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4:21:21 | 移动端: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山西省浑源中学高中语文组郑立嘉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每班共有学生56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出现的问题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学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为课改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高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

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三、用自主与探究解放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以阅读教学为教学重点,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特殊句式等,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五、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对高二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生字书写与名篇名句抄写或默写每日一文,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高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教育教学效果和不足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平也有待继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需进一步完善,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

扩展阅读:教学反思经验交流

教学反思经验交流

吕雅梅

现在的学校都要求老师写随笔,或者说教学札记,但在一些学校这个本来很好念的经却成了教师发牢骚的新话题,或者说攻击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问题出在了哪?问题出在校长“逼”得生硬。“教学反思只有深化到教师的心灵,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作用。发表还是不发表作品,那是教师的自由”。学校强行规定教师写教学反思,并且课课都要有反思。这种不看具体情况的僵化要求,无异于逼公鸡下蛋。这种硬性的、过高的、机械的、僵化的管理对于那些立志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也许还能够适应,但对教师这样一个大群体来说,只会引起大家的反感。虽然他们敢怒不敢言,但那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决定了反思不会起真正的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引领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学会教学反思,让教师将教学反思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平台,变“苦差”为个人成长的“追求”。

一、培养反思习惯

目前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有在教育论坛上写教学反思记录的习惯,他们的教学反思记录为日后教学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它是我们教师一笔巨大财富。然而,当前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反思的重要性,没有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从而失去了第一手感性材料,这是教学、教研资源的一大浪费。因此当前我们教师不能仅仅是在教着,更不能是在痛苦地教着,必须开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成长的催化剂。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可以说,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日月积累的反思,记录自己平目的所做、所思,是最有实用价值,也是教师最简朴、有效的继续教育、自我教育、自律教育。

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原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再研究。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从笔者近几年教学反思写作来看,其实,教学反思写作并没有什么诀窍,我们应将教学反思看作是教师的工作习惯。

首先,教学反思表现为自觉性。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教师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我们教师要把教学反思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校长才写一篇总结。

第二,教学反思表现为叙事性。我们教师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第三.教学反思表现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教师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教师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二、掌握反思方式学校要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建立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经验交流、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课改沙龙、教师对话、教师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教学反思管理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教师优质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学反思创设平台、创造条件。在“寻找问题----实施尝试----反思调整----优化尝试”的循环方式的每一个步骤中,反思总是存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三、选择反思策略

写教科研文章,一需要学习,二需要实践,三需要思考。但是首要的是要学会捕捉论题的视点,重视教学论文写作素材积累。

1.从教学实践中选择反思视点。一切有价值的教研论文或总结,都是源于教学改革和实践中的问题,撰写教研论文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我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总结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论题”源泉。

2.从教研活动中选择反思视点。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研究活动时,可以找到一些合适的论题。

3.从读书中选择反思视点。读书是我们教师生活的需要,我们要善于从书中获得启发和感想,并及时写下来。这是捕捉论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4.从课程改革的实施中选择反思视点。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我们要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培训和研究模式把握课程改革实质,这其中有许多论题可捕捉。

5.在学科交叉中选择反思视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尝试着把心理学现象、企业管理学案例移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进行新的思考。

6.从教育教学热点中选择反思视点。学校中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往往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去攻克的难点问题。这些热门话题往往预示着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改革走势,或者显露出教育教学潜在危机。从中发现论题则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深刻性,研究和反省将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7.从立项教科课题中选择反思视点。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课题的分解研究,可以增强教研动力,促进学习和思考。从科研课题中选题,立足于教育教学,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逐步对某一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积累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2879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