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201*上半年

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201*上半年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4:14:40 | 移动端: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201*上半年

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201*上半年

阿热吾斯塘乡201*年劳动力转移上半年工作总结

自201*年以来,阿热吾斯塘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统筹兼顾、加快发展”这一三农工作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始终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抓调研,建台帐。全面掌握劳动力资源现状是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一方面,我们狠抓劳动力资源现状的调查摸底,另一方面建立乡村两级劳动力资源台帐和技能培训登记台帐。通过调查,截止201*年5月,全乡尚有1247名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

(二)抓队伍,建网络。一是建立组织网络。乡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收集和组织人员培训、转移;各行政村也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工作班子,同时指定一名村委会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劳动力现状调查和组织服务;二是建立信息网络。每周发布一次用工信息,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将适用信息传递到农户,同时收集群众外出意向提供给乡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使用工信息更加符合本地实际;三是建立服务网络。建立了跟踪服务机制,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定期与用工单位联系,及时掌握外出人员的状况;不定期寻访外出务工人员,掌握思想动态;协助处理劳资纠纷,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抓落实,建机制。一是建立考核机制。每年年初将劳动力转移人数、技能、岗位提升和预备劳动力培训人数目标下发分解到各村,纳入年度目标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每年召开若干次劳动力转移工作专题会议,每次会议对培训人数、转移人数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年终对转移工作突出的行政村进行表彰和奖励。二是建立培训机制。抓住培训这个关键环节,采取定向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并将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探索实施了“企业出单、农民选单、政府买单”的新措施。三是建立“两会”机制。201*年以来,先后举办了7次春季劳动力交流大会,邀请了招工企业,现场设摊、发布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为我乡各类求职人员和富余劳动力提供了面对面双向交流选择的平台。

二、主要成效

(一)转变了思想观念。过去,阿热吾斯塘乡之所以发展滞后,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观念落后,通过三年多来的劳动力转移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家门,从而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怕吃苦、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与此同时,发展效益农业的意识也与日俱增。

(二)增强了劳动技能。一年来,通过各种培训途径,不间断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培训,共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8期,其中农艺工3期,砌筑工班2期,电焊班1期,农机修理2期。就业培训班开展以来,我们基本上都做到培训一期,输出一期。

三、主要体会

(一)思想重视是前提。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以提高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将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摆上议事日程,在乡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专项资金,保证人力、物力、精力三到位,尽最大力量满足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确保劳动力转移取得实效。每次劳动力交流大会召开之际,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到场指导,确保了大会的成功举办。

(二)技能培训是关键。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的核心是转移就业,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劳动力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广泛的技能培训,只有通过不间断地培训,使每一个富余劳动力都掌握1-2门技能,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最终使农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三)各方配合是保证。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成效,除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外,离不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全力支持,离不开全体乡村干部的积极配合。每次召开劳动力交流大会之前,乡里召开专题会议,驻村干部、村干部都能亲自将信息传递到户,将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四、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坚持常年向每村每组每户提供劳务信息;定期编发用工信息资料,利用村务公开栏、宣传窗、黑板报等形式免费向农民提供用工信息。

(二)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在原有培训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培训面,根据市场需求,尽量满足农民的需求,方便群众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

阿热吾斯塘乡201*年劳动力转移上半年

工作总结

阿热吾斯塘乡劳动保障事务所

201*年5月10日

扩展阅读:201*年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1

二六宫201*年劳动力转移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以来,在市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耐心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逐步向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现将我乡201*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六宫是昌吉市唯一的哈萨克民族乡,距昌吉市35公里,离阿魏滩机场5公里。分中山繁殖带,定居区和北沙窝三个区域,辖区总面积3000余平方公里,可利用天然草场320万亩,可耕地面积3.5万亩。有5个行政村,总户数2293户,总人口9032人(纯牧业户1991户,8123人),哈萨克族占97%以上,已实现定居1250余户、6750人。全乡拥有劳动力5600人(男3100名,女2500名),其中富余劳动力2700名(男1240名,女1460名)哈萨克族占99%以上。大专中毕业生355名,其中男194名,女161名,哈萨克族占99%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劳动力转移情况

(1)、指标完成情况。完成技能培训850人次,引导性培训480人,外出转移劳动力1518人,其中长期劳动力468人,季节性劳动力1050人。新增劳动力转移收入72万元,人均增收85元。

(2)、工作开展情况

1、抓组织,建队伍。乡政府成立了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下设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办公室,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全乡富余劳动力档案和内转外输人员档案,配备了一台电脑。每村设立一名信息员,及时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通过鼓励、扶持措施,发展农村经纪人17人,拓宽了工作面,同时,通过在每月的工作例会上互相座谈、交流、学习,查找不足,使一些好的方法得以推广使劳动力转移工作形成了层层管理,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抓宣传、提参与。为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借助就业援助活动,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鼓励农牧民走出土地,外出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采取面对面

说服教育方式,增加农牧民外出谋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广泛地宣传职业介绍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务工指南,加大用工信息的宣传力度,鼓励农牧民走出去,外出就业,增加收入。三是针对有外出求职念头的牧民进行鼓励宣传教育,就业引导、求职登记、岗位介绍,促使其早日外出实现就业转移,以州、市劳动局和市外用人单位为媒体及时获取岗位信息,及时发布,实现各村富余劳动力能尽快实现转移就业。通过组织招聘会应聘、积极向企业推荐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为农牧民合理转移提高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四是在培训工作方面采取了非专业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科技之冬和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组织1000多农牧民学习了《农民劳动力转移暨进城经商培训工作手册》,使农牧民对进城务工相关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还为1580名农牧民办理就业失业证,并参加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五是将各企业的用工情况,劳动力需求情况一一张榜公布,让农牧民群众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此外,我们还开通了劳务输出热线,对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需求进行登记造册,帮助联系和查询

3、抓创新,建基地。基地建设主要是抓两条线,对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用工需求量较多的乌市、昌吉、呼图避、军户农场、八钢、华新公司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相关部门达成长期的劳务合作协议,以劳务对接的方式开展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内,鼓励乡域企业,制定用工计划,优先使用本乡富余劳动力,实现有目标地转移。为更好的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年初对各村进行了拉网式的入户调查,对1036名有外出求职意向的劳动力(其中有355名大中专毕业生参与登记)进行登记造册,详细登记其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层次、专业特长、求职意向等,为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抓产业,建平台。今年我们有重点地加大了畜牧业、小加工业、商务饮食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扶持和发展力度,延展了用工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将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头戏来抓,依托农村人才服务站,形成了信息发布,工种选择,等招聘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平台,

对富余劳动力进行缝纫、刺绣、烹饪、民族传统食品加工、服务礼仪等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为农牧民合理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抓培训、强素质。为使富余劳动力“数得出、留得住、挣上钱”,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采取长短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随招随训相结合等培训办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和技能培训,共培训农牧民9期820人,提高了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工单位的信任,今年输送到各地的经培训的技术工牧民无一被退回。

(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

(1)、近两年应届毕业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情况

近几年来,我乡党委、政府加大中小学“双语”教育力度,输送到州市高中学校的学生“双语”水平普遍提高。两年来,共有45名哈萨克学生考入疆内外高校,中专学校的哈族学生30名,有9名哈萨克学生考入内高班。自201*年以来共有318名大专中毕业生返乡,201*年以来,毕业返乡的哈萨克大中专毕业生有52名,其中已就业的哈族学生有43名,未就业的9名。

(2)、哈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做法

我乡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市场导向,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自主择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一是政府扶持创业型。乡“双语”中心幼儿园,06年至今乡党委、政府投入20万元,新建教室204平方米,并配套了相关基础设施。为了提高该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和硬件设施,去年我乡又协调新疆家具协会和金城维也纳房产公司为幼儿园捐赠了25万元,修建了200平方米的教室,硬化道路70余米,绿化场地1500余平方米,有效的改善了改园的办学条件。目前,通过政府扶持创业的大中专生有6名。今年我乡大力发展哈萨克民族刺绣业,从毕业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了12名从事哈萨克刺绣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目前,我乡刺绣合作社已正常运转,我乡在积极的争取州、市项目资金,力争将刺绣合作社做大做强,以此来吸收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预计年底,该合作社可吸纳30名以上大专中毕业生就业。二是小额贷款扶持型。乡党委、政府对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

行登记备案,积极与上级社会保障部门对接,争取小额贷款,促进自主创业。目前,已争取到5万元左右小额贷款的大中专毕业生有4名,正在争取贷款的55名。三是政府培养谋业型。对全乡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筛选,由村党总支进行推荐,乡党委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四培养”重点培养对象。在上一级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5名大中专毕业生当选为村官,有效拓宽了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途径。四是招聘推介谋业型。乡党委、政府定期通过乡劳转办,向返乡大中专毕业提供各企业招聘信息,同时积极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州、市举办的各类人才交流会,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给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每年的行政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我乡在第一时间给各位大中专毕业生通知,提供方便,参加公开招考。近两年来,通过此形式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14名。五是技能培训创业型。自07年至今,通过“阳光培训”在烹饪、面点、电焊、电工、驾驶员等方面有2800名农牧民参加了培训。有270余名经过培训学员在三产运输业创业,通过旅游在餐饮服务业就业的人员105户,250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基数比较大(355名),虽然近几年来通过各

类公开招考的形式,解决了少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是相比较而言,哈萨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途径和渠道很窄,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了就业。近来年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还需加强和倾斜

2、我乡大部分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畜牧业养殖、旅游业、刺绣业等多种形式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发展资金有限,恳请能够在小额贷款扶持面和扶持范围上给予倾斜和支持。

3、我乡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中大部分是民考民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

言问题,就业非常困难。建议上级部门能否加大此部分学生进行“回炉”再教育,提高提汉语水平和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实现更多的人就业。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201*上半年》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201*上半年: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201*上半年》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2814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