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万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自查报告

万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自查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6:23:24 | 移动端:万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自查报告

万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自查报告

万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

自查报告

接到市财政局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补助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我县领导高度重视,按照相关要求对201*-201*年各级财政下拨的支农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培训计划实际完成情况等进行了严格的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201*-201*年,我县每年按照市财政局的要求和部署,集中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培训班10期,每期3天,三年共培训1726人次,确保培训人员、内容、实效“三落实、三到位”。三年来,上级共拨付资金22万元,我县除201*年的资金其余年度资金全部拨付完毕,且严格按照财政支农政策资金的性质和用途,无截留、挪用、克扣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县财政局专门召开会议布置落实,由分管领导亲抓,会计科负责具体组织工作,相关科室全力配合,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各乡镇主要领导结合当地实际认真部署各项培训工作,并带头参加相关培训班学习,促进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二是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协调。县财政局、县农工委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培训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协

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所属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统筹规划,有序部署实施

一是制订培训实施方案。为了保证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在反复深入基层调研和召开相关座谈会研究的基础上,县财政局认真制订了《万全县农村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实施方案》,积极部署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二是科学做好培训计划。我县财政局和农工委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确定的培训对象,组织了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相关情况的摸底调查工作,对本地区的农村财会人员的类型、数量、构成、业务素质等情况进行认真地调查摸底,并本着适合、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根据培训对象的分布情况,采取师资下乡沿乡镇培训的方式,针对各乡镇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质量。三是严格教学管理。(一)是积极开展教学研讨。针对当前在开展岗位业务上的难点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组织研讨,结合实际补充编印教材讲义。课后又根据培训情况组织培训人员座谈,及时完善授课内容,确保培训人员听得懂、学得进,取得实效。(二)是建立健全培训学员档案。加强学员管理,实行学员签到制。(三)是严格考核。为确保培训质量,根据培训内容编印多套考核试卷,对每个培训人员进行考核。经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财政部统一印制的培训证书。(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大多数农村地偏路远,为每个参加培训的农村财会人员安排了午餐费和交通补助,使学员们积极专心参加培训。

三、积极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财政内部刊物等媒介和村务公开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及时宣传报道支农政策的目的意义和培训的情况。

3

万全县财政局年2月13日

20

扩展阅读: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管理(农业股)(2)

第一节: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管理

农业股姜玉辉

一、我省财政支农工作的基本情况(一)“财政支农”概念的变迁

狭义的概念:各级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从1952年至上个世纪末一直延续下来。

广义的概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支农”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支农”广义的概念

首先,外延不断扩展。“财政支农”由过去单纯的支持农业生产为主,逐步向全面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转变。

其次,内涵不断丰富。“财政支农”由过去单纯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逐步向更多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转变。

第三,机制不断创新。“财政支农”由过去以支持基层政府和部门搞项目建设为主,逐步向更多地采取“免税、减费、补贴、奖励”等多种直接扶持农民的方式和措施转变。

第四,范围不断扩大。“财政支农”由过去以财政农业系统和各级农口部门负责为主,逐步拓展到目前财政部门内部各个业务处室(科室)和所有的政府部门,形成各级各部门

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方略和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

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七个基本、七个体现:

1、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体现了中央在总体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的重大调整。

2、做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体现了中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规律的新认识。

3、提出了“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体现了中央对新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科学把握。

5、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体现了中央对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

6、确定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纲领,体现了中央对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强决心。

7、谋划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体现了中央对新时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指导思想。

八个“1号文件”

中央8个“1号文件”主体分别是:201*年-增加农民收入;

201*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年-发展现代农业;201*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1*年-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01*年-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1*年-加大水利改革发展。“三农”投入与财政支农资金

近几年来,各级财政的支农力度正在逐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国家与农民之间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照耀农村、滋润农民、支持农业”已成为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投入最多、增幅最大、增速最快的时期。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十一五”期间中央、省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情况及中央、省安排我市的财政支农资金。

(二)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情况

1、“十一五”中央财政安排支农资金情况

“十一五”中央财政安排我省支农资金总计为255.8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123.6%。

2、“十一五”省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情况

“十一五”省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总计为102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251.2%。

3、“十一五”中央、省级财政安排我市支农资金情况“十一五”中央、省级财政安排我市支农资金总计为4.26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80.12%。

(三)财政支农资金的分类

“六用九提高”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总要求,即:六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九提高: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1、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为重点,努力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

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骨干河道治理、平原水库和河道建闸、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专项资金。

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农业综合开发是我省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机购补贴和现代农业机械化提升计划等专项资金。

2、以支持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努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中央、省级财政主要设立以下几项专项资金,即: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以省农科院为龙头的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二是农业良种化工程。主要是加大农业良种公关和资源创新的力度,促进农业新品种升级换代。

三是农业重大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支持技术示范推广、农业增产增效、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农业重大应用技术研发,力争尽快突破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对尚未进入产业化开发和大面积应用的科技成果,进行区域试验和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实验,尽快形成组装配套技术,向农业生产转化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五是农业科技推广。主要以县乡农技推广单位为推广主体,鼓励省市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机构积极参与,对农业

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科技示范、培训和指导,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采用成熟适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3、以支持培植优势产业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努力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1)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小麦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大豆良种补贴、水稻良种补贴。

(2)扩大农业优势产业规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外向型农业、生猪和奶业发展资金。

(3)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计划”-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资金。

(4)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汛经费、人工影响天气、森林防火。

4、以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努力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资金和大规模养殖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猪工程”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资金。主要对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农村用水协会给予支持。

5、以支持农业科技和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努力依靠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主要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确保转的出、留得下、能致富。

二是农民科技培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工程;省财政主要支持以农业种养大户为主的农民辅导员,开展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主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运用先进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能力。

三是农民创业培训。主要是选拔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种养大户、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或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开展以农产品加工、营销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为主的创业技能培训,努力培育更多的农民企业家和创业明星。

6、以支持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重点,努力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

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农业。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力保护和秸秆气固化综合利用等专项资金。

二是加强农业生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三是积极发展林业。绿化造林、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专项资金。

四是保护渔业资源。农村水产补助、“渔业资源修复

行动计划”。

7、以支持老、少、边、贫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用财政杠杆推动落后群体致富。

一是支援不发达地区。农村扶贫专项资金。二是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增收后劲。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三是支持边境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兴边富民发展专项资金。

四是支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老区发展专项资金。二、农业财政资金管理(一)在预算执行上

建立了“基础工作前移+因素法分配+资金直拨到县+县级报账提款”的预算执行新模式

基础工作前移,即通过细化部门预算,将原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确定的支持对象、扶持范围、使用重点和分配原则等关键问题,提前到预算编制环节研究,并对长期执行、实行项目管理的资金,在年底前组织下年度项目申报,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奠定良好基础。

因素分配法,即对切块下达的专项资金,预先制定并公布资金分配的公式、系数和依据,在省级预算批复后,立即按照公式法、因素法切块下达,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由市县负责统筹安排,落实具体项目;对季节性、时限性强

的资金,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及时分配、及时拨付,必要时采取预拨的办法,确保不误农时的应急所需。

专户直拨到县,即将直接明确到县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通过特设专户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县,取消了中间环节,加快了资金拨付进度,有利于财政资金早拨付、早到位、早发挥效益。

县级报账提款,即在国库集中支付流程中,增设财政支农报账审核岗位;对暂不具备国库集中支付条件的,根据工程进度或项目验收报告实行县级报账提款,切实提高了支农资金的到位率、支付率和使用效率。

(二)在资金监管上

为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和发挥效益,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资金监管,实施绩效考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监管全过程,考核精细化。

制度全覆盖: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始终坚持“靠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实行一项资金一个办法,所有的资金全部公开下发申报指南或实施意见,切实做到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分配项目资金采取因素法、公式法,努力减少资金分配中的自己裁量权。近几年来,基本建立起覆盖全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为财政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监管全过程:建立并实施了同步监督制度,切实加强资

金使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特别是对关系重点事业发展、涉及农民切实利益、社会普遍关注、容易除险漏洞的项目和环节,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加强监管。如财政扶贫资金,我们实行专户存储,按项目进度情况拨款,建立了报账制。

在项目立项环节,坚持每个专项发布立项指南,规范申报程序和要求;

在资金分配环节,全面推行专家评估论证、社会公告公示等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和透明度;

在检查验收环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审计等部门和单位作用,加强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和竣工验收,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切实发挥使用效益。

考核精细化:积极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坚持“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选择一部分财政支农资金,研究制定了绩效评价办法,设立科学、合理、规范、操作性强的考评程序和量化指标体系,对项目进展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了全面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效益高、管理好的地方。

(三)在资金分配和拨付上

1、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主要采取下列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因素法、公式法分配资金。农机购

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畜禽良种补贴、、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森林防火、农民创业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测土配方施肥、造林绿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资金。

第二种方式:实行计划管理、按计划分配资金。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平原水库和河道建闸、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防汛支持经费、农村扶贫等资金。

第三种方式:实行项目申报、专家评审的办法分配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农业良种工程、农业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资金。

2、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对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实行“一卡(折)通”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等。

第二种方式是省级统一政府采购,由供应商直接将物资或设备供应给农民,省财政将资金直接支付或委托县财政支付给供应商。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疫苗经费、农机购补贴、农民创业培训等专项资金。

第三种方式是对项目建设资金,由县里进行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统一采购物资免费发放到农户,或确定服务供应

商、施工企业,资金由县财政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在国库集中支付环节增加支农资金审核把关的程序和岗位。

第四种方式是对暂时不能实行政府采购、集中支付的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方式,由县级农口部门或项目单位凭项目验收报告、有关证明材料和支出凭证到县财政报账,县财政审核后付款。农村扶贫专项资金、兴边富民专项资金等。

三、“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初步打算(一)当前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五大机遇”

机遇一: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政策环境将会更加优化。机遇二:经济增长更需要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作保障。机遇三: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机遇四:农村体制改革的突破推动财政支农机制创新。机遇五:重大发展规划的实施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五大挑战”

挑战一:农业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准确判断和把握农业形势的难度。

挑战二:来自国际国内的竞争压力加大,对我省农业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挑战三:农业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十分薄弱,

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挑战四: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问题亟待解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

挑战五:财政支农资金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仍需要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目标(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年均增长7%。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亿亩以上、粮食产能达到并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

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800万亩,原料产量达到3800万吨,实现产值920亿元。

特色作物和园艺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亩(食用菌生产规模40亿袋),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吨,特色作物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放养水面发展到800万亩,占全省宜渔资源的81.5%。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200万千瓦,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达到95%,粮食作物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4.5%,年均增长1.15个百分点。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跃升到全国先进行列。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01*户,其中年

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500户,5亿元以上100户,100亿元以上5户,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创税300亿元,年均增长16.8%和22.9%。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力争达到45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突破20亿美元。

(三)“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重点一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二是支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三是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支持改善农村民生。

第二节:关于农作物良种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解读

在备耕生产紧锣密鼓的关键季节,我很高兴与广大同行朋友们共同解读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今天,解读的惠农政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另一个是农机购补贴政策。

首先,先解读一下良种补贴政策。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是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良种补贴”顾名思义,就是用良种给补贴,这是中央财政根据党中央和国务

院的有关惠农精神,设立的强农惠农专项资金,主要目的是鼓励广大农民朋友用良种、种好粮、多打粮、快增收。

这项惠农政策是从201*年开始实施的,期间国家不断地对政策进行完善,并扩大良种补贴覆盖面,增加补贴资金总量,收到了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我省和全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我省201*年粮食产量突破亿斤,可以说良种补贴政策功不可没。下面,介绍一下政策落实的一些具体情况:

(一)农作物良种补贴的有关政策概念

1、农作物良种。是指经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推广应用,符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市场前景好的品种。

2、补贴品种。目前,国家对我省“四大粮食作物”即优质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给予全面积良种补贴。

3、补贴对象。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作物良种的农民(种植者)。

4、补贴标准。水稻每亩小麦、玉米、大豆每亩各元。(二)农作物良种补贴的申报及下达程序

1、逐级进行审核。由农户据实向村委会申报种植面积和品种,乡级农业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所属村农作物品种补贴面积进行登记、核实、公示,汇总审核后上报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补贴面积审核确认

后,汇总上报省级农业、财政部门。省级农业、财政部门对各县上报的补贴面积审核确认后,汇总上报农业部、财政部。财政部根据农业部对各省上报农作物实际种植面积的审核意见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拨付补贴资金。省级财政部门根据省农业部门提供的、经审核无误的各市县补贴额度,将资金下达市县,由市县乡级财政部门按照农业部门提供的每户农民种植面积、品种等相关资料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农民手中。

2、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农户良种补贴面积、补贴品种、补贴标准、补贴资金数额等。乡级农业管理机构、财政所组织村级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期间,应当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以现金方式给予补贴。从201*年开始,我省已经全部取消统一供种,采取现金发放的方式兑付补贴。具体发放形式主要是采取“一卡(折)通”的方式发放,个别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地区,可以采取现钞形式发放。

(三)补贴政策的保障措施

为保证将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我们省重点强化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由各级良种补贴领导小组对良种补贴政策落实工作负总责。各级财政、农业、

统计和监察等部门均有各自的职责分工。即,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良种补贴资金预算,会同农业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拨付补贴资金,监督检查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农业部门负责良种补贴政策具体组织实施管理工作,编制实施方案,核定良种补贴面积,推介展示良种,组织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和提供咨询服务,监管实施过程,评估实施效果等。会同财政部下达年度实施指导意见。省级农业、财政部门组织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并按规定时限报送农业部、财政部备案。统计部门负责统计核定各地上报的良种补贴面积。监察部门负责对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程序等环节的监督,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各部门按照尊重农民意愿、遵从品质优先、遵守市场公开的原则,引导农民在发布的品种目录内选择使用农作物良种。不得采取强制方式干预农民自愿选种。各级农业部门会同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做好良种的市场供应,监督检验种子质量,防止假冒伪劣种子进入生产领域,坚决打击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依法依规严格管理。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良种补贴面积,不得套取、挤占、挪用补贴资金。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下面,再解读一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民朋友都知道,地若是不暄呼,雨天不能蓄水,旱天底墒返不上来,种啥都长不好。再说就是“手巧不如家什妙”,没有先进的农机,再先进的农艺也无法应用。这就需要用农业机械来耕作,打破犁底层,蓄水保墒,推广先进农艺,促高产保稳产。农机购补贴恰恰是帮助农民装备农机的一项优惠政策,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强农惠农政策。这项政策从201*年开始实施以来,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不断加大补贴力度,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这项政策的实施,对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同时也对拉动内需、推动农机工业振兴、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下政策落实的一些具体情况:

(一)农机购置补贴的相关政策概念

1、补贴机具种类。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大类个小类个品目机具。除这些品目外,我省根据本地地理气候等因素,在大类内自行增加了不超过个品目的其他机具列入补贴范围。

2、补贴标准。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定额补贴按不超过本省市场平均价格30%测算,单机补贴额原则上最高不超过5万元。但是,为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大型先进农机设

备,在具体执行中对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提高到了12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度提高到了20万元。在此基础上,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如财力上可以做到的,可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当地农业生产急需和薄弱环节的机具给予累加补贴。

3、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补贴对象的优选条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列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中的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同时,对报废更新农业机械、购主机并同时购配套农具的要优先补贴。申请人员的条件相同或不易认定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

(二)分配原则及管理程序

1、分配原则。为使补贴政策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落实,我省购机补贴资金采取因素法进行分配。分配原则综合考虑

各县(市、区)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机化水平等综合因素,参考调查摸底情况,同时考虑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的作物品种等因素,最终以客观因素测算形成补贴控制指标,由省财政厅和省农委(农机局)报经省政府同意后下达各县(市)。

2、申报程序。各乡(镇)、村根据本县(市、区)制定的《农业机械购补贴年度实施方案》和省下达的控制资金分配指标,按照相关条件确定补贴对象,组织农民在《购机补贴目录》范围内申报所需补贴机具,并填写购机补贴申请表,汇总后上报县(市、区)农业(机)管理部门。县(市、区)农业(机)管理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补贴条件会同财政部门对申请者进行审核,确定购机者名单、产品型号与数量,并将购机者名单在所在乡村公示不少于7天,无异议后将购机补贴信息录入农机购补贴管理软件系统,上传用户身份证原件,与农民签订购机补贴协议。县(市、区)农业(机)部门在与农民签订购机补贴协议时不能收取任何费用。

3、兑付程序。补贴资金的兑现实行省级集中支付制。省级财政部门根据省农委(农机局)汇总提供的实际购机情况,直接将补贴资金支付给相关企业或供货方。农民实行差价购机,即购机农民只需交扣除补贴的差价款就可提货。在此顺便介绍一下,为支持农民购机,国家允许农民以拟购买的农机具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贷款。

(三)政策的执行保障

为确保政策落实,我们省重点强化三项措施:1、强化政策宣传。农业机械品种很多,我们应引导农民朋友可以通过各省(区、市)公布的年度农机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补贴目录,了解购买哪些种类机具能够享受补贴。省(区、市)年度农机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补贴目录向社会公布。目前,并不是对购买所有农机产品都给予补贴。只有经过严格筛选,列入各省(区、市)年度补贴目录的产品才能享受补贴。

我们要了解各省(区、市)年度补贴目录有三个主要渠道:一是农业部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上公布;二是在本省内通过印发文件、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等形式,向农民公布补贴产品目录,保障农民知情权。三是向当地农机部门咨询。

2、强化售后服务。各级农机部门要与生产企业共同做好农民购机后的服务工作。要将售后服务机构分布情况及其服务范围向社会公布。在补贴产品选型时,要求企业对售后服务等做出书面承诺。承诺内容包括:一是切实履行“三包”服务的有关要求;二是在作业季节接到用户反映质量方面的问题后,在24小时内到达作业现场;三是企业维修服务中心有充足的零配件供应能力,并保证有一定数量的零配件储备量;四是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五是对产品销售区域做出承诺,确保供货和售后服务。

3、强化资金监管。一是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坚持公开、

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规范管理,阳光操作。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特别是农机购补贴管理制度,即补贴机具竞争择优筛选制、补贴资金省级集中支付制、受益对象公示制、执行过程监督制、实施效果考核制。二是实行全过程监管。着重加强政策宣传、补贴申请、登记审核、受益公示等关键环节监管。要强化社会监督,将补贴政策实施的内容、程序、要求等全部公开,让广大农民了解政策,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购机补贴工作实行计算机系统管理,享受补贴农民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购机名称、补贴额等基本情况,全部录入到全国统一开发的计算机档案信息系统,实现随机的远程抽查和监督。三是加强监督检查。一方面重点检查各地贯彻落实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度,加强考核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重点检查补贴机具选型和产品质量,确保补贴机具先进、实用和安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四是实行绩效考核。一方面是政府管理层面,对因违规操作、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乱收费等问题,引起农民和企业强烈不满的地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另一方面是农机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问题多、售后服务不到位、不认真履行承诺的供应和生产企业,将取消其生产的机具进入补贴目录的资格。

谢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万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自查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万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自查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万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自查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40458.html