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1*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市科技系统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作为首要任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最新公布的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我市连续第二次名列全省第一。苏州市和各市(县)、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首次实现了满堂红,苏州市及张家港、昆山、常熟、太仓、吴江、虎丘区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进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继苏州市(城区)和张家港之后,太仓、常熟、昆山分别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此外苏州市还被列入全国16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
1.科技投入实现大幅增长。201*年我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R&D)投入达148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首次突破2%。一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超过27亿元,同比增长23.9%。市本级科技计划组织了研发和应用类项目452项,带动项目总投资24.6亿元,其中主要是企业自身的投入,带动比率超过120,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深入实施“企业研发费加计抵扣政策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开展“百人千企”科技政策辅导活动,举行“5+1”科技政策巡回宣讲,有效地激发了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201*年全市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税、免税18.9亿元,其中,538家企业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抵扣政策免征所得税8.3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为企业减免税收7.8亿元,其他政策性减免2.8亿元。在科技政策的激励下,我市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3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0%以上。三是加强科技金融结合。201*年全市共有22个重点科技项目获银行贷款9.5亿元,贷款额度较上年增长265%。工业园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建立了中小企业统贷平台,为企业130个项目贷款1.5亿元。高新区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全年累计投保1331万元,保险总金额超过58亿元。市政府还出台《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5个具体办法,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集成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以支持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是科技资源更加向企业倾斜。新设立201*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扩大了科技计划对中小企业的覆盖面;在科技专项中安排工业技术专项2500万元、科技基础设施专项4800万元、人才专项3000万元支持企业创新,企业研发项目立项达347项,较上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二是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企业的前期培育、重点辅导,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4家,累计达695家,占全省总数的25.5%。另有36家企业通过省级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占全省总数的66.7%。三是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新增3个国家自主创新产品、81个省自主创新产品,累计省级以上自主创新产品103个,占全省24%,龙芯电脑被列入首批国家和省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已获得15万台政府订单。四是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沙钢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亨通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龙腾光电等14家企业成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五是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张家港32家规模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全面启动;全市439家本土大中型企业有266家建立了研发机构,占60.6%;梦兰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5家;新建院士工作站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6家,累计达到142家。
3.高技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缓解的形势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回升态势,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4.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和传感器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5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9.7%,成为带动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201*年我市集成资源组织实施自主创新重点扶持项目112项,建设总投资263亿元,其中年内完成投资59.4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使企业实现了部分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得到优化,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强,全市特色产业基地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8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0%。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成为我市的第13个此类基地;“新型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光伏”等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基地加速发展。工业园区的软件与服务外包、吴中的生物医药、昆山的平板显示已成为区域发展品牌。
4.向上争取再创历史新高。201*年全市共争取部、省科技项目超过600项,经费6.3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创新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立项数和经费数,均为历年最高。
获立项的国家级项目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项、8461万元,国家863计划14项、2854万元,国家973计划3项、616万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项、332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9项、4132万元,国家千人计划9项、900万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15项、6112万元,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7项、2054万元,国家火炬计划10项、180万元,国家金太阳工程1项、1100万元。
获立项的省级项目是: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41项、104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66项、2800万元,工业支撑计划38项、2640万元,社会发展14项、620万元,农业支撑10项、325万元,国际科技合作18项、26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97项、627万元,人才专项37项、3400万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5项、1.12亿元,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10项、5710万元,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21项、5288万元。
5.创新载体建设提质增速。201*年我市的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苏州纳米技术和纳米仿生研究所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列入中科院序列,填补了我市国家级高技术研究机构的空白;中科院苏州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一期工程边筹建边开展科研,已发布了6项重要的科技成果,二期工程也规划启动。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落户吴中。全年新认定内资研发机构38家,外资研发机构76家。苏州大学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增生物与新医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检测等6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累计达23家,形成了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一园三区的(沧浪、吴江、工业园区)苏州大学科技园通过科技部、教育部验收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金阊区工投创业园等5家单位成为国家级创业园,常熟理工大学科技园等8家单位成为省级创业园。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苏州大学平江科技产业园等启动建设。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机构38家,其中省级以上29家,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6.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201*年我市科技部门与组织、人事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抢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吸引大批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一是深入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举办了首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在美国华盛顿和旧金山、德国慕尼黑和法国巴黎举办了四场推介会,扩大了姑苏人才计划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年姑苏人才计划共受理国内外303人(或团队)申报,同比增长44.3%,立项支持38人(团队)。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各市(县)区招才引智工作蓬勃开展,成果丰硕。两级科技部门共引进了161人(团队)来苏州创业,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引才的大格局。201*年我市有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5人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双双名列全省前茅。二是全面推进科技镇长团工作。常熟科技镇长团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科技特派员们很好地发挥了科技政策宣传员、校地合作联络员、科技资源组织员、科技项目辅导员的作用,共建了常熟大学科技园。常熟科技镇长团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在全省推广,目前53名科技镇长团成员已全面进驻五市(县)乡镇开展工作,成为我市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鼓励引导大学生科技创业。201*年我市首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扶持资金,认定了10个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聘任了55位大学生科技创业导师,举办了“创业姑苏”青年精英科技创业大赛,吸引了国内各高校的115个大学生团队参赛,支持了一批大学生来我市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沧浪科技创业园等15家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
7.科技合作渠道日益拓宽。产学研合作是破解我市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的重要手段,201*年我市产学研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一是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产学研活动。第二届中国名校苏州创新合作论坛暨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第五届电子科技服务周、第三届张家港科技节,昆山(重庆)科技产业对接说明会,这些活动在营造氛围的同时取得了实效。二是加强科研机构和科技成果的引进。围绕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组织开展科技企业北方行活动,在引进智能电网产业科技项目、共建研发机构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太仓与上海交大、华东理工、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建了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吴江与浙江大学、吴中与同济大学、相城与苏州纳米所加强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联合体。201*年全市在建和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达到1138项,销售收入近200亿元。三是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性科技组织的联系,成立了国际工业分包中国联盟苏州分中心;举办了亚太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世界材料高峰论坛、第四届亚洲EA论坛、中国苏州-芬兰科技环保合作洽谈会等。继高新区后,吴中区启动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8.科技惠民工程成效突出。积极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工程、农业科技攻关、应用基础研究等计划项目,大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农业科技集成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农科院等单位承担的“万亩水稻亩产650公斤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畜禽养殖粪便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模式”等民生项目成效显著,江苏田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健浩荣获“201*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称号。农业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新突破,市蔬菜研究所成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苏州试验站”,张家港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园区,相城新埂村联姻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育认定了19家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新增6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由相城的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中国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常熟的江苏东盾木业集团牵头组建的“中国意杨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全国性的农口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以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技术储备为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得到了农业科技人员踊跃申报,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特定应用目的的基础性研究渐次展开,增强了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
民生科技工作加快推进。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部署,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组织实施了一批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和示范工程。由苏州市循环经济推广中心等单位承担的“电子废弃物及其他相关废物的循环再利用示范工程”项目,通过了省级验收,为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提供了样板。由常熟富士莱包装材料厂承担的“保持废纸制浆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稳定循环回用技术”,开发出了新工艺,实现了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由市卫生局等单位组织申报的“苏州市农村地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优化及适宜急救技术示范工程”、“常熟市民生服务科技网络示范工程”、“昆山市电路板产业基地废水回用及综合处理研究与示范”等项目,被省科技厅立为201*年度科技惠民工程重大专项。
9.科技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以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1*年全市科技服务业(不含软件)收入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25%,科技骨干服务机构达169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一是加强了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201*年全市技术贸易持续增长,技术合同登记1359份,技术贸易额达到14.3亿元。上海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进驻市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入驻高校总数已达11家。201*年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举办成果推荐会20场,完成技术交易额超亿元。二是创业投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市备案创投机构达47家,注册资本11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超过300亿元,涌现出苏州创投集团、苏高新创投等有影响力的投资机构。创业投资的发展为我市引进高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培育新兴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京代办处苏州分理处成立,成为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获批设立的专利代办机构。全市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5.5万件和3.6万件,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
10.科学发展观学习深入展开。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结合科技工作实际,紧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工作新突破”主题,全市科技系统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一是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科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来谋划推进科技工作,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效落实到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之上。二是工作面貌有了新气象。市科技局机关将201*年定为“企业服务年”,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形成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应企业之所求的良好风尚。三是工作举措有了新突破,全市科技系统将科学发展理念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工作,破解难题,通过落实科技政策、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强化科技金融结合等举措,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成效。
扩展阅读:201*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1*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在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全市科技系统深入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较好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在省科技厅、省统计局发布的“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进步统计公报”中,我市科技进步综合评价首次位列全省第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组织了全国城市创新效能测评,我市跻身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强市”行列。在科技日报社等机构主办的“201*创新型城市论坛”上,我市被评为国内最具创新环境、最具创新绩效的地级城市。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和苏州市科技局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1.强化政府引导,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去年年初召开了全市推进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表彰奖励了首届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科技合作贡献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并为首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授牌。大会的召开,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激情,促进了“增强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在苏州,科技创新已成为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普遍共识和主要任务。工业园区始终把“科技跨越计划”作为率先发展的突破工程强势推进,全方位打造我市科技创新的高地;高新区抓住“二次创业”的契机,积极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昆山着力引进大项目建设大载体,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张家港突出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争创发展新优势;常熟立足镇域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探索高校人才资源服务地方科技工作的新路子;太仓的惠民工程、吴江的专利工作、吴中的医药服务外包、相城的科普基地建设都独具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沧浪、平江、金阊三个老城区立足自身特点推动了科技创业园进街道、进社区。各市(县)区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各展所长,竞相发展,形成了我市科技工作蓬勃向上的生动局面。
为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各级科技部门精心组织、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被万钢部长誉为国际科技发明的民间“奥运会”;二是举办了首届中国名校苏州创新合作论坛,全国30多所著名高校与800多家苏州企业进行“科技对接”。三是开展了第四届电子信息科技服务周活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为600多家企业进行了技术咨询与辅导。四是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软件工程过程改进组中国大会,为我市软件企业走向国际外包市场搭建了平台;五是举办中日科技高层圆桌会议、国际纳米分子医学与工程论坛暨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纳米分子医学与工程专题第二届年会、国际纳米技术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举办科普宣传周、创业投资论坛、留学生交流会及各类学术交流会、成果对接会30余项。2.落实科技政策,全力推动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去年全市全社会R&D投入达到120亿元,较上年增长23.7%,其中大中型企业R&D投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R&D占GDP的比重达到1.8%左右,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指标。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去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1.8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工业园区财政科技投入超过6亿元,吴江、高新区、昆山都超过2.5亿元,太仓达到1.25亿元,位列全省县级市区的前五位。在财政科技资金的安排上,市本级科技经费80%以上用于支持和服务企业创新活动,苏州市级科技计划组织了研发和应用类项目326项,财政下达资金6146.5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25.2亿元,其中主要是企业自身的投入,带动比率为140,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二是将政策激励作为科技工作的第一抓手,推动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出台了《苏州市推进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方案(201*201*年)》。全市落实各类科技政策共计减免税收约7.5亿元。其中在税务部门办理并享受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244家,同比增长121%,涉及当年企业研究开发费11.56亿元,实际免征企业所得税达3.36亿元,同比增长67.2%。全市还落实其它科技政策共减免税收约4.15亿元,其中,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减免所得税约2098万元;国家高新区内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约2.45亿元;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减免四税2487万元;18家转制科研机构免征所得税约1.2亿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性服务收入免征所得税约189万元;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成果转让等收入30万元以下免征所得税约145万元;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额792万元。创新政策的落实,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三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集聚社会资本助推科技创新。园区发挥创投集团的龙头作用和创投跟进、风险补贴基金以及引导基金的辐射效应,加快组建风险创投集群,目前园区风险投资与担保企业累计达56家,资金规模150亿元。苏州高新区高新创业投资集团公司揭牌运作,首期发起设立高新国发、信泉、高锦、新缘四个创投基金,资金规模达20亿元。目前,全市范围内已有创业(基金)投资企业60余家,管理的创业投资资本超过200亿元,创业投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引进高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培育新兴技术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3.加强扶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巩固。一是新高企认定工作有序展开,市科技、财政、税务等7部门联合成立了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今年全市共有363家企业通过新的省高企认定并全部开始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占到全省新高企总数的26.4%。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建设稳步推进。参照国家新标准重新制定了《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实施办法》,重点对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开展市级高企的认定,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申报“预习”,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二是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持续开展。沙钢集团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昆山龙腾光电、苏州固得电子等15家企业被确定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21家。为加强企业的前期培育,我市还评审认定了两批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80家。三是推进本土科技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新备案确认民营科技企业394家,全市在省科技厅备案的民营科技企业达2086家,占全省总量的20%。我市23家企业被评为“201*中国民营科技企业500强”企业,其中,沙钢、隆力奇分别列第4、第9名。张家港海陆重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4.强化项目组织,向上争取不断创出新高。科技计划工作围绕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打造创新创业城市品牌两大目标,更加重视人才、项目、基地的统筹,努力发挥科技计划在组织创新活动、集成配置科技资源的主导作用。去年全市组织申报各类市级计划项目1534项,比上年增长39%,组织申报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22项,国家科技计划立项277项,获得科技经费1.4亿元;省级科技计划立项248项,获得科技经费3.3亿元,共争取部省科技经费4.7亿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我市获得的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省工业支撑计划等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列全省第一。
获立项的国家级项目是:国家863项目7项2691.5万元;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44项2245万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819万元;国家自然基金68项1858.8万元;社会发展与农业科技项目70项1978.8万元;基础设施项目3000万元。
获立项的省级项目是:省高层次人才27项2700万元;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项1.5亿元;省工业科技支撑计划32项1690万元;省创投专项8项1650万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26项780万元;省国际科技合作15项188万元;省社会发展与农业科技69项1806万元;省软件与集成电路11项、CMMI补贴项目10项共4150万元;省基础设施项目4100万元。
5.加强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质态稳步提升。组织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到61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4%。全市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达到4.5万件和1.75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91.1%。一是集聚创新要素,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型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光伏”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建设,苏州光伏产业特色产业基地、昆山电路板特色产业基地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总数达到12个,保持全省第一。全市特色产业基地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5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0%。二是市级科技专项进一步加大了对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扶持了盛科、灵芯、真宽、威望等一批高科技新兴企业,光电子、软件和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重大目标产品。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大规模生产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与软件、现代装备等领域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三是软件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形成了以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软件服务外包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全市软件产业实现销售额380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纯软件实现销售180亿元,出口13亿美元。涌现出新宇等一批知名软件外包企业和浩辰CAD等知名品牌。
6.引进培育并重,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经过两年的筹备,于去年5月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市历史上第一个中科院系统研究机构的诞生;11月,由中科院与江苏省、苏州市联合共建的又一个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正式揭牌筹建,医工所的建设将改变我国生物医疗设备与器械工程领域科研与产业化薄弱的局面;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常熟白雪电器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昆山龙腾光电的江苏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列入省重大研发机构建设行列;此外我市还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9家;新认定内资研发机构37家,累计认定内资研发机构93家。我市重大研发机构较为缺乏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了2家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苏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获国家认监会批准成为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大学化学电源研究所获得国家认监会批准筹建国家化学电池产品监督检验中心。依托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了西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中心苏州中心等一批开放实验室;园区还投资4亿元,建设了软件测评、应用软件网络服务(SaaS)、纳米加工与检测、动漫游戏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
创业园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增7个省级、2个国家级创业园,省级以上累计达到21家。高新区科技城微系统园正式启动,苏州创业园与土耳其梅尔辛科技园签约共建姐妹园,新加坡腾飞集团腾飞苏州创新园开工建设,苏州东创科技园项目在吴中区正式启动,木渎金枫创新创意街区也正式开街。全市创业园孵化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900余家。
7.聚焦姑苏计划,高层次人才工作加快推进。新一轮“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启动实施,去年我市在美国纽约和硅谷地区分别举办了两场推介会,吸引了近400位海外留学科技人员到会。推介活动经当地主流媒体报道后引起很大反响,扩大了该计划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去年姑苏人才计划项目申报达到210项,较上年翻了一番。经技术评审、产业化投资评审、面试答辩三轮评审和实地考察,26人被市政府确定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各市(县)区高度认识人才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科技人才工作已成为各地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新的抓手。工业园区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去年支持了19名创业项目的带头人,单个项目支持力度最大达到201*万元。高新区2.3亿元资助了33个科技领军人才,张家港、昆山、吴江等市也先后启动了高层人才计划,苏州大学实施了“科技创新四大培育工程”,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重大成果转化。市、县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去年全市共有108名高层次人才获各地人才计划的支持,27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再次名列全省第一。
8.开放利用资源,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在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合作的基础上,丰富了合作内容,扩大了合作领域。组织了科技企业科技行、名校创新合作论坛,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展开了密切的交流。各市(县)区也举办了富有成效的产学研活动。常熟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乡镇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来自省内各高校的14位科技专家在乡镇或开发区担任副职,指导企业的科技工作,此举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成效已初步显现。张家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规模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的试点工作,昆山与东南大学、相城与浙江大学、吴中与同济大学、园区与苏州大学、高新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等开展了深层次合作。在各级科技部门的推动下,企业和院校实现了合作双赢。去年市成果转化中心举办了20场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签约项目30项,合同金额2.2亿元。全市登记技术交易合同1091项,技术交易成交额12.75亿元,增幅49.3%。全市科技服务业(不含软件)收入超过32亿元,增长速度超过30%。
国际科技合作更加活跃。中英科技合作成果推介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软件研究院苏州办公室升级为中国办公室;市科技局组织企业家代表团赴欧洲进行科技招商洽谈,在纳米技术、软件外包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201*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境外参展商人数270人,成为历届规模最大、成果最多的一次盛会。外资研发机构入驻我市步伐加快,伊顿全球研发中心、华硕研发中心等大型外资研发机构分别落户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去年认定外资研发机构65家,累计191家,其中外资独立研发机构7家,累计19家;新认定省级外资研发机构40家,累计114家,占全省61%。园区加快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建设,开展了与美国加州大学、芬兰国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俄罗斯纳米集团的合作。高新区有效整合国际、国内科技资源,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渠道,被科技部命名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9.狠抓科技支农,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一是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太仓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示范”被列为江苏省科技示范专项,“长江三角洲现代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示范”被列入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均获得上级科技部门500万元经费支持。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又有新突破。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强农业科研攻关,一批关键技术相继攻克。“农产品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鱼引种池塘养殖、繁育技术推广”项目在全省首先突破了鱼的人工繁育技术。三是农业科技载体建设再上新台阶,太仓现代园艺科技园、吴中设施蔬菜科技园入选第一批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吴江市苗圃集团等六家企业入围第一批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项目的支撑下,科研条件、成果转化能力、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新的提升。四是农业科技培训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全年各级科技部门组织举办培训班1378次,培训农民23.37万人,实施科技富民项目261个,新增产值4.4亿元,新增利税9510万元。
10.实施民生工程,社会发展领域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健康、交通、环境、安全等民生领域,联合市卫生、交通、环保、税务等部门实施十大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市环卫处实施的“苏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科技工程示范”项目列入省科技惠民十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示范模式;卫生局“构建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网科技示范工程”,提高了社区医疗水平;环保局建成“污染源自动检测系统”,130个重点污染源全部实现联网监控;交通局的“智能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统科技示范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智能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统,改善和缓解市民出行难问题;“金阊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科技示范工程”结合市政府蓝天工程,选择经营规模较大的餐饮点进行油烟净化与监控科技示范。公安局在各市(县)区全面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区县(市)的建设,苏州公安警务通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被评为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贸委等部门加强了与清华大学的合作,设立循环经济科技专项,开展了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的研究、示范和产业化。苏州市区(中心城区)和张家港市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苏州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调小组,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了《苏州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日前已通过了科技部等16个部委考评。昆山、常熟、太仓等被评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