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展望

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展望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1:49:38 | 移动端: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展望

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展望

一、20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1.政策环境:中央着力深化改革、调控以稳为主,不同城市政策分化

201*年,"宏观稳、微观活"成为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贯彻始终,不同城市政策导向出现分化。年初"国五条"及各地细则出台,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有保有压"方向明确。下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持宏观政策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工作重心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保障房建设等长效机制工作继续推进,而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更多交由地方政府决策。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走势分化,政策取向也各有不同,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陆续出台措施平抑房价上涨预期,而温州、芜湖等市场持续低迷的城市,在不突破调控底线的前提下,微调当地调控政策以促进需求释放。

2.新房:百城价格指数持续上涨,重点城市供需两旺创近四年新高,全国销售创纪录,投资开工上行

价格方面,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8个月上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74%,同比连续12个月上涨,涨幅扩大至10.98%,十大城市涨幅明显高于百城平均水平,北京、广州、深圳尤为突出。成交方面,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长16%,总量为近四年同期最高,一二线城市由于上年成交量回升力度较大,今年同比增速略低于三线城市。供应方面,重点城市新批上市面积总量同比增长15%,为近四年最高,"金九"为年内高峰,即使在11月季节性低点,多数城市供应量仍在高位,多数城市库存水平止跌上扬,出清周期略有延长但仍处于近年较低水平。全国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明显好于去年,规模创历史新高;投资额增速高于去年;新开工面积止跌反弹,规模有望超越201*年高点;资金来源整体增速有所回升,总体高于同期开发投资增速,企业资金状况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3.二手房:十大城市量价创新高,上半年尤为突出,下半年渐趋平稳

价格方面,201*年1-11月,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均价累计上涨18.5%,涨幅超过新房2.5个百分点,三季度以来涨幅渐趋平稳,11月价格达26484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成交方面,受3月成交量激增带动,1-8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总成交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之后几个月总体平稳,前11月共成交94.13万套,同比增长64.5%,为近四年最高;上海、北京月均分别成交2.3万套和1.6万套,规模最为突出,占十大城市比重近五成。

4.土地:全国量价明显好于去年,一线城市增长最为显著,地王频出

供求方面,201*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推出及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17.9%、34.2%,总出让金同比大幅增长69.8%,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和成交额分别增长73.8%和139.5%,增长最为显著。价格方面,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均价同比上涨25.9%,溢价率达19.5%.今年以来地王总价水平明显提高,约为去年的1.8倍,楼面均价突破1万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5.企业:销售业绩再上新台阶,拿地回归一二线,融资渠道多样化

销售方面,201*年1-11月,龙头企业销售业绩再上新台阶,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十家代表企业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32%和26%,均有望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千亿俱乐部中新增中海[简介最新动态]、恒大[简介最新动态]、碧桂园[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3家。拿地方面,十大企业拿地规模和金额均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7%和87%,品牌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拿地占比明显提高,拿地金额占比由去年的22%上升至29%,导致企业平均拿地成本提高近30%.资金方面,全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有所提升,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债券、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明显增多,优质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二、20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

1.宏观环境:经济合理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调控政策日趋分化宏观经济方面,201*年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坚持稳中求进,不再单纯重视经济增速,稳中求进与改革创新两者并重,结构优化是关键。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信贷和社会融资仍将平稳增长,但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等金融改革也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货币信贷环境不再宽松。房地产调控方面,随着不同区域市场表现分化进一步加剧,调控政策取向进一步差异化。随着土地、财税制度改革和住房供应体系的稳步推进,以市场为决定作用的调控机制将逐步形成,行业中长期环境日趋明晰,有助于社会经济和房地产业的健康理性发展。

2.市场趋势:整体继续向好但增速放慢,上半年增速较高下半年趋缓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在宏观经济和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房地产调控政策整体平稳的背景下,20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量价继续增长但增速放慢,投资新开工增长平稳"的特点。成交方面,明年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额增长继续推动商品房需求增长,但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信贷扩张放慢和高基数导致增速放缓,预计20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5%-7.8%,增幅明显低于201*年;市场惯性使得明年上半年同比增速相对较高,同比增长7.9%,下半年总量高但同比增速放缓至6.1%.供应方面,土地成交回暖推动新开工面积继续增长,但在多数城市潜在供应充足、销售增长趋缓、货币政策稳健的背景下,全国新开工和投资增速放缓,预计明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6.0%-8.0%,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15.0%-17.5%.价格方面,供应加大及信贷投放趋缓,减缓房价上涨势头,预计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上涨7.0%-7.6%,但热点城市受供求矛盾突出和高地价推动,房价上行压力依然较大。3.关注点:分化加剧与风险积聚促使行业转型,市场逐步回归理性

1)分化加剧:不同城市量价走势和政策导向分化继续加剧,企业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不同城市量价走势和政策分化进一步加剧,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供不应求压力持续,虽然201*年新开工项目将增加201*年供应,但高地价使得当地房价上涨压力依然突出,政策有加码可能;多数二线城市供需均衡价格平稳;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供应充足,部分城市需警惕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行风险,少数城市或将继续松绑政策鼓励需求,而毗邻核心城市的三四线城市量价仍有空间。企业马太效应日趋明显,大企业领先优势继续扩大,中型企业不进则退,小企业边缘化2)风险积聚:经济降速、制度变革、需求透支等风险进一步积聚,高速增长后回归理性势在必行

经济方面,中长期来看经济增速和货币信贷投放将趋缓,201*年全面深化改革落地也将加大短期经济波动,支持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减弱;政策方面,税收、土地、金融等关键要素改革逐步落实,长效机制完善促进行业环境转变;需求方面,过去多年量价快速增长使得需求透支,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速度放慢等行业风险进一步积聚,在201*年商品房量价创下历史新高后,成交量已接近潜在上限,未来理性回归势在必行。

3)行业转型:消费升级、政策支持促使更多企业转向旅游地产等新领域,但去化周期长等风险亟待关注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政策支持下,更多企业转向传统领域之外的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品牌房企拓展力度尤其突出。对规模在100万平米以上的300个样本项目统计发现,总规模接近8亿平方米,海南、山东等东南沿海地区最为明显,规模在500万甚至1000万平米以上的项目时有出现。但是,旅游地产项目资金投入大、去化周期长、供应规模庞大可能超过潜在需求、同质化竞争等风险亟待关注。

扩展阅读:20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201*年趋势展望

一、20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1.政策环境:中央着力深化改革、调控以稳为主,不同城市政策分化

201*年,"宏观稳、微观活"成为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贯彻始终,不同城市政策导向出现分化。年初"国五条"及各地细则出台,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有保有压"方向明确。下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持宏观政策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工作重心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保障房建设等长效机制工作继续推进,而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更多交由地方政府决策。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走势分化,政策取向也各有不同,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陆续出台措施平抑房价上涨预期,而温州、芜湖等市场持续低迷的城市,在不突破调控底线的前提下,微调当地调控政策以促进需求释放。

2.新房:百城价格指数持续上涨,重点城市供需两旺创近四年新高,全国销售创纪录,投资开工上行

价格方面,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8个月上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74%,同比连续12个月上涨,涨幅扩大至10.98%,十大城市涨幅明显高于百城平均水平,北京、广州、深圳尤为突出。成交方面,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长16%,总量为近四年同期最高,一二线城市由于上年成交量回升力度较大,今年同比增速略低于三线城市。供应方面,重点城市新批上市面积总量同比增长15%,为近四年最高,"金九"为年内高峰,即使在11月季节性低点,多数城市供应量仍在高位,多数城市库存水平止跌上扬,出清周期略有延长但仍处于近年较低水平。全国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明显好于去年,规模创历史新高;投资额增速高于去年;新开工面积止跌反弹,规模有望超越201*年高点;资金来源整体增速有所回升,总体高于同期开发投资增速,企业资金状况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3.二手房:十大城市量价创新高,上半年尤为突出,下半年渐趋平稳

价格方面,201*年1-11月,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均价累计上涨18.5%,涨幅超过新房2.5个百分点,三季度以来涨幅渐趋平稳,11月价格达26484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成交方面,受3月成交量激增带动,1-8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总成交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之后几个月总体平稳,前11月共成交94.13万套,同比增长64.5%,为近四年最高;上海、北京月均分别成交2.3万套和1.6万套,规模最为突出,占十大城市比重近五成。

4.土地:全国量价明显好于去年,一线城市增长最为显著,地王频出

供求方面,201*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推出及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17.9%、34.2%,总出让金同比大幅增长69.8%,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和成交额分别增长73.8%和139.5%,增长最为显著。价格方面,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均价同比上涨25.9%,溢价率达19.5%.今年以来地王总价水平明显提高,约为去年的1.8倍,楼面均价突破1万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5.企业:销售业绩再上新台阶,拿地回归一二线,融资渠道多样化

销售方面,201*年1-11月,龙头企业销售业绩再上新台阶,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十家代表企业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32%和26%,均有望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千亿俱乐部中新增中海[简介最新动态]、恒大[简介最新动态]、碧桂园[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3家。拿地方面,十大企业拿地规模和金额均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7%和87%,品牌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拿地占比明显提高,拿地金额占比由去年的22%上升至29%,导致企业平均拿地成本提高近30%.资金方面,全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有所提升,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债券、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明显增多,优质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二、20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

1.宏观环境:经济合理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调控政策日趋分化

宏观经济方面,201*年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坚持稳中求进,不再单纯重视经济增速,稳中求进与改革创新两者并重,结构优化是关键。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信贷和社会融资仍将平稳增长,但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等金融改革也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货币信贷环境不再宽松。房地产调控方面,随着不同区域市场表现分化进一步加剧,调控政策取向进一步差异化。随着土地、财税制度改革和住房供应体系的稳步推进,以市场为决定作用的调控机制将逐步形成,行业中长期环境日趋明晰,有助于社会经济和房地产业的健康理性发展。

2.市场趋势:整体继续向好但增速放慢,上半年增速较高下半年趋缓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在宏观经济和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房地产调控政策整体平稳的背景下,20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量价继续增长但增速放慢,投资新开工增长平稳"的特点。成交方面,明年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额增长继续推动商品房需求增长,但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信贷扩张放慢和高基数导致增速放缓,预计20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5%-7.8%,增幅明显低于201*年;市场惯性使得明年上半年同比增速相对较高,同比增长7.9%,下半年总量高但同比增速放缓至6.1%.供应方面,土地成交回暖推动新开工面积继续增长,但在多数城市潜在供应充足、销售增长趋缓、货币政策稳健的背景下,全国新开工和投资增速放缓,预计明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6.0%-8.0%,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15.0%-17.5%.价格方面,供应加大及信贷投放趋缓,减缓房价上涨势头,预计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上涨7.0%-7.6%,但热点城市受供求矛盾突出和高地价推动,房价上行压力依然较大。3.关注点:分化加剧与风险积聚促使行业转型,市场逐步回归理性

1)分化加剧:不同城市量价走势和政策导向分化继续加剧,企业马太效应日趋明显不同城市量价走势和政策分化进一步加剧,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供不应求压力持续,虽然201*年新开工项目将增加201*年供应,但高地价使得当地房价上涨压力依然突出,政策有加码可能;多数二线城市供需均衡价格平稳;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供应充足,部分城市需警惕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行风险,少数城市或将继续松绑政策鼓励需求,而毗邻核心城市的三四线城市量价仍有空间。企业马太效应日趋明显,大企业领先优势继续扩大,中型企业不进则退,小企业边缘化

2)风险积聚:经济降速、制度变革、需求透支等风险进一步积聚,高速增长后回归理性势在必行

经济方面,中长期来看经济增速和货币信贷投放将趋缓,201*年全面深化改革落地也将加大短期经济波动,支持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减弱;政策方面,税收、土地、金融等关键要素改革逐步落实,长效机制完善促进行业环境转变;需求方面,过去多年量价快速增长使得需求透支,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速度放慢等行业风险进一步积聚,在201*年商品房量价创下历史新高后,成交量已接近潜在上限,未来理性回归势在必行。

3)行业转型:消费升级、政策支持促使更多企业转向旅游地产等新领域,但去化周期长等风险亟待关注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政策支持下,更多企业转向传统领域之外的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品牌房企拓展力度尤其突出。对规模在100万平米以上的300个样本项目统计发现,总规模接近8亿平方米,海南、山东等东南沿海地区最为明显,规模在500万甚至1000万平米以上的项目时有出现。但是,旅游地产项目资金投入大、去化周期长、供应规模庞大可能超过潜在需求、同质化竞争等风险亟待关注。

一、20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1.政策环境:中央着力深化改革、调控以稳为主,不同城市政策分化

201*年,"宏观稳、微观活"成为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贯彻始终,不同城市政策导向出现分化。年初"国五条"及各地细则出台,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有保有压"方向明确。下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持宏观政策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工作重心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保障房建设等长效机制工作继续推进,而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更多交由地方政府决策。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走势分化,政策取向也各有不同,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陆续出台措施平抑房价上涨预期,而温州、芜湖等市场持续低迷的城市,在不突破调控底线的前提下,微调当地调控政策以促进需求释放。

2.新房:百城价格指数持续上涨,重点城市供需两旺创近四年新高,全国销售创纪录,投资开工上行

价格方面,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8个月上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74%,同比连续12个月上涨,涨幅扩大至10.98%,十大城市涨幅明显高于百城平均水平,北京、广州、深圳尤为突出。成交方面,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长16%,总量为近四年同期最高,一二线城市由于上年成交量回升力度较大,今年同比增速略低于三线城市。供应方面,重点城市新批上市面积总量同比增长15%,为近四年最高,"金九"为年内高峰,即使在11月季节性低点,多数城市供应量仍在高位,多数城市库存水平止跌上扬,出清周期略有延长但仍处于近年较低水平。全国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明显好于去年,规模创历史新高;投资额增速高于去年;新开工面积止跌反弹,规模有望超越201*年高点;资金来源整体增速有所回升,总体高于同期开发投资增速,企业资金状况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3.二手房:十大城市量价创新高,上半年尤为突出,下半年渐趋平稳

价格方面,201*年1-11月,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均价累计上涨18.5%,涨幅超过新房2.5个百分点,三季度以来涨幅渐趋平稳,11月价格达26484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成交方面,受3月成交量激增带动,1-8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总成交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之后几个月总体平稳,前11月共成交94.13万套,同比增长64.5%,为近四年最高;上海、北京月均分别成交2.3万套和1.6万套,规模最为突出,占十大城市比重近五成。

4.土地:全国量价明显好于去年,一线城市增长最为显著,地王频出

供求方面,201*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推出及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17.9%、34.2%,总出让金同比大幅增长69.8%,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和成交额分别增长73.8%和139.5%,增长最为显著。价格方面,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均价同比上涨25.9%,溢价率达19.5%.今年以来地王总价水平明显提高,约为去年的1.8倍,楼面均价突破1万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5.企业:销售业绩再上新台阶,拿地回归一二线,融资渠道多样化

销售方面,201*年1-11月,龙头企业销售业绩再上新台阶,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十家代表企业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32%和26%,均有望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千亿俱乐部中新增中海、恒大、碧桂园3家。拿地方面,十大企业拿地规模和金额均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7%和87%,品牌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拿地占比明显提高,拿地金额占比由去年的22%上升至29%,导致企业平均拿地成本提高近30%.资金方面,全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有所提升,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债券、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明显增多,优质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二、20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

1.宏观环境:经济合理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调控政策日趋分化宏观经济方面,201*年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坚持稳中求进,不再单纯重视经济增速,稳中求进与改革创新两者并重,结构优化是关键。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信贷和社会融资仍将平稳增长,但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等金融改革也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货币信贷环境不再宽松。房地产调控方面,随着不同区域市场表现分化进一步加剧,调控政策取向进一步差异化。随着土地、财税制度改革和住房供应体系的稳步推进,以市场为决定作用的调控机制将逐步形成,行业中长期环境日趋明晰,有助于社会经济和房地产业的健康理性发展。

2.市场趋势:整体继续向好但增速放慢,上半年增速较高下半年趋缓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在宏观经济和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房地产调控政策整体平稳的背景下,20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量价继续增长但增速放慢,投资新开工增长平稳"的特点。成交方面,明年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额增长继续推动商品房需求增长,但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信贷扩张放慢和高基数导致增速放缓,预计20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5%-7.8%,增幅明显低于201*年;市场惯性使得明年上半年同比增速相对较高,同比增长7.9%,下半年总量高但同比增速放缓至6.1%.供应方面,土地成交回暖推动新开工面积继续增长,但在多数城市潜在供应充足、销售增长趋缓、货币政策稳健的背景下,全国新开工和投资增速放缓,预计明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6.0%-8.0%,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15.0%-17.5%.价格方面,供应加大及信贷投放趋缓,减缓房价上涨势头,预计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上涨7.0%-7.6%,但热点城市受供求矛盾突出和高地价推动,房价上行压力依然较大。

3.关注点:分化加剧与风险积聚促使行业转型,市场逐步回归理性

1)分化加剧:不同城市量价走势和政策导向分化继续加剧,企业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不同城市量价走势和政策分化进一步加剧,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供不应求压力持续,虽然201*年新开工项目将增加201*年供应,但高地价使得当地房价上涨压力依然突出,政策有加码可能;多数二线城市供需均衡价格平稳;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供应充足,部分城市需警惕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行风险,少数城市或将继续松绑政策鼓励需求,而毗邻核心城市的三四线城市量价仍有空间。企业马太效应日趋明显,大企业领先优势继续扩大,中型企业不进则退,小企业边缘化

2)风险积聚:经济降速、制度变革、需求透支等风险进一步积聚,高速增长后回归理性势在必行

经济方面,中长期来看经济增速和货币信贷投放将趋缓,201*年全面深化改革落地也将加大短期经济波动,支持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减弱;政策方面,税收、土地、金融等关键要素改革逐步落实,长效机制完善促进行业环境转变;需求方面,过去多年量价快速增长使得需求透支,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速度放慢等行业风险进一步积聚,在201*年商品房量价创下历史新高后,成交量已接近潜在上限,未来理性回归势在必行。

3)行业转型:消费升级、政策支持促使更多企业转向旅游地产等新领域,但去化周期长等风险亟待关注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政策支持下,更多企业转向传统领域之外的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品牌房企拓展力度尤其突出。对规模在100万平米以上的300个样本项目统计发现,总规模接近8亿平方米,海南、山东等东南沿海地区最为明显,规模在500万甚至1000万平米以上的项目时有出现。但是,旅游地产项目资金投入大、去化周期长、供应规模庞大可能超过潜在需求、同质化竞争等风险亟待关注。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24日在京透露,明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持续,同时更加注重调控的针对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姜伟新指出,201*年,中国商品住房总体建设、销售、库存、交易量都有大幅度上升,但分化明显。部分热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很大,少数城市房地产市场萎缩,交易量下滑。

官方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年11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69个城市房价同比上涨。其中,一线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已经连续3个月房价同比涨幅超过20%。但同时,部分二、三线城市却存在开发过量,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

针对这种市场的分化情况,姜伟新表示,明年要强调调控的针对性。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购政策。而房价开始下跌的城市,要注重消化存量,控制新开发总量。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注重分类指导以及强化调控针对性的提法与此前中央高层历次会议上透露出的楼市政策趋势一脉相承。这意味着未来地方政府将在楼市调控中占主导地位,房地产调控也出现逐渐淡化中央统一号令,自主权下放地方的大趋势。

今年临近年末,中国有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17个城市分别出台针对各地的地方性调控政策,以稳定房价。

陈国强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相应地做“加减法”,能有效避免过去“一刀切”的政策带来的负面效果,推动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强调,陈国强指出,则显示出延续既有政策的调控思路,意味着明年政策出现突然地全面收紧或者全面放松的可能性较小。

针对现有的住房难题,姜伟新在会议上指出,鼓励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创新住房供应模式,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据悉,目前已经形成的共有产权住房模式包括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有的还给予适当财政补助、税费减免,以降低住房的建设成本,然后以低于市场价格配售给符合条件的购房家庭。配售时,在合同中明确共有双方的产权份额及将来上市交易的条件和增值所得的分配比例。例如北京的自主型商品住房。

房产税的推广被业界认为是建立楼市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而住房信息联网则是推开房产税的前提之一。针对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姜伟新表示,明年还要继续推进,进一步扩大联网城市范围,探索建立各省、城市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动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及运行机制。

那些期望靠投资房地产股票来对冲房价上涨风险的人一定都傻了眼。

1月21日,停牌跨年的万科A(000002)一字涨停,股价报11.13元。刚刚过去的这个交易日,它却收于8.14元,盘中更是创下每股8.11元的201*年新低。可倘若1月你买的不是万科A而是它在北上广深任何一地的楼盘,恭喜你如果你能够立刻卖房套现,刨去交易费用你都应该轻松获得3成至5成的收益。

单凭这一条,丈母娘便足以蝉联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当然,不仅仅是丈母娘;所谓“倒逼”四大发明的创造基因加上博大精深的汉语语法,造就了中国式购房的无限可能。刚需房、学位房、改善房、自住房、保值增值房风声雨声读书声,怎及“涨”声更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岂如“房”事最关心?

涨声依旧汹涌。路透社编纂的数据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信息均显示,11月新房价格比一年前高出9.9%,而10月份的同比增幅为9.6%。对70座城市的房价调查显示,69座城市的房价同比上涨,66座城市的房价月度环比上涨。最具代表性的魔都和帝都,其房价同比分别上涨18.2%和16.3%,而上月同比增幅分别为17.8%和16.8%。

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与其相信这些已知的涨幅马后炮,不如盯紧了大V任大炮。坚定看多中国房市十余年,任志强对价格上涨趋势的判断从来没错过。但大炮最近的火力有所减弱,虽然他在16日的某个论坛上仍旧笃定宣称房价还会上涨;不过,由于今年11月后土地供应转入正增长,所以现在还不能断定房价会暴涨。

支持这一论断的证据当然不胜枚举,比如美联储开始退出QE资金面将逐步趋紧,又譬如住房信息联网和房产税可能出台等等。可吊诡之处在于:我们眼见着处处叫骂房价太高毁了国人的生活,但似乎大家从心底里并不希望任大炮突然哑火。

201*年第4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5%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降低1.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线城市居民的高房价感受有所缓解,分别有73.8%和61.8%的居民认为房价高,较上季分别回落3.2和3.1个百分点。

而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则认为“全国楼市已严重分化,一二线城市明年或酝酿更大涨幅。”人民喉舌引述中原地产监测指:201*年一线城市平均供求比为1.14,二线城市为1.21,三、四线城市更高,达到1.39;而截至今年11月份,一线城市平均供求比降为0.87,出现供不应求情况,二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则显得颇为稳健,供求比与201*年持平。“一、二线城市日光盘迭出。部分城市用限价等举措短期抑制了市场上涨,从统计数据上看,可能在年底得到降温的假象。但这很可能在明年酝酿更大涨幅。”

倘若我们认可人行代表了人民币的态度,而人日代表了老百姓的态度。那么,对待201*年的房市,钱与人的态度竟然如此自相矛盾暧昧模糊。

可“中国式”就是这么奇葩。还是回到万科A:全年股价峰值出现在1月30日,也不过只有12.75元而已。但分析指万科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超1600亿元,而其可销售额达2400亿元突破201*亿年度销售额只是时间问题。即使算上综合成本上升和交房标准提高等因素会影响到万科的利润率,但房价的涨幅足以支撑巨额利润为何其股价却屡创新低呢?

一切解释都是多余的,在中国式的游戏规则面前。

看看中国诸位房企大佬,白手起家占绝大多数。穷光蛋还敢玩房地产?搁在发达国家试试看?但在以土地财政为轴心的棋局里,与其说开发商在建房卖房,不如说他们在玩空手套白狼只要拿得到地。

今年融资10亿拿到一块土地的70年使用权,立刻可以抵押套现;次年土地升值至15亿,于是有了第一轮利润。而后用银行的钱建房子,同时盖间售楼处便可以卖楼花。房子还没建成,银行的贷款都已经还清了

但相比出钱的和出地的,在这个棋盘上房企还真的只是一个做搬运的苦力而已。有北大专家撰文指:“政府和银行在201*年从房地产行业获得的收入达47917亿元,占全年房地产业销售额的75%。”虽然这种简单相加的计算方法在业内人士中引起不同观点,但政府从房地产行业中拿走的土地出让金和税费比例偏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任大炮们虽然嘴脸并不好看,但为了挣钱,他们也必须学会背黑锅。

房价暴涨的利润究竟从何而来又往何而去,任大炮和万科都心知肚明。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允许任大炮哑火。股市中的万科A不能作为万科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温度计,但任大炮一定是中国式购房指数的晴雨表。真相就在那里:一个与民争利的房市要进化成为一个还利于民的房市,与其寄望于开发商的良心发现,不如让开发商赚够钱,让公共服务伦理准则回归本位。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展望》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展望: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展望》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1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