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1:20:55 | 移动端: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县医药卫生改革办公室)

**县地处晋西南黄土高原,黄河与汾河交汇处,水深土厚,资源贫乏,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全县总面积10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14个乡镇,281个行政村,43万口人。其中,城镇人口3.09万人,农村人口39.8万人。**县古称汾阴,是中华民族及炎黄文化的发祥地。战国连横家张仪,初唐三杰之一王勃,盛唐重臣“薛氏三凤”,明末理学大师薛宣,真乃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纯朴,**人聪明幽默,**笑话更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名扬久远。**文物古迹众多,尚书陵、王通墓、董永石碑、“三王三凤”故里,飞云楼、后土祠、秋风楼、发云寺、南阳塔,晋商李家大院,更有秦王屯兵及介子推隐居的孤峰山,北方最大的湿地西滩....,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全县设有县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新农合、爱卫办、卫校、县医院、中医院、妇幼院、红十字会),5个中心卫生院(裴庄乡中心卫生院、南张乡中心卫生院、贾村乡中心卫生院、荣河镇中心卫生院、汉薛镇中心卫生院),9个一般卫生院(皇甫、里望、西村、通化、万泉、高村、光华、王显、解店),3个卫生院分院,2家民营专科医院,282家农村卫生所。

随着国家医改的实施,我县于今年被确定为运城市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几个多月来,我县医改工作紧紧围绕县域六个一体化改革重点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坚持政府主导,卫生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联动,整体稳妥推进,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实施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的紧迫感。

我县作为运城市两个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医改试点之一,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是突出的。一是**县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201*年全县财政收入2.5亿元,人均收入仅580元,全县农村人口与全省首批医改试点高平市持平,但财政收入仅为高平市32.5亿的零头。二是现有卫生人才短缺,全县卫生系统人员总数1405人(包括县、乡医疗机构临时人员、民营医院、村卫生所人员),县、乡卫生系统职工1062人,其中,全县执业(助理)医师352人,每千人拥有0.8人,注册护士209人,每千人拥有0.49人。特别是基层卫生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乡镇卫生人员按规定10人/万人口标准计算,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50人。但我县目前14个乡镇卫生院仅有126名。特别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力量薄弱,除每乡一名疾控人员已到位外,其他公共卫生人员(每乡3名卫生监督人员、1名妇幼保健人员、若干名公卫管理人员、)全部未配备到位。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层医疗用房多为自筹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亟待改造。以上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县改革的根本症结。

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以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有效破解农村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难题、推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重要保障,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开发领导层,克服畏难思想,提升对新医改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明确认识到,正是由于问题和困难的存在,医改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县政府迅速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卫生、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参加的“**县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领导组”,制定出台了“**县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由卫生、发改、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十多个医改配套政策措施也全部制订下发。为加速医改进程,确保医改实效,避免走弯路,入误区,我们先后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高平等医改先进单位取经探宝,为我县医改政策方案的制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强化责任意识,县政府与相关部门,县卫生局与基层单位逐一签订了医改工作目标责任书。一个政府主导,保障有力,上下联动、多方协调、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二、抓住重点,克服难点,突出特点,开创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的新局面。我县医药卫生改革有困难,更有优势,**人“争强好胜不服输”的精神,是我们前进的一大动力。通过“确保基本、夯实基础、强建机制”,我县医改顺利启动,并迅速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宣传发动,形成良好开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义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县上下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努力在全县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利用多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三次召开部门协调会议,两次系统动员会议,编印了《**医改动态》5期,网上发布医改信息15篇,举办电视医改政策讲座3期。

突出重点,分步稳妥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按照县政府《关于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医改政策措施,量化、硬化具体工作任务指标和时间进度。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明确医改指导思想,制定和完善各项医改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三步走的总体思路:第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在继续落实好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好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经费,尽快实现全县三级医疗网零差率用药;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加大人才招聘力度,落实卫生人员工资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卫生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以适应卫生改革的形势;第二步:推行公立医院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大胆实行院长公开竞聘制,推行全员聘用制,科学、合理岗位设置,建立健全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第三步: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定位和功能转换,重点搞好基层“人员编制、工资报酬、工作任务”三落实。

加大投入,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完善卫生事业发展保障机制。县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为县财政支出的10%以上,且每年增加1-2%,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二是设立年度卫生事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卫生人才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引进、培养和新技术应用,以提升县级医疗单位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00万元,新建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建筑面积1201*平方米,201*年建成投入使用。投资214万元,新建县急救中心,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年内立项、环评。投资375万元,实施卫生监督所选址规划和建筑设计,争取年内破土动工,县财政予以安排配套资金。四是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设备购置专用资金,用于县级医院先进诊疗设备购置及常规医疗设备的更新。

重视人才,把握关键环节。为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打破制约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我们首先深入开展调研,撰写了“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招聘、使用和流动机制”的调研报告,作为县长的调研主题,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并在市、县政协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其次,制订出台了《**县公开招聘卫生人员实施方案》。明确了招聘原则、办法和程序。实行新进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公开招聘制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在人员招聘上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坚持执业资格优先原则。开辟人才流入“绿色通道”,研究生并取得执业医(护)师资格的随报到随招聘,大专毕业并取得执业医(护)师资格免试考核录取,其他人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公开考试录取;坚持招录全部面向基层,县直专业人员从基层人员中择优选拔的原则;坚持招录有扎根农村基层奋斗终身和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意识的人才,确保能“留得住、用得上”的原则。再次,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保障所有卫技人员业务三年一轮训。四是制定倾斜优惠政策,鼓励在职医护人员参加成人学历,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五是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实施人才资源整合,实现“人才共享”。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全面盘活人才资源。六是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奖励办法,鼓励人才创新。认真考核,促成良性机制。加强考核奖惩工作是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作为检验各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并签订了医改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引发影响改革工作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成效显现

我县改革起步早,试点确定的较晚,其实很多工作已经走前了一步,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药品采购招标等,凭借全省卫生改革强劲的东风,促使我县医药卫生一体综合改革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

去年六月份我县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我们通过一抓组织,制定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以卫生局长为组长的“**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组”,制定出台了“**县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涉及九大公卫项目的工作计划、流程,工作制度、职责,绩效考核标准、经费拨付办法等配套文件。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证。二抓技能,培训先行。对县、乡、村三级及社区服务中心(站)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公卫基础及操作技能岗前培训。三抓试点,典型引路。运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盘。坚持运用“重点推动、试点先行、亮点带动、难点攻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居民建档项目为先导,以特殊人群服务为重点,突出宣传健教活动亮点,攻克“时间紧、人员少、涉及面大、任务繁重”的难点,从而促进了全县项目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四抓健教,宣传跟进。利用多形式,多视角,多辐射,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卫生系统禁烟活动,成立健康教育协会,编发《健康**》专刊、《**公卫简报》,组织专业健教宣讲队,开展“健康教育进万家活动”,开辟《**人报》健教专栏,设立专家健康咨询热线,创办公卫网络博客宣传平台,局公卫博客点击和浏览率日高达1500余人次,利用网络平台及信息快车道,构建全县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大本营”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交流学习的“大课堂”,成为我县健教工作一大“亮点”。五抓督导,深入基层。我们将督导检查始终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建立了层层督导及督导情况报告制度。县项目办人员沉下基层,深入了解情况,认真寻找差距,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强有力的督导措施,确保了我县项目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六抓落实,严格考核。我们认真制订了项目考核办法和标准,每个项目考核都有明确、具体的细化、量化、硬化指标。如居民建档,要通过“四率”考核,即:建档率、建档合格率,规范体检率,群众满意率进行考核。老年人管理项目除了以上“四率”考核,还要考核随访、健康指导、不良生活习惯干预等指标。项目经费的拨付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兑现。由于措施得力,我县实施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实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363985人,管理率达84.6%。其中,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60153人,城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832人。重点人群分别纳入健康管理,老年人达38627人、孕产妇达3041人、0-3岁儿童达9357人、重性精神病达1496人、慢性病达24784人。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群众防病意识大大增强。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项目工作日趋规范化、常态化。随着公共卫生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走出了“重治轻防”的误区,实现了卫生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日趋完善,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201*年在我县正式启动,我县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201*年参合392338人,参合率98.5%。201*年全县共有250518人次享受新农合政策补偿,共支付基金5422.4774万元。截至今年七月底,城镇职工、居民参保30791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17693人,达到100%。城镇居民参保13098人。民政医疗救助322人,救助资金100.8万元。今年,我们要使全县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力争达到100%,201*年使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例在市、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达到60%、70%和80%以上,市外定点医院达到45%以上,5万元封顶。扩大大病补偿范围,将参合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儿童白血病纳入单病种报销范围,补偿比例达到70%。同时,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县域内城乡居民健康“一卡通”。

(三)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流通和使用机制。

我县自201*年起在乡镇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截至今年7月份,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基本药物品种达387种,基本药物平均使用品种比例为90%以上,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府补贴136万元。今年11月底前,基本药物制度要延伸到县级医疗机构及村级卫生所,由乡(镇)卫生院为辖区村级卫生所统一采购配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我县集中采购的基本药物价格比国家指导价格平均下降40%左右,今年在201*年的基础上平均再下降10%左右。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效遏止了药物采购、使用过程中严重存在的腐败现象,抑制了药物虚高价格,真正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四)强化卫生行业内部管理职能作用,构建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1、统筹全县卫生建设规划,合理配置县域卫生资源。县编办会同卫生部门于今年6月底前,已完成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重新核定工作。县卫生局将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不同需求统筹调配使用,实行动态管理。县人社局根据各单位编制及现有人员情况,已基本完成全县卫生系统岗位设置。目前,我县共设置综合性医院2所(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医院1所,县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3所(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符合设置标准,满足卫生监督、预防保健服务和就医需求。设14个乡镇卫生院,其中5所中心卫生院,9所一般卫生院,另有3个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政府举办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租赁房屋,招聘人员,在县城设立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全面铺开工作。281个行政村设置村卫生所282个,达到全覆盖,能满足农民群众就医需求。

2、建立县、乡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公开招聘机制。

实行院长公开招聘,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克服行政干预的弊端,确保卫生工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真正构建全行业“一体化”垂直管理新模式,是医改是关键之举。为此,县委组织部、人社局、卫生局三家联合制定了“关于公开招聘县、乡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和实施方案”,通过组织理论考试、面试答辩、社会测评等综合考评方式,严格把握人选标准和条件,着力选拔政治坚定、领导能力强、能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院长。目前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公开招聘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3、搞好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潜能。

我们一是以县医院为重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三个体系”:医院“管委会、院委会和监委会”三权协调制衡体系、集体决策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科学评价考核体系、社会与部门监督管理评价体系,落实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投资项目、大额资金使用集体决策机制。二是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制订出台了《**县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县卫生人员竞聘上岗指导意见》,在全系统推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在县、乡医疗卫生卫生单位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动态合同制管理,实现“三个转变”即: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双向选择,人员能进能出;变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岗变薪变,职务能上能下;变固定工资为绩效工资,奖优罚劣,待遇能高能低。三是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严格临床诊疗和技术操作规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卫生行业社会监管机制。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医改成员单位组成的定期巡查、明察暗访制度,对重大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医疗事故问责制度。目前,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各单位人员重新核编及岗位设置已基本完成,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正在进行,由于我县卫生人员缺乏,空岗情况严重,人员分流压力不大,个别单位存在岗聘不符人员,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人员分流方案》,采取了“学习待岗、竞聘转岗、自谋职业、内部退养、清理辞退”五种办法,稳妥解决卫生系统人员分流问题。

4、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乡、村“一体化”管理。即:全员聘用制、绩效工资制、定额补贴制以及“建设、行政、业务、人员、药品、财产”“三制六统一”管理模式。乡村医生实行“县聘、乡管、村用”。针对我县村级卫生人员短缺(一村仅一人)的现状,制订出台了《**县村级卫生所改革方案》及《村卫生所人员聘用管理办法》,《方案》及《办法》就村医聘用、工作任务、聘后管理、绩效考核、工资待遇等方面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是对全县所有村级卫生所人员进行了公开竞聘上岗,淘汰了41名到令及不合格落聘人员,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卫生人员流动、聘用及新旧交替问题。二是结合我县实际,按照1500人口以下1人,1500-3000人口2人,3000人口以上3人的最低标准,新招聘了104名村级卫生人员,优化了人才结构,充实了人员队伍。三是硬化、量化细化工作考核标准,突出考核的时效性、操作性和公平性,减少了考核环节,提高了考核效率。四是改变购买服务补助形式为绩效考核工资制,通过“基本补助、绩效工资、奖励补助”三项指标,落实村级卫生人员待遇,月均补助标准为800-1000元。加上基药补助、医疗收入,提高了村级卫生人员报酬待遇,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基层卫技队伍。

5、加大综合绩效考评,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对基层卫生人员实行一年一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群众满意度四个方面。考核结果将直接与政府补助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的奖惩及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对公立医院考核由县卫生局组织考核,财政、人社部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作为单位经费补助、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行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为此,我们制订出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等实用性、可操作性文件,并予以全面贯彻落实,逐步形成了群众满意、部门配合、社会认可、上级肯定、员工敬业的考核导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基层活力,切实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心引导和转移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上,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水平。

(五)明确医疗卫生工作公益属性定位,建立政府长效补偿机制

1、改革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紧急救治、卫生支农等公共服务经费。

2、坚持政府举办,加大卫生投入,重点搞好“人员、房屋、工作”“三落实”:一是人员落实。通过建立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录机制,开辟人才流通“绿色通道”,实行“优秀人才随时录用,执业资格免试录用”倾斜政策,积极培植卫生人才队伍,优化卫生人才结构。根据县政府医改方案,为解决我县卫生人才短缺的现状,县政府用三至五年时间,每年为卫生系统招录250300人,逐步补充到位。目前,招录方案已制定,公开免试录用及考试录用工作正在开展。此次招录人员全部纳入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财政全额预算工资。二是房屋落实。今年重点搞好汉薛、南张、裴庄、光华、贾村和荣河5个中心卫生院基本建设,按每院3000平方米,300万元投资建设,县财政保障配套资金。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对光华等四个承包经营卫生院,由县财政出资协商收回。制定全县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规划,用三年至五年时间全部予以新建或改建。三是经费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费、村医补助、基本药物制度经费,201*年度、201*年度均已拨付到位。201*年县政府配套资金已纳入县财政总体预算。

3、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卫生所“网底”建设,整合基层卫生资源,充实基层卫技队伍,提高公共卫生保健服务能力。

4、保障卫生信息网络运转,建立统一管理、互通互联的全县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为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配备县、乡、村专业管理人员,配置安装电脑、程序等软、硬件设施,县政府提供保障和维修资金。逐步建立公卫、药品、医疗服务、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管理体系。

四、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是基层基础建设薄弱。乡镇卫生院大多为近年集资建设或自筹建设,不符合设置要求,且多为危房,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村卫生所没有真正实现集体举办,医疗用房95%以上为私有,且存在布局不合理、不规范。

二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缺乏。尽管我县三级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但基层卫生机构编制设置不足,且现有编制空缺,人员短期难以招聘到位、现有人员素质较低,多无资质,难以适应当前繁重的公共卫生工作的形势和需要。

三是医疗设备技术滞后。“高、精、尖”医疗设备购置力不足,陈旧设备换代更新不够,严重制约了技术的更新和医疗服务层次的提升。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予以解决。

一是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资金。今年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县、乡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府按30%补偿,县、乡医疗机构需补偿579万元。村卫生所按照服务人口每人4元(省2元,县2元)的标准补偿,需补偿180万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共需补偿资金759万元。

二是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县级配套经费。按201*年中央和省市资金保障比例(国家占60%每人15元,省、市、县共占40%每人10元,比例为5:1:4),今年县财政每人配套4元,共需安排180万元。

三是建设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管理、互通互联的公卫、药品、医疗服务、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为一体的全县医疗卫生管理信息体系,配备县、乡、村专业管理人员,配置安装电脑、程序等软、硬件设施,所需保障和维修资金50万元。

四是设立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卫生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经费、高、精、尖业务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以及高、新技术的引进、更新。以解决我县卫生专业人员素质低下、技术水平滞后的问题。

五是实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管理。我们借鉴“古交、襄汾”经验,构建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筹资标准,统一补偿办法,统一即时结报,实行全民“就医一卡通”,实现资源共享。

扩展阅读:绛县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绛县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运城市阳光农廉网发布时间:201*-09-14编辑:绛县农廉大厅录入:绛县农廉大厅浏

览次数:

根据《山西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省、市有关部门要求,

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把卫生事业作为重要民生问题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才到大医院”,逐

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卫生事业优先发展原则。

强化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观念,把卫生事业作为重点民生问题,

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坚持给予优惠政策,优先保障投入。

(二)坚持公益性原则。

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

公平公正。

(三)坚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原则。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促进健康公平。(四)坚持统筹兼顾、公平效率统一原则。

把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坚持医药卫生四大体系配套建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

之间的关系;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和绩效

考核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建立完善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

生服务。

(一)县域卫生资源一体化配置

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98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11个,五四一驻绛厂矿医院5个,村卫生所268个,民营医院3个。全县医

疗机构床位数总计1092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9张。

全县卫生系统人员总数1237人,其中,全县执业(助理)医师540人,每千人拥有3.1人;注册护士数230人,每千人拥有0.8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人员62人。1.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全县设置综合性医院1所(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1所,卫生保健机构4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专

科医院3个,全部符合设置标准,满足就医需求。

功能定位:综合医院提升为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各种成熟的乃至先进的医疗技术,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探索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治疗及诊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中医医院以提供基本中医医疗服务为目标,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形成服务优势和特色;疾控中心认真开展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工作;卫生监督所以食品卫生安全为工作重点,搞好五大卫生监管;妇幼保健院切实履行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责,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民营医院要突出专科特色,发挥公立医院的

补充作用,走“专、精、尖”办医之路。

保障措施: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投资2400万元,设置床位280张,201*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201*年启动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相关程序,县财政予以安排配套资金。二要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县财政每年投入卫生发展基金1000万元,用于县级医院购置大型诊疗设备,进一步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三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县人民医院要在201*年底前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县中医院年底完成升级达标和新建项目列项配套经费落实等工作;县妇幼院要在转变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确保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性,年底实现升级达标。四要在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基层上,依托社会资源,吸引个人投资,实行多元化办医模式,创办专科医院,走精致、品牌、特色的之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专科医院。(财

政局、发改局、卫生局实施)

2.乡镇卫生院

根据省、市有关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要求,我县已按标准设置10个乡镇卫生院,其中3所中心卫生院,7所一般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270名,现有人员162人,非卫技人员66人,需分流25人,还需招录115名专业技术

人员。功能定位:

提供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医、基本医疗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应急处置,负责对村卫

生室的技术指导、业务管理和乡村医生培训等工作。

保障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政府主导、政府投资原则,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在理顺经营管理体制,还清医院债务的基础上,对大交、南樊、卫庄、郝庄4个改制卫生院回归公益性,并达到一甲等级标准;为配合我县十二五规划冶金工业园建设,保障经济服务,对安峪卫生院和五四一电厂医院实行一体化整合,将安峪卫生院建成中心卫生院;鉴于目前古绛卫生院经营政策与国家医改政策相悖、经营不善,严重亏损,难以保证职工利益,再加上遗留问题多、债台高筑等问题,拟对古绛卫生院实行拍卖转型改制,拍卖费用用以解除托管协议,清偿经营债务、保障职工利益;鉴于冷口卫生院辖区小、人口少的特点,拟对横水镇卫生院山底分院(骨科医院)与该院合并,提高冷口卫生院整体功能。(财政局、发改局、卫生局实施)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为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求,县城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转型为全额事业单位,以适应国家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具体设置规划及人员招录见方案。

功能定位:

(1)开展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报告、慢性病

管理等九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和慢性病的治疗;开展社区现

场应急救护、家庭医疗服务、转诊服务、康复医疗。

保障措施:启动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划面积100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按每站150平方米规划,投资15万元建设。或者采取政府租赁方式,解决社区用房。(财政局、发改局、卫生局实施)

4.村卫生所

我县205个行政村设立268个卫生所,已达到全覆盖,满足了农民群众就医需求。今后要逐步增设3000人以上行政村和200口人以上交通偏远的自然村

卫生所分所。

功能定位:承担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及一般康复等工作,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

保障措施: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50%房屋由政府或集体承建的目标。(发

改局、财政局、卫生局实施)

(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1.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根据国办发(201*)10号“关于印发20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以县人民医院为突破口,推动县、乡医疗卫生单位改革。一要完善院长选拨聘用制度。制定院长公开选拨聘用办法,严格把握人选标准和条件,着力选拔政治坚定、领导能力强、能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院长。二要改革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立医院“管委会、院委会和监委会”,构建重大决策、中层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

集体决策机制及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三要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的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和完善院长-科主任-医务人员层层聘用制度,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双向选择。实行绩效工资,建立医务人员以“诊治工作量、治愈好转率、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综合考核机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四要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严格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推行单病种限价管理制度,同级医院实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推行临床路径管理,降低住院费用,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五要加强公立医院监管。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医改成员单位组成的定期巡查、明察暗访制度,不定期公示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情况,对重大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并予以通报。建立医疗事故问责制度。(发

改局、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实施)

推进医疗卫生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辖区内卫生资源配置,切实履行代表政府监管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对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统一规划、严格准入、加强监管。县编办会同卫生部门年前完成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重新核定工作。卫生部门根据核准的总编制,根据不同地域、不

同功能、不同需求统筹调配使用,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公立医疗机构运行补偿机制。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县财政逐年提高补助比例,逐步实行收支两条线。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紧急救治、支农等公共服务经费。确保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经费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落实人员绩效工资及经费。强化医疗保健三级网“网底”建设,对村级卫生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助。(发改局、人

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实施)

建立县、乡医疗机构“技术支援、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实行“医院分片包点、科室专业轮换、晋升职称挂钩、绩效考核兑现”

的对口支援办法,形成“人员下沉、服务前移,上下联动、技术流通”的全县

医疗一体化服务格局。(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实施)

2.基层医疗机构改革

依据运编办发(201*)99号文件“关于调整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的通知”,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总编制的85%比例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其中,医疗服务岗位,占编制总数的60%,公共卫生服务岗位,占

编制总数的40%。

实行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制度,由县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的全员聘用制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动态合同管理制,建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妥善分流安置医改中的未聘人员,采取转岗分流、离岗退养、出资补偿、自主创业、支持学习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认真解决好分流安置人员

的社会保障。(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实施)

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三制六统一”管理模式,即:“全员聘用制、绩效工资制、定额补贴制,建设、行政、业务、财务、药品、新农合统一管理”。乡村医生实行“县聘、乡管、村用”。对基层卫生人员实行一年一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群众满意度四个方面。考核结果将直接与政府补助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的奖惩及医务人收入水平挂钩。(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

实施)

依据《山西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方案》(晋卫〔201*〕15号)合理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科学设置岗位,定编定岗不定人,合同管理,其经费由政府采取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助。(编办、人社局、财政局、

卫生局实施)3.加大综合绩效考评

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对县直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所进行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全方位综合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服务费和乡村医生补助发放挂钩。逐步形成居民

满意、下属配合、同行认可、主管肯定、员工敬业的考核导向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发展活力。切实将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心引导和转移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上,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水平。(人社局、财

政局、卫生局实施)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三年一轮训制度。五年内,县直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基本达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临床医师基本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村卫生所医生基本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县、乡(社区)两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都要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乡、村卫生机构工作。

(编办、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实施)

(三)药品供应一体化保障

1、改革以药养医,实行医药分开管理、分别核算,在实行全县基本药物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的采购方

式。(监察局、物价局、卫生局实施)

2、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

准和财政补偿投入等途径解决。(财政局、卫生局实施)

3、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要全部列入新农合、医保药物目录。201*年,全县乡(社区)、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率要达到100%。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按30%补偿,村卫生所按照农村户籍服务人口每人4元(省2元,市、县各1元)的标准补偿。(财

政局、物价局、卫生局实施)

4、建立药品配送企业竞争机制,采取“双轨制”采购做法,积极探索降低药品价格途径,真正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财政局、物价局、卫生局实施)

(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统筹

1、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做好农民参合的组织工作,使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力争达到100%,由乡镇政府组织落实。规范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实行门诊和住院双统筹,扩大农民总体受益面,201*年筹资标准

达到每人230元。合理控制新农合基金结余,当年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不得超过15%,累计结余不得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25%。加强基金监管,严格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201*年使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例在市、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达到60%、70%和80%以上,市外定点医院达到45%以上,5万元封顶。扩大大病补偿范围,将参合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儿童白血病纳入单病种报销范围,补偿比例

达到70%。(各乡镇政府、卫生局实施)

2、新合补偿报销实行“一站式”服务。参合农民门诊统筹基金使用实现

网上直报,实行即时结算。(卫生局实施)

3、实行县域内城乡居民健康“一卡通”。由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人社

部门牵头,卫生、民政、财政和有关部门配合,实现全县居民“统一筹集标准、统一报销比例、统一结算方式、统一运行模式”的医疗保障“四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一体化”管理,促进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人社局、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实施)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推进

1、建立县、乡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一体化”管理体制。一是对县、乡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机构负责人,实行“垂直管理”,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考核聘用。二是对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即由县级职能部门对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绩效考核、工资兑现。由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行政管理、业务领导。三是整合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组建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站,公共管理、疾控、监督、妇幼专业人员分工明确,协调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卫生局实施)

2、落实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县、乡两级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全县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1*年不低于25元。

(财政局、卫生局实施)3、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1*年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201*年全县居民建档计算机信息管理率达50%。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多形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强化预防接种,以乡镇为单位“五

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传染病防治和监测,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准确率达到95%以上。搞好孕产妇、儿童及老年人保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住院分娩率达96%。0-3岁儿童管理率达95%。老年人健康规范管理率达

90%以上。

实施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两类人群登记管理率达到90%以上。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为重性精神疾病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管

理率达100%以上。(财政局、卫生局实施)(六)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管理、县乡村互通互联的医疗卫

生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为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在县、乡、村已配备经办人员和电脑的基础上,政府要拿出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计算机网络入网和维护。根据卫生部关于基层财务、审计等有关五项配套改革规定,在乡镇卫生院实行财务集中办公的基础上,逐步将县直医疗机构纳入集中核算范围,充分体现公开、透明、规范和公益性原则。在已建立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

手段,加强对县域内医药卫生服务的监督。

(财政局、卫生局实施)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把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提上议事日程。县政府成立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医改工作第一责任人,统筹组织实施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监察、编办、物价、民政等有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制订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

县人民。

组长:武胜强(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王述江(县政府副县长)杨勇(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办主任)

成员:李春培(县发改局局长)安民(县卫生局局长)李明爱(县财政局局长)

靳银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樊东旭(县发改局总经济师)

吴慎海(县卫生局副局长)李明(县卫生局纪检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

办公室主任:樊东旭(兼)副主任:李明(兼)苗小忠(县卫生局主任科员)

(二)大力宣传,全面发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义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县上下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努力在全县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按照本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量化具体工作目标和时间进度。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医疗卫生工作实际,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实行公立医院零差率用药,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人员工资待遇。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在职人员基本工资全部列入财政预算。第二步:在加大政府投入,稳定医疗卫生队伍,让利百姓的基础上,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院长竞聘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任职目标考核机制。第三步,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的成果。

(四)建立完善卫生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完善卫生事业发展保障机制。县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为县财政支出的10%

以上,且每年增加1-2%,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

基本医疗保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五)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必须建立健全与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引得进、留得住、提得高”的人才保障机制。按照“研究生有资质随时进,本科学历有资质免试进,大、中专毕业生面向乡村考试进”的办法,补充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保障所有卫技人员业务三年一轮训。鼓励在职医护人员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等继续医学教育,特别是鼓励乡村医生积极参加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各医疗机构积极与外界高等级医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开展学术技术项目合作,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实施人才资源整合,实现“人才共享”。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特别是鼓励县直医疗机构离退休卫生技术人才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全面盘活人才资源。要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体

系,完善人才奖励办法,鼓励人才创新。

(六)建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考核奖惩工作是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作为检验各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晋职晋级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引发影响改革工作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

和相关人员责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1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