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听评课共同体阶段性总结

听评课共同体阶段性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5:34:08 | 移动端:听评课共同体阶段性总结

听评课共同体阶段性总结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之案例研究”

邵军强

前言:

课题名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之案例研究

课题研究目的:力求在课堂提问的理论和策略为指导下,探索高中数学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水平,在积累和反思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高中学生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动性的、研究性的、探索性的学习。这必将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过程。它既有教师和学生的人的因素,又有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办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班风、学风、学习结果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学活动的输入、输出过程,教学活动是在这些因素不断由异步、无序到同步、有序的循环中前进和成长的。在这些因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他因素都是其学习的外部情境因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优化是影响教与学功能的变量,主要是教师设计的优化,使学生自身因素得到最优化的学习情境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学习过程的顺利开展,仅有一定的认知过程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一系列的意向过程中的条件(非智力因素)配合,使其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学生自主做法的充分表现。

在诸多的情境因素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资讯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学习反应输出资讯的接收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功能,应在用课程和教材铺设的道路上,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意向心理条件,促进认知过程的心理结构的成长,积极开展学习的动力和阻力的相互消长斗争,用教学效果的反馈强化,增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加速度,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省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认识和成长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是在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中的主导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中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应有明确的主体、做法、条件、标准,并以教学需要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以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课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之案例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把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各种做法关系,

放在一定的组织形式、方法、媒体和办法等情境中,构成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激发学习的目的、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心理条件,促进其认知心理结构的成长,使师生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处于同课题、同步、同时态的最佳状态,并产生共鸣,从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使教学达到最大效能,并且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总结整理。二、课题研究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影响普通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行为研究因素分析。

通过观察、调查和个案分析法,了解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

2.教师有效提问和学生有效回答的方式与策略的研究。

针对师生低效教学行为的表现,采用行动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操作策略。课堂提问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师在提问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预期的”是指学生所期望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好的、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要求的目标与任务;“应有的”是指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应该达到的“进步与发展”目标。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在同一节课中获得的“进步与发展”也不尽相同,只要是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应当认定为是“有效提问”。因此,有效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激励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4.采取易于学生回答的方式,借助一些教学语言与角色转换,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三、课题研究办法

1.1)教师填写课题研究表格,自我分析,目标定位。2)教师每月就本课题指导方向上1-2堂课,写1-2份案例。3)课题负责人每月召开案例研讨会,并撰写相关的反思分析。2.课题行动研究方案。

1)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师教学提问的有

效性优化教师课堂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2)文献研究法:用于寻求理论的支撑,在正确的先进的理论成果导引下,将其作用于课堂

实践,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3)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失败与成功案例反思,从而探寻课堂教学实践中

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3.课堂提问方法的构建

为使我们的构思变为可观察、可理解、可操作,我们对最优化提问的试验程序开展归纳最优化提问方法的构建。以实验法为主,验证和成长教学多样化选择。

提问的多样化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将教学的各要素在整体结构上开展的有效综合,涉及多种办法的选择,并择优形成具体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多样化方法一般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程序、教学评价及案例等要素构成,并通过展示课不断完善。

本课题实验的总模式是:多样化提问最优选择法。

实验的教学程序可归纳为:提出问题、启迪思维、情境激发、自主思考、合作学习等方法的最优化组合、教学互动、迁移应用、内化素质。

四、实验成就

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课题组成员感受颇深,从取得的成就中深受鼓舞。

⒈通过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和教科研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带动了数字组教科研氛围。

2.学科教学结构和形式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形成一定的新的教学方法,课题组研究的一些运作模式已在部分学校教学中取得认同并应用,带动了全校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课题组每学期开设展示课,活动完后写教学反思,活动心得。从而使得课题组成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课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步成为我校数学教育改革新的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

3.实验对象和对照对象在心理素质等地方均取得明显的差别。实验对象在课堂提问指导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自我调控的能力,增加了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能频繁领悟到成功的喜悦,减轻了学习的心理压力,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品质。五、课题结论

1.建立了网络动态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为所有中学数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教与学资源。

2.通过对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模式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3.通过开展有效评价的实践研究,摸索新的评价方式,尝试建立多元的发展性评价体

系,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课堂提问水平的提高。

经过对课题目标达成的评价,对数学课堂的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模式的研究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展示讨论对数学教学多样化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师创新意识强烈的前提下,对教学定会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六、课题研究的思考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实施教学中的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的具体落实,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努力学习和探索,使自身具备创新意识教师的素质。创新是对学生的挑战和诱导,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和诱导!只有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学生才能获得多地方的满足和成长,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才会体现出育人本质。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终要实现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之外,把研究重点放在和学生的交流上,目的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如何与本阶段课改理念相一致,使教学方法达到最优化,最有效化是本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扩展阅读:文登一中高一政治组关于开展构建

文登一中高一政治组关于开展构建“听评课共同体”活动的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广大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效能,根据《文登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研究整体规划》《文登市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和《文登市普通高中关于开展

构建“听评课共同体”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二、基本原则

(一)自愿结合原则。“听评课共同体”由对课堂教学有共同研究兴趣的教师自愿结合组成,以促进专业发展为方向,我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成“学科听评课共同体”。

(二)平等互助共赢原则。“听评课共同体”是在平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互助共赢的合作关系。各成员要一起制定计划、方案,相互听课、评课,共同探索、研究,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发现并解决各成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优化成员的课堂教学,共享研究成果。

(三)常态工作与合作研究相结合原则。“听评课共同体”要以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主题,以成员间相互听评课为主要形式,把高效课堂研究聚焦于课堂教学,使常态的教学工作和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四)长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原则。“听评课共同体”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目标是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共同体”,并由组内的“共同体”发展到教研组间的“共同体”。“听评课共同体”是“教师成长共同体”的阶段性目标,是促进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堂观察的载体。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三、主要任务

(一)理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摸底调查。通过听评课进行教学现状调查和教学质量诊断,全面了解当前学科教学现状,包括师资情况、学生状况、教学质量、学科生态等,找出教学问题所在及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2、问题清理。尝试判定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哪些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哪些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3、任务菜单。根据问题的难易、轻重、缓急列出课堂教学问题清单,以供大家合作研究参考。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营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听评课共同体活动为教师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试图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忙于应付工作的状态,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处于既没破旧又没立新的混乱状态。

2、鼓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教研中心倡导的“四部八环节”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堂当中有效利用,寻找到既适合学生学习,又适合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3、倡导教学案例开发。教学案例开发是教师运用缄默知识、启迪实践智慧、实现自由选择反思、积累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熟悉教学案例的形式、开发案例的程序和策略,回顾自身教育教学经历,选择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开发一、两个典型的教学案例。

4、推动教师同伴指导。教师同伴指导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通过“听评课共同体”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进一步总结提炼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推广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师同伴指导模式,并将此作为推进教研组建设的突破口。

5助推学生自主学习,促进高效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样的课堂对于学生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是一个永远找不到最佳答案的问题,但通过“听评课共同体”活动,经常性地反思、研究与改进,总能找到相对满意的答案。四、基本要求

(一)明确组织建构。组长:刘艳芳

成员:董芳,丛婷婷,梁培培,孙玲玲,张岩

(二)认真组织活动。“共同体”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所有成员要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互导互助,共同提高,以课堂教学研究带动自身教学水平的真正提高,带动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三)规范档案管理。“共同体”要做好活动过程的档案管理,记录并保存整个合作过程中的相关材料,包括每次活动的时间、活动内容,观察量表的完善,听评课后的反思、收获、改进,阶段性总结等。五、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10月下旬)

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做好前期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教师明确“共同体”的基本形式,成立“共同体”的意义、作用和要求,明确“共同体”与高效课堂研究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各教研组要在下周三前把共同体成员名单上交教导处。第二阶段(11月初上学期末)听课评课阶段。1、各“听评课共同体”要制定本共同体的实施方案。

2、各“听评课共同体”小组成员可在非告知式听课时间期间灵活采取推门式方式听课,也可成员之间相互听评课,每周每个成员至少要听一节。

3、听课后要及时进行座谈,听课教师要与被听课教师充分交流,分析该堂课教学得失,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授课教师写出教学反思,确保听课评课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上学期末,各共同体要进行阶段性总结,找出当前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制定改进措施。第三阶段(201*年.3月6月)改进提高阶段

1、根据“学科听评课共同体”听评课找出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各学科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改进。

2、学校组成评委小组为各学科老师进行达标验收。第四阶段(201*年6月)总结阶段。

各“学科听评课共同体”成员要写出听评课反思,各小组写出本次活动小结,于6月底前交教导处。六、保障与激励

(一)组织自律。共同体成员,是自愿参与团队的,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应该具有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观念。“共同体”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所有成员要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互导互助,共同提高,以课堂教学研究带动自身教学水平的真正提高,带动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二)物质保障。学校为各“共同体”提供时间、场地、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为“共同体”成员之间,“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保障合作活动健康有序运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听评课共同体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听评课共同体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听评课共同体阶段性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3579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