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3:15:52 | 移动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刘淑珍

一、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情况

《基础会计》课程是分院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分院商务英语专业和文秘专业也开设该门课程,本课程的开课班级数每年在3-7个。该课程改革与建设情况如下:

1.基于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建立以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为核心的专业改革协作机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会计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相匹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会计职业培养要求的“四个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对接、一个导向、一个突出、一个不间断)。一个对接指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要对接;一个导向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个突出指突出岗位能力的培训;一个不间断指实习实训不间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

2.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进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依据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考会计从业资格标准,分析会计岗位主要工作流程,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应完成的任务,归类整合职业行动领域,提出典型工作和相应的任务,导出行动领域,梳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构建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

3.基于职业关键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本课程在改革中将学历教育与会计从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和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目前已初步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维一体”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学中做,做中学。该课程10个实训项目,在理论讲授的同时进行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间;在学期中,利用三个周末,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提高感性认识;学期末,集中安排30个实训课时,安排学生做会计职业基础综合实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证明,①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后,由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要内容,枯燥的理

论教学变成了有趣的现场教学、模拟实训和实际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②练就了学生会计操作的基本功,规范了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③巩固了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整个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填制和审核凭证→开设和登记账簿→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工作过程展开,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改革课程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育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①在校内利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采用会计职业基础多媒体教学系统仿真模拟教学。会计职业基础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于一体,给师生一个交互式的虚拟与实验环境,重点实现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势的启发式引导学习,以弥补人工纯理论教学的不足。除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授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来完成实践性教学,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即:课件、模拟实验和考核,其中的重点是会计职业基础实务演示和模拟实验。②在校外利用实训基地等社会资源,接纳学生实训,以训代学,充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③使用实物资料进行演示教学。在《会计职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经常使用各种实物教具,如会计凭证、各类账簿、会计科目章及凭证装订设备等会计用品用具及学生实训时所做的样本账簿,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或演示,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有效。

④利用动画视频,丰富教学内容。课程组制作的动画视频形象生动地演示了会计基本技能和基本业务操作的全过程。

二、理论依据

《基础会计》课程的地位及培养目标是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账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具备会计核算业务的基本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本课程服务于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课程。

因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理解基础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重点掌握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相关理论和实务操作中的技能;理解账务处理程序种类和执行程序,了解会计工作和组织及我国的基本会计法规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经济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思路和措施

1.加强师资培养力度。为了保证会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基础会计》课程的现有优势,在师资培养方面院、系为教师开辟了多种途径,投入了大量的精

力。(1)派出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用友公司财务软件的培训、案例教学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201*年有两位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建设与改革研讨会”。(2)采取传、帮、带的办法,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新上岗年轻教师培养上,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教案、教学方法进行指导。(3)采取听课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改进,保证教学质量。(4)5.派出教师深造,提高学术水平。分院出台转型教师课程进修制度,课程组派教师到全国示范高职院校以及211大学如上海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进行课程进修。学院有计划继续采用培养与引进的方法发展和更新师资队伍。

2.改善教学条件。(1)教材使用与建设:该课程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会计》,配套用书《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参考教材及文献资料比较齐备,并具有自主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为配合课程教学,主讲教师还自编了《基础会计习题集》等校本教材。(2)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训、校企合作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蓝湖环保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协议,建立了涵盖制造业、商业、会计事务所等多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和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校外实习基地。(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实训基地配备了最新财务软件、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实训软件。建立了财信系网站,并在网站上设专栏介绍最新的财会知识,通过互动平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改进教学方法。(1)注意讲授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主要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使抽象、生硬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该课程目前已制作出比较适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软件系统对该课程的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及会计报表编制等项目进行教学与实训

4.考试模式改革。对《基础会计》课程,实行卷面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对于理论教学内容实行卷面考试,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察;对于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则通过对学生的实训操作情况及完成的实习作业进行综合考核。而且在卷面考试时实行系内统考,教考分离,统一命题,流水阅卷,并对统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对教学突出的老师进行总结,推广其教学经验,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理论教学内容考核时按照平时成绩(10%)、课内单项实训(30%)、期末考试(60%)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

四、创新和特色

《基础会计》课程的创新与特色为:

1.突出实践的课程模式:理论教学中融入单项实训,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实践内容按会计业务流程设计,项目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卷面考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

2.基于实践的“悟”、“用”、“练”教学法:通过认识实习领悟基本原理,经过运用掌握基本方法,完成实训练就基本技能。

五、实践效果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学中做,做中学。该课程的实践模块共安排了10个单项实训项目,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间;在学期中,利用三个周末,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提高感性认识;在一学期《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30个左右的实训课时,安排学生做基础会计综合实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践效果:首先,使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由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要内容,枯燥的理论教学变成了有趣的现场教学、模拟实训和实际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其次,炼就了学生会计操作的基本功,规范了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要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巩固了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整个实践教学内容是围绕会计核算方法而展开的,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分院财会与信息系会计专业201*级学生参加会计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基础》两门课的考试,取得了单科通过率80%、双科通过率68%的优良成绩,比浙江省平均单科通过率高出20.67%、双课通过率高出29.3%,比上虞市平均单科通过率高出36.7%、双科通过率高出35.4%。在全国珠算等级鉴定考试中,分院会计专业参加等级鉴定的63名同学,有52人分别通过了普通四级、五级、六级(普四26人、普五15人、普六11人),占考试人数的82.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双课通过的学生,凭珠算等级证书即可取得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六、与同类院校同类课程的比较

我院的《基础会计》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与考核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特色,学院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室的软硬件配置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稳定。学生该门课程在会计资格考试中的通过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位置。

扩展阅读: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材料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材料

院系: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财贸经济系教研室:会计电算化教研室

课程:基础会计

二O一零年六月

《基础会计》自被学院评为院级精品课程以来,在学院及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立足于本课程在学科中的基础和决定性地位,严格对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的指标内涵,以达到院级优秀课程并向省级重点课程迈进和靠拢为目标,从多方面入手对该课程开展了建设性工作。现对201*年的课程建设目标进行总结。

一、狠抓课程基本建设,加大课程建设力度1.注重教材建设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采用国内公认的、高水平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同时以国家级重点教材及国外的优秀教材为扩充性资料,并配套有实验指导书。

2.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各教学环节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本课程进行了讨论式、研究式和演讲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讨论与学生串讲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本课程的许多内容贴近实际,课程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因势利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安排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撰写论文,既培养了学生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又使学生了解了相关内容在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授课中,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另外,课程组还实施了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目前已经上网的资源包括:基础会计课程简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录像;基础会计课程电子教案;基础会计课件;基础会计试题库等。

课程组在考试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种试点,其中包括考试内容改革(例如,增加综合应用题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考试方式的改革(例如,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闭卷与撰写小论文或总结相结合的方式等)以及采用了将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与实验课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

3.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优化学

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的地位愈来愈受重视。《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极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实验实践性教学建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程理论教学开始前进行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工艺和设备等有一感性认识;

(2)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两部分:一是认识实践环节。自去年开始,我系与河南众品、许昌城市信用社建立起了校企“联姻”,他们既是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又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实习实验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习的方式,请有关单位会计人员对具体会计管理工作内容、会计业务操作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情况,以便有效的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二是课程实践环节,我系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纳税申报中心、金融业务中心、工商行政审批中心等校内实验中心。通过仿真模拟实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的目的,从我们多年实践教学看,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为高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本课程主要拟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模拟实验教学方面,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教学演示,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会起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目前,会计教研室已准备自己制作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我们有系统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习题集、实验大纲、实验指导等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如果能上网,将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参与课程讨论等提供极大的方便。加深了学生对于会计理论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

(3)加强生产实践训练。让学生进入各类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亲自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使其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对具体工艺和主要生产设备比较详细地了解,使学生掌握工艺流程、主要操作要点,熟悉主要设备的构造、作用原理,并使学生认识到工艺和设备是不可分的,既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

(4)毕业论文改革。针对我院学科特点,结合大三学生实际情况,我院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了改革,本课程组也积极参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提前选题:以前毕业论文选题工作是在第二学期的3月份进行,通过改革提前到第一学期的11月份,这样使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等,解决了以往毕业生找工作和实施毕业论文相冲突的矛盾。

②双向选择:以往是学生选教师,通过改革实行了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即教师提供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题,避免了以前教师定题而学生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③过程管理:以往都是教师将任务下达给学生,然后再在学生做论文期间进行指导,通过改革,课程组指导教师督促学生进行论文实施的各项环节,最大限度保证论文质量。

④规范文件:针对学院今年进行的毕业论文改革,课程组对相应课程文件及时进行调整、完善,为后续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上述实践性环节的实施,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刻地理解会计理论,强化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组织专题讲座,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氛围

本年度共组织专题讲座2次,学术交流3次。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同时也大大拓宽了课程组教师的知识面。

三、强化制度建设,切实保障教学

为保证教学管理严谨、细致,并使其逐步走上正常化、制度化轨道,本课程组制订了集体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试讲制度,建立教案检查、教学进度检查、教学日志与实验日志检查、教学环节检查、学生作业批改检查以及考勤检查等各项教学检查制度,以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此外,课程组还通过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个别学生访谈及填写课堂评教表等方式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将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用于教学;同时,聘请督导组专家对青年教师的授课进行点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通过面对面的诚恳交流,使青年教师认识自身的不足所在,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围绕教学开展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

教学研究活动是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问题、促进课程建设和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为此,课程组围绕课程建设规划与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课改革、实验室发展规划、学术交流总结等有关主题多次开展教学讨论,促进了教师间的学术与教学交流,同时,指定专人担任课程组秘书,负责课程组文件与档案的管理、完善。本年度共撰写教学研究论文2篇。

作为教学科研型单位,在教学的同时,课程组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各类科研课题,在课题的申报及研究中,注重全体课程组成员的参与,在课题研究中各成员之间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奋进创新的精锐团队。今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的成长,注意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思想问题,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树立学习信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作用。课程组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教学成绩显著。由于教师的孜孜以求、不断进取,课程组有1位教师获得院青年优质课大赛奖,2位教师被院里评为骨干教师。

总之,《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经过一年的建设历程,基本完成了任务书中的目标,但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提高。相信在学院的大力支持、重视下,在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程组会在明年的工作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基础会计》课程组

201*年6月9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2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