如枣阳市继续加强新时代商业广场、吴店工业园和财富广场三个就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人员进入基地创业,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目前,时代广场已入驻中北仓储等95家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带动就业1050人;吴店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已入驻企业82家,从业人员达5000人以上。采取反担保门槛、反担保范围、贷款额度、办理时限、发放贷款模式和联合办公“五大突破”,加快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同时加大了对妇女创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截止12月底,全市创业成功5117人,创业带动就业201*6人,其中个体经营吸纳10410人,企业实体吸纳9726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96笔9167.5万元(市直340笔,3878万元),其中个体经营1346笔6356.5万元(市直293笔,2555万元);合伙经营35笔761万元(市直35笔,891万元);小企业15笔2050万元(市直8笔,1170万元)。
2、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援助就业。一是加强规范管理,做好岗位监管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襄再就办[201*]1号)。二是有序推进管理类岗位开发。按照《湖北省201*年就业援助特别行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印发了《襄樊市“201*年就业援助特别行动”启动仪式暨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类公益性岗位开发竟聘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工作专班下设工作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工作职责进行了分工,各工作小组根据工作职责列出工作安排,责任到人,严格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确保了我市“201*年就业援助特别行动”启动仪式和基层社会管理类公益性岗位开发竟聘工作圆满完成,共安排94名残疾协管员和11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上岗。三是大力开展就业特别援助活动,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按照《湖北省201*年就业援助特别行动实施方案》(鄂人社函[201*]168号)的精神,结合市政府购买3000个公益性岗位,根据城市发展和管理需要、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及独立工矿区特殊情况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用于重点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后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积极与市交警部门联系,开发了230个协警员岗位。市直在东方化工、鄂西化工、卫东机械等近10家独立工矿区企业已开发岗位217个。截止12月底,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3317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317人,其中:就业困难大学生663人。
3、搭建“三个”平台,促进就业。一是搭建供需平台。举办了“青春在鄂百企万岗”大学生招聘会、“湖北省‘两圈一带’大型专扬招聘会”、“移民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二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在“襄樊晚报”和“襄樊周刊”设立专栏,发布招聘信息;开通了“襄樊就业信息网”的网上自助招聘求职平台,举办了两期网络招聘周(春季、夏季网络招聘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失业登记、免费政策咨询服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免费职业指导服务、免费技能和创业培训。高新区实现与区内80余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联网,及时掌握区内用工企业信息,满足劳动力供需双方需求。三是搭建政策落实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将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据统计,我市高校201*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92人,占毕业生的2.77%。
4、搞好“三个”注重,统筹就业。一是注重劳务品牌建设,发挥政府在转移就业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谷城建筑”、“宜城的哥”“襄阳柳编技工”等劳务品牌,提高了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的有序化、规模化程度。二是注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开展转移就业。如:襄阳区与海南文昌核电工程等外地用工企业建立了劳务输出关系和定向培训转移意向;保康县充分利用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的劳务协作关系,向福建佳通轮胎厂等大中小企业输送城乡劳动力800余人;老河口市联合河南邓州市共同举办“201*年度鄂豫两省边贸企业用工大型招聘会”,组织29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岗位2800多个;南漳县为富士康湖北公司、襄樊冠良集团等多家县外知名企业组织输送劳动力480多人。三是注重新市民工程,积极实施新市民工程。推进进城稳定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市民化,认真落实平等就业制度,统筹做好各项就业服务和维权工作。
5、用好“两项”政策,转移就业。一是财政补贴。对新开办并依法办理开业登记的农家乐经营户,按自愿申请、评估验收、达标补贴的办法对其进行认定。谷城县对45家达到农家乐星级标准的,每户给予1万元的资金补贴,共计45万元,;二是贷款贴息。如南漳县安排县小额贷款担保中心预留300万元贷款担保余额作为农家乐项目专项扶持贷款,该县农家乐项目创业获得小额担保贷款支持31人,贷款总额155万元。截止12月底,全市通过发展农家乐,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26234人。
(四)抓住“三个”环节,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
一是抓住监管,确保真实。在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监管方面,我们采取四项措施,效果较好。一是落实公示、合同、台帐、月报、查验“五项”制度,规范培训行为。二是严把开班前、开班、培训过程、结业考试“四个”关口,确保培训真实。三是开发技能定点培训机构自动录入、身份证号识别、申报领取补贴人员核对“三个”软件,防止重复培训。四是采取制度管钱、逐个抽查、个人领取“三个”办法,确保补贴到位。
二是抓住订单,确保对接。抓住招商项目用人、用人单位招工和订单输出的机遇,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培训就业率显著提高。如:市直为江苏天霸集团培训员工200名;襄阳区与襄樊深圳工业园区达成长期培训协议,负责园区企业用工培训;南漳县为县龙蟒公司、新华纺织公司、华海纸业公司、利美纺织公司等40多家县内企业培训输送合格劳动力2680余人;襄城区、宜城根据劳务输出订单,分别培训809名返乡农民架子工、300的哥到浙江和新疆就业。
三是抓住品牌,确保就业。今年,我们将打造品牌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的重点,要求各定点培训机构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实现每个培训机构都有1至2个叫得响的培训品牌。如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的“襄樊月嫂”培训品牌在上海、广东、香港小有名气,实现了就业率和收入双高。
(五)抓好“两个”建设,就业服务进社区
一是抓硬件建设。今年又投入27万元,为市区145个劳动保障所、站扩速了2M的ADSL宽带电路,并将内网光纤由2M升级为10M,大大加快了辖区居民信息录入及上传速度。谷城县新增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6个,全部按照“五个统一”配备设施,软、硬件建设,达到了“一站式”服务的要求。
二是抓软环境建设。第一,制订出台了《襄樊市201*年度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实行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下拨经费挂钩;第二,积极筹集资金,为全市基层所、站都订阅了一份《中国就业》杂志和《中国劳动保障报》。对各县(市)、区都组织基层劳动保障所、站工作人员进行劳动保障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第三充实队伍。今年,一次性拿出135个公益性岗位,公开择优招录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各个社区居委会从事劳动保障协理员工作。第四,继续深化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将援助就业、社保补贴等各项就业服务项目和医疗、劳动监察进社区,为劳动者就近提供服务。
(六)发挥“两大”功能,用好失业保险金一是确保生活功能。按照鄂人社函[201*]298号文件规定的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新标准,确保失业人员生活。截止12月底,全市新增接纳失业人员735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3489.62万元。
二是稳定就业功能。结合201*年我市援企稳岗工作及今年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做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实施办法》。截止12月底,失业保险重点监控单位75家,其中:参保重点监控单位监控数15家,已参保15家;核定重点监控单位11家,已核定11家;缴费重点监控单位33家,已缴费33家;接续重点监控单位16家,已接续16家。失业保险重点监控完成100%。审核认定困难企业120家,涉及职工人数24823人,发放补贴1889.93万元,稳定就业岗位人数8556人,援企稳岗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七)夯实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了四级机构,开展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形成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公共就业服务顺利开展。建立了求职登记、用工登记、失业登记、就业登记、用工需求调查、职业指导等各项服务制度,基本达到办事有依据、服务有规范的标准。三是完善服务功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对照《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综合性服务场所功能手册》,对服务功能的七大模块50个基本服务功能采取分解细化,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四是市级信息化建设初步完成。建立了市中心数据库,市级劳动就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建立了网站,建立了网上职业介绍平台,实时发布职业供求信息,拓宽了信息发布系统,建立了职业供求短信平台。截止12月底,举办各类招聘会688场(其中大型招聘会165场),组织14429家用人单位进入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9.4万个,进场求职27.9万人次,6.7万人通过市场达成就业意向;及时发布最新职业供求信息,上半年在网上发布各类信息及岗位信息3.5万余条,点击量已达100万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困难人员范围的扩大,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落实需要资金将成倍增长,资金缺口大。
2、创业服务机构既没有人员编制也没有经费,影响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
3、相关的配套政策没有落实,在一些工作中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如“4050”人员社保补贴中的新、老政策交替中的实施问题。
四、201*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
重点在措施上更扎实、工作更细致、制度更完善、督导更到位、成效更突出上下功夫。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3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核定8000万元,征缴失业保险金72万元。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3.5万人,培训城镇劳动力2万人,创业培训0.5万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
(二)工作措施
1、以帮助重点企业招聘服务为重点,抓好用工对接。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校企对接”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供求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将人力资源信息向街道(乡镇)、社区(村)延伸,解决就业信息供求不对称矛盾,实现供求双方有效对接。
2、以帮扶困难就业人员就业为重点,抓好就业援助。要在全市启动实施三项工作计划。一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计划。对回到原籍已登记未就业的,做好跟踪服务,保证底数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援助,确保帮扶到人。二是实施农民工就业服务计划。坚持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三结合,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三是实施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划。加强对“双零”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形成动态长效帮扶机制,确保城市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农户至少有一人就业或转移就业。
3、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加强对全市就业工作的分析研究和指导,准确了解重点人群、重点行业的就业情况。抓住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利时机,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争取在所有行政村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积极向政府汇报,出台村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试点意见,在市区每个城区选择3-5个行政村进行试点,明年6月底前验收总结,力争7月份全市推行。
4、以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重点,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出全市上下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良好氛围。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和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为广大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服务。
5、以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加大软硬件投入,以完善功能、保证质量,提高效率为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联网。建立劳动者就业动态管理统计调查制度,统一开展劳动者就业动态调查统计,组织开发劳动者就业动态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佛山市某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部201*年工作总结即201*年工作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佛山市某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部201*年工作总结即201*年工作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