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6:23:23 | 移动端: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XXX农村合作银行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近年来,XXX银行紧紧围绕支持“三农”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的优势,积极运用金融服务工具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资金需求,有力地支持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采取“抵押+联保”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据统计,XXX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均分布在农村,是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但是,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因素,获得贷款相对困难。为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发展,我行紧紧围绕县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适时调整信贷思路,多法并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是成立了企业业务部专门负责经营小企业的贷款,建立起市场营销、授信审批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贷款服务体系。二是实行一次授信、周转使用。对抵押物充足的企业,采取最高额一次性抵押,5年内循环周转使用,随借随贷,简化了贷款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对抵押物不足的企业,采取“抵押+联保”方式,先抵押、后联保,切实满足龙头企业生产发展所需大额资金需求。

三年来,我行共对户小企业客户进行了贷款授信,全县家工业规模企业中,已有家企业与我行建立了信贷关系,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万元。到201*年6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万元,是三年前的倍。上述贷款的及时发放,基本满足了我县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促进了小企业的发展。

(二)采取“公司+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贷”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贷款需求呈现由农户向公司、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大户集中的特点。针对这一新特点,XXX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公司+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信贷资金向种、养殖业大户倾斜的模式,重点支持了XXX县高山蔬菜、茶叶和蚕茧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推进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一是通过农户联保贷款支持农村产业带头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户的方式合理配信贷资源。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带头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向入组农户发放联保贷款,实行小组总额控制,一次核定、逐笔发放、周转使用。如石关支行实行不同经营项目的农户交叉担保,利用联保贷款支持高山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合理运用信贷资金,向有技术、有经营能力的种养大户倾斜,力争做到“扶持一户、带动一片”。

二是通过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员的办法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三年来,我行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万元,成立农户联保小组个,现有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我行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目前,以茭白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产销一体化的支柱产业特色正在形成,一批蔬菜专业乡、专业村也应运而生,

(三)采取“农户小额信贷+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1、大力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一是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责任制,包点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收集补充农户基本资料,对农户的经济实力、经营能力、诚信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同时,建立电子档案。二是据实评定信用等级,合理确定限额。在

认真收集农户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由支行负责评定农户信用等级,核定限额,原则上“优秀户”控制在20%以内,限额上控制在:“优秀”户2万元以内,“较好”户1万元以内,“一般”户5000元以内。

2、认真做强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一是通过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要求各支行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明确目标,一户一策的制定营销计划,建立台账,把他们做为生息大户进行培养。二是建立个体工商户经济档案,由信贷员负责收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重要资料,要求有固定经营场所,租赁场所的要收集租赁合同,自购的要收集房产证等资料,建立个体工商户经济档案,同时,建立电子档案,评定信用等级,进行授信,合理核定额度,颁发贷款证。

目前,我行各项业务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到201*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各项贷款余额达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今年上半年净投放贷款万元,占全县贷款净投放总额的%,累计发放贷款万元,是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行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发挥着地方农村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农民收入,支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但还存在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资金与支农贷款发放之间的矛盾。我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小额农户贷款又主要以现金形式发放,形成派生存款的机率很小,加之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民间借贷对资金的争夺和资金分流,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导致农合行存款增长困难,严重制约了进一步支持“三农”的能力。

2、农业贷款高风险与贷款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一是由于部分

农民素质较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等原因,导致农户信用贷款易放难收。二是贷款的投放对象主要为农户和农业,而农业本身属弱质产业,农民属弱势群体,其抗御风险能力相当脆弱,受自然灾害及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一旦农业受灾和市场波动,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削弱还贷能力,形成贷款风险。

3、农村担保难与贷款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贷款审慎经营原则要求每一笔贷款都应优先考虑资产的安全性,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措施。但是,由于农户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要其提供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抵押物真是少之又少,在实际工作中,就造成了需要贷款的农户无法提供担保,不需要贷款的农户不愿提供担保的现象。形成了农民因为无法提供担保贷不到款或转向靠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另一方面信贷人员在不违反行业监管的情况下,也不愿适当降低贷款担保条件来满足农民合理贷款需求,从形式上影响了支农贷款的投放。

4、支农贷款高成本与贷款收益之间的矛盾。一是成本高。目前,我行农户贷款覆盖面广、贷款额度小、贷款户数众多,致使农户贷款业务量大、业务费用多、成本高。二费用大。是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加,人员流动大,增加了贷后管理工作的费用。

三、建议

农合行服务对象是“三农”,农业是高风险弱质产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而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自然条件恶劣,洪灾、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农合行正常经营和信贷资产质量。因此,需要各级、各部门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一)建议政府加大对公存款支持力度,财政性大额资金和涉农资金需要开户时,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等,希望财政和

相关部门要优先考虑到农合行开户,进一步壮大农合行的资金实力,支持农合行更好、更强的服务“三农”。

(二)建议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对农民发展农业提供一定的保障,转移和减少农业贷款风险,降低农合行发放支农贷款的风险。

(三)建议降低“涉农”贷款发放奖励中不良贷款率的考核标准。目前实行的涉农贷款奖励标准其中一项条件为“不良贷款率低于3%”,这与涉农贷款的高风险性存在矛盾,建议提高标准到7-8%,以提高农合行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

(四)建议政府完善金融考核政策,在考核增长幅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市场份额、存贷款基数和净增长额等因素。

(五)建议政府加大财政奖扶力度,最近,周边县出台政策,对农合行承担的涉农资金补贴发放工作按每户5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用于农合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优化涉农金融服务。希望县政府也能参照周边县市给予类似奖扶政策。

(六)建议继续执行税收减免政策。201*年-201*年,国家对信用社实行了税收减免的政策,这三年,也是我行大发展的三年,支农能力、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建议国家延续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政策,并将减免的税款作为核销支农贷款损失的资金来源,实现农合行又好又快的发展。

(七)建议设立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解决农村担保难问题。

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扩展阅读:农信社信贷支农情况报告

关于青海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情况的报告

人行西宁中心支行:

近两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的有效指导和监管下,各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业务经营实现历史性突破,支农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一、支农基本情况

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联社的指导下,及时转变经营理念,牢固树立支农服务意识,广辟融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增加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截至10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21.92亿元,较年初新增20.17亿元,同比增长25.37%。其中,农业贷款余额为80.17亿元,较年初新增10.42亿元,余额占贷款总额的65.76%。

(一)支持春耕备耕生产。全省农村信用社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全面加强金融服务,做好维稳工作的同时,加大支农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备春耕生产和抗灾救灾。截至10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备春耕生产贷款20.13亿元,同比多发放3.11亿元;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73亿元,同比多发放0.43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5.7亿元,同比多发放1.9亿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92亿元和7.05亿元。

(二)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全省农村信用社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大力支持特色种养业为主的产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201*年至今,全省农村信用社共累计发放特色农业贷款57.81亿元,重点支持了蔬菜种植、牛羊育肥、经济作物、劳务输出、旅游等优势产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民种、养殖户发家致富,同时促进了一些边缘产业的发展。如:德令哈市联社发放2050万元贷款,重点支持枸杞、白刺果、防护林种植,形成防沙治沙和特色农业发展两不误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乐都县联社发放8000多万元贷款支持580户农民种植蔬菜760亩,发放3215万元贷款支持500余户农民种植大蒜,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化隆县联社围绕劳务输出,利用财政补贴资金,发放13888万元劳务输出贷款,重点对“拉面经济”给予了信贷支持;平安县联社向该县小峡镇下红庄村发放30万元温室大棚贷款,现该村新型冬暖式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青海省设施农业的示范点。

(三)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在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基础上,把贷款领域延伸到涉农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截止10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36.82亿元,重点支持了省内的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马铃薯深加工、生态植物种植、防沙治沙、肉食品加工等中小企业,并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牧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贷款投向延伸到了订单农业,重点支持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链条效益,带动科技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

(四)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单一支持种养业的习惯做法,树立“大农业”观念,全力扶持“两高一优”农业、“特色农业”和“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集中优势资金,提高支农水平,促进农牧业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是重点支持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影响大的“农字号”龙头企业项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扶持壮大了一批为农户提供系列服务或与农户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探索出了一条金融机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户之间和谐共赢的新路子。如农村信用社支持的青海牧羊仔(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绿草原食品有限公司、青海万元工贸基地等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不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也为之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企业和农牧民共同发展的信贷投放模式,带动了周边农牧民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依托“公司+基地+农户”产业经营模式,有效支持了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如平安县联社针对去年农副产品价格上涨问题,率先向海东地区具有规模的兴发养殖场发放生猪养殖贷款120万元,大力支持生猪生产;德令哈、都兰、大通、乐都、循化等县联社积极满足农业产业化企业资金需求,为县域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科技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各县联社还积极探索农牧民贷款担保基金、农业保险等有效支农方式,丰富了支农内容,增强了支农成效。三是组建社团贷款,积极支持了钾肥、焦煤、铝电等省内优势产业项目,如近两年来农村信用社支持的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青海桥头铝电有限公司、青海庆华(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支持企业发展生产的同时,也为农村信用社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自省联社成立以来,一直把创新金融产品作为发展业务的动力,作为提升全省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牧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一是省联社引导各县(市)联社进一步完善支农、惠农、助农政策,结合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大力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发放了猪、牛、羊圈舍、温棚蔬菜等设施农业贷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牧区农牧业装备条件,提高了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促进了农牧业从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食用菌、花卉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使之成为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二是紧紧围绕地方政府主导产业,大胆探索,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并根据政府主导产业生产、项目需求及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开创了防沙治沙枸杞种植、道路绿化、水土保持以及脱毒马铃薯、油菜、辣椒、大蒜、牛羊育肥、牛羊肉加工、生猪养殖、饲草加工等贷款项目,有效支持了地方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支持了农牧民增加收入。三是结合我省现代特色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开创了社团贷款,集中部分县(市)联社的优势资金,积极支持、培育了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经济组织,提升了农牧民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牧民增产增收。四是结合我省劳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创了农牧民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大力支持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省内外转移就业的劳务输出资金需求。五是着力加大对县域二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县域经济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就业增收、就业脱贫,支持农牧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发放了“农家乐”等庭院经济、茶园经济项目贷款,拓宽了农村信用社的增收渠道。六是针对项目建设和个体工商户流动资金需求量大、时间紧的实际,农村信用社开发出了仓单质押贷款、水泥票质押贷款,为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了燃眉之急。七是开办了票据贴现业务,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收入来源。

三、信贷支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去年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为助推我省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去年的信贷投放量达到65.94亿元,其中涉农信贷投放量达到投放总额的80%以上。但是,到年末,因大量涉农贷款到期归还和贷款规模的控制,要实现中国银监会提出的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水平的目标,难度较大。

二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各县(市)联社均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受资本金较小的影响,在监管部门单户贷款不能超过资本总额10%的监管指标下,贷款规模扩张受到了严重影响。随着以前所发放的大额贷款陆续到期收回,农村信用社多年培育和争取的优质客户将面临丢失的困境。

三是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步伐迟缓,发展基础异常脆弱,受投资股占比、不良贷款率、信贷集中度等突出问题和硬性指标的限制,致使改革工作困难重重,亟需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设法予以解决。

四是信贷资产质量低,潜在的金融风险隐患依然较大。虽然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农村信用社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良贷款总量多、占比高,且清收难度大的问题仍然相对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截至10月底,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12.34亿元,不良率为10.12%。

四、将着力解决的问题和建议(一)农村信用社将着力解决的问题

1、农村信用社将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广泛“开源”,增加其他收入来源,如代理保险、代收代付业务、票据业务等,以加大业务收入来源。

2、加强信贷合规文化建设,严格内控制度,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责,严防坏账出现。省联社将加强信贷投放的计划性、科学性管理,防止盲目规模扩张,避免投放失控。同时,将进一步严肃信贷纪律,有效行使监督检查手段,保证信贷投放有序开展。

3、农村信用社将借深化体制改革的契机,努力改进服务手段,不要只着眼于目前的客户群体和业务种类,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向城镇个体工商业者、城镇公务人员等群体倾斜,真正向“社区银行”迈进,创新业务品种,发掘潜在客户,拓展业务空间。

(二)几点建议

1、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为农村信用社创建和谐、高效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公、检、法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大力协助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有效盘活坏账,造就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稳步发展。

2、建议政府、人民银行共同携手消除社会对农村信用社的有关歧视性政策,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组织存款的支持力度,保证信用社的良性发展。

3、建议人民银行继续对农村信用社予以支农再贷款等方面的支持,以保证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支农水平的持续提升。

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信贷支农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信贷支农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信贷支农情况汇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4045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