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七)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七)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1:52:04 | 移动端: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七)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七)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1.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典地理学)(19世纪中叶以前):

人文地理学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古希腊诗人荷马公元前9实际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

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西方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自然、政治、哲学等混杂在一起的笼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多为游记、地方志之类,以记述性的资料为主。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创立了因果原则等研究基本方法。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描述发展为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

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2、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3、文化区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的。

3、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文化扩散特征:

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

②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原因: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3、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人的作用:

1、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2、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3、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4、生态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5、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形成环境感知后,受其影响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十分准确,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在移民上的反应)。

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5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

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

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

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

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文化生态: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

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

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

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7、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你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典型模式: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按课题研究目的分: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性课题。根据课题的来源分: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计划方案包括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申报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包括: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经费预算说明。三、收集、整理资料:广泛收集、辨别真伪、兼收并蓄、分类清晰。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是资料收集工作,调查研究主要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有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第一手资料是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获得,第二手资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简介资料的认识,弥补其时效性缺陷,获得直观印象。

五、分析研究(数据初步分析与处理、建立分析模型、数据补充、分析结论可靠性评价、征求意见):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的过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原始资料)

8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是重点,区域研究最为典型,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1)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2)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3)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9、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

展的影响。

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人口变动的影响: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10、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在诸因素中重点考虑限制性条件)

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防御自然灾害,香港、日本劈山、填海造陆。

气候条件: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限制性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日本企业临海型利于进口原材料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瓶装物品就地销售消耗能量多的工业:连铝厂靠近水电站需新鲜原料的工业:牛奶加工冷藏技术的应用3.能源条件:

能源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能源输送:西气东输使东部方便的使用能源发展耗能工业能源成本:核电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火电

4.市场条件(限制性条件):成品体积增大的工业:塑料工业产品要保鲜的工业:食品工业

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如钢铁联合企业。

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三废排放、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11、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

1.集聚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二是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商业区因富有阶级转移,经济效益下降。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的高成本负担等等导致城市分散化过程。二是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

3.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12、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表现形式:

一、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各民族国家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寻求自我文化认同,这些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儿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二、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

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以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三、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局限性:

一、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

短缺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本土化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导致极权主义、世界处于风险状态、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对和谐生活构成了威胁。

二、本土化运动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

端为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一、对资源的压力

1土地资源退化2水资源短缺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4矿产资源消耗巨增二、引起的环境问题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3臭氧层遭破坏4水体污染加剧三、引起的社会问题

扩展阅读: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五)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8.农业起源研究所要解决的六大问题:

农业产生的原因农业产生的特点农业产生的时间

农业最初由什么人产生农业产生的方式农业的对象

19.现代农业的类型:

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20.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论述题)

1自然条件2资源条件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7区域协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一)自然条件

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条件是地形、气候和水文。地形对工业的影响主要在于厂址的选择。多选择地形比较平坦,有较大面积,有利于生产活动与内外联系的地方。在地形的选择上还要注意自然灾害问题。气候条件对工业的作用不象地形那样大,因为可以用人工办法创造适合工业生产需要的室内环境,以弥补自然气候的不足。水文条件主要是供水与排水问题。工业生产大多需要较多的水,不但有数量上的要求还有质量上的标准。(二)资源条件

工业是加工原料成为成品的企业,各种原料由于其数量、质量的差异,对工业的区位选择有大大的影响。1加工后的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且价格低廉的原料。2加工后的成品体积增大而有不便运输的原料。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多选择能源供应量大的地方。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多选在原料产地近运输条件好的地方。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多选择在市场附近。(三)能源条件

第二产业在将原料加工为成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这些能源不是过去手工业时,体力劳动所能解决的。蒸汽机、电力、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相继出现。(四)市场条件

商品生产的特点,使商品不是为生产者自身消费,而是为消费者而生产的。工厂的效益往往视其规模而定。对于不生产主机而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则手主机厂与提供其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的所在地限制。有些企业与公司,为起产品在其他地区或国家占据市场,往往在这些地区或国家建厂生产其产品。以便就地销售。(五)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也是使其他产品增殖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的区位选择对这个条件是十分重视的。由于工业生产过程多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的要求不同,而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前者需要劳动力的数量较多,后者较少。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具有一定水平,并适合操作机器的工人才能上任,称之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再有,各种企业的规模,工序关系,生产连续性等方面有所不同,所有企业对工人稳定要求不高。(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从工业革命开始与工业生产扩散以来,人门看到其对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着显著作用。目前不但污染已造成局部环境问题,而且也出现了大范围的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21.城市化概念: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22.城市化的机制:

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3.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1在利用河流方面

2在利用海洋方面:利用海洋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3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24.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动力分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另外还有摩擦力(阻力)。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

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3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产生聚集或扩散的力量。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的。2扇型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的。3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的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25.语言: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和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地理学即研究语言的时空特征,语言的形成条件,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6.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和基本意义如下:

(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2)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

(3)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27.语言的本质属性:

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

28.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粤方言5.闽方言6.赣方言7.客家方言

29.语言传播特性:

外延性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变性

30.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

1.地理集团的影响(自然因素影响)2.社会人文因素影响

行政区划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经济条件的影响

31.第四节:语言景观(全看)地名景观(重点看)熟习的某一区域,对地名景观进行解说

一、地名景观的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和变异性。

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我国地名景观从其意义上讲,可分为历史地名、变迁地名和意愿地名等不同类别。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地名主要是反映地点的相对位置。我国古代就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的说法。与此有关的地名有华阴、蒙阴、衡阳、凤阳、淮阴、沈阳、洛阳等等。与地形有关的地名有:鞍山、巫山、平顶山、赤峰、黄冈、等等。

与水体有关的地名有:黑龙江、浙江、松江,漠河、沙河、白河,沂水、,等等。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的地名有:茶店、酒店、牛市屯、牛街、马市、马场、马街、柴树店等等。这种命名反映了该地商业活动的特点。

(3)反映历史方面:有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例如明朝时建都于北京,为改善当地农业经济,增加粮食供应,从人口较多的山西移民到此进行开垦种田。当时,来北京开垦的移民都以原来居住地的地名命名新的开垦地点,故村名就以山西的故乡县名命名。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如在壮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作地名,不仅限于广西(那陈、那琴、那岭)省,而且也出现于广东(那条、那霍)、云南(那洒、那街)的部分地区。在蒙语中,“浩特”是指城,故有呼和浩特(蒙语为青色的城)、乌兰浩特(红色的城)等地名。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藏语中是“圣地”之意。新疆的“塔里木”在维吾尔语中意为“脱缰之马”。

(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表示祥瑞或祈福意愿的地名很多,谨以陕西为例,就有长安、凤翔、宝鸡、扶风、绥德、安康、宁陕、镇安、定边、靖边等。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七)》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1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