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文科论文工作总结

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文科论文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2:55:18 | 移动端: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文科论文工作总结

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文科论文工作总结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我所选论文题目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自己感觉它与我的当前大学生就业联系很近。开始是搜集资料。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准备工作通过网络、图书馆搜集相关学术论文、核心期刊、书籍等。通过一个月的深入学习,搜集了一大堆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资料,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摒弃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保留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作为备用。在中国知网上,我搜索了一些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在Springer上,我搜索了外文文献资料,参考了一些毕业论文样本和一些毕业论文设计总结;在常见的搜索引擎中,我了解到一些相关的知识,同时特意浏览了大量的外文网站,并将这些内容列成提纲,便于以后查询,以减少后期工作量。接下来,我开始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开题报告完成之后随即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写作之中。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我撰写了初稿,并加入了自己新颖的见解,在此期间,我多次与张老师电话或短信以及利用E-mail进行沟通,听取老师好的建议,积极采纳。一篇优秀的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这需要的是耐心,还要用心。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遇到的问题很多,特别是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写论文的情况下,我就会出现浮躁的情绪,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适时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论文的写作。越是不懂的东西才要去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收获很多,其中一点就是互相学习是最好的学习途径,在学习之后你会感觉到很有成就感,这也是我在完成论文之后体会到的。主要创新点:本文通过观察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分析就业困难原因,并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经验,为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提供依据,提出解决措施。在大学生就业中,不论是国家、用人单位,还是高校、毕业生自己都应该大力提倡社会平等,反对就业歧视。政府应制定和出台鼓励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优惠政策;用人单位应该消除用人偏见,提供平等就业机会;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自己要认清就业形势,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自信心。只有这样,在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才能处于有利地位。工作状况: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通过网络、图书馆搜集相关学术论文、核心期刊、书籍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成了论文的初步框架。在接下来的写作中,积极听取指导教师意见,不断修改论文内容,并加入最写的学术观点,使论文丰富起来。按照学院老师安排的论文写作进度来进行论文的写作,因为是一边工作一边写作,所以在下班后积极与导师通过网络进行联系,听取老师好的建议,积极采纳。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论文的写作。收获、体会及建议: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我明白了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都不要轻视,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在工作中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态度,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做起事情来就可以事倍功半。论文的顺利完成,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术环老师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帮助,感谢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学生签字:年月日

扩展阅读: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正文

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

引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大学生就业是全国就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是一个弱势群体,人力资本投入比较大,学生及其家长对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期望值比较高,但是现实当中,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从而大学生就业更加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全面转轨和改革的逐步深化,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问题拉大,“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独特而普遍性的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中的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弱势群体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概念,而且是从人才全面发展角度而言综合素质的相对弱势群体,它的现状及问题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继而对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在经济、身体、心理、学习、人际交往、学校地位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这一群体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健康成长。

赵雄辉先生和曹中平先生201*年在湖南省13所高校中进行大学生弱势群体特征调查研究,分别从经济状况、适应状况、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负担、学习状况、心理素质等十个方面展开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四种弱势类型,即家庭经济弱势、人际心理弱势、经济学习弱势和学校处境弱势。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较注重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如:在对本文几个概念的界定,以及在透析大学生弱势群体陷入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中,运用了马克思的相关理论剖析缘由的同时,还紧密地结合了中国实际来追溯根源,使研究有了理论依托和现实基础。在研究国外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中,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国外与我国的现实情况比较中,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措施。同时,在本文研究重点,即在探索出促进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的研究方面,则综合了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个别与一般、案例、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力求使相应的对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借鉴性、启发性。

一、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产生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合作经济与科技》学术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的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特别是199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1*年的15%,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1*年145万,201*年212万。20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总量大增,共有280万,比201*年增加68万人。到201*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以上。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为643万人,201*年增加到1214万人,201*年达到1400万人。随着人数的增多,就业市场压力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使其市场相对缩小,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据统计,2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专科生40%。2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1*年,由于受非典影响,212万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可以预计,随着大学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

2.地域差距明显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和产业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而高校的扩招,全国各地却是均衡的,这使我国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不少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生,北上北京、南下广东、东进上海,参加各种求职的应聘面试,择业难度加大。201*年新华网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

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由此造成众人同挤“独木桥”现象非常严重,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则“不屑一顾”。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到县城的占20.2%,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还有26.6%的毕业生表示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76.6%。

3.专业之间供求不平衡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不同专业社会需求明显不同,短线专业供需比可达1:10以上,而一些长线专业的需求则微乎其微。例如,近几年社会对计算机类、通讯类、电子、机械、自动化、建筑类、汽车类等专业和金融、师范、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超过毕业生人数数倍,而文理科中的基础理论专业、农林地质专业则毕业生供大于求。

4.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旺盛,一般院校的需求相对不足。用人单位主要瞄准的是全国各重点大学,因此,相同专业在不同院校的被需求状况差别很大。在重点院校十分热门的专业在一般院校可能就不那么热;在重点院校需求一般的专业在一般院校则就业困难。

5.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

从总体看,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近年有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而专科生供大于求,这就形成了一方面高层次、高学历的毕业生争夺大战愈演愈烈,而另一方面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困难。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动辄提出必须本科以上学历而不论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这使低学历者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同时人为地造成研究生大材小用、专科生无用武之地等后果,这种用人层次结构的失衡,既导致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又增加了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6.存在性别歧视,女生就业难

“女生就业难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问题,即便是那些学业突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女生,在求职时也常常因性别原因而被拒之门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提出只接收男生不接收女生,从而使男女就业机会不均等。”[1]用人单位这种实际的性

别歧视行为,常常造成在同一职位竞争中优秀女生败给平庸男生的奇怪现象。201*年11月北京曾提出开办女大学生职业专场招聘会,因邀请不到用人单位而流产,当时主办方发出了500份请柬而只有5家用人单位回应。201*年11月全国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又遭遇延期的命运。(二)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1.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学非所用现象十分普遍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因而学生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不强。加之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2]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新上所谓“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科层次,使学校培养脱离了社会的需求。某些高校艺术类专业历届毕业生因为各种原因改行的约占毕业生总数的40-50%,有的年级达到60%甚至更高。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各类高校设置各种专业就是希望受教育者能人尽其才、学有所用。毕业即改行,大量学生学非所用是一种不正常现象,是一种巨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要求存在差距目前,用人单位在进人方面有了自主权,条件要求也更加苛刻,除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特别要求是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表现得信心不足,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往往是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这些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部分毕业生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3]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

待遇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种社会的高要求与大学生低素质的矛盾,使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3.传统的就业观念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要求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他们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有一份待遇丰厚的稳定工作,不敢面对就业中的风险,追求保险就业;还有人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导致心理不平衡;有的人则只想到国有单位而不愿到个体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也有的人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等。”[4]凡此种种,都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三)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产生的负面效应

1.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是大规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以及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劣势地位,使得他们获取利益的机会不公平,分配不均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将严重阻碍“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是由于就业问题,使得大学生群体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作用,这在某种意义上就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闲置与浪费,也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增长的后劲。

三是由于收入的低下,致使他们的即期消费欲求被严重压抑,某种程度上会引起社会内需的不足,消费欲望萎缩,可能出现“生产过剩”,从而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2.扩大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

市场经济是有效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有效利用、生产要素在不同用途上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来实现的。因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导致收入差距的过大对市场配置资源将产生两种消极影响:

一是强势群体的消费者支付意愿高,使其消费行为容易通过市场把有限的资源导向以强势群体需求为主的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

二是使得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高收入地区和行业流动,从而使弱势群体多的地区、行业和领域缺乏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足够动力。这种状况将造成经济结构的失衡,形成资源的畸形配置。

3.违背社会公正原则,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现代意义上的公正,首先表现在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而市场竞争规律总是倾向于优胜劣汰,产生社会成员的贫富两极分化;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加速财富积累的同时,也迅速扩大了贫富差距,使得社会资源的分配进一步集聚到那些强势群体的手中,市场竞争的“马太效应”就表现得十分突出,即: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而强者一旦第一步领先,便会步步领先,呈现出具有滚雪球似的“放大效应”,弱者则步步赶不上,面临的不仅是失业问题,而且还得更多地承受改革带来的社会风险和代价。一旦被煽动、控制和利用,将会产生剧烈的社会失调和动乱,破坏安定稳定、健康和谐的改革发展环境。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一)国际经验

1.制定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有效办法。当今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和生产上的大型垄断集团与灵活多样的中小企业并行发展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发展中小型企业。“近年来,在美国,失业人员流向中小企业或兴办中小企业已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特点之一。”目前,在美国,中小企业占其企业总数的99.6%,各州都设有中小企业开发中心,向失业人员提供培训和咨询,为他们再就业创造机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数的54.1%,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50%左右。意大利的私营中小企业也为解决就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专门对私营中小企业主设立了“用工奖”私营中小企业如果雇用在职业介绍所登记时间超过30个月的21岁至犯岁的失业青年,国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每雇用一人每月补贴企业相当于一个工人半月的工资,补贴时间为6个月。日本小企业雇用了日本工业总劳动力的74%。德国中小企业的雇员人数占德国总就业人数三分之二以上。1978一1991年间,德国中小企业创造了

6

[5]

250万个就业机会,而同期的大企业只提供了60万个就业机会。瑞士是目前世界上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也在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雇员在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瑞士企业总数的97%以上。

2.积极推行公共就业工程计划

许多西方国家是通过发展公共就业工程来帮助一部分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通常的做法是,在经济萧条、失业率巨增的情况下,由国家出资兴建一些公共工程,如建筑、垦荒、植树、社区建设等工程,为大学生群体中长期失业者和年轻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参加公共就业工程期间,如果失业者在其他地方找到合适的工作,可随时离开,到新岗位就职。这只是一种临时性应急措施。1997年,法国就曾在公共部门、半公共部门和非营利性部门为几十万失业青年提供了为期5年的工作合同,极大地缓解了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在经合组织国家,公共就业工程的花费占劳动力市场项目开支的四分之一。在韩国,公共就业工程也曾被广泛使用过,后来随着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而逐渐停止,但在金融危机时又重新启用,而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大学生群体尤其是长期失业人员提供了临时就业的机会。201*年韩国政府曾向公共就业工程投入了11000亿韩元的资金支持,其中中央政府投入8000亿韩元,地方政府投入3000亿韩元,总计帮助6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使韩国失业率由1998年的7.2%下降到了201*年的4.5%,成效十分明显。

3.开展就业培训,改善劳动力供给

1980年以来,西方各国政府都十分注重对大学群体进行技术再培训,把它作为促进就业、减少失业的优先措施:美国政府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注重于就业培训,还每年拨款近70亿美元资助各州进行再就业培训,出台《工作培训伙伴法》,制定了《美国再就业法案》,此法案的中心目的就是使被解雇的员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有效而高质量的培训。德国的就业培训,一般由地方政府、教会和工会负责,联邦政府给予资助;申请参加培训的大学生群体,可根据《劳动促进法》获得生活补助、培训费用补贴。通过培训就能够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劳动部门协助找到相应的工作。近年来德国政府通过职业培训、转业培训和继续培训等,使每年340万失业者中80%的人实现了就业。意大利的职业培训则分为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和职业进修三种形式,以适应不同求职者对技能的不同需要。法国的全

国成人职业培训协会也创立了安置和培训相结合的“一体化工程”,每个学员由专职人员指导,并设计培训一求职就业计划。此外,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转岗时,西方国家比较注重根据该群体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岗培训。较好的做法是设计一种可提供某种形式的工作实习机会的培训方案,让他们在参加培训的同时有参加实际工作的机会。这种培训在提高大学生群体工作技能的同时,也提供了与雇主直接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消除许多雇主对该群体的种种偏见,而且对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是很有效的。这种转岗培训使许多大学生群体顺利地实现了从培训到就业的转变。

4.强化创业培训,使大学生群体“走出被动就业之路”

在就业形势严峻,大量新生劳动力和失业工人形成对劳动力市场巨大冲击,而劳动力市场几乎没有能力再吸收更多工人的情况下,许多西方国家通过创业培训帮助和引导一部分人员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走向自谋职业、自我创业的道路。培训的内容涉及生产、经营、管理、销售、财务、税收、信贷等许多方面,培训时间为3至6个月,有的则长达一年。培训结束后,政府给予减免税收或低息贷款等优惠条件帮助他们建立和发展微型或小型企业,帮助他们自谋职业和吸纳他人就业。这种改革分散了投资风险,加大了申办人的责任感,使创业项目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瑞典主要是通过对雇主和自谋职业的补贴制度和提供庇护性的就业。补贴额为工资的54%至100%。[7]

5.实施立足社区服务的就业创造方案

西方国家政府解决大学生群体就业的另一个创新举措是实施基于社区服务的就业创造方案。这些方案的宗旨是通过经营对社区或地方经济发展有利的商品和服务,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大学生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具体做法是将国家补贴与伙伴式的合作、来自自愿性或合作性部门的支持相结合,通过企业化运作方式,在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的同时解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这样做还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群体与常规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在工作经验不断增加、技能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渐找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二)几点启示1.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同等数量的投资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

位。虽然中小企业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要小一些,但由于它们容纳了更多的就业,长期来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对市场变化反应敏感,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地区经济布局中也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技术、管理、市场信息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减免税、贷款担保等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应当作为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坚持下去。”[5]

2.实施公共就业工程

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弱势群体就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1*年至201*年间,5100亿元的国债建设项目投资创造了500万个就业机会。如果我们在国家建设项目中强调“以人为本”,增加就业的效果可能会更加显著。

3.完善就业服务

基本内容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在完善我们的就业服务体系应考虑到四个方面:第一,由政府公共机构提供就业服务,或者由政府出资向私人机构购买,对大学生群体服务应是免费的。第二,就业服务机构要与企业、学校及其他社会机构结成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缩短求职者与用人机构、培训机构之间的距离。第三,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失业者提供人性化、高效率的服务。第四,要联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失业者提供高效率、多层次的就业服务。

4.开展大学生群体就业培训

我国也有一系列的措施,但是针对性不是很强,开设的培训课程、技能不适合市场需求,政府的一些优惠、倾斜政策在一些地方还没能真正得到落实,培训收费和职业认证费用超出大学生群体的承受能力,更没有每个学员由专职人员指导的可能,设计培训一一求职一一就业计划也无从实施,其结果就使得大学生群体不想也不愿意参加培训。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5.采取向雇主提供经济补偿或税收优惠的方式调动雇用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规定对那些愿意吸纳失业时间较长的人员的雇主,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税收优惠等,鼓励他们配合政府政策,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国外的工作轮换的做法也可先通过试点,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运行方式。

6.鼓励大学生群体通过自我创业摆脱困境

虽然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量新生劳动力和大学生就业困难形成对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冲击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的处境极为不利,但他们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如:有相对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强,具备自谋职业、自我创业的可能,政府应对那些有一定素质,愿意自谋职业或创业的大学生群体免费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促进他们尽快走出被动就业的困境。

7.立足社区服务的就业

由于它对求职者的年龄、文化、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投入的成本也相对少,是尤其适合大学生群体就业的。目前立足社区服务就业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可待挖掘。因此,强化我国立足社区服务的就业工作应该成为缓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

8.健全法律制度

我国在对大学生群体就业的法律援助还不够健全,专门针对这一群体的就业立法还未出台。因此,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它将对促进大学生群体就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促进中国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一工作涉及的主体有: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自己。因此,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顺利就业,必须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自己着手。

(一)政府:疏通就业渠道,规范就业市场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由统一分配机制过渡到市场化机制,即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但由于市场机制运行的不完善,还存在着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和主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加强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宏观调控。大学生就业中存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属性,这直接导致了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人满为患,而艰苦行业、边

远地区则少有人问津。面对这种状况,政府有必要通过宏观调控方式来缓解。最有效的调控手段是项目带动,国家可以通过诸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设岗位”等项目,为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大学生疏通就业渠道。此外,政府还应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积极宣传、贯彻《劳动法》的同时完善就业法规,改革劳动人事、户籍管理等制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制约,尽可能地使大学生就业有法可依。

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就业渠道。

首先,要完善人才市场机制。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配置毕业生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现阶段,不管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还是高教体制改革,都要求有市场的推动作用,要求大力培育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就业氛围。应加快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步伐,尽快实现全国联网,这是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础性工作。[8]

其次,要拓宽就业渠道。现今,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成分,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国家要求对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应帮助学生摆脱各种陈腐择业观念的羁绊,破除只有到国有和集体单位才算就业的观念,破除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鼓励学生参与市场竞争,到大风大浪中搏击成长。

同时,各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解决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后顾之忧,须进一步加强档案托管、职称评定、养老保险等工作,并为毕业生的二次择业提供信息和必要培训,有效解决毕业生再就业的困难。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经常存在收集信息不全面、加工信息不精细、反馈信息不及时的问题,因此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要引导学生重视收集、学会收集、学会判断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就业信息,达到最佳选择;教育他们及时反馈信息,不要错过机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积极主动地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并及时提供给毕业生。各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毕业生资源信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网,实现资源共享。用人单

位可在信息网上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生源地、在校情况、专长、就业意向等信息,通过网上筛选,在规定的时间内约见、考察学生,学生可在网上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规模、现状、职位空缺及需求等并通过网上报名应聘,有效防止学生多向应聘,同时,也可避免招聘及应聘双方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再次,为加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了解,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应主动、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到有意向接收学生的单位实习。让用人单位在实习中考察学生,同时增强学生对单位的进一步了解。

(二)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促使一部分大学生成为“弱势群体”很大程度上是由用人单位造成的。由于用人单位一味追求名牌大学、追求高学历的心理和不当的用人观,增加就业条件、限制就业性别,这样有形无形地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为此,用人单位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理性的用人观,遵循人职匹配理论,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自然特性和人格特征,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为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9]

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用人效益观,加强人才储备,增强发展的后劲。大学毕业生是经过系统专业知识教育和训练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个单位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不重视知识,不尊重科学,不尊重人才,只看到微观经济走势而看不到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难逃失败的厄运。因此,用人单位应积极接受大学毕业生,克服人才录用上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积极吸纳各层次的大学毕业生,置换冗员,促进单位人才升级和知识升级,从而增强单位发展的后劲。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不仅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成长,而且有利于本单位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三)高校: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由于自身能力和条件所限,导致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因此,高校不仅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而且也肩负着服务学生的任务。面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学校应提供合理、实际的就业服务。一要加强自信教育,提高就业自信心,让弱势学生在比较中找优势,在学习中积累优势,在实践中展现优势;二要帮助弱势群体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树立职业无优劣、地区无差异的思想;三要培养适合弱势群体的就业技能,使他

们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由于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高等学校毕业生必须适应不断变化工作、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需要。[10]因此必须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要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做到超前预测、超前设计、超前培养。有的专业可按专业大类招生,不必一开始就过细地分专业,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行业。

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针对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期望值过高、与社会需求错位的问题,必须重视加强择业观教育。应利用各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教育,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科技创业。提高毕业生为国家服务的自觉性,引导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其次,要重视就业信息的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对一年级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系统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职业对人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对二、三年级的学生主要侧重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对四年级学生则侧重在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对学生进行政策、技巧、心理等方面的指导。毕业生求职的过程实际就是推销自己的过程,掌握求职技巧对求职成功十分重要。要向学生介绍求职的程序、原则和注意事项,使他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主动地进入求职过程,尽量少走弯路。同时,要教给他们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像如何写求职信,如何参加面试,如何注意仪表和举止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则应提倡开设诸如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思维、应变能力训练。

(四)毕业生自己: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自信心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认清就业形势,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树立理性的就业观,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同时,还要主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巧,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及时调整就业心理,保持平常心态,不因一时的就业困难和就业挫折而悲观失望,要学会在挫折中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提高就业自信心。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要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求职择业对大学毕业生无疑是人生中的大事,是把个人的愿望、爱好、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而作的一种选择。

[11]

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客观地认

识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寻找适宜的空间。在求职过程中,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成功了不狂妄,遇到挫折不气馁。其次,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择业主体。应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还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四、结语

在大学生就业中,不论是国家、用人单位,还是高校、毕业生自己都应该大力提倡社会平等,反对就业歧视。政府应制定和出台鼓励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优惠政策;用人单位应该消除用人偏见,提供平等就业机会;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自己要认清就业形势,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自信心。只有这样,在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才能处于有利地位。参考文献:

[1]吴秀霞.女大学生就业难与性别歧视,中国大学生就业,201*,第16页。[2]谭平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中国统计,201*,第3页。

[3]郭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和内容宜宾学院学报,201*第8期,第15页。[4]张旭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第4期,第25页。

[5]房欲飞.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江苏高教,201*第6期,第8页。[6]杨宜勇.就业理论与城市反贫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年,第68页。

[7]刘云龙.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致力推进我国再就业工程.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第17页。

[8]赖之菜.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理论与改革,201*,第45页。

[9]陈少晖.现代科技革命中的结构性失业与我国对策.学术界,1997年第2期,第5页。[10]李永杰李强.中国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年第12期,第23页。[11]张建武高凌.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科学版),201*年第6期,第9页。

谢辞

首先,衷心的感谢张术环教授对本文的精心指导,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论文的有关写作知识,同时深深体会到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更值得我学习。

四年的大学时光马上就要结束,感谢山东理工大学为我们创造了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再一次向你们致以深深的谢意!谢谢你们!!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文科论文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文科论文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文科论文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2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