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年东胜区煤炭局关于工作总结的报告

201*年东胜区煤炭局关于工作总结的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1:16:11 | 移动端:201*年东胜区煤炭局关于工作总结的报告

201*年东胜区煤炭局关于工作总结的报告

东胜区煤炭局关于201*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东煤发〔201*〕223号

201*年,区煤炭局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六届三次会议、七届二次人代会、全区煤炭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推动地方煤矿改革采煤方法提高资源回采率三年攻坚战的顺利实施,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现代化煤矿,强力推进我区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把握形势,真抓实干,煤矿技术改造、火区治理、采空区治理、安全监管、矿群纠纷处理和矿区环境综合治理、煤炭市场建设管理、路站路风建设、农牧民取暖补贴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顺利完成了今年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在服务煤炭经济建设中,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党建、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执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联系帮扶等各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煤炭业务工作完成情况1、煤矿经济效益增强

201*年1-11月份,全区煤矿销售原煤1932万吨,其中:地方煤矿销售原煤99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59万吨,同比增长128%,实现税费收入4.79亿元。

2、稳步推进煤矿技术改造工作

全区29座煤矿,井工煤矿11座:1座国有煤矿正在生产,1座由于大部分井田被划入城市规划区内暂停技改,5座完成技改待验收,4座正在技改。露天煤矿18座:7座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并已投入生产,2座已完成技改待验收,9座处于停建。潮脑梁、麻黄湾2个35千伏双回路供电变电站分别于201*年4月15日、7月15日通过验收正式通电,11家井工煤矿已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18家露天煤矿预计12月底可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

3、全面启动煤矿火区治理工作

9座煤矿火区控制性灭火工程全部完成,灭火专项初步设计方案已批复,其中:3座火区治理工程已开始施工,6座正在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待开工;还有2座为新增火区煤矿,正在审批灭火专项初步设计方案。

4、专门开展煤矿采空区隐患调查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煤矿采空区(火区、塌陷区)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东政发[201*]107号)文件精神,从201*年11月1日开始至今,区煤炭局会同区国土局、安监局、交通局、城乡统筹办、塔拉壕镇政府抽调专人,委托内蒙古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设计院技术人员,以煤矿为单位,对各煤矿矿区范围内采空区的分布状况(包括位置和影响面积)进行拉网式调查核实并登记造册,摸清采空区范围内的地表移动带、陷落带,最后提交调查报告,绘制详细的采空区位置分布图。要求露天煤矿和煤(井)田火区治理煤矿在采空区上方进行剥离、采装作业时,先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部门编制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复后方可安全作业。

5、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由于领导重视,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全区煤矿技改生产状况安全平稳。共开展5次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共计下井90余次,累计发放停产(停建)整顿通知书10份,限期整改通知书60份,整改率达到100%,对全区所有煤矿的采空区、火区、顶板、井下积水等各类安全隐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大排查大整治,督促煤矿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排除,组织煤矿对汛期隐患进行专项排查整治,切实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煤矿安全检查档案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帐,做到一矿一档,通过日常监管、重点排查,督促煤矿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倡导安全文化理念,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我区11座井工煤矿全部成立了“一通三防”领导小组,通风全部采用机械通风,在“防火、防水、防瓦斯”方面制定了预防与治理方案,按照设计要求煤矿全部配备采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检测设备,并全部安装了监控系统与我局监控中心实现了联网监控运行。

6、规范有序做好矿群纠纷处理和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1-11月份,共收取地方煤矿补偿资金4530万元,共协调处理因土地塌陷、环境污染、道路占用等引起的各类矿群纠纷矛盾47起,共发放补偿资金3676.7万元。把煤矿征占用土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认真解决落实,积极推进整体移民工程,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与村民实现和谐共赢,凡整体移民的村社人均可得到12-15万元的经济补偿,还为移民户每户提供一处70-90平方米左右的经济实用住房,已移民800户。各技改煤矿在矿区内春季均植树500多棵,逐步实现煤矿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美化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完善了“两

堂一舍”建设,改善煤矿职工工作、生活环境。7家煤矿对矿区道路进行了硬化,14家煤矿进行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露天开采和灭火工程煤矿在规划开采区域边界架设网围栏,防止人畜进入造成伤亡。4家已建成筒仓,9家已安装了防风抑尘网或挡风墙,11家煤矿正在建设筒仓或防风抑尘网。共开工建设6条全长37公里的运煤道路,极大的改善了矿区运煤道路极差的条件。

7、积极推进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工作我区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已启动,位于罕台镇查干村境内的敖包沟集装站,目前该项目各类支撑性审批文件均已获自治区批复,场平与配套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煤炭经营资格证已办理,神华集团已同意该专用线与包神铁路接轨;位于塔拉壕镇铜川村境内的旧庙沟集装站,由于与包西铁路接轨点尚未确定,目前只进行了征地工作,其它工作正在协商之中;位于塔拉壕镇铜川村境内的油房沟煤炭配送中心,场平与配套公路建设基本完成,正在办理各类审批手续。其它运煤铁路专用线建设正在调研、探讨之中。

8、切实加强煤炭市场管理工作

市场管理工作坚持“规范煤炭市场,堵塞税费流失漏洞,提高销售上票率”的原则,坚决抵制“低价购买、压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良现象,执行煤炭销售协会制定的市场最低保护价、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执行的煤炭“限产保价”政策,有效促进煤炭销售,维护煤炭行业整体效益稳定增长。不定期对煤矿经营秩序进行纠察,共查处煤矿违法违规销售事件15起,通过典型教育和依法引导,规范了煤矿经营秩序。对不开票、少开票、不带过磅单、票据填写不规范以及压价倾销的煤矿(拉煤车辆),一经核实予以严厉处罚,坚决杜绝煤炭税费“跑、冒、滴、漏”现象,极大提高了煤炭销售上票率。另外,我局对现有的50家煤炭经营企业的经营资格证进行了年检,其中2家企业因不合格而被注销,年检合格率达到96%。

9、进一步加强路站路风建设

深化煤管队伍教育整顿,加强路站路风建设,严格贯彻执行路站执法“十条禁令”和“区煤管站业务工作及职工品行规范督察考核办法”。实行民主选举和竞争上岗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出能力强、业务精、品行好的14名同志担任路站长。聘请区武装部、公安局等部门知名教导员对煤管人员进行军事化训练和法纪、业务知识学习培训,通过训练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理论水平和行政执法素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督察,强化煤管队伍日常管理,督察通报1人,现场纠正5人,严肃查处1人值班2人脱岗的路站违规执法事件1起3人,给予带班长停职待岗3个月,并处以3人经济罚款各1000元的行政处罚,通过行政执法教育,强化了路站人员组织纪律和依法办事意识。在去年新建伊东运煤专线、添漫梁石油房、泰生煤矿附近检查站3处路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加大路站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继续完善这3处路站后投入使用,同时对丰荣煤矿附近、电力金阳煤矿附近新建2处路站站房,也对麻黄湾路站进行修建,合理布局了路站站点,拓宽了煤炭检查覆盖面,也从根本上改善了路站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在固定路站检查的基础上,新增设4处流动检查站,强化路查路检,形成监管网络,加大煤矿源头、运输环节、煤炭交易市场监管,对柴家梁民用煤交易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对街头分散设摊买卖煤炭站点进行清理整顿,确保煤炭税费足额征缴,进一步提高煤炭销售上票率。

10、扎实有序开展其它工作

充分发扬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我局先后为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抗震救灾、奥运会煤电需求等保障煤炭生产供应而贡献力量;按照全市的安排部署,煤矿正在上缴农牧民取暖补贴。

二、共性目标工作完成情况

11、加强了制度建设,落实目标责任制

为了把机关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求真务实的煤炭工作队伍,我们修改完善了《东胜区煤炭局机关工作制度》,强化政务公开,将煤炭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审批事项、收费事宜、服务承诺、人员姓名、工作职责等都印制上墙实行公开;并把区委、政府、市煤炭局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到各科室、落实到每一个职工,做到了制度健全、目标明确,保证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党建工作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对局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处理,领导班子成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充分听取一般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团结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最后再集体研究决定,及时主动向区委、政府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并注意与兄弟部门在业务上保持沟通协商;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我局从

思想素质、工作表现、大局意识和开拓意识等方面,加强对科级后备干部候选人的日常考核、监管。

党支部对党员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支部书记与全体党员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加强了对党员工作、生活日常表现的督查指导;以创建“和谐”机关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行“阳光党务”,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开展“三创一落实”活动做为机关党建工作的抓手,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责任,切实推进机关党的长效机制建设,提高了党组织建设水平,强化了党员队伍素质,切实推进机关作风转变。按照机关党工委的要求,顺利开展了其它各项党建工作。

10月20日至10月24日,我局集中安排了一期党员干部培训班,全体党员轮流授课,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学习培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切实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在行业监管上有新提高。

13、推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目标,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积极开展了以“消除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八荣八耻”教育实践活动和“文明服务、共创和谐”等特色鲜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提升了干部职工素质,塑造了文明和谐的机关形象。

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和谐东胜.市民文化大讲堂”专题讲座27次,参加人数达到120人,干部职工也积极参加了新闻宣传、文秘、电子政务、礼仪、档案、安全技术专业培训班,学习培训人数达到85人次,领导干部每人撰写1篇思想性调研论文,其他干部职工都撰写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积极挖掘、发现、推出煤炭行业先进典型,经认真推选严格审核,鄂尔多斯市金泰煤业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全市20家煤炭重点企业之一;切实发挥新闻宣传通讯员的作用,扩大煤炭业务工作在主流新闻媒体上的对外宣传力度,全年在内蒙古晨报刊发4条稿件,在鄂尔多斯晚报和东胜报刊发10条稿件,在东胜新闻网上发表25条稿件,做好煤炭行业各类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向区委信息调研室、区委组织部实绩考核办、区委宣传部、区政府信息调研室报送35条信息。按时完成201*年党报党刊的征订任务。

14、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了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学习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01*年工作规划》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坚持“党政齐抓共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助抓,责任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将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

严格按照《东胜区公务接待制度》中规定的接待范围和接待程序,完善了我局公务接待制度,本着“热情、文明、安全、节俭”的原则,全年没有安排工作接待宴请;对领导干部的收入情况、家庭财产等进行了登记,领导干部绝没有利用职权向本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绝没有收受其它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礼品、现金、有价证券等违纪违规行为;对照《新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抓好廉政教育,强化干部职工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规范干部职工勤政廉洁、秉公办事行为,使全体干部职工受到一次新时期党章党纪深刻的再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教育活动,以预防职务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把党的先进性要求体现在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围绕201*年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主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党员领导干部对一年来自己在思想、生活、工作作风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与再认识,机关干部职工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对我局领导班子建设进行了民主讨论和民主评议。

15、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以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为契机,深入开展以“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我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掀起了煤炭行业普法的新高潮。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依法行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会议精神,认真制定并落实工作措施,在单位、家庭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有效地避

免了局内各类民事纠纷的发生;强化了单位在职职工的防火防盗禁毒等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人与以德治人相结合,做到遵纪守法,没有发生一例违法违规事件。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发扬“五讲四美”优良作风,彻底告别“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坏习惯,树立煤炭部门良好的服务形象,在行政执法中,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加强信访学习宣传,切实解决信访问题

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自治区、市、东胜区四级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信访组

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我局与各办公室、煤管站、煤监站签定了信访目标责任制,将具体信访目标责任落实到基层;认真制定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确定每周一至周五为我局信访接待日,对外公布接待时间、接待场所、接待领导、值班人员、受理程序、办理办法等事项;及时上报信访工作报表,为信访部门提供准确的信访工作信息和信访工作动态;认真组织职工系统学习并深刻领会区委、政府关于信访工作的文件精神,重点学习领会了国家新出台的《信访工作条例》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积极宣传全国各地区典型信访事件和典型经验。

强化信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信访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做到了

接待来访群众耐心、细心、热心,杜绝推、拖、顶等现象的发生,方便群众的来信来访。落实了定案件、包领导、包查处、包稳定“一定三包”工作制度,畅通了信访渠道,密切了干群关系,积极排查信访隐患,确保及时查处解决信访事件,建立信访档案。针对塔拉壕镇原酸刺沟煤矿工人就居住地周围环境差,要求搬迁,要求解决冬季取暖用煤补贴等问题的上访事件,我局经调查核实,上报区政府,现正在等待解决。针对矿区农民以煤矿开采占用耕地、破坏林草、污染环境、移民搬迁等为由引发的相关上访事件逐步增多的趋势,我局建立了完备的信访预警机制,积极排查信访隐患,力争使信访问题解决在始发地、萌芽状态。17、扎实有效开展联系帮扶工作

根据东胜区委、政府关于做好201*年联系帮扶工作的文件精神,局对口联系帮扶林荫街道办事处益民社区,结合益民社区帮扶工作计划,我局从实际出发,捐助6万元用于帮助该社区完善办公设施、活动阵地、便民利民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困户取暖补助,局机关6名领导干部分别联系帮扶1户特困户,并分别给予每户特困户1000元的经济资助,我局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另外,煤炭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伸出援助之手为5.12特大地震灾区捐款130万元(包括煤矿和二级单位)和交纳特殊党费4800元,还为杭锦旗独贵特拉镇黄河汛期溃堤救灾捐款4200元,真正体现了“灾害无情人有情,雪中送炭献真情”的博爱精神。

18、认真做好其它工作

在业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工会工作、统战工作、电子政务、信息调研、爱国卫生、煤炭志编写、政协提案办理、保密工作、档案管理、统计、财务票证等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扩展阅读: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报告201*[1].08.05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成果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

伊克乌素煤炭预查报告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八年十二月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

伊克乌素煤炭预查报告

任务书编号:[201*]煤勘-2-22项目编号:06-2-MT17

工作起止年限:201*年3月-201*年2月

项目负责人:卜银河

报告编写人:卜银河王祥稔宋宝臣单位负责人:李旺盛总工程师:康红在

提交单位: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交时间:二○○八年十二月

实施单位: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目的与任务......................................2第二节位与交通.......................................3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9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12第五节预查工作基本情况...............................17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及聚煤条件分析.........................18第一节区域地质特征....................................18第二节区域重力异常特征................................23第三节区域聚煤条件和聚煤规律分析......................24第四节区域矿产........................................29第三章预查区地质.........................................31第一节预查区地质......................................31第二节煤层..........................................36第三节含煤地层........................................38第四节岩煤层对比......................................42第五节其它有益矿产...................................43第四章勘查工作质量评述..................................45第一节测量工作及其质量评述............................45第二节地震工作及其质量评述............................48第三节钻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69第四节测井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2第五章结论.............................................78

1

附图目录

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1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区

区域地质图1:50万

22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区

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

地形地质及工程分布图1:10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聚煤区布格重力异常图1:100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

二维地震勘探实际材料图1:10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

二维地震勘探含煤地层顶界等高线图1:10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

二维地震勘探含煤地层底界等高线图1:10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二维地震勘探白垩系(K)底界等高线图1:10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

二维地震勘探侏罗系上统(J3)底界等高线图1:10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

二维地震勘探含煤地层等厚线图1:10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区

岩煤层对比图1:5000

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区

ZK2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

伊7、伊2号钻孔柱状图1:201*万

万万

万万万万万

附件目录

附件一

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地质勘查项目任务书(复印件)2、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项目设计审查意见书(复印件)3、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项目补充设计(工作量变更)

批复意见(复印件)

4、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野外验收意见书(复印件)5、探矿权证(复印件)

①内蒙古杭锦旗哈沙图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65)②内蒙古杭锦长卡汉阿马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67)③内蒙古杭锦旗伊克乌素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83)④内蒙古鄂托克旗苏亥图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84)⑤内蒙古鄂托克旗道劳恩庙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87)⑥内蒙古鄂托克旗石布青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73)⑦内蒙古鄂托克旗阿拉格马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84)⑧内蒙古鄂托克旗苏亥图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T011201*0901016116)附件二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报告》初审意见书(201*.05.10)附件三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伊克乌素煤炭预查二维地震勘探报告(山西省第六地质工程勘察院201*.05.10)

内容摘要

预查区位于内蒙古杭锦旗和鄂托克旗境内,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107°00′00″107°52′00″,北纬39°40′00″40°10′00″,面积3492.82km2。

预查区原设7个探矿权,探矿权人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政府委托)。现仅对“内蒙古鄂托克旗苏亥图区煤炭资源预查”进行了探矿权延续,颁证机关:国土资源部,证号:T011201*0901016116,有效期为201*年6月1日-201*年5月31日。

201*年3月-201*年2月,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区内开展了预查工作,完成主要工作量:E级GPS控制点110个、二维地震勘探长度363.55Km、钻探1329.89m、测井1301m及样品2件。投入资金1316万元。

通过二维地震勘探工作,初步查明了预查区含煤地层顶界、底界面的埋深、起伏形态和含煤地层的厚度,推断解释正断层2条。

通过钻探验证,初步查明了白垩系志丹群、侏罗系安定组和直罗组的上部地层层序;在勘探深度1200m以上确认未有煤层赋存。有必要施工一个深孔,对二维地震解释的地震反射面、含煤地层的下部层序及煤层等做出评价。

第一章绪论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是内蒙古自治区201*年第二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委托内蒙古自治区机械设备成套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招标,内蒙古自治区矿业开发总公司(现更名为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标的地质勘查项目。201*年3月8日,我公司收到内蒙古自治区机械设备成套有限责任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项目组工程技术人员收集资料,野外踏勘,在充分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地质设计书,201*年3月29日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办公室审查。

201*年4月2日至7日,项目办在呼和浩特市组织专家组对该设计进行了审查,为了使与内蒙古煤田地质局相邻班迪区地震线相接,覆盖整个预查区,又对二维地震及钻探的工作量进行了调整,将原来下达的二维地震勘探长度由320Km调整为362Km;钻探由6000m调整为4030m,测井由5950m调整为4000m,完善后并通过了该项目预查地质总体设计书。

根据该项目专家组批审意见,201*年4月15日,我公司伊克乌素煤炭预查项目组会同协作单位山西省第六工程勘察院进入工地开始野外作业。5月7日测量工作正式投入生产,5月13日进行了二维地震试验工作,随后进行了野外地震生产成孔和数据采集工作,8月15日完成了地震野外采集工作,实际完成二维地震勘探线6条,长度为363.55Km2;9月初,根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编写了《内蒙古自治区

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钻探补充设计书》报项目办审查通过,批准文号:煤201*-015。9月中旬-10月底,在预查区施工了1个ZK2验证钻孔,深度1329.89m,测井1301m,至此预查的野外工作阶段结束。201*年9月27日,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办公室专家组的野外验收,验收文号:项目办(煤田)野验字[201*]030号。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办公室(内勘招办发[201*]6号文件精神,下达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工作,该项目编号:06-2-MT17,任务书编号:[201*]煤勘-2-22。其任务书中下达的目的和任务是:

一、充分收集利用前人地质成果,利用物探、钻探等综合勘查手段,寻找煤炭资源。

二、对预查区煤炭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的价值做出评价。三、对预查区的地质条件进行总结,达到预查工作程度要求。完成全部外业工作,整理各项原始资料,编制预查报告。

四、主要实物工作量:

1、二维地震320km(16000个物理点)2、钻探6000m3、测井5950m五、预期成果:

1、提交预测的资源量(334)?170亿吨。

2、201*年2月,提交年度预查工作总结或《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报告》。

第二节位置与交通

一、位置

预查区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和鄂托克旗管辖,其地理坐标为:

拐点号东经北纬1107°03′45″39°40′00″2107°03′45″39°40′45″3107°03′15″39°40′45″4107°03′15″39°52′00″5107°00′00″39°52′00″6107°00′00″39°55′00″7107°13′00″39°55′00″8107°13′00″40°10′00″9107°52′00″40°10′00″10107°52′00″39°40′00″勘查区面积3492.82km2。二、交通

预查区中心点距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110km,距鄂托克旗乌兰镇102km,西距乌海市63km,东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13km,距巴彦淖尔市临河区87km(以上均为直距)。110国道和包(包头)-兰(兰州)铁路线从工作区北部经过。

工作区各乡镇苏木间有简易公路相通,各居民点间亦有简易土筑公路可通行,但经常为沙漠所掩埋,交通条件较差。见图1-1交通位图。

三、矿权设

预查区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和鄂托克旗境内,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107°00′00″107°52′00″,北纬39°40′00″40°10′00″,工作区面积3492.82km。

工作区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设7个探矿权,探矿权人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政府委托)。颁证机关为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有效期为201*年5月31日-201*年5月31日。7个探矿权分别为:

1、内蒙古杭锦旗哈沙图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65);2、内蒙古杭锦长卡汉阿马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67)3、内蒙古杭锦旗伊克乌素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83)4、内蒙古鄂托克旗苏亥图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84)5、内蒙古鄂托克旗道劳恩庙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87);

6、内蒙古鄂托克旗石布青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73);7、内蒙古鄂托克旗阿拉格马区煤炭资源预查(证号1500000510884);

各工作区的拐点坐标及面积见下表1-1至表1-7:

表1-1哈沙图区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编号12经度107°13′00″107°13′00″纬度40°10′00″39°55′00″拐点编号34经度107°26′00″107°26′00″纬度39°55′00″40°10′00″面积:512.75平方公里。表1-2卡拉阿马区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编号12经度107°26′00″107°26′00″纬度40°10′00″39°55′00″拐点编号34经度107°39′00″107°39′00″纬度39°55′00″40°10′00″面积:512.75方公里表1-3伊克乌素区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编号12经度107°39′00″107°39′00″纬度40°10′00″39°55′00″拐点编号34经度107°52′00″107°52′00″纬度39°55′00″40°10′00″面积:512.75平方公里

表1-4苏亥图区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编号12345经度107°03′15″107°03′15″107°03′45″107°03′45″107°13′00″纬度39°52′00″39°40′45″39°40′45″39°40′00″39°40′00″拐点编号6789经度107°13′00″107°00′00″107°00′00″107°03′15″纬度39°55′00″39°55′00″39°52′00″39°52′00″面积:410.71平方公里

表1-5道劳恩庙区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编号12经度107°13′00″107°13′00″纬度39°55′00″39°40′00″拐点编号34经度107°26′00″107°26′00″纬度39°40′0039°55′00″面积:514.62平方公里表1-6石布青区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编号12经度107°26′00″107°26′00″纬度39°55′00″39°40′00拐点编号34经度107°39′00″107°39′00″纬度39°40′0039°55′00″面积:514.62平方公里

表1-7阿拉格马区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编号12经度107°39′00″107°39′00″纬度39°55′00″39°40′00拐点编号34经度107°52′00″纬度39°40′00107°52′00″39°55′00″面积:514.62平方公里七个探矿权工作区合并后,总的预查区拐点坐标见表1-8。

表1-8预查区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编号12345经度107°03′45″107°03′45107°03′15″107°03′15″107°00′00″纬度39°40′00″39°40′45″39°40′45″39°52′00″39°52′00″拐点编号678910经度107°00′00″107°13′00″107°13′00″107°52′00″107°52′00″纬度39°55′00″39°55′00″40°10′00″40°10′00″39°40′00″面积:3492.82平方公里。工作区共涉及1:50000地形图12幅,其图幅编号详见表1-9。

表1-9预查区1:50000图幅表K48E024021J48E001021J48E002021K48E024022J48E001022J48E002022K48E024023J48E001023J48E002023K48E024024J48E001024J48E002024预查区七个探矿权登记区块相对关系见图12。

图12预查区区块登记图

七个探矿权到期后,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办公室指示,仅对“内蒙古鄂托克旗苏亥图区煤炭资源预查”进行了探矿权延续,探矿权人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政府委托)。颁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证号:T011201*0901016116,有效期为201*年6月1日-201*年5月31日。勘查单位: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

预查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库布齐沙漠西南缘,大部分地区较为平坦,海拔高程多在1200m以上,地形起伏不大。总的趋势是,北部地区地势相对南部稍低,地面海拔标高1136~1526m,比高290m;而西部靠近隆起边缘则地势相对较高,地面海拔标高1562~1791m,比高229m;整个预查区地面海拔标高1136~1791m,比高达655m;西南角扎呼都格南附近为地势最高点,海拔1791m。区内大部分地区为风积砂覆盖,北部为一些高大的流动沙丘和固定半固定的草丛沙丘,植被覆盖率较低。

本区地处我国西北部内陆,为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春季西北季风盛行,是主要风沙期;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干旱少雨,蒸发量大。降水量区内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全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6%。全年冰冻期长,一般为10月初至次年4月底。

据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气象局历年资料(截止201*年),主要气象参数见表1-10:

主要气象参数表表1-10

顺序号12345678910111213气象参数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雨量日最大降水量枯水年降水量丰水年降雨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年平均风速极端最大风速最大冻土深度最大沙尘暴日参数数值36.6-29.08.6434.1141.1108.6819.01712.05613.419.0176040参数单位℃℃℃mmmmmmmmmm%m/sm/smm天/年参数年份1961-201*1961-201*1991.7.21196519671961-201*1961-201*1961-201*1970.71968工作区内有多个小湖泊分布,南部外围有纳林河自北向南流过。见预查区地貌特征照片1-2。

据《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动峰区划》,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对照烈度Ⅷ度,属于弱震区。据历史记载仅公元1448年在陕西榆林发生过4.7级地震,烈度为6度;1621年5月在陕西府谷孤山一带发生过6.7级地震,烈度为6度,1976年9月24日,距本区西约70km的阿拉善左旗东部发生6.2级地震。1996年5月30日,距本区约350km的内蒙古包头市发生5.4级地震,本区仅有震感。近百年来本区从未发生过大的地震,虽有几次小的地震,但烈度仅在2.5度。据调查,本区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较大的破坏性地震,区内亦无泥石流、滑坡及塌陷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发生。

照片1

照片2

二、经济概况

预查区位于杭锦旗和鄂托克旗境内。具有地域广、人烟稀、风沙大、土地贫瘠的特点。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社会风气良好。以牧业为主,农作物较少,因草场沙化,载畜量较低。区内劳动力资源较充足。近几年由于矿业开发的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与勘查区西部、北部相邻的乌海市和巴彦淖尔市是自治区的两大重点工业城市,近年来工业和经济发展迅速,有大型发电厂、水泥厂、化工厂、焦化厂和矿山企业,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地发展,亦成为其支柱产业。预查区东部的鄂尔多斯市近年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采煤、煤化工、重化工、天然气开发和羊绒制品等支柱产业,201*年GDP超过了1000亿元,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区内水、电条件较好,完全能够满足矿山开发生产、生活所需。

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

东胜煤田总面积39918Km2,探明区面积10916Km2,伊克乌素预查区位于东胜煤田中深部区(东胜煤田西北部),属于未探明区域。而东胜煤田的勘查开发工作开展较早,但主要工作均集中于煤田东部(浅部区)。建国后,特别是1958年以来,地质、石油、煤炭等部门从不同目的出发,先后在东胜煤田做了大量的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下面就主要工作综合叙述如下:

一、区域地质及物探工作(一)区域地质工作

1979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了J-48-Ⅴ(乌海市幅)、J-48-Ⅵ(新召幅)、K-48-ⅩⅩⅩⅥ(渡口堂幅)和K-48-ⅩⅩⅩⅤ(磴口幅)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编测工作,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进行了详细划分和研究,这是区内第一份较系统的地质资料,并提交了报告。

(二)区域物探工作

1、1954年,石油管理总局陕北301、302、303和304队在河套地区进行了1:50万重磁力普查,结果表明:桌子山区为一重磁力高区域,东侧广大地区为一重力低值带。

2、1960年3月,石油部银川局204/59队提交了《内蒙伊克昭盟杭锦旗及乌审旗地震总结报告》;

3、1960年2月,银川石油局吴忠队提交了《内蒙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电测深工作总结报告》;

4、1961年3月,银川石油局吴忠大队提交了《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靖边及安边以北、乌审旗以南)1:10万重力详查301/60队总结报告》;

5、1978年1月,国家地质总局第三普勘大队做了《内蒙伊盟西部地区七七年度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小结》;

6、1982年,国家地质总局第三普勘大队在预查区施工了部分油气井,如伊5井、伊7井和伊2,仅收集到测井资料,未见更详细的地质资料。

另外,石油勘查部门为了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在本预查区内及周边地区做过地震工作,资料不详。

二、矿产普查工作

1、1958年,原伊盟地质局对伊金霍洛旗木匠沟矿进行普查找煤工作,于1959年5月了提交报告,探明C+D级储量117.6万吨。

2、1959年,内蒙古地质局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对东胜矿区进行了普查工作,于1960年2月提交了报告,探明C+D级储量13540.6万吨。

3、1959年,内蒙古煤管局117队对罕台川矿区开展了详查工作,于1960年9月提交了报告,探明C+D级储量43219.9万吨。

4、1959年,内蒙古煤管局117队对罕台川外围区进行了普查工作,于1960年3月提交了报告,探明D级储量131490.6万吨。

5、1959年,内蒙古煤管局117队对唐公沟矿区开展了普查工作,于1960年提交了报告,探明C+D级储量10508.0万吨。

6、1968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勘探301大队和147队进入东胜地区,经过三年的地质工作,于1970年3月提交了《鄂尔多斯台向斜北部侏罗纪煤田东胜地区煤炭资源普查找煤总结报告》。主要成果有:填绘1∶10万地形地质图11450km2;施工钻孔36个,工程量13506.31m;测井10916.50m;采煤芯煤样146件。该报告对东胜煤田历年的地质资料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归纳,对东胜煤田的地质构造特点、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煤组及煤层发育情况、煤炭储量及利用方向作了全面的阐述。

7、1968-1970年,内蒙古301煤田地质队147队对东胜地区煤炭资源开展了普查工作,于1970年3月提交报告,探明D级储量9277159万吨。这份报告控制含煤面积12860平方公里。对东胜煤田浅部含煤情况起到了摸底作用。

8、1975年,国家计委地质总局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在鄂尔多斯西部进行了石油普查,著有《陕甘宁盆地伊盟西部地区地质勘探工作总结》。

9、1984-1985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公司151队对伊金霍洛旗补连开展了普查工作,于1985年12月提交了报告,探明C+D级储量464478万吨。报告质量较好。

10、1986-1987年,内蒙古第一地质大队对万利川勘探区开展了精查和普查工作,于1987年提交了报告,探明A+B级储量81277万吨。A+B+C+D级储量221180万吨,报告质量较好。

11、1987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公司117队对铜匠川区开展了详查工作,于1987年提交了报告,储量不详。

12、1987年,内蒙古地矿局105队对寸草塔区开展了普查工作,于1987年12月提交报告,探明C+D级储量94793.7万吨。

13、1990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队编写《东胜煤田地质资料汇编》,总结了东胜煤田以往勘查的所有资料,完整、系统、全面地概述了煤田内煤层赋存及地质概况,核实了东胜煤田的煤炭资源总量为10061451万吨。

14、201*年,内蒙古煤炭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对东胜煤田纳林西里地区和巴彦柴达木地区,纳林西里地区正在进行普查工作,于201*年12月分别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纳林西里地区煤炭资源预查报告》和《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巴彦柴达木地区煤炭资源预查报告》,其中巴彦柴达木地区正在进行详查工作。

15、201*年,内蒙古自治区矿业开发总公司对东胜煤田乌审召地区进行煤炭预查工作,于201*年12月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

田乌审召地区煤炭资源预查报告》

16、201*-201*年,内蒙古煤炭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对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进行了煤炭预查,201*年12月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煤炭资源预查报告》。

三、地质理论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的研究工作较早,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地质工作者发表了许多专题研究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对盆地的地质演化、构造特征、聚煤规律、地球物理及勘查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主要的研究专著有:

1、1965年,地质部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在鄂尔多斯北部地区对白垩系进行了专题研究,著有《鄂尔多斯地台北部白垩系专题研究报告》。

2、1982-1987年,内蒙古地质研究队对全区煤炭远景进行了调查,著有《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汇总报告》。

3、1987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地质大队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聚煤区(内蒙古部分)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总结报告》;

4、1989年,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张抗著《鄂尔多斯断块构造和资源》,论述了盆地及邻区的地质发育史、构造形成和变形特征、深部区构造轮廓、现代地壳运动及资源分布情况和勘查远景。这份专著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对指导区内的勘查工作有重要意义。

5、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充分分析了以往所有地质成果,并结合当时最新的石油钻井资料,对本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本区具有丰富的远景矿产资源。

6、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对全区煤田进行了煤炭资源

预测,著有《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报告》。

总之,围绕东胜煤田开展过研究的单位和个人较多,取得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该区的地质研究内容,为开展该区带上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指导区内普查勘探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节预查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该项目专家组批审意见,201*年度,我公司伊克乌素煤炭预查项目组组织人员开展了野外工作。201*年4月,项目组会同协作单位山西省第六工程勘察院进入工地,5月进行了二维地震试验工作,随后进行了野外地震生产成孔和数据采集工作;8月15日完成了地震野外采集工作;9月初,根据预查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编写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钻探补充设计书》报项目办进行批审。201*年9-10月,在区内进行了钻探验证工作,201*年10月底,完成了该项目的野外工作,随即转入室内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于201*年12月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深部区伊克乌素煤炭预查报告》。预查工作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1

表1-11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工作项目E级GPS控制点二维地震钻探单位点Kmm下达工作量3206000调整后实物工作量1103624030完成工作量110363.551329.89完成调整百分比100.4333备注原任务书工作量的一部分做了调整,折合成二维地震和E级GPS控制点工作量。测井样品

m件5950400010717

1301232.

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及聚煤条件分析

第一节区域地质特征

一、地层

伊克乌素预查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早、中侏罗纪含煤沉积--东胜侏罗纪煤田的西部。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的划分标准,东胜煤田地层区划:中晚元古代及古生代岩石地层单位属华北地层大区(Ⅴ)、晋冀鲁豫地层区(Ⅴ4)、鄂尔多斯地层分区(Ⅴ44)、东胜地层小区(Ⅴ44-1);中新生代岩石地层单位属陕甘宁地层区(3)、鄂尔多斯地层分区(31)。为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碎屑沉积。沉积的主要地层为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下统延安组(J1ya)、侏

)、第三)、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Z罗系中统直罗组(Jz2

1

系(R)及第四系(Q)地层。

就本次编制的1:50万区域地质图和区域地层表在是结合本区施工的ZK2钻孔的基础上,并综合相邻深部区资料编制而成的。详见区域地层简表2-1。

表2-1区域地层简表

系统组(群)全新统更新统上新统Qh地层厚度(m)最小-最大0-25岩性描述为湖泊相沉积层、冲洪积层和风积层。浅黄色含砂黄土,含钙质结核,具柱状节理。不整合于其它老地层之上。上部为红色、土黄色粘土及其胶结疏松的砂岩,下部为灰黄、棕红、绿黄色砂砾岩、砾岩,夹有砂岩透镜体,不整合于其它老地层之上。第四系第三系(Q2-3)0-40(N2)0-1

系统组(群)地层厚度(m)最小-最大40-250岩性描述为浅灰、灰绿、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砂砾岩、泥岩互层,夹薄层泥质灰岩。交错层理发育。顶部常见一层中粗粒砂岩,含砾,呈厚层状。为浅灰、灰紫、灰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细砾岩、中砂岩、粗砂岩、细砾岩中夹薄层钙质细砂岩。斜层理发育。底部常见大型交错层理,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浅灰、灰黄、灰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砂岩。含钙质结核。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灰白、灰黄、灰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下部夹薄煤层及油页岩,含1煤组,与下伏地层延安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灰-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含2、3、4、5、6、7煤组,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上部为浅黄、灰绿、紫红色泥岩,夹砂岩;下部以砂岩为主,局部为砂岩和泥岩互层。底部为浅黄色砾岩。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黄、灰绿、紫、灰黑色中粗砂岩,夹灰绿、灰黑色泥岩及煤线。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以灰绿色含砂砾岩、砾岩、紫色泥岩、粉砂岩为主。紫红色中粒细砂岩、褐红色凝灰岩浅褐红色砂岩、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灰白色砂岩、灰绿色页岩、煤线灰白色砂岩、灰黑色粉砂质页岩、煤层石英岩状砂岩夹粘土岩、页岩、砂质灰岩及煤层石英岩状砂岩夹粉砂质板岩及褐铁矿透镜体灰绿色钙质砂岩、黄绿色页岩硅质页岩、砾状灰岩中薄层灰岩、钙质页岩青灰色厚层纯灰岩、燧石条带灰岩灰色白云质灰岩、长石石英砂岩竹叶状灰岩、白云岩、泥质条带灰岩白垩系下志丹群)统(K1Z30-750安定组(J2a)直罗组)(J2z延安组(J1-2ya)富县组(J1f)延长组(T3y)二马营组(T2e)石千峰组(P2sh)上石盒子组(P2s)下石盒子组(P1x)山西组(P1s)太原组(C3t)本溪组(C2b)拉什仲组(O2l)乌拉力克组(O2w)克里摩里组(O2k)桌子山组(O1z)三道坎组(O1s)长山组(3c)10-23810-27878-3200-11035-31287-3676729011970-80803915923220237588-1580-24中统侏罗系下统上统中统上统三叠系二叠系下统上统中统石炭系奥陶系中统下统寒武上统

系系统组(群)崮山组(3g)张夏组(2z)中徐庄组统(2x)毛庄组(2m)千里山群(AnZh)地层厚度(m)最小-最大43-142604-184361-300120-374515-3632岩性描述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岩竹叶状灰岩、薄层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灰绿色页岩,底部为紫红色页岩石英岩、页岩、薄层灰岩薄层灰岩、石英砂岩、灰绿-紫红色页岩哈布其盖组:含石榴黑云矽线斜长片麻岩、石榴变粒岩迭布斯格组:上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质角闪斜长片麻岩;下部为角闪斜长片麻岩、二长条痕混合岩、透辉大理岩、透辉石英岩及磁铁石英岩等前长城系阿拉善群>1514(AnZd)二、构造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东胜煤田大地构造一级构造单元属中朝大陆板块(Ⅰ),二级构造单元属鄂尔多斯断块(Ⅰ1),三级构造单元属伊陕单斜区(Ⅰ13),四级构造单元属东胜~靖边单斜(Ⅰ12-2)构造区,本普查区位于四级构造单元的中南部。其相对位见图2-1。

鄂尔多斯断块的构造轮廓为一极其平缓、开阔的不对称向斜,向斜轴偏西,东翼较宽缓,西翼较陡。向斜四周构造复杂,内部构造简单。(见附图1)

华北地台经历了基底形成阶段和盖层稳定发展阶段。在华北地台西部开始出现了继承性大型内陆拗陷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形式总体为一宽缓的大向斜构造,核部偏西,中部、东部广大地区基本为水平岩层。东胜煤田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成煤后地质构造运动及热动力事件很轻微,所以含煤区基本上为单斜构造,地层连续,很少有褶皱和断层,地层倾角很小,在1-5°左右,属构造简单型煤田。

印支运动早期,由于大同~吴旗北东向断裂再次活动,使该区上升速度和幅度较之断裂以南的延安地区有所加大,从而造成延长组北

粗南细和北薄南厚的特征。印支运动晚期,继续隆起,使延长组顶部遭受剥蚀。燕山运动初期本区又进入新的坳陷阶段,开始了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侏罗系中下统富县组是在较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发育的一套厚度不均的多成因沉积,起到了填平补齐的作用,进而使低山丘陵地形高差逐渐减小。中侏罗世延安组沉积时,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内陆浅水碎屑湖盆。由于其它成煤条件的兼备,使本区延安组的含煤性成为全盆地最好的。

区内石炭纪、二叠纪和侏罗纪三套煤系底面等高线均为北部呈EW走向,南部呈近SN走向,总体向SW方向倾斜,呈平缓斜坡。褶皱构造主要见于北部东胜~准格尔一带的三叠系和侏罗系中,杭锦旗一带白垩统中亦可见到一些短轴背斜,NE向和NW向均有出现。断裂构造在地表少见,仅在南部神木大柳塔一带延安组中见有几条走向NE的小型正断层,长度10~15km,断距20~80m,对煤矿采掘有一定影响。

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均在次级构造的东胜~靖边单斜之内。该区经过加里东和早期海西运动后为隆起区,北部和西部隆起最高,大致在东胜~杭锦旗一带。

东胜煤田北起狼山~乌拉山~大青山的南缘;东接准格尔煤田;南与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接;西以乌兰布和沙漠北缘以南为界。南北最长约400km2,东西最长约410km2,面积近10万km2。煤田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向西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1~3°,褶皱断层不发育,但局部有小的波状起伏,无岩浆岩侵入体存在,属构造简单类煤田。

而预查区外围(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边缘)则构造相当复杂,是古生代地层组成的大型紧密褶皱,盆地边缘发育各种性质的断层,控制着鄂尔多斯赋煤盆地的生成和发育。这些构造属于成煤期前的构造,对区内煤层无影响。

图2-1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分区图

Ⅰ中朝大陆板块:Ⅰ1鄂尔多斯断块,其中Ⅰ11西缘褶皱冲断带,Ⅰ11-1乌达桌子山段、Ⅰ11-2贺兰山横山堡段、Ⅰ11-3马家滩甜水堡段、Ⅰ11-4沙井子平凉段、Ⅰ11-5华亭陇县段,Ⅰ12天环拗陷,Ⅰ13伊陕单斜区,Ⅰ12-2东胜靖边单斜、Ⅰ13-1延安单斜、

Ⅰ13-3庆阳单斜,Ⅰ14渭北断隆区,Ⅰ14-1彬县黄陵坳陷带、Ⅰ14-2铜川韩城断褶带,

Ⅰ15河东断褶带,Ⅰ15-1准格尔兴县段、Ⅰ15-2兴县临县段、Ⅰ15-2离石吴堡段、Ⅰ5-467

1石楼乡宁段,Ⅰ1乌拉山呼和浩特断陷,Ⅰ1汾渭断陷,Ⅰ2阿拉善断块,Ⅰ3阴山断块,Ⅰ4山西断块,Ⅰ5豫皖断块;Ⅱ兴蒙褶皱带;Ⅲ秦祁褶皱带

三、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较发育,从太古代-印支期均有出露。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的西缘,与预查区西部相邻。太古代-元古代主要为混合花岗岩(γm1-2)早元古代花岗岩(γ21)、晚元古代混合花岗岩(γ22)和晚元古代花岗岩及流纹岩(λφ22);加里东中期主要为中基性岩体,有辉石岩和辉石橄榄岩(ψτ32)、辉长岩(υ32)、变角闪辉长岩(φov32)、角闪岩(ψoν32)和闪长岩(δ32);华力西期为花岗岩(γ43);印支期亦为花岗岩(γ51),这些岩体大多数呈岩株产出。另见各种脉岩,主要有:辉绿岩(β)、辉绿玢岩(βμ)、闪长玢岩(δμ)、花岗细晶岩(γτ)、花岗斑岩(γπ)和花岗伟晶岩(γρ)等。

这些岩浆岩属于盆地基底部分,对煤层无影响。

第二节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预查区位于鄂尔多斯聚煤盆地的西部边缘区,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聚煤区(内蒙古部分)布格重力异常图(1:100万)分析:鄂尔多斯聚煤盆地处在一个大的布格重力异常区,盆地的最西部为一走向南北的布格重力异常正异常区,对应的是隆起区;盆地北部(乌兰埃盖庙-乌兰格尔-东胜北-准格尔旗)和东部亦分别为近东西向和南北向(最东部)布格重力异常正异常区,对应的是基底隆起带。鄂尔多斯聚煤盆地总体是一个大的布格重力负异常区,在盆地中有数个布格重力正异常区,对应的是数个次一级的隆起发育(准格尔召-新街以南-好勒保计-伊克乌素北)。局部也形成了布格重力负异常区,对应的是次一级凹陷区(鄂托克旗北部)。

第三节区域聚煤条件和聚煤规律分析

综合鄂尔多斯盆地各井田资料,总结区域聚煤条件和聚煤规律如下:

一、聚煤期的岩相古地理:

根据延安组沉积旋与沉积特点,划分为四个岩段,各岩段岩相地理分析如下。

1、第Ⅰ岩段:

第Ⅰ岩段下部岩性在煤田北部为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煤层,厚度30m左右。砾岩呈浅灰色,分选较差,次圆状砾石定向排列,砾径2-8cm,砾石成份以石英岩为主。含砾粗砂岩胶结疏松,石英含量可达90%以上,发育楔交错层理。该层砾岩呈南北向展布,主要分布在东胜附近和预测区杭锦旗一带。砾岩之上为厚度2-3m的细砂岩粉砂岩,其上发育Ⅵ2煤,煤质较差,厚度2-3m。砾岩与煤层距离较近,呈突变关系。

第Ⅰ岩段下部岩性在煤田南部为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煤。砂岩中发育大型及小型交错层理,泥质或钙质胶结。

综合分析第Ⅰ岩段下部的沉积特征,属急流河相沉积成煤。延安组沉积早期,基底高差较大使得河水较急,形成类似冲、洪积相的砾岩与含砾粗砂岩沉积。河流至煤田南部已接近湖区,速度减缓,水流强度减小,沉积物变细为中砂岩或细砂岩。河流发育的主体位有两条,一条在东部经东胜以北北东南南西发育,另一条在西部经杭锦旗近南北向发育。其沉积主要表现为填平补齐作用,该河流短期发育之后,或改道,或消失,而后发育泥炭沼泽成煤。这一阶段环境较动荡,所以形成的煤层厚度不稳定,结构较复杂。

第Ⅰ岩段中部和上部一般含两个小旋回,每一旋回的层序为细砂岩粉砂岩煤层,至煤田南部以粉砂岩、泥岩沉积为主,中间夹一层1-2m的灰岩。本段砂岩分选良好,发育缓波状层理,粉砂岩中发育水平及波状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与炭屑,煤层底板见有植物根化石。煤层不稳定,厚度一般为0-2m。

这一阶段的砂体规模显著变小,仅限于北部发育,故北部以河沼相发育为主,南部以湖沼相为主,中间发生过一次小规模湖区扩大的水进,形成薄层灰岩。煤层是在河沼和湖沼相之后形成的泥炭沼泽发育起来的。

综观第Ⅰ岩段的沉积相,是由急流河流相河漫滩相泥炭沼泽相河流相河沼相(湖沼相)泥炭沼泽相的发育过程,由于基底不平,在沉积上主要表现为填平补齐作用,形成的煤层不稳定,层数多,分叉尖灭现象多见。

2、第Ⅱ岩段:

这一岩段在煤田北部包括四个小旋,每一旋均为由粗细的粒度旋,砂岩中颗粒分选磨圆较好,发育交错层理,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中发育水平或缓波状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与炭屑。煤层层数多,结构较复杂,仅Ⅴ1煤组较稳定,厚度为3-5m。呈河流相旋。煤田南部为二三个小旋,每一旋为由细粗的反粒序,沉积物以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发育,含大量保存完好的植物化石与炭屑,煤层较稳定,厚度1-2m。Ⅴ1、Ⅴ2煤组均集中于中旋上部发育。以上特征表明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

综观第Ⅱ岩段的沉积特征,自北向南,沉积物粒度变细,砂体规模变小,砂体形态一般为扁透镜体。分析这一阶段的沉积环境,北部属河流,南部为三角洲。河流发育的主体位在煤层露头附近,这条

河流自北向南流至补连、后石圪台一带已接近湖区,河流分岔,水流变缓成为三角洲分流河道。煤田北部在河道两侧的河漫滩成煤,南部在三角洲分流河道与分流间湾成煤。

3、第Ⅲ岩段:

在煤田北部包括三个小旋,厚度90-100m。每一旋的岩性自上而下为砂岩粉砂岩煤,在粒度上表现为由粗细的正粒序。砂岩以粗、中砂岩为主,颗粒分选良好,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内含较大树干,钙质或泥质胶结,单个砂体的厚度可过20-30m,表现为较典型的河流相沉积。

煤田南部可达5-6个小旋,厚度60m。每一旋自下而上岩性为粉砂岩泥岩细砂岩薄层粉砂岩煤,从全岩段看其粒度也是由细粗的,细粒沉积占优势,粉砂岩中水平层理或缓波状层理发育,含大量植物化石和炭屑;砂岩中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含大量黄铁矿结核,属于水下还原状态沉积。煤层一般厚2-3m厚度稳定,结构简单。以上特征表明属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沉积。

综观第Ⅲ岩段,煤田北部为河流,南部为三角洲,煤田北部比较大的砂体有两期,一期发育在Ⅳ煤组底部,另一期发育在Ⅲ煤组底部砂体规模更大。砂体厚度稳定,剖面形态为扁长透镜体,岩体内部具多阶性,两期砂体互相叠,其沉积中心大体相符。

河流主流位于杭锦旗以东,自北西向东南流;另一条支流位于补连北,自北东向西南流,在伊金霍洛与主流汇合。两条河流汇合后向南不远,即进入三角洲发育区。从三角洲的垂直层序来看,早期属三角洲前缘沉积,以厚层粉砂质泥岩发育为特点;晚期属三角洲平原沉积,以多期分流河道沉积为特点。自下而上,三角洲范围逐步扩大。

第Ⅲ岩段在全区有三个厚煤区:一个位于杭锦旗一带,呈北西南

东向展布;一个位于东胜以南,北东南西向展布;另一个位于补连后石圪台区,东西向展布。

第Ⅲ岩段以煤层稳定发育为特征,而且南部较北部更稳定,结构更简单,在补连区,Ⅲ、Ⅳ煤组总厚度达12m以上,显示出三角洲平原聚煤的优越条件。

4、第Ⅳ岩段:

第Ⅳ岩段是延安组含煤岩系最顶部的一个岩段,受中侏罗统直罗组河流的冲刷,顶部常发育不完整。

在煤田北部,第Ⅳ岩段包含有四五个沉积旋,厚80m左右,旋底部常为粗砂岩或含砾粗砂岩,向上逐渐变细过渡为煤层,单个砂体厚度一般10m左右。砂岩颗粒分选磨圆良好,发育楔状或板状交错层理,含炭化树干,具冲刷面。粉砂岩中含大量植物化石与炭屑,煤层层数多,但厚度小,不稳定。总体看,岩段中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反映为河流相沉积,但此时的河流规模较第Ⅲ岩段要小得多。

煤田南部含三个旋,厚度42m。旋底部为中砂岩或细砂岩,上部过渡为粉砂岩与煤层,单层煤厚度可达3-4m,结构简单。砂岩中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及断续波状层理,粉砂岩中发育水平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小旋为由粗细的正粒序,但整个岩段粒度是逐渐变粗的,单个砂体厚度不超过110m。粗碎屑沉积与细碎屑沉积基本对等。从以上分析看出,煤田南部仍属三角洲平原沉积,分流河道广泛发育。

综观第Ⅳ岩段的沉积环境,基本上继承了第Ⅲ岩段沉积时的面貌即北部河流,南部三角洲。但此时的河流规模变小,多阶发育,改道频繁,南部湖区向后退缩,补连区的分流河道属于三角洲末端的分流河道。成煤作用也较第Ⅲ岩段微弱,范围和厚度上均减小,厚度一般小于5m,厚煤区的分布基本与第Ⅲ岩段相吻合,第Ⅳ岩段从沉积和聚

煤作用上均处于萎缩阶段。

二、聚煤期的古构造和后期构造条件

东胜煤田成煤期的古构造活动总体上表现为基底稳定下沉的运动延安组沉积早期,基底高差较大,经第Ⅰ岩段沉积后,基本夷平补齐,含煤岩系的沉积基底自北东向西南沉降幅度逐渐增大。

含煤岩系的沉积厚度总趋势与基底下降趋势基本相符,即自北东向南西沉积厚度加大。东胜以南有一近南北向的含煤岩系加厚地带,煤层加厚带的分布与地层沉降幅度基本相符,即沉降幅度越大,含煤岩系厚度越大,形成的煤层也越厚。

全区主要有两个富煤带:一个以东胜为中心的近南北向带,另一个是以杭锦旗为中心的近东西向带。这两个富煤带的分布与盆地古斜坡的位一致,即富煤带的展布既不在盆地中央,也不在其边部,而是分布在缓倾斜的古斜坡部位。

煤田内聚煤期后构造活动微弱,断裂与褶皱极不发育。地层以35°的倾角向西南倾斜。

三、聚煤作用和聚煤规律

延安组沉积时期,东胜煤田的聚煤作用受古地理和古构造因素的制约,在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环境下,生长茂密的苏铁、银杏类植物的泥炭沼泽沉积成煤。

据西安矿业学院黄克兴等人的研究,聚煤期内早期气候相对干燥,中期最为湿润,后期干燥化现象愈加明显。

总结东胜煤田的聚煤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煤系的上部和下部煤层相对富集;

2、除Ⅳ煤组外,其它各主要煤层均有分岔复合现象;

3、煤层厚度的区域分布有明显的分带性,在探明区,富煤带近南

北向呈“S”形展布,以东胜为中心,其两边为稳定聚积区薄煤变化带不可采区。在预测区,富煤带以杭锦旗为中心,近东西向展布,其性质类似探明区;

4、各岩段的聚煤有明显的继承性,因而形成两大富集区,各煤层的分岔变薄部位也大致相同;

5、从古地理条件看,煤层富集在砂体外侧,从古构造条件看,煤层富集在盆地古斜坡部位;

6、本区聚煤作用在煤田北部发生于河道外侧的河漫滩沼泽平原上,受河流影响大,灰分较高,在煤田南部发生于废弃的三角洲平原上,成煤环境较平静,灰分较低。

第四节区域矿产

东胜煤田的共生矿产及伴生有益组分有:一、粘土岩:

赋存于延安组地层中,一般有三层,其层位和厚度不稳定,其中以Ⅱ煤组和Ⅳ煤组上、下的粘土岩较为发育,呈透镜体赋存。

经对粘土岩的分析试验认为:本区粘土岩层位不稳定,Al3O2含量较低,有害杂质多,质量低劣,经济价值不大。可供民间烧砖瓦制陶用。

二、油页岩:

油页岩主要赋存于延安组煤系地层Ⅱ1煤层之上和Ⅲ2煤层之下。从全区来看,油页岩分布极不稳定,厚度小,无开发利用价值。

三、伴生有益组分

各煤层普遍含有微量元素锗、镓、钒等,尤以煤层中夹矸和伪底

板含量较高。分述如下:

1、锗:主要可采煤层含量较低,一般小于5PPm,薄煤层中如Ⅵ煤组一般可达6PPm,个别有高达27PPm,就总体而言,本区锗的含量一般达不到工业品位。

2、镓:在主要煤层中一般小于5PPm,薄煤层中小于10PPm,个别点达到15PPm,煤层中夹矸及伪顶底板采样分析,有部分样大于20PPm。应在今后工作中给予注意。

3、钒:主要煤层中含量低于8PPm,其它煤层中稍高,有少数样品大于50PPm。

微量元素,按现在最低工业品位锗20PPm,镓30PPm,钒50PPm要求,以上元素的含量均达不到工业指标的要求,故经济价值不大。

在隆起区有铜、铅、锌和铁矿点数处及水泥灰岩和电石灰岩矿,盆地内有石膏矿。

第三章预查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预查区地质

按照本次预查所附1:10万地形地质图的范围叙述之。一、地层

预查区地层分为基底和盖层两部分。基底地层仅零星出露在预查区西北角,主要有前长城系阿拉善群迭布斯格上亚组(AnZd)、千里山群哈布其盖组(AnZh)、寒武系毛庄组(2m)、张夏组(2z)、固山组(3g);奥陶系三道砍组(O1s)和桌子山组(O1z);盖层广泛发育,主要为下白垩统志丹群第三岩段(K1zh3)和第四系。

(一)基底地层

预查区基底地层由老至新综合叙述如下:

1、前长城系阿拉善群迭布斯格上亚组(AnZd):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质角闪斜长片麻岩及磁铁石英岩等,厚度不详。

2、千里山群哈布其盖组(AnZh):岩性为含石榴黑云矽线斜长片麻岩夹石榴变粒岩,厚度不详。

3、寒武系中统毛庄组(2m)和张夏组(2z)

毛庄组(2m)的岩性为薄层灰岩、石英砂岩、灰绿-紫红色页岩;张夏组(2z)的岩性为竹叶状灰岩、薄层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灰绿色页岩,底部为紫红色页岩;

4、固山组上统(3g):岩性为泥质条带灰岩夹白云岩,厚度不详。5、奥陶系下统三道砍组(O1s)和桌子山组(O1z):三道砍组(O1s):岩性为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厚度不详。

桌子山组(O1z):岩性为青灰色厚层纯灰岩、燧石条带灰岩,厚度不详。

(二)盖层

盖层部分根据预查区内1977-1979年原国家地质总局第三普查大队施工的伊5、伊7和伊2等资料,结合本次预查施工的ZK2孔地质编录和二维地震推断解释成果综合。地层由老至新有:三叠系上统延长

)组(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ya)、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z、

2

)和第三系(R)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Z、

1

第四系(Q)。预查区盖层地层由老至新综合叙述如下:

1、三叠系上统延长组:灰绿色、黄色、紫红色砾岩,砾石成分较复杂。砾径2-10cm,区内伊7井厚度687.500m,伊2井厚度247m。二维地震勘探解释厚度在~m之间。

2、侏罗系下统延安组:与下伏三叠系上统延长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为主要含煤地层,区内伊7井厚度220m,伊2井厚度354m,二维地震勘探解释厚度在~m之间。该组从北到南含煤岩系厚度逐渐增加。

3、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与下伏地层侏罗系下统延安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下部为一厚层状灰白、青灰色中粗含砾砂岩,中部为浅灰紫色、浅灰绿色粉砂岩、泥岩、细砂岩互层。下部为一套黄、棕红色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细砂岩。区内伊7井厚度315m,伊2井厚度160m。总趋势该组厚度由北至南逐渐增大。ZK2孔遇钻厚度为79.64m,未见底。

4、侏罗系中统安定组:为一套杂色细、中粒砂岩,局部夹砂质泥岩、泥岩。区内伊7井厚度250m,伊2井厚度370m,二维地震勘探解

释厚度在~m之间。ZK2孔遇钻厚度为328.30m。

5、白垩系下统志丹群: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其上部由一套杂色(红、青、黄、绿等杂色)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组成,其下部为一套棕黄、棕红色砾岩组成,砾岩成分较为复杂。区内伊7井厚度967m,伊2井厚度959m;二维地震勘探解释厚度在~m之间。ZK2孔遇钻厚度为1011.95m。总趋势该群厚度变化较稳定。

6、第三系上新统: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其上部为红色粘土,部分含砂量大,具亚粘土及亚砂土成分;下部为灰、棕红及黄绿色砾岩。

7、第四系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在预查区广泛分布。主要由近代风积物、风积沙和其下部砂砾层组成。

二、构造1、褶皱构造

据二维地震勘探成果分析,预查区为一大的向斜构造,其展布形态主要表现为:在DL2勘探线以西的区域,发育有一枢纽向北稍偏西倾伏的向斜构造,此向斜构造的西翼在D5、D6勘探线的西端发育,再往北不在勘探区,未能控制,西翼倾角较陡,一般在4°~5°之间,向斜的东翼从D2勘探线到D6勘探线均有发育,倾角较西翼较缓,一般在2°~3°之间,D4勘探线的西端为向斜中心,中心标高为-1640m。在DL2勘探线以东D4勘探线以北的区域,从西至东分别发育有枢纽向北倾伏的几个小的褶曲。在DL2勘探线以东D4勘探线以南的区域,底界形态大体为向北稍偏西倾伏的单斜构造,其间也发育有极小的褶曲。底界最低点位于勘探区的西北部,标高为-1880m,最高点位于勘探区的东南部,标高为20m。见图3-1.

2、断裂构造

地表断裂构造仅见于预查区西北角,发育在阿拉善群迭布斯格上亚组和千里山群哈布其盖组中的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并发育一次一级断裂,属于基底断层,对煤层没有破坏作用。

本次二维地震勘探解释断层2条,分别为DF1、DF2,属于隐伏断层。现就各个断层的详细情况叙述如下:

DF1断层:位于勘探区中部,正断层,由DL2、D4、D5线3条勘探线控制,断层形迹明显见图3-2,断层走向322°~331°,倾向52°~61°,倾角64°~74°,落差0~60m,延伸长度19.1Km,评价为较可靠断层。

DF2层:位于勘探区中部,正断层,由DL2、D4线2条勘探线控制,断层形迹明显见图3-2,断层走向319°,倾向49°,倾角69°~70°,落差0~60m,延伸长度13.9Km,评价为较可靠断层。见图3-2

DL2′-820-110-800-1080-1060-1040-1020-780-760伊2井-739.0D2′D2D3′D6DL234

D5伊5井-582.90D4D3.....°..∠.~°.△°.D4′=~.~°.~°△°∠°-600-580....-560-540-520-500-480伊7井-509.770~=.....-460-440-420-400-380-360D5′.-34-32-30-28-26-240D6′-180-160-140-120-100-8-6-

图3-1含煤地层底界等高线图

图3-2DL2线时间剖面DF1断层

三、岩浆岩

预查区未见岩浆岩出露。

第二节煤层

一、预查区煤层

1977-1979年,原国家地质总局第三普查大队在预查区内施工有伊5、伊7和伊2三口见煤井,其见煤情况详见表4-1。

表4-1预查区内三个见煤井见煤情况一览表

孔号孔口标高煤组号测井底板深度(m)测井煤层厚度(m)底板标高(m)纯煤累计厚度(m)Ⅱ1886.501.00-389.90Ⅱ1891.801.00-395.203.70Ⅱ1904.001.70-407.40Ⅲ1925.002.50-428.402.50Ⅳ1956.502.50-459.902.50Ⅴ11970.001.50-473.403.80Ⅴ11985.302.30-488.70伊5井Ⅴ21989.500.50-492.901496.60Ⅴ21991.000.50-494.403.50Ⅴ21993.000.50-496.40Ⅴ2201*.302.00-509.70Ⅵ12035.501.00-538.90Ⅵ12044.001.00-547.4011.50Ⅵ12057.003.00-560.40Ⅵ22079.506.50-582.90Ⅳ1575.703.00-327.576.30Ⅳ1580.003.30-331.87Ⅴ11592.202.50-343.87Ⅴ11602.202.70-354.07Ⅴ21623.001.00-374.879.70伊7井1248.13Ⅴ21649.402.00-401.27Ⅴ21655.901.50-407.77Ⅵ11714.402.00-466.27Ⅵ11735.402.00-487.276.00Ⅵ21757.902.00-509.77伊2井赋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延安组,见16层煤,可采7-9层,厚度0.5-3m,1172.02埋藏深度1623-1900m,煤的炭化程度较高。本次工作在预查区开展了二维地震勘探,并施工了一个验证孔(ZK2),对区内煤层及地层层序有了新的认识,现结合区内伊5井、伊7井及伊2三口钻井资料,并利用本次预查二维地震勘探的解释成

果,将预查区煤层埋藏深度、煤层数、煤层厚度及含煤地层特征综述如下:

预查区侏罗系下统延安组含Ⅱ-Ⅵ五个煤组,含煤8~14层,其中含可采煤层5层,煤层总厚度18.05-24.34m,平均20.98m,含煤系数8.77%。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14m。煤层顶界埋深在1557.90~1886.50m之间,煤层底界埋深在1575-2079m之间,煤层自下而上分为:

(一)Ⅵ煤组:位于含煤地层的最下部,一岩段的顶部,距不整合面0.5~39m,一般为20m。该煤组厚0~47m,一般为17m,含煤0~7层,一般为3层,纯煤厚0~10.29m,Ⅵ煤组分Ⅵ1、Ⅵ2两个分煤组,Ⅵ1分煤组在全区较为发育,Ⅵ2分煤组一般发育较差。区内伊5井Ⅵ煤组厚11.5m,含煤4层,单层煤厚1-6.5m;而伊7井Ⅵ煤组厚6.0m,含煤3层,单层煤厚2.0m。煤层顶界埋深在1714.40~2035.50m之间。二维地震勘探解释厚度在~m之间。

(二)Ⅴ煤组:位于二岩段顶部,距Ⅵ煤组5.5~49m,一般15m,煤组厚0~60.7m,一般30m。组内煤层数0~7层,一般3层,纯煤厚0~34.06m,一般为8.86m,分Ⅴ1、Ⅴ2两个分煤组。区内伊5井Ⅴ煤组厚3.5m,含煤4层,其中3层不可采,1层可采,纯煤厚2.0m;伊7井Ⅴ煤组纯煤厚9.7m,含煤5层,均为可采,单层厚1-2.7m。煤层顶界埋深在1592~1970m之间。二维地震勘探解释厚度在~m之间。

(三)Ⅳ煤组:位于延安组中部三岩段的中部,为本区发育最稳定的煤组,是煤层对比的标志层,距Ⅴ煤组16.3~48m,一般为21m。煤组内有0~3层煤,多以单煤层出现,纯煤厚度0~7.66m,平均4m。

区内伊5井Ⅳ煤组,含可采煤1层,纯煤厚2.50m;伊7井Ⅳ煤组纯煤厚6.3m,含可采煤2层,单层厚3-3.3m。煤层顶界埋深在1575.5~1956.50m之间。二维地震勘探解释厚度在~m之间。

(四)Ⅲ煤组:位于三岩段的顶部,距Ⅳ煤组1.70~48.20m,一般为25m。煤组厚0-31m,一般10m左右。组内含煤0-5层,一般为3层。纯煤厚1.29~8.56m,平均6.10m。区内伊5井Ⅲ煤组含煤1层,厚度2.50m。煤层顶界埋深1925m。二维地震勘探解释厚度在~m之间。

(五)Ⅱ煤组:位于延安组顶部(即四岩段的顶部),常被直罗组河流冲刷缺失。此煤组厚0~25.5m,一般为6m。组内煤层数0~7层,纯煤厚度0-9.33m,一般3m。区内伊5井Ⅱ煤组含煤3层,累计厚度3.7m,单层厚度1.0-1.70m。煤层顶界埋深1886.50m。二维地震勘探解释厚度在~m之间。

由于收集的石油钻井,属于岩屑录井资料,未取煤芯;本次预查钻孔亦未打到煤层,故无法对煤质进行评价,特此说明。

二、预查区煤层规律分析地震提供

二、预查区推测资源量

根据二维地震解释的煤层情况,结合预查区伊5井和伊7井实际的见煤层数、见煤厚度及埋藏深度,推测预查区资源量见下表4-2

第三节含煤地层

一、含煤地层

(一)二维地震推断含煤地层

根据二维地震推断成果资料综合如下:1、含煤地层顶界的展布形态

含煤地层顶界在整个预查区可见,其展布形态主要表现为:在DL2勘探线以西,基本为一枢纽向北倾伏的向斜构造,向斜西翼倾角较陡,大约为4°~5°左右,东翼倾角较缓,大约为2.5°左右,D4勘探线西端为向斜中心,中心标高为-1400m。DL2勘探线以东的区域,顶界形态从走向NEE的单斜构造逐渐过渡到走向NE的单斜构造,倾向从NNW到NW,其间有平缓的褶曲发育。含煤地层顶界最低点位于勘探区的西北部,标高为-1600m,最高点位于勘探区的东南部,标高为220m。见图3-3。

2、含煤地层底界的展布形态

含煤地层顶界在整个预查区可见,其展布形态主要表现为:在DL2勘探线以西的区域,发育有一枢纽向北稍偏西倾伏的向斜构造,此向斜构造的西翼在D5、D6勘探线的西端发育,再往北不在预查区,未能控制,西翼倾角较陡,一般在4°~5°之间,向斜的东翼从D2勘探线到D6勘探线均有发育,倾角较西翼较缓,一般在2°~3°之间,D4勘探线的西端为向斜中心,中心标高为-1640m。在DL2勘探线以东D4勘探线以北的区域,从西至东分别发育有枢纽向北倾伏的几个小的褶曲。在DL2勘探线以东D4勘探线以南的区域,底界形态大体为向北稍偏西倾伏的单斜构造,其间也发育有极小的褶曲。底界最低点位于勘探区的西北部,标高为-1880m,最高点位于勘探区的东南部,标高为20m。见图3-4。

3、含煤地层厚度分析

根据二维地震勘探成果,本预查区含煤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在135~330m之间,在勘探区的北部厚度较大,在DL2勘探线和

D5D5D6伊5井-389.90伊5井-582.90含煤地层厚度为155m。见图3-5。-1080-1060-1040-1020DL2′DL2′图3-3含煤地层顶界等高线图

西南方向、东南方向、正南方向,含煤地层厚度均由大到小,到D5勘

探线西端,含煤地层厚度为140m,到D6勘探线西端,含煤地层厚度为

D2勘探线相交处稍偏东区域含煤地层厚度最大,为330m,从此区域往

135m,到DL2勘探线南端,含煤地层厚度为150m,到D5勘探线东端,

.....-560-460-480伊7井-327.570-580.~.=△.~°.=~.~.=△.°△°.~°∠°°.~∠.~°°.°∠.°..............~°∠°.°~..°△=.~.....DL2DL2..D6.

D2

D2D3D4D3D440-110-600-500-440-400-420-520-380-540-34-360-32-30-28-26-240-6-8-100-160-140-120-180-4伊2井-739.0-760-780-800伊2井-462.0-820伊7井-509.770D2′D2′D5′D3′D4′D3′D4′D5′D6′D6′

图3-4含煤地层底界等高线图

图3-5含煤地层等厚线图

(二)本次预查钻探验证情况

根据项目补充设计(工作量变更)批复意见(批准文号:煤201*-015),本次预查于D6地震线施工了ZK2孔,孔口座标X=4405469.20Y=187739872.60,标高为1374.00m;设计孔深1200m。开孔日期为201*年9月15日,终孔日期为201*年10月20日,终孔深度为1329.89m。其中01011.95m为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砂岩、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底部具明显的底砾岩层;1011.951250.25m为侏罗系中统安定组,厚度为238.30m,岩性为浅灰色含砂泥岩夹砂岩。1250.251329.89m为侏罗系中统直罗组,厚度为79.64m,岩性为浅灰色含砂泥岩夹薄层泥灰岩。

按照预查区内以往施工的钻井资料,结合本次二维地震成果综合分析:ZK2孔钻进至1329.89m时,处于直罗组的上部,打穿直罗组需要再钻进100m左右,打穿延安组煤系地层需要钻进200m左右,方能达到控制煤层的目的,故该孔至少需要施工至1600m。

由于按照现行煤的勘探深度应小于1200m,该孔设计的施工深度为1200m;而本次预查打穿白垩系下统志丹群后(1011.95m),又钻进了近200m后才终止了钻进,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第四节岩煤层对比

鄂尔多斯中新生代时为一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其突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是地层、煤层对比的基础。陆相地层岩性、岩相变化较大,但地层是构造作用的沉积记录,在相同的构造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地层受沉积条件的影响,岩性往往具有一定差异,而反映构造背景的垂向变化特点却是一致的。根据本次预查所获取的岩芯进行对比,并结合1977-1979年原国家地质总局第三普查大队在预查区内施工有伊7和伊2二口石油井的岩屑录井资料,进行了岩煤岩层对比,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沉积旋法

运用现代沉积学中沉积体系分析及过程分析研究划分和对比含煤地层延安组。首先根据沉积体系的演化和聚煤周期性,划分了志丹群。

2.标志层法

本区安定组上覆地层为志丹群,划分安定组与其上为志丹群的重要依据是志丹群底部有一套底砾岩,这套底砾岩厚度比较大,砾石的成分复杂,仅从这点上就易于将上述两组地层区分开来。而直罗组有一套灰白色泥灰岩与砂岩互层的岩石组合,很容易识别。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东胜区煤炭局关于工作总结的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东胜区煤炭局关于工作总结的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东胜区煤炭局关于工作总结的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1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