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埇中心小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总结
石中心小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总结
为了落实张书记、申县长在全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查找和解决影响我镇各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问题。9月18日-9月22日,镇中心小学对全镇各小学进行了教育教学情况调研,这次调研我们采取了检查、听学校领导汇报、交流、深入课堂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等相结合的形式。从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的交流中,校领导的汇报中,与家长的面对面沟通中,我们了解了学校在实施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也了解了影响和制约我镇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现将这次调研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分析。
石镇位于浦北县最南端,在浦北、博白、合浦三县交界处。全镇现有一所中心校和6所村完小,学生1597人,教职工102人。教学质量选择以下几个点来看:参加外国语学校招生考试,我镇共录取33人,其中第一批21人,第二、第三批12人,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记录,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15%抽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但非毕业班期末考试成绩还处于全县中下水平。综合来看,我校的教学质量喜忧掺半,但总体上是稳步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总体情况还算良好。
二、影响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一所学校的好坏,主要是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有方方面面,有内因、有外因;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比如:管理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家长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合我镇实际情况,通过调研发现,影响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班子对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跟不上。教育教学管理的好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校长和中层领导班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管理水平。一些学校校长及中层领导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抽时间及时学习与充电,不能及时地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从而导致教育教学管理不到位、不精细,影响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决定着他所教学生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1)目前我镇教师队伍情况:教师共102人,其中男43人,女69人,教师平均年龄为37周岁,特岗教师11人,代课教师25人,特岗教师上岗时间短,经验不足,老教师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不强。教师普遍感觉外界压力很大,整体素质偏低。
(2)由于石特定地理环境,交通不便,条件落后,形成了教师的不安定,造成人才容易流失。就近两年来情况分析:申请调出的校长1名,副校长2人,教导主任2名,骨干教师5人,补充进来的都是新上岗的特岗教师。长期这样一种局面,造成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降低。
(3)大部分教师的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效率低下,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
3、学生的因素。
我镇学生中约80%为农村学生,20%为城镇居民子女,家长外出务工和经商的比较多,留守儿童占40%。学生总体聪明、可爱、精力充沛。但家庭教育悬殊很大,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学生的通病是学习主动性不强,纪律性差,浮躁好斗。
4、办学条件落后。
石镇位于浦北县最南端,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生源逐年减少,公用经费少,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教学楼陈旧。
5、地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
石镇位于浦北、博白、合浦三县交界处,人员复杂,赌博风盛行,社会不良风气充斥整个社会环境。对学校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
三、制约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采取的工作措施。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管理和培训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水平。
(1)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给校领导多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2)中心小学制定出学校管理的专题,每次校长会让一名校长作专题发言,共同提高管理水平。本学期发言的专题如下:陈增德“谈谈学校环境清洁管理”;黎勇“如何抓好学校的安全管理”;陈铭著:“如何学校的教学质量”;陈华:“教师教学工作安排的几点建议”;张绍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王富:“让新教师快速走上正轨的几点思考”;林胜耀:“办好寄宿制学校的一些体会”。
(3)精心安排学校工作,把校园中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得有意义。有机整合教育局、镇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的信息与需求,融会贯通。把握宏观,着手微观,直面矛盾,把校园中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得有意义。
(4)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教学质量第一不动摇,明确提出奋斗目标,学校要真正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安排和协调各项工作。
(5)团结与培养一支学校优秀的管理团队。减少管理的盲目、随机与重复。2、加强培训与管理力度,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1)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开展有效研修,狠抓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落实校本教研,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多一些学习的机会。引导教师把工夫花在课前,把本事显在课堂,向课堂要质量。
(2)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的基本要求与基本任务,加强量化考核,确保教学秩序正常,完成底线工作。制定奖惩措施,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发挥学校团体力量作用。利用群团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加强学校组织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4)对特岗教师,采取“传-帮-带”,让他们快速走上正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3、加强学生的管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1)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需要有方法为指导,习惯为辅佐。有了科学的方法、良好的习惯,学生就学得轻松,学得高效,容易产生兴趣。
(2)搭建合理的家校平台,让学生离校不离好习惯。一个孩子,由于年龄制约,他的自制力往往很低。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在周围同学,老师的影响下,学生在校表现可能尚可,但孩子大部分时间却是在家中度过的,如果家庭的学习环境没能配合上去,那学校养成的好习惯就会付之东流。这时,家庭教育就要配合上去,家校一致,才会产生合力。
(3)树立典型榜样,让学生时时感受榜样的辐射作用。学校应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光荣榜、集会、各类活动树立典型的学有所长,学有特长的学生榜样。
4、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1)开源节流,把有限的公用经费用在利刃上。(2)多跑门路,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和项目工程,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学前招生人数。
5、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广泛支持。积极与党委、政府、居委会、村委会联系,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认识,转变家长的观念,争取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朝夕之事,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加强管理,团结一致,石镇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进步。
浦北县石中心小学201*年9月27日
扩展阅读: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
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它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进我县大发展、快发展的需要,更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全县教育系统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一、我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基本情况从201*年开始,就明确提出“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质量提高”的工作思路,切实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来抓。逐渐形成上下齐心、多方协作,人人参与,抓教学、抓教改、抓教研、比质量、赛水平的工作局面。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201*年9月,全县召开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千人大会,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及配套措施。全县分别成立了各层次、各学科中心教研组,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竞赛、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展示、教学评比活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较好地搭建起提高质量的活动平台。积极创建“课堂教学开放校”,并确定了一批中小学校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大胆实践,探索新路,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全县层层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展示活动,层层开展各科说课、基本功竞赛、优秀论文评选等各项评优活动,积极打造智慧型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激励、带动作用,开展“名师送课下乡活动”,通过名师的“优质课”、“精品课”、“示范课”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开展与名师结师徒对子,建立传、帮、带制度,解决年轻教师在教学、教研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检查评估和教学观摩活动,努力构建有效性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特长生选拔、学科竞赛和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教研方面,开展《幼儿教育科学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与教师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区域性校本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三项课题研究。并以三项课题的研究为龙头,搭建重点课题的协作平台,带动全县各级课题的研究落实,更好的发挥科研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面对新课程改革实施初期的困难,县教育局针对本地实际,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发展观和政绩观,遵循正确的质量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制定了分批实施的“三步走”方略。较好解决了新课改实施初期的各种困难,有力地促进了新课改的稳步、有序开展,使课程改革工作既向广度发展,又向深度延伸。构建和完善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积极稳妥地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新课程改革推广积累经验。参加改革实验年段的所有学生都使用了经国家审定的新课标教材,并在地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面有较大突破。通过开展新课改观摩交流、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等活动,推动了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创新,使我县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全方位地开展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和把握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理解了新课改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理念。帮助教师尽快熟悉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教学方式方法。
为更好的在新课改过程中推进评价制度改革,我们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于新课改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校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并体现了“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重过程化,评价指导思想人本化”的特色。同时针对农村学校实施课程改革重点问题,加大了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召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场会,推广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经验。
(三)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摆在核心和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教研、教学活动载体,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监控、评价、反馈和激励制约,建立起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得到加强。研究制定教学管理规范,明确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在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确定每个教育教学环节的工作程序,制定各学科教学常规和评价标准,规范备课、教学、辅导、作业批改等环节,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完善“课堂教学检查评估体系”,引导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切实加强对高中教育教学的管理,201*年我县成立了“高考指挥中心”,专门负责全县高考工作的统筹。根据各高中的优势学科与骨干教师的特点,成立了九个“学科中心教研组”。并以此为阵地,深入研究高中教学特点,及时调整高中教学指导意见;深入研究命题动向,捕捉信息,为高中教学提供服务;不断总结研究高中课堂教学,推出适合我县实际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的阵地作用、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示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真正做到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教学、服务高考,促进了全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对教师的考核管理。201*年,召开了全县“抓师德、正行风”师德教育活动千人动员大会,在全县范围内以“五评价”形式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推进师德建设。201*年在坚持师德评价的同时,开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的考核,创建出我县“一评三考”教师考核管理新模式。并在201*年11月,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介绍了“一评三考”的工作经验。“一评三考”作为教师考核管理的机制创新,在全国属首创,得到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和教育同行的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吉林教育》等均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我县“一评三考”的工作经验。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实行教师职务“评聘合一”,改变了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由政府人事部门组织评审的行政管理机制,由教师所在学校按规定程序,根据教师考核结果和相关条件进行直接聘任,把教师职务评聘的权力交给教育行政部和学校。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积极构建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充分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校本培训,优化教师培训资源配置,扩大实施新课程教师的远程培训规模。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的师资培训、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农村教师培训、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以及必要的专项培训,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现教育创新的能力水平。不断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加大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统筹安排,管理考核,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取得培训实效。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建立城镇教师与乡村中小学教师“校对校”定期交流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201*年,在全县实施千名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春风行动”计划,三年内,选派1000名城镇教师通过定期支教、兼职支教等方式到农村授课,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学科教研等教学、教研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有计划地吸纳一些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学校,合理补充新师资。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巩固扩大基础教育成果、不断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加速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我县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县教育局大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高中办学层次。全县各普通高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整体效益和教育质量。仅县区三所普通高中新建扩建校园1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3.3万平方米。各校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双向音像传播系统、师生阅览室、实验室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县共有10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有5所学校被纳入省重点普通高中管理序列。
由于全县教育系统大力加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使我县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以近三年高考为例,201*年,普通本科文理科进线率分别比上年提高15.3%和3.2%,重点本科文理科进线率分别比上一年提高13.9%和11.1%,600分以上比上一年提高24%;201*年,重点本科进线率比上一年提高7.2%,普通本科进线率比上一年提高21.62%,600分以上人数比上一年增加205人,增长幅度为27.55%。“十五”以来,我县有64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比“九五”时期增加46人。201*年,我县高考又取得优异成绩,进重本线文科343人,理科1919人,文、理重点本科进线率分别比上一年提高3.31%和20.46%。600分以上有837人,11人考入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质量是教育的根本,只有抓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关键性工作,才能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才能让四平人民满意。虽然我们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仍有一些客观因素制约和影响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管近年来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急需改善;部分校长和教师教学观念、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施教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仍存在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农村教师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切实加强各方面建设,使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变成学校领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想质量,人人抓质量的工作合力。
(一)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开展师德评价,对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考核的“一评三考”工作,巩固发展已有成果,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使“一评三考”在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方面发挥更好的导向、激励、制约和促进作用。要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校本资源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应建立“菜单式”培训模式,即培训机构为受训者(教师)提供多样化的、能够满足受训者(教师)不同需求的培训课程,供教师自由选择。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名校”“名师”带动作用,以“名师”、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学科教研组为依托,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送课下乡和名师大课堂活动,扩大优质师资资源。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研究制定班主任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班主任管理制度,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继续开展春风行动计划和城镇教师与乡村中小学教师“校对校”定期交流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解决好农村体、音、美、英语等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加快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的思想理念,促进广大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刻苦钻研业务,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把兴奋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要亲临教育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总结经验,主动借鉴先进地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做法,认真探索、研究,实现工作方式创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二)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要建立教学质量监督监测机构,健全教学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建立教学监测中心,把教学监测中心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专门机构,同时也是开展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教学服务机构和平台。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对教师的授课能力进行考核,对教学质量进行反馈,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落实校长、副校长抓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制,完善教学工作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目前看,高考、中考单纯作为一次考试来说,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容置疑,但用以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还有局限性。因此,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素质全面提高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改变仅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有利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评价制度。
(三)全面加强教学管理。
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要大力推进常规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强化教学过程考核,建立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流程管理,实现课堂教学“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力争做到“教学内容精而少,教学方法活而巧,教学效果实而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突出抓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教研活动、教学指导、教学管理等关键环节,引导、指导教师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不断研究探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监测、教师考核等方面都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定教学规范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监控和管理。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坚持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强调督与导相结合、常规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全面监控与专项评估相结合、一般检查与重点监控相结合,严密组织,讲求实效,实现质量监控的目标性、系统性、全员性、全程性。同时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激励和制约,在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一种争先创优的竞争态势。(四)扎实推进教育科研。
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常规教研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常规教研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教学艺术等,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和学生的潜能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为重点。创新教育科研机制,增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的科研含量,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大教研指导力度,建立全面系统、科学客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育科研部门对教学工作具体问题的研究和指导,以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以“问题课题化,课题大众化”的理念来推动教研与教学工作。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乐于教研,善于教研,潜心教研。通过教育科研活动,凝聚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断研究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和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课改成功的经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石埇中心小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石埇中心小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