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生物的期末总结资料
初一上生物的期末总结资料(基因战者整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7、能繁殖8、遗传变异二、观察法P2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四、对照实验P15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三、显微镜的使用P37-38的图要掌握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一、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二、实验过程P43-44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支持、保护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4、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6、液泡:细胞液
7、线粒体:呼吸的场所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一、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2、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3、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二、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四、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1、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2、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四、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二、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三、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六、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九、P65题3
十、八大系统的名称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养器官:根、茎、叶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二、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功能:笔记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笔记2、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一、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二、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看笔记第二节种子植物一、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二、幼根的生长
1、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三、芽的结构
1、芽轴发育成茎
2、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4、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四、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一、花由花芽发育而来二、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三、传粉和受精看笔记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胚珠种子珠被种皮五、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1、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P109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二、根的结构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三、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3、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天竺葵的实验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4、染色:用碘液染色
5、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光合作用
1、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1、用来构建之物体
2、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呼吸作用
1、在线粒体里进行
2、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
无机物+水有机物+氧气叶绿体(储存能量)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植被覆盖率低
2、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扩展阅读:初一上生物的期末总结资料
初一上生物的期末总结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7、能繁殖8、遗传变异二、观察法P2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四、对照实验P15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四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注意DDT的例子(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三、显微镜的使用P37-38的图要掌握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一、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二、实验过程P43-44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支持、保护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4、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6、液泡:细胞液7、线粒体:呼吸的场所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一、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二、动物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2、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3、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二、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四、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1、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2、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四、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二、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三、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五、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六、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九、P65题3十、八大系统的名称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养器官:根、茎、叶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二、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功能:笔记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笔记2、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五、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九、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一、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二、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看笔记第二节种子植物一、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p":{"h":15.839,"w":4.403,"x":269.175,"y":634.468,"z":357},"ps":nu二、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三、传粉和受精看笔记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胚珠种子珠被种皮五、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1、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3、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P109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二、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三、水分的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2、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3、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4、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天竺葵的实验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4、染色:用碘液染色5、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光合作用
1、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1、用来构建之物体
2、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呼吸作用1、在线粒体里进行
2、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
无机物+水有机物+氧气叶绿体(储存能量)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植被覆盖率低
2、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地理(七上)复习要点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自转绕什么转: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绕什么转: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某区域的人口数(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上册:
1.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大小的比较。(历史书p9)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2.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历史书p9)
①通常把平面图上方定为北,下方为南;左为西,右为东。②有的地图上右指向标,人们根据向标在地图上定方向。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可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什么是图例和注记,识记常用图例。(历史书p9)
图例是用来标注地图上所表现的地物属性的图形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以说明点、线、面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杂实体的数字和文字。
4.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P16)地球是不规则的椭圆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级半径为6357km;半径为6378km。5.经线、纬线的定义,经度、纬度的表示。(P18)
地球表明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叫弧线叫经线。
纬度是人们给纬线标注的度数。赤道为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以S表示),南北良机的纬度为90。
6.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南回归线为23°26′纬线,北极圈为66°34′纬线。
7.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P18、19)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为界。
8.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意义。(P21、2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日(24小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而白昼和黑夜就不断地更替。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日。
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9.昼夜更替以及地方时差异的原因。(P22/24)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因为地球上的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逐渐向西移动,又在西方没入地平线一下,白天变为黑夜,黑夜又变为白天,循环不息,周而复始。
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2小时,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偏东的时区,时区较早。
10.时区的划分,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区时的换算。(P24/25/26)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就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所在的0经线。
11.日界线的定义,越过日界线时时间的换算方法。(P26)为了避免环球航行中发生日期的混乱,在经度180附近划分了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
如星期日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退一日变为星期六。反之,则要进一日。
12.高、中、低纬的划分,五带的划分以及成因。(P18/32)习惯上,把南北纬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60之间为中纬度,南北纬60~90之间为高纬度。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的地带,接受的光热最多,中年高温,是地球上的热带。
在南北极圈内,太阳光照射的高度最小,有极昼、极夜现象,地面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分别是地球上的南寒带和北寒带。
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得到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既没有太阳直射的机会,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分别是地球上的南温带和北温带。
13.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P37)最外表是薄薄的地壳。(大陆地壳厚些,它的岩石密度小些;海洋地壳薄一些,岩石密度大)中间一层是地幔。地幔的上层接近地壳处,有一层高温高压的软流层。岩浆就是从这里沿着地壳的裂隙喷出地面的。
地核部分距地面约2900km以下,由一些铁、镍等重金属的物质组成。
14.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图。(P38/40)陆地地形由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组成。(海底地形图见40页)
15.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P40)
①每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③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度差相同。④等高线密集表明地形陡峭。⑤等高线稀疏表明地形平缓。
16.内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P43/45)
褶皱、断层、火山喷发、地震。17.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哪些?(P47/48)
风蚀地貌、海蚀地貌、河口泥沙沉积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岩石的风化。18.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哪些影响?(P49)
围湖造田就会降低湖泊的蓄洪能力,当洪水来临会造成泛滥;
在陡坡毁林开荒种地,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19.板块构造学说(P53)下册:20.地球上的水体有哪些?(P1)海洋水、陆地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水、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21.地球各种水体中,最庞大的水体是?其储量占全球水体总量的百分之几?淡水储量最多的是?冰川主要分布在哪里?(P2/5)
最庞大的水体是海洋水。占全球水体总量的96.5%。
淡水储量最多的是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天然冰体。2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各类水循环中,对人类活动意义最大的是哪种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的是哪种水循环?(P8/9)
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降水又返回海洋和陆地。(P8水循环示意图)对人类活动意义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参与海上循环的水体最大。23.水循环的意义。(P10)影响天气变化、改变地表形态、形成再生资源。24.水资源的概念。(P11)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如大气降水、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等。25.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P13)
世界各地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北部、亚洲东南部和非洲中西部,水资源丰富。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大陆、非洲的大部分、亚洲的中部和西部水资源贫乏。26.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点。(P15)
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东南部近海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西北部内陆降水量稀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较为贫乏。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具有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的特点。27.地球上大气圈的作用。(P17)
大气圈防护来自太空的流星对地面的袭击和紫外线的伤害,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和水汽。大气圈使地球上的严寒和酷暑得到调节,使其适宜人类的生存。28.什么是天气?(P18)天气是指一地短时间内大气的冷热、干湿、晴阴、风雨等状态及其变化。常用气温、降水、温度、云量、气压、风向和风速等表述天气状况。29.风力等级和风向的含义及符号。(P29风级表。)30.如何根据云量来判断天空状况?(P31)
天空状况云量
晴天全部天空中被云掩盖的部分,总加起来不到2/10多云全部天空中日平均云量≯2/10、≤8/10,太阳时隐时现阴天全部天空中被云遮盖的部分,总加起来≯8/10
31.卫星云图中各颜色代表的含义。(P34)在卫星运图中,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黄色表示陆地,白色和灰白色表示云层。颜色愈白,云层愈厚,下雨的可能性愈大。32.什么是气候?(P35)
气候是指一地多年大气的一般状况。33.气候特点通常用什么表示?(P35)
气候特点通常用多年观测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如月、年平均气温,月、年平均降水量等)和极端值(如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多降水量、极端最低降水量等)来表示。34.东部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P36/37)
夏季,大陆的气温高于海洋,而大陆的气温低于海洋,形成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给东部近海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而气压比海洋高,形成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干冷的冬季风给我国带来了严寒和干燥。35.月球为什么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P44)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恰好相等,平均周期都是27.5日。所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人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看不到它的另一面。37.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和主要成员是什么?(P49)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是九大行星和围绕它们运动的大大小小的卫星。38.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P48)太阳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黑子、耀斑和日珥。
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通讯、磁场等变化,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39.太阳系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什么?(P49)
木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36.月相及其变化。(P45)
随着日、地、月三者之间位置的不断变化,地球上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月相。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40.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哪些没有卫星?(P50)
水星和金星。41.地球上肉眼看到的行星有哪些?(P50)
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42.小行星带主要分布在哪里?(P53)
小行星都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一些小行星的轨道可能与地球轨道相近或相交,因而有可能与地球相撞,造成很大的危害。43.彗星一般由哪几部分构成?(P53)
彗星是由岩石颗粒、尘埃和冰块组成的“脏雪球”,一般由慧核、慧头和慧尾三个部分构成。44.什么是流星?(P54)
太阳系中有无数的流星体,当这些流星体与地球大气相撞时,产生摩擦燃烧,便形成耀眼的光迹,叫做流星。45.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P56)
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天文单位和光年。46.全天分为的星座数和最重要的星座。(P57)按照国际天文学会的规定,将整个天空划为88个星座。(重要星座见57页4图)47.天体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级?(P61)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一上生物的期末总结资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一上生物的期末总结资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