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县卫生监督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总结

县卫生监督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4:37:01 | 移动端:县卫生监督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总结

县卫生监督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总结

县卫生监督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总结

20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卫生局的领导下,我所紧紧围绕工作目标,深入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依法规范社会公共卫生秩序,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我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果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任务明确

我所领导对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高度重视,召开全所干部职工创卫复评工作动员会议,营造了良好的“创卫”氛围。专门成立了由所长任组长、副所长及科长为组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2个创建工作小组:卫生监督检查组和台帐资料管理小组。制订了本所创建复评工作计划,明确创建复评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相关要求,并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2个创建工作小组,任务明确,奖惩分明。在创建过程中,大家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风范。

(二)严把准入关,规范卫生许可管理

卫生许可是实行卫生管理的首要条件和关键环节。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所卫生许可科严格把卫生审查关,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多次派员到现场指导。对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经营单位及时核发卫生许可证;对一些基础设施差、面积不足、与卫生许可条件有一定距离的餐饮经营单位,要求进行改造、修补、扩建;对一些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并限期整改;对于经营场地过小,无法达到标准的门店,建议经营其他行业或迁址改造。

(三)立足日常监管,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历年来,我所对西屏镇食品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都在2次以上。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的检查内容包括许可证、健康证持证情况;经营场所卫生状况;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台账登记情况;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餐饮具消毒措施落实情况;“三防”设施;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卫生状况;冷藏设施;生熟是否分开等等。公共场所卫生的检查内容包括许可证、健康证持证情况;经营场所卫生状况;消毒措施执行情况;美容美发场所配备皮肤病专用工具;卫生设施是否健全并符合要求等等。在“五一”、“国庆”长假和春节以及重大活动期间,对大中型餐饮单位、农家乐、风景旅游景点处的餐饮单位,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同时,根据省、市卫生监督抽检计划要求,积极开展各类卫生监测工作。

今年我所根据工作计划,在5月初由各创建工作小组分头开展监督检查,卫生监督检查组对相对人开展地毯式监督检查,目的是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同时印发卫生知识宣传单700余份,与573家经营单位签订创建责任书,使店主明确创建复评标准,熟悉相关卫生知识。截止6月13日,共检查城区餐饮经营单位102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68家。

相关指标中,201*-201*年西屏镇餐饮服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发证率、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五病”调离率均达100%。201*~201*年,食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88.06%、87.10%、86.00%、100.00%,餐饮具抽检合格率分别为86.63%、91.99%、86.26%、100.00%,餐饮单位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均达100.00%。(详见表1-3)

表1

201*-201*年松阳县及城区餐饮服务单位卫生许可证发放、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五病调离统计情况表

全县

卫生许可证

应份

发放数

07080910

863880321247

城区

卫生许可证

实发放数

25726210288

体检培训情况应体检培训

实体检培训数

体检培训情况

实体检培训数

937999913817

五病调离数

实发放数

863880321247

率(%)

率发(%)放

100100100100

25726210288

应体

率检

(%)

培训

100100100100

937999913817

应调离数

24000

实调离数

24000

率(%)

10016861686100165516551001437143710013691369

100000

表2

201*-201*年松阳县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发放、从业人员体检培训、

五病调离统计情况表

卫生许可证体检培训情况

应体实体

应发实发应调实调

率(%)检培检培率(%)率(%)

放数放数离数离数

训训数

201*777710032532510011100201*11711710044344310000201*909010029129110000201*10110110031731710000

表3201*-201*松阳县餐饮服务食品、餐具抽检情况统计和量化分级情况统计表

食品餐具抽检合格合格抽检合格合格应量实量量化

年份份数份数率(%)份数份数率(%)化数化数率(%)201*675988.0671862286.63302302100201*625487.133731091.99305305100201*50438613111386.26326326100201*40401004040100332332100

二、存在不足

1、部分餐饮单位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业主的卫生管理意识不强,卫生状况不佳,仍存在无健康合格证明上岗的情况,消毒设施不健全、消毒措施不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及台账登记欠规范齐全,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欠规范,部分美容美发场所未配备皮肤病装用工具。

2、资料的收集与创卫复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由于创卫复评要求提供的资料为201*-201*年,时间跨度长,需要收集的资料多,个别指标省市卫生局的要求和创卫复评有出入。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卫生监督检查组对城区的餐饮服务和公共场所开展拉网式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经营单位做好卫生管理,保持经营环境整洁,落实好各项保洁消毒设施,规范做好各类台账的登记等;台账资料组继续核对201*年以来的资料,使各项资料和指标达到创卫复评的要求。

松阳县卫生监督所

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扩展阅读: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汇报

中共**县委**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正值广大干部群众为我县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奋力拼搏之际,我们迎来了创卫技术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全县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位于**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横贯其中。全县辖26个乡镇,362个行政村,6个社区管委会,总人口44.32万人,县城总人口6.27万人,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区面积21.6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201*年全县生产总值40.1亿元,属国家级贫困县。

201*年10月,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市号召,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局高度出发,适时提出了举全县之力把**建成省级卫生县城的目标。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爱卫办、市创建办、爱卫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抓手,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利益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按照“注重基础、强化整治、立足长效、全面提高”的要求,坚持“科学创卫、依法创卫、人人创卫、和谐创卫”的工作思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不断加大创卫工作力度,推动创卫工作向深层次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汉中市创建考核中,连续几年均名列前茅,创卫进程也在不断向前推

进,201*年12月顺利通过了省级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201*年9月,通过了市爱卫会病媒生物防制专项考核鉴定。也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年我县荣获省政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201*年获得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优秀奖,201*年再次荣获省政府争先进位奖。下面,我就**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一)、立足大发展,瞄准高目标,持之以恒抓“创卫”我们认为,办好**的事,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扩大开放作为第一战略,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第一重点,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环境建设。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只有努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县市的差距,与全国各地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为此,201*年以来,我们在县财政紧张,依靠自身财力搞建设、抓创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弃对实现创卫目标的追求,没有放弃对抓环境建设的恒心和决心,坚持负重开拓,克难攻坚,常抓不懈,把创卫工作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县城知名度的重大举措,摆在战略的高度,不断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果,稳步推进创卫工作。

(二)、加强组织保障,强化工作机制,构建强势创卫格局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作为全县创建工作(争创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园林县城)的优先内容,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其它各项创建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摆在突出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机制,使创卫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确保组织领导落实到位。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任副政委,县委、县人

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15位县级领导任副总指挥,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10个专业工作组,分组指导全县创卫工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责任单位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创卫工作机构,落实具体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委员会议,集中研究事关创卫大局的重大问题,及时总结、分析、部署阶段性创卫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级党政“一把手”积极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带头宣传、动员,召开职能部门动员、协调会;亲自下基层,深入大街小巷、单位、院落及公共场所逐一检查创卫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指挥重点部位和卫生死角的治理;亲自抓督查落实,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卫格局。二是完善保障机制,确保人员、经费和物资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将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纳入县城总体发展规划,加强了爱卫会机构设,由县长任县爱卫会主任,分管副书记、副县长、卫生局局长任副主任,卫生局、城建局等28个单位为成员,按正科级建制调整充实了爱卫办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足额落实了办公经费,创卫以来共落实除四害、健康教育、改厕等专项经费70万元。强化了爱卫办的监督检查职能,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强化考评奖励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把创卫工作作为日常工作,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下发了《**创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创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和《创卫工作十项制度》,严格规定考核范围、内容、方式、奖惩措施及责任追究;县委、县政府明确创卫责任单位及考核单位92家,每年签订《创卫目标责任书》,实行单列考核、单独奖惩,并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使创卫工作能够有力开展。建立了县纪委(监察局)、组织部(考核

办)、创建办联合督查考核机制,加强日常跟踪检查和重点任务督查督办,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先后召开协调会、督办会200多次,督查督办落实整改事项400多件。半年、年终对各单位创卫工作全面考核、严格奖惩。县委、县政府每年对创卫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任务完成较差的单位实施责任追究,先后表彰奖励了85个先进单位和60多名先进个人,对12个后进单位进行了诫勉谈话。四是完善工作部署,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指挥部统揽全局,立足长远,规划部署全县的创卫工作,制定长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及时研究部署阶段性创卫工作,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使创卫工作有计划、有步骤进行。

(三)、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创卫的浓厚氛围

始终把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创卫的主动性、积极性放在首位,突出宣传教育的群众性、教育性和实效性,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抓好创卫宣传工作。一是利用会议开展宣传。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大规模、高规格的创卫工作大会,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作动员讲话,安排创卫工作。各专业组相继分层次召开了创卫工作动员会、创卫重点工作促进会、经验推广现场会,炒热了创卫氛围,鼓舞了干群思想。二是利用多种节日和形式开展宣传。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牙日”等节日及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制作宣传展板等进行广泛宣传,先后发放创卫宣传单45000份,悬挂条幅850多幅。通过举行“告别不文明陋习”万人签名、出租车规范运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把创卫宣传触角延伸到城区的每一个角落。三是借助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分别开办了《聚焦创卫》、《创卫曝光台》等栏目,宣传创卫知识,发布创卫信息。创建以来,共播出创卫专题片、专题信息270余期。四是全面普及创建标准。

把标准作为创建的指针,严格按标准开展创建。编发创建知识读本、健康知识读本16万册。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举办了4次创卫标准培训,并开展了3次创卫知识考试和1次创建知识竞赛活动,普及创卫标准,宣传创建知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既有效增强了全民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创卫意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又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卫热情,夯实了创卫工作基础。居民对县城环境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

(四)、推进经营城市,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创建卫生县城需要建设,建设需要投入。为有效解决资金难题,我们积极开展“经营城市”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利用外资等多条渠道和多种办法,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呈现出基础设施大建设、人居环境大改善、经济建设大发展、综合实力大增强的可喜局面。

1、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四年多来通过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等多种办法,共投资3亿多元,着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高标准建成了生态化、景观化的梨园大道和真符路商业步行街,改造了开明广场,新修并亮化了高速路引线入城段,对老城区四条破损街道和城区12条主街道及165条城中村泥土路进行了硬化改造,主次干道硬化率达97%,铺设人行道彩色釉面砖8万平方米,铺装率达95%以上。强力推进公厕达标建设,针对旧城区公厕严重缺乏的现状,积极改建、新建公厕10座,改造并开放沿街单位公厕16座,在城市新建区域坚持把公厕等主要市政设施设作为建设规划审批的刚性前条件,基本达到了主街道每500米设一座公厕的标准要求,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100%。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在城区合理设了果皮箱560个、安装新型密闭

式垃圾屋120个、建设地埋式垃圾箱10个、垃圾中转站4个,为环卫工人配备了新型保洁车110辆,购垃圾清运车7辆、机械清扫车1辆、高压水冲式洒水车1辆,基本满足了垃圾收集、储运需要,保证了城区垃圾日产日清。

2、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努力改善城市环境。一是大力推进城区绿化。县上坚持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各单位开展以门前植绿、庭院增绿、拆墙透绿、空地变绿为主的全民绿化活动。特别是去年以来,加大“大树进城”力度,先后投入650多万元,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原则和“一街一景”的绿化要求,在高速路连接线、北环路、傥滨路、南环路、梨园大道全部更换、新栽了国槐、金桂、广玉兰、香樟等名贵大树,使城市绿化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点线面,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品种、多色彩的城市绿化格局。园林式单位创建卓有成效,建成各级园林式单位30家,园林式单位达标率15.5%。县城绿化面积达280.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3%,人均绿地面积达5.8平方米,城市生态化品位进一步提升。二是高标准实施亮化工程。始终把亮化工程做为提高县城品位的重要环节,强力推动,精心设。累计投资5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了朱梨园景区夜景工程,整体改造了开明广场夜景系统,对150栋临街建筑物设霓红景观灯,重新安装新旧汉江大桥、党河大桥、朱生态园旅游专线、北环路等处路灯,城区道路全面亮化,路灯总量达到3450盏,并实现通宵亮灯,亮灯率达98%以上。每当夜晚,华灯初上,城区主要街道五光十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加快城市高品位开发。招商引进江西华林集团投资8亿元建设洋州新区,已建成10万平方米的生态水面,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初具规模。招商引进陕西广厦集团投资5亿多元,开发建设城东生态新区,建成了休闲娱乐广场、音乐喷泉、小区雕塑和园

林绿化景观,形成县城区域化开发新亮点。引进浙江天一集团公司投资5亿元,正在改造城关粮站片区,建设洋州尚都商城。投入资金2.5亿元,在城北牛头山,高起点规划建设了集万亩生态观光梨园和城市近郊公园于一体的朱梨园景区。铺筑了7.8公里环山道路和观光步道,建成了2个休闲广场、3个仿古亭台、2个景观水体及跌水光电水幕电影系统,实施了核心景观区园林绿化改造,目前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并正式开园运营。极大提升了我县人居环境和对外形象。

4、加强各类污染治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防治大气、水污染为重点,积极推行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把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切实抓好环境保护,有效控制了污染。一是不断治理城区烟尘、噪声。县财政每年投入环保资金200多万元,加强对城区烟尘、噪音及工业“三废”的监管和整治,城区锅炉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主街道彻底取缔了明火亮灶,烟尘控制覆盖率达100%,噪声达标覆盖率达55.8%,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每年都在282天以上,达到了优良标准。强化县城工矿企业污染物排放和危险废弃物处监管,落实结构减排项目8个、工程减排项目6个,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99.74%,危险废弃物处率达100%,“气化**”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二是加强医源性废弃物综合处理。全县各医院医疗废弃物定时归集、封闭贮存,由汉中市废弃物处理中心统一拉运、集中处理。投资700多万元,对3家县级医院排污体系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医疗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划定了县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并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在水源保护区从事一切建设行为,从源头上保证了水质清洁。加大自来水管网铺设,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水覆盖率。制定了严格的消毒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对

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进行检测,水质合格率达98%以上,切实保障了群众饮用水安全。

5、加快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建设。按照标准化、环保型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在磨子桥镇磨子桥村闫钟山全沟规划建设的新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吨,总投资估算3850万元,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批准,正报国家发改委审批。目前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计划局、城建局、环保局等部门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已拨付启动资金200多万元,项目进场道路正在硬化,主要工程项目招投标正在进行。对现有垃圾填埋厂进行了升级改造,修建了工作用房、拦污排水坝、排气孔、排污渠、渗漏池等基础设施,按要求实行黄土覆盖、机械碾压、定期消杀,已基本符合创卫标准,目前运行使用正常。县城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在县城东南角天宁寺西岸,征地150亩,日处理污水4.4万吨,已完成可研、立项、环境评价、城建规划许可等前期工作,并通过省发改委专家评审,正在做扩初设计、征地等工作。

(五)、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全面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

我们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创卫工作的切入点,把增强人民群众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坚持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全县社会发展规划,县上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健康教育所,落实专项经费16万元,配了必要办公设备。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健教网络,设健康教育网点121个,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434名。在县电视台开设《健康时空》、“卫生与健康”等专题栏目,坚持每周讲解一期防病保健知识。在城区主要街道、公共场所设大型固定健康教育宣传牌8面,每季度更换内容。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县中小学校均开设了健康教育课。配备专职健康

教育老师,开课率达100%,并做到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对不同职业人群,针对行业性质及特点,对职工进行相关职业卫生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环保卫生教育和法制教育,坚持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岗位人员进行劳动保护、职业病预防和卫生教育。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积极通过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积极对辖区的居民和重点人群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三年来,通过各种平台,共举办大规模健康知识宣传活动48场次,累计接受教育群众10余万人次。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测试,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81%和87.3%,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91%和82%,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六)、狠抓创卫难点,大力整治市容市貌

为加快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步伐,我县以促发展为核心、强管理为手段、练素质为重点,坚持建章立制与塑造形象相结合,严管重罚与攻坚破难相结合,在全县开展综合整治,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1、强化街道卫生管理。结合省市规定,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使卫生管理有章可循。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共签订责任书2967份,划分卫生责任小区89个。进一步充实专业清扫保洁队伍,清扫保洁人员从创卫前的62人增加到118人,人员工资由创卫前的380元增加到520元,实行“三洒两清扫”制度,清扫保洁面积41.83平方米,坚持每天17.5小时保洁,并确定24名环卫职工对县城清扫工作包抓监督,有效保证了保洁责任的落实。对城区主要路段采取县级领导包抓、单位部门包联的卫生工作责任制,每周一由包联部门组织集中整治街道环境卫生、乱停乱放等问题,有效促进了城区环境卫生改善。

2、狠抓社区和单位卫生管理。以创建卫生先进单位为抓手,制定了《**单位卫生标准》,从爱卫领导小组、卫生管理制度、健

康教育、卫生检查评比、除四害等五个方面抓起,定期检查评比、督促落实,使城区各单位净化、绿化、美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共建成卫生先进单位237个。县城6个社区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治理居民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卫生面貌大为改观。窗口单位、旅游景点狠抓公厕建设、绿化美化,极大改善了环境面貌。

3、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整治活动。以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整治为重点,采取集中整治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狠抓市容管理,治理倚门经商、占道经营,取缔未规范设广告牌,拆除乱搭乱建杆棚。创卫以来,共组织大规模的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30多次,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切实加大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力度,开展大规模集中整治活动12次,针对城区学校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现象,坚持实行交通管制和现场指导,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4、大力实施集贸市场改造整治。成立了专门机构主抓市场管理和改造,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交易大棚2个、房屋20间,活禽宰杀做到进店经营。按照管建分离、责任唯一的原则,将市场办整体划转由城建部门管理,由城市监察大队行使市场管理权,彻底解决了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市场交易秩序和环境容貌显著改善。

5、强化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了《**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各乡镇定期集中整治村容村貌,铲除卫生死角。大力实施村镇清洁工程,捆绑涉农项目,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201*年省市下达改厕任务4200户,中、省共拨付资金210万元,县上配套落实改厕经费42万元,截至目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9.06%,自来水普及率达81.7%以上,全县共创建成省级卫生镇4个、卫生村2个,市级卫生镇2个、卫生村9个,县级卫生镇11个、卫生村57个。

(八)、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机制,狠抓长效管理,不断深化创卫工作内涵

近年来,我县在认真总结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营造优美有序的生活环境,作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丰富和深化了创卫工作的内涵,使创卫工作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活力,推动管理工作由阶段性检查、突击整治逐步向狠抓长效规范管理转变。一是从建章立制入手,坚持依法管理城市。先后制定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城市容貌标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为依法创卫、科学创卫和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积极探索在城区进行环卫体制改革,完善道路、社区的清扫保洁机制,提高卫生清扫保洁质量。将城区各主要路段,包括延伸巷道、城乡结合部、三不管地区卫生管理等统一纳入直管清扫保洁范围,全部承包分配给各单位、部门,改变了过去的管理方式,缓解了环卫力量不足,清扫保洁不彻底的现状,进一步提高了道路清扫保洁水平。三是加强城建、环卫、环保、卫生监督、交通等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相关职能部门扎实开展以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广告牌匾、杆线、五小行业、社区和居民小区、铁艺及洗车业等为重点的8个专项整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解决创卫工作中的滞后问题,形成了依法治县、依法管理的工作格局。四是加大严管重罚力度,彻底治脏治乱。交通、交警、卫生、城建等执法部门针对容易反弹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巡查频次,延伸巡查触角,延长集中整治时间,严管重罚、疏导结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二、几点体会

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树立了我县的新形象,创建成果的不断展现,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品位,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日益显著。在创卫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

1、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全民的卫生文明意识是政府的职责。以创建卫生县城活动作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群众的素质。广大群众在参与创卫工作活动中,思想认识、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县形成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社会风气,推动了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2、领导重视与群众参与并重是关键。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活动的力度,群众的参与程度决定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群众积极性的高低决定着活动的效果。只有把领导的决心和群众的自觉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中,全县上下人人动手,家家行动,各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老党员、老干部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全民行动,齐心协力,打了一场人民群众的卫生战争,使城乡环境卫生进一步改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坚持做到“三贴近”是基础。创卫工作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恰恰印证了“三贴近”的要求。

4、完善长效机制是保证。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以人为本,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纳入全县发展大战略,同改善投资环境相结合,与提高群众素质相结合,治标治本,常抓不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设想

环境建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所取得的任何成果都将是阶段性的,我们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继续完成城市道路改造和居民小区改造,使城市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二是坚持建管并重,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三是继续加大创卫工作力度,细化创卫工作任务,完善创卫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创卫工作整体水平。四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提高居民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自觉性。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在几年的创卫历程中,我们坚持在求实、求深、求新、求突破上谋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以这次技术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管理,巩固深化创卫成果,实现省级卫生县城目标,为继续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而努力。

谢谢大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县卫生监督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县卫生监督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县卫生监督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3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