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农村文化工作总结
海伦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自201*年以来,我们借助中央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契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要求,切实加强工作领导,充分发挥部门作用,重点推进了文化工作组织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组织工作领导体系按照《全省县乡两级文化工作机构建设督查验收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市已于今年初,独立设了海伦市文化体育局,为政府序列内并经上级编制部门批准的行政业务部门,并独立设了文体党委。在201*年,我市23个乡镇都独立设了文化站机构,每站配备一名文化站长,2-3名工作人员。各村都确立了1名村级领导主抓村级文化建设工作。从而形成了以文化馆为依托、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纽带、各村屯文化活动室及文化大院为基础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为城乡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阵地逐步健全主要做了一下几项工作:
1、投资兴建了海伦市文化艺术中心。201*年,我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11000平方米的海伦市文化文艺中心,使我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了一个翻身仗,文化馆、图书馆、剧院、剪纸艺术馆、海伦展览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等设施一步达标,海伦市文化艺术中心现已成为我市文体娱乐、文化交流、体育健身的平台。
2、建成了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自201*年以来,在上级政策扶持下,我市相继建成了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成的综合文化站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位好、标准高,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到201*年底前,我市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都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3、加大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大院建设。结合中组部关于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工作,同步建设了172处村级文化活动室,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1%;同时加大了村屯文化大院建设。我们以文化活动中心户为基础,建设了194处村屯文化大院,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0%,为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阵地保障。
4、“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正在稳步实施。按照省、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自201*年开始,我市相续建成了一批农家书屋,到目前已建成47处高标准的农家书屋。今年拟建83处,到年底,我市标准“农家书屋”将达到130处,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加强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建设。几年来,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要求,我市图书馆安装了专用软件,完成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装备了专用硬件服务器和超星读书卡,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已基本建成,正在积极推进乡镇村和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现我市243个村级信息资源共享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毕,年底即可开通,届时,信息资源共享在我市243个乡镇村全部实现。
三、积极开展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我们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以构建“和谐文化”为核
心,以宣传海伦、振兴海伦为宗旨,大力开展了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体现了时代特色,展示了海伦风貌,鼓舞了群众斗志。
1、积极开展节令文化活动。我们每年在春节期间都相继举办春节秧歌汇演、元宵焰火晚会、剪纸展览、迎春书画展、新书和期刊回顾展等展演活动;按时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我们都适时组织开展城乡联动的大型文艺演出庆祝活动,活跃城乡节目气氛,丰富群众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
2、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一是积极开展了送戏下乡活动。市剧院常年开展送戏下乡巡回演出活动,年均下乡演出在160场以上,足迹遍及全市23个乡镇,保证了每一个行政村年均看戏2场以上;二是送电影下乡积极开展了电影进乡村的公益放映活动,市数字电影工作站的9支放映队,全年送电影下乡2900余场,保证了每月每村至少放映一场电影;三是送书下乡。通过实施城对乡捐书活动,动员新华书店及个体书店向农村捐书、售书,初步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的问题;四是送辅导下乡。市文化馆艺术骨干年均送辅导下乡45次以上,在城乡每次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前,文化馆工作人员都亲临现场认真进行艺术指导,保证每次演出质量和水平。
3、在乡村积极开展“金色田野”群众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各乡镇和村屯举办秧歌汇演;在盛夏来临之季,我市乡村普遍开展“金色田野”文化活动;各乡镇每年五月末左右,都分别组织召开春季体育运动大会,既是体育赛事,也是文化活动;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各乡村都组织文艺演
唱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以此来纪念党的生日。通过采取城乡联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节日群众文化生活,保证了每个行政村年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次以上。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上,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培养,我市特色文化群体不断壮大。到目前,全市已形成海伦剪纸、东北二人转、书法、摄影、篆刻、音乐、诗歌、舞蹈、农民画等10大特色文化创作群体,其中国家级创作群体1个、省级2个、地(市)级5个,群体骨干遍布城乡。以海伦剪纸和海伦二人转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近年来得以长足发展。海伦剪纸作为黑土文化品牌,已叫响全省乃至全国,正在从民间走向专业,从艺术活动走向文化产业,创作题材日益广泛,创作技巧日臻成熟,艺术风格趋向完美,已成为黑土地上靓丽的一朵文化奇葩。海伦剪纸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海伦二人转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大雅之堂,正从龙江走向全国,海伦剪纸和海伦二人转已成为黑土文化品牌。
四、依托品牌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我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主要是两项:一是海伦剪纸产业;二是二人转演艺产业。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在上级相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顺应市场经济形势,突出地方文化品牌,以海伦剪纸和地方戏演艺产业为切入点,努力搜索海伦文化品牌的市场化之路,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
1、海伦剪纸产业开发。海伦剪纸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其精品多次赴省晋京到国外展览、展销并获奖,被中国民间艺术馆、徐悲鸿纪念馆等国家级馆收藏,我市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剪纸)”的美誉。鉴于海伦剪纸
屡获殊荣,但经济价值不明显的实际,我们在海伦剪纸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了海伦剪纸艺术发展公司,初步走上了市场化之路。公司先后与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剪纸京剧脸谱》一书,赴新加坡和香港展销并获“金牛”奖;与国家邮政局联合出版了《满族婚俗》海伦剪纸明信片,在全国发行。截止目前,剪纸艺术群体已累计创作生产了少数民族风情、冰雪风光等八大系列剪纸作品,近百余种上千幅,并探索出六种装裱形式,剪纸产品销往新加坡、香港、北京、哈尔滨、绥化及本市各地,近几年来,海伦剪纸年均销售额已超过百万元,收入并逐年递增,实现了海伦剪纸由赔钱到赚钱,由艺术品到商品的初级转化。
2、海伦演艺产业开发。几年来,借助“海伦二人转对外品牌优势,加大了剧目创作和创收力度。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年均创作剧目在3台以上,演出创收年均在10万元以上,仅201*年,创作的剧目在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东北三省第三届二人转艺术节暨白城文化旅游节演出中,共获13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赞誉。201*年金秋时节,剧院参加了绥化市举办的地方戏和小戏小品大赛,分别获一等奖1个、导演一等奖1个、表演一等奖2个的好成绩。通过全力打造,使海伦二人转对外影响逐年扩大。市剧院全年开展对外营业性演出120余场,演艺产业创收逐年增多。
纵观海伦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恰逢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好形势、好政策,如春雨润苗,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城乡间、系统间、学校间、企业间均存在不平衡问题。尤其在城乡间表现较为突出。二是观念需要更新。一方面政府出钱办文化
的观念在一些文艺工作者中依然存在,以致束缚手脚,文化工作开拓创新不够;另一方面,政府导向作用不突出,投入不足也限定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三是农村群众文化阵地缺少资金支撑。农村乡镇、村屯的阵地虽已建设起来,但因缺少资金,阵地作用发挥有待增强,对乡村阵地建设的提档升级还有待一个过程。
对此,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要利用创新的手段,改革的方法,积极进取,逐步破解工作难题。一是构筑大文化格局。牢固树立大文化观念和群众文化大家办的思想,全力动员各种主体力量办文化,形成全员抓,全方位办的大文化格局。二是工作重心下移。就是把全市文化工作的重心进一步向农村倾斜,逐步补足农村群众文化的历史欠账,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三是进一步活化机制。在充分发挥政府办文化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拓宽渠道,动员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活动主体的多元化,为群众文化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海伦市文化体育局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扩展阅读: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农村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bstract:strengtheningruralculturalconstructionistheinherentrequirementstoestablishandimplement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buildnewsocialistcountrysideandbuildharmonioussociety,andtheimportantmeasuretodevelopadvancedsocialistculture,toacceleratetheprocessofruralcultureconstruction,andithasgreatsignificancetoimprovingtheideologicalandmoralqualitiesandscientificandculturallevelsofbroadmassesofpeasants,promotingrural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progress,achieving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ruralmaterialcivilization,politicalcivilizationandspiritualcivilizationd.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惠农区
keywords:newcountryside;cultureconstruction;huinongdistrict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8-0285-030引言
惠农区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投入情况怎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作为当地党委、政府以及职能部门如何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服务,如何探索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城乡整体建设规划?围绕农村文化建设涉及的问题,辖区各乡镇展开了调研,现汇总如下:
1我区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惠农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北端,东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贺兰山,北与内蒙乌海接壤,辖3乡3镇、6个街道办事处、47个居委会、38个行政村,总面积1182.7平方公里,人口21万,农业人口5704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7.6%。全区乡镇所辖行政村共有村级文化室38个,农村文化户(文化大院)33个,农民文艺队8个。文化活动场地40-120平方米不等,所投入的文化设施有电视机、vcd机、图书、报刊杂志、锣鼓钗、篮球架、乒乓球台、文艺服装等、配置情况以及运行情况参差不齐。辖区乡镇都有文化专干,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上1人,35岁以下5人;具有大专学历的5人,中专学历1人。村文化室有村委会管理,农村文化户(文化大院)、农民文艺队实行自我管理的运行模式。2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海伦市农村文化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海伦市农村文化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