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总结
201*年党务工作年底总结
挖沟引渠,科学管流水
支部自建立以来,按照××书记主持全面工作,我负责具体工作实施的工作分工原则,支部工作基本上走上了正规,同时也凸现出了大多数流动党支部相似的问题,要作好流动支部的管理工作,就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尝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合适方法,不断的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我支部组织与管理的方法。
那什么样的管理方式适合我支部的组织与管理呢?以下我就结合支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以及我支部的具体情况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谈本支部的组织与管理,首先就必须客观的分析本支部的特点,找出与其他有成功经验的流动党支部的相同点以及相似点,针对这些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我们可以交流借鉴其他支部的好的组织方法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而对于本支部与其他党支部不相同的和不相似的特点,我们就要努力的摸索和尝试适合自身支部组织管理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就我们第六支部而言,现在面对的问题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成员绝大多数人为近几届毕业的校友党员。
就党委办公室提供的我支部的党员个人信息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我支部集中的流动党员绝大多数都是07或08届等近几届的湖北经济学院不同院系的本专科毕业生。大家都铭记着同样的校训厚德博学,经世济民从经济学院走到了社会的各个岗位,而在此之前,很多党员同志在学校的时候可能就是院系学生会或社团联的同事,或者是同班邻班的朋友,或者有的党员是同班的同学,或者有的党员同志是室友。
而如今大家在人力资源中心党委的大家庭的影响之下,又从各行各业的各个岗位汇聚在第六支部,这是优秀校友的凝聚,是再次聚首的缘分,更是校训精神新的延续。这不仅是支部的党员同志值得高兴的事情,更是值得支部庆贺的一件事情,同时,这对第六支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也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未来在本支部组织相关活动的时候中,可能因这个校友感情层面上的关系而使活动的内容变的更加丰富、活动的气氛变的更加融洽。这也能为本支部工作的上传下达、支部与党员之间的沟通以及党员同志之间的沟通上起到极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第二,人员数量庞大、人员分散。
据党委办公室提供的本支部党员信息资料以及之后我们再次收集的党员数据显示,我支部的流动党员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人(除去其中有写错名字导致人员重复的情况,但是这只是个别现象)。而对于人员数量而言,在现有的统计数量的基础上后期还会增加。这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首先,党籍在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党委,但是因某方面的原因而没有被统计进数据库或因党员个人信息填写错误而被划入其他支部的人员,第二,后期从湖北经济学院毕业并将户档托管在湖北人力资源中心的党员会陆续加入到本支部(据第六支部的QQ群中新加入党员的信息来看,已经有部分09届毕业的学生党员加入到了本支部)。
对于人员分散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细分来源点分散。由于湖北经济学院在三校合并之后的几年处于管理的探索阶段,院系设进行了多次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系调整为了院,有的院系之间的相关专业独立出来被组建成了新的院系,有的专业设在院系的调整中已经被撤消,而原有院系的建制又已经不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在党员资料整理的中,所属院系一栏的资料难以统一,来源细分管理出现了很大的困难。这为我支部按照院系分类设党小组的构想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第二,毕业去向点分散。第六支部大多数党员自毕业之后便分散到了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不同岗位,这导致了本支部出现了党员所处地域分散并且极其不均衡的特点,这对本支部集中组织人员举行学习交流等相关的活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人员数量大,人员分散对于我们第六支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来说是最大的一个难题,也是党委其他几个大支部凸现的一个普遍难题。如果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支部组织管理架构的设就难以的落实,党员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就不能有效的开展。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第六支部初期乃至后期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务之急。
第三,流动党员个人可参与党组活动的时间不集中。
据本支部现有的党员个人资料以及近期调查更新后的个人信息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党员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企业性质为私有独营的或合资的中小型企业的一线操作、基础技术岗位或基层的管理岗位。受工作量以及业务压力的影响,流动党员同志的实际工作时间都比较的长,休息时间极其有限,而且很不集中。这导致了流动党员所能独立支配的个人时间变的更少,并且很难统一。这将意味着我们无法集中流动党员进行学习与交流,也不能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党组织活动。这是我们支部组织管理工作中所面对的最大矛盾之一。
第四,组织管理中的问题。
受个人工作的限制,我和蔡磊同志能投入到党支部管理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支部的建设中,一项事务完成的时间周期会被拉很长,很多工作也会出现滞后的情况。例如,就支部建设中一个简单的工作会议总结,原本可以一次性理顺思路便迅速的组织稿件上报党委的,可是因为在公司的工作会耗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闲余的时间很少,能投入到党务工作的时间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在次期间还要断断续续的在线或离线回复支部流动党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在太短的时间内思路难一下子理清,稿子难一次性完成,一篇总结稿件总是一天写一点,思路很乱,进度难以跟进,最后导致这么一个最简单的常规工作要拖拉很久才能完成。
对于这个问题,在工作中我们把常务的工作事项和党员同志关注比较集中的问题整理成办事指南并上传到群共享资料中,方便本支部的流动党员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样也可以避免我们减少很大的工作量,对于办事指南的没有的信息,流动党员可以通过QQ即使通讯以及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支部,我和蔡磊同志会在固定的时间在线回复党员提出的问题,对于我们自己暂时也不了解的问题,我们会咨询党委,了解确认后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提问的流动党员。如果没有在线上遇到我们,支部的流动党员可以离线发送邮件或打我和蔡磊同志的电话进行咨询。
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缓解我们在沟通交流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很好的解决了党务中的常规工作问题。
第五,支部中有个别党员同志对组织工作热情度和积极性不够高。
关于本支部的个别党员同志对组织工作的热情度不够高的问题,在我在与支部的部分流动党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了解的情况来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毕业后,受工作时间的影响,大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参与组织活动。与支部脱离的时间太久,而在社会上的时间太长,导致思想上有所动摇,意识淡化,出现了党员不愿意联系支部或回避与支部联系。第二,在校期间,对于入党的问题,由于规定过于死板,导致了很多学生党员的特点是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就是缺精神。党员觉悟达不到要求,因而在党支部的工作中表现的不积极,热情度不够高。
关于这个问题,作为个别现象,并不需要把问题严重化,但是这毕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是也值得引起注意,毕竟这是个极其不好的现象,这个问题对我们组织活动是否能取得成功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后期,我觉得支部有必要加强与党员之间的沟通,以便及时的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以便支部能及时的教育引导,从而在党员的教育中起到针对性的作用。
以上是本支部从建立至今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就现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支部在组织建设与管理中也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以找到更可行的措施,或避免在工作中与这些问题出现直接的冲突或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这些问题并且在支部的组织建设中打好基础,后期的工作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
以下我就从今年的工作以及从其他支部的成功经验中谈谈我对本支部组织建设的一些想法,其中有些思路以及方法能较好的解决上述我支部的一些问题,望与各支部交流学习。1,坚定组织原则,服从上级党委的领导。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四个服从的原则,坚决维护上级党委的领导权威,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同时自觉地维护党内同志的团结和统一,切实保证上级党委的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在支部工作中,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要防止和克服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情况发生,又要反对遇事推诿,互相扯皮和无人负责。鉴于支部处于成立初期,条件还不够完善,支部暂时没有成立支部委员会,我和蔡磊书记也按照明确分工的原则解决支部工作中的大小问题。同时,我们也在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领导班子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建立健支部与流动党员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对决策方案进行充分论证。
党章规定,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章之所以这样规定,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所决定的,也总结了党内治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任何个人,即使是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有局限的,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而一些人的认识的总和,总会比一个人的认识更全面、更正确。坚持重大问题由党委民主讨论,集体做出决定,有利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正确地决定和处理问题,避免工作指导上发生重大失误,正确地履行党委的领导职责。
我们党的组织是通过各级组织间的一定联系来体现和维护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就是维护党的组织的统一。下级组织如果不服从上级组织,就等于脱离党组织领导,否认自己是党的一部分。如果这成为全党的现象,那党就失去了组织上的统。虽然下级组织和上级组织的意见,都是党员意见的集中反映,但上级组织所集中、所反映的党员的意见的范围,比下级组织更大。而且上级机关通常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比较全面,掌握着全局。因此,判断、处理和决定问题也比下级组织有更大的准确性。有时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不完全有利于下级组织,但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问题这是有利于党的整体的,因此也必须服从上级。
所以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一定要坚持组织原则,坚决服从上级党委的领导。2,流动党员似流水,注重引导。
流动党员似流水,这个流动的特性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难题。最大的难题就是很难将流动党员集中起来,开展团体性的学习交流活动。我觉得,要想在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中有突破,就必须绕开这个难题,从流动党员的流动特性着手,找到适合这个流动管理的合适方法。也只有绕开了这个难题,思维才能开阔,才能去尝试更多的其他探索途径。
面对流动党员这湾流水,在管理上必须要把握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党的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就如那河畔的堤、如那延绵的渠,流动党员在堤岸之间、沟渠之上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并凝聚成一股无可抵挡的力量;反之,失去了基本原则的存在,就如流水没有了沟渠、失去了堤岸,最终这股力量便会渐渐消散。所以,在流动党员的管理中,可以不断的探索新的管理路径,可以寻求并尝试新的管理方法,但是一定不能背离党的原则和党的基本方针政策。遵循党的基本原则,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走党的发展路线是流动党员管理的前提,更是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宗旨。
而就流动党员这湾流水的管理而言,重点应该把思路放在引导上,只有正确的引导党员的学习与发展,流动党员这股力量才能得到最大体现。
3,以党委为平台,以支部为点,推动党员之家的建设与发展。
党委的网站有个温馨的名字党员之家,这不仅体现了党委党员工作的思路,更是我们支部工作的方向。将党委这个平台建设成一个温馨之家,流动党员就如走出去的孩子,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组织的关心,只要流动党员想回家了,随时可以回来。这是一种革命感情的升华。同时,党员之家还应该有另一层面的含义,那就是作为流动党员的家长,党委在关心大家,同样也在监督大家的成长。这让流动党员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能自己学习,自我进步,这对党员的自我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支部的工作中,我们要及时的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要多关心流动党员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能切身的体会到党员之家的关怀,也只有如此,党员同志才会更加主动的联系党支部,并向组织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个人的思想面貌,只有通过这种互动,党员之家的意义以及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所以在支部的组织建设中,我们要更好的发挥以党委为只要平台、以党支部为联结点的工作思路,切实的联系流动党员、关心流动党员,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不断的为推动和促进党委打造温馨和谐党员之家的美好构想而努力。
4,不拘形式,寻求灵活机制。
在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中,不论是学习交流,还是党内沟通,我们往往侧重于采用现场会议的形式,这种工作形式在传统的支部工作中确实能体现较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及时的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而且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可以让党员相互之间增进了解,内部气氛也能变的更加的融洽,而现场会议的举行也有很多的弊端,那就是必须将人员在特定的时间段集中在固定的地点,这对流动党员分散的特点来说,是个最大的冲突,所以我认为在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中,应该尽量的避免通过会议的形式将大家集中在一起举行学习交流活动。
如果我们盲目的追求现场会议的效果,在党务的各项工作中都期望将人集中,结果会导致异地工作的党员来回奔波影响个人工作,或因人员不能达到预期的数量而影响了会议的结果,从而会议精神就不能有效的体现,这也就会违背我们组织现场会议的初衷,鉴于此种情况,在具体的党务工作中,我们要抓住流动党员群体的流动特性,尝试更灵活的方式。例如组织一次支部党员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前一周或两周通知党员同志并发送学习资料。有条件能回中心党委领取书本教材的,我们可以直接发放教材,在异地工作的党员同志,我们可以发送电子学习材料,以次保证党员同志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学习教材。
学习也以主要通过自主学习为主,小规模集中学习为辅的形式完成。而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学习周,集中流动党员在支部的QQ群内参与在线的学习心得交流活动,同时,在群论坛里开设学习交流专栏,供支部流动党员上传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稿件。后期支部要将好的学习稿件以及群里的交流记录制作成电子档的材料发送给每个党员。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此次学习的意义,通过这种灵活的形式,同样能起到较好的学习交流作用。
所以,在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与管理中,一定要不拘形式,机制灵活,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本支部特点的工作方式。
以上便是我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党务工作思路。在学习中前进,在摸索中发展,在明年的党务工作中,我们会客观的吸取今年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明确工作方向,加强支部与党委、支部与支部、支部与支部党员以及支部党员内部的沟通,挖沟引渠,对支部流动党员的进行引导教育,为将第六支部的组织建设收到更好的成效而努力。
中共人力资源中心委员会第六支部
201*年12月9日
扩展阅读: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总结
201*年xx镇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工作总结
xx镇党委
我县是外出务工人员大县,xx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为流动党员服好务,保持其先进性xx镇采取四项举措,切实抓好返乡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现将基本情况做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目前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1006人,流动党员79人。近期返乡104人,返乡党员8名,其中29岁以下1人,3039岁1人,40-49岁4人,50岁以上2人。所从事行业中,以建筑为最多,返乡流动党员只有1人干过村干部,均未任职过书记、主任职务。已返乡8名党员思想、生活状况稳定。
二、采取措施
近年来,xx镇党委按照四个一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受到良好成效。
一是查验一次《流动党员活动证》。各村党支部抓住机遇,对已颁证的返乡流动党员,逐一查验活动证的记录情况,检查他们是否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是否参加组织生活,是否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对尚未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及时补发,确
保每一位外出流动党员都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对未交纳党费的,督促其及时补交党费。
二是召开一次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安排各村党支部采取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向返乡流动党员通报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征求他们对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建议。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开展“党员献计献策”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是集中上一次党课。各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组织流动党员集中观看电教片,加深对当前形势的了解;向每个党员赠送一本新《党章》;补上一次党课,重点向他们讲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他们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是进行一次家庭走访。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深入到返乡流动党员家中,与他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在外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倾听他们对我市党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努力帮助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三、加强流动党员进一步教育管理的建议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适应流动党员的松散性及其教育管理的应变性的特点,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场经济对党员的负面影响,首先要让党员重新找到维系他们的组织,找到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阵地,坚持过好组织生活。针对流动党员集中教育管理难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式,构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化整为零,使流动党员不管身在何处,都能
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1、加强教育,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一是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外出时间较长的地方,指导他们组建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对长期在外,无固定地点的零散外出党员,可以发放流动党员介绍信,且与流入地党组织加强联系,实现原籍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齐抓共管。二是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有所作为原则。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首先必须着力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愿意和服从于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其次必须要求他们发挥积极作用,为同乡排忧解难提供各种切实有效的服务。三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灵活性、实用性原则。应根据从业特点,坚持方式多样、内容多样,充分利用春节、农村大忙返乡的机会开展培训,重点突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等,使他们学有所用。
2、构建平台,实行流动党员跟踪管理。一是建立专门台帐,掌握动态。基层党支部对所有流动党员建立档案,做到“六个掌握”,即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职业,掌握流入地址,掌握联系办法,掌握党费缴纳情况。二是确定专人联系。支部在流动党员的同一村民小组中指定一名党性强、责任心强的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定期联系。支部委员对本支部的流动党员实行包干制,每人包干联系几人,从而形成支部联系人流动党员的管理链。三是用好党员介绍信和流动证。支部在党员外出前,把流动党员介绍信或
《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到具体人手中,并在其外出前向乡镇党委汇报,乡镇党委在可能的情况下,与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请其将流动党员的从业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填入活动证中,共同帮助管理好流动党员。作为流动党员而言,要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服从当地党组织的管理,结束流动后及时将活动证上交原支部。
3、创新方式,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一是着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作为基层党组织,应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通过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发展村级社会事业,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一起致富,从而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流动党员身在外心向党,自觉服从支部的教育管理。二是落实双向管理目标。支部对每位流动党员都确定组织生活目标,印发《流动党员须知》、《致流动党员函》等到流动党员手中,同时各村支部要求流动党员做到“三个一”:即年初一次交齐党费,每次回乡必须到支部汇报一次思想,每年至少为乡镇、村提供一条有价值的致富信息或招商引资信息。三是积极鼓励外出党员回乡创业。采取措施,拓宽渠道,全方位选贤任能,鼓励优秀外出党员返乡创业,参与竞争。从优秀外出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级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村干部队伍。
201*年12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