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暑假测量实习总结

201*暑假测量实习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5:01:59 | 移动端:201*暑假测量实习总结

201*暑假测量实习总结

201*暑假测量实习总结

7月8我们测量121一行12人在朱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杭州实习的征程。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用GPS进行电力线测量,虽然我们大一没有接触GPS,但我们仍然充满信心和期望。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通过实习,熟悉并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及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

(2)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GPS测量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3)用GPS进行碎部点测量的野外认识及填图,图形绘制,并对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4)学会GPS进行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GPS数据的处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经过这次实习我总结了一下几点,这几点会对我以后的测量道路有很大的帮助:

一、要有过人的毅力

七八月份正是酷热的时候,在浙江平均的气温将近40度。但是我们仍然坚持住,每天四点钟起床,一个人画图一个人扛着GPS测量,热的汗流浃背,一个人3瓶的水是很正常的。

浙江的地形几乎高山,所以这就增加了我们测量的难度。但是我们都坚持了下来,没有退缩。点我个人觉着应该是能否干测量的决定性因素。

二、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

我们的实习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源在于我们有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同学都很棒,开始对仪器的使用不熟练,但是随着不断的训练渐渐的熟练起来,对数字处理特别认真,并且严格按照基本规定,如“误差的范围限制等稳步进行。总之,大家平时的努力学习是这次实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三、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虽然,我们平时感觉学习得不错,但是,到了动手实践的时候,我们开始真的是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不过,我们敢于实践,敢于摸索,勇于创新,终于,我们完成了一份又一份作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好好利用这份财富!

四、要有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

在前两天的测量实习当中,我们为了赶进作进行的都很快,没有及时处理数据,结果,数据时,我们发现我们的数据根本不能用,然没有放宽自己,我们大家一致要求重新再做,三测量,我们终于得到了合理的数据,交了一业。我想,我们搞结构的人不只是在搞测量时真务实精神,在搞任何工作都要有求真务实的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测量行业中的人才。

度,各项工到了测距里而,我们并经过我们再份满意的作一定要有求精神。只有

五、小组内的团结很重要

小组内要充分发挥民主,又要实行民主之上的集中。一个人不是万能的,要靠大家,一个人的知识不可能全面的,要靠集体,一个人有错误是不可怕的,要敢于在大家面前暴露错误,接受大家的批评。在不断的争论中我们才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小组内最正确的意见。

工程测量,它是个复杂的工作,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习我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测量她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必须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使工作的效率最大化,

作为一名测量员,定好每天的工作的计划,还要保持和领导之间的联系。我想每个通过实习的同学都会在这点上有深刻的印象。夫妻之间,亲兄弟之间难免都会吵架,我们这组人天天在一起,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做法,就会发生磕磕碰碰,闹的大家不愉快,但我们能够及时沟通了解,忘记不愉快,重新投入新的工作中。老师安排我们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实际操作仪器,所以我们之间要相互学习,不懂的就问,决不是为了赶时间,赶进度。

在这四十天的实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这12个人留下了浓厚的感情。在实训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但我

们不害怕么困难一个一个的被决,一个一个的被处理。下面是实习中的剪影,它将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测量121团支部

扩展阅读:测绘暑期实习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测量实习报告

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组长:

日期:201*年7月5~201*年7月201

日日目录

一、目的与意义2二、任务与组织2实习任务2组织形式2三、控制测量3踏勘选点3高程控制测量6

平面控制测量15四、地形测量20坐标格网绘制20展绘控制点20碎部测量22地形图整饰拼接与检查25五、体会心得26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巩固与加深课堂所学知识内容。

(2)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测绘仪器的方法技能。(3)掌握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4)培养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5)增强同学自身及同学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

(6)培养自身吃苦耐劳精神,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二、任务与组织2.1实习任务

实习区域主要是二、三、四、五组团和学生餐厅、环境学院实验楼南部道路及河流,以及这些建筑之间的区域,包括一组团西半侧。

实习时间安排:

实习内容布置实习任务、领仪器、仪器检校测区踏勘控制测量实习(水准)控制测量实习(导线)控制测量实习(内业计算)碎部测量(图根加密)图纸准备、坐标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点碎部测量(地形点部分)整饰地图,完成实习报告3周时11220.510.551.5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将二、三、四、五组团和学生餐厅五组团东部、环境学院实验楼南部道路及河流,以及这些建筑之间的区域,包括一组团西半侧等区域用高程控制测量,按照水准测量的方法测绘成1:500的地形图两幅。要求地形图的大小为4*5格/幅,对应实地面积200*200/幅,共400*500m。图廓内地物、地形内容不得少于40个网格(网格宽10cm10cm),并至少要有1个网格的内容为等高线表征的单纯地貌。

2.2实习组织

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5-6人,设正副组长各一人。

⑵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整体实习工作,安排实习进程,记录每个实习环节的角色分工。

⑶副组长负责安排每天需要搬迁仪器的种类、数量,保护仪器免受意外损坏、丢失,建议实行清单管理。

本组经过分配,组长为葛陈豪,副组长为尹鹏,余下的组员分别为潘义俊,孔令晓,丁洁,张莲。其中两名女生丁洁和张莲主要记录原始数据、负责内业计算和地形图的整饰。

在每天的实习中,早上出门前和实习结束时副组长尹鹏都要检查仪器的完好程度以及仪器是否有遗落。在仪器的操作方面,我们主要让各组员轮流使用仪器,以便让各个组员都能熟悉实习的具体任务形式和过程。

三、控制测量3.1踏勘选点

选点是最先开始的任务,但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以后测量任务的简洁程度和进度。所以在刚开始选点时,免不了的心中忐忑。

以下是踏勘选点的要点。

首先在制定的测量区域找到高级控制点,并得到高级控制点的所在位置、坐标与高程等资料。再画好测量区域的简图(简图可以使用谷歌地球等工具所得,也可以根据老师所发的地形简图所得)、配合实地调查,规划好导线测量的布设路线。然后再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到现场勘探选点。勘探选点的过程中,应注意考虑到以下几点:(1)导线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地貌的地方。

(2)相邻点之间应保持通视,以便于角度和距离的测量。如果采用钢卷尺量距,那么导

线的沿线位置应比较平坦,没有丈量的障碍物。由于车辆的来来往往,切忌相邻点之间有停车场的存在,或者点位要避免出现在道路中央。

(3)各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符合下表的规定。规定最长不得超过平均边长的两倍,并

避免过长过短边突然相接。点位应选在土质夯实,并便于保存之处;若有必要,则需在点位的附近做上便于辨认的标记,以防找遗漏。

(4)导线在测区内应分布均匀,以便于控制整个测区。此点必须严格考虑,不能在测量

时才发现导线点之间不能实现通视。

以下是导线的主要技术参数:

导向长度导(Km)平均边长(Km)0.2测距中误差(mm)≤15≤8″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0000≤16”√n方位角闭合差

2.4

以下是测距的技术要求

测距仪往Ⅱ级1观测次数返12总测回数一测回中读数次数3一测回读数较差(mm)10往返较差(mm)10线点位选定以后,要建立测量标志,使导线点在地面上固定下来,并沿着导线前进方向顺序编号,绘制成导线略图。一般来说,对一、二、三级导线点,采用混凝土桩的方法进行标志。对图根导线点,通常用木桩打入地面中作为标志;在碎石或者沥青路面上,可用顶上凿有十字纹的大铁钉代替木桩;在混凝土场地或者路面上,可以用钢凿凿一个十字纹,再涂上红漆使标志明显。为了方便寻找,应量出导线点到附近三个明显地物的距离,并用红漆在明显的地物上写明导线点的编号、距离,用箭头指明点位方向。在实际操作中,周围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地物可供参照,而且学校的建筑不允许随便图画,所以在实习中,我们直接在路面选点凿钉并在导线点的旁边用醒目红漆标注点的编号和类型,并在简图上注明。

导线点的选择和标注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在本小组中,我们用水泥钉作为标记,并漆做标记,点的编号为三位,由组号和点号组成,如本小组的L1103等等,用红漆做标记时,应注意字头朝北,字体小巧工整标记清晰。点和点之间的距离大致平均,平均距离大概是75m,整个测区导线点个数为10~15个,要求分布均匀。

虽然在之前老师和我们详细说了勘探选点的各个注意点,但由于第一次勘探选点所以即便老师课堂上详细讲过,在实际实践中依然没有足够的底气。我们先在地图上确定本小组的测区,再实地考察。在测区的各个建筑物之间来回巡视,寻找最佳的通视条件。为了可以找到最佳的导线点,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换意见也是常有的事。

我们测区内的建筑物较为复杂,而且有很多树木挡住相邻的导线点。为此,我们着实跑了不少的路来确定最佳的通视条件。在考虑通视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导线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平均水平,还要让所选导线点覆盖到全测区范围。因为已经入夏,外界的温度一直居高不下,但我们依旧头顶烈日,在外勘探选点。有时候为了一个点的未知问题而纠结不已,甚至打电话给学长学姐,向他们请教勘探选点的注意点。

由于首次实习,经验不足,在刚开始选点时,出现了一个很让我们哭笑不得的问题点位的数量不够。因为如果按照老师给我们点位的数量10~15个点,我们发现这些点根本就不够覆盖整个测区,总是有不小的区域在点位范围之外。在选点之前,老师跟我们说过,学长有选过50个点的;当时我们一笑了之,觉得这有点可笑。但想不到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居然也出现在我们小组的身上。于是,我们和其他小组交流了一下,发现这不是我们的独属,其他组也有不同程度的点位数量不够的问题。虽然说,

有了一点的心理安慰,但还是很迫切的想把它完成。

很棘手,于是组长很自然的打电话给学长。向他咨询我们的选点过程出了什么岔子。其实说实话,因为学长没有亲自到场,仅凭组长的描述是很难让学长对我们的选点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所以打了两次电话,也没有实质性的结果。看来出了问题还真得由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后来和其他小组又有过短暂的交流,也没有很大的进步。

此时已经有一些小组选点过程完成了,就剩下画选点略图交付老师省阅了。虽然时间还有不少,但是心里依然有一丝的着急。这时候,还是组长发现了那个问题。我们错把碎部点也当成了导线点。碎部点是测量整个建筑物或者道路的,数量必然庞杂。但导线点只要大致顾及到所测区域的主要建筑和道路就可以了,换言之,只要导线点围成的区域,能够将测区范围包含,能够在各个导线点看到主要建筑物的外部轮廓就可以了。至于建筑中间的空隙绿化等等都是在导线点的基础上再确定定支导线、进行碎部测量得到的。

如此一来,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长吁一口气:既感叹问题的解决,又感叹我们的读死书。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简单的选点。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次的选点过程异常的轻松,只是稍稍的查看一些点位的通视情况,检查点位之间是否有停车场的存在,就确定了导线点的方位,数目总计15个,刚刚好。

下午选点结束后,我们设计闭合或者附和导线,决定导线的前进方向,确定实习测量的大致计划,然后画出选点略图。组长拿着我们的选点略图心怀忐忑的上交给老师省阅。途中他还请教了老师,我们选的导线点及导线点的规划是否符合规范,老师点头默认:选得还不错。最后老师提了一条建议,去掉一个看似多余的点位。如此一来,我们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选点工作正式完成。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多了,只要拿着红漆和笔以及水泥钉,把选好的点位标记清楚了就可以了。其实标记也并非随便画画,是有规定的,要求字头朝北,字迹小巧而工整,点的编号分为三位,由组号和点号组成,如本小组的L1103。

至此勘探选点的工作正式完成。到此了解到理解任务要求的重要性。以下是选点略图:

3.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是测量的第二阶段,可以理解为是测绘实习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下面的

实习任务中,这里的数据是要有直接的应用的,此为水准测量。

技术要求:此次的高程控制测量采用的是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从测区内已知

的水准点引测高程,即在已知水准点的坐标基础上,根据测量出的数据算出点的坐标及高程。一般来说,沿道路布设,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固、易于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应该埋设普通水准标石或者临时水准点标志,也可用埋石的平面控制点作为水准点。其中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积积累差(m)四等≤80≤5≤10红、黑面度数差(mm)≤3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mm)≤5注: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变动仪器高度单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之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观测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条件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以下

是双面水准尺发观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

①在测站上安置仪器,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后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视距丝读数,

记入记录表中的(1)、(2),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表中(3);

②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丝读数,记入表中(4)、(5),转动微倾螺旋至符合气

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表中(6);

③前视水准红面,读取上、下丝读数,记入表中(4)、(5),转动微倾螺旋至符合气泡

居中,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表中(7)

④后视水准尺红面,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表中(8)这种“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主要为抵消水准仪与水准尺下沉导致的误差。

其中四等水准测量每站的观测顺序也可以是“后后前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表中各次中丝读数(3)、(5)、(7)、(8)是用来计算高差的,因此在每次读取中丝读数之前,都要注意使符合气泡严密重合。

高程控制测量这方面,我们测量的比较快只用了一天,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测站计算与检核

①视距计算

根据前、后视的上、下视距丝读数计算前、后视的视距:后视距离(9)=100上丝读数(1)-下丝读数(2)后视距离(10)=100上丝读数(4)-下丝读数(5)计算前后视距差(11):

前后视距差(11)=后视距离(9)-前视距离(10)其中,表中(11)≤5m计算前后视距累积差(12):

前后视距累积差(12)=上站(12)+下站(11)其中,表中(12)≤10m②水准尺读数检核:

同一水准尺黑、红面读数差的检核:

前尺黑红面读数差(13)=前黑(6)+K-前红(7)后尺黑红面读数差(14)=前黑(3)+K-后红(8)

K为双面尺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常数4687mm或4787)。要求读数差小于或者等于3mm。高差计算与检核

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该站高差黑面高差(15)=后黑(3)-前黑(6)

红面高差(16)=后红(8)-前红(7)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14)-(13)

其中要求(17)≤5mm

黑红面高差之差在容许范围之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18)=1/2(15)+(16)

每页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检核

每页水准测量记录必须做的计算检核:高差检核:∑(3)-∑(6)=∑(15)

∑(8)-∑(7)=∑(16)

∑(15)+∑(16)=2∑(18)(测站为偶数)

∑(15)+∑(16)±100mm=2∑(18)(测站为基数)

视距差检核:∑(9)-∑(10)=本页末站(12)-前页末站(12)本页总视距:∑(9)-∑(10)

以下是我们组的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及计算表格

第1组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及计算(闭合水准路线)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上丝前尺下丝下丝前视距累计差(4)(5)(10)(12)1580116141.9-1.11593117741.61.91673099068.33.6145011303231505123227.30.91759129846.11.71480100048.0-1.71436129713.90后视距视距差(1)(2)(9)(11)1563115540.8-1.11018117244.6317801080701.71485117131.4-0.61534128225.2-2.11547107846.90.81540109444.6-3.41374121815.61.7方向及尺号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10

水准尺读数黑面红面(3)(6)(15)13601372-12139513851014321335971329129039141013704013131530-217131812407812961367-71(8)(7)(16)60446160-11661806071109612061201*115597813760926157-6561006216-11660016028-276082605527K+黑-红(14)(13)(17)3-14211-12-31-1250501-14-151-12平均高差备注(18)1S5A↓L101L101↓L102L102↓L103L103↓L103+L103+↓L104L104↓L105L105↓L106L106↓L107-1429.5398.5438537.56-216.5775.58-9L107↓S5A1560115940.1-0.21517111440.3-0.2后13606048前13166102后-前44-54-11-245计算检核:∑(9)=359.2∑(3)=12213∑(8)=54782∑(10)=359.4∑(6)=12205∑(7)=54887∑(9)-∑(10)=-0.2∑(15)=85∑(16)=-105∑(9)+∑(10)=718∑(15)+∑(16)=-972∑(18)=3

第1组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及计算(闭合水准路线)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上丝前尺下丝下丝前视距累计差(4)(5)(10)(12)1672113353.90.81718117354.50.31697132936.8-2.41605143017.5-0.31511117833.30.819001334后视距视距差(1)(2)(9)(11)1700115354.70.81800126054-0.51571123034.1-2.71600140419.62.11600125634.41.117401161方向及尺号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11

水准尺读数黑面红面(3)(6)(15)1429140029153014498114001512-11215011517-16143013458514511618(8)(7)(16)621560891266318613218660906300-210628962048561196130-1161406404K+黑-红(14)(13)(17)1-23-14-5-3-1-2-10-1-22-4-21平均高差备注(18)1S5A↓L106L106↓L108L108↓L109L109↓L110L110↓L111L111↓27.5283.53-1114-15.55876

-165.L112L112↓L112+L112+↓L112++L112++↓L113L113↓L114L114↓S5A789101157.91.32308201*30.8-0.4118582036.51.71625126935.61.31550860693.91490099949.1-1.156.62.11891157931.21.71541119334.83.41425108234.34.7149184065.18.61690118850.27.5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1672154173541910001369-36914491255194120211683412411439-198-2646840652231857896054-26561336041925990585313760306125-95-3101-22-4312-12-3-21-3418.5-36719335.5-196.5计算检核:∑(9)=475.7∑(3)=15787∑(8)=67953∑(10)=468.2∑(6)=15807∑(7)=67854∑(9)-∑(10)=7.5∑(15)=-20∑(16)=99∑(9)+∑(10)=943.9∑(15)+∑(16)=792∑(18)=-21

成果整理

四等水准测量的闭合线路或附和线路的成果整理首先应按照上表的规定,检验测段

(两水准点之间的线路)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及附和线路或闭合线路的高差闭合差。如果在容许范围内,则测段高差取往、返测的平均值,线路的高差闭合差则按与测段成比列的原则反号分配。按改正后的高差计算各水准点的高程。

有了之前让人哭笑不得的经历,让我们知道实习中理解实习目的和任务的重要性。所

以到高程测量时,我们首先仔细的复习了高程控制测量的各个知识点,彻底了解高程控制测量,才进行测量。后来这次的高程控制测量才进行的比较顺利,数据的基本误差要求也达到了标准。

在进行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时,首先应清楚水准仪的主要构造。水准仪由望远镜、水

准器(圆水准器、管水准器)、基座构成。它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

精确整平和读数操作等等。首先打开三脚架,并根据观测者的身高调节脚架的高度,这对于观测者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高度不合适,会增加观测者测量时疲劳感,不利于测量。而且在展开三脚架时,注意要大致的使三脚架的中心对准导线点,让三脚架的平台处于大致水平的状态,这样在进行水准仪的对中整平时,会节省不少的时间。接下来将水准仪放置在三脚架的水平台上,进行粗略整平。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纵轴大致铅垂,为下面的精确整平创造条件。注意一点,粗整平时,气泡的运动方向和左手拇指的运动方向一致。接下来是瞄准水准尺,进行目镜物镜调焦,使十字丝和水准尺像十分清晰,消除视差。以便在水准尺上进行正确读数。关于视差,由于视差的存在,会使读数的正确性受到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所以避免和消除误差是必须的。消除视差的方法是重新仔细的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视差就基本消除。最后一步是进行精确整平。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即两端半边气泡的像吻合,从而使望远镜的视准轴处于水平位置。

此次的高程控制测量有如下要求,在水准路线间进行往返观测,总测站数为偶数;所

采用的方法为“双面尺法”;

首先在测站上安置水准仪,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让跑尺员分别把水准尺立在和测站

相邻的两个的点位上,保持不动。在测量之前,首先应确定两根水准尺的水准尺的黑红面的区别。测量时,让后视水准尺黑面对准水准尺,用水准仪的上下丝读数,将数据记入表格中。再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表格中。再转动水准仪基座,使望远镜对准前视黑面,读取中下丝读数,数据记入表中再转动微倾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数据记入表中。接下来再转动基座,对准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表格。最后转动基座,对准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将数据记入表格。

关于数据处理的方面,实际上也并不比测量方面简单多少,因为还要计算前视距累积

差、后视距累积差、高差等等数据,这些数据数量很大,很繁杂很容易在粗心下发生错误,所以在计算时务必要万分的小心。在这方面,我们组也出现过计算失误的问题,还好发现的及时,否则必将酿成难以挽回的失误。

虽然在选点时,早已考虑了导线点间的通视,但是在实际测量时依然会碰到一些问题。

比如在测量期间,有一辆小轿车恰好停在了其中的一个点上,根本不可能在上面竖水准尺进行测量。对于这样的问题,当车主不在时,只有把车给推开。幸好这车没有制动,否则的话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经过一天的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终于结束。相对而言,结束的还算比较早,任务完成

的也不错。

以下是我们组的水准网简图:水准网

以下是本组的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表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1)

S5A715.9081.5-1.50L10592.422L106109.431-27-0.2-27.23.13275.5-0.275.33.159L10363.683L103+51.355L10492.162-216.5-0.2-216.73.08437.5-0.137.43.30138-0.137.93.263点号S5AL10186.094L102138.08898.5-0.398.23.2259.5-0.29.33.127测站数或距离(m)82.673测得高差(mm)-14改正数(mm)-0.2改正后高差(mm)-14.2高程(m)3.1323.118∑h=∑h测-(H

终-H始)=1.5mmh允=±12√n=±33.9mm每千米高差改正值vi=-h/∑L1000=-2.1mm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2)

点号L11261.96671.299L112++69.941L113133.980L11499.497S5A-196.5+1.1-195.43.132945.062-10.510.5035.5+1.5373.327193+0.8193.83.290418.5-367+0.7+0.8419.23.463-366.23.097L10937.047L11068.106L111114.425-165.5+1.3-164.23.04487+0.787.73.208-15.5+0.4-15.13.120S5AL106108.314L10871.057-111+0.8-110.23.13583.5+1.284.73.245测站数或距离(m)109.430测得高差(mm)27.5改正数(mm)+1.2改正后高差(mm)28.7高程(m)3.1323.161L112+h=∑h测-(H终-H始)=-10.5mm∑h允=±12√n=±39.8mm每千米高差改正值vi=-h/∑L1000=11.1mm

3.3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及导线测量,是测量学实习的第三个环节,在踏勘选点时,我们设计了两个闭合导线,它们是以S05----S05-A为连接边,以自选点为导线点,构成了两个转折角为右

角的不规则多边形。因此,我们还需要进行角度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角度测量和边长测量是同时进行的,连接测量最后进行。角度测量,对于闭合导线,转折角是其内角,而沿我们设计的闭合导线前进方向转折角为右角,所以只要将所有的右角观测出即可。边长测量,就是观测出我们所设计闭合导线的边长的往返值,当观测的往返值符合限差规定时,取其平均值为边长值。连接测量即导线起始边定向,目的是将导线点坐标纳入国家坐标系统或测绘区域的统一坐标系统中,这里是将导线点坐标纳入学校的坐标系统中。只有观测出连接边S05----S05-A的边长以及连接边S05----S05-A与S05-A-----L101和S05-A-----L106所构成的两个连接角,才能由此推算出两幅图的两个闭合导线的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而后在此基础上推算出各导线点坐标。

平面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

⑴外业观测前应在示意图上标明导线前进方向,需要观测的转折角、导线边,明白观测角度是左角还是右角;

⑵以测回法观测转折角,每个转折角观测一测回,上、下半测回互差不大于25,角度闭合差fβ导致后来的数据计算错了一大半。还好发现的较为及时,及时纠正了过来。

以下是本组的平面控制测量计算表:

导线坐标计算

点号S5AL106转折角(°′″)1-2683536-3L1081125612-3L1092791738-3L1101723228-3L111974717-3L1121533704-3L12+1080442-2L12++823853-3L1132740023-3L114970838-3S5A1722140修正后转折角(°′″)2683534112560927917351723225974714154370110804398238512740020970835172213757坐标方位角(°′″)32705457221923892314350053935733147946001050859177042027425291802509263163427054边长(m)D4109.430108.31471.05737.04768.106114.42561.96671.29969.941133.98099.497增量计算值(m)△x50.0071.7490.007100.1970.0040.7600.00236.4950.00468.0440.00720.3280.004-16.1940.004-71.2060.0045.3960.008-133.9760.006-11.650△y6-0.004-109.416-0.00441.141-0.00271.053-0.001-6.373-0.002-2.907-0.004122.605-0.00259.812-0.0023.642-0.002-69.733-0.005-0.980-0.003-98.813改正后增量(m)△x71.756100.2040.76436.49768.04820.335-16.190-71.2025.400-133.968-11.644△y8-109.42041.13771.051-6.374-2.909112.60159.8103.640-69.735--0.985-98.81637583.75349069.374S5A37595.39749168.190L11437729.36549169.175L11337723.96549238.910L112++37795.16749235.270L112+37811.35749175.460L11237791.02249062.859L11137722.97449065.768L11037686.47749072.142L10937685.71349001.091L108X937583.75337585.509坐标(m)Y1049069.37448959.954L106点号S5A

导线坐标计算

点号S5AL101转折角(°′″)19修正后转折角(°′″)2坐标方位角(°′″)3边长(m)D482.67386.094138.08863.68351.35592.16392.422109.431增量计算值(m)△x50.001-82.0610.0012.6050.003-138.0580.0014.8540.00139.8580.00288.3290.00286.2140.002-1.754△y60.00210.0420.002-86.0550.0032.8530.002-63.4980.001-32.3830.00226.3020.00233.3010.003109.417改正后增量(m)△x7-82.0602.606-138.055-4.85539.85988.33186.216-1.752△y810.044-86.0532.806-63.496-32.38226.30433.303109.4201*3012437583.75349069.374S5A37585.50548959.954L10637499.28948926.651L10537410.95848900.347L10437371.09948932.729L103+37366.24448996.226L10337504.29948993.365L102X937583.75337501.693坐标(m)Y1049069.37449079.418L101点号S5A17301248117148117231027144027255091292742211332749627254299L102178485L103842627842636L103+13327409L1041241923103205427124193217527411012059055061634554210711L10517527379L10611011569+S5A975333975342

以下是本组的控制点成果表:

纵坐标点号S5AL101L102L103L103+L104L105L106L108L109L110L111L112L112+L112++L113L114S5A

20

横坐标(m)49069.37449079.41848993.36548996.22648932.72948900.34748926.65148959.95449001.09149072.14249065.76849062.8594175.46049235.27049238.91049169.17549168.17549069.374高程(m)3.1323.1183.1273.2253.2633.3013.0843.1953.2453.1353.1203.2083.0443.4633.0973.2903.3273.132所在地(m)食堂东北角食堂东南角食堂西南角37583.75337501.69337504.299四组团东南角37366.244四组团南37371.099四组团西南角37410.958四组团西北角食堂小楼西北角三组团西北角三组团东北角二组团西北角西门东环境楼东南角桥北端桥南端二组团东北角二组团东南角食堂东北角37499.28937585.50737685.71337686.47737722.97437791.02237811.35737795.16737723.96537729.36537595.39737583.7

四、地形测量

此时的测量任务已进入中后期,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碎部测量。碎部测量是整个测量任务中最为繁杂的部分。此时的任务要求是测量测区内所有长度大于20cm的建筑物、草坪、树木、道路雕像和河流等等。所以从任务内容上看,这个部分的任务很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这部分实习时,更要万分的小心谨慎。

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到的问题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本以为只是点数多了一点,但是当我们把点测出来在图纸上展绘时,发现所画出来的建筑物并不是理想中的形状,和预期的所想形状相差太多。

4.1坐标格网绘制

在测量前,要进行坐标格网的绘制。为了能更精确的控制点展绘到图纸上,必须在图纸上精确地绘制10cm10cm的直角坐标格网。绘制的方法通常有对角线法和坐标格网尺法。我们采用的是后者,坐标格网尺法用到的坐标格网尺是一种特制的金属直尺,尺上每隔10cm有一小孔,孔内有一倾斜面。左端第一孔的斜面下边缘为一直线,斜面上刻一细线,细线与斜面边缘的交点为尺的零点,其余各孔斜边和尺末端的斜边均是以零点为圆心,分别以10,20,,50及70.711为半径的圆弧线。

坐标格网绘制完后,要用比例尺检查方格网的边长,其值与理论值相差不应超过0.2mm;方格网对角线误差不应超过0.3mm。如果超过限差,应该重新绘制。在绘制坐标格网时,最大的问题是视觉误差,很容易将实际位置和尺应对的理论位置看偏,虽然误差很小,但还是力求精确,重新绘制。

4.2展绘控制点

展绘控制点也是碎步测量前的必须的准备工作,它以绘制好的坐标格网为基础,将闭合导线测量中测算出的已知点坐标标于图上,为碎步测量服务的一项工作。我们在展点时也遇到不敢下手的问题,几个小组齐聚图书馆讨论展会的做法。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才下了手。展点前,应该根据测区所在图幅的位置,将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标注于相应格网边线的外侧。展点时,先要根据控制点的坐标,确定所在的方格。如控制点A的坐标XA=767.45m,YA=654.62m,根据A点的坐标值即可确定其位置在plmn方格内。再按y坐标值分别从l、p两点按测图比例尺向右各量54.62m,得a、b两点。同法,从p、n点向上各量67.45m,得c、d两点。连接a、b和c、d,其交点即为A点的位置。同法将图幅内所有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以分数形式注明其点号及高程,如图4-2中1、2、3等点。

10002+190047.20+

Lam47.27800Cd3A+

70046.35

Pbn600

5006007008009001000

图4-2控制点的展绘

控制点展绘好后,应该进行检核。方法是用比例尺量出各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相应的实际距离比较,其图纸上的尺寸差值不应超过0.3mm。

下面是本组的控制点展绘成果:

4.3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是实习的第四个环节,也是测量学实习中最关键、最繁琐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中需要我们不断地迁站和不停地跑尺,小组的组织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性也体现的十分明显。

(一)碎步点的选择原则:

在碎步测量中,碎步点的选择十分重要,能否正确选择碎步点是能否完成一幅高质量地形图的关键。碎步点应该选在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上。具体地说,选择碎步点时应该注意如下三点:

(1)地物特征点就是决定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例如房屋的房角,河流、道路的方向转变点,道路交叉点等,连接有关特征点,便能绘出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2)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该选择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现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洼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等的坡度和方向变化处;

(3)为了能如实反映地面情况,即使在地面平坦或坡度变化不大的地方,每相隔一定距离也应立尺。地形点密度和它离测站的最大距离随测图比例尺的大小和地形变化情况而定,见表4-1。

表4-1碎步点的密度和最大视距长度

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1*1:5000

(二)地形碎部测量的一般要求:

⑴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5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该大于图上0.2mm。仪器高和棱镜高应准确至毫米。

⑵水平角、竖直角仅仅用仪器盘左观测。每个测站测图过程中,每测50100个碎部点,应进行一次水平角归零检查,归零差不应该大于2′,否则两次归零检查之间所测的全部碎部点成果作废,要重新安置仪器进行碎部点测量。

⑶碎部点的测量要将测区内的地形、地物特征点按一定的密度要求测出。要对各点作详细属性记录,便于内业手动勾绘地图或计算机制图。高程注记点应该分布均匀,图上间距为3c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以放宽至1.5倍。高程注记至厘米。

⑷手动记录数据时,角度读记至秒,光电测距的距离读记至毫米光电测距最大长度为300m。如采用经纬仪视距测量,经纬仪中丝要尽可能照准水准尺黑面上等同仪器高的位置(可预先在尺面上进行标示),然后再读取上、下丝读数(估读至毫米)。在中丝不能照准水准尺上等同仪器高的位置时,要读取上、中、下三丝读数。视距最大长度平地为100m,山地为50m。

(三)碎步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

⑴碎步点与测站点相距较近时,可用皮尺量距,较远时用全站仪确定距离,但要注意观测技巧,如将望远镜放平等;

⑵一般情况下,每一幢建筑物需要加注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的高程,道路每隔一段距离要加注一个点的高程;

⑶测角度时,只用盘左,测半个测回;

⑷碎步测量时应注意“随测随算随绘”的原则,及时连线,不允许在室外观测,室内绘图,更不允许先在白纸上绘草图然后再转绘在图纸上。

(四)碎步测量的方法:

24

测图上地形点间隔(cm)1~31~31~31~1.5测站到地形点最大视距长度(m)70120201*全站仪测图法是按极坐标法定位的解析测图法,就是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全站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并用全站仪测出测站点至碎步点的平距及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测定数据,用量角器(又称半圆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全站仪测图法工作步骤如下:(1)安置仪器

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点(图根控制点)如A上,对中、整平,量得仪器高度i,并且调整小棱镜高度L与仪高i相等。然后瞄准另一图根控制点B,设置水平角读数为0°00′00″。将绘图板安置在测站附近,使图纸上控制边方向与图纸上相应控制边方向大体一致。连接图上相应控制点A、B,并且适当延长AB线,AB即为图上起始方向线;然后用小针通过量角器圆心的小孔插在A点,使量角器圆心固定在A点上。(2)跑尺

在跑尺之前,跑尺员应该根据实地情况及本测站实测范围选定跑尺点,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然后依次将小棱镜立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3)观测

观测员转动全站仪照准部,瞄准1点小棱镜,全站仪制动,读取并记录垂直角角度、水平角角度、平距和高差,再通过控制点高程计算碎步点高程,同法观测2、3各点并且计算其高程。在观测过程中,应该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其归零差不应超过4′;否则,应该重新定向,并检查已测的碎步点。(4)展绘碎步点

用半圆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极坐标法将碎步点缩绘到图纸上。

方法:用细针将量角器的圆心插在图上测站点A处,转动量角器,将量角器上等于水平角值的刻划线对准起始方向线AB。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步点的方向;然后在零方向线上,根据测图比例尺按所测的水平距离定出点的位置,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同法,将其余各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绘于图上。

(五)碎步测量的具体过程:

实习的第六天,我们带着全站仪、大小棱镜、三脚架、记录本等早早地来到了我们的测区范围。刚开始,我们只是一味的想着先将可能要的支导线点确定下来,然后测量能快点。可是恰恰相反,正是如此,进程变慢了。在连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采用了“边走边支”的方法,加快了测量的进度。

在确定了“边走边支”后,我们决定先采用“分区测量法”,即在某个测站点上,将所

有需要测量且可以通视的的个物都测出来,并展绘在图纸上。在L102测站点,用了这种方法之后,我们发现个物太多,相当的繁琐,尤其是各种窨井盖、大小树等。因此,我们决定,在分区测量之前,先分类测量,将大的建筑物以及内部道路先测出来,展绘在图纸上。在此前提下,再将较小个物测量展绘在图纸上。在测量大楼时,往往会遇到视线被树遮挡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将树枝稍微拨一下就行了。对于无法通过拨树枝解决的情况,我们的方法是将小棱镜往上提,直到通视,同时将上提的高度h用钢尺量出,算高差时只要减去h就行了。

碎步测量要遵循随测随算随展随绘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们组做的并不好。因为烈日当空,为了避免太阳直射,伞下观测的人员和没伞的绘图员并不在一处,所以我们是先测一组碎步点数据,然后拿给遮荫处的绘图员展绘。虽然并没有多少碎步点数据,但是当绘图员绘完后,还是会出现若干问题。比如,碎步点方向画反、点与点间轮廓线不会连接、线连起来了却是不符合实际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在碎步测量中,我们组的问题真的是尤其多,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时出了问题,我们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而当我们发现错误时,却也发现只是个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

上述一些小问题需要关注,大错误更不应该出现。可是在测男生公寓4组团时,我们测了一组数据,画出来的楼却整个歪掉了,围绕这个错误讨论了很久,后来却发现是控制点展错了。因此,小组只能先收仪器回去将控制点重新检查一遍再回来测量,虽然也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但是整个上午的进程,因为大大小小的错误、失误被耽误了。虽然在整个碎步测量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多出现在前期,前期的速度较慢,后期的速度还是蛮快的。因此,不管怎样,最终实习任务总算还是圆满完成了。4.4地形图整饰拼接与检查⑴具体要求:

对成图图面应该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为室内检查、实地巡视检查及设站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错误和遗漏应该予以纠正和补测。

⑵完成过程:

实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地形图整饰拼接与检查,如小标题的字面意思,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的工作就是将辛苦了这么多天的劳动成果两幅图进行整饰、拼接和检查。对于花、草、大小树、桥梁、河流、窨井盖等,一概都有严苛的尺寸规定,我们在实地考察后将漏掉的都测了出来并标示在图纸上。虽然两幅图有点瑕疵,但终究能拼接的起来,我们这么多天的实习总算不枉辛劳。整饰、拼接完之后,我们又仔细地检查了两幅图,将图示上的标准与图纸上的一一核对,及时改正了一些细小的错误。至此,测量学实习终于结束了。

五、心得体会

此次的实习,让我们体会到测量实习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平时课堂上实习的内容只是整个实习的九牛一毛。

实习主要考验学生在制图绘图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把在实习中收集到、测量出来的信息正确的转绘到图纸上,制成较为详细的地形图。熟练地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之间的合作更加无间高效。

制图是测绘学科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要求学生能在实习中测量计算得到的数据做到“随测、随算、随展、随绘”,以减少实习任务时间。因为在实习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所以如果处理得到的数据有问题但是未能当场发现,在内业展图时就会对任务造成很严重的错误,造成完成任务的时间大为加长。“随测、随算、随展、随绘”就可以发现并有效的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问题,就算出现了问题,也可当场找出,比较方便。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们的制图绘图能力。

虽然学生在平时也有机会进行少量的实习,但是毕竟在平时的实习中没有系统的实习任务,没有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较为充分的体现在实习任务中,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共学生研究,所以相对而言,这次的实习是较为具体而系统的。此次为期两周的实地测量实习,实际上也是课堂的对外延伸,旨在在老师不随时在身边指导的前提下,让学生巩固在教室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外业实地测量有初步清晰的思路。

由于测绘专业要求使用的仪器种类比较多,所以在仪器操作方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三脚架、棱镜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仪器都是比较昂贵的,实习又正处盛夏,环境较为恶劣,这时学生难免会出现浮躁不耐烦的心态,所以也要学生在实习前认真的阅读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操作仪器,不能让仪器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要求学生在使用这些仪器时注意各种不可忽略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以防出现意外。同时也让学生在使用这些仪器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合格的测量人员。此次实习中要用到的仪器有三脚架、全站仪、水准仪、大小棱镜等。三脚架的使用较为简单,这里不做赘叙。主要是全站仪、水准仪和大棱镜的使用。。

测绘是一门合作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和组员密切的合作,不可以和组员发生任何矛盾。处于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年纪的我们,更应注意随时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极力避免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任何矛盾。即使发生了矛盾,也应及时冷静下来,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在实习中,为了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为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完成任务,组员之间应更加密切的合作,更加明确具体的分工。

实习之前,虽然学生们在课堂期间有了一定的仪器操作能力和具备一定的测量知识,

但由于缺少系统锻炼的机会,所以即便有了这些知识也不一定能在实际运用中发挥有效的作用。由于测绘科学的特殊性,这门学科要求具有很强的实际性,比如仪器的熟练正确使用,组员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这次的实习有效的让我们收获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尤其在碎部测量方面,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基本功的重要性。此外,在仪器操作方面学生们都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比如架仪器的速度和质量都比实习前有了不少的进步。测绘是一门要求组员之间紧密合作的学科,实习中大家在团队合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懂得只有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以集体利益作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才能更快、更高效得完成实习目标和任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暑假测量实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暑假测量实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暑假测量实习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3270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