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湖镇小学201*年春暑期教师培训总结

湖镇小学201*年春暑期教师培训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2:21:49 | 移动端:湖镇小学201*年春暑期教师培训总结

湖镇小学201*年春暑期教师培训总结

湖镇小学校

201*年春教师暑期培训工作总结

我校按照县教育委会议和文件要求,为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进一步落实县教委“一三五”工作目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师暑期培训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学校成立了以林倡校长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师暑期培训工作计划,培训学习时间从7月7日开始到7月12日结束,历时6天时间。培训工作在林校长的精心策划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学校培训工作每天都有具体而又明确的培训内容、任务和要求,每天培训工作,由专人负责、专人主持。在培训学习期间,培训领导小组既要加班加点搜集和编制培训学习材料,按教委要求整理好有关校本培训讲课稿,还要接受培训,做好学习笔记,参加学习活动,他们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后勤组的同志,除了参加培训外,还要安排好16名老师的伙食,后勤服务工作及时周到,为暑期培训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全员参与,积极主动接受培训。201*年7月7日到7月12日,我校全体教师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参加暑期培训。学校每天集体培训学习时间从上午8:30开始到11:00结束,下午从2:30开始到5:30结束,每天集体培训时间5个半小时。7月7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以“爱生乐教”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能力培训。7月8日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培训。7月9-11日,我校开展了进一步学习“读思练”课堂教学主体导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开展了深化MS-EEPO有效教育应用培训,结合卓越课堂建设,研讨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同时,组织教师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自主开展新课标学科专题培训。

三、暑期培训学习工作,充分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林校长的安排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学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后,我们目标和方向更明确了。

学习了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市教委《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的“十项规定”》、《关于规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从教行为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通知》、县教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规定》等,老师们表示要做一个理性的教育行走者,以科学民主的精神,自由平等的思想,尊重服务的理念,淡薄名利的情怀,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离不开同伴互助,也离不开专业引领。他要求我们心动更要行动。我们全体钱小人将不辜负领导的希望,不辜负人民重托,将按照领导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学校办得更美更好质量更高。

四、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总结,在活动和培训中提升从教水平。

通过培训,全体教师都撰写了心得体会和学习总结。考核组对参培人员进行了公开、公正的量化考核参培率和合格率达100%。

这次暑期培训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为我校今后更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质量立校,规范办学,科研兴校的策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稳定、全面、可持续发展。

201*年7月12日

扩展阅读:201*年南通暑期教师培训资料汇编

201*年南通暑期教师培训资料汇编

课题一:《浮力》

来自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陆建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知道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并知道什么是浮力。

2.知道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并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3.通过探究,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懂得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3、进一步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分析归纳。(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略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二、教学重点

浮力的概念、称重法测量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三、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资源

1.演示实验用:氢气球、蜡烛、乒乓球、烧杯、盐水、酒精、水银、石块(阿基米德原理演示装置一套)

2.学生实验用:乒乓球、水、酒精、烧杯、、铜、铁、铝圆柱体、橡皮泥、水袋、细线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流程图

导入浮力现象→归纳浮力概念→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定性)→阿基米德原理(定量)→应用→布置课后探究课题。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观察现象

1.将一个乒乓球从高处落下,另一只托住,我手托的乒乓球和同学们桌上烧杯内水面上的乒乓球状态上有什么相同点?在受力上有什么相同点?(静止状态,重力、托力→浮力)2.将一个鸡蛋放入盐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悬浮在中间)它有没有受到浮力作用?3.教师释放氢气球。气球为什么能升空?

4.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受到浮力的?

多媒体展示图片:人浮在死海海面上、护卫舰浮在海面上、潜水艇、雪龙号、孔明灯、氢气球

(说明: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学生通过搜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使思维发散。通过所列举的现象,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师:在这些现象里蕴含着什么知识呢?生:(它们都受到浮力作用。)板书:浮力(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浮力?

师:浸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浸到其他液体中是否还受到浮力?把铁球放入水银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生:(漂浮在水银面上,说明它在水银中受到了浮力。)

师:同学们把乒乓球逐渐按入水中,注意手的感受,松开手后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学生:(体验浮力)师:浮力的方向怎样?

演示实验:找一段较粗的红毛线,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将水注入大烧杯,直到将乒乓球浸没,观察红毛线被在竖直方向拉直。将大烧杯的一端垫高,发现红毛线仍旧被在竖直方向拉直。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向哪里?生:(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师:同学们能否概括一下什么是浮力呢?生:(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多媒体展示板书什么是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受力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方向:竖直向上

2.探究活动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师:把蜡块放入酒精中,铜块放入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生:(下沉)

师:铜、石块等在水中是沉底的,蜡块在酒精也是沉的,那么这些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根据你的经验说说你的猜想。生猜想:(1)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2)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师:有哪些经验支持你的猜想?生:(1)水中下沉的物体不会到浮力,因为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的轮船是漂在水面的。(2)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因为将水中的石头搬上岸时,会觉得在水中很轻而搬出水面后觉得石头变重了。

师: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根据桌上现有的实验器材,能否验证出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然后用桌上的器材亲自动手验证一下。生:(讨论、实验)

师:哪个小组已验证出的,请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大家。生:(实验发现铁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因为F在刚才的实验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能否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呢?生:(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在空气中的重减去它浸在水中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师:很好。我们把这种测浮力的方法叫做称重法,用公式F浮=G-F’来表示。多媒体展示受力示意图;多媒体展示板书:

(二)称重法测浮力:F浮=G-F’

3.探究活动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师:力是有大小的,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置疑)根据你的经验说说你的猜想。生:(猜想)(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6)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体积有关

(7)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师:(学生猜想因素,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师;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这么几个,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控制变量)请各小组选择一两个影响因素来讨论一下,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多媒体展示给出的器材:

木块、水、烧杯、弹簧测力计、铜、铁、铝圆柱体、酒精、橡皮泥、细线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请几个小组派个代表分别讲述一下你们要验证什么因素,准备怎样验证?生:(实验方案)

生:分组实验,收集数据生:交流讨论序号物体12345678浸入液体物体体积浸入形状物重G/N拉力F,/N浮力F浮/N体积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多媒体展示板书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探究活动三:浮力的大小师:(进一步置疑)既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体积大小有关、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能否猜想一下,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液体有什么定量关系呢?我们能不能把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归结为一个因素呢?生:(质量、重力)

师:我们利用测量盛满水的薄壁塑料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来探究这一问题。生:(实验)水袋重G/N浸没时测力计示数F,/N浮力F浮/N排开水重G排/N师:

比较塑料袋受到的浮力和塑料袋中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比较塑料袋排开的水重和袋中的水重有什么关系?塑料袋受到的浮力和塑料袋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生:(相等)

师:重大发现!请大家用语言来表述一下这公式的含义。如果我们把物体浸到其它液体中,它受的浮力也等于排开的液体重。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如果我们把物体浸到气体中,它受的浮力也等于排开的气体重。多媒体展示活动、分析过程多媒体展示板书:三、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液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4.课堂思考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浮力很多知识,谁能告诉我:(1)大鱼和小鱼的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浮力大。”究竟哪个正确?

(2)铁块放入水中总是沉的,为什么用钢铁做成的军舰却能浮在水面上?(3)人在河水或海水里一般总是沉的,在死海里却总是浮在液面上?(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知识、方法等各方面有哪些收获?告诉老师,让我也分享一下。你们还有什么困惑?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对学生的见解,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最后画龙点睛,简要概括。)

物理源自生活,物理应用于社会。没有科学探究,就没有重大发现。(四)课后实践

浮力的知识与奥秘还有很多,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究。老师布置三个作业:

1.做一做、比一比:用纸折一只小船,比一比谁的小船载重量最大。

2.查一查、做一做: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潜水艇的知识,几个同学一组能否自己做一个潜水艇模型。

3.看一看、想一想: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自主评析】

“浮力”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可谓既熟悉又不熟悉。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学生对浮力的存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不熟悉,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不熟悉的。而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必须具备的,学习有关浮力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浮力知识的另一方面作用,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因此把这块内容放在初中,并要求一次性过关,高中教学中不再重复。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与举例,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2.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体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运用的科学方法。

3.学生亲自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包括原理的建立、适用范围、简单应用)的过程,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4.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并进式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2.教学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建立和浮力的计算3.教学的关键

以方法教学引路,以学生思维障碍为突破口,针对性地安排实验探索。三、教学方法流程

实验、类比、归纳类比、猜想、实验、归纳

浮力的现象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

实验、探究具体化

阿基米德原理应用

四、教学特点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一)浮力概念

通过多媒体和演示实验,观察气球在上浮、鸡蛋的悬浮,通过动态和静态的观察、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引入课题。

结合学生的分析讨论,分三步建立浮力的概念:

第一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漂浮、上浮、悬浮等浮力现象,初步形成浮力概念,通过二力平衡知识分析,得出这些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通过演示实验形象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初步归纳出浮力概念。

第二步,先通过观察金属块在水中下沉,提出问题一:浸在水中的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针对学生思维障碍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再提出问题二:如何判定金属块是否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

学生讨论方案,教师演示托力的测量法,类比得出测浮力方案。

最后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金属块浸在水中、煤油中的浮力,加深了对在液体中下沉物体同样受到浮力的理解。

第三步:归纳得出浮力的初步概念,指明“浸在”的涵义。说明:从“浸没”到“浸在”,从水到其他液体,改变实验条件,异中求同比较,提供归纳素材。通过归纳,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初步归纳能力。(二)阿基米德原理(分四步)

第一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从力的三要素角度提出,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运用演绎法:因为浮力是一种力,而力具有三要素)

根据称量法测浮力的演示,猜测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尝试性实验排除无关因素。学生猜测可能因素:物体的密度、深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空心与实心、浸入液体的体积V等。

问题一:这些因素是否都会影响物体受到的浮力呢?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检验它呢?(引导学生提出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全班交流。问题二:请设计一个检验F浮与深度h有否关系的实验,并上台演示。

学生实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所设计的实验研究的目的、控制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实验探索并演示,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A:将弹簧秤所挂的橡皮泥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少,证明F浮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将弹簧秤所挂的橡皮泥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少,当橡皮泥完全没入水中后,继续增大深度,发现弹簧秤的示数不变,证明F浮与浸入液体的深度h有时有关,有时无关。

这两个结论似乎是矛盾的,这说明物体在部分浸没过程中不单单是深度变化,还有更本质的因素有待发现,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与比较一下,上述两个过程存在什么差异?引导学生使用溢水杯,使学生观察得出F浮与排出液体的多少有关。第二步:探索F浮与G排液的关系。

F浮与G排液之间是否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呢?学生分组实验,分三次测出浮力与排开的水重

①铝块全部浸没②铝块部分浸没③铁块全部浸没比较①、③得出F浮与ρ物无关(扫除学生的又一个思维障碍)比较①、②、③得出F浮=G排液第三步: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1.教师演示(并借助于实物投影)在煤油中F浮=G排液

说明:这里采用教师演示的目的只是为了节约时间,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让学生分组,分别用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再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方法。但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能为了省时间而仅仅用水做一次实验而匆忙得出结论,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2.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3.讨论原理的适用范围,简介阿基米德的发现第四步:简单应用

利用实验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来解决几个简单的浮力问题,最好小组讨论,推荐一个学生发言。最后引导并激发学生思维,在有关浮力方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现象,为下一节课打下伏笔。

如果要使课堂更开放一些,本节课的教学还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法”组织教学。即由教师提供或由学生任选材料和器材,围绕“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个主题,让学生自主猜想,提出假说,自行设计进行探究,让学生到实验室甚至到教室外面去参与自己设计的实践性活动,在实践探究中去总结、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等,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

总之,抓住F浮=G排液这个关键点设计课堂教学,针对学生易出现的思维障碍“对症下药”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发现新知,尝试创新,发展实践能力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实践作业】

1.请你从本堂课的优点、问题或不足及改进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2.结合本节课,说说课堂上如何处理好科学探究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机统一?

课题二:《牛顿第一定律》

来自海门市东洲中学滕玉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2.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并能用于分析简单的实际现象。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初步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2.教学难点:纠正学生已有的错误观点,正确认识没有力物体还能运动,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三、实验器材

四人一组,十二组,每组器材: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斜面四、教学思路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表象“没有力,物体不能运动”出发,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再现现象,形成正确认识,没有力,物体还能继续运动。最终停下来,不是不受力,而是受到阻力,引出探究话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猜测,如果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远。提供器材,学生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记录现象,进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如果绝对没有阻力,运动的物体速度不会减小,将永远运动下去,贯穿科学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通过实验与理性分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揭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并能试着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分析简单的实际现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课前预习,投影画面,如果我们不去推原来静止的小车,他就不会运动;小车运动后,如果不继续推它,它就会停下来,小明得出:没有力物体就不能运动。你赞成他的观点吗?师:演示再现情境,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有没有受力?生:没有。

师:现向前推动静止的小车,变运动,撤去推力,小车停下,没有力物体不能运动。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同意的请举手;不同意的举手。

师:这观点到底对不对呢?早在201*多年以前,古希腊的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凭直觉认为: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停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师:刚才有同学不同意这说法,肯定有自己的道理,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生:运动的物体,不推它,不是马上停下来的,还在运动。师:你能不能从生活中举一个例子说明你的观点?生:踢足球,足球滚动,脚不再施力,球还在向前滚。师:很好,还有谁再想说明的?

生:打出去的球会继续向前运动。刹车后汽车不是马上停下来的。

师:很好,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这些情境(看视频),如骑自行车,脚不踩脚踏板,车还在向前。手不再推车,车还在运动。可见,没有力,物体还能运动。师:但最终,运动的物体速度慢慢减小,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呢?生:受到阻力。

师:对了,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不是不受力,而是受到力,受到的是阻力,阻碍运动,速度变小,最后停下来了。同学们敢于挑战权威,在科学的历程中,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发现了不易直觉的摩擦阻力,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这一错误观点。(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话题师:刚才同学举例,足球踢出去,脚不再施力,球还在向前滚。如果足球一次在草地上滚动,一次在水泥地上滚动,哪一次速度减小得快?哪一次运动得远?为什么?

生:草地上阻力大,物体速度减小得快,马上停下。水泥地上阻力小,运动得远。师:如果水平面阻力更小呢?生:足球会滚得更远。

师:看来阻力对物体运动有影响,我们就进一步探究这个话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生:猜测阻力小,运动得远。

师:同学们你现在如果就是伽利略,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何验证你的猜想?提供实验器材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请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展示。

生:不同水平面的材料,改变阻力大小,让同一辆车以同样的速度开始运动,记下停下的位置,比较路程长短。

师:为什么要以同样的速度开始运动?生:控制变量进行研究。

师追问:怎样控制小车开始速度一样?生1:用同样的力推小车。

生2:反对,我们用同样的力推做不到.师:怎么办?示意一个斜面生:可以用一个斜面。(学生很机灵)让它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师:很好,课桌下有斜面,请拿出来。还有什么补充?师:就按照你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三)提供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生实验,记录现象,(填入书本66页)(提示:玻璃板放上去,斜面也相应提高一点高度,保证斜面与玻璃板面对接)汇报展示

实验序号水平部分材料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小车运动的路程123棉布木板玻璃板较大较小最小较近较远最远得出结论: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

推理:绝对光滑,阻力小到为0时,小车会永远运动下去,作匀速直线运动。

同学们通过实验,加以科学推理,有了重大突破,认识“没有力,运动的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也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开启了理想实验)进一步得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水平面上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运动下去。

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等人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你们现在又达到了笛卡尔水平。

(四)贯穿史实情境,揭示牛顿第一定律

英国的伟大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五)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简单现象

怎样理解定律内容,应抓住那些关键词?请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条件:一切物体,不受力。

结论: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一切物体”指宇宙天地间所有物体,“没有力的作用”是理想情况,“或”指什么时候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时候静止,要看原来的状态。这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科学推理出来,不是实验的直接结果。世界上没有真正不受力的物体,但大量的事实可以推证这一定律是正确的。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相互作用力互相抵消,相当于不受力,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想一想:投出一只纸飞机,它将做怎样的运动?为什么?

飞行中,若受到的重力、空气阻力,突然消失,纸飞机又做怎样的运动?巩固反馈:《自主学习单》第30页,课堂检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A.单纯的实验方法B.单纯的推理方法C.数学推理的方法D.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2.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据____可知它的速度将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华用400N的力拉着一个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当木箱速度达到3m/s时,拉着木箱的绳子突然断了,此时木箱将在水平面上做_____运动,木箱的速度为____.

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当地球对它的吸引力突然消失,不计阻力,它将()A.继续作圆周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向下运动D.静止在空中自主完成,相互校对,全班交流。学生小结本堂课的收获。(略)

师: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看出,没有力物体还能运动,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我们就把它叫惯性。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如何利用惯性为我们服务,如何防止惯性减小危害,下次我们继续学习。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观察、实验与思维相结合,让智慧伴随我们更好成长!布置作业:(略)六、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认识(最后完善)

没有力物体不能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猜测:阻力越小,运动越远。

设计(配图示)实验结论推理

(三)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条件结论说明【自主评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让物体运动,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它就要停下来。”对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是不能接受的。知道“惯性”这个词,但并不理解她的物理含义。不少学生认为“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2.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并能用于分析简单的实际现象。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初步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难点是纠正学生已有的错误观点,正确认识没有力物体还能运动,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那就是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转变错误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推理,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误区。五、教学思路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表象“没有力,物体不能运动”出发,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最终认识到: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不是不受力,而是受到力,受到的是阻力,阻碍运动,速度变小,最后停下来了。鼓励同学们敢于挑战权威,像伽利略一样,敢于挑战权威,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话题

再现现象:足球踢出去,脚不再施力,球还在向前滚。如果足球一次在草地上滚动,一次在水泥地上滚动,哪一次速度减小得快?哪一次运动得远?为什么?引出探究话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猜测,如果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远。(三)提供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提供器材,学生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记录现象,进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如果绝对没有阻力,运动的物体速度不会减小,将永远运动下去,(四)贯穿史实情境,揭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贯穿科学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通过实验与理性分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揭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五)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解释简单现象

说明:“一切物体”指宇宙天地间所有物体,“没有力的作用”是理想情况,“或”指什么时候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时候静止,要看原来的状态。这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科学推理出来,不是实验的直接结果。世界上没有真正不受力的物体,但大量的事实可以推证这一定律是正确的。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相互作用力互相抵消,相当于不受力,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专家点评】

追求“情智课堂”的真谛

来自南通市新桥中学孙德生

总体评价:刚才我们看了滕校长一堂录像课,也听了她关于这节课的设计思想和反思。显然,这节课采用的是指导型探究教学方式。(链接1:指导型探究教学模式流程图)滕校长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教学目标明确、准确、到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媒体应用适时、有效、锦上添花;教师睿智富有激情,学生投入富有活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滕校长有着比较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的教学机智,亲和力强。尤其是板书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全程展示课堂思维脉络,为她倡导的“情智课堂”起着画龙点睛之效用(链接2:课堂板书)。

下面我想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考虑实践层面,结合东洲中学倡导的“情智课堂”的理解,来细细地品味这节课。

情智课堂不是一种教学模式,但胜似教学模式,情智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师生共同的生命朝向。我反对不分教学内容、不论教学对象,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上课。我十分赞成海门东洲中学提出的“情智课堂”,我理解的情智课堂,不仅具有教学模式对一般青年教师的引领作用,而且又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所固有的僵化。

简单的说,情智课堂的“情”指情境和情感,“智”指智能、智慧。我所理解的情智课堂,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一、以“境”为“径”,促进思维课堂建构这一个层面是:“情智”的“情”指情境提供认知背景,促进意义建构。思维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情智”的“智”指智能以认知为主线,以智能为目标。“情智课堂”的第一个层面,关注“情境驱动、自主建构、智慧碰撞、当堂检测、反思提升”的教学环节。

如本课采取实验引入:“教者手推小车运动,不推小车就停下来”,创设的是一个能表现学生前概念情境,从而引发思维冲突;然后进一步分析生活现象:“足球在草地上滚得远还是在水泥地上滚得远呢”,从而提出探究的问题:“阻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和猜想:“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越远”;再后,让学生从提供的实验器材中,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方案,并通过交流完善出合理、可操作的实验方案;最后学生进行实验,归纳并推理得到实验结论。

整个教学设计的路径,教者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尤其注重学法指导,一次又一次的提供着“解决后一个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实验中思考、在倾听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碰撞中趋于明晰。充分体现了思维是科学学习方法的核心,是情智课堂的主旋律。

综上所述,“情智课堂”第一层次是显性的,过程与结果是逻辑的、思维是线性的。其呈现出来的教学环节、过程、方法具有可操作、可模仿的特点。因此“情智课堂”虽然不是固化了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却类似于字帖对于初学写字的人一样,具有指导作用。

“情智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抓手,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情智课堂”更加关注:二、以“情”生“情”,重视生命课堂建设

第一个“情”字,指老师的情感,第二个“情”字,指学生的情感。所谓以“情”生“情”,是指教师以热爱学生、热爱学科的积极情感,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魄力、理想、信念,熏陶、感染学生学习的良好情感。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在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中,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生长新知识,收获新智慧。

这是我所理解的情智课堂的第二个层面:情感驱动营造情感氛围,形成学习心向;以情启智引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心智”;情智交融“情”与“智”的相随相伴、相通相融,具有情感的智慧,又有智慧的情感;情智共生师生智慧碰撞,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心理学表明,情感因素影响学习动机,影响学习动力,这一点我们老师是普遍感受到的。心理学还表明,学生的情感状态能激发其心灵之光。课堂教学过程与人的认知过程一样,具有交融、互动的两种认知机理:一种是逻辑的、理性的,一种是艺术的、审美的。虽然知识体系是以概念和逻辑构架起来的,但认识、掌握以至超越知识体系,必然有两种认知机理的协同参与。缺少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是失去美的教学,是没有灵性的教学。当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审美情感投入学习的时候,其思维的创造性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情感因素的参与下,学生主体能借助形象思维的力量,克服感性材料的局限,冲破既定的束缚,达到超越一般的水平和境界。

本课中,教者发自肺腑的对教学内容的自然情感,对学生殷切期望的情感,对物理事业以及教师事业的无限热爱的情感,通过平易近人的态度、通过清晰、和谐、有韵律及节奏感的语调,通过极富感染力、极富鼓励性的教学语言,配合表情、手势、实验操作等无声的教学语言,创造了一种精神振奋、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我们可以看到,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振奋。学生在课堂内与教师的情绪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愉快、喜悦、幸福的心态中,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生命成长的享受。

从本课学生表现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思维也是极为活跃的,在群体交流中也有效地刺激着学生思维的跳跃。如在引入课题时,教者故意设置障碍,再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引发学生思维冲突,但学生中却也不乏有敢于反对的声音,并能通过有力的示例证明反对的理由。而在整堂课中,学生的表现更是让人信服,强烈的表现欲望,大胆的质疑精神,流利的语言表达,规范的实验设计与操作,合理准确的总结归纳等。充分折射出东洲中学“情智课堂”的教学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情智课堂”的第二层面是隐性的,“情感”像“场”一样充塞于整个课堂,其作用过程与结果可能是非逻辑的、其思维可能是非线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情智课堂”不是教学模式,而是海门东洲中学倡导的“情感与智慧并重,科学与人文并举”的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师生共同生命的朝向。

三、以学定教,演绎“情智课堂”精彩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其《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显然,这也为东洲中学提出的“情智课堂”提供着足够的理论依据。

不难看出,本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但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则更能演绎出“情智课堂”的精彩。

1.对教学难点的“稚化”

“情智课堂”要求教师琢磨教学难点,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物理课堂,“稚化”教学难点正是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正确建立牛顿第一定律,教者巧妙地通过“稚化”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即首先将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稚化”为没有力,物体就不能运动。那么,(1)“稚化”的推理成立吗?

这节课上,通过学生所举超市“手推车”的事实、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和视频呈现的骑自行车停止用力后,还能继续运动的事实,即用“没有‘动’力,物体也能‘减速’运动”的事实,证明了“没有力,物体不能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显然,这里采用的不完全归纳法的推理是成立的。

(2)上述现象能说明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吗?

显然不能。手推车、汽车刹车和自行车停止用力就会停下来,直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由于地球上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阻力作用,找不到一个不受阻力作用的运动的物体,因此,没有动力持续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物体就会静止。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能够统治2千多年。伽俐略的伟大贡献就是他敏锐的意识到,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阻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怎么样呢?伽俐略设计了一个理想斜面实验,第一个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的贡献不只是建立了一些新的运动规律,而是将物理学的研究推向正确的轨道。从此开始了物理学的突飞猛进.爱因斯坦在评价伽俐略的丰功伟绩时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3)“稚化”有必要吗?

稚化有没有必要的关键是学生“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前概念有多深,也就是说,用科学概念置换学生的前概念的障碍有多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下面一个事实来说明。我们老师对下面一道选择题还熟悉吧,这是08年南京市最后一条选择题。题中呈现的背景是教材引入这一节内容的一幅插图1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7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这是初二的内容,从已经学习了力与运动关系,一年以后参加中考的学生,解答这条题的错误率,就说明学生的前概念有多深,用科学概念置换前概念有多困难。从这一点讲,先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说明物体不受力也能运动做一铺垫,然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推理,建立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概念。由此可见,这种“稚化”实质上是尊重学生的思维起点,降低思维难度,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是很有必要的。

2.对实验器材的适时提供

“适时提供”是指教师在实验时,要思考在什么时候将实验器材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思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

实验教学中,若将实验器材给得早,教师没有做一定的铺垫,学生会感到突然;若实验器材给得迟,学生的思考成了“无米之炊”,一下子无从着手,失去了方向。也就是说,学生实验设计器材给定时间要“正当火候”,正在实验方案出炉之刻,水到渠成。

本课中,学生在实验设计“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教者在开始提供的实验器材中,没有提供斜面,故意设置了“如何控制初速度”的障碍。在学生第一次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想到的是用“同样力击打小车”获得相同速度,这正是本课在思维启智中的又一亮点,再次引起思维冲突:用同样力击打小车,不太容易做到,就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

此时,适时提供斜面,就很好地把学生的思维定格在教者预设的框架中。可以较好的强调该实验控制小车从斜面滚下时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滚动时的初速度相同。此处,教者避轻就重,巧妙回避“高度和速度”的关系,因为本课实验设计的要点是获得相同的初速度。但学生很难想到利用斜面获得相同的初速度,这在学生实验设计思考过程中,对学生更具思维的挑战性,实验的探究性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成方案,遇到问题想办法突破,这样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才更加持久深刻。

也许,还有老师会质疑:小车从斜面滚下的速度与高度的关系,涉及到高中知识,学生现在还不知道,上课时只能先告诉学生。就此问题,我在写这篇评课稿时,在现在的初二年级做过调查,那时的初二学生,还没有学到力,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只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就相同这一生活常识。不去解释是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不具备,只需其懂得这一结论即可。

综上所述,适时提供实验器材,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实验设计,而且还能挑战学生思维,更好的体现实验的探究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对学生上讲台交流的看法

这节课共有两次三个学生上讲台交流,一次是设计实验,一次是实验现象分析,时间长达5分钟。对此,一些老师可能认为学生上讲台,交流费时费力没有必要,甚至还有一些老师可能认为,这是一节录像课,上讲台的学生落落大方,一点不却场、不害羞,是事先排练的结果。其实,这正是东洲中学“情智课堂”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不仅仅今天这一课,有学生上讲台交流,近几年,我来东洲中学听课,只要是实验探究交流环节,都会有学生上讲台,边讲边做。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有几组学生分别上讲台演示了几种不同的实验,其中有一个小男生,说话有一些结巴,当时心里还比较纳闷,怎么叫一个有“口吃”毛病的学生上来交流,课后问了才知道,这是一个外国小孩,他的中国话还说不流利。我在这里说这些,只是想说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这一课上,学生出色的表现,是教者一直坚持东洲中学倡导的“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东西要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要能说出来。”教学方法的结果。

在实验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替代老师来讲,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摆明自己的观点。这些语言可能不太简洁、不太规范,但从学生心理来讲,却能很好的在他们同龄人中形成共鸣。这时教师的肯定更有价值,矫正更有针对性。上讲台交流的成功感,还能诱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学生同时主动站起来抢答的情形就会显得很正常。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就会生动展开,这时学生的学习就完全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了。可见。让学生上讲台交流,可以有效的展开真实地实验探究。另外,从各地中考反映的情况看,文字表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物理课上,鼓励学生用语言交流,是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4.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解读

教者在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后,其教法亦有别于其他老师,大部分老师会让学生朗读一下,记住结论,就进入应用环节。而这节课在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后,花了3分钟让学生从文字的层面解读第一定律。

不难看出,教者想表达三层意思:

一是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让学生通过对文字的解读,进一步加深理解本定律是实验现象及推论得出的;二是通过对文字的解读,强化对定律内涵的理解;三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字的解读,规律的梳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有利于学生应用规律解释相关现象,并为后一节理解惯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东洲中学提出的“情智课堂”,倡导“情感是学习的动力,情境是学习的呈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为课堂聚焦点,创设课堂情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教学方式,让课堂更有活力,让教学更富创意,让学生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和谐,追求“情智交融、情智共生”的理想境界。本课让我们可见一斑。

借助于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是反思课堂教学时,总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是有一些做法,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我觉得这一节课,有一两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推理时,阻力更小,运动越远,改为更远为好。2.在解读牛顿第一定律时,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一切物体”和“不受力”,不受力可作为条件,而说一切物体为条件不太妥当。我的看法是,“一切物体”应为结论的适用范围,“不受力”为适用条件。

各位老师,以上看法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专家点评】

基于对科学本质认识的课堂教学设计

来自南师大教授刘炳

很荣幸听了滕玉英老师的“牛顿第一定律”的课,从中学习了很多东西:“情智课堂”的教学思想和策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课堂设计,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能等。我完全同意孙德生老师对这堂课的比较全面的评价。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想从科学本质的视角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基础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物理教师都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科学老师,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因此,我们要以科学本质为教学设计的灵魂。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运动(机械运动)的世界中,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运动充满好奇并不断探索其奥秘。正如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所言:“在以往1500年里,人类心智所面对和克服所有智力困难中,我觉得最令人惊奇、影响范围最大的就是运动问题”。例如,是太阳绕我们旋转还是我们绕太阳旋转?重物下落是重快轻慢还是一样快慢?运动是否要力来维持?天上运动与地上运动是否有联系?牛顿的运动定律是否为永恒的真理?这一切,都是人类宇宙观变化中的重大事件。从构建牛顿第一定律的人类认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就知识而言,其本质特征是:“可验证性,相对真理性,实质性,批判性,进步性”。探究活动“是建立在证据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循环,不断有新的发现和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科学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科学本质认识”的高度来看待“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地位。

滕玉英老师上的这节课,较好地体现科学本质的特征。其课堂结构隐现了科学发现的脉络,重视问题形成和实验设计中的思维活动,重视事实证据的获取和处理,特别强调了科学推理对形成理论的重要意义,提炼了科学方法,并且使学生对形成的知识,即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有明晰的了解。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活动的几个关键点的处理是很好的:①让学生说出是否同意“有力才有运动,没有力就不会运动”的观点,并提出不同意的理由。②讨论探究阻力对运动影响的实验方案,怎样对比观察,怎样控制变量?③讨论汇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④创设情境评价理解纸飞机。⑤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升华。

通常老师们对牛顿第一定律课的教学处理会不觉太难,思路也大同小异,但真正要在课堂中融入一个科学史中典型的课题也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们的学生尽管顽固地存在着某些错误前概念,但不容易暴露出来,他们用不科学的思维方式也让他们容易表面上放弃“前概念”,并表面上接受科学概念,因此很容易顺着老师设计的路线思维。从短短的一节课上,我还没有证据说明学生的这些前概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或者没有变),但可以就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探讨如何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前概念,更关注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形成。

我觉得这节课的“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的阶段关注了,但关注得不深刻。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一阶段是这节课的关键阶段,对此不要吝啬时间和精力。滕老师开始展示了实例和实验,提出了亚利士多德的观点,问学生是否支持这个观点,从举手的方式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支持亚氏观点。接着她就请反对者陈述反对的理由。为什么不让支持者陈述自己的理由呢?而且为什么不让支持者反驳反对者的理由呢?她很快就过渡到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但为什么要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学生可能不清楚。如果换另一种思路来开始这节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运动的世界中,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感兴趣。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有力才有运动,没有力就不会运动。这不是他凭空得来的而是在大量观察基础上得到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无论你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希望你提出证据。

分组讨论片刻,而后交流。

A-a:我赞成亚氏的观点,静止的小车,你不去推它,它就不会运动。A-b:我补充证据,风吹树摇,风停树静,没有风树就不会摇。A-c:超市里推车,小车前进,停止推车,小车就停止下来。

A-d:骑自行车时,停止脚踏后,自行车就停了下来,说明没有力就不会运动下去。教师:我们到处都能看到类似的现象,亚氏的观点似乎是正确的。

B-a:我反对。停止脚踏后,自行车还照样运动。演示:推小车,不推后照样前进。

B-b:我补充:踢出去的足球,脚已经不再对它施力,为什么它还在运动?说明亚氏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没受力物体照样可以运动。

C-a:不对,你们的证据不足以说明“不受力物体照样可以运动”,因为小车、自行车、踢足球的例子都不是不受力的情况,得不到“不受力照样可以运动”的结论。

B-c:确实小车、自行车、足球的例子不是“不受力物体照样可以运动的直接证据”,但它恰恰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这几个例子中物体停下来都是由于受到阻力的原因,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不正确的。

教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各有各的道理,而且还有证据的支持。我赞成B-c的观点,怀疑亚氏的观点是有道理的。而C-a的看法也是对的,我们应当找寻物体不受力时的证据。但是你们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个不受力的物体吗?不能。那么怎么办呢?学生讨论与汇报:

撤消推力后,物体照样能运动,阻力会使它停下来。我们注意到,阻力的大小会对运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断地减小阻力,再减小阻力,探究一下减小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否可以得到不受力时的规律呢?实验:。

评价:该案例从课的开始就设置了一场辩论,旨在激起思维冲突,重心放在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评价上,而对它的批判也正是对学生顽固存在的前概念的自我批判。这种批判是力求说理的,也是讲证据的,渗透了科学方法。老师放手让学生发表意见,又不失时机地加以恰当地引导,这也许是针对这类课题的一个较好的策略。当然,学生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前概念,也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也许他们能够流利地背出牛顿第一定律,但在实际问题中还会暴露出来,教师最好联系实际问题来阐述定律中学生易混淆的内容。例如,可以用图来对

汽车在动力作用下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后动力突然消失,假定阻力也不存在,汽车将怎样运动?vA“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理解。纸飞机的例子最好也把图画出来。在下节课“惯性”和再下节课“力与运动的关系”后,教师还会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这种前概念还在起作用。要更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和闪光点,使学生更为受益。【实践作业】

1.请你从本堂课的优点、问题或不足及改进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2.课堂教学中如何切入物理学史教育辅助学生理解?

课题三:《速度》

来自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何季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速度。3.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速度单位的换算。4.在实验过程中,养成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奥运冠军的了解,从中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二、重点、难点

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和速度单位换算三、设计思想

本课的设计缘于三点认识:1.学生对速度的认识来源于数学的行程问题,从物理探究的角度认识是首次;2.速度是初中物理中第一个用比值法下定义的物理量,也是第一次涉及到要求比较高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3.如何将两种不同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从物理学角度介绍给学生?学生如何从方法上理解速度的概念?是教学《速度》的主问题。

所以,在速度概念建立的环节上,从特殊到一般,创设不同情况下火炬传递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为后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价和反思,自己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既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四、教学资源

1.火炬模型、锥角不等的两纸锥、一段系有重物的细线、米尺、卷尺、秒表、汽车速度计、电钻等

2.多媒体及相关课件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根据传递的距离确定分组情况,以免传递距离太短,分不出快慢。火炬传递是新颖的情境,很好的激活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结合老师巧妙的引导,可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说明说明单位时间的概念通过对比值的物理含义分析,使学生理解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如果回答有困难,可引导学生从比值大小与运动快慢关系的角度分析。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将枯燥●速度概念的建立进行两次火炬传递,比较快慢.①传递相同时间②传递相同路程分组进行传递说出判断的依据(续表)教师活动通过具体的数据请学生思考,如果火炬传递的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怎样比较快慢?引导学生理解“路程/时间”、“时间/路程”的物理意义,并分析这样的比法属于刚才判断快慢的哪一种?提问:哪一种比较方法更符合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交流说出判断的依据:“路程/时间”或“时间/路程”;并分析出两种判断方法的物理含义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比法更能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人们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对生活中较熟悉的速度大小的比较,引出速度单位的换算。提问:猜想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播放视频投影例题展示两位学生的解题过程,请其他学生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展示规范的解题过程。●速度概念的活化活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提出问题:1.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你的依据是什么?2.你准备选用哪些实验器材?3.请你设计表格,记录大小纸锥各下落一次的数据。展示学生的表格展示正确的记录数据的表格。请学生尝试着先测量一个纸锥下落一次的速度,提醒学生注意协作分工(续表)教师活动提问:实验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提问:如何解决时间短的问题?请学生再次测量大小不同纸锥的下落速度。展示测量结果提问: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哪一种纸锥下落得快?提问:纸锥下落得快慢与哪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公式:v=s/t单位:m/s、km/h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猜想步行时的速度:1.2m/s通过视频,了解步行速度学生解答例题学生通过比较逐步认识到解物理问题与数学题的不同,必须要有一定的解题格式。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分别指出表格中的不足之处。商量每一位小组成员在实验中的分工,进行第一次实验。的单位换算融于生活情景中,使生活和物理融为一体.通过对比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根据学生的基础确定是否需要讨论。表格设计是实验环节中的难点,把问题的处理交给学生,可扩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一次实验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所以时间不宜过长。学生活动学生提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回答活动数分钟后,小组汇报测量结果。学生回答说明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在体验中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手段。只要求作出猜想,不要求分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与探究。●速度概念的运用展示速度计,并用电钻模拟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表指针的偏转,同时请学生读出相应的速度值。展示图片:高速公路上的一些路牌,请学生设计问题,并作出解答。介绍一些运载工具的速度。播放我国健儿奥运赛场奋力拼搏获取金牌的视频。学生猜想学生读数学生设计问题;交流设计的问题并解决各自设计的问题。学生欣赏析.将问题延伸至课外,课止而探究不止。介绍速度在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的应用,既活化了速度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以致用的魅力。通过播放视频,首尾呼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板书速度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二、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v=s/t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自主评析】“智趣”物理课堂,我的不懈追求

来自通州区金郊初中何季军

新修订的初中物理课标,要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体现了“过程”和“情感”目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将培养学习兴趣作为初中物理课程的首要目标。因此对初二学生来说,一味地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合适,因为知识的缺漏随时可以补足,但兴趣的缺乏、意识的淡薄、能力的缺失、态度和习惯的错误,不是短时间能改善的,它很可能影响整个中学阶段,甚至于一生。这也与本人追求的“智趣”物理课堂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所谓“智趣”物理课堂,就是给学生构建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为目的,着眼于学生兴趣生成、智能发展、思维创新和情感升华的课堂。结合对“智趣”物理课堂的理解,重新审视自己三年前所执教的《速度》这一节课,又有了新的感触和体会。一、在情境创设中践行理趣课堂

教学有模,教无定模。但现在的许多的物理课堂,不管什么课型,都采用一种固化的模式:“预学导学反馈”。尤其是一些探究式学习的内容,也让学生先去预学,导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索然无味。这就好比在欣赏剧情跌宕起伏的电影时,旁人却预先告知你故事的结局,显然你肯定不会再有看下去的兴趣了,教学亦是如此。怎样让我们的物理课堂上出物理味,充满理趣,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一些有创意构想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课堂伊始,火炬传递活动这一新颖的教学情境,一下子激活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传递的同学紧张兴奋,旁观的同学认真比较着快慢,学生情绪高涨,饱含着对下面教学的期待。

在介绍速度计时,我也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用图片作简单介绍,而是用真的速度计进行现场模拟,通过电钻带动速度表指针转动,转速越大,指针偏转越大,让速度计一下子变活了。课堂上我还较好的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比如播放各种生活中跟速度相关的视频、图片,不但让学生领悟到速度在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的应用,活化速度知识,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追求“智趣”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聪明才智,多创设一些能与学生生活等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正如: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意义和价值。二、在问题驱动中生成智慧课堂

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有句名言:“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问题”就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在本节课中,我依据学生认知活动总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规律,提出与此相匹配的问题,就像剥笋那样,层层深入,直至中心。如在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中,通过一连串的追问,使学生理解两种比值的实质,认识到更能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比较快慢的方法,继而得出了速度的概念。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我先通过让学生尝试测量,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自己找到解决问题办法,从而改进实验方法,减少实验误差。这种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关注的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的是学生的智能。

最后通过展示高速公路上的一些路牌,请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些问题,并作出解答。这一环节的处理,我是基于初中学生对于“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不感兴趣,他们喜欢面对智力的挑战,更愿意投入到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中去。事实上,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表现得很活跃。

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智趣课堂,需要我们去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辨研讨,通过问题的引领,激荡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充溢于教材中的理性审美之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三、在多维互动中共享情趣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仅是只有知识,还要有思想、情感、性格、个性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思维、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多维性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多向性,构成了多维互动的对话课堂,学生在这样教学场域中,兴趣得到激发,情感得以升华。本节课,我以亚运火炬传递为主线串联课堂,课堂结尾通过播放我国健儿奥运赛场奋力拼搏获取金牌的视频,首尾呼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同时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以恰如其分的赏识性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努力引发并传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情、意、行的互动,营造了积极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智趣”物理课堂是充盈情趣的课堂。课堂上良好的多维互动,营造了民主、温馨和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情趣中求智,在求智中得趣,达到情与智的和谐统一。

呼唤教学创意,关注学生的学力发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理趣、生成智慧、充盈情趣,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深思考、探索的问题。不管前路怎么艰难,步履怎么蹒跚,“智趣”物理课堂,将是我的不懈追求,我将愉教乐学进行到底,做一个真正有智趣的优秀教师。正如尼采所说:“就算人生是一场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场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专家点评】

优化教学过程设计,彰显课程多元价值

来自通州区教研室张俊

在我听老师们的随堂课甚至公开课时,总发现一些课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共性问题:一是课堂教学的专制化。教师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一言堂”控制着学习的整个进程;二是课堂教学的单一化。不论什么课型,都采用一种固化的模式,以至学生对物理课提不起兴趣;三是课堂教学的随意化。备课随意,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设计脱离学生,课堂高耗低效现象突出。这些教师的着力点不是在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益上,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而是急功近利、大搞题海战术。针对以上现象,我觉得初中物理课堂中优化过程设计,提升学生物理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应成为每一位物理老师的追求。下面我就围绕这一主题,谈谈对何老师《速度》一课的体会和思考。一、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合理目标

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参照教材的编写意图,针对学生实际水平来确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课标对《速度》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一)课程标准要求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会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二)教材编写意图

1.通过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初步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建立速度的概念;

3.理解速度的定义、单位、单位读法和意义;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4.通过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提高测量长度、时间和表格制作的技能;掌握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5.通过例题的教学知道数学与物理解题的区别;掌握解答物理试题的规范。

这么多的编写意图,教者如何体现和完成?需要进行怎样的取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确定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进行思考:编者的哪些意图是重点,是这一节课必须完成的。哪些意图虽然重要,却不是这一节课所能完成,即在下一节课或后一阶段完成?哪些意图是非重点,可以一带而过的等等。同时还应考虑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对速度的概念就有着朦胧的认识,基本上都会进行简单的速度计算,对于学生而言,这时的速度仅是一个数学概念。

如何让速度这一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更深一层,从而达到一个新的思维高度,是我们物理课标和教材的主旨。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并不是对速度概念的巩固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本节课何老师依据课标,参考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设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既未拔高要求,使学生吃不了,也未降低要求,让学生吃不饱。何老师的课堂目标及教学过程设计对这一主旨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火炬传递的快慢,学生能够看出来,并能说出模糊的道理,由此,何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再让学生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选择其中更符合思维习惯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感悟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概念衍生于生活和实践,实现了将速度概念物理化的目标。二、根据学生学情优化环节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学情。

何老师在组织学生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设计中,尊重了学生原有的能力基础,他先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待实验的方案逐渐明朗后,安排了让学生尝试实验的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解决。这样做不仅降低了学生正式实验时操作的难度,确保了实验的成功率,也锻炼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生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速度相关计算过程时,何老师先安排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再展示物理计算的规范格式,形成了对比,让学生感受两者的差异,尊重了学生知识基础的现状。三、尊重学生主体转变学习方式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个“能联系新旧知识”、学生能“跳一跳可摘到果实”并能引发学生主动建构的“情境”,提供一个“协作”、“会话”和“民主”的氛围,并能在学生“意义建构”中适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在本节课中,何老师将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频次很高,且能自始自终地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课堂伊始,何老师通过火炬传递活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交流、感悟,从而体会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分析归纳得出速度的概念。在测量速度活动中,尽量地让学生合作、动手、动脑,边进行实验边优化实验设计。而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公式、单位及单位意义的活动中,何老师则采用传统接受法教学,速度的公式、单位是学生第一次应用公式解决物理问题,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复合单位,因此需要让学生注意理解复合单位的意义,并规范解题的格式和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种有机的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获取最佳效果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探究式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真正经历概念规律获得过程,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是学生交流、合作、活动、练习过程中,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含义,达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各取所长、相得益彰的。

四、预设重视学生过程关注生成

叶澜教授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我们的课堂需要预设,需要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生命状态的学习预设。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但过分的重预设与轻生成必将导致课堂的僵化和缺乏活力。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何老师在这一节课中就处理的比较恰当。课堂树立了“生本意识”,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更是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当然,预设再充分,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但何老师以他深厚的教学应变能力,机智、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较好的引领了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测量速度的过程中,我赞成何老师采用遇到问题,就事论事的处理方法,围绕这一活动的目的,紧扣测量速度的方法和速度公式的应用,对长度、时间读数的处理,尽量不在速度测量过程中的技能要求上花许多时间。在这个活动中,长度的估读没有任何意义,人为判断纸锥下落起止时间的误差,远远大于估读引起的差异,同时这节课中速度的单位、计算等,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复合单位的意义、解计算题的规范要求等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所以,何老师的预设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取有舍。本课中对学生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何老师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巧妙的更换、添置了适当的器材,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了问题,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去引领学生动手实验,不要去有意的回避或缩小一些实验中的干扰因素,要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实验情境,哪怕实验中出现了不如你预期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共同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更深一个层次,从课程资源角度来讲,这也属于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何老师充分利用了这样的资源,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本课闪光点之一。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动机

本节课,何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形象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开始何老师安排了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的模拟火炬传递,用学生的参与,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在课堂之中,让学生观看视频“手机测速”“模拟汽车速度计”等,让学生有新鲜感;课堂结尾利用图片展示高速列车等,让学生感受科技的价值,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终身学习。

2.采用直观教学,利用直观教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概念和规律大多数都是从表象开始的,特别对于思维还处于形象化的初二学生,“直观教学”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说明问题,能帮助理解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何老师在演示汽车里程表,用电钻带动速度计,这样一个简单的自制教具,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到速度计测速度的过程,把速度计一下子讲活了。3.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聪明才智源于他的手指头”,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对于物理这门实践学科,学生的亲身操作和体验更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了活动,经历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获得的知识较深刻;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兴趣浓厚。何老师安排学生测速度的活动过程,真正的让学生经历了实验的方案制定、表格的设计、动手操作、实验遇到问题后的修正、数据的收集、对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的猜想等过程,实验的过程是民主的、轻松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发散的。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思维,彰显物理课堂的生命化。

4.加强合作学习,促进师生形成积极态度

合作小组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倍感轻松、自信,他们不会因为害怕出错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而不敢参与或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适当运用多媒体,扩大学生的物理视野

多媒体教学是现在辅助教学的主要手段,应该多用,但不能滥用。何老师的这堂课,多媒体课件并不算多少复杂,但运用的恰到好处。我们有些老师在执教一些公开课时,课件设计很精美,涉及了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可能认为课件制作成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有如看电影一般。但殊不知,学生走马观花,课堂中没有了学生的思维,没有了学生的想象,往往这样弄巧成拙,学生兴趣是浓厚的,但课堂结束,你给学生留下些什么了?可能深层次的东西很少。

六、重视情感教育开发学习潜能

初中时期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情感因素,利用情感教育挖掘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潜能。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具有交融、互动的两种认知机理:一种是逻辑的、理念的,一种是艺术的、审美的.虽然知识体系是以概念和逻辑构建起来的,但认识、掌握以至超越知识体系必然有两种认知机理的协同参与.缺少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是失去美的教学,是没有灵性的教学.当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审美情感投入学习的时候,其思维的创造性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简单的说,学生是有理智、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就谈不上高效课堂。何老师的这堂课以亚运会为线索,以“中国速度”为纽带,让学生感受到速度与生活的交融、速度与情感的碰撞,生发起民族的自豪感,以民主的课堂氛围、商量式的提问口吻,生发起学生的自尊感,让学生怀着自信融入课堂,带着责任走出课堂,很好的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当然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何老师这节课在速度概念的处理上,他是先通过通过学生传递火炬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知道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不同路程不同时间时,采用路程除以时间的方法,建立速度的概念。学生由感性的、经验形式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到理性的抽象的速度的定义,应该说学生是学有所获的。如果何老师在速度概念建立以后作一提升。介绍比值定义的方法:“仅用路程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吗?不能。仅用时间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吗?也不能。而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可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物理学中,常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种提升不仅是对速度的定义的深化,而且能为今后学习密度、压强、功率等用比值定义的概念,打下一个良好的伏笔。还有如果能对火炬传递活动作进一步拓展,将更有助于学生概念的理解,正如刘炳升教授点评时所言:“如果把这一活动再往前推一步,让学生进行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比赛,速度的概念就水到渠成,教学效果会更好。”再者在课堂中最好能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适宜的反馈训练。因为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方法获得的情况,同时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以便根据反馈信息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用有效的方法去矫正,更有针对性的去提高课堂效益。【实践作业】

1.在你的课堂教学中,肯定会出现在你意料之外的生成性问题,举一个例子,谈谈你是如何利用这个有价值的资源的?

2.结合本课,请你谈一谈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让物理课堂更高效?

3.“重结果,轻过程”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传统教学的主要弊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呢?

4.讲授和探究是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局限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讲授和探究的关系,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题四:《光的反射》

来自南通市唐闸中学陈平【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内容有: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介绍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本节课是从一个小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利用平面镜改变激光笔射出的光的传播方向,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光的反射这一物理现象,使学生易于接受。通过改变光射到镜子上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束随着入射光束的方向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光的反射有什么样的规律?自然过渡到光的反射定律的教学。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教师板演和学生动手画光路图,让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一个小实验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光的镜面反射及漫反射现象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光的漫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也是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的。最后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专门术语描述光的反射现象。

(2)初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运用。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提出问题和猜想、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辨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反射现象中光束与镜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体验自然现象的对称和简洁。(2)通过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领略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间的和谐与统一,从而增进对自然的亲近感,强化对科学的求知欲。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三、教学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四、教学难点

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五、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探究让学生清晰、直观的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2)竞赛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上展开竞争,激发兴趣。(3)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引导、归纳教学过程。六、教学资源

光的反射演示器20套、量角器(学生)、激光笔、平面镜、多媒体等。七、教学流程图新课引入光的反射现象提出问题信息快递: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猜一猜光的反射定律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归纳画一画人眼是怎样观察到平面镜所成像的议一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小结生活物理社会

八、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实验激趣)

活动一:认识光的反射(演示实验)

活动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自主探究、多元互动、协调共进)活动三: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演示实验)生活物理社会(交流讨论)【自主评析】

来自唐闸中学陈平

本节主要内容有: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介绍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法线的引入是个难点。一、思成功1.引入直截了当

以小实验“躲迷藏的米老鼠”导入新课,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光的反射这一物理现象。既生动,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为后面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作了一些铺垫。

2.自制教具有效

自制“光的反射”演示器半球形透明玻璃罩,放在蛋糕盒上,盒盖扎有一些孔,盒内放上点燃的蚊香,(营造烟雾,利于显示光路。)此教具受到教材主编刘炳教授的高度赞誉:半球形的烟雾室,为学生提供了立体的观察条件,为独特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认知建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让学生理解“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用三只激光笔“贴”在黑板上形成三束平行光,将镜面不锈钢弯折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帮助学生清楚的“看”出反射光线不平行,借用ipad拍下图片,利于学生分析,自制教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难点突破有力

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到放在球心位置的平面镜上,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借助该现象建立光的反射的概念并认识“一点两线”(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接着,再将激光笔逐渐向上移动,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但始终射向O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入射光线发生改变,反射光线随之改变;一条入射光线对应一条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巧妙引出“法线”。4.能力有效培养

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并用“插竹签”的方法呈现。有意将“可转动铁板”一边拔出,让两边不在同一平面,请学生动手实验:寻找一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学生经历“找不到”“向后转动一边铁板,还未找到”“将铁板向前移动,插入凹槽,看到反射光线”,自然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重要结论。如此,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能力,发展了学生智力。5.合作贯穿始终

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课堂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比较到位,教师充当了一名组织、引导者、交流的伙伴,使课堂学习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做到了师生、生生互动(动手操作互动、动情情感互动、动脑思维互动),达到了一种师生情感交融、言语共鸣、思维共振的境界。二、思不足

1.教具的运用不够充分

半球形透明玻璃罩,有效构建了“入射光线发生改变,反射光线随之改变”;“一条入射光线对应一条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等知识,但并没有能够运用“立体”条件,多角度前后、左右改变入射光线,让学生进一步直接感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成功突破实验难点。继而再借用“可转动铁板”,让学生进一步动手实验,深化认识。2.细节处理不到位

本节课内容多,不少地方有些“赶进度”,没有放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如:在用“插竹签”的方法呈现“反射光线”时,只请学生代表展示;在讲解“漫反射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时,虽用ipad及时拍摄出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镜面不锈钢表面时,向各个方向射出的照片,但处理上也是“脚步匆匆”。【专家点评】

来自港闸区教育局教研室陆善良

由陈平老师执教的《光的反射》一课,知识点较多,包含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等,由于陈平老师教学素养好,专业功底扎实,理念先进,方法多样,因此,无论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达成度,还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深度、学习过程中积极情感的内化度等都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如下几点值得肯定:

1.自制教具的有效演示折射出执教者对务实求真精神的执着追求

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要以有效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等为基础。对于在课堂上物理实验的有效性、真实性,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务实求真是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自制“光的反射”演示器半球形透明玻璃罩,放在蛋糕盒上,盒盖扎有一些孔,盒内放上点燃的蚊香(营造烟雾,利于显示光路)。在课堂上演示时,光路清晰可见,效果非常好,为学生提供了立体的观察条件,为学生的认知建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独具匠心的实验设计与有效演示成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

另外,为让学生理解“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执教者用三只激光笔“贴”在黑板上形成三束平行光,将镜面不锈钢弯折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帮助学生清楚的“看”出反射光线不平行,借用ipad拍下图片,利于学生观察和分析。2.有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演绎出执教者深厚的教学功底

如果说,有效的实验演示使得物理课成功了一半,那么,有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成为一堂课的核心环节。因为,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目标。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一定以深厚的教学功底实现这一基础目标,陈平老师便是如此。

“法线”的引入是本节的难点。执教者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到放在球心位置的平面镜上,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借助该现象建立光的反射的概念并认识“一点两线”(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接着,再将激光笔逐渐向上移动,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但始终射向O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入射光线发生改变,反射光线随之改变;一条入射光线对应一条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巧妙引出“法线”。

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并用“插竹签”的方法呈现。有意将“可转动铁板”一边拔出,让两边不在同一平面,请学生动手实验:寻找一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学生经历“找不到”“向后转动一边铁板,还未找到”“将铁板向前移动,插入凹槽,看到反射光线”,自然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作学习的常态化催生出执教者教学法的新生态

多次听陈老师的课,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她的课总有一条主线,即一条由知识牵引的逻辑主线,从而使得她的课灵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渐渐地,她的课又在向前发展,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逐渐成为常态,本节课就是一个例证。

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中共同提高。课堂学习中,教师是一名组织、引导者、交流的伙伴、学生的朋友。

建议:

1.在概念学习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学法角度看还有实践的空间。

2.面对现实的生源实际,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从教学法角度看也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实践作业】

1.学习物理往往是以“物”明“理”的,那么,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为何要引入“法线”的概念?

2.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如何处理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本教学设计中,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课题五:《压强》

来自海门市东洲中学黄华【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会区分压力和重力;

(2)通过观察、体验和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初步建立压强概念;(3)知道改变压强的方法,会用压强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建立压强概念学习难点:建立压强概念三、教学资源

气球、钉子、薄金属片、钩码、针板、自制压力小桌、细沙槽、海绵、饮料瓶、一端削尖的铅笔。

四、课堂设计课堂活动课前活动活动1:比比谁能先将气球压爆启发:为什么女同学的气球那么容易爆掉?是不是遇到尖锐的物体,气球就一定“一触即发”?活动2:钉板上的气球能承受多少重物?压力导语:同样尖锐的物体,为什么气球有截然不同的反应?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现象。问题:活动中气球为什么会爆了?引入压力观察:活动策略借助新奇的活动,抓住学生趣点。意图让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走向生活场景乃至物理场景。利用意想不到的现象,构建认知冲突,启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演示实验:重物压薄金属片,改变角度,观察金属片形变程度。体验:请用手对桌面和桌脚施加压力,体验压力作用在何处,方向如何?活动1:学生用手对桌面施加向下的压力,对桌脚施加水平方向的压力。初步交流:压力作用于受压物体表面,指向受压物体。活动2:作图水平、竖直、斜向压力归纳:这三个力的共同点是什么?小结: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问题:压力和我们前面所学的重力相同吗?比较:体会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小结:压力和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体验,充分感知压力,为画压力示意图,形成压力概念做铺垫。在体验的基础上,从生活情境上升到物理情境。通过比较归纳压力的共同特点(垂直),建立压力概念。这是一个找出力学概念相同本质的过程。通过充分的观察、体验、交流,再消除前置知识的干扰,得出的结论就是自然的,生成性的。让每位同学获得亲身体验。。提醒学生注意:小心别弄伤手。进一步观察和体验,打破学生“压力大,作用效果大”的潜概念,引发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将活动引向学习主题。整个探究过程分两个层次,先探究压力的关系,明确如何改变压力,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后探究与受压面积的关系。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设计,会选择器材,合理探究。观察和体验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压力的理解。设计问题,层次深入,体会到“受压物体”“表面”“垂直”。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根据作图,知道压力与重力不同,作出判断即可,不过分拔高。只是照教材中图片“看图说话”的教学,学生因没有真实感受,会造成物理意识的缺失。根据学情生成课堂教学。将探究过程细分并加以适当引导,避免探究的盲目性。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余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观察:图片雪地行人导语:两位同学对雪地有无压力?女孩寸步难行,滑雪的男孩却很轻松,同是压力,产生的效果为何差异那么大?体验:活动3:请把手指当作受力物体,用铅笔按压手指,哪个更疼?用的力再大一些,感觉有何变化?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压力大小(2)受压面积探究活动:器材:自制压力小桌、细沙槽、海绵、饮料瓶、气球、一端削尖的铅笔问题: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如何改变压力(受压面积)?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设计:自制压力小桌放在沙槽里观察饮料瓶放在海绵上观察手掌和手指按气球观察用不同的力按铅笔观察交流展示:得出结论:受压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受压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建立压强概念问题:一块砖平放、侧放、竖放对水平地面的作用效果比较。两块砖叠放和一块砖平放比较。大象和舞蹈演员比较。结论:比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阅读:压强的学习意义定义公式单位讲解:介绍帕斯卡问题:问题:重1N的两个鸡蛋放在1m2桌上,对桌面的压强是1帕吗?体重大,对地面的压力大,压强一定大吗?课件:理解受压面积的含义。计算:压强公式的简单计算,注意受压面积问题。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解释:滑雪者为什么能轻松滑行而不陷入雪中?尖锐钉板上的气球为什么可以承担很多重物?设计:生活中,经常见到路面破损,对于大型载货车你有何建议?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与压强有关的现象?交流、讨论、视频梳理与小结你有何收获?平常的现象中蕴含着不平常的道理,生活即物理,知识即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学会观察、实验、思考,就一定能将天地间隐藏的大美一一发现,并造福人类。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更多的方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在实验获得结论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层层递进,建立压强概念自主学习了解压强的公式,适当了解帕斯卡生平,渗透人文教育。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显而易见的错误,深化学生对受压面积的认识。地,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中的活动强化有意识的比较,从而引起学生的“选择性注意”。通过谬论性的结论深化认识。学以致用,既前后呼应,瓦解学生“压力大,压强大”的潜概念,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说理”和“用理”的能力。【自主评析】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的学习任务是“知道压力,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的因素,建立压强概念”。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对压力有一定的认识,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较多的潜在性经验,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由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抽象,再推广到更广泛的理性具体。

认识的途径一是观察与体验,通过丰富的常见事例或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压力,区分压力和重力,打破“压力大,作用效果大”的潜概念;二是探究与体会,通过多方法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能构建压强的概念,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本节学习目标为:

(1)知道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会区分压力和重力;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概念;(3)知道改变压强的方法,并能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

学习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建立压强概念。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二、课堂结构设计

根据教材给出的活动线索,活动板块及主要活动内容如下表:活动板块体验活动活动内容1.比比谁能先将气球压爆2.钉板上的气球能承受多少重物?观察:演示实验:薄钢片承受力体验:活动1:学生施加力简要意图趣味激发体现从生活走向物体的理念。什么是压力问题:什么是压力?压力与重力相同吗?指向物理问题,进入选择性知觉。得出结论:压力概念。观察:雪地行人体验:手压铅笔理性的归纳。由具体现象得出猜想。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器材自主探究,学以致用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重点)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比较:砖块对水平面作用效果引入压强阅读:压强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压强(难点)问题:重1N的两个鸡蛋放在1m2桌上,对桌面的压强是1帕吗?体重大,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压强一定大吗?理解:受压面积。压强现象(拓展)梳理与小结解释:滑雪者钉板上的气球设计:生活中,经常见到路面破损,对于大型载货车你有何建议?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与压强有关现象有何收获?展示错误,以错纠错,瓦解潜概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说理”和“用理”的能力。回顾获得结论性知识的过程方法。三、过程细节谋划学生在前一章节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学生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潜概念。本节的教学处理技巧在于: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出发,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经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抽象出力概念和压力作用效果。所举的事例生活化、真实化,且有暗示性,教师借助简洁、有指向性的语言,帮助学生破除“压力大,作用效果大”的潜概念。二、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鼓励同伴启发,发散思维,合作探究。三、压强概念的建立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受压面积”的学习采用“以错纠错”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四、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加以解释,并尝试设计解决一些问题。【专家点评】

来自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学许东明

本节课是一节有创意、较为生动的教学演示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体现了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与学生对话,使学生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研究改进,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1.教学中的亮点

(1)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学生比赛扎气球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后面的钉床更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怎样保持这种激情呢,教师通过简单的金属片实验结合PPT,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很好的区分了压力和重力,也点明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后续的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

(2)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打开了。(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改进意见

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最好能让学生充分动手,最好用集体性的体验代替个体体验。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教师的处理拘泥于展示课,略显仓促,语速过快。【实践作业】

1.请你从本堂课的优点、问题或不足及改进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2.结合本节课,谈谈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推进物理概念教学?

3.结合本节课,谈谈教学中把生活中的原始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策略有哪些?课题六:《光的折射》

来自海门市东洲中学陆海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4.1光的折射共几课时第几课时1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2.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感。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光的折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既涉及到光的折射规律,又与人的视觉习惯有关,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学情分析: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要少得多,“叉鱼”、“看彩虹”不要说是城镇学生,连乡村学生见过的也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看见老师做过,“海市蜃楼”少数学生从一些媒体上有所耳闻,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深度”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需充分、直观,以引发学生的疑惑,激发探究的欲望。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器材准备:激光笔、玻璃水槽、硬纸板、水、玻璃砖等教学过程重点难点教学资源学程预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杯口上方往下看,筷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PT“弯折”的筷子)师: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有关。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板书课题:光的折射)二、合作交流探究规律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黑板上画出光在空气中射向镜面的反射示意图)师:如果另外一种介质是透明物质,将有一部分光进入另外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是否改变?(黑板上将镜面改画成介质--水)师:做一做,实践出真知。导学策略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一些奇妙(而又不能明确解释)的现象,并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欲望。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低起点,引出问题。调整反思活动一:初识光的折射现象PPT【看一看】使激光束沿不同的方向由空气射入水中,与你的同伴交流你看到的现象?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板书:光的折射现象)师:光发生折射时,进入另一种介质中的光线叫做折射光线,将法线从入射点向下延伸,则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活动二:探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师: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们小组准备怎样研究?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并在黑板上板画。师:同学们刚才研究的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时的的情况,如果光从空气中进入玻璃中呢?活动三:探究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时的特点(PPT)【猜一猜】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后,将向哪个方向偏折?画出你猜测的情况。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2.当该光线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出射光线是向法线偏折还是偏离法线方向?画出你猜测的情况。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师:同学们对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后的传播情况做出了猜想,但这毕竟只是猜想,还需要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PPT)【试一试】1.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2.观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的偏折情况,并说出有何特点。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在黑板上板画。师: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是否也偏离法线?如何用试验来证明你想法?生思考、交流、汇报结论并在黑板上板画。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则把“主动权”完全放给学生,提高参与度,让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发现、交流。在观察已有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迁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师:从大量的实验现象中,人们归纳出光的折射特点:(PPT)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活动四:探究“筷子弯折”的原因PPT【想一想】如下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下发光点P发出两束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尝试根据光的折射特点画出其折射光线。师:学习光的反射时,理解了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借助于这一方法,你能解释筷子弯折的原因吗?与你同伴交流。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与你的同伴交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呀,请大家谈一谈各自的所得。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师:好,看起来这节课大家的收获都不小啊,那大家一同来验证一下各自的收获吧!1.站在池边往水中看,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的木块、水下的游鱼、池边的树木和天空的白云。那么,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是()A.木块B.游鱼C.树木D.白云2.如下图所示,哪个图正确的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3.你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画出这束光经过三棱镜的光路吗?师: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光的折射,也能利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希望以后大家多观察,勤思考,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有趣的物理现象。课后作业:课本WWW练习

师生双边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其中的道理弄清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举一反三,独立分析其他类似的现象。【自主评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二、学情分析

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要少得多,“叉鱼”、“看彩虹”不要说是城镇学生,连乡村学生见过的也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看见老师做过,“海市蜃楼”少数学生从一些媒体上有所耳闻,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深度”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需充分、直观,以引发学生的疑惑,激发探究的欲望。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三、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教法、学法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专家点评】

来自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许东明

这是一节初二新授课,内容是光的折射,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感。

作为探究课,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比较少见,如何整合已有的知识,把认识和思考引向深入,进而探究出光折射时的规律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是设计和展开这节课的难点,当然也正是亮点所在。

教师依据这样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物理课。1.情景驱动,结构流畅

教师从“筷子斜插入水中”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导学生对有关光的行为提出大胆的猜测。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等。这节课没有刻意去呈现哪个方面的目标,也没有着意渲染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我们觉得三维目标在其中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在光的折射探究过程中顺利完成,对问题的求知和探索在深刻领悟科学家思想方法和精神价值中得以实现,没有过份的渲染、没有刻意的矫作,一切都按照学生的认知进程自然展开、水到渠成。2.自主建构,智慧碰撞

探究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在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的基础上画出看到的光路图,猜想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利用已有器材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想法。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出射光线是向法线偏折还是偏离法线方向?要求学生画出你猜测的情况并同伴交流你的想法。教师因势利导,层层追问,引出新的问题,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后,让学生用实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检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使学生不仅发展了智能,而且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3.思维活跃,情智共生

这节课没有多少师生间提问、作答的过程,甚至没有直白的师生交流与对话情景,但我们感觉到课堂活动量很大、很丰富,有课堂上小组交流、讨论,还有学生展示小组实验结果和主动上黑板呈现结果的过程,尤其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思维活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展开了,给人以“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课堂教学是主体认知的过程,是思维展开、互动、碰撞的过程,营造课堂活动氛围、推进课堂活动深度是课堂组织者、主导者的任务所在,所以就有好多对课堂45分钟的活动规定,比如:有些地方直接规定“老师课授不能超过三分之二时间,学生自主活动不能少于三分之一,”等等。其实,不必机械规定,也不必刻意追求外在形式,而要从具体的目标、内容、事实和情境出发,设置最能激发学生求知、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式方法。事实上,这节课学生的认知思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很丰富、很热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智慧,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师生情智共生共长,焕发生命活力。【实践作业】

1.结合本节课,说说如何有效组织好课堂科学探究活动?

2.结合本节课,说说如何培养和保护好学生提出问题兴趣?教师应做哪些工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湖镇小学201*年春暑期教师培训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湖镇小学201*年春暑期教师培训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湖镇小学201*年春暑期教师培训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1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