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年富文村来料加工工作总结(3)

201*年富文村来料加工工作总结(3)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3:44:24 | 移动端:201*年富文村来料加工工作总结(3)

201*年富文村来料加工工作总结(3)

富文村201*年来料加工工作总结

201*年富文村的来料加工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和县妇联领导的重视下,在全村各经纪人的共同努力及广大加工户的积极参与下,得到迅猛发展。到12月份为止,经纪人总数累计达9人;带动了全村450名妇女从事来料加工;实现加工费达175万元;发展低收入农户从事来料加工人数11人,加工费用达5.1万元。加工品种涉及台布、服装缝纫、饰品、工艺品、圆珠笔、针织等6个品种,培养了一批专业经纪人和骨干加工户。来料加工已经成为解决农村妇女在家就业的一条重要出路,成为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我村来料加工的新发展。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宣传工作,为发展来料加工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来料加工属于一种新兴产业,为使这一新兴产业得到广大妇女的认同,乡来料办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发展来料加工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广造声势,通过宣传为来料加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利用广播、公开栏等,宣传示范典型,所取得的经验、做法和效益,来料加工目的意义及前景等。认真学习县、乡两级有关来料加工的有关会议精神及相关扶持奖励政策,努力将该项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1月,村里召开部经纪人座谈会,总结

今年来料加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落实解决方案,保证了来料加工业的顺利发展。

二、抓培训,强化经纪人和加工者队伍建设

要使来料加工业具有生命力,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业,培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和一大批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加工者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积极组织村经纪人和加工者参加乡来料办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高来料加工妇女的操作技能技巧,不断增强她们从事来料加工岗位适应能力。

三、加强服务,为来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来料加工业在我村尚处起步阶段,较其他地区我村的来料加工业规模小,货源不稳,为突破我乡来料加工货源不足的瓶颈,进一步促进来料加工业在沐尘的发展,村两委积极与外界工厂联系,为来料加工增添新项目。汇同乡来料办的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各来料加工点了解情况,经常与经纪人和加工者进行沟通,了解她们的加工信息,倾听她们的建议,掌握她们的所思所求,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帮助她们协调解决,真正当好来料加工业务上的服务员。

一年来,我村的来料加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村来料加工业的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来料加工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1、群众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货源渠道还有

待拓宽;2、加工技术水平偏低。加工工艺单一,对加工工艺复杂的产品部份加工者不愿去尝试,持观望等待态度,这样既影响加工进度又因单位时间的加工费不高而影响加工者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对某一加工产品的熟练程度产生影响,也缩小了经纪人接单的选择空间。3、经纪人队伍不稳定,经纪人的素质和加工者队伍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将在新的一年里创造条件去努力解决。

扩展阅读:魏集镇来料加工调研报告

魏集镇来料加工调研报告

魏集镇作为农业大镇,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是确保完成“建设满意睢宁,跨入小康社会,冲刺全国百强”的重要举措,也是魏集切实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这次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三解三促”活动,我走访了25个村6个加工点,与多名经纪人和相关村干部进行了交流探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资料。我作为原义乌来料加工办事处的副主任,现任县妇联发展部部长,通过实地观看、认真思考和分析,认为魏集镇具备做好来料加工的基础,并且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在新的起点下,如何使来料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如何能够直接对接义乌市场,拿到“一手单、外贸单”,使百姓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使魏集镇来料加工业形成自有品牌,我有几点拙见,仅供领导斧正。

一、基本情况

魏集镇地处睢宁县北部,有睢宁北大门之称,南邻宁宿徐高速公路5公里,西依睢邳公路,北靠陇海铁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魏集镇属黄淮平原,地肥水美,古迹名人众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该镇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全镇辖25个行政村,约8万人,全镇拥有劳动力万人,其中留守妇女人,妇女劳动力万人,占总数的,其中未转移的妇女劳动力有万人,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魏集镇妇女劳动力数量之多,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产业打下了基础。

近两年,魏集镇来料加工产业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下村调研时,来料加工业已被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关注,都急切询问来料加工业的相关情况,镇领导干部在推进来料加工这项工作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今,我镇通过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市场引导,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转移就业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工品种多元化。我镇的来料加工产业,从最初以简易小商品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涵盖各种简繁小商品、服装、节日灯、电子等10多个门类。据不完全统计,编织类(钩针、手工编织等)、串珠类(钉片、挂件、饰品等)各占30%,粘胶产品(布娃娃、各种饰品)占25%,服装、节日灯占10%,电子产品约占5%。二是集中加工点从无到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东朱、姜庄、七卜等8个村为加料加工集中点,其中由妇女组织的加来料加工集中点有个;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人,其中妇女劳动力占了总数,实现了以家庭式分散加工向定点集聚加工的转变;三是经纪人队伍日益扩大,素质进一步提高。我镇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已发展到人,其中二级经纪人人;相对比较稳定经纪人的有多人。在10月911三天时间,我们已经组织魏集镇名经纪人参加了睢宁义乌来料加工培训会,现场参观、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接受义乌资深经纪人的现场授课,并顺利和睢宁县驻义乌办事处对接,与50多位义乌企业家、市场经营户、外贸公司、外国客商代表进行了业务接洽。四是收入稳步增长。全县来料加工费发放大约年万元,增加到现在的万元;人均年加工费收入年多元,提高到现在的元,根据加工的类

型不同,加工的熟练程度的不同,加工者日加工费可达10元至20元不等,较好解决了农村妇女“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兼顾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近两年,来料加工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从现状来看,我镇的来料加工产业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已经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该产业的有序发展。

(一)、发展较不平衡。我镇来料加工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南部快速发展,如东朱、姜庄等村;北部存在发展基础,暂未发展。如张铺、张集等村;而中西部根本没有的发展格局。究其原因,一是区位因素。由于各村所处位置不同,北部各村组交通便利,具备先期优先发展的条件,已经吸引众多来料加工点进驻。而其它村、组相比存在困难。二是产业因素。当前我镇农业主导产业以西瓜、大棚建设为主,已经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另外,随着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一个普工一天的工资可达80-100元。相比之下,来料加工产业,如果从事一些低端加工产品如穿花、拉链头等产品,一个熟练工一天的工资也只能拿到30-40元。相比之下,来料加工的吸引力就低的多。

(二)、经纪人队伍较小,人能力较低。与发展成熟镇李集相比,魏集镇来料加工经纪人基数较低,其中以二级经纪人居多。这种情况造成魏集接单渠道单一,多以承接李集下游加工产业为主,不能获取加工产业利益最大化。另外,多数加工产业,特别是一些编、织、钩一类的物品,需要经纪人拿单后,看货先做,再手把手地教会加工人员,并且

在回收加工件时严把质量关,有些经纪人尚不具备亲手做的能力。最后,由于来料加工产业是一个以量取胜的产业,我镇经纪人还处于将产品分散于千家万户的分散加工模式,处于发展的最初始积累阶段,发展三级经纪人、固定小组、固定组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及时将产品保质保量地及时回收交货。更不要谈适时更换加工产品的能力。目前,我镇真正能够独挡一面的一级经纪人只有人,与我镇来料加工的快速发展势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从业者素质较低。我镇的来料加工从业者队伍以留守妇女、农村贫困妇女和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群为主,初中文化水平及以下的占,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就业技能水平低,获取加工费不高。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加工,如一些简单的穿、套、粘、烫等,这些产品的加工一般最高月工资只有300-400元,而相对复杂的机械加工如服装类、箱包类加工最低的一个月可拿到900元,熟练工最高时的可拿到1000多元。其次是职业素质不高,传统的就业观念在我镇农村妇女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再加上从事来料加工的大多是季节性富余劳动力,大部分都没有外出上班的经历和不具备外出上班的条件,所以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延时交货、产品质量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加工进度,使经纪人蒙受经济和诚信双重损失。三是熟练工占整个从业者队伍比例低,使大多数来料加工经纪人面临做大做强的困境。需要一个例子

(四)、要素制约明显。一是加工货源不足。由于尚不具备从义乌直接拿单的能力,基本上依赖于李集市场提供,各品种季节性强,更新

频率快,货源稳定性不够,且供货周期较短,部分经纪人时有断货现象。。二是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经纪人经济基础薄弱,自有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我镇经纪人和加工户之间一般都是现金收货或者按月发放加工费,一旦客户延迟结算,就影响加工费按时支付。三是运输成本偏高。据调查,我镇来料加工产业多走李集货运,来料加工运费占加工费达,最高达,平均达到左右,比李集当地加工点高出许多。

(五)、扶持政策欠到位。来料加工业是一个相对比较脆弱的产业,特别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加以扶持。近年来,党委、政府对来料加工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把发展来料加工作为强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涉及到一些具备的部门以及具体和政策时,往往存在着“大政策,无配套”的普遍现象,使经纪人无从下手。当前亟待完善的主要有工商、税收、金融、货款等方面的政策。由于工商、税收方面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使得许多来料加工负责人心存疑虑,根浅基薄的来料加工点害怕工商来管,税务收税收,出现了瞒报加工费发放数量的情况;由于金融扶持政策的不到位,使许多有强烈愿望从加工点向加工企业升级的经纪人无计可施;而且经纪人大多为农民,自身经济实力弱。银行贷款金额偏小,难度加大,制约较多。一旦在结算环节出现问题,极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同时,无力承接新单子,影响来料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破解对策

当前,为了更好地发展我镇来料加工产业,当面临困难和问题时,这些并不能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相反,正因为有这些问题的存在,

fenzhudao

才使我们更加冷静地审视自己的不足,思考对策,寻找出路,以便最终破茧而出,实现蜕变。针对我镇来料加工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想应该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议设立魏集镇来料加工联络处。联络处成立后可以为全镇经纪人当好主心骨,牵头在全镇范围内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做好规划,辐射带动;及时向经纪人通报来料加工业的最新动态;做好研讨、交流、协调、咨询等方面的作用,使经纪人拥有自己的家;便于培养一批骨干经纪人,前期我们已经通过义乌培训,使经纪人水平得到有力提高;另外,魏集镇成立办事处,使全镇来料加工产业拥有了品牌和实体,方便和睢宁驻义乌办事处开展合作,利于拿到一手单,利于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供货渠道和商家,为做好来料加工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二)可以采用“沙集模式”壮大壮强加工产业。由于我镇的来料加工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扩大宣传效应,让更多的人知悉魏集来料加工。沙集镇的电子商务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作为来料加工产业,我们把自身可以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发到相关的电子平台上,特别是一些外国采购商关注的网站。这样便于形成采购商-经纪人的直接对话,程序减缩了,利润也就大了,老百姓的积极性提高了,来料加工产业自然就会越做越大。

(三)可以考虑开通魏集-义乌专线。来料加工具有量大、利薄的特点,这样就需要当地有便利、便宜的运输物流。李集镇作为睢宁来料加工业的龙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拥有两条义乌专线。而两条专线的开通,为李集镇当地发展来料加工提供了便利;另外,其它乡镇经纪

人想做加工,要不从李集拿货,要不接下单后走李集货运。给加工经纪人收货、送货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增加了不少额外费用,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所以,物流决定着来料加工产业。魏集在合适的时间,必要的时候考虑开通魏集-义乌专线,可以分担全县日益兴起的来料运输物流,也为当地经纪人节约资源、节省时间,又降低了成本,会使更多的人关注魏集,来参与到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中来。

(四)提供政策支持。来料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扶持,需要在政策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特别是着力突破来料加工发展的诸多制约瓶颈,对影响来料加工业发展的用电、用地、用工等实际困难,尽力给予解决;对来料加工经纪人的资金筹集难问题,可以以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争取。比如妇联的小额贷款、共青团的创业贷款;工商、经贸、税务部门要对经纪人创办企业、市场对接,最大化提供牵线搭桥或政策优惠。

作为一名下村挂职的干部,如何了解民情民意,如何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百姓增收,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课题。很庆幸,在“三解三促”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来料加工产业,找寻到了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结合实际经验,向领导提供了我的一些建议,敬请领导斟酌。最后,我坚信,来料加工不仅仅可以成为睢宁县创业的品牌,更会在魏集熠熠生辉,展现出夺目

的光彩。

步立枫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富文村来料加工工作总结(3)》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富文村来料加工工作总结(3):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富文村来料加工工作总结(3)》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2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