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物流管理总结重点

物流管理总结重点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1:16:08 | 移动端:物流管理总结重点

物流管理总结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物流:物流就是物的流动,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

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课件)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

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2.库存:库存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

资源,包括原材料、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课件)3.供应链:“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

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4.商物分流:商物分离(商物分流)

商物分离是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

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已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课件)5.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指位于物流节点上、专门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经营组织。

其实质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物流基地。(课件)6.实物配送:德鲁克在本世纪初提出。指产成品离开生产线终端以后,通过成品仓

库和配送中心,送货到用户的输出物流。(课件)7.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

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课件)8.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大量、快速信息采集技

术,能适应物流大量化和高速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条形码技术包括条形码的编码技术、条形符号设计技术、快速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

理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少的技术。(课件)9.电子数据交换:EDI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

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将标准的经济信息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易”。(课件)

10.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物流目的而与物流作业系统同步运

行的信息管理系统。(课件)二、简答题

1.企业库存成本具体类型有哪三种

(1)库存持有成本:即为保有和管理库存而需承担的费用开支。具体可分为运行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三个方面。

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了仓储成本,自营型的仓库体现为建造仓库的固定投资的摊销费用,

外包型的仓库则体现为仓库的租金,库存越高,仓储面积越大,仓储成本也越高。此外,运行成本还包括仓库中的设备投资成本和日常运作费用(水、电、人工等)。机会成本主要是库存所占用的资金所能带来的机会成本,库存作为企业的资产是通过占

用企业的流动资金而获得的,而任何企业都有其一定的资金投资回报率,即库存占用的资金如果不用于库存而去经营其它投资所能获得的平均收益。企业因为要持有一定的库存而丧失了流动资金所能带来的投资收益,即为库存的机会成本。

风险成本是从风险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首先是保险费用,为了减少库存的损失,大多

数的企业会为其库存的安全保险,其费用就是库存成本。同时企业可能会应为库存的不合理存放而造成损耗或报废,例如食品过期、存放过程中破损、产品滞销、失窃等等,这些损失同样是库存的风险成本。(2)库存的获得成本(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得到库存而需承担的费用。抛开库存的本身价值,如果库存是企业直接通过购买而获得,则获得成本体现为订货成本,包括与供应商之间的通信联系费用、货物的运输费用等等,订购或运输次数越多,订货成本就越高;如果库存是企业自己生产的,则获得成本体现为生产准备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一批货物而进行的生产线改线的费用。

(3)缺货成本:简而言之就是由于库存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延迟发货损失和销售机会丧失带来的损失(包括商誉损失)、企业采用紧急采购来解决库存的中断而承担的紧急额外采购成本等等

2.波特教授认为好顾客有哪些标准波特提出了选择顾客的以下四项标准:(1)顾客需求:与企业能力的一致性。

(2)顾客的前景: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顾客企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产业、份额、人口等)

(3)内在的议价实力:低;价格敏感度:低(数量小、转换难、高质量、高利润等)(4)供货成本:合理(数量、时间、渠道等)(课件,《供应链管理》)

3.企业供应链的概念及其四个特征

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特征:(1)复杂性: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2)动态性: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3)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4)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课件,供应链管理)

4.三个利润来源的观点及主要内容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

(1)资源领域起初是廉价原材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得,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乃至大量人工合成资源而获取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个利润源”。(2)人力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个领域习惯称做“第二个利润源”。

(3)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反映了日本人对物流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与欧洲人、美国人的差异。

一般而言,美国人对物流的主体认识可以概括为“服务中心”型。

欧洲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成本中心”型,主张的是总体效益或间接效益。而“第三个利润源泉”的“利润中心”的主张,是指的直接效益。

5.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物流系统的各个层次以及不同作业环节之间是通过信息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物流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数据的收集和录入。首先,物流信息系统用某种方式记录下物流系统内外的有

关数据,集中起来并转化为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接收的形式并输入到系统中。

(2)信息的存储。数据进入系统之后,经过整理和加工,成为支持物流系统运行的

物流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暂时存储或永久保存,以供使用。(3)信息的传播。物流信息来自物流系统内外有关单元,又为不同的物流职能所用,因此,克服空间障碍的信息传输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4)信息的处理。物流信息系统的最基本目标就是将输入数据加工处理成物流信息。

信息处理可以是简单的查询和排序,也可以是复杂的模型求解和预测。信息处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物流信息系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6.供应商管理库存概念及其原则

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来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在实施该策略时,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零售商)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

(2)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关于减少成本的问题。通过该策略使双方的成本都获得减少。

(3)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观念上达成一致目标。如库存放在哪,什么时候支付,是否要管理费,要花费多少等问题都要回答,并体现在协议中。

(4)连续改进原则(完善原则)。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三、论述题

1.请论述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及如何发展我国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产业现状及主要特征: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二)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四)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外资、中小企业、大型国企)

(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业、商业企业、物流中心)

(三)低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严重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四)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制度约束(法律法规等)

(五)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发展我国现代物流:

(1)积极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市场

(2)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3)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4)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5)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6)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

(7)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不断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摘自《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请阐述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概念内涵:商流:在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是商品所有权转移,是消除社会间隔的流通经济职能。物流:在商品流通中,通过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活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的过程;是商品物理性转移,是消除时空间隔的流通经济职能。信息流:在商品流通中,所有信息的流动过程。

关系: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是后"三流"的前提,一般情况下,没有商流就不太可能发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反过来,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四流"之间有时是互为因果关系。无论是买卖交易,还是物流和资金流,这三个过程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没有及时的信息流,就没有顺畅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没有资金的支付,商流不成立,物流也不会发生。

也可以讲,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过程。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各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并各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四流"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伴随、共同支撑流通活动的整体。

3.请论述订货量影响因素,以及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

影响因素:1.供应商所提供的折扣系数。供应商通常会根据不同的订货数量给以不同的折扣比例,这将会影响企业的每次采购量。消除这一影响的方法就是和供应商签订年度供货协议。

2.采购费用。每次采购都需要和供应商进行联系和协调,由此而发生的费用将会影响企业的采购次数。但是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这部分的费用目前已大大下降。电子邮件以基本替代了原先的传真和电话。

3.运输费用。多批次,少批量的采购将会使运输费用上升,反之亦然。

4.仓储费用。采购的批次越少,企业就越需要准备更多的安全库存,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仓储成本的上升。但是对于自营型的仓库来说,这部分的费用并不一定会体现出来。

2年需求量订货费用计算公式:Q

单位产品年存储费用4.请论述物流活动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整体优化和协调。

效益背反说

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

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

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

效益背反和总体效益

效益总效益A的效益上升B的效益下降变化

要素运输主要目标采取的方法可能导致的结果可能造成对其它要素的影响1、在途库存增加2、平均库存增加3、末端加工费用高、包装费用高C=min(运1、批量运输1、交货期集中费)2、集装整车运输2、交货批量大3、铁路干线运输3、待运期长4、运输费用低储存C=min(储1、缩短进货周期1、紧急进货增加1、无计划配送增加存费)2、降低每次进货2、送货更加零星2、配送规模更小量,增加进货次数3、储存地点分散3、配送规模更分散3、在接近消费者的4、库存量降低甚至达到4、配送、装卸搬运、地方建仓库零库存,库存费用降低流通加工物流信息4、增加信息沟通成本增加1、破损最1、物流包装材料强1、包装容器占用过多空1、包装容器耗用的少度高间和重量运输费用和仓储费2、包装成2、扩大内装容量2、包装材料费增加增加本最小3、按照特定商品需3、包装容器的回收费用2、运输车辆和仓库要确定包装材料和增加的利用率会下降方式4、包装容器不通用3、装卸运输费用增4、物流包装容器功5、破损降低但包装费增加能更多加1、降低装1、使用人力节约装1、装卸搬运效率低卸费卸搬运成本2、商品破损率高2、降低搬2、招聘民工进行装3、不按要求堆放运费卸搬运4、节省装卸搬运费用3、加快装3、提高装卸搬运速卸速度度,“抢装抢卸”1、待运周期延长2、运输工具和仓库的利用率降低3、商品在途和在库损耗率增加4、包装费用增加5、重新加工增加流通加工成本包装装卸流通加1、满足销1、流通加工作业越1、在途储存和在库储存1、商品库存费增加工售需求来越多增加2、装卸搬运费增加2、降低流2、为节约加工成2、增加装卸环节3、商品包装费增加通加工费本,采用简陋设备3、商品重复包装用物流信1、简化业1、建计算机网络1、增加信息处理费(与其它要素的目息务2、增加信息处理设2、方便业务运作标没有冲突)2、提高透备,如手持终端3、提高客户服务明度3、采用条形码4、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4、增加信息采集点影响到系统运作安全

扩展阅读:物流管理重点总结

第1页共8页

物流管理重点总结

绪论

1.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流动及存储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从管理的角度诠释)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功能的角度诠释)2.物流概念的演进

第一阶段:Physicaldistribution

美国于20世纪初提出该概念,着重强调流通分配的物理性方面,专注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买卖双方之间已经达成的货物(即运输或仓储中的产品)交易第二阶段:Logistics

二战以后,美国军事上的成功突出了后勤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其管理思想被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PhysicalDistributionManagement的范畴与内涵得到扩大,走向LogisticsManagement。

3.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推出的最新物流定义反映了新世纪企业竞争力的理念:(1)美国物流进入了供应链管理的时代;

(2)企业管理中心的变化,由以质量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再转向以客户为中心;(3)对客户提供的不仅是货物(产品),而且包括服务和相关信息。4.物流概念演变的动因△

(1)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信息技术发达,产生信息与通讯革命(3)市场自由化、全球化,政府管制放松5.正确认识“物流”△

(1)物流涉及到企业生产、流通等经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整合物流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资源,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

(2)物流的内涵就是管理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3)物流管理的对象并不是货物本身,而是货物的有目的的流动过程。第一章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1.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物流的内涵:(1)物流是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物流:物流是通过运输、储运等实现物品实体的转移;商流:是通过交易实现物品所有权的转移;信息流;资金流。

(2)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3)物流是多种基本功能的结合(4)物流是一种服务2.现代物流的有关学说(要求:了解学说)

(1)“黑大陆”学说:PF德鲁克提出,这一学说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在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还不成熟。(2)“物流冰山”学说,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

(3)“第三利润源”学说: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通过有效的物流活动,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国民经济的总成本,提高国民经济的总效益,将此看成是整个经济的“第三利润源”。(4)“服务中心”学说:物流的最大作用,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者增加了利润,而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①服务是物流的本质;②物流具有战略的高度。3.现代物流分类(各分类的划分标准)

(1)活动的主体分:微观物流(企业物流);中观物流(地区、部门物流);宏观物流(国民经济物流)(2)活动的范围分: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3)物流的作用分;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4.其他重要的物流概念(后面会涉及到)

注意:及时生产与物流(JIT)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最早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基本原理是以需定供。即供方根据需要的需求,按照需方的品种、规格、数量、时间、地点等需求,将物品配送到指定地点。不多送,也不少送;不早送,也不晚送;所送品种要个个保证质量,不能有任何废品。第2页共8页

第二章运输及运输管理

1.各种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适用范围△(掌握)(1)铁路运输:

优点:①运行速度快,时速可达80~120公里;②运输能力较大,可满足大量货物一次性高效率运输;③运输连续性强,由于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所以可提供全天候的运行;④通用性能好,可以运送各类不同的货物;⑤运输成本较低,能耗低,有利于环保

缺点:①灵活性差;②货损较高;③铁路设施修建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占地多

适用范围:①大宗低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也较适合运输散装,罐装货物;②适于大量货物一次高效率运输;③对于运费负担能力小,货物批量大,运输距离长的货物来说,运费比较便宜(2)公路运输:

优点:①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收期短;②机动灵活,快捷可控;③全程速度快,对包装要求低

缺点:①运输能力小(5-10吨,集装箱单车30吨),安全性差;②劳动生产率低,单位运价高;③公路拥挤与污染,环境成本高适用范围:①近距离的独立运输作业;②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3)水路运输:

优点:①运能大(30万吨),运输距离长;②水路运输成本低,基础设施投资节省,单位运价低廉;③能源消耗少

缺点:①受自然气象条件因素影响大;②运输速度慢(最快25节,45km/h),准时性差;③航行风险大,安全性略差;④货物破损较多;⑤搬运成本与装卸费用高

适用范围:①承担大批量货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②承担原料半成品等散货运输;③承担国贸运输,即远距离,运量大,不要求快速抵达的客货运输(4)航空运输:

优点:①高速(900km/h)直达性;②灵活、机动性大;③航空运输服务质量高、安全可靠

缺点:①受气候条件的限制;②需要航空港设施,所以可达性差;③运输能力小,运输成本高(747的载运量仅76吨);④科技含量高,行业门槛高;⑤货物品种受限;

适用范围:①适用于高附加值,低质量小体积的物品运输;②快捷运输途径;③邮政运输手段(5)管道运输:

优点:①运输量大;②运输工程量小,占地少;③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④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⑤运行稳定、不会受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⑥可以实现封闭运输,损耗少

缺点:①运输对象受到限制,承运的货物比较单一;②灵活性差;③仅提供单向服务适用范围:①单向、定点;②量大的流体状货物运输2.集装箱多式联运(注意)

(1)概念:把由集装箱装载的货物,以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方式,从接货地运至交货地的运输服务方式。

(2)特点:①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运输质量;②它适合于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而海运在国际多式联运中占主导地位;③它采用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统一理赔、全程负责的运输业务方法。“四一全程”(3)基本条件:①拥有网络化的集装箱货运站;②拥有国内外的联运网点;③实行单一的多式联运费率;④具有比较完善的多式联运组织制度。

3.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1)运输距离;(2)运输环节;(3)运输工具;(4)运输时间;(5)运输费用4.不合理运输形式(了解):空载;迂回运输;重复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5.运输合理化措施(了解):(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使用合装整车运输零担拼整车中转运输;(3)尽量发展直达直线运输;(4)“四就”直拨运输,“四就”“就厂直拨,就车站、码头直拨,就库直拨,就车、船过载”;(5)周密进行运输系统设计,采用现代运输方法和科技第三章库存及库存管理

1.库存的概念:库存是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主要是作为今后按预定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料。2.库存的分类:

(1)按库存的作用分类: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在途库存(2)按生产过程分类: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3)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性分类:独立需求库存;相关需求库存3.库存的功能(掌握)第3页共8页

(1)保证以经济批量订货,节省物流费用(2)保持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预防不确定的、随机的需求变动(4)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作业效率(5)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4.库存成本的构成:

(1)获得成本:库存的获得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得到库存而需承担的费用。

(2)持有成本:为保有和管理库存而需承担的费用开支,包括运行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3)缺货成本:由于库存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5.降低库存的途径

(1)周转库存:由于平均周转库存等于Q/2,所以降低周转库存的基本策略很简单,,即减少批量Q,现在一些日本企业可以做到周转库存只相当于几个小时的需求量,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至少是几周,甚至几个月。

(2)安全库存:①改善需求预测;②缩短订货周期与生产周期;③减少供应不稳定性;④增加设备、人员的柔型;

(3)调节库存:降低调节库存的基本策略是尽量使生产迅速与需求变化吻合。①把需求的波动尽量拉平针对性的开发新产品,使不同产品之间的需求“峰”,“谷”错开,相互补偿;②在需求淡季通过价格折扣的功能促销活动转移需求

(4)在途库存:影响在途库存的变量有两个:需求量和生产配送周期。由于需求量,企业难以控制,降低这种库存的基本策略是缩短生产配送周期;慎重选择供应商与运输商,尽量缩短运输和存储时间6.经济订货批量

7.物料需求计划(MPR)

基本原理:1)从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MPS)推导出对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倒推出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第四章包装及包装技术

1.包装的概念: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2.包装的分类:

(1)按流通中的作用分类:工业包装;商业包装

(2)按包装形态分类:单个包装;内(中)包装;外包装

(3)按包装材料不同划分:纸制品包装;塑料制品包装;木制容器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陶瓷包装3.包装的功能:

【1】保护商品:(1)防止商品破损变形。(2)防止商品发生化学变化。(3)防止腐朽、霉变、鼠咬虫食。(4)包装还有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防止丢失、散失的作用

【2】促进销售:(1)包装形状与构造具有吸引顾客的魅力。(2)包装的文字、图案、色彩可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3)包装被人们称为“不会说话的推销员”。

【3】方便流通:(1)生产方便(2)搬运方便(3)保管方便(4)使用方便(5)其他方便

4.常用的包装技术(了解):(1)防震保护技术;(2)防破损保护技术;(3)防锈包装技术;(4)防霉腐包装技术;(5)防虫包装技术;(6)危险品包装技术;(7)特种包装技术

5.运输包装的标志:运输标志(又称唛头);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第五章装卸搬运

1.装卸搬运的地位: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

此外,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容易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2.装卸搬运的特点:(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4)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3.装卸搬运的方式:

(1)按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可分为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包括汽车装卸、铁路货车装卸、船舶装卸、飞机装卸。

(2)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吊上吊下作业;叉上叉下作业;滚装方式;移上移下方式;散装散卸方式(3)按货物运动形式分类:垂直装卸;水平装卸

(4)按装卸对象分类: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等。(5)按作业特点分类:连续装卸;间歇装卸第4页共8页

4.装卸搬运合理化原则

(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尽量减少装卸次数;提高被装卸物料的纯度;包装要适宜;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2)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3)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利用货物本身的重量和落差原理;减少从下往上的搬运,多采用斜坡式,以减轻负重;水平装卸搬运,如仓库的作业台与卡车车箱处于同一高度,手推车直接进出;卡车后面带尾板升降机,仓库作业月台设装卸货升降装置等。(4)合理组织装卸搬运设备,提高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水平。确定装卸任务量→根据装卸任务和装卸设备的生产率,确定装卸搬运设备需用的台数和技术特征→根据装卸任务、装卸设备生产率和需用台数,编制装卸作业进度计划→下达装卸搬运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和作业班次→统计和分析装卸作业成果,评价装卸搬运作业的经济效益。(5)推广组合化装卸搬运

(6)合理地规划装卸搬运方式和装卸搬运作业过程

5.主要装卸搬运机械(了解):托盘(平板托盘,柱式托盘,箱式托盘,轮式托盘);装卸搬运车辆(固定平台搬运车,牵引车,起升车;内燃式,电动式);叉车;自动引导搬运车;自动分拣系统第六章配送及配送管理

1.配送的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挑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也不仅仅是送货,还包括分拣、配货和调度车辆等作业,有着不同于传统送货的现代特征。

2.配送的分类:(1)按配送服务的对象分类:企业对企业的配送;企业内部配送;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2)按配送专业化程度分类:综合配送:专业配送(3)按经营形式分类:销售配送;供应配送;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代存代供配送(4)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即时配送。

3.配送中心(DC)的定义: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求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及场所。(物流手册)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存储为辅。(国家标准的定义)

4.配送中心的职能: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分为摘取方式和播种方式);配装;配送运输;送达服务;配送加工5.配送中心的运作模式及其优缺点

(1)连锁企业自有的配送中心:这类配送中心主要是为公司内部的门店提供配送服务,其统一配送率一般在6070%,有的达到90%。(2)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第三方配送中心):这类配送中心服务的对象面向社会。有的社会配送中心不负责订货,自己不拥有商品,只提供物流和配送服务;有的配送中心则自己订货并负责销售,直接参与商品的流通。在我国,后一种配送中心较多。

(3)半社会化的配送中心:这类配送中心由企业成立一个独立的物流子公司,要求该子公司为母公司的主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富余部分则自行对外开放服务。第七章流通加工

1.流通加工的定义: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2.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1)从加工对象看: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生产加工的对象是原材料、零配件或半成品(2)从加工程度看: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

(3)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的目的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4)从加工责任人看: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员(5)从加工目的看:为流通创造条件3.流通加工的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4)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5)提高收益4.流通加工的类型(了解)

(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2)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4)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6)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7)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8)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9)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的流通加工(10)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第5页共8页

第八章物流信息管理1.物流识别技术【1】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码制:指条形码符合的类型,每种类型由符合特定编码规则的条和空组合而成,都有固定的编码容量和条形码字符集。起始符、终止符、数据码、校验码、头、尾空白区。

条码的优点:(1)录入速度快(2)可靠性高(3)采集信息量大而广(4)实用性强条形码分类:EAN-13码;交叉二五码;EAN/UPC-128码;39码

【2】无线射频技术:也称无线追踪系统,或者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典型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数据交换和管理系统组成。分类:(1)按获取电能的方式分为主动式标签和被动式标签;

(2)按内部存储器不同分为只读标签和可读写标签

优点:(1)可以非接触识别和读写,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2)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能力强(3)抗恶劣环境强(4)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强(5)对人体无害(6)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

2.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计算机应用是EDI的条件,通信环境是EDI应用的基础,标准化是EDI的特征。

特点:(1)EDI是企业之间传输商业文件数据的一种形式,EDI的使用对象是有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单位。(2)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3)传输的文件数据采用共同的标准并具有固定格式,例如联合国EDIFACT标准,这也是与一般E-mail的区别。(4)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一般是增值网和专用网来传输,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尽量避免人工的介入操作。(5)与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区别是:传真与电子邮件需要人工的阅读判断处理才能进入计算机系统,需要人工将资料重复输入计算机系统中,浪费人力资源,也容易发生错误。

优点:(1)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2)改善企业的信息管理及数据交换的水平,有助于企业实施诸如实时管理和零库存管理的经营战略。(3)确保有关票据、单证的自理安全、迅速,从而加速资金周转。(4)提高海关、商检等工作效率,加快货物的验放速度。EDI实现过程:第一步,制作订单。第二步,发送订单。第三步,接收订单。第四步,签发回执。第五步,接收回执。

3.全球定位技术(GPS):该系统原是美国国防部为其星球大战计划投资100多亿美元而建立的。其作用是为美军方在全球的舰船、飞机导航并指挥陆军作战。在海湾战争中,涌现了大量高科技装备,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则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受系统

应用: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用于铁路运输管理;用于军事物流第九章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2.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特),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3.供应链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4.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如何理解供应链管理?(1)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系统的区别:传统的供应系统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应链是“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2)供应链对企业资源管理的影响,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创新。(3)供应链上有几种基本“流”在流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供应链应是集成系统

5.供应链管理的特点:(1)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2)强调全过程的战略管理(3)全新的库存观(4)以客户为中心(5)注重核心竞争力6.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1)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2)贸易伙伴间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原则

(3)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的原则(4)根据市场需求的扩大,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的原则(5)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缩短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的原则(6)根据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缩短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距离的原则7.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原理(了解)

需求变异加速放大的原因:(1)需求预测修正(主要原因)(2)订货批量决策(加剧了需求放大)(3)价格波动(商业促销行为使许多推销人员预先采购的订货量大于实际的需求量,造成订货没有真实反映需求的变化,从而产生需求放大现象)(4)短缺博弈(个体参与第6页共8页

的组织的完全理性经济决策导致的需求信息的扭曲最终导致需求放大)8.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掌握)

【1】VMI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VMI基本思想:(1)合理原则(2)互惠原则(3)目标一致性原则(4)连续改进原则

VMI的实施方法: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机构变革

【2】联合库存管理思想:联合库存管理(JointManagedInventory,JMI)是指由供应商和用户联合管理库存。JMI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分销中心的联合库存功能是联合库存管理思想的体现,并进一步发展成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系统

优点:(1)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和保证。(2)减少了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降低了库存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3)库存作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协调的纽带,可以暴露供应链管理中的缺陷,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依据。(4)为实现零库存管理、准时采购以及精细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5)进一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原则实施策略:建立供需协调机制;发挥两种资源计划系统的作用;建立快速响应系统;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第十章物流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1.采购的定义: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供应商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即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好供应商、经过商务谈判确定价格、交货及相关条件、最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2.企业采购与消费市场采购的区别采购目的采购动机采购功能采购决策产品与市场知识采购量采购需求采购市场价格顾客企业采购保证生产主要出于理性考虑专业职能、企业行为多人参与、程序化过程系统、宽广大由生产及发展驱动、波动性强弹性有限数量有限、往往地域性集中消费品采购满足个人需求还带有个人喜好或冲动消费者个人行为个人决定零散、有限小由生活所需导向、通常较稳定弹性相对较大数量很多、地域上分散3.采购的作用:采购是工厂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采购是工厂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力量;采购是企业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采购是促进产品开发的重要因素

4.采购的原则:RightPrice;RightQuality;RightTime;RightQuantity;RightPlace

5.采购分类:(1)按照价格分类:询价采购;比价采购;议价采购;定价采购;公开市场采购(2)按采购主体分类:个人采购;集团采购:家庭采购;企业采购(流通企业采购,生产企业采购),企业采购,政府采购,事业单位采购,军队采购(3)按采购方法:传统采购;科学采购:订货点采购,招标采购,MRP采购,准时化采购,供应链采购,电子商务采购6.采购管理

【1】目标:总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为企业提供满足其需要的物料和服务。

子目标:(1)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物料和服务(2)力争最低的成本(3)使存货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4)保持并提高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2】内容:采购管理组织→选择供应商→制定订货策略→制定进货策略→商务谈判→进货实施→验收入库→支付、善后处理→采购评价

7.新型采购模式:电子化协同采购;准时采购(JIT采购);企业的全球采购(统一采购)

8.供应商管理(简单了解):就是对供应商的了解、选择、开发、使用和控制等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的总称第十三章物流企业外包

1.企业外包的定义△:业务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非核心的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

2.外包的原因:(1)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2)分担风险(3)加速企业业务重组(4)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5)降低和控制成本3.第三方物流的定义: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1)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7页共8页

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

(2)狭义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4.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1)信息网络化,信息技术服务于物流,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提高了物流服务效率(2)关系合同,通过合同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和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3)功能专业化,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管理都是专业化(4)服务个性化,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个性服务和增值服务

5.第四方物流(了解):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又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第十二章物流客户服务

1.物流客户服务的定义:是指物流企业为促进其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发生在顾客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相互活动2.物流客户服务的特性:即时性;移动性和分散性;需求波动性;可替代性;从属性3.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

(1)基本物流服务,指向所有的顾客提供支持的最低的服务水准。包括物品的可得性,物流的作业表现,可靠性(2)增值物流服务,指对具体的顾客进行独特的服务,是超出基本服务方案的各种延伸服务。

(3)超值物流服务,超值服务包含更广泛和丰富的服务内容。从现代物流的各种创新服务到物流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协调以及“零缺陷”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满意服务。其中完美订货服务是具有突出意义的物流超值服务

4.物流服务的ABC分析:一些客户和产品比其他客户和产品更有利可图,因此,企业应该为赢利性最大的客户-产品组合维持最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5.竞争状态矩阵(标杆竞争):当我们考虑竞争对手时,通过与主要的竞争对手的服务业绩比较,以制定具有相对竞争力的服务标准,这种方法称为“标杆竞争”

步骤:制表→绘制两维(重要性与相对业绩)竞争地位矩阵业→绩评价矩阵(A企业)→资源配置调整第十三章物流系统规划

1.物流系统的定义:所谓系统是指"为达成某种共同的目的、若干构成要素相互有机地结合成的复合体。它具以下特点:(1)各个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目的(2)在系统中通常有多种要素存在(3)各要素之间,互相关联

2.物流系统的组成: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支持物流系统的信息流动系统,即“物流信息系统”两个分系统组成3.物流系统要素:

(1)物流系统一般要素:劳动者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

(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如果从物流活动的实际工作环节来考查,物流由上述七项具体工作构成。

(3)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4)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4.我国物流系统常见的问题(了解)宏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缺少一个宏观的物流管理协调机构,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2)全社会的物流观念薄弱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物流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物流企业服务供应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物流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的欠缺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4)物流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要求,这些设施的落后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5)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的缺乏是我国物流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现代物流业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创新相伴而行的。

(6)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物流发展和运作的政策法规环境,并缺少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而物流需求市场也需要进行开发。微观物流的问题:

(1)生产物流系统布局不合理,响应周期长,物料流管理混乱。

(2)产品生产计划、物流作业计划的均衡性、准确性差,部分物料积压严重。(3)信息沟通困难,部门间信息阻塞和信息不对称性严重。

(4)对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效率缺乏全局、一体化的绩效衡量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计划。

第8页共8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物流管理总结重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物流管理总结重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物流管理总结重点》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1000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